登陆注册
14010600000004

第4章 经济霍乱的源头(3)

最后,上司总算明白了大王的意思:I am Done。大王非但完成了他自己的那部分,而且将测试的工作也连带着都做完了,更纠正了模型中的几个小错误。如果在中国,大王的表现很可能会被大大地赞扬一番。但是,在华尔街这高度分工之地,他却犯下职场大忌。幸好他的上司念他刚进公司,教训了他几句也就不追究了,否则,他真要“finished”了。

经过那次教训,大王意识到了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而沟通是要通过准确的口语来进行的。毕竟是聪明人,在往后做项目时,大王不但注重与上司保持沟通,也时常跟自己的组员通报工作的进度状况。由于大王业务能力极强,不久,他便成了组里的骨干,以及上司的左右手。

又有一次,他们小组将要与另外两个小组合作开发一个新项目。像往常那样,在新项目开发之前有一个Kick-Off Meeting(开球会,指项目开始的会,就像踢球比赛开始那样),三个小组的头儿和各组的骨干全部参加,讨论项目的结构问题,上司也叫上大王一起参加。大王兴奋极了,事先做好了准备,想趁此机会好好表现一番。

几天后,三个小组聚在一元开会了,就在讨论结构问题时,大王的上司提议因为新项目并不复杂,只要主从结构设计即可,这样开发时间短;但大王在会上却否认主从结构,他认为这一结构不利于系统进一步扩张,一定要在中间加上一层,他毫无顾忌大嘴巴似“叭啦叭啦”讲了一大通,说明这种系统的优点,完全没有留意到他上司的脸色渐渐黑了下来。

大王哪里想到即便他是技术骨干,在团队中还尚属后来者,是资历最浅的新手。一般来说在与其它小组商讨项目时,上司和同事都是前辈。在这种情况下新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应该尽量采用低调、迂回的方式。特别在不了解内情的情况下,诸如开发项目上面拨下多少资金,以及期限的长短。

而当自己与上司的意见相左时,不管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要顾及对方的面子。别以为美国人比中国人直爽,就可以口无遮拦。特别在公开场合。

幸好大王的上司已经很了解他,知道他有书呆子气,所以也没给他小鞋穿。散会后立刻建议大王去报名Toastmaster(Toastmaster是一个全球性的非营利俱乐部,通过模拟练习和即时反馈,训练沟通能力。——编者注)班,好好训练在不同场合说话的方式。

如今的大王早已是职场高手,明白在华尔街小到一个组,中到一个部门,大到一个公司,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颗螺丝钉,沟通是最重要的能力。而Communication是建立在“合作”和“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充分了解同事以及上下级的职责,把自己放到他们的位置上,考虑他们的需求,才不至于像当初那样,要么影响整个团队的战斗力,要么贸然得罪上司,差点“砸”了自己和别人的饭碗!

7.“What’s the Dress Code?”——华尔街的服饰标准

当一个人还没开口说话,还没有机会表现才华时,别人只能根据外表,来判断此人是否懂行规。英语有句俗语:“First impression last.” (最初的印象永不改变。)

据说,国内对海外华人有一个“三气”的评价:第一,“花钱小气”,的确如此,初到海外的华人大都赤手空拳打天下,每走一步都很艰难,每挣的一分钱都浸透了汗水,花钱时自然要算计算计;第二,“说话洋气”,这也不假,为了融入主流社会,学洋文、说洋话多年,回国时一不小心就会露馅儿,我想,多数人不是为了“显摆”才说洋话;第三,“穿着土气”,对此我感触颇深,也闹过好多笑话。

毕业后,我到华尔街找工作,履历发出不少,可面谈的机会接近零。为什么呢?后来,还是一个猎头挑破了这层“窗户纸”说,我的一身西装不是全毛的,皮鞋的式样不入流,袜筒太短,且颜色也与皮鞋不匹配,领带的花式又不够正规。本以为美国人穿着随便,哪想到华尔街竟对穿着这么苛求。为了符合“街上”的行规,我从上到下大换装:挺括的精纺棉质白衬衫;精致的袖扣;意大利真丝红领,艳中偏暗,带把白衬衫和黑西装烘托得恰如其分,不像鲜红那样老土;黑皮鞋擦得锃亮发光,又故意弄出几条皱褶,看上去更体面;公事包也换成意大利真羊皮,柔软无比。当我换成这身行头再站在猎头面前时,面谈的机会呈几何级增长。不能说华尔街人势利眼。试想,当一个人还未开口说话,还没有机会表现才华时,别人只能根据外表来判断此人是否懂行规。英语有句俗语:“First impression last.”(最初的印象永不改变。)

进华尔街没多久,公司新规定,礼拜五可以Casual Wear(便装),即不必西装革履上班。这样一来,新的麻烦又出现了。公司里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以为Polo牌子的T恤、衬衫档次高。一到礼拜五,大家擦肩而过,眼睛偷偷一瞄,人人胸前一个骑马挥杆儿的Logo,简直像制服,傻透了。回头再看老美,人家从上到下搭配恰到好处,衣服上不带Logo,但是质地非常精良。这才明白“casual wear”并不是随便穿,反而比西装要求更高,更难搭配,着装的品位高下立现。有位台湾同事,喜欢麦晋桁杰克逊,一次脚蹬黑皮鞋着白袜,裤腿缩在小腿部。老美看着他偷笑,调侃他,让他跳Moon Walk。

总而言之,在华尔街上班,每天换衬衫、领带、西装和皮鞋是绝对必须的,而且必须刮胡子,鼻毛和指甲也要清理干净。我们这些朝九晚五的男士们如此,女士们也不轻松。

女性上班的装束,也很有学问,太性感的服装肯定不行,这样会对周围的同事造成心理影响。高级职位的女性尤其如此,穿着太性感,会被视为不称职,无论她们的技能如何。夏天对女性装束的挑战最大,无衬里的裙子或迷你短裙,凡穿着的衣服能隐约显出胸罩颜色或内裤线条的,都应该避免,以免引得男同事背地里窃窃私语。公司里的女士被提拔后,在挑选服饰方面,往往比一般的女同事更为谨慎、更为精挑细选。

当时,我们部门有个助理副总裁的位子空缺,有两位女士候选人,她们都符合升职的条件,而位子只有一个,谁能上呢?我跟组里的两个同事打赌,那位上班时常穿一双scuffed shoes的肯定落选。为什么?细节很重要,也许,那位女士嫌高跟鞋挤脚,到了公司后便换上舒适的便鞋,就算她的其它服饰挑不出毛病,那双鞋子也会拖她的“后腿”,走进走出的整体形象已经大打折扣。

政治家和名人,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必须注重自己的外表。希拉里、克林顿就是典型的例子。她不止一次,因为服装过于死板和男性化,而遭到她政敌的非议。在总统竞选中,为了凸显她作为妻子和母亲的作用,以便赢得公众的投票,她不断地改变装扮,刻意强化了传统女性柔和的形象。

在美国公司,雇主对雇员制定服装的要求是合法的。其实,我们不需要阅读公司的手册,以了解穿什么服装上班。当我们新到一间公司,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环顾四周:看看经理上班是否脱掉外衣:他或她是否穿紧身牛仔裤或短裙等,这样就可以避免出错。哪怕你的工作不需要见客户,还是要注意自己的装束,给上司或者未来的上司留一个好印象。

等我懂得上班应该怎样着装了吧,有一天接到老板的邀请,到他长岛的豪宅去参加Party。因为,想起老板平时穿着讲究,我便一本正经西装笔挺,像模像样地坐火车到了长岛。老板开着一辆红色的法拉利跑车来接我。他打开车门向我走来,看外星人那样盯着我。而我以为自己看走了眼,老板穿着人字拖和沙滩裤,上身一件粉色的T恤衫,那身打扮跟他往常的形象大相径庭,像个跳嬉哈的小年轻。我当然惊讶得不知说什么,老板却开玩笑地逗我说,怎么,我们家都好好的,你来参加谁的葬礼?一到他家,他赶紧找出儿子的便装让我换,那天是烧烤party,西装革履吃烧烤,岂不好笑?

自此,但凡参加Party,我一定会先问清楚“What’s the dress code?”免得尴尬无比闹笑话。临近年底,公司在游轮上举办圣诞Party,我得知那晚和周五上班那样是casual wear。而那天有位老中同事又是西装笔挺,惹得老美同事一见他就问他要吃的,弄得他是一头雾水。后来才发现,那天他的穿着跟游轮上餐厅的服务员一模一样。

话说回来,在欧美呆久的人,回国的目的通常是探亲访友,那肯定是休闲服、休闲鞋为主,不会西装革履、长裙曳地的到处转悠。但如果回国参加其他的活动,因为离开中国太久,已经不清楚他们的Dress code。在参加各种活动之前,最好还是先问一声: “What’s the dress code?”

8.道德对于华尔街是个奢侈品

金融分析师被公司雇用了,就得听公司的,而公司收了客户的钱,就得听客户的,就得昧着良心颠倒黑白、指鹿为马。

岱璠曾是我手下,我们在BRUT ECN一块开发管理网上自动交易系统。他来自斯里兰卡,麻省理工电脑系的高才生,被微软挖角屈就了三年,拿到绿卡,便冲华尔街而来。

华尔街令岱璠大开眼界,特别是金牌金融分析师,只要嘴皮子动一动便大把美元落袋。但是,转行当一个金融分析师谈何容易,除非有华尔街前辈的提携,否则只能按部就班一级一级朝上爬。岱璠利用业余时间奋战六年,先攻下了MBA,又考出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特许金融分析师)。按当时媒体的宣传,一旦拿到CFA,就可以平步青云了,就等于手握一把金库的钥匙,大把百万高薪的职位在那儿恭候。

或许太多人看到了媒体的宣传,又有太多的人涌入华尔街,特别是大批“考试机器”的中国人和印度人成为CFA,百万高薪的职位骤然缩减。结果,等岱璠成为CFA,颇费一番周折才找到初级分析师的职位,基本薪水不升反跌,所幸老板承诺奖金不封顶。

上班第一天老板发给他一个 “黑莓”(BlackBerry手机),必须像妇产科大夫那样24小时Standing by;每天埋头在成堆的文件数据中,做收入分析、现金流量评估和研究资产负债表;天天为大牌分析师至少写三份报告,使那些大师可以对投资者发布“买入”、“卖出”和“持有”的建议。真是“干得比驴累,吃得比猪差,起得比鸡早,下班比小姐晚,装得比孙子乖,看上去比谁都好”。

累一点倒也没什么,由于岱璠的分析和建议对股价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往往建议“买入”一支股票时,股价会神奇般的上涨。而当建议“卖出”一支股票时,股价便鬼使神差般的下跌,仿佛是他在指挥股市上下起伏,满足感使岱璠忘记了疲惫,感到付出有了回报。

然而,岱璠渐渐发现他时常不得已地作假。有一次,他手上一家客户要给员工配股定价,上司指定岱璠必须降低这一客户的评级。但根据那家公司的财报分析恰是买入的大好时机,应该是“Strong buy”(强力推荐买入)。他已经退一步给了“买入”的建议,被他那“金牌分析师”(上司)大骂一通:“客户是上帝,don"t fuck your job.”没辙,岱璠通宵研究数据,总算找到一个“卖出的证据”,结果可想而知,第二天那家公司的股价跌去4.5%……

华尔街金融分析师的口头禅是:“Revenue is nothing,margin and profit is everything。(营业额不算什么,利润才是一切)”

有一家牛奶公司的财报Revenue(收入)一栏很漂亮,这倒不奇怪,因为是全北美第三大牛奶经销公司,但Profit(利润)却不怎么样,股价当然上不去。这家牛奶经销公司便出巨资,请岱璠的公司做出“强力买入”的评估。

岱璠接到任务研究了几份最新的科研报告,发现东方人、特别是东方成年人根本不适合喝牛奶,因为体内的基因无法吸收牛奶当中的营养成分。更由于现在的奶牛普遍使用化学饲料,所以东方人喝牛奶会敏感。难怪我周围许多哥们儿移民北美后,时常呈现“痛哭流涕”状。妇女长年饮用牛奶甚至可能得乳腺癌。即使西方人多半由于营养过剩,喝牛奶对增强体质也没多大作用。

岱璠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一戒杀生,二不能打妄语,这回触到了他的底线,无论上司怎样逼他,硬是写不出“买入”的报告。结局当然是下岗走人!

这下岱璠反而轻松了,还是干他的老本行——电脑工程师吧。

华尔街,也有无辜者

9.胡大姐下岗记

她时常说笑:华尔街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只有我是“铁打的兵”,实属奇迹。

2009年8月7日,美国劳工部颁发了全国就业状况的报告,7月份,全美非农业工作岗位又流失了24.7万个,虽然比前三个月的平均数33.1万下降了许多,但失业率依旧高达9.4%。许多行业的就业前景依然不乐观,特别是贸易批发、交通运输、仓储和金融行业这些领域,未来还将继续失去工作岗位。26日,美国亚特兰大联储主席丹尼斯·洛克哈特指出:如果把找不到工作的人和工作时间少于要求的人加起来,美国失业率将高达16%。

众所周知,这次金融海啸是华尔街惹的祸。自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原来在华尔街工作的朋友,将近四分之一不幸被裁,重新找工的路途很艰难,就算幸运地回到原来的金融领域,薪资至少减少20%到30%。所以,每当读到美国失业率高居不下,我总是免不了担心,为我昔日的同学、同事和朋友捏一把汗。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我的纽约朋友胡大姐就面临了下岗的“不幸”遭遇。

胡大姐是我纽约皇后学院的校友,40岁时“陪着”老公出来攻读电脑博士。老公获得全额奖学金,她不用打工贴补家用,可待在家里又觉得无聊,便也赶时髦进学校读了几门电脑课。毕竟岁数大了,又是文科出身,她的电脑学位读得真够累的。好在胡大姐的老公能力超群,稍有难度的作业,胡大姐都请老公代劳了。

毕业后,大家都以为凭胡大姐的编程水平,找工作肯定很难。可是没想到她非但找到了工作,而且还闯进华尔街,在一家中型投行的人事部谋到了一个HR的职位。原来那家投行新买了人事管理软件,需要加一些特定的Features(特征),人事部的头儿不懂电脑,面谈时看胡大姐顺眼,便聘用她做助手,试用期三个月。

胡大姐正儿八经的上班了。资料档案的事儿难不倒她,上司稍微一说她便心领神会。如果遇到编程,老样子,把程式带回家,第二天再将老公前晚写好的code(代码),带到公司依样画葫芦打进电脑。三个月试用期一过,上司希望她立刻转正,还答应送她出去修几门HR的课程。正中下怀!胡大姐别提有多高兴了。

同类推荐
  • 国际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全球价值链与失衡(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际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全球价值链与失衡(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从全球化经济模式出发,借鉴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的分析体系,从基础理论建设出发系统剖析全球化经济的运行机制,以此为条件进行了一次探索与尝试,试图借助成熟的公认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为全球化经济学提供微观基础与宏观证据。
  • 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本书按照从知识运营学到哲学到经济学到管理学,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策划方案的结构,提出了知识运营学为主导、创业经济学为核心、创业管理学为基础的科学范式。
  • 粉丝经济学

    粉丝经济学

    不仅仅是娱乐行业得粉丝者得天下,商业领域也充斥了粉丝经济的魔影。小米、黄太吉、江小白等都是粉丝经济的成功案例代表,未来产品要说自己是品牌,就必须要一批忠实的粉丝,这样才能谈得上是真正的品牌,才能做到一个长久丶有价值的品牌。经济学最大的魅力之一,在于其经世济用,对于现实经济有着强烈的参与感。《粉丝经济学》采撷了业界精英最新的思想与观点,辅之以鲜活的案例,将读者引领到粉丝经济学的殿堂。
  • 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

    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

    这本书带你走进3D打印的世界,认识一下当下这个最酷的东西——它将从想象变成现实,并带来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这本书讲述了3D打印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以及3D打印技术将如何应用在学校、厨房、医院等场所的。这本书预测,不远的未来,我们完全可以用电脑把自己想要的东西设计出来,然后进行三维打印,就像我们现在可以在线编辑文档一样。通过电子设计文件或设计蓝图,3D打印技术将会把数字信息转化为实体物品。当然,这还不是3D打印的全部,3D打印最具魔力的地方是,它将给材料科学、生物科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终的结果是科学技术和创新呈现爆发式的变革。
  • 赢在华西

    赢在华西

    《赢在华西》主要内容是在中国,年产值上亿元的村庄屈指可数,而华西村的产值却高达400亿元,这不能不说是区域经济的奇迹。即使作为企业集团,华西集团的产值也远远超过国内许多行业的龙头企业,这样一个从农业走向现代化工业的商业奇迹,究竟如何诞生?华西村的经济传奇背后,究竟隐藏着那些秘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华西凭借什么机遇和自身条件发展至今?《赢在华西》一方面从管理、机制、人才等角度横向分析了华西村发展的内部优势,另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脉络上描写了华西村领导者和创业者如何成就这样一个乡镇经济奇迹。
热门推荐
  • 一本有关鬼怪的书

    一本有关鬼怪的书

    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在我看来,鬼怪其实就是另一种生物而已,所谓的仙术,道术,其实是另一种科学而已,暂且把它称为“符文科学”。当现在的机械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就可以利用机械科学发现肉眼所看不到的世界。玄之又玄的各种事件就可以用科学来解释。而我,只是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的一个过客而已......这是我在自己生命中所记录下的自己所见的各种怪事异闻.......
  • 和网恋对象结婚之后

    和网恋对象结婚之后

    从网恋到奔现,从奔现到结婚。这是一个我只是不小心遇到你,然后发现你很奇妙的故事。
  • 心跳有多久爱你就有多久

    心跳有多久爱你就有多久

    她一出生就是只丑小鸭,没有人疼,没有人爱。被家人遗弃,被别人排斥,但她却有一双巧手,做出美味的饭菜,弹奏出动听的音乐,打出一场精彩的独人篮球赛。待她长大后,她不再是丑小鸭,而是一位靓丽的女生。但是她已经习惯了自己一个人,被排斥的生活,她继续隐藏着自己的样貌。。。
  • 唐诗剑仙

    唐诗剑仙

    本就知道配不上你,从未想过履行婚约你却以稳定道心,斩断情缘为由,伤我心,杀我身。今日龙体重生,我也不打你,不杀你,不侮辱你,只安安静静的以美男子的身份泡了你的师父从此你就必须喊我一声师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深海崛起

    重生之深海崛起

    二十一世纪大学生叶枫,遭遇大风暴后不幸掉落太平洋,不料于异世深海重生为鱼。带着人类的智慧,学妖术,悟妖道,且看叶枫如何在海妖纵横的深海之中崛起,一步步走向巅峰!
  • 炽天战神

    炽天战神

    凌炎在一头朱雀自爆时肉身被毁,元神穿越到了一个武道空前繁盛的世界。夺舍之后他逐渐发现自己除了拥有金丹期修真者的神识外,居然还有了一些圣兽朱雀特有的神通。于是乎,长生的追求再不是虚无缥缈,修真先辈们穷其一生追求的道在他面前逐渐清晰起来。
  • I and My Chimney

    I and My Chimn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带着神仙玩游戏

    带着神仙玩游戏

    全球第一款虚拟网络游戏仙界正式运行,随着进入的玩家越来越多,人们逐渐发现仙界不是一款普通的简单网游,仙界里面没有属性值,没有装备栏,没有血条显示,与其说是游戏,更像一个可以满足人们修仙梦想的玄幻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