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89600000040

第40章 教练员(10)

刘贵乙把湖北的体育细分为四类,一类是金银项目,即在奥运会、全运会上获得金银牌的项目,比方湖北的跳水项目,周继红在1984年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李青在1988年奥运会上获得银牌,乒乓球,陈静在1988年奥运会上获得金牌,乔红、胡小新,是中国乒坛的三剑客,体操,湖北有黄力平、李大双、李小双兄弟。羽毛球,韩爱萍、田秉毅等。

支柱项目:湖北的划船项目,在全运会上收获金牌多。

门面项目:足篮排,这些项目,大家关注,湖北男排在全国享有盛名,获得五次冠军。基础项目:田径和游泳,湖北比较落后,出的人才比较少,但是田径有陈菊英,游泳有刘黎敏。也是全国和世界的知名人物,只是太少。

为了这些运动员在更好的环境发展,在国家队中茁壮成长,刘贵乙亲自出马,到国家队打通关节,他说:“那个年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很正常,我到国家体操队找高健,希望他能够带一带李小双,那个年代,不兴送钱,我就送了一些湖北的土菜,藕、洪山的菜薹,李小双的身体条件不出众,我对高健说:“小双身上有股气,霸气,要说身材,李月久的身材也不好,不是也训练出来了么。”就这样李小双进了国家队,后来他在连续两届奥运会上夺得冠军,以至于当时国家体操队的领导都开玩笑似的说:“国家体操队教练选材的眼光,都不如刘贵乙。”

“除了李小双,当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乔红的夺冠也让我高兴不已,要知道,在此之前,国家乒乓球队的教练都觉得乔红心理素质不过关,打不了硬仗,我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刘贵乙提出“男陪女”的训练模式,刚开始,在男队员让5分的情况下,乔红还打不赢,不过后来,在男队员不让分的情况下,乔红都能与对手相持不下。以至于乔红当时都感叹:“刘主任一来,我就有精神了。”

刘贵乙在他的寓所,很得意地告诉笔者,现在每年过年,乔红如果在武汉,就会来看我,如果不在武汉,就托她家人来看我。在外面,乔红对别人说:“我是刘指导的学生。”其实我并没有带她。

我这个人一生,最大的优点就是珍惜人才,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一切条件。

那个时候人是讲良心的

刘贵乙努力地工作着,到了1993年全运会,湖北省在全运上实现金牌第五的成绩。

这一年,刘贵乙从湖北省体委主任退了下来,进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

刘贵乙在省体委主任这个位置上工作了10年,这10年也是湖北体育大发展的一个年代——奥运跳水冠军周继红、伏明霞,羽毛球世界冠军韩爱萍,乒乓球世界冠军陈静、乔红,体操世界冠军李小双、李大双等,以及篮、足、排的全面发展,水上等传统项目的保持。

他算了一笔账:在奥运争光计划中,湖北省获得3块奥运金牌,和辽宁这个中国传统的体育强省并列第一;在亚运会上,湖北的体育健儿的表现,也是名列前茅,在全运会上,湖北省获得一个第七,一个第五。

青运会上,湖北人才辈出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1995年,在南京举行了城市运动会,刘贵乙被邀请去参观,他看到不少外省份的运动员,交流到武汉代表武汉比赛。刘贵乙直言不讳地对武汉市体委主任说:“你的危机来了,在上届城市运动会上,湖北武汉的小将很多啊,现在怎么都是外省的人代表武汉比赛呢。”在这一年的城运会上,郭晶晶就代表武汉比赛,获得3块跳水金牌。

不管怎么说,刘贵乙离开了湖北省体委,在未离开前,他做了最后一次述职报告,很多人知道他要离开了,称这是他最后的演讲。

述职报告是要被干部和群众打分的,打分分为四个档次,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有97个人打分,89个人给他打了优秀,4个给的称职,4个人给的基本称职,没有人给他打不称职。

刘贵乙对此很欣慰,他知道在体委工作这么多年,不可能没有反对者,打小报告的,写信告他的肯定有,“但是,那个时候的人,还是讲良心的,我工作了,我拼命地工作,湖北省体育成绩上去了,反对我的人,也看到了。或许他们不赞成我的工作作风,但是,他们认可了我的工作。”

这一年,湖北省委准备在厅长干部中,评一个优秀的厅级干部,刘贵乙是唯一入选的一个。但是,刘贵乙找到省委书记关广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说:“我在体委系统工作,体委很多事情都是请其他部门帮助、支持,比方我们体委的干部的任用,需要组织部批准,我们的钱,需要财政厅下拨,我被评为唯一一个优秀厅级干部,别人会不高兴的。我是求人的干部,不要太骄傲。”最后,关广富同意了刘贵乙的意见。

2010年,亚洲篮球锦标赛结束后,中国队获得了第一,夺得了伦敦奥运会的资格,刘贵乙非常高兴,篮协的同志请他吃饭,他非常乐意去,他说,“在我退休之后,所有体育界的活动,我都谢绝了,唯独篮球,我是要去的,因为我就是篮球运动员、教练员出身。”

不过,已经82岁的刘贵乙不再打篮球了,但他打网球,他说:“我的腰腿还可以,就是耳朵有些背。”

湖北武汉,是很多有能力的人展示的舞台,刘贵乙是其中一个,他在这里,绝对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他努力地做了奉献,这样的话,对他是比较公正的:湖北竞技体育的开拓者、奥运战略的奠基人。(作者:余国华)

围棋教练

△阮云生——武汉围棋的“枢纽”

与中国象棋罗天扬、李义庭、柳大华、洪智等国手辈出相比,武汉围棋一度“人丁单薄”。据曾担任过国家集训队教练的湖北围棋名宿邵福棠回忆,1946年他从浙江迁至武汉,当时武汉围棋名手叫得响的仅魏海鸿、刘炳文而已。后来,魏海鸿又迁往上海,武汉的围棋更显凋零。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李义庭以市体委名义出面开办了一个少年棋类培训中心,武汉围棋才开始有了些许蓬勃向上的朝气。阮云生,作为武汉围棋的“枢纽”,也正是在那时“应运而生”。

十年磨一剑

1955年在汉口六渡桥附近出生的阮云生,正是在那个年代开始接触围棋的。他的启蒙老师是棋力并不怎么高强的父亲,曾经在解放前武汉政府中担任文职工作的阮父,是一位围棋爱好者。在阮云生9岁的那一年,父亲送给他一副围棋,同时还有一本《怎么下围棋的书》。已经上学、认字的阮云生,对围棋的兴趣也是与日俱增,很快就把那本书上的题目做完了。

一年之后,阮云生已经能在李义庭开办的少儿棋类培训中心打出一片天地了。他回忆道,那段日子,汉口下棋的地方并不多,除了培训中心,他最常去的一个地方是位于大智路的袁乜子棋社,那里也是父亲最喜欢去的地方。而在武昌,则是十五中集中了一批下棋的精英,像刘乾利、王新洲、李文璧等武汉名家都是从那里走出来的。

但是好景不长,在1969年年底,阮云生的父亲被下放到咸宁,当时已经读初二的阮云生可以选择留在武汉,但是父母认为他还太小。于是阮云生也就随全家一起来到咸宁农村。在咸宁期间,还未成年的阮云生就加入到火热的革命建设大潮中,修坝、筑路、修高炉,各种各样的苦活、脏活、累活,他都做过。

有一年,全国围甲联赛在咸宁风景秀丽的碧桂园举行。距宾馆前500米左右有一条大坝,开车上到大坝都感觉有些吃力,阮云生在车上就对自己得意门生李喆感慨道,这条大坝就是他和工友在当时那个年代,用手推车,一车车土方和石块筑成的。以前工具落后,从山下要上一个百米长的坡子,才能将东西推上来,再卸下去,然后再去拖,每天要跑几十趟。

整整10年,阮云生就在咸宁、大冶和武汉等地做着不同的重体力活,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围棋的那份热爱。一有空闲时光,他就会翻出心爱的棋书,一人默默地研究。1974年的全省围棋赛在武汉饭店举行,阮云生得知消息后,向县里文体负责人“毛遂自荐”,要求代表咸宁参加这一围棋盛事。那一次,久疏战阵的阮云生取得了第8名的成绩,冠军被刘力四段夺走。

直到1978年年底,邵福堂回到武汉,开始组建湖北省围棋队,阮云生终于等来了围棋生涯的“春天”。那时,刘力、刘乾利、李扬、龚涛、王海钧、阎安等均在集训队中。有一次,邵福堂带队到咸宁集训,当地体委的同志向邵福堂推荐阮云生,说他以前在武汉棋就下得不错。在经过考核后,阮云生顺利过关。阮云生说,正式进入集训队,是他来到武汉市建工局上班之后,在新单位仅仅上了3天班,来自省围棋队的一纸通知,他就到阅马场去报到了。经过半年的集训,阮云生正式成为省队的一员。

大器终晚成

1979年下半年,经过近一年的刻苦训练,阮云生成绩突飞猛进,在当年的全国个人赛上,阮云生击败了罗建文、孙果荪等名将。赛场上有不少棋手私下打听,这个武汉人是哪冒出来的?第二年,阮云生再度发威。那一次比赛,48名棋手分成4个小组进行较量,小组的前三名跻身甲组,阮云生排名小组第四,在乙组中搏杀,这也是当年武汉棋手最好的成绩。随后的几年间,阮云生成绩一直稳定在中上游行列。1982年,他被授予4段,同年的个人赛即升为5段,随后于1988年跻身7段。

进队10年后,阮云生终于厚积薄发。1990年,已经35岁的他打入了名人战循环圈,1991年的全国个人赛,阮云生开局7连胜,击败了马晓春、俞斌等一流高手。遗憾的是,暂时占据积分榜第一位的他没能战胜自我,赛前竟然开始失眠,这直接导致状态极度下滑,连续输给了曹大元、谭炎武等3人,遭遇3连败。直到最后一轮,他才找回状态,战胜了梁河年,最终名列第3,这也是武汉棋手在个人赛上取得的最好成绩,而这一成绩也整整保持了13年之久,最后才被徒弟李喆在2004年打破。

1994年,又一年的全国围棋个人赛,阮云生再次爆发,这次他在首轮失利的情况下,豪取六连胜。又是关键的第八轮,阮云生遇上了七连胜的张文东。狭路相逢,谁赢得这盘天王山之争,谁就有可能会笑到最后。这次,失利的还是阮云生,他在优势的情况下,最后关头打出勺子,结果以四分之一子的围棋上的最小差距输给了对手,后者也在这一年赢得个人的首个冠军。

这一年,阮云生39岁。连续两次的打击,虽然没有击垮他,但是阮云生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职业道路上不一定能够站上最巅峰,当时湖北围棋队也需要他。于是,他从国家队回到省里,开始担任起教练的职务。阮云生一直信奉着教学相长的理念,在他回来的当年,他就狠抓女队建设,黎春华、叶桂两位如今还在一线打拼的国内知名女将就在他的“魔鬼训练”中迅速成长。1994年,黎、叶二人联手为湖北首次夺得女子围棋团体冠军。

事实上,在随后的几年中,阮云生还一直在围棋的一线中打拼,2000年、2003年的围甲赛场上,都能够看到他的身影。有一轮围甲赛后,聂卫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阮云生这样评价道,他虽然绰号叫“老软”,但是棋一点不软,这样一位业余棋手,通过刻苦磨砺后跻身专业棋手行列的,棋很有个性,善于野战,韩国刘昌赫九段也是从业余打进国手的,两人棋风有许多共同之处。2003年的围甲,代表深圳队的阮云生还击败了日本赫赫有名的棋手林海峰,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后一次的“闪光点”。

青出于蓝胜于蓝

在阮云生回到武汉的头几年,湖北武汉围棋发生一件可以写入中国围棋史的大事,由武汉晚报和湖北省体工一大队合办的全国第一家职业围棋俱乐部成立,省队的职业棋手全面走向市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能坚持下去。身为当事人之一的阮云生感叹并反省道,自己当年虽然不年轻,但是脾气却不小,有很多市场规律没有弄懂,留下了许多遗憾。“如果可以重来,历史可能会重写。”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痛定思痛的他于1998年,开始致力于后备人才的培养,从黄鹤楼下的中山棋院,到随后的冠旗围棋俱乐部,再到2000年创办武汉云生围棋学校。这几年,阮云生放弃了个人所有的爱好,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培养小棋手的工作中,一年365天,除了过年休息三天外,他白天、黑夜都与小棋手们泡在一起。

短短几年间,云生学校就结出硕果,培养出了李哲、景石、周逵、钟文靖、庄园等一大批职业小棋手。2011年的围棋定段赛上,随着余晰蒙的成功定段,武汉云生围棋学校以平均一年一名棋手定段的成绩引得大家赞赏,这在地方围棋学校中都是极为罕见,在国内围棋界被称为湖北围棋的“黄埔军校”。

青出于蓝胜于蓝,这帮小棋手也屡屡为湖北围棋带来种种惊喜——2002年,15岁的周逵和12岁的钟文靖分别以5胜2负和6胜1负的战绩成为武汉再度冲入甲级队的功臣;2003年,重病在身的李喆更是力挽狂澜,在围棋甲级联赛的最后一轮击败了黄弈中,为湖北人福队拿下了保级最关键的一分。2004年,李喆夺得个人赛亚军。可以说,当阮云生脱下战袍,把视线转移到那些独具异禀的孩子身上时,一盘新的人生棋局就开始了。2011年,钟文靖在中国围棋电视快棋赛决赛中胜出,这也是武汉男棋手的首个全国重要赛事的冠军。

作为学校的创办者,阮云生认为,学校在培养湖北武汉围棋后备人才是一方面,同时还在于推动围棋在湖北武汉的普及、发展和提高。该校同时也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云生围棋培训学校在全市8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办有启蒙班,学员达5000余人。学校每年都要举办全市少儿围棋级位赛、围棋知识表演赛、小学生围棋赛等赛事,近十年来,有数万小朋友与围棋结下了不解之缘。

阮云生介绍,随着围棋培训市场的逐步扩大,思路也要逐步放开。“学棋,不仅仅是职业一条路,还要在育人、成才方面有所表现。”2009年考出高分、夺得我省理科综合单科状元的吴默就曾在云生围棋学校接受过几年的围棋学习。阮云生表示,他希望小朋友学到的是快乐围棋,不论今后步入职业行列还是读书工作,围棋能够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一笔巨大的财富。

如今,阮云生已经逐渐开始放手让黎春华、褚飞、高志华等年轻人接手学校的管理工作,他说:“我只希望再过几年,能够安安心心的经常来学校,与这些学棋的小朋友下下棋,也就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李勇)

同类推荐
  • 中国大企业家的故事

    中国大企业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作家忽培元,能文能诗能画,与传主有心灵契合,故下笔如有神。本书着重刻画了传主的耿耿风骨和多方面才华,从社会历史和人物关系中,注重细节的递进和语言的文学情味。清代乾隆年间,“独领明月清辉”、人文荟萃的扬州,画坛中八个画家横空出世,一扫画苑中的陈腐气息、匠人气息,作品张扬个性,无论是画山水、人物,还是花卉、虫鱼,均与前人迥异,让世人惊骇,惊叹出了“扬州八怪”;而“八怪之首”,就是郑燮,字板桥者。此人不仅在三百年前,以他特立独行、别具一格的字画、诗词——尤为道情十首,名重当世,即使三百年后的今天,以他的画竹,及含义无穷的“难得糊涂”的四个大字,几乎家喻户晓。
  •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经学家,所著《资治通鉴》为中华古史学经典绝品。他品行高洁,而为时人所赞叹。本传系统叙述司马光生平,突出其史学成就,文笔也较为清丽。——文史专家王曾瑜本传富有独特的个性视角,传人传事,客观真实。作者在短小生动的章节叙述中,见人见事见故事见性格见品德见作为,将传主的繁复人生给予公正生动的文学呈现,很好地写出了司马光在社会大变革时期行为“泥古”与道德坚守的性格形象。——文学专家李炳银《通鉴载道--司马光传》历史上的司马光不仅是一位私德高尚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本书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客观的视角,用生动幽默的文学语言为读者再现了一个立体的司马光的形象。
  • 盖世无双威名扬:韩信

    盖世无双威名扬:韩信

    本书记述了韩信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描述了他少年贫穷与凄苦,父母死后,他衣食无着,甚至连街上的“恶少年”也欺负他,逼迫韩信从他胯下钻过去……后来,韩信得遇伯乐,使他在战争中崭露头角。他百战百胜,无人与之匹敌,他的战绩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来惨遭小人陷害,虽然身死,但他却永远值得后人敬仰。
  • 遗落的名人往事

    遗落的名人往事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热门推荐
  • 爷给妾身宠下

    爷给妾身宠下

    “爷,乖乖,妾身会很温柔的。”她妩媚的勾起他的下巴“爷,既然成为我的人,就要遵从三从四德。”“没门!”他冷冷的道来她梨花带泪的控诉道“呜呜呜,爷骗人,爷自己答应妾身,让妾身爬在你身上的,你还这么强势……”
  • 最爱的人不一定在一起

    最爱的人不一定在一起

    我曾经以为我们会永远在一起,我曾经向往过我们的以后,可是现在我只能用一首歌来纪念,“与你一别,经年企期再遇。流光追不及......”
  • 君王的逆天夫人

    君王的逆天夫人

    就算我不在意世人的舆论,可你是女儿家,名声怎可和我一样名声遗臭千年呢~你不在意我在意,下一世吧下一世换我护你周全!七墨:你保护我足够多了,现在换我来保护你,你对我的承诺我来实现……
  • 当爱,成为过去

    当爱,成为过去

    她们是黑道上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IQ高达400的天才少女,美貌,金钱,权利集于一身。她是谜一样的女孩,是世界排行第一的千樱集团的千金,是黑白双道的至尊,是舞坛界的天才舞蹈家。三位千金大小姐被父母要求进入学校,当她们遇到恶魔王子时,她们的命运是否会像摩天轮一样旋转呢?是否会找到自己的王子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春里的朱砂痣

    青春里的朱砂痣

    陈一帆从小学到高中成绩斐然,傲世“群雄”多年,却不料在高中连连受挫;池诚,一个毫无存在感且自卑的胖子;连心,一个处处想隐藏自己却又闪闪发光的少女……他们在青春这条河里结伴而行,逆流而上,努力想活成最好的自己…
  • 我的龙之世界

    我的龙之世界

    那年庚子年,有那么几件事,被世界所铭记:人类与地球和往常一样相爱相杀,外星人这玩意儿是真的而且还不赖,人类的科技树被大宇宙意志给画歪了,外星人忽视了一个伟大存在的悄然诞生。那年庚子年,银河议会永远都不会想到,他们见证了承载世界之龙·庇佑众生之人·信息全能之主·宇宙意志她儿·画风逐渐跑偏·无性衍生·一人成军·兼职天使·巴哈姆特·辰的崛起。这是一个大宇宙意志她亲儿子和一头机械龙和他的奇幻军团对抗天灾的故事,的前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梅竹马忆时光

    青梅竹马忆时光

    多少次的擦肩而过才能换来一次的至死不渝……
  • 极品打工仔

    极品打工仔

    曾经的第一刑警,在遭遇变故后,成为了一名渴望平淡生活的打工仔,可却在美女光环的照耀下无法平淡。他说,打工,我就要当打工皇帝,泡妞,我就要泡最漂亮的。大家族又怎么样?一样要为我服务。穷不可怕,只要我敢去拼,一切就都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