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6200000038

第38章 《周易》卷之一 (19)

[上六]上六居卦上临终,其与人相临,情义相亲,自始至终而无间,有厚道焉。敦笃于临者也,人无不服而邦家无怨,论其事则吉,而论其理,亦无咎。

《存疑》此爻只是卦位上说道理,于爻义无取。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上六有焉。陈氏曰:至者,表里之如一;敦者,始终之无间。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上象]人之相临,不克有终,以貌不以心也。上六敦临之吉,以志专在内卦之二阳,而念念不忘有厚道焉。夫是以得吉也。

一说谓以深仁厚泽临天下,主临民说则敦临即大象无穷无疆意,故有化成之吉,无驩虞之咎,内字指民言,作下字看。

观 坤下巽上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观者有以示人,而为人所仰也。九五居上,四阴仰之。又内顺外巽,而九五以中正示天下,所以为观,盥将祭而洁手也,荐奉酒食以祭也。颙然,尊敬之貌,言致其洁汪有而不轻自用,则其孚信在中,而颙然可仰。戒占者当如是也。或曰:有孚颙若,谓在下之人信而仰之也。此卦四阴长而二阳消,正为八月之卦而名卦。系词更取它义,亦扶阳抑阴之意。

[观卦全旨]观者有以中正示人而为人所仰。绳按:本义原从中正观天下,下观而化合解。观字通卦全重中正以观天下一句,五为观主。爻曰:观我生,观所示也。象曰:观民,观所仰也。正以中正为观者也,而下观而化者,惟五中正,故三必观我生,以为进退。惟五中正,故四得观光而利,不用宾。惟五中正,故六亦观我生而成君子。而初二阴柔于圣人中正之道,一则曰用而不知,一则闻见之不广,不能窥其万一也。彖云:盥而不荐,有孚颙若,则中正之体以立象,云省方观民设二,则中正之用以行。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

以卦体卦德释卦名义。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

释卦辞。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极言观之道也,四时不忒,天之所以为观也。神道设教,圣人之所以为观也。

[观彖]坤下巽上,从其卦体卦德观之,具有以道示人而为人所仰之义,故为观。系词为观感在人,观示在己。其占必诚敬常持,视听言动当为天下法,而不敢轻,则实德积中,自足为人所瞻仰,犹祭者之盥手致洁,而酒食未荐,时则孚信在中,而颙然可仰,斯可为观于天下也。

《大全》问:致其洁清而不轻自用,是圣人在上视听言动,皆当为天下法而不敢轻,亦犹祭祀之时,致其洁清而不敢轻用否?曰:然。《蒙引》卦词八字总在观之一字,内正所谓以中正示人而为人所仰,正教人以为观之道,如此也,亦犹艮其背四句,总止是一艮字意。《存疑》盥将以荐,岂有不荐之理,即是持这诚敬如盥之意常在也。要其实,只是君子之心常存敬畏,君子敬而无失也。卦词就祭祀上说,为观之意在言外。

[彖传]卦何以名观,卦体九五在上,四阴仰之,则是大观之主,身居上位而为臣民所具瞻,有其位矣。卦德顺以存心,而内于理无所乖,巽以处事,而外于理无所拂,有其德矣。卦体居中得正,本顺巽之德,自一身以及庶政,所为皆合于大中至正之道,以为协中归正之基,而中正达于天下矣,故名观。

《蒙引》所以为观处,全在中正以观天下顺巽,自其本身言,至中正方是所以为观于人者。《存疑》顺巽是天德中正,是王道。

[二节]词曰: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为观于上者,能以中正示人而为人所仰,如此,则下之观其中正者,不唯革其偏邪之俗,而且忘其鼓舞之由,亦默化于中正而不自知也。

《蒙引》卦词见,建其有极之意,而下观而化,即归其有极也。不是以下观而化释其有孚颙若。上二句一与卦词同,言能如此则下观而化矣。《存疑》此以其效言。

[三节]又以观之道极言之,观之于天,气化默运,道何神也?而天之所以为观者,不外乎四时顺布,毫发不爽,有非人所得而测者,是则天之神道也。至若圣人之所以为观者,诚此动彼,无形无声,而不显笃恭之妙,与夫天载之无声臭者同一机,其设教。亦非人所能测者。但见天下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无不服从其教矣。

《大全》吴临川曰:此广观义,上文所言感应之速者,观道之神也。因言天道之神,神者,妙不可测之谓。人观天道之神,莫知其然,而四时代谢,终古如一,无少差忒,圣人之道如天之妙不可测,以之设教,非有声音形迹所存甚神,故所遇即笃恭而天下平,此其所以为神道。与《蒙引》所谓神道设教者,不过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之自之而天下之服,亦即下观而化之极致。《存疑》四时不忒,即天道之神,天下服,是神道设教之效,不与四时不忒对。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省方以观民设教,以为观。

[象传]中下巽上,风行地上,吹嘘披拂,若有所以示乎物者,观之象也。先王以一身为天下之仰,必以人为天下之观,于是举省方之典以观民风,察其奢俭,贞淫随因民俗以设教,使天下同归于中正之道,是其以道而观天下之民,亦犹风行而及天下之物矣。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卦以观示为义,据九五为主也。爻以观瞻为义,皆观乎九五也。初六阴柔在下,不能远见童观之象,小人之道,君子之羞也。故其占在小人则无咎,君子得之,则可羞矣。

[初六]九五以中正示天下,天下所乐观者也。初六阴柔为暗昧之资,在下处绝远之地,不足以自振拔而观大君道德之光,有如童子之识见不能远及,为童观之象。其占在小民,则日用不知,不足过咎。在君子,则大人在上,而失利见之会识者,羞之吝。

《蒙引》君子小人以位言,无咎不足咎也。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初象]初六童观,而曰小人无咎,盖身居草野,而日用不知,小人自是如此,岂君子之所宜哉?

六二:窥观,利女贞。

阴柔居内而观乎外,窥观之象,女子之正也。故其占如此,丈夫得之,则非所利矣。

[六二]人之所见远大,虽身居一室,而天下之事无不周知,乃大人之观也。六二以阴柔之质,居下卦之中,则独居一室而欲窥上国之光,知海内之事,则遗于见闻之外者多矣。其象为窥观,乃女子之贞也。自门内以观门外,乃分之常,占为利。

《大全》胡云峰曰:童观是茫然无所见,小人日用而不知也。窥观是所见者小而不见全体,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也。《存疑》二之窥观,虽由居内,实本阴柔。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在丈夫则为丑也。

[二象]窥观乃女子之贞耳。若丈夫,则以通方为学天地四方所有事也,而乃如此圣人在上,万物咸观,而不能出户,非丈夫之事,亦可丑也。

六三:观我生进退。

我生,我之所行也。六三居下之上,可进可退,故不观九五而独观已所行之通塞以为进退,占者宜自审也。

[六三]君子出处,既度其君,又度其身。三在上固可进,犹在下之上亦可退,是出处之关也。九五大观在上可不必观也,惟反观己之所行,量自家出去能成得天下事,是所行之通也,则从而进量自家出去底不得天下事,是所行之塞也,则从而退有观我生进退之占,亦惟自审行之通则进而达其道,行之塞则退而求其志可也。

《存疑》六三于爻义无取,只就位上说道理,以可进可退之时也。《蒙引》以德已立、学已成为说,似太深,此爻只就目前进退上说,初不及德业也。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三象]进退,时也;可以进,可以退者,我也。惟取决于我,当进而进,进非于禄;当退而退,退非忘世,何失道之有?

《大全》杨诚斋曰:六三察己以从人,九五察人以修己,六三似漆雕开。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主。

六四最近于五,故有此象,其占为利于朝觐仕进也。

[六四]九五中正为观,六四最近之,则大君之道德达之而为邦家之光者,四皆得而亲见之,观国之光之象也。此固六四之盛遇而正贤士奋庸之时,占者在已仕者利于朝觐,未仕者利于仕进,以膺宾礼之隆,亦如四之观光而可矣。

《大全》胡云峰曰:观国之光,即五所谓观我生也,特五之自观,则曰生方出于我者也,自四观五,即曰光已达于国者也。朱汉上曰:古者诸侯入见于王,王以宾礼之,士而未受禄者亦宾之。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四象]明君以人立政,则必宾礼朝觐之臣,宾兴贤能之士。四之观国之光,正以际非常之遇,将见维翰维藩者,愿觐于王朝而尚其宝礼,怀才抱德者愿仕于王朝,而尚其宾兴矣。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九五阳刚中正,以居尊位,其下四阴仰而观之,君子之象也。故戒居此位得此占者,当观已所行,必其阳刚中正,亦如是焉,则无咎也。

[九五]九五阳刚中正以居尊位,而为四阴所观,是则君子之道也。占者殆必观已所行,凡本身而立政者,一如九五之君子,阳刚而不失之阴柔,中正而不杂于邪曲,足观示天下而答四方之望,斯无咎矣。

《存疑》君子指九五,盖九五以中正示人为人所仰者。《蒙引》观我生君子无咎,作一句读,纯是占。六三居下之上,可进可退,便须自审,故以爻词属六三,至九五阳刚中正以居尊位,其下四阴仰而观之,君子之象也。是在九五,已不待观我生,其曰观我生,戒占者而已。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此夫子以义言之,明人君观已所行,不但一身之得失,又常观民德之善否,以自省察也。

[五象]五曰观我生者,岂但观一身之得失已哉?民之视效系乎君身。君之得失,验于民俗,故观我生者,必并民德而观之,使皆合于君子之道,而观民正所以观我也。

《蒙引》观我生必至于民,然后观我生之道始尽,此是夫子教人观我生处。如九五阳刚中正以居尊位,则一身之事得矣。其下四阴仰而观之,则民德善矣。可见观民也一句,只在观我生内。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上九阳刚居尊之上,虽不当事任,而亦为下所观,故其戒辞略与五同,但以我为其小,有主宾之异耳。

[上九]阳刚居尊位之上,虽不当事任,而以君子之道范天下者也。占者必反观一身之得失,果道德学问只为一世仪表,亦如上之君子焉,则模范以隆,而无负于风厉之责,无咎。

《大全》朱子曰:上九之观其生,是就自家视听言动、应事接物处自观。《集解》五观我是自观,就我说,主也。上观,其亦自观,却从别人说宾也。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志未平,言虽不得位,未可忘戒惧也。

[上象]上虽不当事任,而人视之为仪法,便当自加慎省。故省身切而操心危,志意未得以安宁也。

《大全》朱子曰:其生谓言行事为之见于外者,既有所省,便是未得安然无事。

噬嗑 震下离上

噬嗑:亨,利用狱。

噬,啮也。嗑,合也。物有间有啮而合之也。为卦上下两阳而中虚,颐口之象。九四一阳间于其中,必啮之而后合,故为噬嗑。其占当得亨通者有间,故不通啮之而合则亨通矣。又三阴三阳,刚柔中半,下动上明,下雷上电,本自益卦六四之柔上行,以至于五而得其中,是以阴居阳,虽不当位而利用狱。盖治狱之道,惟威与明而得其中之为贵,故筮得之者,有其德则应其占也。

[噬嗑卦全旨]折衷噬嗑以去间,非刑不可,初上无位,受刑者也。中四爻,用刑者也。初罪小用轻典,小惩大戒也。上罪极用重典,怙终贼刑也。二以中正用狱,惟良折狱也。三以不中正用狱,因于强御者也。然皆治其所当治,故皆无咎。四以刚中用狱而得吉,有司执法之严。五以柔中用狱,而无咎,人君矜恤之仁,参义凡用刑者,其才有刚柔之殊,而所治亦有强弱之异,犹人之啮物,其齿有利钝之残,而为物亦有坚脆之异。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

以卦体释卦名义。

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又以卦名卦体卦德二象卦变释卦辞。

[噬嗑彖]以震遇离,卦体象颐而一阳间之,盖一统之治,间于顽梗犹颐口之中间于骨鲠也。必亟去之而后合,故为噬嗑,系词以为既已噬嗑,则为间者去,而治化大行,当得亨通。然欲去间,非刑不可为,宜用狱以宠察情伪,而卦之德体象变,又得治狱之道,则可以去间而致亨。

同类推荐
  • 爱欲与文明(译文经典)

    爱欲与文明(译文经典)

    《爱欲与文明》讲述了:西方今天文明已发展到极点,然而文明进步的加速也伴随着不自由的加剧。集中营、大屠杀、世界大战和核武器都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人对人最有效的统治和摧残恰恰发生在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成就高度发达到仿佛能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世界的时刻。可见,高度文明的昂贵代价是人的不自由和对生命本能、对自我升华了的性欲、爱欲的压抑。所以,反抗现代西方文明首先必须消除对人的本性的压抑,解放爱欲。
  • 二重论

    二重论

    本书分为两大卷共五个部分。第一卷共两部分,是对二重论的逻辑学研究;第二卷共三个部分,是对二重论的哲学研究,并包括几个初步的应用研究。
  •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本书结合大量世界文艺作品中的材料,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逐一剖析爱情问题的各个方面。同时就爱情与责任、爱情与道德、心灵与理智等问题作了详尽阐述。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一主讲古代哲学。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热门推荐
  • 我不放过你

    我不放过你

    父母的再婚,使桑瑞昔日的学生葛兰成了今天的妹妹。意外的重逢使葛兰展开了对桑瑞的更加凌厉的攻势,桑瑞在逃离与矛盾的纠结中,又开始与陈瑶的乌托邦、与刘玲的放纵。葛兰在对桑瑞的“追求”失败后,有了自己的恋情,但就在和男友谈婚论嫁的前夜,葛兰自己却又突然上演了桑瑞式的逃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幸福的甜蜜恋爱季节

    幸福的甜蜜恋爱季节

    他们在同一所学校他们是死对头也是同桌一直到他爱上了她而她却从未发觉直到他和她恢复记忆
  • 宠婚:霸道总裁独宠娇妻

    宠婚:霸道总裁独宠娇妻

    元旦晚会,她被下药,救她的人却是她喜欢已久的人。与霸道总裁的一夜缠绵,一个多月后,她怀孕了,他娶她,婚后的他们在外人的眼里是绝世佳人,今人羡慕的一对,可是,她却觉得,他娶她,不过是因为那天晚上的一次意外,她怀了他的孩子,他只是在负责任而已。真的是这样吗?
  • 重生之绝对要在一起

    重生之绝对要在一起

    惨!偶遇老同学突然就被撞死了!惊!他临死前表白,好歹告诉我原因啊!不然死不瞑目啊!险!回到过去。还是先念书赚钱,老同学靠边吧!呀!稍微关注了一下老同学,没想到竟然他做了这么多!糟糕了!是心动的感觉!怎么办啊!
  • 重生之娇妻专宠

    重生之娇妻专宠

    他抛弃结发妻子,让情人上位,最后被那贱人联合自己最信任的兄弟将自己害死!死后变成一缕幽魂,才看清谁才是自己该要珍惜的人!重生一次他发誓:“孟月茹,这一次我姜伟宁负天下,也不负你!”可是为什么,当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时,她却抛下他们的孩子从他生命中消失了!
  • 嫡女重生:王爷别跑

    嫡女重生:王爷别跑

    她是相府的嫡千金,身份高贵,却因一场背叛,丈夫无情,亲姐狠毒,后母伪善,落个惨死的下场。这些都让她永世难忘!本以为就此怀着怨恨死去,却不想再次醒来。自己居然回到十二岁孩童时,既然上天给她重生的机会,那些害她的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一世且看她如何改变命运,翻云覆雨,这一世且看何人与她笑傲天下,携手一生。
  • 另一个自己之你的影子

    另一个自己之你的影子

    是善良还是凶恶?是活着还是死去?另一个自己究竟是个怎样的自己?我该怎么做?你回去吧。
  • 神化武侠

    神化武侠

    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命运对你有问必答,独孤求败、西门吹雪、扫地僧还有什么好怕的。王建:我想参考参考易筋经。命运:路线计算完毕,请按照给定时间至少林寺自取。王建:六脉神剑好像挺适合我的。命运:方案计算完毕,请于8月初八到落日峰袭击段誉、王语嫣。王建:怎样才能杀死我。命运:找不到答案。王建:这是我听过最满意的答案了。
  • 玄黄后裔

    玄黄后裔

    乾、坤、震、武,天下四绝,当荧惑再次降临,天下风雨欲来,在人、妖、魔之间,他会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