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6200000010

第10章 《易》说纲领

朱子曰:圣人作《易》之初,盖是仰观俯察,见得盈乎天地之间,无非一阴一阳之理。有是理,则有是象,有是象,则其数便在这里。其所谓象者,皆是假此众人其晓之物,以形容此事之理,使人知所取舍而已。自伏羲、文王,虽自略而详,所谓占筮之用则一。盖即那占筮之中,而所以处置,是事之理,便在那里了。故其法虽若粗浅,而随人贤愚皆得其用。盖文王虽是有定象,有定辞,皆是虚说。此个地头,该是如此处置。初不粘着物上,故一卦一爻,足以包无穷之事。不可只以一事指定说:他里面也有指一事说处。如利建侯,利用祭祀之类,其他皆不是指一事说。此见《易》之为用,用无所不该,无所不偏,但看人如何用之耳。到得夫子,方纯以理言,虽未必是义文本意。而事上说理,亦是如此,但不可便以夫子之说为文王之说也。

伏羲画八卦,只此数画,该尽天下万物之理。学者于言上会得者浅,于象上会得者深。王辅嗣、伊川皆不信象,如今却不敢如此说,只可说道不及见这个了。且从象以下说,免得穿凿,某尝作《易象说》,犬率以简治繁,不以繁治简。

说《易》得其理,则象数在其中。固是如此,然沂流以观,却须先见象数的当下落,方说得理不走作。不然,事无实证,则虚理易差也。

圣人一部《易》,皆是假借虚设之词,盖缘天下之理,若正说出,便只作一件用。唯以象言,则当卜筮时,看是甚事都来应得。

《易》只是与人卜筮,以决疑惑。若道理当为,固是便为;若道理不当为,自是不可做,何用更占?却是有一样事,或吉或凶,或两岐道理处置不得,所以用占。《易》中利字,多为占者设。

今人读《易》,当分为三等。看伏羲之《易》,如未有许多《彖》、《象》、《文言》说话,方见得《易》之本意。只是要作卜筮用,如伏羲画卦,那里有许多文字言语,只是某卦有某象。如乾有乾之象,坤有坤之象而已。今人说《易》,未曾明乾坤之象,便先说乾坤之理,所以说得都无情理。及文王周公,分为六十四卦,添入乾,元亨利贞,坤,元亨利牝马之贞,早不是伏羲之意,已是文王周公自说出一般道理了。然犹是就人占处说。及孔子《系词》,作《彖》、《象》、《文言》,则以元亨利贞为乾之四德,又非文王之《易》矣。

读《易》之法,窃疑卦、爻之词,本为卜筮,断吉凶而具训戒。至《彖》、《象》、《文言》,传之作始,因其吉凶训戒之意,而推说其义理以明之。后人但见孔子所说义理而不复推本文王、周公之本意。因鄙卜筮,以为不足言而其所以言者,遂远于日用之实,类皆牵合委曲。偏主一事而言,无复包含该贯,曲畅旁通之妙。若但如此,是圣人当时自可别作一书,明言义理以昭后世,何用假托卦象为此艰深隐讳之词乎?故今欲凡读一卦一爻,便如卜筮所得,虚心以求其词义之所指,以为吉凶可否之决,然后考其象之所以然者,求其理之所当然者。

推之于事,使上自王公,下至庶民,所以修身治国,皆有可用。窃为以此求之,似得三圣遗意。修看《易》,须是看他未画卦以前,是怎生模样,却就这里看他卦爻象数,非是杜撰,都是合如此。未画以前,便是寂然不动,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只是个至虚至静而已。忽然在至虚至静之中,有个象,方说出许多象数吉凶道理。《易》之为书,是悬空做出来。如《书》便贞个有这政事谋谟,方做出《书》来。《诗》便真个有这人情风俗,方做出《诗》来。《易》却都无这已往的事,只是悬空做的。未有爻画之先,在《易》则浑然一理,在人则湛然一心。既有爻画,方见得之爻是如何,之爻又是如何。然而皆就这至虚至静中,做出这许多象数来,此所以为灵。

此书本是难看底物,不可将小巧去说,又不可将大话去说。

《易》大概欲人恐惧修省,今学《易》非必待遇事而占方有所戒,只平居玩味,看他所说道理,于自家所处地位合是如何。故云: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词,动则观其变玩其占。孔子所谓学《易》,正是平日常常学之。某作《本义》,欲将文王卦词,只大纲依文王卦词略说。至其所以然之故,却于孔子《彖》辞中发之。且如《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只是占得《大畜》者为利,正不家食而吉,利于涉大川。至于刚上而尚贤等处,乃孔子发明,各有所主,爻象亦然如此,则不失文王本意,又可见孔子之意,但而今未暇整顿耳。

某解一部《易》,只是作卜筮原作十筮。

之书。今人说得来太精了,更入粗不得。如某之说虽粗,却入得精,精义皆在其中。若晓得某说,则晓得义、文之《易》,本是如此,元未有许多道理在,方不失《易》之本意。

近得赵于钦书,云《语》、《孟》说极详,《易》说太略,此譬如烛笼,添一条骨子,则障了一路明。若能尽去其障,使之统体光明,乃更好,盖着不得详说也。

看《易》先看某本义了,却看程传以相参考。如未看他《易》,先看某说,却也易看,盖不为他说所汩故也。

同类推荐
  • 心、脑与科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心、脑与科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约翰·塞尔(1932—)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的、以研究语言哲学问题著称的分析哲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言语行为》、《词语与意义》、《意向性》、《心、脑与科学》、《心灵、语言和社会》。本书是初稿系约翰·塞尔在1984年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里思学术系列广播讲座上的演讲稿,经修改后以《心、脑与科学》书名于当年出版、被西方哲学评论家誉为“比他以往任何著作都更广,更深地表述了他的心的哲学观点”。当代英美分析哲学及语言哲学往往拘泥于命题,语词的研究,而忽略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使语言哲学也开始回归传统的哲学基本问题,而且,其研究方法富于当代语言哲学的色彩。
  • 儒家的处世之道

    儒家的处世之道

    儒学的本质是应时变通、趋时更新的,既有一以贯之的常道,也有因时而异、因时制宜的变道。因此,在今天这个时代,儒家思想是具有今天的时代精神的儒学。在人们都拼命追求物质幸福的时代,凭添了许多的惆怅、无奈与困惑,希望儒家的学问和智慧能引导人们站在今天,赢得未来!在做人中做事,在做事中做人。
  • 苏格拉底之死(译文经典)

    苏格拉底之死(译文经典)

    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刑,是古希腊雅典城邦史,乃至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本书收录的四篇对话录,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所著。通过记述苏格拉底之死这一历史事件,柏拉图发展了他的哲学,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苏格拉底独特的生活、思想和人格魅力。
  • 人文常识悦读

    人文常识悦读

    人文,是人类创造的精华,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结果。人文的范围很广泛,它包括人创造的一切东西,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除了自然之外的一切都是人文,人文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生正在增长知识,正是积累知识的绝佳时期,本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只有拥有的知识越扎实,赢的实力才会越大。
  • 墨家的攻守之道

    墨家的攻守之道

    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完整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论。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人伦文化,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人被划人”劳力者”阶层,这种近乎本能地看轻自然科学的意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弊端。所以,中国历史上,自然科学家很少有崇高的地位。墨子懂得太多的自然的道理,有那么多发明创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奇迹。
热门推荐
  • 爱妃她有才且有貌

    爱妃她有才且有貌

    穿成兵部尚书之女,美貌幸运才能她全占,凭这三样怎么可能不走上人生巅峰?哪知一着不慎遇见个腹黑殿下,惯于找她麻烦就算了,还威胁她,“偷了东西竟敢跑?过来替本王捏捏肩,本王就不计较了。”她开始反抗,哪知对方早有预谋,“阿瓷莫不是害羞了?乖,本王不吃人。”反抗不成只剩逃跑,才刚翻到墙顶就看到那人坐在墙上,春风之下,他笑的渗人。她居然忘了,这个殿下位高权重,想要的东西从来没有拿不到的。
  • 逆世倾天之绝代废材逆成凤

    逆世倾天之绝代废材逆成凤

    她,是一个绝世杀手,在一次和妹妹执行任务时被背叛,掉入了万丈深渊,从此成了一个人人得而诸知的废材、草包白痴女一枚,整天被人唾骂。他,是个高高在上的王爷,是个人人都在称赞的超级天才,他对外人冷酷腹黑、无情,对待爱人柔情似水。他和她如何相遇,又会发生怎样的事。且看她如何废材逆天,倾世天下!
  • 敬亭侯

    敬亭侯

    生在帝王家,周身百类人百样心思。在有心人的掣肘下,在股肱之臣的培养下,在国家周边群狼虎视下,也能一步一步成为一代名将。
  • 小土豪

    小土豪

    华夏国,小郑的故事、………………,,要从那年夏天开始
  • 狐耳摩斯神秘事件簿

    狐耳摩斯神秘事件簿

    蒸汽是血液,齿轮是骨骼,而神秘则是供给一切生灵存续的空气。(这其实就是个能手搓游戏技能的半吊子医生与二手名侦探联袂奉献的冒险故事)
  • 鬼入江湖

    鬼入江湖

    身负深厚的传统中医神技的他,因高考入学而进入现代化都市!!接下来发生的……
  • 悠闲萌妻:别想带球走

    悠闲萌妻:别想带球走

    她家破人亡,他只不过是脸色冷淡,那一瞬间,她心如死灰。却不知道他护了她整整三年。他说过,等他能力强大,他定互她周全,所以在那一刻,他忍下了……一场场的误会,一次次的心伤,都是他们在一起的重重困难…………若爱只如初见。那该多好!小婉qq418847218求支持,可以给我提各种意见!
  • 天道炫耀

    天道炫耀

    反派男主?真的假的,在线观看男主成为反派的成长之路,到底谁是真的反派?
  • 星历浩渺录

    星历浩渺录

    妖王做老婆,皇帝做徒弟。你是名人吗?是的。做我马仔吧!好的。你的眼神有点不服气啊?好吧,以后你不会再有眼神了!
  • 甘家洼风景

    甘家洼风景

    在这部由二十个短篇构成的长篇小说《甘家洼风景》里,作者王保忠塑造了城镇化、现代化浪潮中一个正在逝去的村庄典型——甘家洼,呈现农耕文明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尴尬处境,留守农民和外出务工者复杂的精神遭遇,试图为他们不甘泯灭的“野心”存史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