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5400000036

第36章 东土法慧——佛教在中国的发展(3)

唯识宗认为,人有八识,即眼耳鼻舌身意识六识、末那七识以及第八阿赖耶识,而现象世界就是由阿赖耶识摄藏的种子变现而成。比如说你眼中看到的山,并非说山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此,而是说你眼中呈现的山是由你阿赖耶识中所含藏的山的种子变造而成。这里的种子和造,都不能以普通的含义去理解,它与植物的种子与植物生长的概念都不同。确切地说,种子是指成见,有分别心,而造则是指呈现。就是说阿赖耶识是人的有分别心,在阿赖耶识有分别心的呈现下,宇宙万物体现出它的虚假的表相,并没有呈现出本来的面目。唯识宗告诉我们,人只有转掉有分别心,断掉阿赖耶识,从而获得无分别般若智,才能看到世界的真相,世界的本来面目。唯识宗还讲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依他起性是指现象世界的事物都是由各种因缘条件所构成,其直接原因就是阿赖耶识,正因为现象世界是因缘条件合成的结果,所以虚幻不实;遍计所执性是指人不知现象世界为幻有,而执之为实有,所执之实有之性就是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就是佛家讲的真如实相,它是指人在转识成智后,由般若智呈现出来的清净佛土,也是世界的本来面目。

玄奘大师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当时的真心唯识学与无明心唯识学之争。早在玄奘大师翻译唯识经典之前,陈、隋之际的高僧真谛就已经译了几部唯识经典,比如《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等。真谛在译这些论典的时候加进了自己的一些理解,比如唯识宗讲阿赖耶识是无明妄心,属世俗的有分别心,是虚幻的现象世界总的根源。但真谛却在阿赖耶识无明心之上增加了一个如来藏清净心,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为人寻找一个成佛的最后的根据(成佛的标志就是转掉阿赖耶识无明心,恢复如来藏清净心),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人人本有的如来藏清净心,也为人人都可成佛找到了理论根据。如来藏,就是指每个人心中都有成为如来佛的宝藏,只是不被人知道而已。如来藏清净心也就是真心。真心唯识宗也就形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派别。

宗门

在唐代中叶,佛教发生了一个改革运动,形成了一个新的宗派,这就是禅宗。禅宗认为,它自己接受了佛教经典以外的释迦牟尼的直接的秘密的传授,以本心作为自己的根据。

在唐代中叶,佛教发生了一个改革运动,形成了一个新的宗派,这就是禅宗。这并不是同唯识、华严等宗派并行的一个宗派。它自称为“宗门”,称别的宗派为“教门”。“宗门”和“教门”是对立的。禅宗盛行以后,其它宗派都逐渐式微,甚至消失,“禅”成为佛教和佛学的同义语。

冯友兰指出,“禅”是从印度的“禅那”这个词译过来的,是“禅那”的简称,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的方法。如佛教中所说的参禅打坐(凝神静坐)之类,其实禅宗是反对参禅打坐的。不过它更反对从文字上学习佛教和佛学,可以说是注重“思维修”。禅宗讲,当初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时候,除了说“教”之外,还有一个“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是靠文字言说来传授的。所谓教门,都是这一类的传授,每一类的教门都有自己所尊奉的经典。照禅宗的说法,真正的佛学不能靠这样的传授,也不尊奉任何一部经典。禅宗认为,它自己接受了佛教经典以外的释迦牟尼的直接的秘密的传授,以“本心”作为自己的根据,它自称为“宗门”,以别于那些“教门”。禅宗为了说明自己是释迦传法的正统,就拟定了一个佛门传法谱系。照禅宗的传法谱系所说,释迦的“密意”或“心法”在印度经过二十七代的传授,到梁武帝的时候,经过达摩传到中国。又经过五代,传给慧能。

慧能本姓卢,其父本来是北方的一个官僚,后来被贬到广东。慧能幼年以卖柴为生。后来听说禅宗的五祖弘忍在湖北黄梅宣扬佛教,他就到弘忍所主持的寺院去见弘忍,弘忍说:你是岭南人,又是少数民族,怎么能做佛?慧能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少数民族的人虽与和尚不同,但心中本有的佛性是没有差别的。弘忍叫慧能在寺里砍柴,舂米。有一天,弘忍叫庙里的和尚们每人作一个偈,如果作得好,就把法、衣(继承权的象征)传给他。神秀当时是弘忍门下“十大弟子”之首,已经年逾半百,众弟子都瞩望于他。他在墙上写了一首偈。偈说:“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知道后,告诉神秀:“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到门内。”

慧能在舂米的地方,听见有人念这个偈,就说:我也想好了一个偈,但是不会写。他托了一个会写的人把他的偈也写在墙上,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偈,强抑惊讶,只淡淡地说:“亦未见性。”当夜潜入工房,问慧能说:“米熟也未?”慧能应道:“米熟久矣,犹欠筛在。”弘忍不复言语,杖击三下而去。慧能会意,三更天偷入内堂,接受了弘忍衣钵。

我们说过,寺庙有寺庙的政治规则。慧能虽然得了五祖的真传,但毕竟人微言轻,一个目不识丁的勤杂工,靠了四句话、二十个字,一夜间变为住持,让“十大弟子”作何感想?弘忍深明人心惟危,让慧能连夜逃往南方,而且叮嘱“三年勿弘此法”,以免为人所害。慧能遵命,隐遁五年之后,来到广州法性寺,听印宗禅师讲《涅槃经》。有一次,众僧就风吹动旗杆上的幡这一现象展开辩论。有人说是风动,有人说是幡动,相持不下。慧能朗声说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印宗大惊,得知慧能是弘忍传人,就请他登台“说无上道”。有了这个山头,慧能的南方禅才慢慢宏扬开来。

弘忍圆寂后,神秀主持着北方禅,一时风光无限。据《旧唐书》载,武则天对他恩宠有加,京都王公士庶,闻风争谒,望尘拜伏,“日以万数”。慧能的弟子神会不甘寂寞,大概是主张“国师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所以他积极游说宫廷官府,刻薄地批评(甚至诽谤)神秀,塑造慧能的金身法像。他的政治手腕成功了。

慧能和神秀的两首偈,反映了他们各自所创立的南方禅和北方禅的差别。神秀的那首偈意思是说,人的身子比如一棵智慧之树,人的心比如一面光明的镜子。要时时刻刻勤加擦洗,别让它落上尘埃。北方禅主张人本有清净心体,它是人成佛的根据。北方禅主张修佛要参禅打坐,凝神静思,反观心体,目的就在于消除杂念,保持住清净心体。这反映了《起信论》的如来藏清净心的思想。而慧能的那首偈的意思是说,本来没有什么智慧之树,也没有什么光明的镜子,本来什么东西都没有,有什么地方可以招惹尘埃呢?这是南方禅的思想。南方禅反映的般若经系空宗的思想,空宗认为一切皆空,不仅现象世界是空,连清净心体也空,所以慧能的偈中才说智慧本空,如明镜之心也空。

关于禅宗的思想,下一章再详细论列。

概念解释:

二谛:指真谛和俗谛。俗谛是指众生迷情所见世相,是顺凡俗迷情之法,故称俗;真谛是指佛教最高真理。佛为了教化众生,不仅讲真谛,而且也讲俗谛,以此接引众生进入佛界。

八识:佛教唯识宗认为人有八识,即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前六识即五官感觉与意识;第八阿赖耶识在佛教中,指轮回主体,它是外在世间的根源,外在世间由阿赖耶识中所含藏种子变现而成。种子又叫习气,也就是人说话、做事以及意念所留下来的业。此业使人堕落于六道轮回,不得解脱。第七识叫末那识,它执持第八阿赖耶识为真实的自我,而自我又是一切欲望、痛苦的根源。

圆寂:在佛教中,把得道高僧的去世叫圆寂。寂,即寂灭、摆脱生死轮回;圆,即功德圆满。

同类推荐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和气生财

    和气生财

    “和谐文化读本”丛书共五本,包括《以和为美》《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分别介绍和论语述以和为美的审美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和气生财的财富观、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每本书都力图以平实通俗的语言,介绍和展示中外文化中和谐、和睦、和美、和平、和顺的丰富思想,在分类归纳的基础上,分别论语述其主要内涵及特征,尽可能旁征博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编辑出版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深入浅出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为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文化提供一套可供大众阅读的基本文本。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 打开哲学之门

    打开哲学之门

    哲学未必就是一门艰深的学科,《打开哲学之门》是一本专为初次接触哲学的读者写的书,《打开哲学之门》舍弃了繁冗芜杂的哲学概念,从人应该如何生活等问题入手,结合人们切近的生活问题、认识问题、信仰问题,整合提炼哲学史上最优秀的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借助故事及相关例子,用平易近人的文风讲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他从来都是一个面对世人冷遇及逆境仍能保持意志力强大、内心坚毅的人,而对于身后的声誉他也是充满信心的:“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20世纪的序幕刚刚拉开,尼采在受尽精神疾病折磨后溘然长逝。然而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不久之后,尼采的思想逐渐被发掘并得到重视。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
热门推荐
  • 乱世倾国红衣将

    乱世倾国红衣将

    “借我十万兵马,我助你平天下称霸为皇!。”“如果得不到,那就毁灭吧。即便他们都是我最亲的人。“一场未央宫的大火,照亮了整个燕梁国的天际。一袭红衣站在烈烈风中,犹如地狱罗刹。一直在守护的东西既然已经不在,那么这个国家也没什么好留恋的。当铁骑踏破燕梁城池,她站立于高高城墙之上,凝望那个在残血夕阳中巍峨耸立的王宫,嘴角微微勾起。“杀~无赦!”
  • 造化封天

    造化封天

    悟道修我心,万法随缘生,若问红尘事,唯恐断肠催……一棵草可化无尽繁华,一滴水可生无穷世界……任你风华绝代,倾国倾城,到头来还是难逃生死轮回,岁月蹉跎。唯有修炼本心……
  • 弄月记

    弄月记

    武当自唐而立,传至明初发扬光大,奈何兴衰有数,数百年后如何秉承侠道立不世之功,需待余青弄月回。
  • 须弥青云志

    须弥青云志

    不是小白,也能在修真的世界里风生水起。不是帅哥,也能让仙子妹妹们为我疯狂。不氪丹药,照样打怪升级。我想写一部不那么主流的小说,用不那么主流的故事,演绎精彩的修真人生。
  • 大唐狄公探案全译:铜钟奇案

    大唐狄公探案全译:铜钟奇案

    本书是《大唐狄公探案全译·高罗佩绣像本》之一种。一向崇尚法令的狄公居然收受贿赂,甚至还用贿金请邻县县令为他物色妓女,并买回家中作妾!这真是匪夷所思。佛教势力如日中天,影响朝政,狄公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查办佛寺僧人,此举是否明智,他能否安然脱身?二十多年前发生在广州的灭门血案,苦主为何跑到浦阳来申冤?一行人前往废弃的道观察探,在巨大的铜钟下发现一具枯骨。案件似乎有了转机,不想反被凶手困在铜钟之内。空气愈发稀薄,狄公究竟要如何才能脱险?铜钟奇案中,依然是案中有案,构思精巧。虽是高罗佩早期的探案小说,但可以说是其探案小说中的精品,充分体现出高罗佩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
  • 仙尊灭

    仙尊灭

    东方突然射出了一束巨大的彩光,他被给包围了起来巨大能量弄昏迷,舒醒回家,遇到同龄人挑衅,在这个时候,季家长老也来了,,没想到季家长老根本就不管这些事情,眼睁睁的看着季烈被人打飞了出去,原来季家长老是......
  • 系统给我滚远点

    系统给我滚远点

    别人得到系统,都是不断升级强化自己,然后成为世界霸主,而陈秋就比较厉害了,他只想着如何回家!
  • 大卫·科波菲尔(全集)

    大卫·科波菲尔(全集)

    本书是狄更斯自传性的经典作品。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是个身世不幸的遗腹子,年轻柔弱的母亲改嫁,大卫的继父对他们进行了虐待,不久,母亲和刚出生的婴儿死去,而大卫沦为孤儿,被送去当童工,早早丢失了童年,饱尝人世的艰辛。他决定投奔姨奶奶,开始新的生活。经历了种种世事变迁、悲欢离合,大卫·科波菲尔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成为一名成功的作家,并获得真爱和幸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世长情:长生陌言安

    三世长情:长生陌言安

    她,魔界魔女,被自己亲妹妹所杀,重生到隐兰大陆上的傻嫡女之身,从此开始了逆天之行……他,妖孽天才,自从偶遇上她,从此开始了追妻之路……ps:这里阿微,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