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66100000013

第13章 策应南昌起义(1)

一密议甘棠湖

加入中国共产党,使叶剑英实现了多年的夙愿。然而,摆在他面前的革命道路,却变得更加严峻艰难了。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国内政治局势发生巨大的逆转,轰轰烈烈的中国大革命中途夭折。武汉三镇陷入腥风血雨之中。身在武汉、担任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的叶剑英,目睹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心如刀绞,义愤填膺。他深深感到,在反动派的屠刀面前,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枪杆子是不行的。他更加痛惜新编二师的失败,多么希望能重整旧部,拉起武装,给反动派来一个反击啊!但是,中共组织却让他继续留在国民党军营垒中工作。

1927年7月中下旬,中共中央为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使革命走向复兴并取得胜利,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起义。与此同时,一批党员干部相继云集九江,具体组织和领导起义工作。叶剑英随第四军军部到达九江。

九江,南开陆道,途通五岭,北守长江,来商纳贾,史称七省通衢,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此时城里城外驻满了军队。共产党能够掌握和影响的有贺龙任军长的暂编第二十军、叶挺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等部,都驻在这里。此外,还有其他部队。九江城一时显得拥挤不堪。

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军部设在甘棠湖附近。军长黄琪翔因汪精卫要他公开反共、“清党”,又面临着与新军阀争夺地盘的矛盾,满腹心事。于是,他不时邀请与他素有交情的叶剑英磋商军机大事。当时,叶剑英的中共党员身份极端保密,鲜为人知,但与叶挺保持秘密联系,与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秘书长高语罕、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廖乾吾等也有交往。他尽力将获悉的重要军事情报传递给中共组织。

准备参加南昌起义的大批部队和干部涌向九江、南昌,引起了反动派的注意。

汪精卫同张发奎等人经过秘密策划,决定以张发奎的名义,邀贺龙、叶挺上庐山开会,届时予以扣留。同时令贺、叶部队到九江、南昌之间的德安一带集结,然后以3个军的兵力,包围贺、叶部队。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料到,这个阴谋被在他们身边工作的叶剑英察觉了。

军情急如火。叶剑英连夜找到叶挺,将汪精卫等人的密谋悄悄地告诉他。他们商定,立即通知贺龙、廖乾吾和高语罕到甘棠湖烟水亭附近碰头,以划船赏景为掩护,共同商议对策。

在甘棠湖上的一个小划子上,叶剑英将他在山上听到的汪精卫、张发奎密谋要调贺军长、叶师长上山的消息告诉了大家。

“他们要我们上山搞什么名堂?”贺龙一听急了,抢先发问。

“他们名义上要你们上山避暑,商议军情,实际上要把你们扣起来,罢掉兵权!”叶剑英沉静地回答,并将他所了解的内情和盘端出。

叶挺听后问贺龙军长上不上庐山,贺龙斩钉截铁地说:“我坚决不去!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我们不上庐山,不去德安,只去南昌。”

叶挺接着说:“好,我们不能上他们的当。”

廖乾吾、高语罕支持贺、叶的意见。

经过短时间的磋商,作出了三项决定:一,贺、叶不上庐山;二,不能接受张发奎调贺、叶部队到德安集中的命令,贺、叶部队要立即开往牛行车站,乘火车到南昌去;三,叶挺的部队先行,贺龙的部队随后行动。

叶剑英最后对叶挺、贺龙、高语罕等说:“你们有什么动作请及时通报消息。”

甘棠湖上的这次会议,史称¨小划子”会议。它对保证起义领导人的安全和将起义的主力部队及时开往南昌,起了重要作用。

7月26日,叶、贺部队次第转移,沿南浔铁路线,开往南昌。此后,张发奎数次电催贺、叶上庐山开会,但他二人已到南昌,拒不从命。汪精卫不甘罢休,7月28日,他偕孙科、张发奎等从武汉赴庐山,召集朱培德、黄琪翔等开会,密商加紧“清共”行动。会议决定:(一)严令贺龙、叶挺限期将军队撤回九江;(二)封闭九江市党部、九江书店、九江《国民新闻》报馆,并逮捕其负责人;(三)第二方面军实行“清共”,通缉恽代英、廖乾吾、高语罕等人。会后,汪精卫等迭次下令催促第二方面军务部队立即“清共”,严令贺、叶将部队立即撤回九江,并阴谋加害一些共产党领导人。叶剑英在庐山会议上得悉内情,立即派人下山通报给了廖乾吾。廖及时转告恽代英、高语罕等。他们迅速离开九江,赶赴南昌参加起义。

二巧献“计中计”

8月1日凌晨,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南昌起义爆发了。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起义军全歼城内守军3000余人,占领南昌城。8月3日,起义军按照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撤离南昌,向广东进发。担任起义总指挥的贺龙在起义的当天,即将这一重大事件通报给了在九江的叶剑英。叶剑英得到这一消息,心情十分振奋。

南昌起义,使国民党反动派惊恐万状。南京的蒋介石和武汉的汪精卫都急忙下令调集各路兵马,前去讨伐,妄图把起义军扼杀在摇篮里。汪精卫多次电令朱培德、张发奎速调赣东、赣南各处驻军“进剿”,将贺龙、叶挺等“叛乱附逆”“一体缉拿”,“务获元凶”。张发奎闻变,亲率第二十五师长李汉魂乘火车由九江至马回岭,企图阻止部队参加暴动。然而,第二十五师的一些部队在聂荣臻、周士第的率领下已向德安集中,并迅即向南昌开去。张发奎狼狈地返回九江。

张发奎眼看部下一个军和近两个师的部队跟着共产党跑了,气急败坏。他在九江召集黄琪翔、朱晖日、叶剑英等高级军官开会,商讨对策。会上,张发奎说叶挺、贺龙公然“叛变”,于公谊私情均不可谅解。朱晖日等极力主张立即派兵追击。面对这种形势,叶剑英心中十分焦急。他想,如果张发奎昕了朱晖日等人的意见,真要率部追击起义军,起义军就要面临前后夹击的危险,后果将难以设想。他经过思考,决定利用张发奎一直想重新回到广东立足的企图,劝诱他放弃追击起义军的打算,以便保存起义军的实力。于是,他从容不迫地分析战局,侃侃而谈:叶、贺已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广东李济深必不相容而派兵出击,广州城防随之空虚,这正是我们南下广东的大好时机。如果我军打起“援师讨逆”的旗号,直趋广州,比跟着叶、贺屁股打、两败俱伤要好多了。他向张发奎说:我们原来商量好的,到广东重新做起,如果尾追贺、叶,徒耗兵力,我军仍无立足之地,又怎样实现总理遗训、重新北伐呢?

张发奎听了叶剑英的意见,觉得很有道理。他自知以尚存的1万余兵力来对付贺、叶的2万多“叛军”,难操胜券,同时考虑到各方面的关系,遂采纳叶剑英的意见,放弃了尾追贺、叶的企图。

然而,张发奎毕竟怕担“通共”之嫌,又虚张声势,派出一部分兵力追赶起义军,以敷衍武汉政府。8月5日,电告武汉政府,谓“职部积极进剿”,本日先头部队已抵涂家埠,“速向南昌追剿”。实际上,他率部追抵南昌后,又拖延时日,待贺、叶部队进兵临川、宦黄时,才派兵追赶。对于这一段史实,国民党出版的《国民革命军战史初稿》中有如下记载:“叶贺等遂东去抚州。张发奎率师追之。嗣忽分途,叶贺等由闽粤边境趋潮汕,张发奎部则改由南雄入粤。”其实,张发奎、黄琪翔的“追兵”,与起义军“嗣忽分途”,改向南雄,正是叶剑英向张提出“力主不追”的结果。这样,就使南昌起义军减少了被追击的压力,从而得以迅速打开南下广东的通道。

三保护“革命火种”

在南昌起义之前,中共组织原计划还有一支革命武装力量,即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的师生,也准备参加起义。这个学校组建于1926年年底。当时,第一次国共合作还没有破裂,革命势力在学校占优势,邓演达是代理校长,恽代英曾任政治部教官,陈毅任该校中共地下党委书记。学校是为继续北伐培养军政干部的一个基地,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武汉政府的一个重要支柱。全校有男女学生4000余人,革命气氛很浓。

但是,后来汪精卫日益反共,国民党反动派便把武汉军校的革命师生称做“赤子赤孙”,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对此,军校的中共组织采取了应急措施。党的领导人恽代英迅速离开学校。一些已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也先后撤走,党的活动则由公开转入秘密。当时在第四军工作的叶剑英时刻注视着武汉军校动向,关心着它的前途和命运。

厄运终于降临。就在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那一天,国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总指挥唐生智突然命令军校进行洪山野外演习。同时密令其嫡系军长何键、李品仙、刘兴等率队,将军校师生团团包围在洪山之上,企图一举歼灭之。

战事一触即发,情况十分危急。

叶剑英得知洪山演习与唐生智的阴谋后,即刻去找张发奎,劝他趁机解围,把军校这股武装力量收编过来以壮大二方面军的力量。张发奎接受叶的劝告,立刻亮出“左派”领袖的招牌,亲自出马交涉。

唐生智、何键慑于张发奎的压力,不得不终止其策划已久的反动阴谋。不久,武汉军校被张发奎宣布解散,改编为第二方面军的教导团,这支革命武装总算被保存下来了。

同类推荐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记者之王:埃德加斯诺在中国

    记者之王:埃德加斯诺在中国

    斯诺是一个美国人,一个优秀的美国人!临终时,他却用生命的最后力量说出一句话:“我热爱中国,我希望死后我的一部分仍像我活着的时候一样能留在中国。美国抚育和培养了我,我希望把我的一部分安葬在哈德逊河畔,日后,我的骨灰将渗入大西洋,同欧洲和人类的一切海岸相连,我将感到我自己是人类的一部分,因为我知道几乎每一块土地上都有与我熟悉的善良和值得尊敬的人民,他们都是人类的一部分。”
  • 慈禧全传全3册

    慈禧全传全3册

    叶赫那拉氏族在朝鲜边境一带驻扎繁衍,乃至繁荣。这一带位于长白山区,是满族真正的起源地。在不断侵袭相邻富饶土地的过程中,杨吉砮和他的族人逐渐掌握了精良战术,侵略欲望与贪念也与日俱增。现在看来,这片富饶的土地沦落到其他部族手中甚是可惜。
  • 传奇女皇:武则天

    传奇女皇:武则天

    本书以武则天的家庭背景到她入宫、削发为尼、二次入宫、登上后位、执掌朝政、并称二圣、临朝称帝、病重退位、死后与高宗合葬乾陵、留下无字碑等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表现了一代女政治家的丰功伟绩,同时也如实地记录了武则天作用酷吏、大兴告密之风的弊端。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军事家(3)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军事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玩命救地球

    玩命救地球

    王燊获得天衍系统,可以提取任何人的天赋技能,武功,专业知识,然后进一步衍化成为更高等级的武功技能!自然界的修炼资源同样可以随心提取,哪怕是一具尸体,只要还没凉透,体内的洪炉精粹和知识点数依然可以回收利用!从默默无名到全球第一,王燊只用了不到五年时间。因为他是用消耗生命力的方式快速提升实力,代价是随时都有可能猝死。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拯救地球!
  • 魔法世界首富

    魔法世界首富

    靠,每天一睁开眼就是一堆借钱的,国王派的,王后派的,宰相派的。
  • 惊鸿振翼入九天

    惊鸿振翼入九天

    人,往往需要醍醐灌顶般的一击,而后常常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我们将要共同开启的这个故事,就将讲述这样一个女子,从一瞬间的突然觉醒,到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从而无愧于人生。
  • 夜诺亚

    夜诺亚

    一块神秘的大陆,一段悠久的传说,人们冒险在大陆的四周,寻找着昔日的传奇,为了力量,权力,金钱,欲望,行走在大陆的禁区。
  • 仙道我为峰

    仙道我为峰

    且问证道之路何其漫漫,如何才能只手遮天?
  • 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

    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

    这是我写的第一本书,是回忆我的小学生活,女主的原型应该就是我吧。。。小学,有酸有甜,是我无法忘记的。这本书,送给小学里那个陪我训练的男生,送给我自己,也送给拥有同样青春的你们。。。
  • 妖恋红尘启示录

    妖恋红尘启示录

    千年的等待不知能否换来这一世的携手与共,今生的擦肩,不知是上天的刻意为之,还是命定如此。遇了,就是他的劫,爱了,那将万劫不复。只是这份爱真的就这样天地不容吗?....“我愿生生世世为你做梨花酥,你可愿再尝些?”她泪眼蹉跎的问道。他轻轻捏起一块放入口中,有多久没吃到这熟悉的味道了。只是这样就觉得很满足,全然不顾此时的一身伤皆是拜眼前女子所赐“只因是你,我愿意,哪怕与你生生世世永坠轮回。”没有她,要这修为有何用。没有她,即便长寿又如何。她笑了,笑的那样绝世风华。只是如同烟花,片刻即逝。因为她替他挡下了致命一箭。这份情,这份爱,到底能不能得到救赎?难道天地当真如此不仁?究竟该何去何从......
  • 桅场

    桅场

    【伪唐】桅场,又被称作棺材铺,究竟是埋葬了你还是我?鬲安城最大的销金窟——平康坊,头牌柳娘子的房里死了人,一场大火烧烬所有证据。手法千奇百怪,层出不穷。凶手逃之夭夭?棠朝长公主下嫁大理寺少卿,两人相敬如宾。大理寺少卿尚长卿却在一次查案中对桅场老板娘一见钟情。两人何去何从,君臣之道vs一见钟情。
  • 小青龙传奇

    小青龙传奇

    大漠山中修行的小青龙,眼看功德将满,因思念天界情人,难耐寂寞,造谣事端,渡劫升天。天界之王九宵宫主派遣天兵天将到凡间查寻是非,借机捉拿了小青龙,被九宵宫主关押在天牢之中。自小青龙渡劫失败之后,大漠山一带连年大旱,祸不单行,民不聊生。无耐之中,九宵宫主召开了君臣大会,商讨对策。解铃还需系铃人。观音菩萨最终提议让小青龙投胎凡间,携助天界铲除人间之毒瘤。为此,江湖再无宁日。何大肆意妄为,胡乱杀人,一连串的血案在江湖中引发而起。自小青龙投胎凡间,历经了重重的磨难。待长大成人之后,一路降妖除魔,终于换得人间太平日。
  • 关于我胡思乱想的那些日常

    关于我胡思乱想的那些日常

    写一些我日常胡思乱想的二二三三事。有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