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3700000020

第20章 健康生活造就健康体魄(3)

◆管教要适度,过严容易使儿童拘束、胆小;过分放纵、娇惯,会使儿童任性、自私、挑食、讲究吃穿,将来难以适应社会生活。

◆上学后要注意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让他们自觉学习,以学为乐。

◆孩子出现“厌学”时,要分析原因。只有弄清原因,并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消除造成孩子“厌学”、“逃学”的不良因素,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好学上进,才会取得最佳多效果。

◆父母对孩子不要溺爱迁就,不要让孩子事事依靠大人,这样会养成孩子的懒隋和依赖性,会损害儿童独立性的发展。

还有极少部分儿童患有多动、抽动症,属于大脑功能轻微障碍症,即儿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坐不住,做作业时边做边玩,做事有头无尾,学习成绩下降,行为冲动等。

这就需要进行防治。如果采取惩罚、打骂的方法,会使孩子产生胆怯、畏缩和自卑的心理。而有的可能会走向极端,如说谎、逃学或有破坏、攻击性行为,甚至走向犯罪道路。

父母不和,经常吵闹,甚至闹离婚,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导致孩子不想回家,心情忧郁。

封建家长式的管教方法也有问题,要求孩子完全符合家长的标准,绝对服从,其结果可能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伤害其自尊心,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l生的发展。

家长一定要注意自身形象,一言一行都起着表率作用。身教重于言教,对孩子的缺点要注:卷循循善诱,耐心冷静地处理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我国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独生子女的心理发展问题。

家庭小,环境压抑,过多地给予孩子特殊待遇,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样,这样就容易使孩子养成依赖性强、独立性差、自私自利、骄横任性的毛病,将来很难适应社会环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各方面条件者阱目似的家庭成长的孩子,却会逐渐形成不同的性格,这除了遗传和社会环境因素外,可能是由于“家长类型”造成的。许多家长怪自己的孩子太自私、任性,或是太内向、老实,或是骄横、孤僻、冷酷……家长可以观察一下,看看孩子的不良性格中有无自己的影子。

支配型或强迫型这类家长对孩子过于严厉,常从自己的意志出发,不考虑孩子的心理和愿望,处理问题用命令和强制的手段。

在这种家庭氛围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形成顺从、懦弱的性格,缺乏自信心,如果孩子经常受到打骂和体罚,孩子还会变得冷酷、残忍,对父母支配的各种事情感到厌倦、反感,甚至会形成恐惧的条件反射,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极为不利。

保护型

这类家长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一切事情大包大揽,包办代替,甚至连孩子将来的路都铺好了。这样反而忽视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孩子养成盲目服从、懦弱的性格,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在智力发展上进展缓慢,缺乏创造性。

溺爱型

这类家长从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又称为“顺从型”,独生子女家庭较为多见。

在这类家庭中,孩子是全家的中心,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说一不二,一切围着孩子转。

他们对待孩子的特点是娇惯、迁就、宠爱,一切由着孩子的性子,使不少独生子女养成任性、自私、骄傲、嫉妒的性格。而且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出许多缺点,如挑食、偏食、挑剔衣着、好吃懒做、生活能力差等;在学习上也会表现出任性、虚荣、骄傲自满等。

自我型

这类家长虽然为数不多,但也不可忽视。这种类型在一些专业人员和知识分子中较为多见。

这些人事业心强,进取心强,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自己的专业工作和业余学习上,无暇顾及孩子。这种家庭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帮助、教育,容易产生内向、孤僻、冷漠、消极的性格,使其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防止任性

孩子的任性多数是由家长惯出来的。比如对孩子过分亲呢,不恰当地表扬,屈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向孩子的哭闹妥协等,都可以“惯”、“宠”出孩子的任性。

正确态度

父母如果态度粗暴、烦躁,处理事情不当或不公正地对待孩子,也容易使孩子产生与父母对着干的逆反心理。所以当孩子第一次出现任性时,一定要耐心帮助他纠正过来,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处理。

坚持说鲤

平心静气地和孩子讲道理,说话时双目应注视孩子的眼睛,让孩子专心听,使他们感到父母爱的温暖。

如果是由于家长对待孩子态度粗暴或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后拿孩子出气,应首先主动向孩子道歉。

尊重孩子

把孩子看作独立的人,孩子常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有时他们任性坚持,也并不全是错,父母应首先仔细了解清楚事情的过程,以避免产生误会,委屈和挫伤孩子。受到平等、尊重的孩子能很早萌发独立性,有利于防止任性。

而大多任性的孩子,往往不能独立自主,处处依赖父母。

让孩子交往上幼儿园,让孩子结交朋友,培养孩子的群体性。有的孩子不愿去幼儿园,认生,当家长离开后开始哭闹不停,这的确是个令人伤脑筋的问题一般来说,现在的家长都有自己的事业,自然不可能天天在家陪着孩子(全职太太另当别论),这就需要入托上幼儿园。

◆此时应积极配合幼教老师、阿姨,共同帮助、培养孩子的群体性,克服认生、胆怯的心理障碍,应鼓励他们广交朋友。

◆孩子大者陶三龄相仿,他们之间的交往和友情是成年人所无法替代的。在小朋友之间通过玩游戏、学画画、讲故事、看图识字、学音乐舞蹈、听广播、看电视等,在活动与娱乐的交往中,他能够认识自己,发展才能,减少依赖,期盼去幼儿园与小朋友们玩耍,逐渐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这样可以为上小学做好准备。

积极效应

任性其积极的一面,家长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即优点。因为任}生本身也包含着自信。

好胜和自我评价的因素,只要不是无理取闹和危险行为,对孩子的取闹可以宽容一些,少加制止,不必要求孩子做事隋像大人一样。

教育原则

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有针对性地对他进行教育,收到满意的效果。

我们不能从成人的思维角度去推测孩子的心理。如果以成人的行为准则去衡量孩子的行为,不仅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还会使孩子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受到压抑,甚至被扼杀,贻害终身。

教育孩子,首先要有一颗珍贵的童心,去了解孩子,洞察他们纯洁幼小的心灵,掌握教育的主动权。

尊重、热爱孩子并要求孩子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也是教育好孩子的必备条件。

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使其生活在轻松、愉快、充满温暖与信任的氛围中,安然地学习和游戏。

这佯家长才能赢得孩子的信赖、尊敬和喜爱,所进行的教育和要求才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

没有要求,也就没有教育。对孩子一味满足、百依百顺,很难成功教育好孩子。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提出明确、合理、易于理解并能做到的要求,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对孩子来说,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学习,生活中的一切又都是学习。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接触大自然和游戏,让他们自由地了解大自然的各种生命、各种声音、各种形象,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探索、追寻自然奥秘的兴趣,使他们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这是任何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

实施教育要及时、适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细致观察他的行为表现,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切不可过分要求、强迫他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

这样他们会感到恐惧胆怯,还可能产生烦恼、厌恶的情绪。结果适得其反,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心理状态。

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启发诱导儿童缺乏知识和经验,判别是非的能力差,这就需要父母采取多样、生动、活泼、易于孩子理解和乐于接受的形式和方法,使他懂得“什么是对的和错的,应该做和不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等粗浅道理,逐渐掌握正确的行为模式。

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最有威望、最值得信赖的人,也是孩子最直接接触的模仿对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行为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育孩子必须一致和一贯在家庭里,所有家庭成员都担负着教育孩子的重任,不单单是父母。

不论他们自己是否意识到他们的态度、对孩子的要求以及他们对孩子行为的具体反应,都对孩子产生教育和影响。

因此,家庭成员是否采取一致的态度和要求,对于家庭教育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方法

天底下的父母都望子成龙,当孩子还不会走路、说话时,他们就在规划如何才能培养出小天才的宏伟蓝图。譬如超前玩具、书画、图片应有尽有,甚至电子琴、钢琴也是早早备好。

然而事情往往不尽人意,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开始为如何教育孩子而费神了。

只有当孩子愿意学习的时候才能学习当孩子处于疲倦、饥饿、发脾气、惊恐、烦恼或其他不愿学习的状态时,不要教训孩子。

我们常常不考虑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实际隋况而斥费他,这样做是不明智的。

对孩子的要求不要超出他的能力范围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总是设法给孩子布置一些他根本达不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过分要求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丧失自信心。

有时适当地降低要求,效果会更好。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惩罚孩子惩罚是在其他管教方法不奏效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强迫手段。

只要父母保持冷静和耐心,在不少情况下是可以避免惩罚而管好孩子的。

惩罚轻了,孩子不在乎,还会再犯错;惩罚重了,会使孩子产生憎恨心理,将注意力转移到反抗上,而不去注意避免被惩罚的行为。

加强行为必须有鼓励这里所说的鼓励是指精神方面。对孩子,你的爱和关怀就是鼓励。为了使爱和关怀成为真正有力量的鼓励,你必须使孩子愿意与你在一起,并认为与你在一起是一种奖励、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加强你希望孩子做的行为的同时,不要理会你不希望他做的行为按照心理学的原则,孩子行为中你所喜欢的部分通过鼓励去加强,对你所不喜欢的部分采取“不理睬”态度。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的行为中得到鼓励的部分由于获得加强而发展巩固,不被理睬的部分由于得不到重视而逐渐丢弃。

鼓励孩子为主,不要等他成功后再去鼓励无论你希望孩子把某事做好,或是你不希望他做某件事情,只要当他在这方面有起色时,就应及时加强鼓励,尤其对于你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

表扬为主

在对孩子的训练初期,每一个合乎要求的表现都要称赞,当行为变成习惯后,可以少一些表扬。

科学安排学习和做事科学安排会使孩子一开始学习就有成就,对于要训练孩子学会做的事情,在开始时,先做容易的,难的放在以后慢慢做。

为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家长可以让他从一开始就有成就感,这是比任何其他鼓励更行之有效的方法。

广大家长如果能够按照以上几点去做,必然会减少许多管教方面的困扰,最大限度地培养、管教好自己的子女。做到在幼儿启蒙阶段对他们进行耐心教导,在发展其智力时循循善诱,在训练其生活能力时亲自示范,在纠正其缺点启发时对比,在养成其良好品质和习惯时正确引导,身体力行。对孩子要做到严而不厉,爱而不溺,善于发现孩子特殊的兴趣,并加以培养,使之成为专长。

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教育出性格诚实开朗、勇敢坚毅、聪明智慧、拥有健康心理的优秀青少年。

同类推荐
  • 专家诊治性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性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主要刊载了患了性病主要会出现哪些症状,应进行哪些项目的检查,性病的种类,发病征兆以及治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性病病人应掌握哪些基础医学知识,医生对病人会进行哪些诊断治疗,经医生治疗后,病人应怎样进行康复等方面内容。
  • 便秘对证自疗

    便秘对证自疗

    《便秘对证自疗》详细介绍了便秘的中西医治疗思路、方法以及中医名家对于便秘的辨证施治思路和分型辨治医案。医案部分收集证型全面、治疗效果确实,体现了中医学对便秘的临床治疗水平。《便秘对证自疗》适于中医临床专业人士、中医院校学生阅读,也可供患者及家属学习参考。
  • 健康智慧枕边书:老公从这里读起

    健康智慧枕边书:老公从这里读起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影响。本书以《黄帝内经》古本为基础,集合了多位专家和学者的建议,对原著进行了全新图解式的解读。力求把这部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中艰涩的医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将书中抽象晦涩的内容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让你零基础也能轻松读懂“医之始祖”。
  • 糖尿病:知道这些就够了

    糖尿病:知道这些就够了

    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普遍的疾病,但你是否知道糖尿病还分不同类型?糖尿病的各种症状和后果?得了糖尿病又该如何进行健康管理,日常生活中要进行哪些改变呢?面对糖尿病的潜在风险和危害,不妨从本书开始,学习对糖尿病的正确认知,获取一些可行的建议。
  • 感冒轻松应对

    感冒轻松应对

    感冒属常见病、多发病,普通感冒症状又轻,故易被人们忽视,况且有的人认为“伤风感冒不算病,不治也能好”。其实,对于感冒,尤其是流行性`感冒,是不能小看的,应及时治疗,并积极预防。
热门推荐
  • 激战奇轮之小萨VS官月

    激战奇轮之小萨VS官月

    看小萨烈焰与官月蓝龙带领大家对抗毁灭战神,再次拯救奇轮星和地球吧!
  • 浅意犹欢

    浅意犹欢

    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喜欢你,是我这一生最勇敢的事情。--“你喜欢我吗?我喜欢你。”“那你喜欢我吗”--良久,他听见自己对她说:“不,我不喜欢你。”
  • 有一天我们都忘了

    有一天我们都忘了

    ‘有一天我会站在阳光的顶端的,等到那天,我身后的阴霾自然会消失的。’——杜笑天。只是一个普通的故事,或许有没有结尾......
  • 哈雷冲击

    哈雷冲击

    当一颗堪比月亮体积的天体冲击地球之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面临了一场生与死的试验
  • 星痕大帝

    星痕大帝

    这是一个拥有星辰之力的世界,在这个世界实力为尊,各国林立。少年意外来到这个世界,成为宋国二皇子,开始一段废材逆袭的旅途
  • 玩够了没有

    玩够了没有

    作为一名标准80大后(生于80年代初期),现在的时代可能会让我们或多或少感到困惑与不解,故事围绕四个“发小”展开,从不同的人物形象,各自经历,展现出世间百态,也算是作者自我对社会与己身的认识,其间可能穿插一些现实中不太可能遇到的事情,看官们全当是一本虚似与现实交汇的书籍吧。
  • 荒古仙魔

    荒古仙魔

    我和他是亲兄弟,他是魔,我是仙只是因为不服,只是因为不公平,他创造了这一切,又毁了这一切为了拯救他,我费尽心思,他却不明白我的苦心仙与魔难道天生就该是宿敌?荒古修仙路,我做我的主!
  • 游戏王之卡组系统

    游戏王之卡组系统

    宅男一觉醒来穿越到了游戏王的世界并且获得了卡组系统(起始时间是决斗都市)
  • 超级道卫

    超级道卫

    大道为君,天道为臣,众道叛逆,道卫即出!身为大道守卫,应当以死卫道,还是屠道而出,自成一道!且看刘奇,屠天道,拯大道,灭世道,降魔道!
  • 系统要我做败类

    系统要我做败类

    诸天在上败类猖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一位素质教育漏网之鱼,败类协会常任理事,一级前任运动员,打不过就跑一等奖获得者,意外降临诸天万界。林逸:我是个读书人。洁身自好。众修:打他。林逸:前任帮百万帮众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