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2100000001

第1章 灵武境内的烽火台

灵武境内现在还有57个用黄土筑成的土墩子,它们和风霜雪雨为伴,屹立在荒丘高坡上。多少岁月流逝了,它们如今遍体疮痍,破旧不堪,在季节的变更中向大漠、向荒原诉说着那遥远的故事。

这一个个土墩子叫烽火台,也叫墩堠,是古代战争中用来望敌情,迅速传递信息的军事设施。据有关史料记载,烽火台在公元前7世纪就有了。

“烽火戏诸侯”讲的就是发生在烽火台周围的故事。在西周时期,周幽王有一个爱妃褒姒,她长得很美,但轻易不笑。周幽王为使宠爱的妃子一笑,不惜千金出黄榜,“谁能使美人一笑,赏千金”。有人想出一个点火戏诸侯、博取宠妃一笑的办法。一天下午,周幽王携褒姒登上城楼,命令守望烽火台的将士点起了狼烟,各路诸侯看到示警的烽火点起,都以为是西戎围攻西周城池,兵情紧急,他们迅速调集兵马,以最快的速度赶来救援。但当他们赶到国都的城楼下时,看到的却是彩灯高悬,歌舞升平,周幽王与爱妃饮酒作乐的场景。他们向周幽王的禁卫军打听后,才知道点燃狼烟召集他们到来是为博宠妃一笑。各路诸侯无奈地点齐本部军马回归属地。褒姒看到各路诸侯风风火火地赶来,垂头丧气地撤回,不由淡淡地一笑。昏庸的周幽王见状大喜,将千金赏给了那个出荒唐主意的人。过了一段时间,西戎精兵果真来犯西周,点燃示警的狼烟后,各路诸侯以为周幽王又故伎重演,戏弄臣子,没有一个来救援,结果西戎兵攻下城池,杀了周幽王,灭了西周。

鉴于烽火台在战争中的作用很大,自春秋战国起,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修建长城,筑烽火台,旁边还建有坞城以加强边关防守,抵御侵略,保全疆土。点燃烽火的燃料是军士们在荒滩、草丛中捡拾的狼粪。狼是食肉动物,粪便中含有油脂,点燃后烟很浓,烟柱直立,如果风小则吹不散,十里外清晰可见。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广动植》中说:“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生动地记载了当时的情景。到了唐代,很多诗人用诗描写了烽火。如薛逢:“三道狼烟过碛来,受降城上探旗开。”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冯清:“堑壕漫讶防边运,烽堠尤严接报明。”烽火台建在高处,隔一定距离即筑一座,发现敌人入侵时,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后也立即举火,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如紧扣的铁链一般,一环套一环,很快将军情传告全线戍兵,做好准备。同时,指挥中心也及时掌握了敌情,一系列的抵抗、坚守、出击的战略方针从指挥中心迅速发出,形成有备无患的局面。古代没有电讯技术,烽火台是当时最好的军事望台和“雷达”。

陕西榆林境内的长城上共有1700余座烽火台。遇敌来犯,守城士卒即点燃烽火,通知附近驻军。长城上的烽火台有着严密的战斗组织,每10个烽火台组成一个战斗单位。作战方法虚虚实实,灵活多变。如果敌人来犯,就把10台的兵力集中于一台,选一名行走较快的士卒来回走动,点燃每个烽火台,使敌人不知哪一台有人把守。敌人攻台时,无论台内有人无人,都悄然无声。敌人若攻的是无人守的台,则损失一些箭镞,消磨半天时间,却无所获;如果进攻的是有人守的烽火台,待敌人靠近城墙,守城士卒突然反击,出其不意,给敌人以重创。

关于烽火台的使用,古书中多有记载。《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讲:“有寇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则举烽。”在《史记·正义》中是这样叙述的:“昼日燃烽,以望火烟,夜举燧以望火光。”敌人白天进犯,守台军士燃烟示警,晚间则点起火光报警。关于烽火台烟火报警的具体方法,各个朝代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如在明代,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规定:“今边堠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到了清代,示警方法和明代大致相同,一些内容稍加变动。清代早期规定:“若有敌情,白昼举烟,鸣烟一响,若敌原地不动,每一时照前复燃复鸣;晚间举火,但不鸣炮。”清代中、末期又规定:“在墩台顶部竖起木架子,敌人在百数以内,悬挂黄旗示警,夜间高悬灯笼。”

灵武自古是兵家所争之地,据《嘉庆宁夏新志》和《嘉庆灵州志迹》记载:古灵州所属地方共计有烽堠144座,其中灵州38座、清水营14座、横城7座、红山堡35座、盐池35座、红寺堡15座。

灵武县境内的烽火台历经沧桑,现在还剩57座,分布在东塔、白土岗、临河、磁窑堡、石沟驿等地。从灵武烽火台的走向、排列的线路来看,主要分成4条线路。一是姚—灵线路。从临河乡明代长城边的姚家墩开始,至东湾墩、高立墩、黄刺墩、甜水河墩、烟洞沟墩。二是横—白线路。从横城路往南进入县城边,由临河墩、木柴墩、渔湖墩、三十里墩、二十里墩、十里墩,沙窝墩、白土岗墩、寨子梁墩、石头墩等组成,由东南方向依次排列,进入盐池境内。三是临—灵线路。从临河长城旁边的黑土墩开始,由半截子墩、火儿墩、黄草坡墩、烟洞沟墩排列至灵武。四是横—杨线路。从临河长城边的姚家墩开始,至盐池边境的杨家庄,列排着14座墩台。从烽火墩4条线路的分布走向可以看出,古人设计的烽火墩的排列线路非常科学,达到了快捷、迅速传递敌情的目的。从古灵州烽火台的数量来看,布局密集程度很高。随着时代变迁,灵武境内平川上的一些烽火台都被挖土填湖造田了,平川内的烽火台一座也没有了。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灵武境内现存的几座墩台的现状和特点:沙窝墩,位于白土岗乡境内。墩台四周全是沙漠,如就地取土,沙土很难筑成。当时的筑台民工从其他地方将土坯运来后,砌成墙,中间填上沙土。这种筑造方法在现存的57座烽火台中仅此一例。沙窝墩是目前57座烽火台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墩台高8.5米;底部南北宽20米,上口收缩宽为8米;东西宽18.5米,上顶收缩宽为6米。在烽火台的顶部有一个深30厘米、直径1.5米的大圆坑,是过去燃火放烟的遗迹。在顶部还有1米高的垛墙。在这个烽火台的周围,曾砌着一圈50米×50米的围墙,南侧还残留着近10米长、2米高的墙体,曾是守卫墩台将士住宿的房屋和堆放燃料的仓库。

寨子梁墩,位于石沟驿乡境内,建在高坡上,地势很险峻,前后无遮挡物。在离墩台东西部的20米处,各修了5个小烽火台。灵武有不少烽火台的建造方法和它相似。这种构建方式大概有两种作用:一是如敌情紧急,同时燃放可烘托出形势的危急;二是便于守台军士居住。

东湾墩,位于磁窑堡乡境内,墩台现高度为12米,底部南北宽16米,顶部收缩宽为7.4米;东西宽18米,顶部收缩宽为8.3米。墩台旁还遗落着大量的罐、碗、缸、盆的陶瓷碎片。除大量的黑褐色瓷片外,还有一些青花碟碗的瓷片。墩台边还残留着南北宽46米、东西长66米的坞城残迹。从这个近3000平方米的坞城和大量的陶瓷碎片来分析,东湾烽火台应有三种作用:一是作为报警设施,二是充当过路客商住宿的旅店,三是承担了兵营食物粮草中转站的作用。

石头墩,位于石沟驿乡境内,距石沟驿城东南5公里。除烽火台的主体建筑外,东西还修筑着5个小烽火台。这个烽火台建造方式有些独特,用褐黄色的石头砌筑成墙体,中间用碎石和黄土填充夯实,故比较坚牢。

火儿墩,位于临河乡境内,北距长城约10公里。残留墩台高度9.5米,底部东西宽23米,顶部收缩宽为10.4米;南北宽19.5米,顶部收缩宽为8.3米。它的建造方法和石头墩一样,四周用石头砌筑,中间用碎石黄土分层填充夯实。

这几座以特殊方法砌筑的烽火台,使我们知道了灵武过去修建烽火台的种种方式,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那么,灵武境内的烽火台建于什么年代呢?据记载,西周时代,周王朝和西戎经常发生战争,到周夷王时,猃狁崛起,成为威胁周朝最凶悍的力量。周宣王命大将南仲率西周军队在灵州修筑军事城堡,养兵蓄锐,最后终于打败猃狁。可见灵武境内最早的烽火台应建造在西周。灵武境内现存的烽火台很多是沿明代长城修筑,其土质与明长城土质一样,所以应是明代修筑的。在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战略防守的重点不同。如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明朝防卫的重点是福建、广州一带。

据康熙《新安县志》载:海盗何亚八勾结倭寇入侵南关,东莞所千户万里率军与其激战于南山烽火台,因寡不敌众,万里及所率的明军全部战死于烽火台上。又如陕西榆林镇北台,为明代长城上的一个烽火台,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台为正方形,4层,高30多米,外砌以石,北额题刻明万历时巡抚涂宗睿所书“向明”二字。明朝是推翻元朝而建立的,为抵御蒙古贵族的侵袭,明初在北部边塞广修长城。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由当时的延绥巡抚余子俊主持,对榆林境内的隋长城进行修补,建此镇北台。

看守烽火台的将士们是很辛劳的,他们要聚精会神,高度警惕,毫不懈怠。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对看守烽堠的兵卒有这样的军令:“传报得宜克敌者,记奇功,违者处以军法。”这些兵士每天站在台顶上眺望前方的烽火台上的动静,白天有无狼烟,晚间有无火光,如发现前方点燃起狼烟,要迅速点燃自己看守的烽火台上的烟火,点燃后还要焦急地看着下一站是否同样燃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天墩台顶上风沙弥漫,夏日里烈日当头,秋天里阴雨连绵,严冬里风头如刀,守卫烽火台的兵卒们极为辛苦,而且在古代换防又不容易,有的兵士在烽火台一呆就是几年,死在烽火台、病倒在烽火台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岁月流逝,残存的烽火台越来越少了,我们应该珍惜它们、保护它们,使我们的后代了解历史、了解灵武。

同类推荐
  • 罗马星之启

    罗马星之启

    在遥远的古罗马,一个15岁的少年在斗兽场奋斗厮杀,却不知......
  • 家中有悍妻

    家中有悍妻

    姑,姑娘,你再打下去,你家相公就要死了。。。。旁边一人咽了口唾沫道
  • 梦一世繁华

    梦一世繁华

    没有预兆的穿越,渐渐陷入繁杂的纷争之中,是上天给穿越者一次重新立命的机会?还只不过是一世繁华,一场梦......
  • 大唐韬略

    大唐韬略

    历史系学生丁瑜洲来到大唐,靠着预知未来的本事,用智慧和谋略助推女皇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为您展现不一样的唐朝,期待您的赏光!
  • 东晋唐王

    东晋唐王

    晋室无能,以致中原沦陷,哀鸿遍野!后世青年李信,穿越永和年间,起于流民草莽之中,有志平天下!提虎贲十万,血战黄沙,定鼎神州,一统天下复我大好河山!
热门推荐
  • 我不想做救世主

    我不想做救世主

    “请问,让您牺牲自我,拯救世界的动力是什么?”我没牺牲过...“请问,您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我只想安静的做个宅男...“请问...”......只想做个宅男的莫祈,在变强的路上顺手拯救了几个世界的故事...(ps:无女主)1、末世危机,2、都市异能,3...待定中
  • 龙骨剑皇

    龙骨剑皇

    浩凌问师姐:“师姐未来的相公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师姐回答:“我的男人要像圣皇那样,武能御剑斩妖龙,文能治国安天下。”“这样的男人可不好找啊,估计全天下也没几个,怎么会轮到师姐呢?”浩凌很是时宜的打击道。“笨蛋,你找死啊!”师姐佯装出生气的模样在浩凌腰间上的那块小嫩肉上狠狠掐了一把。……或许是宿命,或许是巧合。落石山脉大阵破,妖孽龙魔返世间。手持龙骨战剑,熟读远古卷轴,子承父业,踏上诛邪之途。
  • 倾世长相随

    倾世长相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浪漫的季节里,她遇见了他。谁知?!他却负了她?桃之夭夭,再无芳华,此后倾心不动,再无红颜知己。前世,你利用我,杀了我,今世,我再不放过你!
  • 超级父母VS绝对宝贝——海外育儿

    超级父母VS绝对宝贝——海外育儿

    0~6岁的孩子的“吃喝拉撒”究竟该怎么对付?孩子生病了,我该怎样护理?早期教育要做还是不做或者怎么做?精养、散养、放养、慢养,孩子到底该怎么养?小生命降临了,除了初为人、为人母的喜悦外,每位父母都会产生不知所措的感觉,尤其是80后的父母自己都还是未长大的孩子呢。《超级父母VS绝对宝贝》精选国内外多个家庭的育儿故事,针对孩子成长期的各个可能性,提供父母有效的解决办法。本书为在海外生活的华人妈妈分享国外育儿理念,以及中西文化碰撞下的育儿体会和心得。
  • 新编家庭实用医疗保健营养全书

    新编家庭实用医疗保健营养全书

    现在快速的生活节奏,先进的医疗制度,使得人们有意识地注意膳食的升级,要求人们从温饱型转向营养型,向健康长寿迈进。家庭实用营养食品已被世人普遍看好,同时人们也渴望更多地去了解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用于指导饮食、增强体质。
  • 血路行

    血路行

    天纵奇才幼时却糟人谋害,父母双亡且双目失明,想要逆天改命又被人告之终身难修!看生死境中如何夺一丝生机,铸就无上大道!
  • 安下心来

    安下心来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安不下心来去认真做一件事情,有的人在做这件事情,心里却想着另外一件事情;在做这份工作,却想着另外一份工作。往往在追求更多未来生活和缅怀过去生活中,失去了当下的自己。由此带来了迷茫、恐惧、不安心理等,活成了机器人、狭隘的人、不安的人、庸俗的人、迷失的人。介于此,作者分析我们安不下心的原因,告诉我们怎样做,才能安下心来,实现期望的事情。
  • 从此史上无三国

    从此史上无三国

    当前世生活在黑暗中的特工来到烽火连天的东汉末年。当智计百出的谋士们遇到隐藏在暗处的杀手。当诸葛亮遇到没有东吴的东汉末年时。当曹操的终极保镖典韦许褚遇见赵云时。又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尽在《从此史上无三国》
  • 梧桐声落

    梧桐声落

    他以为能够以一己之力救她,却没想到,是自己害了她。她以为能够忘记他,却没想到,让自己越陷越深,遍体鳞伤。
  • 宠你在上:逃婚小娇妻

    宠你在上:逃婚小娇妻

    洛老三,你放开我……简宁四蹄悬空,被他一下摔在床心。洛老三,我们是有合约的,同房不同床,你不许过来,不许……床心很软,简宁一下子站不起来,见他气恼的脱下外衣,露出他精壮的腰身,扯下衬衫时,那六块腹肌清晰可见……洛老三,你不能碰我,啊……洛三少千里追妻,酒店房间里上演全武行。而后出现不和谐画面,十八岁以下读者请自行屏蔽。---------十六岁的简宁走了狗屎运,竟然被洛家三少相中,要娶她为妻,她才花季好不好,高中还未毕业啊,而且,虽然洛家富可敌国,可世人都知道洛家三少是个病病恹恹的废人,她怎么可以嫁给他。可是,简宁那守财奴一样的老爸与恶毒的继母,却巴巴的将她送到了洛家,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