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02000000010

第10章 还有后来者:“新新”与“大新”

20世纪初叶,先施、永安的商业成功如一盏灯塔,给浑浑噩噩的中国商人们指出一条明路。意识到百货公司是一门赚钱生意,人们如过江之鲫般投身这项事业,在这些后来者当中有两家公司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与先施、永安并驾齐驱的“百货巨子”,它们就是“大新”和“新新”。

大新百货几乎可以视为永安百货的翻版。

先施公司的12名创始股东中有一个名叫蔡兴的澳洲华侨,也是香山农家子弟,少年时远赴澳洲谋生。由于同乡的关系,蔡兴与马应彪有所往来,马应彪创办永生果栏时,蔡兴入股,成为合伙人。后来,蔡兴之弟蔡昌去悉尼投奔他,就被安排在永生果栏做帮工。

蔡昌善于观察,又肯吃苦,他发现金矿华工没时间进城采购,于是低价收购每日卖剩的果蔬运往矿区出售。从中赚取了第一桶金后,蔡昌在悉尼开办了自己的泰生果栏。蔡昌虽然起步晚,又是小辈,做生意却丝毫不输他人,在他经营下,泰生果栏与永生、永安三分悉尼果蔬市场。

马应彪十分欣赏蔡昌。1900年先施成立之初缺乏人手,马应彪便委托蔡兴,把蔡昌招致麾下,委以重任。十年后,掌握百货公司经营诀窍的蔡昌从先施辞职,与兄长蔡兴联合创办大新百货,取“旭日初升,大展新猷”之意,英文名为“The Sun”,蔡昌担任总经理。

大新百货初始股金40万港元,选址先施、永安总部汇聚的德辅道中,租赁一处狭窄的铺面。虽身处先施、永安围攻之下,蔡氏兄弟吃苦耐劳、经营有术,大新百货1912年开张后发展迅速,很快在香港立稳脚跟并积极向外扩张。1916年,蔡氏兄弟步先施后尘,在广州惠爱中路建成一座5层高的百货大楼。两年后,大新又在广州西堤建成一座12层混凝土大厦,规模之大,气势之恢弘,冠绝华南,到20世纪20年代初一直是广州城最高的建筑。

1932年,蔡氏兄弟公开招股600万港币(实际募集不到500万),挥师北上,进军上海南京路。这时候,南京路上硝烟四起,开业6年之久的新新百货正与先施、永安激烈地争夺市场份额。

与大新一样,新新公司也是先施旧部创建,不过,过程却比蔡氏兄弟创业曲折得多。

先施公司总部设在香港,广州先施、上海先施都是分公司,受香港方面节制。上海先施效益大大高于香港总行,但公司财务却由总行统一计算调拨,管理层日益不满,到了1923年,上海先施开业第五个年头时,监督黄焕南、经理刘锡基决定带领一帮手下脱离先施,另起炉灶。

黄焕南、刘锡基都是百货行业的老手,但他们手中资金有限,勉强够开一家中等规模的百货商店,显然不足以与先施、永安抗衡。这件事传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简照南耳中,简照南有意支持二人开办一家大型百货公司,与先施、永安竞争,于是兴致勃勃地提出入股,不料条件尚未谈妥,简照南忽然病故,计划便搁置下来。

不久之后,澳洲华侨李敏周归国,来上海寻求机会。李敏周娶了黄焕南的外甥女,于是便找到黄焕南,请他在先施公司安排一份工作,黄焕南劝他道:“不如开一间罢”。[ 引自李敏周之子李承基所写回忆文章《先父李公敏周与上海新新公司──一个澳洲华侨的奋斗史》,原文刊载于《中山人在澳洲》一书第45页,《中山文史(第24辑),政协广东省中山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1992年2月出版。]黄焕南把李敏周介绍给刘锡基。年龄相仿的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颇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决定联手创业。他们从《大学》一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名句中得到启发,取“新新”二字为公司名称。

刘锡基在上海、香港两地招股,从在沪粤商领袖陈炳谦、陈雪佳等人以及广东银行创始人李煜堂、东亚银行股东李星衢那里募集到100余万港元,但至少还需要200万[ 陈雪佳为太古洋行买办,其子陈康齐曾担任宋子文机要秘书。李煜堂为旧金山华侨,1912年在香港德辅道中创办广东银行,曾担任民国政府财政部长、中央财政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李敏周随即动身前往悉尼,以“推销中华国货”为宗旨向澳洲华侨招股,成功招股150余万,并自掏腰包,一共筹集180万港元,后来又从上海民间散户募股,终于凑齐300万启动资金[ 《史林》增刊2009年5月刊p32-p41,《上海百货业史口述访谈录》一文,李承基口述,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副教授李培德采访。]。

新新公司地址就选在广西路与南京路交叉口西北角,面向南京路,与先施大楼仅一街之遥。这块地当时同样也归哈同所有,新新公司以每年8万两白银的价格租下,租期三十年。

新新公司计划修建7层高钢筋混凝土大厦,分前后两栋建筑,从2层往上中空,两翼相连成为一个整体。前座一至三楼为商场,四楼为办公区,五楼货仓,六楼、七楼建造游乐场或饭店、餐厅;后座一层与前座相连为商场大厅,二层酒楼,三至五层为旅店,其余楼层设置茶楼、剧场。整栋建筑用了2年时间建造,1925年底竣工,1926年1月正式开门营业。

新新大厦设计前卫、结构新颖,内部也大胆采用最新技术与产品,它是上海第一家装置冷气空调的百货大楼,七楼西餐厅聘请法国大厨主厨,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位于6楼的广播间,用玻璃墙隔成,顾客对墙内的广播场景一目了然,吸引大批市民前来参观,时称“玻璃的广播电台”。[ 引自《史林》杂志2006年第2期第99页,《战时上海的百货公司与商业文化》一文,作者菊池敏夫。上海最早的中国播送局不定期地广播新闻、音乐、戏曲及广告。呼号是XGX,或XHHI。]

刘锡基、黄焕南都是先施功臣,熟知先施、永安的优势与不足,他们采取差异化竞争的策略,避开先施、永安领先的洋货业务,主营国货精品,打出“提倡国货”口号,在“玻璃电台”就此大做广告,并采取有奖促销等多种营销手段,赢得大批顾客的惠顾。后来,在历次“国货运动”中,新新因提倡国货而获得迅猛发展,最终与先施、永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正当新新高速扩张之际,厄运不期而至。

先是上海爆发工人大罢工,新新被迫中断经营,继而总经理刘锡基积劳成疾,不治身亡,李敏周接任总经理。李敏周起先在新新势单力薄,因为解决了一次罢工危机,这才当上总经理,此后不断吸纳散股,逐渐成为大股东,与此同时,李敏周在香港开设分公司,将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不料1935年,就在新新公司即将迎来开业10周年时,一名当值喝酒被辞退的公司警卫闯入李敏周办公室,开枪击中其心房。李敏周在送往医院途中不幸身亡。

新新公司规定,员工犯大过三次,一律开除。该名警卫已被记大过两次,值班时再次酩酊大醉,被人事主管发现后当即革职。人事主管不堪其扰,推说“老板关照”,于是迁罪于李敏周将其杀害。

但李敏周至死不明白警卫为何向他开枪。据说,他在救护车上曾醒来一次,留下最后一句遗言:“我一生从未做过对不起人的事,何以竟遭人杀害,大概是命中注定如此!”[ 引自李敏周之子李承基所写回忆文章《先父李公敏周与上海新新公司──一个澳洲华侨的奋斗史》,原文刊载于《中山人在澳洲》一书第50页,《中山文史(第24辑),政协广东省中山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1992年2月出版。]

新新还沉浸在李敏周去世的悲痛中时,竞争者已经到来了。1936年1月10日,大新大厦在南京路西藏路口落成开业,楼高10层,营业面积1.7万平方米,位居上海百货业之首。

当时,上海百货业主要有5家公司,全部集中在南京路,除先施、永安、新新外,还有澳洲华侨创办的从香港发源的丽华百货,以及上海商人投资创建的专门销售国货的中国国货百货公司。丽华百货是由先施伙计创办,规模较小,始终处于退让状态。国货公司亦无力与香港帮正面竞争。

大新的加入无疑会加剧竞争,也因此,大新尚未登场,就让各家百货公司捏了一把汗。

大新开业前夕,先施、永安、新新联手通知国货厂商,以停止采购为威胁,禁止它们向大新供货。大新开业后,三家公司联合举行“春季大减价”,企图给大新一个下马威。

面对三大百货联手绞杀,大新多方组织货源,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避开锋芒,并且别出心裁地向生产商订购特制“大新牌”香皂、衬衫、雪茄等商品,在地下一层开辟面向普通大众的廉价商场,一时间上海市民蜂拥而至,由于人数众多,只能凭票入场,赚足了人气与名气。

大新创下上海百货公司多项第一:面积第一、楼高第一、最先全天开放冷暖空调,最早采用自动扶梯,当时上海男女老幼皆以乘大新自动扶梯为摩登时尚。此外,大新大厦六层以上全部为娱乐场所,茶馆、影院、剧场应有尽有,所谓“天台十六景”,吸引大量客流。

不仅如此,大新公司吸取前人经验教训,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服务,譬如在大厦专设吸烟室、休息室、公共电话间等空间方便有需要的顾客,还推出代客试穿、代客雇车、代客送货、代客设计、代客安装、代客送礼、送货上门、与约订货等一系列服务,深受市场欢迎。

大新虽突破同行围剿,终因资本有限,一直居于四大公司之末。一年后,战后爆发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冠军企业的长尾战略

    中国冠军企业的长尾战略

    世界上一位CEO、经理人、企业家、营销总监,以及每一个市场营销人员都应该阅读这本书,每一位公司董事、顾问、投资人、新闻记者、商学院学生,每一个对世界最成功企业的出众物质有兴趣的人,也都应该阅读这本书。我们如此斗胆声明,并非因为我们写了这本书,而是因为书中提到了长尾理论确有很多可供借鉴之处,我们做了长期研究,写出这本书,就我们所知,国内还没有人这样做过。你能从本书里得到很多东西:希望这几十个特定的事例,能够激励你在自己的组织里立即采取行动;希望这些观念和架构深植在你心底,协助指引你思考;希望你得到可以传给别人的智慧之珠。
  • 开小店赚大钱99招

    开小店赚大钱99招

    《开小店赚大钱99招》内容简介:“毕业了,面对紧张的就业环境,我该如何去做才能有所作为?”“失业了,自己未来的路在哪里?明天,我是否能实现赚大钱的梦想?”也许每个刚刚走出校园的学子,也许每个刚刚丢了工作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这种抱怨。那么,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这一局面?开小店,开小店!对,开一家不大的小店,这才是每个资金、资源有限但又渴望实现发财梦想的人所应有的想法!
  • 国际营销管理

    国际营销管理

    本书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国际营销的基本理论、管理过程、方法和手段,而且是一本关于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国际市场营销指导书。
  • 社会经济网络与中小企业发展

    社会经济网络与中小企业发展

    本书以新颖的视角研究了产业集聚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全书对意大利产业区经济进行了理论探讨,着重分析了艾米利亚产业区的特征和区域竞争优势、区域产业网络与技术创新的国际化战略、经济全球化与“艾米利亚模式”的调整等问题。书中借鉴“艾米利亚模式”,提出我国应该构筑高效的区域产业网络、发展区域支柱产业、加强企业间技术合作、发送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等对策建议,对我国产业集聚和中小企业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 特种兵法则:永不放弃的铁血军魂与团队意识

    特种兵法则:永不放弃的铁血军魂与团队意识

    本书向读者让读者感受到特种兵精神,激发人生发展的动力。是企业提升团队精神和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难得教材。
热门推荐
  • 藏龙山上的女人

    藏龙山上的女人

    本书讲述了一个柔弱而倔强的农村妇女几十年的生存史与奋斗史。其中详尽记述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人生感悟以及对社会的思考、理解和清醒的认识。作者以自己为例子,旨在敲响所有人人生的警钟,活,要活出精彩!走,要走得坦然!
  • 那个拿了我家五百万就跑的傻子

    那个拿了我家五百万就跑的傻子

    富家娇小姐尤恩恩第一次看见这么惨的人,吃不饱、睡不暖、学也上不起,还是个脑子不好的。一时间小天使的爱心蹭蹭往外冒,对小傻子是各种关心和嘘寒问暖。可惜那傻子是个白眼狼,拿了五百万就跑!把尤恩恩给气哭了。
  • 洎水悠悠(郭宏彬诗文集)

    洎水悠悠(郭宏彬诗文集)

    作者经过大约两年左右的思考整理,从300多首诗歌及文章中挑选组成本书,算是对人到中年的一种总结和回顾。故乡也好,母校也好,巴山蜀水也好,不仅是作者成长和生存的根基,也是创作的土壤。虽不知道这些作品最后的命运,还是借用黛玉之言,不指望它们带我“玉堂金马登高第,只望它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也是我真实的愿望。
  • 星耀幻梦之奇妙梦境

    星耀幻梦之奇妙梦境

    梦幻,泡影,在一切中消失……幻想世界中的一切,化为乌有……
  • 神道询仙

    神道询仙

    混沌初开,演化天地,化为洪荒,是为主界。外泄之气,或大或小,自化各界,是为玄域。剩余渣滓,无有玄奥,凝化成石,是为荒宇。
  • 别了今生

    别了今生

    周遭人的经历让小安对生命敬畏和死亡进行思考,到底是什么在生命中更重要?事业,爱情,金钱,还是家庭,孩子?可是,当你还没想明白这个问题时,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
  • 异世刀神

    异世刀神

    降魔刀法、随心掌法与少林正宗的内功心法,在斗气与魔法的世界能创出自己的辉煌么?怎么正宗的内功心法会变成独立的魔法了?主人公与同伴的出生入死与红颜知己的缠绵悱恻?光明与黑暗、水与火、和平与战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北冥游云

    北冥游云

    云初被一人丢进位面,收集灵魂碎片,发誓收集完后回来报复他,却不知何时被拐回了家。终于有一次清冷的少年被压在身下,云初奶凶奶凶的说“不许动!”被压了这么多个位面,正主还是要压回来的。少年抱住云初,轻轻的翻了个身。“乖,还是我来吧。”
  • 一世仙侠

    一世仙侠

    人生一世间究竟为何懵懂书生许墨阳偶遇仙缘誓要单人独剑一世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