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90200000033

第33章 苦乐(2)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在队员们期待的目光中,有些菜苗终于长出来了,尽管长出来的菜苗不多,大家还是非常高兴,他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那些菜苗,又是浇水又是施肥,简直比对自己的孩子还要细心。

可是,还没等大家的高兴劲儿缓过来,菜苗居然逐渐枯萎了。

眼看着自己的心血一点一滴地干枯,变黄,死去,队员们都伤心极了。不止是因为青菜泡汤了,更因为这一个多月的辛苦就这么白费了,实在太不甘心了。

胡运旺政委把大家叫到了一起,共同讨论,找原因,想办法。海地是个岛国,土壤碱性大,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有些家住农村,从小种过菜的队员提出意见,说可能是土质问题,土质需要肥料来改善,只有土质好了,青菜才能长得好。

为了改良土壤,队员们远赴几十公里外,运来一批马粪和狗粪当作肥料,但是这些肥料还是远远不够,海地连马和狗都很少,即使有几条狗也瘦得皮包骨,哪里有足够的粪肥呢?要肥料,看来只能自给自足了———用人粪和人尿。

这下子,整个防暴队可热闹了,臭烘烘的厕所成了必须“蹲守”的风水宝地,排泄物竟然成了最大的抢手货。每到黄昏时,如果去得稍晚,洗手间里的尿桶就会被别的小队的队员偷偷抬走施到自己的菜地里了,以至于很多小队都在桶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还要严加看管。大家自鸣得意地说,这正是应了那句老话:肥水不流外人田啊!最后,为了能够随时施肥,队员们还修建了一个蓄粪池。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终于可以下种了。再播下菜籽时,队员们都显得信心百倍,看着肥得流油的黑土,谁都不再担心菜籽不会发芽的问题,这一次,打的是必胜之仗。

蔬菜没有辜负队员们的辛苦,一段时间过后,空心菜长出来了,油麦菜长出来了!队员们欢呼雀跃,更加认真照顾这些嫩绿的小菜苗。每天结束了当天的执勤工作,队员们都会第一时间“杀”向菜园,看看菜苗又长大了多少,恨不得拿把尺子量量。尽管“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可是每个人都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

当第一批青菜成熟的时候,那一天,成为了整个防暴队的节日。

队员们抬着装满青菜的筐子又叫又笑,开心溢于言表。大家拿着蔬菜像欣赏一件件艺术品,纷纷拿出相机拍照留念,有的还打电话告诉国内的亲人:我们吃上了自己种的蔬菜了!

厨师们早早把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就为了给尊贵的“新客人”营造出一个最好的空间,炒出第一盘完全属于中国防暴队的青菜。

当天收割的是一批空心菜,因为菜实在太少,所以只能把菜剁碎了做成青菜汤,每人分一勺尝尝鲜。胡政委在吃饭前特意把几根菜捧在手里拿了出来,激动地说:“这个是我们自己第一次动手种出的青菜,这证明了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就没有什么不能成功的!远在两万公里以外的种子来到了海地,也可以生根发芽,最终成为我们的盘中餐,这一切都是我们的队员自己付出的辛勤汗水所换来的,来之不易!大家为我们自己的成功而祝贺吧!”

青菜的问题解决了,可是新问题又出来了,种的茄子、丝瓜等却光长苗不结果,这也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只有青菜吃,没有瓜果吃,这也是一种遗憾。为了查清原因,队员们拿着泥土去化验,结果出来了———缺钾。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再次改造土壤了。

于是队员们收集了大量的树叶、杂草,除草也有讲究,要把草根上的土一并除下来,然后连土带草晒干了,烧。但是又不能用明火烧,要用暗火慢慢烧,才是最好的草木灰。草木灰中几乎包含了植物所含的所有矿物质元素。施用前,队员们又拌两到三倍的湿土进去,效果更加明显。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下,终于,茄子结出了紫色的果实,丝瓜也开始疯长起来。

青菜的种植和丰收,给队员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绿色的菜园成为了一种精神和心灵的寄托。每天,完成了一天执勤任务的队员们,卸下身上重达50多斤的武器和装备,吃完晚饭,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营地东侧的那块一亩三分的菜地里,伺弄着自己地里的青菜,时间久了,连哪棵青菜生了虫子,哪棵发育得不够好,哪个长得太快了……都记得清清楚楚,如数家珍。这些绿色的生命承载了中国维和防暴队员们所有的汗水和希望,它们似乎也知道自己的使命,努力地沐浴着西半球的阳光和雨露一天一天地健康成长。

站在夕阳里,远远望去,那一片绿色仿佛是一幅浪漫又诗意的画卷,队员们或弯腰小心翼翼地清除杂草;或站在菜田的垄上一边走一边淋水施肥;或是三三两两坐在菜地边上交流种菜心得,谈些生活和工作中的闲话……“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勤对于队员们似乎更是一种温馨的享受,种菜成为了最健康的业余爱好,是“吃苦”的浪漫,“浪漫”的吃苦。

又过了一个月后,“番茄”、“通菜”、“菜心”……这些在海地的“稀罕物”都陆陆续续地上了防暴队的餐桌,菜类之丰富,已经与队员们在国内的生活相差无几了。

“最先种菜,所以第一次吃到菜的班是我们班!那八个月中,种菜最多也是我们班!”说起种菜的事迹,杨世伟津津乐道,显得十分骄傲。“不过,也不是什么菜都种得出来,比如南瓜就种不出来,我们研究了很久,还是只长叶子,不长瓜,后来想,这大概和海地的气候有关系吧,也只好放弃了。”

“什么菜最好吃?小白菜最好吃!不过这是我的个人口味了。”他不好意思地抓抓头:“好像空心菜和菜心都很受欢迎啊,其实,大家那个时候只要是绿色的叶子,都会吃得很香甜。”

黄凌怡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种过菜,提起种菜的事情,她感慨良多:“那时我只会帮别人浇水。后来大家说要我来撒种子,可是我不是很熟练,第一次撒种子并不是很均匀,结果生出来的菜苗疏密不均,当时看着那批菜,心里特别内疚。因为这里有着全小队同志的汗水,因为我一个人做得不够好,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第二次我就更认真了,把这个当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来完成,认真地撒,还向别人拜师学习,最后终于也可以做得很漂亮了。”她露出一个微笑:“种菜让我明白,生活中觉得很无所谓的事,其实也很重要。”

魏光的相册里保存着一张照片,上面是一颗很大的丝瓜,与其他的丝瓜相比,这只几乎可以被称做“丝瓜王”了。很有意思的是,旁边还有一个小巧的竹笼子,把丝瓜整个儿严严实实地笼罩在其中,倒像在养蝈蝈儿。

“这个笼子是用来保护丝瓜的。”魏光笑道:“因为它太大了,有五六十公分长,总有人想摸它,怕被摸烂了,就拿竹子编了个筐,把它保护起来。最后等它成熟以后,可以拿它来做种子。”笼子上还贴上了字条———“种瓜”。

于是有队员大开玩笑:“种的丝瓜叫‘种瓜’,就是‘种瓜得瓜’,种的豆角就该叫‘种豆’,也就是‘种豆得豆’。”

更有趣的是,大概因为海地的气候原因,队员们种出了一个巨大的冬瓜,在国内都很罕见,队员们把它摘了下来,放在食堂一角,上面还用笔写上了“防暴队第一瓜”。于是又“遭到”其他队员的“嘲笑”:“这简直就是个傻瓜!”

菜的种类和口感也是队员们最喜欢谈论的话题。“我比较喜欢吃芹菜,可以凉拌生吃,开水烫一下就可以吃。”

魏光津津乐道:“芥菜也不错,不知道是不是海地的阳光太好了,那里的蔬菜都很早熟,每一棵芥菜都很大很高,足有好几斤重,如果拿到国内,一定说是催肥的,可是在海地,吃的是实打实的‘绿色食品’,可没一点化肥。”

段中慧说,那时常常有队员们深夜值勤回来,肚子饿了,到厨房开“小灶”下碗面条,就拔一把青菜下进面里,几个大男生像偷吃到糖果的孩子一样笑得开心,还不停地请她品尝“美味”。

8个月来,队员们共种出蔬菜15种,产菜1万多斤。不仅做到了餐餐有青菜,还把吃不完的青菜制成咸菜、酸菜和菜干,增加了菜式品种,整个防暴队的蔬菜完全自给自足,无需再去汗颜的市场,也不再依靠联海团,彻底解决了吃菜难的问题,腰板也感觉硬朗了许多。

在后来的日子里,“和平园”在驻海地部队中美名远扬,巴基斯坦、约旦防暴队和巴西、斯里兰卡、尼泊尔维和部队等15个友邻单位及100多名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官员慕名前来参观,已经成为了各界人士到海地后“必看”的参观景点。

在斯里兰卡维和部队举行授勋仪式的时候,中国防暴队还送上了一份特殊的大礼———100多公斤蔬菜,每一捆都清洗得干干净净,包上塑料薄膜。对于斯里兰卡的队员们来说,这简直比送给他们黄金还要高兴。结果在那一天的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用餐,中国代表队员拿着盘子还没有走到放有中国蔬菜的自助餐盘那里,就发现已经被抢“吃”一空了。

为了美化环境,队员们把菜园周围的墙壁上用油漆刷上了几个鲜红的大字———“发扬南泥湾精神,建设海地好江南”。的确,对于队员们来说,这块绿色的菜地就是海地的南泥湾,也是心灵休憩的乐园。队员们还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了园艺美化工作,不仅在菜地周围铺设细沙石、摆放景观石,镌刻上2008奥运标志、中国龙等图案。有些有艺术天分的队员别出心裁地在菜地旁种了一片草地,经过再三修整,草地最终长成了“FPU”的图案,十分有特色。

胡运旺政委还给这个菜园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和平园。队员们挑选出一块开荒时刨出的大石块,题写上“和平园”漂亮的三个大字,立在菜园一角,寓意是希望海地多一些和平,少一些战争,每次在种菜的间隙看到“和平”两个字,队员们都会觉得心绪更加的宁静祥和,所有的疲惫和戾气都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在建设的过程中,还有一件趣事始终让队员们念念不忘,就是胡政委的“和平树”闹出的笑话。

这事得从“和平园”说起。

自从有了“和平园”,胡运旺就一直念念不忘一件事。他想在园子里种上一棵树,等到枝繁叶茂的时候,也方便后来的防暴队可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对于院区也是一种美化。胡运旺说干就干,他买来了树苗,在“和平园”的一角把树苗栽了下去。

队员们见政委亲自栽树,纷纷过来帮忙,大家给小树苗周围垒起了一圈石头,让树苗显得更加美观,还有队员自告奋勇要给树苗浇水,所有人都抱着期待的心情,等待树苗长大。

奇怪的是,每次胡运旺去看树苗的时候,总觉得树苗不但没有成长,反而一天比一天没精打采,叶子也渐渐发黄干枯下去。胡运旺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加紧浇水施肥,希望树苗能够争点气。

可惜,他还是失望了,树苗半路夭折了。胡运旺很难过,他起初以为是土质或者气候的问题,直到过了很久,他才从队员们的聊天中得知,那个害死树苗的罪魁祸首,并不是什么别的原因,而恰恰是队员们的“格外关爱”!

原来为了让政委高兴,队员们每天都围在树苗周围,祈祷树苗多长快长,可是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有队员就出了馊主意———施肥不是慢吗?干脆大家以后都在树苗旁边直接“方便”,这样“施肥”又直接又省力,没准还能收到“奇效”呢!

结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奇效”倒是收到了,只是适得其反,树苗被每天大量的“肥料”活活烧死了。胡运旺政委哭笑不得,不知道该夸奖这些队员们对于队里的事务关心有加呢,还是该批评他们的“拔苗助长”,好心办坏事。

除搞好“菜篮子”工程外,队员们还因地制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搞好营区基础建设。防暴队除了定期检修和维护武器装备、车辆和发电机等重要设施外,还兴旧利废,将废旧空调、复印机等拼装好后重新使用,并动手自制扫帚、饭桌、办公桌和运动器械等物品,方便了工作,改善了生活。

从第一支防暴队在一无所有的工业区内建设警营开始,经过历支防暴队的艰苦努力,中国防暴队营区如今已经成为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和防暴队中的“模范营区”,许多友邻单位经常来中国防暴队营区取经。巴基斯坦防暴队队长曼苏尔中校就曾对前来采访的新华社记者说,每次来中国营区,他都抱着学习的态度,中国营区有什么先进的地方,他肯定会照搬到自己的营区。

营区建设的好坏直接体现出一支警队的警容警纪。正如胡运旺政委所说,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队员们不仅在执行维和任务时要不落人后,在营区建设方面也争取比同行做得更好,在海地以及联合国系统内树立起中国警队的良好形象。这些一畦一畦绿油油的蔬菜,这样整洁漂亮的营区,带来的并不只是餐桌的改善和生活的调剂,更多的是带来了一种展现给世界的中国军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一种中国人改天换地,永不服输的信心和志气。

感谢CCTV,所有TV

胡运旺一直有一个心结。

每天看着队员们疲惫地工作回来,唯一的乐趣就是上那几台电脑,努力地连接着断断续续的网;或者蹲在菜地里伺弄青菜,被蚊子叮得满身是包还心甘如怡。胡运旺虽然被队员们的乐观精神所感动,可是心里还是忍不住压抑的难受。

如果可以给队员们看上电视节目那该多好,尽管每天也许只能看上短短的几十分钟,但是对于枯燥无味的海地生活来说,那也许就是莫大的幸福了。

但是在海地,看电视难,电视信号是最大的问题。何况还想收到中国的电视信号,更是难如登天———总不能让队员们经常看外语频道吧。

前几批海地维和队伍也都曾试图把信号弄好,但是每一批都在各种难题面前败下阵来。如果再次努力,结果还是重蹈覆辙,那么索性不做,临时党总支立刻把解决“看电视难”的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队里安排李虎啸与懂得搞通讯的队员李木喜一起,到海地电视台进行交涉,向通讯专家咨询可行性,海地电视台非常重视,派出专门技术小组到中国防暴队营地勘察。经过反复测试论证才得出结论,想要收到其他国家的电视信号,必须安装超强卫星电视信号接收器。

海地属多山岛国,通讯系统不发达,一般的卫星电视接收器能收接到的卫视信号较弱,电视节目既少且都是外国电视台,图像不清晰,且时断时续,不能声音同步。防暴队制定了卫星信号接收器架设方案。为找准最佳架设位置,防暴队向公安部国际合作局专题申请,队领导带着后勤分队队员及海地电视台技术人员,顶烈日、战高温、爬高墙、上屋顶,在营地的多个位置进行测试,终于将卫星信号接收器架设成功。

可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在营地附近的一座山上,有个电视信号中转站,由于年久失修,中转站已经不能使用了,懂理论的队员说,这将会极大地影响到防暴队收看电视画面的质量。为了将一切做到最好,后勤分队长毛戎锋带领队员们专程上山,将把中转站维修一番,终于,维修站在队员们的手下焕然一新。

同类推荐
  • 缺席的被告

    缺席的被告

    这是作者从创作出的众多文学作品中遴选出来的精微之作。麻省虽小,五脏倶全,小小水滴照样反射出大千世界。或另人警醒,或予人启示,或馈人雅趣......故事娓娓道来,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另读者欲罢不能。
  • 最好的风景

    最好的风景

    该书是一部散文集。安徽作家张烈鹏用心打造的又一力作,分为“老家的菜园”“小幸福”“因为有你”“那些难忘的片段”四辑,所选作品生动描绘了家乡美景,详尽记述了人生百态,真切抒写了亲情友情,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
  • 爱上一座城

    爱上一座城

    《爱上一座城》收录了林徽因在建筑、美术领域的精美论著,注释详尽,校勘严谨。书中对中国建筑的特征、发展以及城市规划进行了详细介绍。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既科学严谨,又因清新优美的文字而别具风韵,古典韵味浓郁。严肃的建筑学文字在林徽因笔下也异常优美,充满灵气和想象,阅读间,似雕梁画柱如入仙境。
  • 麻辣水浒

    麻辣水浒

    以“麻辣”来给水浒命名,大概想赋于水浒以新的味道。人们对于味道有多种需求,一种味道尝久了,就想换一种味道。我猜晓东的意思,是要给水浒的读者们换换口味。麻和辣都是重口味,都是刺激性的口味,读者诸君小心了,别被晓东麻翻,别辣出汗来。
  • 你若阳光,明媚自来

    你若阳光,明媚自来

    这是一本散文随笔集,全书分为七辑:第一辑“心灵履痕”,第二辑“阡陌红尘”,第三辑“真情相依”,第四辑“生命感悟”,第五辑“书香绕梁”,第六辑“爱倾人间”,第七辑“原乡情浓”。书中收录了作者日常随笔一百余篇,虽然记录的都是平常的读书、工作、生活,但平淡中蕴含真纯。书中文字情感真挚,或回忆过去,或关注生活,或思索人生,充满了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热门推荐
  • 网王伪病娇少女的恋爱日常

    网王伪病娇少女的恋爱日常

    我写不出文案!总而言之是伪病娇真抑郁少女与主上的一篇关于救赎的小短文
  • 晨与歌

    晨与歌

    “吾乃十万大山妖植之首,天璇长歌·碧波神女·歌仙子。”一颗深埋十万大山之底的种子,因远古神祇血肉得以开启灵智,获得上古之力。一场突如其来浩劫,她迷失于时空。再度醒来,她成了流离在外的公主。“本座天赐封号沧君,神域海神宫之主。”他本是天生地养的异神之身,与天地同寿,却不得不应劫解体重修。绝境之中只一眼,便认定了她。
  • 凝月传

    凝月传

    她代替她家小姐去选妃,忽然半路遇难,一个来自21世纪的灵魂穿越到她身上来了。看她勾心斗角,怎样步步为赢的
  • 傲世丹神

    傲世丹神

    少年沈翔遇神女和魔女,得到她们的无上传承,获得逆天神脉,学得绝世神功,掌握超绝丹术,这使他在武道之路春风得意……饿的时炼点丹药当零食吃,寂寞的时候找高高在上的神女玩耍,无聊时耍耍那些来求丹的武道高人,逍遥修神……
  • 你不是我以为的快乐

    你不是我以为的快乐

    一个人,懵懵懂懂的感觉碰到了另外一个人,她不知道会不会有结果,但,她知道,她的喜欢已经开始了;她知道,她会做能做的一切,然后去期待。
  • 如果来生有缘

    如果来生有缘

    有些人,有些事,不是要刻意去忘记,而是努力去想起,时间会抹平一切,让记忆也变得苍白,或许在某年某天,我害怕再也记不起你的哭、你的笑,你给过的温暖,你的好……。
  • 守护魔

    守护魔

    魔界大魔王墨霄一次受伤被医仙青璃所救,可是两人一正一邪的爱情天地不容,青璃最终为了保护重伤还未痊愈的墨霄死在了师兄青宿的面前,他等她重生,拼死守护“丫头,你是我的命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赖,不想为后

    我赖,不想为后

    我赖,我做不了大事,只想吃喝玩乐就好。你赖,我养你,你做不了大事,可做的件件都不是小事。你想吃喝玩乐,可你的吃喝玩乐也是建立在你的那些你认为的小事,确实可以改变国运的大事。你不想改变世界。可世界却因你而在改变。
  • 魔舞琼霄

    魔舞琼霄

    修魔道,舞琼霄;御魔心,指九天;借魔力,破苍穹;身世未晓,但自有爱我念我之人;世间冤仇,是非恩怨,与我何干?人若犯我,自当十倍相还;滴水之恩,必定百倍相报;快意恩仇,顺我心意,剑之所指,心之所向;且看在这个以魔法为尊,强者林立的大陆上,风舞影是如何一步步站到这个世界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