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8600000047

第47章 论学 (1)

孔子是个老师,这是孔子最重要的标签。事实上,孔子一生,他最大的贡献在于教育,最成功的也在于教育。

孔子的最伟大之处不在于知识的丰富,而在于把知识教授给学生们。关于因人施教,前面已经说了很多。那么,关于学习方法本身,孔子的领悟同样超卓。孔子的许多话成为格言,千古以来流传下来,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影响可谓深远。即便是五四运动之后批判孔子的人们,往往也要引用孔子的话,这证明孔子的思想对所有中国人的影响。

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可以说是字字珠玑。

17.1(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解析】什么样的人可以当老师?懂得归纳总结,懂得从已有的知识中得出新的领悟的人,这样的人就能当老师了。孔子的话是正确的,只会死读书的人缺乏创造力,又怎么能启发学生呢?这样的人当老师,只能一蟹不如一蟹。所以,每当学生们有了新的感悟的时候,孔子总是特别高兴,这就是他特别喜欢和子夏和子贡谈话的原因。

温故知新,这个成语出于这里。

【现实解说】如今当老师不需要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故就好了。按照教学大纲来讲课,以考试为目的。真正能够温故而知新的,要到硕士研究生这个阶段了。但是每个人经过填鸭式教育十几年,温故知新的能力早已经衰减到了原始阶段。

17.2(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解析】所以,既要学习,又要思考;既要思考,也不能放弃学习。学习而又思考,这是好学生的标准。孔子一向就非常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有所发挥,而不是死记硬背。当初孔子以为颜回就是死读书的人,后来发现他还有自己的想法,于是感到欣慰。不过,仅仅有自己的思想还是不够的,孔子还希望学生能用自己的思想与自己交流甚至争论,这样自己也会有进步,而孔子之所以喜欢子夏,就是因为子夏具备这样的才能。

【现实解说】死记硬背,填鸭式教育本身就不是孔子的思想。现在的教育,学生们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知道学到了知识用去哪里,对未来迷惘无知,都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忽视了学生们的思想。

17.3(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解析】这是学习知识的不同台阶,最低一层是懂得;高一阶是爱好,这样既会去探究更深层次的内涵;而更高的层次是乐在其中,那么就是整个身心都在其中,才能体会其中的乐趣,领会其中的精神。在孔子的学生中有两个人进入了乐之者的行列,颜回是对老师的学说乐在其中,而公西华是对周礼乐在其中。

孔子乐在什么?乐在周礼。

【现实解说】所谓发烧友,大致就是乐之者了。大致最完美的成功者,就是自己“乐之”的事业成为了自己职业。譬如比尔·盖茨和乔布斯,他们都是“乐之者”,他们乐在创新。每个人在闲暇的时候都应该问问自己:我乐在哪里?

17.4(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害怕追赶不上那样,又像担心已经得到之后又丢失掉。”

【解析】这是孔子在讲自己的学习态度,总是担心学不到新的知识,还总是担心学到的知识被忘记掉,因此总是不停地学习,不停地温故知新。当然,这是孔子在给弟子们上课的时候说的,希望弟子们能有这样的学习态度——渴望。

【现实解说】学习就好像是追女朋友,一方面渴望得到,另一方面害怕失去。

17.5(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解析】前面是讲学习的态度,现在开始讲学习的方法。孔子的意思,学生如果自己不想学习,就不教;自己不努力寻求答案,就不教;自己不动脑子,就不教。所以,孔子的学生都必须学会自己动脑子解决问题。在这一点上,孔子的教育方式很现代。

这就是启发式教育。

发愤、启发,这两个常用词来自这里。

【现实解说】启发式教育的关键在于什么?在于正确的引导,通过引导,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来。但是,不同的年龄段,需要不同的引导方式和不同的教育内容。譬如小学生,需要教导他们的是基于人性的内容,譬如要诚实,要懂得尊重人等等。如果小学生你就讲爱国、讲舍生取义,他们完全无法理解,怎么会有兴趣?怎么会有问题?所以,孩子们的教育,要以孩子们能够接受的,善良的人性的方面去引导。而不是从大人们的角度,迫不及待地向他们灌输成人应该具备的思想。

17.6(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解析】想象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场景,有人问孔子当老师是不是很辛苦很枯燥,孔子于是这样回答他。对于孔子来说,学习和教导学生都是很快乐很轻松的事情,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两个成语来自这里。

【现实解说】一个好老师可以诲人不倦,一个糟糕的老师则能毁人不倦。

17.7(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解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孔子大致就是这个意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可以让人学习的地方。这里的最大问题不是学不学习的问题,而是怎样才能判断什么是善者什么是不善。

说起来当然很容易,听起来也很动听。不过,孔子本人做到这一点也很困难,学生三千,孔子向哪个学生讨教过呢?

三人行的“行”字并不是行走的意思,而是在一起的意思。

【现实解说】多看别人的长处,自己就能进步。问题是,怎样才能看到别人的长处,这是更大的学问。

17.8(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没有告诉你们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解析】人之间的关系是有亲疏的,一碗水永远不可能端平。为什么孔子要说这样的话?很显然,有人认为孔子偏心,私下向个别弟子传授了什么“独家秘籍”。也难怪有人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你看着老师总是跟几个同学在一起吃喝玩乐,你也会这么想。孔子身边,似乎永远是那几个弟子,其余的弟子没想法就怪了。所以,孔子要告诉大家:同学们,我跟子贡冉有颜回们虽然常常在一起,不过就是吃吃喝喝,真没有上过小课。

事实上呢?跟老师混得近的人,肯定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诲。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就是这个意思吧。

这句话,应该是孔子在卫国或者刚从卫国回到鲁国期间说的。

【现实解说】跟老师混在一起是可以多学到知识的,跟老板混在一起是可以多得到机会的。

17.9(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孔子说:“有人分明自己不懂,还要不懂装懂以为自己发现了什么学问,我不是这样的。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实行;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获得知识的方法。”

【解析】孔子又是在说谁?好像孔门弟子中足够狂妄的就是子贡了,所以这应该是子贡入学初期的事情。当然,也有可能孔子所说的并非自己的弟子,而是另外的人。“知之次也”通常被译为“次一等”或者“其次”,其实不然,应该是次序、方法,也就是多听多看多学多记,才是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不懂装懂。

【现实解说】多闻多见,学习别人的长处,向先进文化学习。

17.10(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解析】孔子说话很客观,还带着一些谦虚。孔子的知识其实比寻常人丰富得多,他自己说跟大家差不多,这是谦虚。重要的是后面一句,那就是孔子认为自己的执行力不足。事实上孔子确实存在执行力的问题,周游列国期间,孔子真正见到的国君似乎只有卫灵公,推销自己,却见不到老板,这就是执行力的不足。孔子的性格比较木讷好面子,求人的事情张不开口,这是他的最大问题。

换了在今天,以孔子的性格,也就是混个副教授。

【现实解说】人其实各有短长,有的人擅长于理论,有的人擅长于执行,如果一个人每个方面都擅长,那就是全才了,但是全才毕竟是少数。能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有了发挥自己长处的基础。

17.11(9.8)★★★★★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文】孔子说:“我有学问吗?其实没有学问。有一个乡下人向我请教,我对他的问题完全没有概念。我上上下下反复思考,却一点头绪也没有。”

【解析】按照从前的解释,孔子先说自己没有学问,随后乡下人来问他问题,问题问得空洞无物,于是孔子从两头来发问,循循善诱,解决了乡下人的问题。这样的解释前后矛盾,先说自己没学问,随后的例子是自己超有学问。所以,这样的解释是错误的。

李零先生认为后面一句话孔子是在说自己,以证实前面的一句话。不过,李零先生在最后这样说:“我怀疑,孔子是说,在傻瓜面前,我一无所知。”这让人想起后来的一句西方俗话:一个傻瓜提出的问题,可能一百个聪明人也回答不了。窃以为,最后这句话,李零先生画蛇添足了。中国人的思维与西方人不同,西方人喜欢自嘲,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如果我连傻瓜的问题都回答不了,证明我比傻瓜还要傻。

这里,孔子是在感慨自己的无知而已,而这个感慨,应该就来自乡下人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两句话换一下顺序,大家就能清晰地理解了。一个乡下人向孔子提问,譬如问为什么马和驴生出来的是骡子,这个问题孔子是回答不了的。于是,孔子很郁闷很灰心丧气,回头对自己的弟子们说:“我有学问吗?我没有学问。”

空空如也,这个成语来自这里。

【现实解说】老师也有回答不上问题的时候,这是很正常的,不要沮丧,也不要怀疑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有不能了解的领域。

17.12(9.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译文】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讽刺说:“孔子真牛啊!他学问渊博,问题是,没有哪一项令人称许的。”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是啊,我究竟能干什么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解析】周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是党名。也有说法巷党就是乡党,也就是居民区,达巷党就是贵族居民区。其实达巷党是什么地方无所谓,重要的是这句话究竟是赞扬孔子还是讽刺孔子。

古时对这段话的解说,多半是说实在赞扬孔子太博学而无法取舍,因而没有在某个方面成名。那么孔子后面的话就是谦虚,因为御比射的地位低。

不过,近年来的解说多半倾向于这是在讽刺孔子博而不精,什么都会但是什么都一般。于是,孔子进行了反驳。笔者认为,讽刺一说似乎更加合乎逻辑和当时的情况,而且,射、御并没有地位高低之分。而对于这整段话的解析,李零先生在《丧家狗》的解说最为精辟,借来一用。

孔子的回答很巧妙,他拿射、御打比方。古代战车,射手和御者相互配合,分工不一样,射手是瞄着目标射,盯着的是一个点;御者不是这样,他是拉着射箭的人到处跑,只有到处跑,才能找到合适的目标。博和精,最好两全;但两选一,他宁可选博。(摘自李零先生《丧家狗》)

顺着李零先生的解说,进一步发挥。周代的战车是三个人,御者、射手和车右,车右是用长兵器。御者的作用是带着射手和车右走,本身并不作战。所以,御者更像是老师,给弟子们指引道路,让子弟们去发挥发展,而自己甘心做无名英雄。所以孔子的意思是:我博学而无所成名,那是因为我是老师,我的职责是让弟子们有所成名,做到了这一点,我就已经很成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学习圣贤之道,以之涵培心志,自我砥砺;以退为进,大智若愚,谦谨乃载福之器;抱残守缺,善始善终……我们中可以学到如何磨炼含而否露的性情、养成机敏睿的头脑、练就大巧若拙的手腕、获得举重若轻的气度、砥砺坚韧不拔的品格,从而使生命更有意义。这部奇妙的家教范本,融入了儒家先人的经世理念,结合了曾国藩自身的卓然心得,勘破世态人情,指点成败之机,其中蕴藏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沉智慧,读之可以居家,可以入世,可以修身,可以养性。阅尽家训诀窍,领会曾氏心法,必然增长胸中之丘壑,开启头脑的机锋。
  • 梁启超其人其书

    梁启超其人其书

    作者系中国近代史、中国经学史研究名家,长期收集、整理近代思想家文献,对于戊戌变法研究尤为深入,此书系作者近三十年研究梁启超的心得,对梁氏生平与论著的重要侧面进行探索,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 子这样曰过

    子这样曰过

    这是一本最通俗易懂的中国思想发展史,历数各朝各代思想的精华:这是一部最生动独特的当代价值观指南,教你如何思考,如何生活。
  • 思维的模式

    思维的模式

    “知道如何知道”,探索思维的奥妙,这是人类千百年来面对的难题和谜题之一,也是这本由包霄林著的《思维的模式》试图寻求的答案。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始终依靠大脑中思维的模式,这个模式类似于“软件系统”,是一种包括有机结构在内的知识系统与情感、意志等因素组成的统一体。《思维的模式》从哲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语言学、社会学等角度,深入阐述了“思维的模式”是怎么构成的,有什么样的本质和特性,它在模式识别、语言理解、意义赋值、问题解决等方面有哪些功能。
  • 尼采谈自由与偏见

    尼采谈自由与偏见

    此书为著名哲学家尼采所著,他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我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适于生活的世界,接受了各种因与果,动与静,形式与内涵。若是没有这些可信之物,则无人能坚持活下去!不过,那些东西并未经过验证。生活不是论据;生存条件也许原本就有错误。哪里有统治.哪里就有群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少有独立的个人;而且,这少有的个人还具备那反对个体的群体直觉和良知呢。
热门推荐
  • 龙舞洪荒

    龙舞洪荒

    禅伏邪魔归净域,剑破苍穹灭红尘。魔乱乾坤逆天命,龙极鸿蒙舞洪荒。穷尽一生,大千须弥。界元七轮,重铸乾坤。鸿蒙圣道,唯我龙极。灭世纷繁,龙舞洪荒。
  • 被迫改变的人生

    被迫改变的人生

    电车上的偶遇,她对那个为她解围的男生产生了好感。后来她与他熟识。她才发现原来自己喜欢上了他。她本想在他离去时与他告白,却不敢开口。三年后,他回国了。故事,就由此开始
  • 我自都市闯三界

    我自都市闯三界

    “倘若百万人理所应当的让你付出生命去救他们,你会救吗?”“我会,不过我救他们的方式是拉上他们一起死。”萧江易对着面前的老头说道。殊不知因为这句话,他的人生便悄然改变......
  • 三国之争锋乱世

    三国之争锋乱世

    华夏意志的苏醒,各国意志的交锋,秦始皇与亚力山大大帝到底谁强谁弱,历史又该如何变化。。。新书剑吟太虚,有兴趣的可以看下支持洋芋,谢谢!
  • 消业师

    消业师

    在百年前,又是那只猴子大闹地府,开回魂路放出了百万恶鬼。一时间天道有缺,而我就是规则的化身,这些逃避因果的人会在我的枪下伏诛,只要还有人未消业,我就不会死。哦,对了,死对我来说,不过是刚刚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同桌是钢铁

    我的同桌是钢铁

    钢铁直男:“报告,老师我要换同桌!”臆想少女:“哎呀同桌,别呀,咱俩谁跟谁,感情多好~”臆想少女与高冷直男同桌的日常。
  • 帝长歌

    帝长歌

    她,误以为帝王家也有亲情存在,险些被狠毒的姐姐害死;他,跨越千年而来,扮猪吃虎,默默守护在她身边;她抠门,睿智,美艳,欺他成瘾;他暗藏自己的感情,甘愿做个假笨蛋,只为她倾城一笑;她不经意间已经习惯任何事都先唤他的名字;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想要的已经不只是助她稳坐江山,而是一世的独享!——文武双全的少年,至尊之位的少女,一场与权利有关的游戏,因爱而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科学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

    科学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是一部以满足广大青少年读者对科学世界的求知与探索为目的的、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性读物。所选取的问题都是近些年来社会上比较热门的未解之谜,它们涵盖了人体奥秘、科技之光和数理迷宫。在写作风格上,编者力求生动通俗易懂,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抽象的谜题深入浅出地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