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40400000771

第771章 是个什么样的人?(上)

对于吕哲来说目前最为重要的是关于内政的重新整合,在这个前提上继续进行塞外战事已经带有风险,怎么还能开启新的战线?

内政是长江以南的建设,更是对中原各地的统治巩固,比较不稳定的还是关于秦地的态势发展。

国家合并成为一个帝国已经初步达成协议,不过那也只是一个协议而已,是建立在吕哲强势到能够使用武力消灭不参与合并国家的威慑。吕哲这次南下已经顺利从政务上和军务上接管了赵国、韩国、魏国的军政大权。

从某种形式上来讲赵、魏、韩已经能够算是一种“囊中之物”,但是对于秦地那边的控制却是存在缺失,内史郡、上郡、北地郡一直还牢牢地掌握在秦中枢手中,秦国也不像赵、魏、韩那么虚弱,要知道秦国目前还有一支身经百战的劲旅,二年多的时间缓冲也让秦国的生产力有所恢复,吕哲并不是百分百确定秦国真的会进行合并。

统率二十余万秦军的将领是蒙恬,那是一位被称赞为“中华第一勇士”的伟丈夫,这位将军在原本的历史上率领三十万秦军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击败匈奴各胡人部落,将秦国东出之后丢失的河套区域给夺了回来。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背景?是秦国南北两线同时发动战争的情况下,蒙恬获得的是秦国分配的一半后勤物资。另外,草原胡人因为不缺战马,注定是机动性极强的敌军,当时的蒙恬手中也不过是有战车不足一万,单骑走马也就只有三万,其余皆是步卒,竟是能够在一年的时间内重创机动性极强的匈奴等各族胡人部落,甚至还将胡人追杀得远遁千里,真的是当得起“中华第一勇士”的美名。

蒙氏在扶苏身上的投资不计其数,一旦扶苏成为吕哲领导下帝国的一位诸侯王,蒙氏的投资注定无法得到充足的回报。有相关的情报表明秦中枢的蒙毅一直反对合并,蒙毅甚至还提出出兵攻击出塞汉军的建议,不得不让吕哲心中出现忧虑。

汉军出塞意图截断南下胡人后路,头曼率领胡人撤退之后,秦军身上的压力已经没有了,秦国也用非常迅速的反应重新取得对北地郡和上郡的控制。这样一来从某些方面来说,秦国重新控制上郡和北地郡,包含内史郡在内已经拥有三郡之地。这三郡是是所谓的“老秦地”,曾经的秦国就是依靠这些地区从而崛起,谁能排除秦中枢是不是要再重演一次?

“老秦地已经不是曾经的老秦地,难以再行重演了……”司马欣说这句话的时候充满了感慨,神情也是无比的复杂。

吕哲能理解司马欣的意思,秦人已经不是一统之初的秦人,领导秦人的也不是历代的行政班子,概括起来就是人心早就变了,队伍不好带了。

“最为令人担忧的是有些人看不清天下大势,被某些事情蒙蔽以致昏了头脑。”张良似乎是在进行某种暗示?

吕哲目光看向张良,示意张良继续往下说。

“经过一连串的变动,商君变法的成果已经被破坏殆尽,更经过政策的转变民心已经不附。”张良停下来看了看众人,向吕哲行了一礼之后继续说:“可并不是所有人能看到这点,特别是那些投入巨大资源的家族,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投入得不到回报。”

司马欣用着诡异的眼神看着张良,脑海中可能是在回忆蒙氏到底是怎么得罪了这个韩国的丞相后裔,张良怎么有种要将蒙氏置于死地的意思呢?

吕哲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做出专心聆听的姿态。

“咸阳威胁不再,秦国却是还有将近三十万的大军。三十万大军全部掌握在秦征北将军手中,这支军队的存在是为了与匈奴等胡人对抗而组建,现在匈奴等胡人已经转移到西北,秦征北将军的大军却是停在北地郡义渠一线。”张良的情绪看似有点激动?他的手用力挥舞了一下:“本应该追上胡人的秦军停止不前,另一方面却是向我方大肆索求物资,难道王上不感到奇怪吗?”

这一下不但是司马欣,连同萧何等等在场的人都是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张良。

秦国的生产力稍有恢复,可是并不代表秦国的出产能够支持用度,毕竟之前秦国为了组建军队将民间的青壮征调一空。被征调的青壮还在秦军序列服役的不算,战死的数目至少有二十万,然后王贲带着十余万投奔吕哲,又发生徐岩率领接近四十万中原军团投奔吕哲的事情,秦国可以说是一下子没了将近七十万的青壮,对于不足四百万总人口的秦国意味着什么?

秦国想要全面恢复生产力已经属于不可能,哪怕是扶苏解散在册的秦军都没办法了,除非是那些孩子和小伙子成年……,哪怕是那些孩子和小伙子成年秦国也只是恢复了少许的青壮数量,想要再次拥有近百万青壮至少需要一两代人的时间来生育。

生产力降到最低的秦国,以前是还拥有陇西地,是用陇西的牧畜资源向汉国进行平等的物资交易,随着秦国失去陇西郡的牧畜资源,交易已经演变成一种秦国向汉国借贷物资的现状。其实也正是这种形式在逼迫扶苏同意合并,毕竟秦国真的是拿不出东西来还债,只有两国合并压在秦国头上的债务才能消掉。

吕哲知道张良说得有些道理,可是很多东西张良是在夸大事实。

秦国或许还在合并问题上徘徊不定,但是若说秦国对汉国转变为交战状态绝对是危言耸听。秦国目前的战争潜力除了三十余万的百战之师还有什么?国家连三十余万的军队都养不起,一旦汉国这边断绝物资输送,三十余万秦军随时都会自行崩溃,难道秦国的掌权者都是傻子,看不出来?

“王上,情报显示蒙毅确实一直力主排斥合并。”站在一侧的燕彼似乎是在进行某种补刀?

蒙毅做的肆无忌惮,压根就不是私下进行的隐晦,这点也是吕哲最为疑惑的讶异之一。按照道理来说,若是蒙毅真的铁了心要与汉国敌对,不应该做的这么明显,实在是有负内谋的称呼。吕哲有做过推论,蒙毅应该是在用这样的态度向汉国表示点什么,或许是在展现自己的影响力或是价值什么的?

蒙氏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在秦国站稳脚跟,于蒙氏兄弟这一代走进了秦国核心,更是在秦国北疆经营出不俗的势力。在匈奴入侵之前,秦国的北地郡和上郡算是蒙氏的势力范围,经由匈奴南侵之后也是因为蒙氏秦国才又能迅速地重新掌控北地郡和上郡,很能说明蒙氏在秦中枢的话语权该是膨胀到什么地步。

张良还想再说些什么,可是他被陷入某种思考的吕哲给阻止了。

燕彼看了看陷入思考的吕哲,然后对着视线转过来的张良很善意地笑了笑。

灭亡了一次又再次复国的列国与秦国从根本意义上是两种不同的状况,赵、魏、韩、齐、燕、楚在当初灭亡的过程中已经丧失对民间的控制,哪怕是重新复立也没有真正地掌握过民心。随后的一系列国家政策上更是没有造福过黔首,除了索取还是索取,在索取之后又没有能够复兴,随着吕哲的崛起和出兵,又因为吕哲的治理政策很快就被黔首舍弃。

所谓不同可以有很多解释,但是有一点非常的明确,那就是秦国至少没有经历过亡国,哪怕是秦人对统治阶层再怎么失望,顶多也就是一种冷眼旁观的姿态,并不像赵、魏、韩、齐、燕、楚的王室已经完全用光了历代王室遗留下来的福祉。

毫无疑问的说,只要是给予足够的时间,扶苏领导下的秦中枢又国策选择得当,秦国完全有可能再次复兴,这一点其实不管是吕哲还是汉国核心的大臣都清楚。

燕彼是汉王室的内臣,任何能够阻碍到吕汉统治和发展的人或国家都是天然敌人,燕彼仇视秦国更是有其理由,张良表现出来的敌视就有点说道的地方了。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句话是出自张良身上,能够被这么称赞的一位智者为什么要明明白白地表现出对蒙氏的敌视?是的,张良就是单纯地表现出对蒙氏家族的敌视,没有将整个秦国包括进去,他为什么要这样?

吕哲当然知道张良是汉初三杰,他现在就是在回忆张良在原有的历史上都有干了些什么,又有什么样的成就。

那么张良在原有的历史版本中都做了一些什么?似乎是在秦帝国崩溃之初,张良一直是奔走在复兴韩国的道路上,一直是到韩国复立之后,刘邦也不知道是用了什么手段取悦了张良,然后刘邦又征得了韩王成的同意,让韩王成将张良转赠给了刘邦,此后张良才成为刘邦帐下重要的谋士。

要是按照历史记载,张良成为刘邦的谋士之后,在起初也没有什么闪光点,仅有的闪光点就是建议刘邦与项羽建好交情,张良又利用与项伯的私人友情牵桥搭线,还真的让刘邦与项羽成了结拜兄弟?

刘邦取得了项羽的信任,终于是成为起义军中的头目之一,可是建议刘邦与项羽搞好关系的张良在随后又有了新的建议。

张良奉劝刘邦逐渐脱离项氏为首的起义军单干,说是刘邦要是追随项氏集团永远不可能取得太大的成就,先前建议刘邦靠拢项氏集团又取得项羽的信任无非就是为了从项氏集团身上“吸血”罢了。

刘邦也确实是从项氏集团身上“吸血”成功,至少麾下的数万兵马中除了原先追随刘邦从沛县出来的二三千人,其余有些是从项羽那里借来,有些是打着项氏集团的旗帜招揽而来。

若光是建议刘邦从项氏集团身上“吸血”也就罢了,随后又处于项梁战死不久,正是项氏集团在失去项梁之后遭遇宋义打击的阶段,张良让刘邦可以适当地靠拢向掌握楚国权利的宋义,从宋义那里获取好处和官职。

秦军发兵巨鹿,局势正在向着章邯有可能扑灭赵王歇的方向发展,张耳和陈余先后亲自南下向楚国求援,在这一时间段张良开始为项氏集团出谋划策,不过策略非常的粗暴,致使项氏集团与宋义处于水火不容的境地。

没人知道张良在那一历史时间段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看其为项氏集团出谋划策又适当地靠拢向掌权的宋义,按照现代的说法张良就是一个双面间谍的角色?

项羽率军前往巨鹿的时候,张良又极力奉劝刘邦不要参与到巨鹿的战事中去,要趁着项氏集团无法分心的时候发展自己。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随后张良看准时机竟是趁秦军与列国起义大军在巨鹿决战的当口,刘邦这一势力很轻松地踏及秦地。

在刘邦踏及秦地的第一刻起,一场虚假的谋略又是出自张良手笔,大肆在宣扬章邯已经在巨鹿战败的消息,又撒播张高要灭掉秦王室自立为王的传言,使得秦国人心惶惶的同时雪上加霜,果然是引爆了赵高与秦王室的内斗,最后让经过内斗的咸阳守卫力量不足又缺乏守城信心,很是诡异地举城不战投降了刘邦。

到了项羽真的击败章邯进军秦地的时刻,也就是历史有名的“鸿门宴”事件,张良以往的所有闪光点没有任何一次能与这次相比,也不知道是使用了什么手段让本来杀气腾腾的项羽真正到了可以杀死刘邦的时候却犹豫了。

项羽分封天下诸侯,自号霸王是出于张良的手笔,到了这一刻张良也摇身一变成了项羽集团中的谋士。

张良侍奉项羽是假,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说明白点就是张良又成了一个间谍,明面上是服务于项羽,实际上却是效力于刘邦……

同类推荐
  • 寻梦三国

    寻梦三国

    三国,人才辈出的年代,没有哪个朝代有如此之多的名臣良将,然而却使中国陷入百年战乱,更是使得中原地区人口急剧下降,间接导致后来的五胡乱华。然而三国的英雄用自己的鲜血和汗水造就了辉煌的历史。不以成败论英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国梦想。我也很喜欢三国,以前经常玩的游戏就是三国群英传,也看过许多关于三国的书籍、评论,自己也不觉手痒,所以也献丑了。当然既然我们都是知道历史的人,所以写起来肯定是天下无敌了,我个人认为英雄除了爱江山还更应该爱美人。所以我会好好照顾三国的美女的。给三国的英雄们一个可以展示其实力的时代。
  • 大奸雄

    大奸雄

    【简版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简版二】: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结果,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跑岔劈了。吴凡携带“大奸雄养成系统”,来到一个被董卓扭转历史已五百年后的平行时空。时为大隋帝国统治时代。很不巧,他还是个被称作朝廷鹰犬的鹰扬卫小旗。故事,由此展开。PS1:(上架当天五十更,你怕不怕!)PS2:之前简介略长,换一个。
  • 靖寇

    靖寇

    延平二年秋,周国皇帝命蓟候伏密率大军30万北征契丹……延平三年春,契丹联合羌人败蓟候于阴山,伏密自刎……三月后占幽州全境。帝怒,即率南军5万亲征,斩羌人首领于大同府……延平帝率南军战于代郡,北征军残部6万余人在副将姜侃命下沿长城北袭腹地,斩南院大王、太师、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小首领20多人,斩首三万四千余,俘获牛、羊生畜无数……延平四年春,帝崩。契丹南侵……延平四年秋,姜侃战死,幽州陷敌……官军退黄河据守……
  • 大明汉帮

    大明汉帮

    穿了,穿到那个明朝将要无比黑暗的前一夜。他活在了那个时代,他在一条通向黎明的路上,艰难的行走着,路上他碰到了一些人,号称众正盈朝的东林党,似乎祸国殃民的阉党,还有那高高在上的帝王,走着走着,他抓住了一些人的手,放开了一些人的手,当真正走到黎明曙光的那一刻,他回首……“杨伟,你不得好死!!”“狗东西,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狗东西,你毁了我称霸天下的梦想,你不得好死!!”杨伟笑了:“咬老子啊?”作者名老凡,老也,老也!凡,平平淡淡,芸芸众生,谓之凡。
  • 雄霸西洋

    雄霸西洋

    意外穿越到大明洪武年间的特种兵文朔在大明朝混的风生水起,泡美女、杀倭寇、造船出海、征服蛮夷、数银票数到手软……就连皇帝的妹妹竟然是也不放过,谁会想到他竟然是个假太监呢?
热门推荐
  • 八荒血域

    八荒血域

    这是一个写给自己的梦想,写给自己的神话。曾经努力过,煎熬过,最后仍然不想放弃……(八荒已完结,看得不过瘾的兄弟移步破刀新作,体内藏着一条龙。)一条龙说的正是八荒血域一千年前的那一场神魔大战!
  • 腹黑帝妃太嚣张

    腹黑帝妃太嚣张

    前世,颜陌筠被最亲近之人亲自送入地狱,十六年的隐忍,她将那亲手覆灭。从此,她戴上面具游走在世间,放荡不羁,别无所求。一场意外,她来到了强者为尊的天灵大陆,从此,世间再无鬼面神医。她回头身后再也不会空无一人。
  • 男神去哪儿

    男神去哪儿

    沐朵暗恋高她两届的学长陶煜泽,她一直以考入学长的大学为目标。哪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伤风感冒,学长居然被退学了!?沐朵从此改变了奋斗目标——我要帮学长重回大学!学长你成绩不给力啊,我来帮你补习好不好?学长你是不是喜欢那位学姐啊,我来帮你搞定她好不好?沐朵:学长你会长小星星吗?陶煜泽:不会!沐朵:那我教你好了!陶煜泽:你够了!
  • 重生后我成了学霸心尖宠

    重生后我成了学霸心尖宠

    重生前“阿琛,求你放了我!”白衣少女面色苍白,眼睛里闪烁着一丝忽明忽暗的光亮,少年握住少女修长的手,“阿晓,不曾经历光明或许可以,可……生处黑暗久了,对这光明……你叫我如何割舍?”**钟晓重生后,决定远离那个偏执少年。前期,清冷出尘又毒舌学神——“钟晓,离我远点!”被某人彻底惹怒,“钟同学,可真是好本事!”后期又暖又听话——温煜清隽一笑,“小小,过来!”“我错了……是我说错话了。不生气了,好不好?”余生,不负深情,不负卿心[不弃文,欢迎入坑!]
  • 少年成长至顶级

    少年成长至顶级

    一个从天而降的孩子(宇年)在一座偏远的村庄里生活了13年,在一天的危险来后出去采摘药材为村长复活,回来时村里却空无一人,却在村长的桌上发现了一封信。于是宇年便前往神迹一探究竟………触碰到机关开启了一扇门,他便进去了,发现这扇门通向了一个不同于这里的地方。这里的人都存在着境界锻体-炼气-凝气……可是发现自己无法与这个世界的人一样修炼。他偶然认识了江叶,与他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却在他们一起外出寻宝时,江家一夜之间被屠尽,唯独一位女管家还活着,她在替家主送完礼物回来时恰好在门外透过门缝目睹了全过程。得知此事的江叶悲痛万分,扬言一定要报仇。宇年的劝说安抚了江叶的情绪,但宇年已经暗下决心一定要帮他报仇。于是宇年带着江叶四处闯荡提升修为到最顶级(还有那个女管家……………………………………)
  • 九符歌

    九符歌

    平地惊雷震九霄,九岁郎儿劫难逃腾龙一声神符降,落难少年成天骄嫣花三掌刻龙心,成神之路谁敢挡苦酒一曲弦中殇,高歌九天唱逍遥诚为一诺许红颜,我命由我不由天
  • 慕少他是偏执狂

    慕少他是偏执狂

    【1v1双洁,男主偏执又腹黑,暗恋女主十年,高糖宠文】自从当着全校的面和慕祁告白后,颜白发现,她的生活变了。从前,颜白的日常是抽烟,喝酒,打架。现在,颜白的日常是戒烟,戒酒,戒打架,以及当着s市所有学校的面,天天和男神秀恩爱。面对这一眼望不到头的痛苦生涯,颜白表示心好累!想分手!然而——“分手?不可能的,这辈子,你永远也别想从我身侧逃开!”后来,所有人都知道,慕祁发了疯似的爱着颜白,宠入骨髓,病入膏肓,无人可医,无药可救。
  • 名利场男女二三事

    名利场男女二三事

    资本市场是有名的名利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保荐机构的保荐代表人,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各个角色都根据各自的性格、选择,上演着名利场的精彩故事。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奇谋韬略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奇谋韬略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游历在蜀山世界

    游历在蜀山世界

    一朵命运长河拍打的浪花,一场如梦似幻的游历,一种平凡中掀起高潮的期待。来吧,让我们一起再次进入蜀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