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32700000036

第36章 我的女同学(2)

铁路工对她很好,多次来固城接她回去,她死活不去,也不让女儿去,女儿长到六岁的一天,铁路工趁黄蒿不在家时偷偷领走女儿,黄蒿回家不见了女儿,问母亲娃娃呢?她母亲说河南她爸接走了。黄蒿当下想到是母亲与铁路工商量好的,气极之下,砸碎家里的所有东西,用板発打伤母亲,回到自己房里猛喝了一瓶杀草剂。黄蒿骂母亲的话语丧尽了天良,母亲骂女儿的话语只恨黄蒿立马就死在自己眼前。在天地失色的叫骂声中,黄蒿口吐鲜血连滚带爬到院落,喊救命多时,当妈的不知情也没有理睬。村人拉走起劲咒骂黄蒿的母亲,说先送到街上的桐蒿家里躲避两天,让黄蒿也冷静冷静。母亲走后,大门紧闭,黄蒿疼得满地打滚,撕破衣服,抓烂前胸和脸。当疼痛无法缓解,叫天天不答,叫地地不应时,她头撞石头,一把一把拔掉头发,生死临界,她用尽全力一根一根揪下剩余的头发,在晚霞落山的光晕里,血淋淋的黄蒿从石头台阶上面栽倒在院落,咽下最后一口气时,还在挣扎着骂她的母亲。目击者说,黄蒿像是被土匪掠杀死的,她对自己下手太毒了!黄蒿死后,村里人给她妈说黄蒿死了。她妈应道死了好,死了好……”听村人说,要是有人救黄蒿的话还是能救活,她妈当时就盼着黄蒿死,黄蒿也盼着她妈死,母女俩为一口饭早成死敌了。

黄蒿死后,埋葬又是问题,她是良宏的女人还是铁路工的女人?前夫家的兄弟叔侄与黄蒿母亲争来争去,埋到铁路工的老家显然不现实,最后还是埋在了王河。当王河人提出要领走黄蒿的一双儿女时,黄蒿的母亲却要自己养活两个外孙,宁可自己饿死,也要将他俩养大成人。半年后,王河人说黄蒿夜里爬出坟墓,披头散发祸害人呢?于是,又挖墓掘坟,点火烧香,送瘟神似的重埋一次。

村人都说:不服命的黄蒿仅仅活了37岁,她要服命的话,不至于死得那么早。

艾蒿

艾蒿家与我家隔五堵院墙,常听见她唱歌的声音。她比我高两级,哥哥有些傻,常年在山里放牛。她却生得聪明伶俐,有百灵鸟似的嗓音,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村里人说艾蒿的哥哥傻得值,艾蒿一人占尽两个人的聪明才智,等将来艾蒿出头了,招个能干的上门女婿,一并将哥哥养活了,人傻才是真正的福。

艾蒿初中毕业考到县一中,按人学成绩分到重点班三班,三班的学生意味着已经考上了大学。艾蒿读到髙三,校园的黑板报上经常出现她的名字,她的学习太好了,学校将她列人重本的考生,视为给学校争光的尖子生。还有三个月就要高考,川地里的油菜花刚刚放黄,林檎花正在吐蕾,艾蒿突然生病。她爸接到学校打到乡上的电话,连夜赶到县城接回她。回到村庄的艾蒿,终日坐在自家门槛,埋头用手抠挖脚下的土玩。有人问她话时,她只管笑。她爸说艾蒿得的是精神分裂症,这无疑是晴天霹雳,可却是事实。

那年,每天早晨都能听见艾蒿在大柳树下叫爸爸的声音,她所谓“爸爸”,时任某局局长,跟她根本不认识。那一年的高考艾蒿没有参加,以后逐年的高考她都没有参加,因为她的病一年比一年重。

艾蒿生病回家两年后,学校班主任为她报名,让她参加信用社干部考试。身患重病的艾蒿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信用社的一名女干部。这就好了,信用社就在她家门口,抬腿就到,上下班很方便。艾蒿当上了干部,曾经跟他订婚的男人还是取消了婚约,艾蒿父母从上河里打问到下河里,寻寻觅觅好几年,给她招来一个比她小七岁的男孩做上门女婿,因为男孩家里有七个儿子。

艾蒿结婚后,变得刁蛮无理,动不动打一顿小丈夫,小丈夫常常哭着跑回自己的家,天没黑就被他爸送回来。艾蒿生下儿子后,病似乎有所好转,逢人还知道打招呼,说一长串没来由的话。时间长了,人见艾蒿老远来,就赶紧躲开。艾蒿的儿子由她妈喂养,她好像不知道自己生了儿子,有时候看到妈妈抱着自己的儿子,一个箭步冲过去抢回来,对妈妈拳打脚踢一番,一会儿又忘记儿子的存在。一段时间后,村人又听见艾蒿在大柳树下叫“爸爸”,还给想象中的“爸爸”写信,说自己是“爸爸”年少时的私生子,“爸爸”当年抛弃妈妈时,妈妈就怀上了她,只是“爸爸”不知情。信写得情真意切,恳求“爸爸”赶紧开车来接她回去。局长接到信来过固城,见到艾蒿,鼓励她好好治病,好好工作。从那以后,她叫“爸爸”叫得更勤了,村民都有些厌恶。只要听见她在大柳树下叫“爸爸”,就知道艾蒿的病又犯了。

几年后,儿子上小学,小丈夫受不了艾蒿的打骂,跑回家再也不来了。以后的日子里,艾蒿几次偷偷跑到县城去找她心目中的“爸爸”,听说一次都没找到。再后来,艾蒿在单位动辄戴顶红头巾当盖头,抓住男性职工做她的新郎,要跟人家结婚,大家权当玩笑,哄她揭下盖头,领她回去。时间久了,没有人再有耐心去哄她,领导让她别来上班,干脆回家领工资得了。再后来,儿子上高中,艾蒿隔一段时间给儿子送吃的送钱,隔一段时间犯病,大清早站在大柳树下叫“爸爸。”

艾蒿的病时好时坏。两年前,父母又为她招来一个上门女婿,比前夫还小两岁。

白蒿

白蒿跟我隔一堵墙,父亲当过公社书记又被提拔为县级领导,母亲则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生之一。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她很顺,几乎没有一块石头挡过她的路。高中毕业的白蒿,身材高挑,红扑扑的脸蛋,长长的辫子,当年就到卫生院上班了,这让村民羡慕至极。白蒿在卫生院上班不到两年,父亲将她调进县医院,很快又调进机关单位当了干部。

同学们都很羡慕白蒿。

她很少到野地里拔猪草,跟她的交流也很少,关于她后来的生活,都是从她的姐姐姐夫嘴里听到的。白蒿跟县城某局长的儿子订了婚,准备在当年的中秋节旅游结婚。就在中秋节的前一天下午,父亲因为在西安做过胃切除手术,住在刚刚落成的县医院里观察治疗,中午吃过饭,跟往常一样骑上自行车到医院去,刚进医院大门,感到胃部不适,当再次骑上自行车到病房去时,一头栽倒在地,等医生赶到,已来不及了。

猝不及防的悲伤过后,未婚夫作为白蒿命里暗藏的杀父凶手,被母亲做主取消了婚约。两年抑或三年后,他们各自有了新的生活。白蒿婚后生下女儿,按国家政策双职工不能生二胎,白蒿还是偷偷生下二胎,心想生个儿子,却又生了个女儿,二女儿出生的当晚,两口子把孩子送给乡下的一家人。这事被白蒿的姐夫知道后,连夜找到那家人,给人家磕头下话,再补500元麻烦钱,将孩子领回固城。姐夫领来白蒿抛弃的孩子,走到哪里都揣在怀里,反而冷落了自己的孩子。

白蒿生下第三胎,如愿以偿,是个儿子。她成天背着儿子,儿子会走路时,白蒿的腰弯了,背也驼了。白蒿的生活跟着日子往前走,比起乡下的同学过得还是很好。可天不要人好,白蒿感到胃疼时,到医院检查已是胃癌晚期,两个月后,39岁的白蒿离开了人世。

白蒿离开人世那天是除夕早晨,那一年的除夕是农历二十九日,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北方的天冷得旷野结成一大块冰,天黑前,挖好的洞穴落层雪花,人刚埋进土里,四野就响起了除夕的鞭炮声。

麦蒿

初中毕业二十年后,麦蒿突然来找我,问及她的情况,她落泪不答,间或尴尬地苦笑。当晚,她无处栖身,住在我家里,谈起初中同学的生活情况,说她和桐蒿、黄蒿、银蒿都是一根藤上的苦瓜,哭哭停停将她近二十年的生活叙述到天亮。

1980年5月,爸妈将我许给峡里的一个青年,相继生下一儿一女,坐月子,都是自己做饭自己给娃娃洗尿布,从来就没有享受过男人的关心。如今,他又有了女人,连那一份冷清也不属于我了。我出嫁那天开始,就和所有的农民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峡里人除种麦、包谷、洋芋、大荞、菜子之外,苹果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最苦的是给苹果打药,背着喷雾器,爬上树,在太阳下不停地打,眼睛被农药喷的落下无法治愈的病根,从树上摔下来,抓一把土抹在伤口上,还要接着打,天黑回到家,冰锅冷灶,娃娃饿得哭,男人打牌回来,只要没做好饭,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春天,生下老二两个月,家家的小麦都撒上了化肥,我家的没人撒,男人成天打牌,不黑不饿不回家。我背着一百多斤重的尿素上山,走到半路晕倒,当时子宫脱垂大出血,醒来已经星光满天,回到家差点死掉。

后来男人去天津打工,两年三年不回家,也不给娃娃寄钱来,我到天津去找他,才知他另有了女人,我提出要钱时,将我从二楼阳台推下去,摔坏两根肋骨,在天津住了两个月院,还是娘家兄弟出的钱。出院以后,兄弟将我接回娘家治病,男人从天津回来,把儿子领走。我爸见我的女儿上学无人看管,只好转到老家念书。不久,儿子打电话来,从电话里哭得死去活来,说他爸不管他,学也上不成,饭也吃不上。我只好瞒着父母粜粮食,到天津去接儿子。到天津找到他们,男人用棍打我,不让我接走儿子。我在马路边蹲了一夜,第二天老乡找到一间熟人的房子,让我暂时住几天。我睡在冷冷的房里,想起儿子是他爸的影子,已经学坏了,东家出西家进地看录像,跟他爸一样没个正形,我已无能为力。想了四天四夜,第五天早晨,我回到娘家,女儿考上高中,我供不起,就领着她来成县找他舅和你,帮我出出主意,找个活干。

我建议她摆一个麻辣粉的小摊,她弟弟也同意,她本人也愿意。几天后,在王家坝租了间民房。她弟弟花四百元做了一套麻辣粉柜子,买来床、锅灶用具,就在西街小吃一条街买麻辣粉。第一天没有开张,第二天卖了7块钱,慢慢地一天可以卖30块钱,算了算账,还是没有赚钱,赔掉的钱都由她弟弟垫着。生意虽难做,但可维持母子二人的生活。卖锅盔的光棍,给她们母子送西瓜,送锅盔,后来在她面前非礼,她不依,那男人就指桑骂槐地骂她,用石头打她的女儿。一天夜里,男人大打出手,将她母子从王家坝赶出来。弟弟叫我过去看时,床、被子、锅、炉子都丢在院里。她苦笑着说有男人的时候挨男人的打,没男人的时候也挨男人的打?”

第二天,娘俩搬到县医院背后的一条深巷子里,几间歪歪斜斜的瓦房前放面皮柜台、烧饼铁锅、架子车、破背篓,房里阴暗潮湿,不通电,老鼠打洞的土沿墙根堆积,女儿哭着不住,她头也没抬,只顾搬东西。

学校门前有个摊点,前有附小,后有医院,来来往往的人多。我找校长谈了谈,校长勉强同意。第一天在学校门前,卖了70元。她与女儿都很高兴,我也跟着高兴。

学校雇佣的老杨,70多岁,给单位职工开个门,登记一下出出进进的人,单位每月给他50元。麦蒿为了早晚取寄桌柜、蜂窝煤炉子,第一天开张的第一碗鸡汤米线,主动端给他,以后从未间断。老杨当时要求麦蒿每月给他15元钱,每天两碗鸡汤米线。她感到学校门前生意比西关好,就一口答应了。

一个月后的周末早晨,她打来电话哭着说我闯大祸了,早上到学校院里抬柜子时,向老杨要了钥匙打开门,一转身,锁子锁上了,钥匙不见了。我的蜂窝煤炉子取不出来是小事,可给学校拉沙的车堵在门口进不去,老杨骂得我打转转,你快来呀!”那段时间,学校在硬化路面,一个工30元,就是一天不干活也要30元,这事被校长知道总归不好。我赶忙过去,大门紧锁,拉沙的人堵在门口,老杨站在门里边大骂麦蒿是丧门星。卖肉夹馍的夫妻说钥匙被老杨藏起来了,是嫌麦蒿给的钱少了,我们每月给他20元哩!”我赶忙打电话给校长说明情况,校长说他还有一把钥匙,校长打开门,总算了事。

星期一上午去上班,门口依旧挂那把锁子。卖烧饼子的女人说钥匙根本就没丢,是老汉藏了。”星期五早晨去上班,老远看见娘俩站在门口哭,我过去问她怎回事?她说昨晚煮了一只鸡,早上提炉子时,谁把鸡连汤倒进炉子里,火惊灭了,炉子烂了?”我回头看时,炉胆碎裂,炉灰盖满鸡身。我问她到底惹谁了?她说老杨要我再给他加10元钱,我没加,可能……”

女儿去问,还没张口,老杨站在大门口挥着手喊:“你们到庙里摇卦去,看是谁干的?”我只好劝她出点力气,晚上把柜子拉到她住的院子里。

没过几天,和她一起卖麻辣粉的女人,说麦蒿的板凳放到她的地界上,几句争吵,便用板凳砸伤麦蒿的头,女儿上前保护妈妈遭到棍打,麦蒿捂住头伤叫来弟弟时,娘俩都已受伤,女人见她弟弟来,赶快给110打了电话。

当晚从派出所走出来的弟弟流着眼泪怅然感叹今天的天气咋这么长?”

麦蒿再也不想卖麻辣粉了。弟弟托人给她找了份法院大灶帮忙的差事,月薪300元,有一间带暖气的房子。春节过后,她没有来,弟弟处理掉麻辣粉柜子和母女俩的衣服。八月中旬深夜,她打来电话对我说她再也不来成县给我和弟弟丢人了!

我问她在哪里,她赶忙挂断了电话。

水蒿

水蒿命短,阳寿不到20岁。

初中毕业的水蒿订婚后,跟着未婚夫到大城市去打工,不到半年就死了,她爸爸接到信赶到那座城市时,水蒿巳经被烧成一把灰,爸爸在水蒿住过的房里昏睡两天,临走那天早晨,水蒿变成一条小花蛇从爸爸的脚底下钻出来,爸爸奇怪,水泥地板怎么会有蛇?小花蛇舔了舔爸爸的黑条纹布鞋不见了。这时,爸爸恍惚看见,满屋子啤酒瓶子乱飞,他清醒时,听见了水蒿凄惨的哭声。

爸爸将烧成灰的水蒿装进衣兜带回家,埋在自家的自留地里。他心里明白,他的水蒿是被人用啤酒瓶子打死的。

水蒿的爸爸逢人就重复一遍以上内容,他一天不说这些话,就好像活不下去。

同类推荐
  • 厚人

    厚人

    赵文辉是一位植根于生活深处,执著于本真的“自然”状态的小说家。他的生活空间与艺术空间,都存身于太行山脚下,豫北平原的那一方沃土。那里是他创作的“原乡”。在今天,一方面是打工者们纷纷涌向城市,另一方面,城乡之间也不再像原先那样千丝万缕般联系,中国的城市有了自足的系统,城市化的水平大为提高,于是,城里人即使不与乡村发生联系似也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最年轻的一代作家,几乎没有乡村经验。正是在此大背景之下,我认为伴随城市化的加剧,真正熟悉中国乡土伦理和基层社会,真正能够传达出乡土特有的神韵和气味,写出中国农民不息的生存意志和道德理想的作家会日益稀缺的。
  • 寻找白玫

    寻找白玫

    主人翁在面对人生的重大变故——离婚之际,一个叫路一鸣的男人突然到访,为寻找与她同名同姓、也叫白玫的他曾经的恋人而来,而她却不是他要找的人。使她本来混乱的生活更加不堪。故事由此展开:五天后,路一鸣要上手术台;朋友乔杨自杀未遂;丈夫因为多疑,悄悄转移家中的财产,粉碎了她对他与这份婚姻的绝对信任;“哥们儿”肖朗,却是寻找多年的初恋情人……
  • 人在险途

    人在险途

    本书是一部“保险业的断代史”。保险营销员们不屈不挠奋斗在业务第一线,遭遇了无数挫折磨难,满腹辛酸,在人们的非议与不解中,他们依然微笑面对一切,以包容和感恩的心去迎接这个社会带给他们的雨雪风霜。
  • 曲终人在

    曲终人在

    该书是周大新的长篇新作。小说用写传记、做访谈的“拟纪实化”方式讲述了一个省长的一生,塑造了一个刚健有为又充满了矛盾、承受了压力的省级领导干部形象。同时,从人性的角度讲述了机关生活的某些侧面。作者坚定地站在纯文学的角度,对复杂的现实和复杂的人性都给予了令人信服的把握和描写,既面对了问题,又弘扬了正能量。该书堪称近年来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品,也是著名作家为记录时代所作出的文学贡献。
  • 警世通言·贰

    警世通言·贰

    《警世通言》描写了宋、元、明三代的市民生活,表现了他们在封建黑暗势力统治下所遭受的迫害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爱情描写在《警世通言》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一般都能反映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妇女的不幸遭遇。其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最高成就。《警世通言》还有一些宣扬义气的作品,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强调临财不苟得,《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突出无私助他人,另如《桂员外途穷忏悔》,从反面批判了忘恩负义的行为,都反映了市民阶层的道德观念。但《警世通言》中有不少作品如《老门生三世报恩》、《陈可常端阳坐化》等,是鼓吹封建道德和宣扬宗教迷信的。这表明,即使是一些优秀作品之中,也往往夹杂某些落后的思想成份,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
热门推荐
  • 也信菩提羡鹣鹣

    也信菩提羡鹣鹣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作不完的诗词歌赋,说不尽的爱恨离愁。走进古人的世界,感受唯美的爱情。红豆枝,悲相思。纵得相思深几许,入骨君不知。
  • 穿越之抱紧公子大腿

    穿越之抱紧公子大腿

    江月一朝穿越,竟发现穿越成了乞丐!!!挨打不说,还欠着恶霸三十两银子,限时七天还钱无奈,人生当自强,讨够路费就跑路...谁知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江月遇上了出手阔绰大佬,直接一锭银子甩在破碗里,闪瞎了她的狗眼...去他娘的当自强,她只想抱紧大佬大腿!!!谁知,大佬竟是个厉害人物,捉鬼驱邪,不在话下...不仅业务能力强,还温柔多金,撩人不自知...更重要的是大佬只对她一个人好!!1v1没有狗血误会,男女主从始至终相互信任双向暗恋,挖掘机都挖不倒,打怪设局,一步步牵手到白头...最最重要的是:作者小萌新.求点击,求收藏,求评论笔芯!撒花花!
  • 竹马影帝之青梅哪里逃

    竹马影帝之青梅哪里逃

    白北诚,红遍娱乐圈的金马影帝,温尔儒雅,身份滔天,关键还长的帅!可就是不近女色,无数粉丝为此愁煞白头。直到有一天,有人拍到了他与小青梅的日常,某影帝满脸嫌弃却挡不住眼里的深情与宠溺,众人:!!!(ps:男女主双洁,都是对方的初恋,无狗血剧情。)
  • 安世豪杰

    安世豪杰

    当山中遗孤将妖族、魔族挑了个通透后,站在世界之巅回首往事,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似乎——走错了路。“我好像成了英雄?可我只想当天下第一啊!”
  • 战之雄狮

    战之雄狮

    这个作品的世界观集合了多种元素……守护灵、魔法、元素、强者……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 龙舞天帝

    龙舞天帝

    没有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逆天成长之路,塑造逆天传奇
  • 重生商女小媳妇

    重生商女小媳妇

    “跳河不够,还打算玩失忆?”一朝重生,顾天晴的面前出现了一个自称是她老公的男人。尽管穿衣有型,脱衣有肉,可是,记忆却告诉她,两人的关系似乎只能用“相敬如冰”来形容?这恐怕还不是最糟糕的。拮据的家境、伤病的爷爷外加一个水火不容的弟弟!曾经的商业奇才顾天晴可没时间纠结,她要靠着前世的经验白手起家,带着家人致富奔小康。蓦然回首,她才发现在这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习惯了那个人的陪伴和呵护……
  • 道士不除妖

    道士不除妖

    小道士刘陶下山游历,一路全靠坑蒙拐骗养活自己和自己的小跟班榕榕。小跟班榕榕是个妖精,却跟着除妖的道士四处闯荡。一人一妖为了各自的小心思一路开导劝诫精怪妖魔积攒善缘,到头来却发现,今日层层因缘种种结果,早已由不得他们做主……
  • 问孔篇

    问孔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