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24500000004

第4章 郭威的遗产(4)

另一件事说王殷在河北镇守期间,"多掊敛民财",也即大量地盘剥士庶财产。这件事也没有具体记录,很模糊的一句话过去。后面只说太祖郭威听说后,不高兴,还专门给王殷写去了信件,大意说"爱卿你呀,与国家同为一体。邺都国库里已经很丰盈,你想用就用呗。害怕没有财富吗?"没有具体的"作恶"记录,只说"专横""掊敛",这在史书传记中出现,不那么令人信服。王殷最后被杀,更应给出具体罪证,但没有给,这就尤其不能令人信服。所以,这类记录的混乱不是文字程序的混乱,而是义理的混乱--根据现有资料,看不出王殷获罪的直接证据。

王殷,很可能是被冤杀的。

王殷之死的背后

《旧五代史》说冯道事,有两个故实与郭威有关。这之中透露了一点信息,让我今天有理由相信王殷的所谓"专横"与"掊敛"为子虚乌有。郭威从邺都起兵向汉隐帝发难,最后汉隐帝被杀,郭威进入京师,百官都来朝谒。冯道是百官中资格最老的大臣,郭威对他也特别尊重,所以见到冯道后,马上向冯道"设拜",行往日见到冯道时的大礼。郭威的意思是:我推翻了汉隐帝,我就有资格做新任天子,现在我故作低姿态来拜你冯道,你就应该对我有诚惶诚恐之心,直接提出"拥戴"为君的意见。按照常人理解,似乎应该呈现这样的逻辑。但冯道却从容地接受他的拜见,而后,缓缓说道:"侍中此行不易。"侍中您这一趟来得不容易,辛苦啦!史称郭威"气沮",心气受到挫折,"故禅代之谋稍缓",所以试图直接禅代隐帝为天子的阴谋还要稍稍往后拖一拖,没有马上即位天子。

后来郭威又请冯道赴徐州去册封刘赟为后汉的嗣君,并迎接刘赟还朝来即位做天子,冯道已经看出这事可能不那么简单,就直截了当地问郭威:"侍中由衷乎?"侍中先生,您让我去徐州干这个活儿,是出自您的真心吗?郭威发誓说是真的,是由衷的。冯道又说:"莫教老夫为谬语,令为谬语人。"你可别说话不算话,我到了徐州说让刘赟来继承皇位,回头您这边变了,我冯道等于跟人说了荒谬的假话,那样一来,我可就成了假话人啦!这两段故实,都可以让人看到冯道的器局确实不一般,更有相对坦诚的一面,并非单向度的老奸巨猾。但是后人修史,没有收入这两段故实。因为,如果收入,就会对郭威的形象造成损失。所以《旧五代史》所引,收入这两段故实的《五代史补》,对此评论道:"周世宗朝,诏御史臣修《周祖实录》,故道之事,所宜讳矣。"周世宗一朝,下诏令史臣修《周祖实录》,所以冯道的事,应该有所避讳了。《旧五代史》依据五代各朝《实录》拼凑成书,而这些《实录》"皆无识者所为,不但为尊者讳,即臣子也多讳饰",这几乎是治史者都知道的常识。

在这样的地方,为"周祖郭威"而删除冯道的"光辉事迹",就有可能在那样的地方,为"周祖郭威"而增加王殷的"罪恶案例"--但王殷实在是没有"罪恶案例",只好用一句空洞的大话"专横""掊敛"而为王殷的所谓"罪恶"定性,以此来证明郭威诛杀王殷的正当性。

从逻辑推演,我愿意得出这个结论。还可以继续推演:王殷为何获罪?真实的原因是什么?王殷,与王峻不同,史称王殷性格谦和谨慎,"好礼"。懂得进退之礼,也即懂得节制和当位。他不应该有"逾制"出格的事。此人对母亲还特别孝顺,每当要有与人结交的决定,都要先来禀告母亲,母亲听后觉得可以,他就与人交往,不可以,就不与人来往。因此,王殷即使在军旅之中,也没有过杂的交往。他过去在后晋石敬瑭时做刺史,总是按规矩做事。政事稍有处理不当,被母亲发现,他就自己站在庭院,将一根木杖给下人,抽打自己,以此来安慰母亲。

王殷的曾祖、祖父、父亲都曾做过地方上的中级军官,有家教。这位母亲对儿子管束也严。应该能够看出,王殷一直是一个很本分的军人,也没有太大的野心。石敬瑭时,他母亲去世,他要守墓,但石敬瑭下诏,要他做官管理地方。

王殷上章说:"臣为末将,工作不工作对国家都没有太大的损益。我因为母亲的训导教育,这才成人,现在母亲逝世,我不忍这么快就离开母亲的坟墓。请允许我按规定为母亲守丧三年。"石敬瑭很赞赏他的孝心,答应了他。有限的记录也不难分析:王殷没有大恶,他不大可能危及郭威的后周帝国。他最后的悲剧,直接原因,很可能源于一个同僚何福进。何福进当时是成德节度使(治所在河北正定),与王殷同在河北。史称何福进"素恶殷",一向憎恶王殷,什么原因,没有记录。根据以上史料记录,可以约略猜测一点蛛丝马迹,很有可能王殷不愿意搭理这个何福进。王殷不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

结果,"福进入朝,密以殷阴事白帝,帝由是疑之。"一向憎恶王殷的何福进,趁着入朝的机会,将王殷的"隐事"也即"隐私之事",秘密地打了小报告,郭威这才开始怀疑王殷。

但郭威最后决计除掉王殷,很可能源于他自己的一场大病。郭威最后的日子里,需要做一场祭祀天地的大礼--郊禋。古人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最大的事一是祭祀,一是征战。祭祀尤其重要,它是王朝治理天下合法性的重要表征。郊禋,规定了日子,这时诸藩都需要进京来共同见证这一神圣的时刻。

王殷也进京,被郭威任命为京城内外巡检,京师公安局长。这是当年史弘肇做过的工作。京师大典,需要内外警戒,安全保卫工作很重要。

按照记录中的说法,王殷在京师巡检,每次出入都要带着随从几百人。但即使如此,王殷还是觉得武装力量不够,要求如数配给铠甲兵器,以备巡逻。史称后周太祖郭威对此感到为难。但我实在看不出"为难"的地方是什么。

史书记录又说,当时郭威已经病得很严重了,就要举行祭祀大典,而王殷却挟持功高震主之势,在天子左右,说"众心忌之",诸位大臣对王殷都有嫉恨。就这样,郭威带病,勉强撑起病躯,坐进大殿,王殷按礼进入问安,于是被拘捕。记录到此,连史书都承认是对王殷的"污蔑"了,史称"下制诬殷谋以郊祀日作乱",颁下诏书,诬称王殷密谋要在祭祀天地的大典那天发动叛乱。给出的处罚是:流放登州。

登州,在今天的山东烟台庙岛群岛中,古称沙门岛。此地等于当时中原的东端荒凉之地,是出海到辽东的必经之地。流放此地已经算是重刑。

但王殷还没有到登州,刚出汴梁城,就被杀掉了。还不算完,又派出镇宁节度使郑仁诲到邺都去"安抚",但这位郑先生到了邺都后,王殷的儿子在邺都任衙内指挥使,并不出来拜见这位使者。郑仁诲又贪图王殷的家财,于是"擅自"将王殷的儿子杀掉,把他的家属都迁徙到登州流放地去了。

据说王殷回朝之前,邺城寺庙的大钟,悬挂处断开,大钟掉落。又有人说邺都府邸的幡竿之上出现火光。还有说法,王殷入朝之前,邺都人为他饯行,王殷上马离开时,马镫断落,王殷也摔在地上。人们认为这都是不祥之兆。这类故实真假难辨,可以看作"命定论"的影响。但即使在这样的故实中,也仍然无法看到王殷的"罪恶"。

船山先生《读通鉴论》,反复陈意,认为五代以来姑息藩镇是国家祸乱之源,因此,应该对藩镇用重典治理,乃至于杀掉几个藩镇,可以立威,也有利于国家安定,但即使如此,船山先生也认为"王殷无罪受诛"。

薛居正《旧五代史》也评论郭威诛杀王峻、王殷,不仅"不能驾驭权豪"而且未免"伤于猜忍"。这是五代时期由藩镇问题而引发的一个军政死结。依郭威的品性,他还没有能力和智慧解决这个问题。至于诛杀王峻、王殷的积极意义,如何令周世宗柴荣可以"乾纲独断",将国家治理推向秩序化,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慕容彦超、王峻、王殷,三大藩镇,经由"郭威模式",解决了。但这种模式,作为政治遗产,它的野蛮性质和文明性质共存于一个时空中。这就为后来的大宋帝国留下了一个两难的选择:不杀藩镇,藩镇有可能作乱;杀藩镇,国家法制就会受到伤害,天下文明也遥遥无期。

越是看到这类紧张,越是能够理解赵匡胤的公道之心、仁德之风,以及独具创意的政治智慧和责任担当。赵匡胤,在两难选择中,走出了第三条道路。这是后话,容当后表。

柴皇后一见倾心

郭威称帝两年后,患有风痹,食饮不便,走路困难,而且病情越来越重。

当初在邺都时,他特别喜爱一个名叫曹翰的小吏,感到他才干不一般,就让他在柴荣手下做事。柴荣镇守澶州时,让曹翰做牙将。郭威称帝,以柴荣为晋王,几年后,以柴荣为开封尹,处理京师军政事宜。柴荣还没有召唤曹翰,不料曹翰却从澶州不请而至。柴荣很奇怪,曹翰对他说:"大王您是国家的储嗣,现在主上生病。大王应该亲自进入禁内侍奉医药,照顾主上啊!怎么都这个时候了,还在外面处理事情呢!"柴荣是明白人,一下子就明白了曹翰这番话的玄机--军国政令出自郭威,万一有不讳,越是靠近郭威越是占得先机。此外,能够入禁内侍奉医药的不止他一个人啊,至少还有主上的外甥李重进、主上的女婿张永德。这二人战功都比他这位主上的内侄、养子要大,军中影响也比他大,人望更比他高。万一有不讳,万事不可卜啊……柴荣当晚就入住禁中,亲自侍奉养父。他的姑姑也即郭威的太太柴皇后也侍奉在旁。

说来这位柴皇后也是人物。她本是邢州(今河北邢台)龙岗人,世家豪门。郭威"微时",在洛阳就听说过这位柴女士,娶了她。但是据《东都事略》说,是柴女士首先选择了郭威。说柴女士本来是后唐庄宗的嫔妃,庄宗死后,明宗嗣位,将庄宗的后宫女子大多放回原籍。柴女士也在被遣返之中。

她从洛阳来到黄河边时,父母来接她。正赶上大风雨,只好暂时住在旅馆里。

这时,有一男子汉走过她的房门,只见这位汉子衣衫褴褛,几乎不能遮蔽自己。柴女士一见,惊问:"这是什么人啊?"旅馆的主人说:"此人乃是马步军使郭雀儿也。"原来就是个小官,马步军中的连排长。

但柴女士对他是一见倾心,史料中的说法是"后异其人"(柴皇后对这个人很惊异),于是要嫁给他。而且马上就要嫁!她告诉了父母。

父母悲愤道:"你过去好歹也是皇帝身边的人,回家后得嫁个节度使才门当户对,奈何要嫁这个人!"柴女士道:"这是一个贵人啊!不可失掉他啊!我囊中有宫中所得的钱财,给你们二老留一半,我要那一半。"父母最后知道改变不了她,结果就在旅馆里成了婚。所谓郭雀儿,即周太祖郭威也。柴女士剩下的那一半钱财也不是个小数目,用来资助郭威,郭威于是在汉高祖刘知远那里成为开国功臣。郭威年轻时,好饮酒赌博,任侠,不拘细行,柴皇后对他规劝很多,史称郭威"每有内助之力焉"。柴荣小的时候就在姑姑身边,很聪明很忠厚也很谨慎,柴皇后特别疼爱他。

郭威对柴皇后有感恩之心,因此将柴荣收为养子,改姓为郭荣。到了郭威病重的时候,下诏:诸司细小的事情都不必上奏,有大事,则由晋王郭荣禀告,由郭威直接宣布"可"或"否"而告示中外执行。赵匡胤老爸赵弘殷,此时官拜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转右厢都指挥,领岳州防御使。在与太祖郭威从征淮南慕容彦超时,有功。柴荣为开封尹时,赵匡胤转开封府马直军使--首都卫戍部队骑兵指挥官,相当于今日京畿军区坦克部队总司令。

公元954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死于滋德殿,二十日宣布太祖遗制,二十一日晋王郭荣即皇帝位。郭荣不久恢复原姓,更名柴荣。

郭威死时只有五十一岁。这一年,柴荣三十三岁,赵匡胤二十六岁。

一部兵书打天下

郭威生命短暂,但他在后期建构的后周帝国,确是五代时期表现相对优秀的一个帝国。他有一些德政,可以看出乱世中文明的曙光。

郭威很早就是孤儿,年轻时,有神采,大高个,做事往往与众不同,爱好兵勇之事,从来不想着老实本分种地养家。投在潞州节度使(治所在今山西长治)麾下,因为好勇斗气,有一把子力气,为主帅所喜爱,因此他即使有过错,甚至犯禁,主帅也多能涵容过去。

有一次在城里逛,听说市民们很害怕一个壮健的屠夫,他就借着酒劲去找屠夫买肉,交易过程中,稍稍有点不如意,就厉声叱责这个屠夫,屠夫大怒,露出肚皮拍着说:"你敢刺我吗?"郭威拿起一把剔骨刀,直接就捅进这厮肚子里去了。出了人命,闹到府里。节度使大帅放个破绽,让郭威溜了。郭威很聪明,喜欢操弄笔墨,在军旅之中,经常能够阅读一些公文,对军政事务,常常要弄明白怎么回事,一般人都佩服他的敏锐。有一个同僚叫李琼,有一次跟郭威等十个人在一起聚会饮酒,李琼认真地端详郭威,认为这位大兵不是凡人,于是跟这些人结为兄弟,他举酒,对同僚们说:"我们十个兄弟,有龙有蛇,他日富贵,谁也别忘了谁!如果违背这句话,天神会降下惩罚!"于是,十兄弟刺臂出血,发了誓。郭威与李琼关系尤其好。他曾到李琼的家里去看他,见李琼正襟危坐读书,一问,读的乃是《阃外春秋》,这是大唐玄宗时的一位军事家李筌的十卷本军事著作,当时流传于民间。

李琼也很自负,他说:"这书讲"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分辨存亡治乱,记录贤愚成败,都在此书之中。"郭威略一读,见内中一些概念术语,似懂非懂,就对李琼说:"这一部兵书,老兄要教教我。"等到李琼给他讲内中的意思,他很快就理解了兵家的义理。从此以后,这一部《阃外春秋》,被郭威常常带在身上,遇到闲暇就读。有不懂的地方,就问李琼,甚至称李琼为老师。

李琼后来跟着石敬瑭也有战功,曾做到刺史,在石重贵时,遇盗,被杀。

同类推荐
  • 苍狼战旗

    苍狼战旗

    因为祖上的叛乱,他的家族不容于皇室和元老会。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推到时代前沿。凭靠着出色的演说才能和军事天分,他在战场上无往不利。然而,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从来都是伴随着颠覆与权衡。志士未必受推崇,保守者未必被厌恶。他能否像治军打仗那样,在政治舞台上实现自己热血的追求?
  • 穿越战国之吕不韦

    穿越战国之吕不韦

    一个普通人的穿越故事。假如你穿越成了吕不韦,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呢?这本书试图用轻松幽默甚至是无厘头的风格,讲述一种不一样的历史。吕不韦这个人物作为一个引子,将战国时代的人物和故事用一种大胆的写法联系起来,用全新的视角阐释世间不变的大道。穿插融入经典桥段,历史与现实交流碰撞,献给大家一本有意思的书。
  • 宫门深似海:红颜劫

    宫门深似海:红颜劫

    宫门深似海,难逃红颜劫。瓜尔佳·紫湘,昭阳二年入宫,昭阳四年诞下一子,昭阳五年早夭,昭阳七年诞下一子一女,昭阳九年登上后位,昭阳十一年诞下一子,昭阳二十二年亲手弑君,同年九月登上太后之位……短短几行字便是我的一生。
  • 哀伤的皇权

    哀伤的皇权

    1583年,明朝万历十一年,大明朝廷在首辅张居正病死不久就相继爆发皇陵风水案、葵花金库案、漕运鬼怪案、内阁秘档案等四大悬案,朝廷各色人物深陷其中,不得不生死相搏,最终大明帝国人心离散,皇权悄然崩塌,播下了明帝国覆灭的种子。
  • 大隋风

    大隋风

    没实力,想过快活的小日子?太幼稚了,没被流氓打过吧!玩政治,你一小青年能玩的过政坛上的老狐狸们?醒醒吧,配角又不是白痴!但是相信我,你也可以像柳随风一样,成为天下凤主、世间银根、无敌的统帅、中原救星、荒人的精神领袖和罗马人眼里的朱庇特之鞭,然后美滋滋的去过你的小日子。只要你认真学习柳随风的穿越者乱世三法则:“要武斗,不要文争”“漂亮妞,不放过”“制定新的规则,而不是在现有的体系里挣扎”PS:推荐《神魔保姆》,一个大男人照顾一群性格各异神魔的吃喝拉撒睡~~~
热门推荐
  • 穿书后反派总是撩我

    穿书后反派总是撩我

    【1V1腹黑软萌女主,宠文宠文!】林玖被室友推荐的小说中,穿书了。——原女配被男女主双双打脸,不仅被娱乐圈嘲笑花瓶,名媛圈嘲笑草包,父母哥哥们皆失望,落下个名声狼藉,孤苦而死的下场。穿书后的林玖?哥哥:小玖,这是你最喜欢的零食。林霸总:玖玖,你看你最近又瘦了。当然还有一个男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浓郁的醋味。
  • 宿命凡心谣

    宿命凡心谣

    上擎碧落的爱恨,花凋零,心破碎,历经世事沧桑,或许在这无限可能的世界里还有一种爱,叫做无言。
  • 又见妃子笑

    又见妃子笑

    天才降生盛唐,却因兄弟枉死,学文习武誓要报仇,却不想奇遇连连,纵横江湖震天下,建功立业霸朝堂,又有绝色美姬温柔侍奉,天才少年艳福不浅,醉看秦淮河边月,笑谈沙场定江山。
  • 鸾凤错:亡国公主

    鸾凤错:亡国公主

    一名亡国公主,沦落敌国皇宫。人人谄媚算计。为情所障,相爱别离,两个兄弟在权利之间不惜粉碎了亲情,步步杀机,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公主那埋藏于心底的爱意,终会倾向于谁?有谁会想到鸾极不惜撕毁诏书,软禁胞弟,也要夺取帝位的目的竟是为了一个女人?入敌宫,伴君侧,一切早已注定……
  • 异世的交响曲

    异世的交响曲

    一道声音的召唤,梵天来到了异世,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必须踏上远征。但是梵天幻想的异世称王称霸的生活并没有实现,而是普通的像一个跑龙套。一路上梵天遇到了许多人和事,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情感。由许多事和情感和人组合在了一起,形成了这个异世交响曲。
  • 心跳加速了

    心跳加速了

    美好一个从来不相信爱情的女孩子,直到遇到他……第一次领会真香警告~脸上火辣辣的疼……“小呆,你真的不喜欢我吗?”“不喜欢”女孩违心说道.“哦……,那为什么你的画册里的人和我一模一样,还不止一张呢……”
  • 嗷嗷叫的野狼团

    嗷嗷叫的野狼团

    兄弟们,知道我拉海尔喜欢什么吗?我喜欢狼!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从今往后,我拉海尔要让狗日的精灵知道,碰到了我们骑士团,就是碰到了一群野狼,一群嗷嗷叫的野狼!在咱狼的眼里,任何叫阵的对手,都是我们嘴里的一块肉!我们野狼团吃精灵的肉,还要嚼碎他们的骨头!
  • 沉浮

    沉浮

    这是一部别致的官场小说。常务副县长杨大吉经历了一连串家庭变故后,在县长竞选中失利,退居二线。世态炎凉,情孽纠缠,他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错位。权力场瞬息万变,大起大落后,他最终看透世态人心,理清权欲罪责,内心得到了回归。
  • 傻白甜的高冷男神:追爱99次

    傻白甜的高冷男神:追爱99次

    被自己的青梅竹马给甩了?不怕,她本着打不死的小强的精神再接再厉,不信拿不下你!被自己的青梅竹马逃婚了?不怕,她一手拿着追踪器,一手握着橙汁,小样!被自己的青梅竹马表白?从此,她迎娶高富帅,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本文独一无二,苦涩青春亿万豪门应有尽有,欢迎入坑】
  • 火影亚颜..more

    火影亚颜..more

    一个可怜的女孩无原无古的死去了,后来才知道是死神的一个失误.......她的死因目前,我还没灵感,以后写成番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