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24500000036

第36章 赵匡胤践祚(1)

老赵的目光如果越过整个汴梁,往北,就是黄河。过了黄河,就是广袤的华北平原,再往北,就是被那个"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那是汉唐故地、虞夏旧封。那里尽是吾土吾民……他能够想起去年跟从大帝柴荣北征契丹的一幕幕……张永德的远见卓识

名将张永德在后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张永德成为后周太祖郭威的乘龙快婿事,宋人苏辙《龙川别志》所言甚详。

书中说,若干年前,正当后汉之际,官拜枢密使(略相当于三军总司令)的郭威带兵过宋州(今河南商丘)时,市人听说来了大人物,纷纷围观。围观群众中有一女子见到郭威竟然大喊:"这是我老爹啊!"市人以为她是个疯子,纷纷嘲笑驱赶。不料郭威听到,立即驻马询问--果然是自己女儿。原来在兵荒马乱中,父女曾天各一方,女子流落宋州。

妙的是,张永德也恰流落在此,二人在市面上混一口饭吃,当地父老同情他俩,使他们配为夫妇。

现在,女儿与做了总司令的老爸见面,不禁相持而泣。老爸要带女儿走,知道她已经嫁人,于是见张永德,一见之下大喜,认为"有贵人相",便一起带往军中,并奏明后汉朝廷,为张永德补了供奉官。

张永德作为郭威的女婿,与周世宗柴荣有了襟带关联,并因为郭威而从此开始了军旅生涯。

张永德不是凡人。有几件事可以窥见他的过人之处。后汉隐帝刘承祐眼见郭威势力扩张,不禁有了如坐针毡的感觉。在内侍的怂恿下,隐帝做出了昏聩的决定:诛杀郭威,以除后患。同时杀掉了郭威在京城的所有亲属。如前所述,郭威已经羽翼丰满,镇守澶州的王殷给他做了通报。

时张永德正在押送朝廷生辰纲,在节度使常遇营中。常遇也接到了隐帝刘承祐的密令,要他杀掉张永德。犹豫间,张永德猜测到了隐帝密令,他临危不乱,面见常遇。张永德第一句话就说:"将军是不是要杀我啊?"不待常遇说话,他又接着说道,"永德即死无怨,但恐连累君侯全家耳。"常遇愕然:"您这是哪儿的话啊?"永德说:"奸邪蠹政,我丈人郭公誓清君侧。这是一个事实,想必君侯已经知道。咱们这样:您先把我关起来,暂时不要杀我;万一我丈人事不成,再杀永德,那时我死也不算晚。万一我丈人事要成了呢?哈……"常遇看到这么坦荡的解释,也不好说什么,于是做出了两头下注的决定。他命令壮士对张永德严加看卫,一面又好酒好菜好招待。俩人还常在一起聊天。有一次常遇问他:"你看你老丈人郭威这事能做成吗?"永德曰:"最后必成!"结果,后汉亡,后周立,常遇接到了消息,于是来见张永德称贺,惭愧道:"老夫几误大事!"老汉我几乎误了大事!张永德凭过人胆识,逃过一劫。时周氏亲戚被后汉隐帝刘承祐诛杀殆尽,张永德的妻子也就是郭威的女儿侥幸逃过一劫,成为仅余的郭氏血脉。于是被封为晋国公主。而张永德则被提拔为驸马都尉领左卫将军。广顺二年,又提拔张永德为殿前都虞候,领恩州团练使。不久又升为殿前都指挥使,泗州防御使。第三年郭威死,郭荣改回原名柴荣,入继后周大统,史称周世宗。柴荣也是一位相信"长枪大剑戟"的人物,开疆拓土不遗余力。张永德在柴荣鞍前马后屡立战功。甚至在柴荣征伐江南时,张永德还献出家财制作了战船数十艘,运粮数万斛,自顺阳(今属河南淅川)沿汉水而下,支援大周。于是柴荣设"殿前都点检"一职,位在都指挥使之上,成为禁军最高司令长官,张永德荣膺此职。这一年,张永德二十八岁。赵匡胤二十九岁。

高平战后,如何处置樊爱能等人,周世宗有点犹豫。乱世中正当用人之际,樊爱能好歹也是一员战将……这个地方,张永德又表现了决断能力。

史载柴荣昼卧行宫帐中,张永德在侧,柴荣向他讨主意。张永德说:"樊爱能等素无大功,当这一方将帅,就跟白薯似的!未交阵而先逃,死了都不能抵过抵罪。况陛下正欲效法大唐平定四海,统一天下,军法如不严整,即使有勇武士,百万军,又如何能为陛下所用!"周世宗听到这里,将枕头掷到地上,高声称好。即刻拘捕樊爱能等人所部军使以上军官七十多人。

世宗亲自审问,叱责他们说:"尔等皆历朝老将,不是不能打仗;高平一仗,还没有交手,尔等竟望风而逃。这事没有别的原因,不过是想把朕当作"奇货",准备卖给刘崇罢了!"柴荣这话大有道理。远的不说,杜重威就是将石重贵当作"奇货"卖给了耶律德光,卖主求荣,正是樊爱能等人临战时的心思所在。

世宗下令,将以樊爱能为首的左翼将领们全部斩首。何徽等先前守卫晋州有功,世宗一开始打算赦免他,但又认为军法不可废弃,于是一并诛杀。但赐给他们棺材,着人送归老家安葬。从此,后周军士风气为之一变。史称"自是骄将惰卒始知所惧,不行姑息之政矣"。

"姑息藩镇"的祸端

事实上,"姑息之政"由来已久。唐末以来,藩镇坐大,百年来飞扬跋扈,君王难于制衡藩镇,不但演绎了一个"君不君臣不臣"的政制格局,令邦国管理效率下降,更有藩镇因为握有兵权,觊觎君王之位,往往在"时机"成熟之际,启动叛逆之心。于是有权力重新分配之争斗,而争斗中,血流成河。"国计"因此失序,令契丹总是能得到机缘插手中原事变;"民生"因此艰困,让天下士庶在乱世中一次次地品尝改朝换代的兴亡之苦。

按清学者赵翼《廿二史札记》中的说法,"五代姑息藩镇",是五代之乱的直接原因。他说:"唐自失河北后,河朔三镇,朝命不行,已同化外。羁縻至末季,天子益弱,诸侯益强,朝廷尤以姑息为事,卒至尾大不掉,区宇分裂,鼎祚遽移。"大唐王朝自从失掉河北之后,河朔三镇,朝廷的命令得不到执行,已经形同化外野蛮之地。施行胡萝卜加大棒的笼络控制办法以来,直到唐末,天子更加软弱,藩镇更加强大。但朝廷还是以姑息为主要办法。最后终于导致尾大不掉,国家政区分裂,江山变色。

整个"五代乱史",几乎可以看作一部"姑息藩镇"史。后梁末年,朝廷不能节制藩镇,有个大藩帅镇守河北,朝廷有隐忧而不敢过问。听说这个大帅死了,只能在宫中私自庆贺。有个节度使,夺人之妻,人家丈夫告到京师,梁帝为难,只好"曲事调停",和稀泥,史称"略无威断"。

唐明宗时,诸藩叛乱,多次征讨,都半路班师。有个叫孟知祥的据蜀为藩,唐帝派遣官员前往"监军",被孟知祥斩杀。唐帝还得下诏"抚之"。

后晋时,有大将杨光远总是对抗朝廷诏令,晋帝也没有办法。更有一个叫张彦泽的节度使,常干违法事,从事张式劝谏他,不听,张式出奔。张彦泽让人向晋帝面奏:"张彦泽如果得不到张式,恐致不测。"晋帝不得已,将张式交给了张彦泽。朝廷之尊,反为臣下所胁制。

……凡此种种,还是小事,更有藩镇直接反叛朝廷的大事。

后晋大将,镇守镇州的安重荣,要与契丹决战,石敬瑭好言谕止,安重荣根本不听,认为晋帝拿他没办法,接下来就联合襄州的安从进,准备造反。

另一位藩帅安从进,在襄州,晋帝想把他迁徙到青州去做大藩,他竟说:"好啊!等把青州移到汉江南边的襄州来,我就去赴任。"晋帝闻言,也不敢惹他,史称"亦优容之",还是得好言好语宽待他。

这种"姑息之政",直到郭威时代还存在,成为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处理军政要务的前代经验教训。

郭威诛杀王峻、王殷,可能是最终结束"姑息藩镇"的人物。他是在"姑息藩镇"尝到苦果后,果断处置,结果导致"君臣不终"(这一点让郭威的继任者柴荣常常说到)。但也正是因为有了郭威对藩镇的痛下狠手,这才有了柴荣后来"节制"武行德、李继勋的故实。

武行德是周世宗时的功臣,世宗在征淮南时,以武行德为濠州(今属安徽凤阳)行营都部署,曾在郡境破淮军两千余人。但不久率师屯定远时为江南军所败,武行德勉强逃出重围。周世宗没有姑息,而是果断将他贬官,左授右卫上将军。

李继勋是所谓宿将,在攻打南唐寿州(今安徽凤台)战役中,守御无方,导致南唐军出城来攻,并"破栅而入",后周军的攻城器械都被焚毁。此举让周军士气受阻,史称当时是"军无固志,诸将议欲退军"。周世宗也没有姑息他,将其免去中央军职,出为河阳三城(孟州,今河南孟县南)节度使,次年又免去其节度使而责为右武卫大将军。

了解五代以来"姑息藩镇"的故实,就知道张永德鼓励周世宗处置何徽、樊爱能,实是英明之举。此事也成为柴荣一生最具杀伐手段的案例。此前二百年"姑息藩镇"的局面,开始改观。

张永德慧眼识珠

王夫之《读通鉴论》论及樊爱能、何徽被正法事议论道:殷、峻诛,而后樊爱能、何徽可伏法于牙门,武行德、李继勋可就贬于国法;乃以施于有宋,而石守信、高怀德之流,敛手以就臣服。天诛也,王章也,国之所以立、民之所藉以生也。故曰不可以葅醢韩、彭之罪罪之也。百年以来,飞扬跋扈之气习为之渐息,一人死,则万人得以保其生。

船山意见译成现代语大意如下:因为有王殷、王峻之诛杀,所以后来的樊爱能、何徽才有可能伏法于军帐之前,武行德、李继勋才可以国法贬官;这个传统到了大宋时代,老赵施"杯酒释兵权",石守信、高怀德这类旧日藩镇,才不得不敛手臣服。正义的诛杀,也是王法所在,更是国家之所以建立、士庶之所以为生的保障啊!所以说,郭威诛杀王殷、柴荣诛杀樊爱能等,不可以用汉高祖刘邦诛杀韩信、彭越的不当来批评。唐末以来百年间,藩镇的飞扬跋扈之气习从此渐渐平息,诛杀一人,而万人得以平安,这样做,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事实上王峻不算被诛杀,是病死;王殷则死得冤,这一点,船山先生也同意,认为"王殷无罪受诛"。但先生行文至此,不加解释,有了文义矛盾。)古语有言:"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诛杀樊爱能这样的大决断,在"姑息藩镇"积习之下,是需要大智慧和大勇气的。而提出这个"一言兴邦"谏言的,正是张永德。张永德一番话语,对整肃后周士气深为有功。大约也正是这些地方,让周世宗柴荣感到了张永德的水浅水深……理解"姑息藩镇"的历史,理解解决"姑息藩镇"的"张永德模式",对赵匡胤后来的"收兵权"故实,会有更多同情理解。这是后话,且伏一笔在此,容当后表。

有一个传说(但也备不住就是史实),似能考见张永德缘何成了老赵家的死党。这个传说见于丁谓的《丁晋公谈录》,又见于苏辙的《龙川别志》。两书作者都是大名鼎鼎的北宋人,所记应该有根有据。

说张永德好方术,因此家里门客多道士。其中一个举子一病多年,张永德待之甚厚。此人会炼金术,能把水银变黄金,临行前表演给永德看。永德惊异,打算学这门技艺。举子说:"君自有三十年富贵,此术不足学也。"永德问他,举子卖关子不说,但他提示永德:"后当见吾于淮上。"说罢离去。

后来周世宗用兵寿春,永德从之。永德善射,往往到郊野设靶,观者如堵。有一次,他发现围观人群中有一和尚,原来就是那位举子。于是携手同归,宿帐中。夜半,张永德屏去仆人,问当年举子所言"三十年富贵"在哪里。

举子给他贡献了一个神秘意见:"若见二属猪人,善事之,则富贵可保也。"举子离去后,张永德有了猜度。"二属猪人"何在?他开始暗中打探。高平之战后,张永德高看赵匡胤一眼,老赵也就有了经常向老上级"讨教"的机会。当他俩能够聊天的时候,张永德想起了道士举子的预言。老赵告诉他自己的出生日,居然是丁亥年!丁亥之猪!

赵匡胤天姿英特,是一个生相出众的人物。经由高平之役,张永德更发现此人不俗不凡,现在又得知是一个"属猪"的,于是倾身事之。

赵匡胤虽然功名日盛,但家世并不显赫,他又生性廉洁,既不鱼肉百姓,又不贪污腐败,所以生活用度往往有拮据之时。张永德乃是贵戚之家,于是慷慨大度,不断地以家资奉给老赵。

更有意思的是,赵匡义生于己亥,小老赵一轮十二岁,也是属猪的!

赵匡义姿表尤异,一望而知不是俗人。这俩"属猪的"弟兄令张永德异常惊喜!

后来张永德有了好东西,甚至先要老赵挑拣,剩下的才自己享用。老赵深深地感谢永德,永德不说破,老赵也不知道他为何如此倾力结交咱老赵。

显德五年(958)老赵拟娶名臣王饶的女儿为妻,张永德"出缗钱金帛数千助之"。后来赵匡义又娶魏王符彦卿的女儿,周世宗皇后的妹妹符氏,因为银子不多,来找哥哥赵匡胤商量说:"符氏,大家闺秀,吾正穷着呢,没有合适的聘资,你看如何是好?"老赵干脆给张永德写了封求助信,要弟弟赵匡义去找他。张永德甚至把这个看作是对自己的荣宠,倾家助之。

两个高攀的姻缘,极大地改善了老赵的社会地位,周世宗所以高看老赵,与这两场婚姻也有关系。

不仅如此,有了贵戚家的资助,老赵还得以结交天下豪杰。没有张永德对老赵的经济援助,老赵家与后周各路英雄的来往就会捉襟见肘。但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张永德居然在政治上对赵匡胤也是倾心支持,没有二话。

张永德任殿前都检点,这个职位相当于国防部长、三军总司令。他居然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为赵匡胤坐大秘密地做了筹备工作。当然,张永德不一定就是秘密推戴老赵做皇上,但至少是推戴老赵做"老大"。但又有史料说:"忠武节度使、兼侍中阳曲张永德,徙武胜节度使。初,显德末,有江湖方士私谓永德言上(赵匡胤)受命之符者,永德在军中潜意推奉。"这里说的"潜意推奉"几个字,几乎就是直言张永德在帮助赵匡胤"谋反"!我对此类说法不大相信,因为:张永德深受柴荣信任,而柴荣当时还很年轻,正在壮年,除非谋杀柴荣,否则如何替代?但这类故实可以佐证的是:张永德对老赵心服口服。

显德二年后,张永德即开始倾心拥戴赵匡胤,为何?这是赵匡胤时代的又一个谜团。没有人知道张永德内心真实的想法。因此,我倾向于提出三个理由来解释这个谜团。

第一个理由:老赵人格魅力不一般。他仗义,有豪侠气,且为人正派,在五代乱世中,他的特立独行具有道德感召力。

第二个理由:高平之战,老赵"指挥"张永德的那一个瞬间,让他有了"听令"的谦卑。撇开职务官位不论,老赵比他更有气场。他服气老赵。我会在后面详叙"高平之战"。

第三个理由:如果张永德真的"潜心拥戴"老赵,"两个属猪人"等说法也许影响了张永德。不同史书记载的道士举子、江湖方士、睢阳书生,很可能是一个人。他们是不是老赵派往张永德身边的"卧底"或"说客"?史无明书,不好臆断,这类事如果做"故实"看,几乎就是在为陈桥驿事件做舆论准备;如果做"故事"看,也许不过是事后好事者的演绎。但即使是演绎,此中也有人心相背。这才是问题的要紧处:老赵得人心,连柴荣的姐夫张永德都已经心在赵匡胤这边了。王夫之《宋论》多次论及大宋得天下的因果,认为是"天命所归"。

现在知道的事实是:周世宗刚一逝世,赵匡胤做皇帝就已经是"天下归心"。这之中,张永德的潜在正反作用,不可小觑。他如果振臂一呼,反对老赵登基,估计又是一场血流成河的大战。

同类推荐
  • 南明雄主

    南明雄主

    1645年五月,扬州失守,屠戮十日,南京沦陷,弘光皇帝在芜湖被俘,至此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宣告灭亡。南京改为江宁,寓意江南宁静了。眼看满清骑射马上就要席卷天下,多尔衮下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满清第一次在世人面前露出狰狞可怖的面容,富庶的江南直面残酷的腥风血雨。在剃发易服的民族存亡之际,一个热血青年穿越到一个被撤藩很多年的宁王后裔的公子哥身上,带着一个怕死的管家和一个傻子家丁,究竟能不能改变南明各势力各自为政的局面?能够带领义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大好河山?
  • 清代——帝国余晖

    清代——帝国余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蜀汉召唤系统

    蜀汉召唤系统

    刘明成了刘禅,这时诸葛亮已死却得系统最后一统天下
  • 不义之忠

    不义之忠

    “感谢你教会了我许多,但你我终将为敌。”“我不会留手,抱歉了。”这是叶昭与聂瑾分别时的话,也不知是何缘故使两名挚友转而为敌,他们的结局究竟为何?
  • 隋末之群英逐鹿

    隋末之群英逐鹿

    大业十二年,李密虎踞中原,窦建德雄霸河北,李渊盘踞太原野心勃勃,大隋王朝已是千疮百孔,覆灭似乎已经是必然!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身为隋炀帝杨广之子的赵王杨杲站了出来,手握超级武将系统,战李密,灭李渊,重整大隋江山,问乱世群雄谁敢与之争锋?
热门推荐
  • 天行健3

    天行健3

    东平一战,楚休红舍生忘死,不料阴差阳错之下踏入了一个险恶的阴谋,被当成谋刺二太子的罪人押送回京。正当绝望之时,却有意外的强援到来,楚休红终于逃脱了业已加颈的钢刀。而此时蛇人的攻势越发迅猛,人类的命运已是危在旦夕……
  • 网游之创世神域

    网游之创世神域

    一款充满神秘的虚拟网游,让无数人趋之若鹜,也让叶落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此踏上了不一样的游戏世界。这一切的起源,究竟是神秘的系统bug,还是另有隐情?虚拟网游,重生,未来,平行世界,这一切的一切,又究竟藏着什么惊天计划?
  • 我在诸天刷野怪

    我在诸天刷野怪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刷怪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便再刷一波!听说你的后台很硬?那么抱歉,我从来不需要靠山,我自己就是整个修真界最大的靠山!什么?你说你可以翻山倒海,破山碎石?停停停,通通核平!不要在我的面前吹牛,我有系统你没有,这就是任性的理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消愁典当行

    消愁典当行

    偏僻的街道转角有着一间奇怪的典当行和一位奇怪的老板。在这里典当出失恋,赎回的就是爱情。在这里典当出对亡人的思念,就可以实现阴阳的对话。在这里典当出对前路的茫然,换回的就是先知的未来。……只是,来到这里的他们都遭到同一个身着兜帽长袍,戴着白色笑容面具的中二病患者戏弄过,恶作剧过,他们不知道这中二病患者是谁,但一提到他就恨,这家伙是比噩梦还惹人讨厌的人!“喂,你不知道把刻上名字的三生石再凿掉就不起作用了吗?”大圣挽着紫霞的手吼道。“可那么大一块我搬不动……”“!!!”
  • 英魂逆命书

    英魂逆命书

    千年一次的群星陨落后,封印在魂器中的史前强大英魂便苏醒过来。被上天选中的少年们传承着史前英魂力量,陆续登上历史的舞台。受尽磨难的天生剑胎,一步步揭开围绕自己身世的惊天大局。且看孤儿如何步步超越,步步灭神
  • 亦心妖师

    亦心妖师

    这部小说相当于是一座桥梁,通往另一个庞大世界的桥梁。自古人妖不宜相恋,但总有人妖真爱相遇。时至2120年,人间与妖界也慢慢接受了这事情。为了万族和谐大计,离开地球的救世主大大留下了爱神权杖赝品,让剩下的人去找寻可以指导人妖感情的天生拥有情爱能力的人,这重任派到了天生能与情爱之力沟通的某炼妖师手中。主角在威逼利诱下只能收拾烂摊子,本来只会捉妖的他不得不强行转行,化身恋妖师专门处理人妖恋等事宜。本书脑洞大开,随性而为,不曾想过结局,如果有很多喜欢可以征集公投一个。下面是重要的话:哼!我的恋妖师书名被一个只更新了两章的家伙占了!只能强行拆字了!还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本作不定期更新,遇到没更千万别催,那是因为我在同时写两本小说!
  • 乡村纪事

    乡村纪事

    这部小说以人物记事的形式,叙述关中平原一个移民小村庄一百多年间发生的许多故事。故事描写了小村庄历代村民建设和发展栖身家园的艰苦奋斗历程,充分展现了当地农村奇特的民风民俗,体现出小村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晚来集:无题诗100首

    晚来集:无题诗100首

    诗歌已不再有身世和谱系,也不再是炫技的表达,它仅仅是一条修身的秘径,一种催问性灵的香草,有待珍视之人的发现和呵护。一个怀揣了诗心的人,当然青春常驻,思想流芳。
  • 次类人之战

    次类人之战

    进化的次人类不是丧尸活死人,他们有智慧有组织,能集团作战,身体机能也比人类发达许多,但血腥程度也比人类残忍许多,真正的人类社会受到空前挑战,世界的末日似乎已经来临。混乱、灾难、杀戮,亲人的失散,战友的倒下,也不能折断正义之剑的浩然之躯。既然已经开战,那么必要他血债血还!————书中部分情节描写如令读者不适,敬请原谅,慎入!想看小白文,YY文请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