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24500000025

第25章 征淮南(3)

当下钟谟、李德明二人被吓得发抖不敢说话。这时节,冯延鲁也被押到了。人们看到曾经在南唐威风凛凛的学士也是将军,如今一副倒霉相,冯延鲁这位昔日被人目为奸佞的"五鬼"之一,还一身和尚服打扮,不禁嘲弄他们说:"昔日旌旗,拥出坐筹之将;今朝毛发,化为行脚之僧。"过去在旌旗之下,曾经被人拥戴着的坐筹帷幄之将,现在头上的毛发不知哪儿去了,居然变了一路化缘的行脚和尚。

周世宗柴荣听到这话,觉得好玩,很高兴,想想这个冯延鲁,也没有什么大罪,就放他回去了。

吴国杨氏绝嗣

冯延鲁似乎命运不济。他之前扬州留守是周宗,就是李煜时代绝色女子大小周后的父亲。周宗在南唐做官,享尽荣华富贵。周宗后来又从扬州到金陵,后来赵匡胤兵下江南,围城前,周宗病逝。时人都认为周宗太有福气,在扬州,扬州平安,离开扬州,扬州失陷;在金陵,金陵平安,病逝金陵,金陵失陷。南唐第一名相宋齐丘甚至在给周宗吊丧时,抚着周宗的棺材哭道:"君大黠,来亦得时,去亦得时。"先生太诡异啦,生也是时候,死也是时候。李璟听了这话很是不高兴。冯延鲁回到金陵后,李璟也没有难为他,继续做官,后来还与赵匡胤打过交道,而且有功于南唐,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韩令坤下扬州,发出告示,慰问安抚扬州百姓,于是一城士庶,都在兵火之余,安顿下来,没有大乱。随后,韩令坤奉旨开始向泰州用兵。这时候,泰州发生了一件惨案。

南唐主李璟知道泰州难保,急令园苑使尹延范到泰州,将原来的吴国让皇帝家族迁徙到镇江。所谓让皇帝,就是将皇位禅让给南唐开国君主李昪的吴国末帝杨溥。按照一种记录的说法,李昪、李璟,都待杨溥不错(另一种说法则与之相反,暂不论)。杨溥死后,其家族继续享有优厚待遇。现在周师临近,他们不想使让皇帝的后人落在后周手里,于是,在忙乱中不忘记迁徙这一支族人。

当初,杨溥在镇江病逝或遇害(史上两说并存,容当后表),他的家族眷属都还居住在泰州廨舍。先主李昪受禅之后,事务繁多,没有来得及关注杨溥后人,等到听说杨溥病逝,这才对儿子李璟说:"我们现在的这个邦国,本来是人家杨氏的;国君也是人家杨氏的;但天地天命有变,偶尔转移到我身上而已,看来顺逆的形势,无常。但越是这样,越要注意怜悯杨氏孤儿孤女。他们侨居于泰州,以后要迁徙他们到镇江。要注意赡养、抚育,不要让他们流离失所。男女婚嫁,要由官方负责补给所需。"但这事也一直耽搁着没有动。现在战事起,李璟想起李昪的嘱托。杨氏是个大家族,尹延范认为战乱期间,道路艰难,担心杨氏叛乱,于是擅自做出决定:"尽杀其男子六十人",只将杨氏女眷送过江来。李璟闻听大怒,将尹延范腰斩。

吴国杨氏从此绝嗣。李璟腰斩尹延范,也有苦衷。他曾对左右哭着说:"尹延范其实也是为了我唐国的安全。他很像当年三国的曹魏武将成济啊!我不是不知道尹延范的忠诚,实在是不得已啊!"成济是三国时被司马昭心腹贾充指使,刺死了魏主曹髦的人物,当时司马昭为息众怒,不得不将成济杀死。李璟杀尹延范,也有效法司马昭的意思。

当初让皇杨溥有一个儿子名杨琏,很得杨溥喜爱。为这个孩子,杨溥还对李昪说:"吾让国后,没有其他事情请求,但请能选一个有年德的儒师,让他来教育我儿子,让我这个儿子懂得人伦孝让之道。他日继承我的爵位,能主持我的祭祀,让我在九泉之下,得以血食。如此,吾志足矣!"李昪闻言,即选派了南唐当代最好的儒者来教育杨琏,还将自己的四女嫁给他。

杨琏与李昪四姑娘感情甚好。李昪践祚后,授杨琏中书令,并拜池州刺史。但杨琏在赴任的途中,饮食吃凉了,不幸死在船山。

四姑娘是一个贤明温淑的女子,长得也漂亮,史称"容范绝世",容貌和道德都是一等一的极品女子,被封为永兴公主。她受过传统教育,知书达理,似乎不愿意父亲在"传禅"中称帝,听到有人称她"公主",就感到自己是"叛臣"之后,往往就会呜咽流涕,推辞,不愿意让人称她"公主"。据说宫中人都为她而感到"惨戚"。杨琏死后,四姑娘终身穿着都是"缟素",去掉一切容饰,不吃荤腥,只诵佛书。对人即自称"未亡人"。她早晚一炉香,祷告词是:"愿儿生生世世,莫为有情之物!"她居住在镇江的延和宫里,年二十四时,无疾坐亡。据说她死后,连续五个晚上,从她的口中有光如白练而出,长丈余。

为她收敛时,肢体温软如生。李昪那时为这个女儿,痛苦痛哭,几乎不能自已。这是五代十国记录中,罕见的一段儿女情缘,也是所谓"时代的悲剧"。

南唐危急孙晟议降

且说韩令坤等攻克泰州后,泰州刺史逃奔金陵。南唐主得知扬州失守、泰州失守,钟谟、李德明游说无成,大为震恐。

于是再派泗州牙将王知朗带着亲笔书信送给周世宗柴荣,信中称:唐皇帝奉书大周皇帝,请息兵修好,愿以兄事帝,岁输货财以助军费。

李璟的意思是,可以效法石敬瑭当年事奉契丹那样,来事奉后周。但天无二日,柴荣看到李璟信中自称"唐皇帝",干脆不搭理。中主李璟看看南唐形势危急,再次派人带蜡丸密信求救于契丹。当时泰州已失去,出海口已经不通,间谍只好走陆路。结果,这位交结契丹的南唐使者在河北深州被后周静安军刺史何继筠捕获,千里迢迢押回柴荣淮北大营。

契丹,联系不上;北汉,按兵不动;后蜀,自顾不暇;荆楚南汉,已是仇家;唯一的友好邻邦吴越,正在做着后周的"兵马大元帅",成为后周的一部分。李璟举目望去,南唐已经外无援兵。

这是南唐最危急的时刻了。如果寿州被攻克,南唐的北部屏障就被撕开一个巨大的裂隙,周师过淮河、过长江,都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李璟万般无奈,派出宰相右仆射孙晟为司空,与礼部尚书王崇质,向后周奉表称臣,求和。表称:自从唐朝天佑以来,海内分崩,或跨据一方,或改朝换代,臣继承祖先事业,奄有江表之地。但当时看那群乌鸦落足未定,臣欲归附凤凰哪里去找?而今不同,天命已有所归,大周声教泽被远近。我唐愿比两浙吴越、湖南武平,仰奉正朔,谨守土疆。恳求周师收敛征伐之威,赦我后服之罪,从我这个下国开始,做大周的外臣,如此,安抚边远的德政,谁还会不服呢!

这番话的重点是:不再称帝,转而效法已经称臣的吴越国、武平军,奉后周为正朔。

随行使者又带上黄金千两,白银十万两,罗绮两千匹。孙晟知道此行外交任务太艰难,行前几天对左相冯延巳说:"此行应由您左相担纲。但我孙晟如果辞让不去,则有负于先帝。"临行当天,孙晟知道事已不能免,夜半叹息后对同行者王崇质说:君家百口,宜自为谋。吾思之熟矣,终不负永陵一抔土,余无所知!

先生您家里有百口人之多,应该好好自己谋划一下。我,早就想通了:最后绝不辜负先主(李昪)的那座陵寝!其他,不是我所知道的。

这话的意思,就是要以死来报答先主李昪当年的知遇之恩。当年,孙晟在魏博之乱中,做着宣武军朱守殷的判官,起兵反李嗣源,兵败,逃亡吴国后,得到当时徐知诰也即李昪的优待,多年过去了,他至今没有忘记。这位江北的读书人,士大夫,临行前,鼓涌浩然之气,有了悲壮的神态。

孙晟等人到达世宗柴荣大营所在地后,有令,派人带孙晟到寿州城下,让他招安南唐守将。刘仁赡在城楼见宰辅孙晟来到,身穿戎装甲胄行拜见礼。

孙晟对刘仁赡说:"君受国厚恩,不可开门纳寇!"刘仁赡一笑报之。柴荣见到孙晟后,听说他如此"招谕"寿州将士,大怒。孙晟从容道:"臣为宰相,岂可教节度使外叛邪!"世宗柴荣也是一代明君。他知道军事冲突与价值冲突是两回事。而孙晟一番话,与他所信奉的价值立场,无冲突。因此,无话可说,没有继续追究。孙晟与此前来上表的南唐官员李德明等人会合后,当众传达了中主李璟的意见给周世宗--南唐请求去掉帝号,割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每年输送金帛百万给后周,以此条件,要求罢兵。连寿州都可以割让了。但周世宗认为目前淮南之地已半为后周所有,诸将每天都能传来捷报,所以就想实现王朴《平边策》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尽有江淮之地。因此对南唐提出的这个条件还是不答应,但也不回应。

李德明看明白了周世宗的意思,又见周兵每日都有进展,知道事情最后恐怕还是不可避免,于是向世宗奏称:"唐主不知陛下兵力如此之盛,愿陛下宽限臣五天时间不作讨伐之举。我回去告诉唐主,尽献江北之地。"周世宗一听,这才是我想要的。于是答应了他,给他五天时间。

和谈破灭以身殉国

孙晟心头一动,马上奏请:让王崇质与李德明一块回去--此际,孙晟已抱定必死之心,不想让同僚跟着自己一道殉国。

周世宗同意。另派遣供奉官送李德明等人回金陵,并给李璟写去了第一封信,信中说:只管保存唐国帝号,不失松柏岁寒之心!如有坚决事奉大国之义,我也不会将人逼入险境。……等到江北诸郡全部献来,我大周之军就会立即罢兵。言尽于此,不再赘述。如果最后结果不是这样,请从此两绝。

这封信透露的主要信息就是:我要江淮,其他可以无所谓。同时,柴荣又给南唐将相发去诏书,让他们讨论成熟以后,来归附大周。李德明回到南唐首都金陵之后,盛赞后周世宗的威德与甲兵之盛,规劝唐主割让淮南江北之地。南唐主不高兴。宋齐丘也认为割让土地无益。

李德明平时为人轻佻,常常言过其实,国人也不大相信他的话。枢密使陈觉、副使李徵古一直憎恶李德明和孙晟,就收买王崇质,让他说得跟李德明有差异,以此来迷惑李璟。李璟听了果然疑惑,陈觉等人就趁势说李德明的坏话,并用"大义"批评道:"李德明卖国求利!"南唐主李璟果然大怒,不容分说,在街市将李德明斩首。

这是孙晟估计到的风景。他更知道自己独立留在后周,已经来日无多。柴荣事实上很敬佩孙晟的操守气节,一直待他很优厚。朝会时,让他列在中书省官员之后,还经常召见他,有酒有肉。但是柴荣向他打听后唐军政事务时,孙晟只有一句话:"唐主畏陛下神武,事陛下无二心。"就是不向柴荣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柴荣也不与计较。

但是不久南唐勾结李重进和契丹的蜡书密信被柴荣知道后,大怒。于是召来孙晟,责问他所谓"事陛下无二心"所言不实,并开始用审讯犯人的"勾距之术"向孙晟套话,试图了解南唐的兵力部署。孙晟大义凛然,正色说道:"臣为陪臣,代吾主来觐见天王,是认为天王也是明君,怎么反而用这种套路来欺臣,要臣卖主?臣岂是肯于背心卖国以苟且偷安求取富贵之人!事到如今,不必多说,臣只有一死来敬谢陛下。"柴荣再问他南唐虚实,意思就是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但孙晟沉默着扼守尊严,一言不发。

柴荣无计可施,于是命监察长官都承旨曹翰去见孙晟,再去问他南唐虚实。

曹翰跟他吃酒,酒过三巡之后,曹翰很从容地问他南唐兵力部署问题。孙晟还是不回答。

曹翰最后说:"有敕令,赐相公死。"孙晟神色怡然,找到鞋子穿上,整衣冠,南向拜,说道:"臣,谨以死报国!"

于是就刑。但是事后柴荣又很感动于他的忠诚节义,很后悔杀掉他。

孙晟,又名孙忌,他从小孤贫,但是很好学。辅佐先主李昪时,遭遇多人嫉恨。他本来口吃,与人初次接触,往往都不能寒暄,但是坐定后,谈论起来,词辩锋起,甚为犀利。李昪践祚后,拜为学士,中书舍人。

宋齐丘排挤他,出为舒州(今属安徽安庆)团练使。此地当时多盗贼,很多人被刺了字。他在此地管理这些人物,偶尔有不够令人满意的地方,就有两个士卒大白天带着刀进入府中行刺。

当时刺客从西门进来,孙晟恰好在东门看到,就让左右暂时回避,然后对刺客扬起袖子,高声喊道:"我在这里!"刺客一听,不免惊愕。孙晟又说:"尔辈要想杀我,现在还不晚,大丈夫视死如归,本来没有什么,但我想的是你们这些人!我要是死了,你们肯定免不了干系,那时无名而死,岂不可惜!况且,难道你们就不略微想想你们的亲人也要受连累,他们又有何罪,被你们这几个人株连而遭遇灾祸呢?"说到这里,已经打动了几个刺客,于是一腔怒火暂且压下,变得可怜巴巴地听孙晟继续给他们讲道。孙晟说了一番祸福相倚的道理后,跟他们约定:"现在,我解下我的金带给你们救急。带着我的金带,你们呢,赶紧跑。我绝不派人追你们,可以天地神明为证。"几个刺客听到这里,已经被他感化,没有要那个金带,逃跑了。

孙晟在南唐做官二十多年,由一名不文而富贵,像韩熙载一样,家中蓄养了很多姬妾。平时吃饭时,不设几案,让众姬妾每人端着一个食器,环列四周,好为"肉台"。他就在这"肉台"中取食。这做法甚至成为南唐的流行时尚,富贵人家往往效法。

他是那种富贵日子富贵过,大义来时不苟且的风流君子。这类人物史上不少,南宋著名大臣文天祥也是这样的人物。

后来孙晟又回到朝中做官,一身正气,与冯延巳同为宰辅。但冯延巳很不能忍受他的正派,跟他在一起,几乎如芒刺在背。史称"延巳丑其正",冯延巳认为孙晟的正派很丑陋。他甚至对人说:"可惜金盏玉杯盛狗屎。"意思是:朝廷这个宰辅的职务居然给了那个狗屎般的人物。他将孙晟视为"狗屎"。

但陆游著《南唐书》对孙晟评价不低。他认为孙晟与刘仁赡一个死于"奉使",一个死于"封疆",都是"天下伟丈夫事",这两个人物,即使是敌国如后周,也不敢轻易贬抑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先主李昪、中主李璟能够礼贤下士,所以得到士大夫以死相报。陆游认为,这正是儒家"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的礼治风景。

船山先生《读通鉴论》,则对孙晟给予了更高评价,认为他的"坚贞之操""从容之度",是可以与颜真卿、文天祥"雁行"(并列)而无愧的人物。

这种评价,是小文人冯延巳不懂得的。

攻伐失利世宗返京

唐主李璟杀掉李德明,断绝了与后周求和的机会,百般无奈,只好倾全国之力,继续部署,与周师展开以寿州为中心的南唐保卫战。

他命令诸道兵马元帅亲王李景达将兵拒周,以陈觉为监军使,前武安节度使边镐为应援都军使。中书舍人韩熙载上书说:"信莫信于亲王,重莫重于元帅,安用监军使为!"韩熙载的意思事实上是不相信陈觉。他认为陈觉监军,只会掣肘、坏事。但唐主不从,又遣鸿胪卿潘承佑到福建泉州、建州去招募骁勇,潘承佑又推荐前永安节度使许文稹,静江指挥使陈德诚,建州人郑彦华、林仁肇来带兵。唐主任命文稹为西面行营应援使,彦华、仁肇皆为将。

林仁肇,是原来闽国大将林仁翰的兄弟。潘承佑是闽国名相。李璟攻灭闽国后,起用了一批闽国不得志的人才。

周世宗柴荣也开始继续部署,这年夏天四月,以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李重进为庐、寿等州招讨使,以武宁节度使武行德为濠州(属安徽凤阳)城下都部署。

双方重新部署后,南唐右卫将军陆孟俊从常州领兵万人赶赴失陷的泰州,后周军队战不利,逃去。陆孟俊收复泰州,遣将驻守,而后又转攻扬州,屯驻在扬州西北的蜀冈。

同类推荐
  • 恭贺新禧

    恭贺新禧

    被封禁百年的世界一朝破禁,有人渴望、有人畏惧的灵气重新回到世间。这一次的结果,会不会又是山河破碎,尸横遍野?一个以时间为名的少年,在新世界辞旧迎新,过着一年又一年。他会给世界带来什么,世界又会回馈什么给他?这是一个有关神秘的二十四节气,和不断辞旧迎新的故事。希望读者大大们多多支持!
  • 薛家忠良传

    薛家忠良传

    唐朝大将罗成为国捐躯,唐天子即梦扰青龙。龙门县薛家自闭小儿薛仁贵,因见白虎,竟开口说话,更踏上学武之路!倾家落魄之际,获柳金花赠衣;尉迟恭囚解建都,薛仁贵打猎遇帅,为今后打下基础,缔造出一部薛家忠良传!
  • 史上第一公主

    史上第一公主

    别的公主在历史书都只留下寥寥数字的记载,大多连名字都没留下,她不光留下了名字和大堆的史料记载,她的名字后面还有大堆的头衔——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和发明家,近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奠基人。不过没人知道她其实是个穿越者,穿越前还是个男人。-----------------------------------------------------------------总之,这是一个理工男魂穿盛唐,在古代传播科学知识发展生产力的普通故事球吐糟,球收藏,球票票,满地打滚各种求。
  • 乱世文人

    乱世文人

    新书《历史修正客》已经发布,烦请移驾新书,多谢(o^^o)
  • 汉血尽无悔之未卜先知系统

    汉血尽无悔之未卜先知系统

    看看卫仲道拥有未卜先知系统后,如何平定九州,借着系统的功能揭开历史的迷雾,看看真实的三国,看看真实的他们。诸葛弩的真实存在,郭大的崛起,匈奴的叛乱,吕布的为人,
热门推荐
  • 独宠小娇妻

    独宠小娇妻

    他欧洲最大体系黑道教父——暗界首领:魔,莫伊财团的年轻总裁,如何会冠上同志的标签?难道是他心硬如铁,原来他早被那个单纯女订下!尽管她另有所爱,!“眸儿,不管花多少时间!我会等你忘了他!我等你!”原因只有碰上对的人,才能撞出花火。
  • 网游之王之浩劫

    网游之王之浩劫

    时代的进步,伴随着各种利益的严重分化,导致一场以网游展开的利益阴谋。本无心过问,奈何网游的阴谋波及至亲,林風为寻找至亲被害的真凶,毅然进入游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林風进入游戏,彻底展开!
  • 丹书墨问

    丹书墨问

    逗留世间的女仙人遇上此生的欢喜冤家,一路同行,又有什么在渐渐萌芽。妖域之行有谁相伴,千树墨梅又为谁而开,留一卷丹青,写尽此生芳华。
  • 强势回归:这个废材惹不起

    强势回归:这个废材惹不起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唯一的弱点就是亲情;她,是凤起大陆凤灵国蓝家大小姐,却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废材,当她成为她,神丹?神兽?抱歉,我穷的只剩下这些了。神器?我觉得都是破铜烂铁啊,我们要圣器就好了啊上冲圣域大陆,下闯奴隶古域。到最后却发现自己.......········请问这位仁兄你可以评价一下蓝婉安吗叶玉柔:是婉安姐姐救我于水火之间,给予了我家的感觉蓝怡洁:妹妹自从醒来之后就变了,变得更强了,再也不需要我和哥哥的保护了蓝枫:这小丫头的胆子涨了不小,倔脾气还是没有改梁苏:原来我和她的仇早在几千年前就结下了轩辕修:婉安是我永生的挚爱轩辕亦:争夺了千年,重来一次我还是输给了他
  • 灵能者异闻录

    灵能者异闻录

    一个时常仰望星空的少年有一天突然得到了自己喜欢女孩儿的表白,一个总是吃泡面的宅男想着有一天能与自己喜欢的女孩儿重归于好。许多事情就算是从未失去人们也依旧知道它的珍贵,许多事情失去一次后便发了疯似的想将其找回。大体上这便是一个有着超能力设定的,整体颇为轻松的,每个人都想要拼尽全力守护住自己在乎的事物的故事。
  • 守龙记第一季龙系魔法

    守龙记第一季龙系魔法

    一个十岁的少年,在一个不知道的情况之下,体内爆发出了龙系魔法的力量,从而来到了一所学院,并结识了四位好朋友,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即将启程
  • 殖民地玄

    殖民地玄

    当黑暗降临之际,人们是否能坚守善。这里是开阔者号,请你们立即投降。人性并不黑暗,在这里你会看到人的觉醒。以及他对她的诺言。
  • 乌龟升级在异界

    乌龟升级在异界

    从无间地狱归来的杨峰,再次获得了转世重生的机会,不料却意外转生到一个修仙类游戏世界。游戏也就罢了,居然还是回合制游戏?回合制也就罢了,居然转生成了怪物?怪物也就罢了,居然是一只乌龟?作为一只有梦想的“经验宝宝”,为了不被人杀,那就只能杀人!呔,小贼休逃!下面是本龟的回合。
  • 本拉登传:妻儿亲述恐怖人生

    本拉登传:妻儿亲述恐怖人生

    本·拉登为何会从一个严谨持家的阿拉伯男子变成丧心病狂的恐怖份子?他如何训练自己的亲生儿子充当人体炸弹?在阿富汗荒凉的群山当中,本·拉登是如何建立起庞大的恐怖训练营的?在家人眼中的本·拉登容易害羞,对去世多年的父亲念念不忘,甚至还对女人心怀畏惧……
  • 萧瑟洪荒

    萧瑟洪荒

    这是一个普通的寻死少年,从地球穿越到修仙界至今不死的故事。他的生命其实很脆弱,但奈何命多;他毫无修仙的天赋,但奈何被动会叠加呀,管也管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