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24500000017

第17章 高平之战(3)

这就是"一言兴邦"的最好注释。乃至于大宋名相王安石认为冯道此际是"屈身以安人",所安者,百姓也。这种行为就是"诸佛菩萨行",对冯道此语评价极高。有意味的是,将冯道骂得一钱不值的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行文至此,也愿意说一句公道话:"人皆以谓契丹人不夷灭中国之人者,赖(冯)道一言之善也!"冯道的民生理念,感动了王安石,也感动了反对他的欧阳修。这样的历史记录,在记录者那里,是经由思想之后的再讲述,其间的褒贬清晰可辨。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他的历史地位,已经出现了丰富性。

他对美色的超人自控能力,体现了他的道德操守;他对民生的关注,体现了他对传统圣贤精神的肯认。但他真正的复杂性,更体现在他对军政事务的处理方向上。这方面,他有"典型案例"。

远结契丹冯道出使

石敬瑭时,举国投靠契丹。契丹帮助石敬瑭有了天下,曾派人出使后晋,后晋需要派出大员去回应契丹的来使。一次朝会,石敬瑭说:"咱们应该派遣一位宰辅做大使,到契丹走一趟。"这时候,朝中的大臣,宰辅一级的官员有好几个,都不敢搭腔,因为他们知道,到了契丹,生活苦不说,能不能回来不是个可以肯定的事。过去很多出使契丹的人,都被留下没有回来,韩延徽、赵德钧、张砺等,都没有回来。他们不愿意离开桑梓之地。此外,虽然已经与契丹通好,但是反覆难测,万一有变,性命休矣。于是,没有人愿意去。

冯道正与诸公在政事堂刚刚吃完饭,知道这事后,就对厅堂的管理主任说:"我冯道可以走一遭。"管理主任听后,手都发颤。冯道很从容地要来一张纸,写了两个字":道去。"冯道出使契丹。当即就替石敬瑭拟定了一份敕令:着冯道出使。写完这道敕令,管理主任都流下泪来。冯道却找一个人交代他回冯府向妻子告别,自己连家也不回,当晚就住在驿馆中,准备出使的细节。

石敬瑭很感动,为他饯行,他说了很多推心置腹的话头,说到为了家国,不得不劳烦国家大臣出使远方,石敬瑭甚至很动情地向他敬酒。

契丹因为冯道名气大,所以对他也是极尽礼数,招待他的规格与招待本国国相的规格一致。赐给的物品也一样。平时赐给契丹宰辅象牙笏,也赐给冯道象牙笏;腊月赐给契丹宰辅大牛头,也赐给冯道大牛头。冯道还写诗记录此事:"牛头偏得赐,象笏更容持。"契丹看到诗很高兴,就暗示要把冯道留在草原。冯道回答:"两朝皆臣,岂有分别?"我冯道在后晋、契丹两朝都是臣子,留这里在那里,有什么区别。

契丹赐给他的财货,冯道全部用来购买薪炭。人问他,他就说:"北方地方寒冷,我老了,不堪忍受寒冷,要多买些取暖。"他这个举动对契丹人有了感化作用。契丹人最后决定还是放他回中原去吧,尽管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个人才!但契丹放他走时,冯道又三次上表愿意留下。契丹知道这是礼数,还是出于对他身体的考虑,让他南下。等到确定可以走了,冯道又拖拖拉拉了一个多月。等到出发了,又在各个驿站住上好几天,这样在契丹境内走了两个月。等到一出契丹国境,冯道马上命令快快回京!他早就归心似箭啦。人问他到底怎么回事,冯道答:"契丹多诈谋。我如急着回国,他们要是看出什么端倪来,按照他们的骑兵那脚力,想追上我们,就是一个晚上的事,咱怎么走得脱?我不急,慢慢走,他们就无法测度了。"后晋与契丹联盟,这事,不是冯道做的,却是冯道遭遇的。这话的意思是说,中原帝国勾结草原帝国形成一种屈辱的联盟,是冯道见证的"实然"世界。他只能在这个"实然"世界中做事。他可以不到契丹去,但必须有人到契丹去。在这个"实然"世界中,如果打破平衡,也即与契丹诉诸战争,按照中原当时所有的国力准备,有否胜算不论,兵戎相见中,民生的苦难就会以"浩劫"的局面而出现。契丹的"打谷草",后晋的"括率",已经有例在先。

"传国宝万岁杯"

"实然"的军政格局条件下,冯道选择的是平衡。若干年后,到了后晋出帝石重贵时,冯道位居宰辅,但遇到决策,他往往"依违两可,无所操决",办事这样也行、那样也行,模棱两可,不拿大主意。于是有人对石重贵说:"冯道这人,可以是和平时期的好宰辅,现在正是国家艰难时期,他当宰相,就好比让参禅的和尚去飞鹰抓兔子,那可不是他擅长的。"石重贵认为是这么回事,就让冯道去做节度使,兼侍中,等于不再让冯道做朝官。

在此之前若干年,冯道在晋王李存勖时代,做秘书。李存勖刚刚拥有了河北三镇,麾下有一位中门使认为平时陪着晋王吃吃喝喝的人太多,这几乎就等于腐败,于是请求减少一些陪吃人数。李存勖大怒,他说:"我这是为勇士们准备的饭菜,他们都是保卫国家而不怕牺牲的人。这事我也不能做主?那就让军中另外选择河北的藩帅,我自己回太原去!"于是马上召见冯道,让他起草文书诏告诸军。冯道拿起笔,但就是不下笔,做出迟疑徘徊的姿态,一个字不写。李存勖催他,他就说:"大王您刚刚平定河南河北,算是安定了天下,中门使所请求的也不是多大的过错啦!大王您不听也就算了,何必这样惊动远近呢!如果让敌人知道这事,就会说大王君臣不和,这可不利于提高威望啊!"在后来,柴荣时代,冯道又曾严厉劝谏柴荣不能亲征河东。诸如此类,可以看出,冯道不是"依违两可,无所操决"的人物。那为何面对后晋太祖石敬瑭,他会主动承担责任;面对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周世宗柴荣,他会恳切劝谏;而面对后晋出帝石重贵,则做不负责任的姿态呢?为何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呢?

此即儒学所称道的"权变"。根据不同的情势做出不同的决断。石重贵时代已经将一个邦国做到了"无道"之境,在那个时候,任何正确的谏言都不会被采纳。景延广和冯玉等人的专权,甚至连老臣桑维翰都被排挤在外,冯道于是只好尽量将自己蜷缩起来,不再挥发能量。他能做的只有明哲保身--无道邦国中的明哲保身,是儒学肯认的重要价值观。

石重贵王朝付出的代价已经知道了:景延广大言"十万横磨剑",导致石重贵对契丹宣战,最后国破家亡。

当然,按照儒学正道,他应该向石重贵提出至少三次谏议,不被采纳,可以辞职。这是"贞道"所在,"明哲保身",按照程序,应该有这样一个环节。冯道欠缺的是这一步程序中的环节。

后唐明宗李嗣源得到一只玉杯,上镌刻文字"传国宝万岁杯"。明宗不认识汉字,问冯道这是怎么回事。冯道说:"仁义者,帝王之宝也。故曰:"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这一番话,李嗣源不懂,等冯道走了之后,他又问左右侍臣,侍臣为他讲述其中的含义:仁义,是帝王真正的宝物。所以儒学有话说,"皇上的位子是大宝,如何守住这个位子要靠仁义。"这个故实证明:冯道在辅佐帝王生涯中,推崇的是儒学之道:《大学》论"止于至善",说帝王之"至善""止于仁"。

当冯道以儒学最高价值理念"仁义"来教诲皇上时,他有了"帝王之师"的身份。他正在以传统儒学的圣贤理念一点一滴地影响着这位沙陀人。传统中国,就这样在血雨腥风中,完成了一次意味深长的"民族融合"。

狼虎丛中立身

冯道最大的功绩是在乱世中积数十年之功,与名相李愚一起,主持校定了儒家"九经"文字,并雕版印书,史称"五代监本"。这是与后蜀刻经几乎同时的中国最早的刻印书籍,对传播儒学价值,有功。这件事在儒学史上是一件大事(在出版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它预示着即使在乱世,也有特立独行之人为传播儒学做功德。而且越是乱世,越是道义沦丧之际,传播儒学的价值也就越为显豁。就这个意义上说,甚至可以将冯道视为五代十国那个乱世弘道第一人。

当他积数十年之功,在做这同一件事时,必有起心发愿的逻辑起点。如果将"乱世""儒学""刻经""弘道"这几个主题词推演开来,得出的结论性意见几乎有可能是震撼性的,也许会对冯道有一种颠覆性的评价。

"乱世"之中,冯道如何发心?他一生最重要的工作是干吗?"儒学"在乱世,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是"儒学"而不是"法家""墨家""道家"?乱世中的选择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刻经"工程浩大,几代人时间滔滔不绝,这样的发心且从不中辍,改朝换代也不移易最初的发心,这一切,究竟指向何方?

"弘道"是期望中的愿景吗?他以一种近乎隐秘的方式在乱世中传播圣贤价值观,这是留给谁的思想资源?

当我把这些主题词连缀起来,统合考察时,我倾向于认为:冯道很可能在为中原文明的未来播下一枚道种,在乱世中埋下善因。

如果熟悉《周易》中的"明夷"之卦,也许会惊异于冯道的努力。"明夷"在《周易》中,指称的是智慧的痛苦,也指智者于患难之际的处境。但正是这样的处境,所有的沉潜就有了蓄势的含义,它等义于"希望"。所以明末清初的思想者要有"明夷待访"之说:在智慧坎陷之际等待海岳明主来访。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就这样具有了"希望"与"等待"的含义。冯道,也在"希望"与"等待"中,沉潜于地狱之中,在道德沉沦的世界里,不放弃道德,做着属于自我的拯救。

"事当务实"一句话,确如船山王夫之先生所论,给天下无数准备道义沦丧的小人带来借口。世道人心之渐坏,确实与省略了圣贤之心,一味"务实",关联甚大。后世的道义沦丧虽然不是冯道一句话可以决定的,但这个理念所导致的人间道德水平--政治道德、伦理道德--放量下跌也是事实。

但是假如愿意考察发生在冯道身上的那些故实,就会发现,即使承认"事当务实"的卑劣或邪痞,纳入人性中,再审视,也是矛盾重重的。

他以一个男人罕见的定力,不去占有可以轻松占有的美女;他将家财散发给贫苦乡邻、劝谏皇上爱惜民力、鼓励契丹救助天下百姓;别人都不愿意出使契丹,而他不顾年老体衰,冒着天寒地冻,主动要求出使,以求天下平安;他以帝王之师的身份教诲当代帝王行"仁义"之道;他穷数十年之力,完成一部"九经"的刻板……这样的"务实",应该给予怎样的评价?

我愿意在历史的后面为冯道说一句自以为算是公道的褒贬:冯道所谓的"事当务实"之"务实",乃是历史现场已经给定条件下的"务实",当历史现场已经演绎为"实然"状态时,他需要为此做出一个判断,而后做出一个决断。而这个历史现场给定的条件,往往是无道邦国的惯性条件。

冯道环顾四周,都是虎狼一般的"兵强马壮者"。冯道,不值得在"明主"来临之前为"虎狼"效忠。当此之际,特别需要的是管好自己的方寸之地。在"明夷"之境中,期待未来。于是,他在工作,而他的工作实质是指向未来的。

他有一首流传很广的名诗: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终闻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他就是"虎狼丛中"立身的儒家人物。所谓"九经",指的是"十三经"之前的九部儒学经典,它们是《周易》《尚书》《诗经》《左传》《礼记》《周礼》《孝经》《论语》《孟子》。冯道在"虎狼丛中"刻罢"九经",为"赵匡胤时代"留下了传播儒学价值的广阔性。在未来的日子里,赵匡胤奄有天下,用了两代人的时间,在"九经"的基础上,推演出来一个灿烂的文明天下,冯道"明夷"之境中的努力,有了回报。我相信,这是冯道期望中的愿景,尽管,他在世时,可能很孤独。

世宗北征无功而返

同类推荐
  • 大唐第五王

    大唐第五王

    李二陛下嘴角抽了抽,这小子真是不当自己是外人呀……
  • 穿成玉面小生是什么体验

    穿成玉面小生是什么体验

    面容惊艳小书生,知书达礼小丫鬟,傻fufu的小富婆……当穿越遇上架空,当一个个灿若星辰的名字汇聚一堂,当命运轨迹开始变化后……(无力的简介,凑合看吧,比较轻松,不是正统历史,昂……没了。哦,对了,求票票(??ω??)??)
  • 盛世唐厨

    盛世唐厨

    特种后勤兵殷厉补给穿越雷区炸飞穿越到630年贞观四年,初遇塞外中原神秘女子,并州地区定襄县突厥之战,五花八门陷阱以弱胜强打败突厥偷袭大军成名,神奇医术及精湛厨艺,知识渊博与女扮男装公主结下情缘。殷厉特殊贡献得到朝廷破例嘉奖县男爵位,户部查籍成了没落殷家氏族家主,陷入理不清还更乱前朝指腹为婚的婚约,拖油瓶贫困家族,作乱前隋余孽,美食受制时代,危机重重长安,穿越而来殷厉又该做什么样选择?书友群:893459231
  • 敦煌愿文的类型研究

    敦煌愿文的类型研究

    在敦煌遗书中,除传世文学作品和讲唱文学作品,如变文、讲经文等外,最富有文学色彩的应用文当属愿文了。在这些愿文中约占95%的内容是关于佛教的,其中又以佛教徒的发愿文和非佛徒向佛菩萨祈求护佑的发愿文为多。大多数的佛教愿文,不管是俗人的还是佛教徒的,都具有诚恳情切的特点,因而其语言的运用多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本书拟从厘清敦煌遗书中的佛教愿文类型入手,结合愿文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对敦煌佛教愿文的文学艺术色彩作较为详尽的分析,并对其文学因素进行了探讨,以及对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提出一些看法。
  • 宫廷政治(下)

    宫廷政治(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热门推荐
  • 冷傲公主伪天使

    冷傲公主伪天使

    失忆的你,是否还会复仇,血腥中的你,抵挡不了死亡的临近。
  • 刁狗小黄传

    刁狗小黄传

    浮生若梦但愿长醉不复醒,世事纷扰且酌一壶老酒细细品,叹人生豪迈,能否从头再来。重生为狗,努力活出狗模狗样来!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精彩!
  • 我家终南山三清观是也

    我家终南山三清观是也

    有道是——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便是江湖。
  • 万元修身

    万元修身

    一次意外的穿越,让地球上天道门的修炼天才柳天赐,莫名其妙地来到了天衍大陆。一部无人问津的武学经典,为何会在来到异世后大放异彩?而那一颗造成主角时空穿行的师门重宝,无名的宝珠,又会在陌生的世界中,为刘天赐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变故。神奇的魔兽,奥妙的武学,绚丽的魔法,精彩绝伦的神奇际遇,即将会在天衍大陆上掀起怎样的滔天巨浪?
  • 诅咒降临

    诅咒降临

    我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呢?是从天上下来的吗?是天生就会的法术吗?还是英俊非凡吗?都不是。没错,就是吃了这么多年的垃圾食品!且看具有特殊体质的生命能为大陆带来什么精彩。
  • 卑微的我与高傲的她

    卑微的我与高傲的她

    男主是一个转学生,因为一次意外与女主相遇。并产生爱意,但男主不善于表达一直暗恋着女主。
  • 末日丧尸之异能大爆发

    末日丧尸之异能大爆发

    一个刚刚初中的小男孩如何在丧尸遍野的世界生存下去,为了生存一步步变强,发现世界上一部分人有变身异能,傲恒一次偶然吃下丧尸脑中的东东也拥有了异能,但这似乎并不是偶然,背后的阴谋到底是什么,猪角自然被卷入了这个风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圣脉

    重生之圣脉

    五万年前,抵御外界入侵青龙以身化封印,血脉消失,使得青龙圣域成为五大圣域中垫底的存在,且看“龙的传人”周岩如何重新凝聚血脉之力,带领青龙圣域重回大陆之巅!
  • 恋爱契约值加壹

    恋爱契约值加壹

    人家撞帅哥,她也撞帅哥,可为什么差距那么大a?人家撞帅哥能喜结连理,她撞帅哥为什么就成了【陪吃陪喝陪玩】的女佣啊,谁来解谜!!!果然是小说信不得,不然她也不会那么苦逼了。可为什么有时候会觉得那个恶劣分子其实也不是那么坏呢?天啊,她脑子不会是秀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