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24500000010

第10章 南唐的前世今生(5)

李昪一番话说了三层意思:一、南唐真正的大敌在北方不在南方。宋人马令《南唐书》记录李昪说法是:"今大敌在北,北方平,则诸国可尺书召之,何以兵为?轻举者,兵之大忌。宜蓄财养锐,以俟时焉。"这话的意思是:李昪不是简单的厌战,实是待时。他认为时机不到,宁肯不动,以免兵衅一起,胶着连年,且胜负未可知。历史证明,这是一个远见卓识。

二、南唐不能在四境开战,留有四境邻国,等于他们在代我守边。这个意见与赵普劝导太祖赵匡胤的意见一致:暂时留着北汉,等于让北汉为大宋守北边,这样与契丹就不会直接接壤为敌。而南唐在等待天命来临的时刻,可以北上扫荡中原,以成帝业。

三、生命珍贵,百姓无辜。兵戈之凶器,能不动就不要动。生灵涂炭,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苦难。这个意见正是古来儒学敬畏生命之圣贤精神所在。

关于地缘方向的军政战略,李昪的意见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不对邻邦用兵,待中原有变,北上争天下。

不要对邻境用兵,等待中原有了变化,北上与伪政权们去争天下。李昪对冯延巳一番话,一时说服了诸臣。当时儿子李璟也在旁边。李昪将这个意见坚持到了晚年最后的岁月。他临终时,还对李璟说:宫里积有兵器缗帛七百余万,吾死之后善和好邻境,以安社稷!万不可效法隋炀帝,依恃国家富有而穷兵黩武,那是自取亡覆之道。你如果能听我这话,我死后也视你为孝子,百姓也会称你为贤君!

《钓矶立谈》记录说:李昪死前,呼李璟登御榻,抓过他的手,咬他的指头到出血,戒之曰:"他日北方当有事,勿忘吾言!"以后北方有战事,你可不要忘了我跟你说的这一番话!

让人怀念的仁厚君主

先主李昪,历史上是一个被众多英雄淹没的重要人物。他对南唐未来的划策,具有了不起的前瞻性。这是比起诸葛亮《隆中对》毫不逊色的战略规划。诸葛亮辅佐的蜀国,历二帝,共有国四十三年,李昪开创的南唐,历三帝,共有国三十九年。有国时间差不多,但就文化贡献而言,南唐其时比蜀国大多了。如果玩笑扯一句"幸福指数",南唐也比蜀国高得多。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李昪志在中原以待天命的国策,是一种不为俗见和短见所左右的大见识。

南唐中主李璟如果真能理解老爸一番远见卓识,真能积蓄实力,等待中原的变化,很有可能会出现另一种历史格局。

但历史留给人们的恨憾实在太多……李昪当政有一德政,早于赵匡胤时代,值得在此说说。五代藩镇将帅不仅主地方军政,还兼管司法。但武夫们主持司法,往往轻断生死。在李昪这里,改了规矩。他规定"决死刑,用三覆三奏之法",由朝廷决断犯人生死,并要反复查验复核。这是避免冤狱的必要手段。如此司法,就有了"慎罚"的圣贤气象。

这不是个小事件--所有敬畏生命的故实,都不是小事件。这类德政,都是影响赵匡胤的传统故实。老赵在后来的日子里禁止藩镇专断司法,将死刑判定的权力收归朝廷,应该就与前辈的德政传统有心性和制度上的渊源。

李昪有光明从政的意识,践祚前,根据他的行为逻辑,可以推演,他应该有过"权谋"性质的运作,但践祚后,则较少看到"权谋"性质的运作。这在帝王之间比较罕见。

有一个人进献"毒酒方",说可以秘密处罚那些乱臣什么的。李昪说:"谁要违犯了我唐的法律,自有正常刑律,要这个干什么?不要!"关于他的记录中,有"鸩杀"大臣周本的故实,似与他这个说法矛盾,似乎是历史记录中的歧异,但要注意到:"鸩杀"案时间,在他践祚之前。所以我要说,李昪的"光明从政意识"是在他践祚之后。

李昪生性节俭,知者不多。据陆游《南唐书》,李昪常常穿用蒲草编织的鞋子。平时用的洗手盆都是铁的。夏天,寝殿施青葛帷,这是一种很便宜的布料。左右宫婢,只有几个人,而且服饰朴陋。南唐建国之始,就以他的金陵节度治所为宫殿,这意思是说,南唐帝国的皇宫,其实就是当时吴国齐王的王宫。但是王宫与皇宫还是有区别的,李昪只要求在殿脊加上皇宫才有的鸱尾,外设一些阑槛而己,始终没有大兴土木,另建皇宫。李璟做太子时,要用杉木做板障,有司请示李昪,李昪说:"杉木固有之,但欲作战舰,以竹作障可也。"杉木固然有不少,但我要留着做战舰,李璟要做板障,就去用竹料吧。

看陆游的记录,可知李昪是比赵匡胤还朴素的一个人。他晚年服金石药,有求长生的意思。但这种江湖奇药服后让人躁怒,李昪也不例外。所以,当百官奏事时,他也常常厉声呵责。但群臣似乎并不怕他,也常常"正色抗辩",很严肃地反驳这位开国皇上。这时,李昪如果听臣下们说得事理明白,"必敛容慰勉之",他能当场收起厉害样,立刻温和地以礼待臣,并且十天之内,必有赏赐。这样的君臣关系,让人心气平和,都很舒畅,史称"人思尽力",人人都有将全部智慧和能力贡献出给南唐的心思。

南唐后来在与大宋的对峙中,朝纲已经多有败坏,但仍然不乏忠勇良臣,与李昪这种礼贤下士之风不无关系。

现在可以看到,赵匡胤的很多作风,与李昪相似。老赵也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圣君,并且能够当场认错,认错之后,还会给对方优厚的奖励。

近代以来盛行一种"史论",认为"统治者"的所有"善政""德政"都是"让步政策",都是"虚假"的;"善政"是"虚假"的,"德政"也是"虚假"的,等等。这类"史论"属于"诛心"之论,也即"动机论",是非常不靠谱的一种揣度,具有"栽赃"的性质。即使这类说法是真实的,也可以退一步说:不能指望政治家"真心"为你干活,假的就行,一辈子假装尊重民意,一辈子假装尊重法治,一辈子假装关注民生,一辈子假装敬畏生命……这样已经足够。不能向政治家们索取太多。所以西方有谚语说:"一辈子佯装好人,上帝也会感动。"李昪、赵匡胤,就是"一辈子佯装好人"的圣君,如果不愿意承认他们人性中的仁慈隐恻,也可以这般理解。

李昪就是这样一个南唐先主。史称他死后消息传出,"四方黔首叹息涕泣而辍其食"。他是一个让人怀念的仁厚君主。

这位死后被谥为"烈祖"的皇上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雄心,史称"昪志在守吴旧地而已,无复经营之略也"。李昪只在意守住继承吴国而来的旧地,没有继续经营扩大版图的战略。但也正是这样的国策推行,"吴人亦赖以休息",吴人也依赖于这种守成而不是扩边的政策得到安居休息。

而吴越钱氏,据有苏浙闽全境或一部,历三代五王,近百年间,也是一个厌战的邦国。

鸩杀大臣事件

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战乱频仍,但南唐、吴越的战略是保境安民、休兵息战。在邦国建设中,农桑、水利,益民之举常有。故五代之乱,江南偏安。这一片广袤疆域为后来的大宋帝国保留了再生的元气。就历史有机性言,南唐与吴越的厌战、惧战,是利于吾土吾民之举,值得对这俩"软弱"的邦国,特别是李昪和钱镠时代,给予一点温情的理解。

但在记录中,李昪也有诛杀大臣的案例。这是李昪还在叫徐知诰时的事。吴国杨行密时有个武将名叫周本。此人骁勇异常,年轻时在山中徒手与猛虎格斗,居然将猛虎格杀。威名传扬,江湖皆知。后来在杨行密麾下,作战时几乎不知道生死。攻城略地,往往遍身是伤,全然不顾。等到战斗结束,他自己烧个烙铁,烫治创口,居然还谈笑自若,就像没有疼痛感觉。

所以他的部下对他都很服气。杨行密称王后,周本带兵平定浙江,为吴国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在江西打仗时,他曾以七千人击破数万之众。后唐时,被封为西平王,仍然镇守在吴国,辅佐杨溥。

徐知诰要"接受"杨溥的"传禅"后,周本已经七十多岁,退休在家。忽然听到儿子跟从朝中大臣奉书劝进,坚决不同意。他不同意徐知诰代替杨溥。

徐知诰这时候还在做齐王,知道后,在便殿设席宴请诸臣,特意给周本的杯盏里下了鸩毒。周本经多见广,知道这杯酒不是好酒,就拒绝饮用。他的办法是,假装喝醉,然后将徐知诰送来的酒盏拿在手上,又另外取过一壶酒,两下里来回掺和在一起,然后又分成两盏,自己取一盏,进献给齐王徐知诰一盏。

他说:"陛下千万岁!臣敬陛下酒!陛下若不饮此酒,可不符合君臣同心同德的大义!陛下赐酒,臣不敢奉诏!"此言一出,徐知诰马上变了脸色,很久僵着没有话说。这应该是徐知诰一生至为尴尬的时刻。饮下去,俩人都毙命,肯定不能饮;不饮,就证明了酒中有毒,那么诸位大臣知道,就会对徐知诰有了警惕。对徐知诰来说,那将会造成无可挽回的信用危机。但周本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于是,僵着。

这时,一位优伶名叫申渐高,他知道这件事应该有个结局。他知道应该怎么做,似乎也只有他知道应该怎么做。他想到了,于是决定来做这件事。

他走上前来,故意说一些诙谐幽默的话头,然后将周本手里的两杯酒自己全部喝了。喝完,装醉,将酒盏酒壶塞到自己怀里,急忙跑了出去。徐知诰秘密地让人带着解药去救申渐高,但是,已经晚了,史称申渐高"脑溃而死",脑袋溃烂而死。申渐高之死,是春秋时的士人之风。此中也有大义,他期望用自己的一死劝谏徐知诰不当以此诛杀大臣。

周本知道徐知诰最后还是由杨溥"传禅"做了新君,不禁愤怒地长叹道:"岂能复事二姓乎?"我乃是吴国大臣,岂能再为二姓服务!

在极度的忧郁中,周本病逝,享年七十七岁。他可能是唯一在李昪篡位活动中"死节"的大臣。这件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故实的主角不是周本,而是徐温的次子徐知询。

徐知询很早就想取代徐知诰摄政,但他人望、能力都不足。徐温死后,他被剥夺了军政管理大权。

当徐知诰用一只金杯装了鸩酒给他喝时,跟他说:"愿弟寿千岁!"徐知询知道有毒,就用别的酒器平均了两杯酒,跪着献给徐知诰说:"愿与兄各享五百岁!"后来的事,有申渐高解决了。申渐高,是吴国乐师,善于吹奏三孔笛。

李昪鸩杀大臣事件,虽然是践祚前的恶习,但也可以看作是人的复杂性所致。人,不是一个面孔;李昪,也不是一个面孔。

同类推荐
  • 谍道魔术斗千术

    谍道魔术斗千术

    学生娃玩得一手魔术,却奈何被土匪盯上,被绑去山寨强逼入伙,但幸好魔术神威挺能忽悠人,这才得以逃之夭夭,不料又被日特盯上,被迫祭出妙手空空,智斗千门!时逢战乱,枪杆子通吃大小,一穷屌丝学生仅凭魔术,能战胜武装到牙齿,阴毒比蛇蝎的谍道精英吗?请翻开第一页,本书将为您揭晓!
  • 三国之重生刘莽

    三国之重生刘莽

    “什么?我重生到了三国时代?”“还重生成了刘莽那个莽夫?”“嘿,也好,既然重生了,那么,在这群雄并起的大势之中,我主沉浮!”刘莽踏入兵营,传奇开始!
  • 颠覆明天

    颠覆明天

    颠覆明天,让滚滚长江断流!煌煌清天倾覆!朗朗乾坤倒转!
  • 瓦屋青衣魂

    瓦屋青衣魂

    姜天宇为实现奶奶的临终夙愿,独身前往瓦屋山寻宗访祖,在瓦屋山感受到先祖的灵气,唤醒了远古血脉,从而揭开了三千年的蜀国历史
  • 军之令

    军之令

    明朝宣德年间,有一城名为洛阳,城内有一酒馆名为义德,酒馆内有一酒保少年名为麒林,麒林生性洒脱,无忧无虑,只想着开一间属于自己的酒馆,奈何造化弄人,一块与自己身世相关的玉佩,一起杀人案件,改变了他的人生,江湖上与他毫无关联的人,门派,事情都在向他招手,他能立于而不败吗?
热门推荐
  • 校草大人来Solo

    校草大人来Solo

    因为一纸婚约,他们被迫同处一个屋檐下。初次见面,他便冷着脸警告她,“我警告你,休想对本少爷存有半点非分之想。”“……”她能说她对他没兴趣么?在之后的之后,某只大妖孽就开启了各种的操作,堵人、壁咚、kiss…… 某女彻底发飙了,“不是说不要让我对你有非分之想了吗?!”某只大妖孽微眯了下慵懒的眸子,勾唇一笑,“可是我现在对你有非分之想了,怎么办?” 『绝对1V1√、保证不虐√、甜宠+1√』
  • 爷是小可爱

    爷是小可爱

    冷血佣兵江战死于非命,重生后成为了一个萌萌哒的婴儿,从此开启了师奶杀手之路。爷一点也不可爱!多说无用!你们等爷以后能拿得动枪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千军万马中的第一人

    千军万马中的第一人

    他是现代的弱者,确是另一个时代的霸主,看殷离如何成就自己的千秋伟业。
  • 恶俗女的穿越囧事

    恶俗女的穿越囧事

    在看完第N本穿越小说之后,米妮曾经无数次幻想自己的穿越情节是华丽丽的出一场车祸还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经穿了却不想自己一世英明,最后竟然被一只小小的老鼠给绊死了。不过,这次果然是穿越了,虽然惨了点!好歹咱也跟着恶俗了一把。你说穿越就穿越吧!居然还穿越到一个小BC的身上那叫一个苦啊!为了咱的幸福咱要重新做人,美男,江湖,你等着吧!俺米妮,来也!
  • 停止空间

    停止空间

    特尔斯.夏尔一位英国名门船长,再一次由女王伊丽莎白举办的豪门舞会,失踪......
  • 重生都市成神记

    重生都市成神记

    经历20多年痛苦的顾丰重新来到水木大学寻找女友失踪的线索,在一次外出考察的过程中被仇人杀死,顾丰的灵魂被女友留下的榕玑珠救下,并且借着一股特殊的能量重生,得到成神法诀,重新回到水木大学的顾丰隐姓埋名,一边修炼,一边继续查找女友的线索,终于在一次意外中,顾丰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只不过是一个傀儡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姐姐我不牛呀

    姐姐我不牛呀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牛小婵,南方一个小县城里的小人物,她总是安慰自己说:“姐姐我不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