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32100000007

第7章 无情未必不爱(2)

尤瑟教授认为,现在许多父母患上了“关怀强迫症”。所谓“关怀强迫症”,即一个人特别需要别人依赖自己,总是强行向别人提供他并不需要的关怀,从而使他不能独立,并使双方都进入特别痛苦的生活状态中。“关怀强迫症”是一种不健康的、对人际关系产生破坏作用的心理和行为,患上该症的家长必须及时加以矫正,否则会让孩子在精神上承受另类“棍棒”。

这种“关怀强迫症”的父母在国内比比皆是:

案例一:反感父母溺爱,初中生决意18岁后离家独立生活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最近对独生子女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发现了这样一个家庭教育失败的典型案例:一个13岁的小男孩从小就被父母过度溺爱,但他实在受不了父母把他当“宝贝”的做法,对这种溺爱非常反感,后来发展到蛮横地拒绝父母的一切关爱。但父母并没有考虑儿子的真实想法,而是一如既往地提供他并不需要的关怀和帮助。为摆脱父母的溺爱,小男孩从上小学起就开始瞒着父母积攒零花钱,并决意在18岁后离家独立生活。

专家分析: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平时家长对孩子关怀备至,甚至总是提供孩子并不需要的关怀和帮助,使孩子反倒心生怨气甚至人格扭曲,让孩子成为和自己处处作对的“冤家”。这其中有孩子不懂事、不理解父母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家长忘记了孩子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作为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更要关心孩子的发展需要,要懂得尊重孩子的合理意愿与要求。家长应该认识到,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要经常鼓励孩子独立与勇敢。

案例二:父母包办一切,孩子长成“30岁儿童”

今年情人节,在某婚姻登记处有这样一个场景:站在新婚登记队伍中的不是准新娘和准新郎,而是准新郎的母亲。这位母亲来这里排队是为了让孩子多睡一会儿,直到快排到时再打电话让孩子们过来。

类似的现象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儿女结婚、装修房子等都由父母代为操办,就连新房的床头灯都得父母选定;儿女有了孩子后,当奶奶或外婆的从喂养到教育完全说了算……父母从小替孩子包办一切,使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怪人,人们称之为“30岁儿童”,指的就是人都长到30岁了还像个小孩子一样,凡事不能独立自主。

专家分析:被喂饱的熊是死熊

很多为人父母者出于对子女的过分爱护和关心,也正在把孩子当作喂饱的熊对待。现代心理、教育、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家长的“过度保护”恰恰忽视了孩子健康人格的教育和培养,也扼杀了孩子创造的灵性和自主发展的精神,由此培养出来的孩子依附性强,没有解决问题和迎接挑战的能力,在成年后甚至满了30岁后仍出现一些儿童时期才有的毛病,比如:娇生惯养、倔强、任性;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依赖性强,出现心理倒退现象;适应新环境能力差,等等。

有个中国人在加拿大山区驾车旅游,经常看到路边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A fed bear is a dead bear”,意思是“被喂饱的熊是死熊”。他不太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伙伴告诉他:过去很多人在路边看到熊,都十分好奇,从车里扔食品给熊吃。熊尝到了甜头后,就老站在路边等人施舍食品,慢慢地失去了自己觅食的本领。到冬天没有人去喂它们食品时,有的熊就会被饿死。所以加拿大政府在路边竖了很多提醒人们的牌子,告诉大家把熊喂饱了,实际上是把熊喂死了。

为人父母者,请不要把你们的孩子养成被喂得饱饱的熊或白鼠,这样做只会把他们送上人生失败的道路。让我们保留一点动物的本能,对孩子稍微“无情”一点,只有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自理,才能有日后他们更坚强的自立;而作为被“哺育”者,更是要主动地不眷恋“暖巢”,主动地成长。说到底,强壮的体魄、健全的人格、不断提高的生存能力,才是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而这些是“喂”不出来,也不能被给予的。

一千只绵羊,也不是一只狮子的对手。当然,你不一定要你的孩子去当狮子,一定要去做“强者”;因为绵羊和狮子并无高下之分,他们都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狮子吃羊,你的羊孩子,也可以去欺负草——吃草。相对于草,绵羊就是“强者”了。

生孩子,养孩子,关照孩子,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爱孩子,绵羊妈妈也具有一样的本能。但是如何把孩子培养成狮子,就只有狮子爸妈才会做了。

当然,最后如何选择,由您来决定。孩子的命运和前途,是家长赋予的!孩子将来是狮子还是绵羊,是家长选择的!

有一个老板很为自己的儿子教育操心,他儿子的毕业申请被尤瑟拒绝后,这位老板专门找尤瑟探讨如何教育的问题,希望让尤瑟提些改进的意见,以便自己的儿子能够顺利毕业。

这个老板有四个孩子,前面的三个都是女孩,这第四个是“盼望了很久后”生了一个男孩,自然看作是“宝”,特别这男孩又很聪明,自然就更讨大人的欢心了,从心底深处,家长把这男孩看作是“未来的家业继承人”。

不过,尤瑟却发现,这个家长在学堂读书的女儿,要比备受期待的男孩成器懂事得多。这个儿子显然很享受在家里的“重要感”,内心拒绝成长;女儿正好相反,想要快速成长;因为女儿感受到自己相对被家长“忽略”和不受重视,反而更珍惜父母的爱,学习更用功和努力,也更懂事。与父亲说话的时候,他能够看到她的快乐,也看到她很在意父母的感受,并希望努力付出,以“讨父母的欢心”。

尤瑟对这位老板说:你显然对这个儿子抱最大的期望,但是将来他让你失望的可能性很大,反而你心中相对比较“忽略”的女儿,可能会最成器。

如果家长过于无知,过于放任,就会成为一个纨绔子弟,成为现在很多人看到的,飞扬跋扈骨子里却很无能,只会拿父母的钱财来装点自己门面的“富二代”。

老板很关心:怎样才能避免这种局面呢?尤瑟的答案很简单:如果你认为这孩子是你的敌人,想要害死他,不流血地杀死他,希望他这辈子一事无成,窝囊无用,就现在好好地照顾他,关心他,呵护他,用假装的“爱心”施舍,来剥夺他的成长机会和各种能力,把他像是小宠物一样养大,将来就必定是废物。别人还拿你没办法说,这叫做“合法暗算”。

如果你真的对他有爱,有期望,希望他成才,成器,就只能选择各种机会,对他无情一点、残酷一些,设法狠心地折磨他,让他提升自己,突破自己。而不必在意别人想装好人来对你的批评。因为这是你的孩子,只有你才愿意为他负责。

教孩子,其实也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教育技术,只需要“心”到位就行了。孩子小的时候,最关键的就是把“爱心”藏起来,只让孩子看见“狠心”和“无情”,至少也是“冷静理智之心”。让他发现只有靠自己才能成长。

中国的家长,似乎实际行为都与这个标准相反:小的时候,家长明明该严格教育,偏偏却在哪里扮演“爱心无限,慈父慈母”的角色,孩子“集万千宠爱在一身”,养成一大堆的毛病。大了一点,特别是上中学以后,出现各种学习和行为问题,家长们开始着急,瞎忙一通,给孩子造成心理障碍。成年以后,面对孩子行为有种种的不满,天天抱怨,甚至指责和谩骂。这样的家长,不是疯子吗?一辈子都在做南辕北辙的颠倒事情。

当然,尤瑟也指出了任何事情都是有限度的,对孩子“无情”是为了让孩子成长,但孩子毕竟还小,家长应当“量力而为”。像日本和韩国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时候,在大冬天让孩子赤着上身去冰雪地里面训练,却是不值当所有家长去模仿的。

真爱孩子,就对他“无情”一点

最近尤瑟的小女儿就被他“无情收拾”了。这孩子在大家的眼里,是很乖巧,很懂事,聪明可爱的。可是她回家过中期假的时候,十天时间却天天被尤瑟“军训”,还被尤瑟用树枝打屁股,被罚饿饭,一次还饿了一整天(因为她“选”了饿一天)……妈妈看不过去,很生气,强烈抗议尤瑟的“法西斯行为”,说孩子太可怜了,要把孩子“送给警察局”,让警察来警告尤瑟。如果孩子没有吃饭,妈妈也不吃,以此表示抗议等等。

尤瑟做这些事情,并非孩子有很严重的问题,仅仅是因为孩子出现了“逃避行为”,她开始用“消极反应”来获得认同。如果被纵容的话,将来的问题就大了,她会不快乐,会难以进步,会难以承担责任。因此,尤瑟认为必须培养她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人一生中要面对很多自己必须克服的困难,而别人无法帮忙。她现在想要逃避的一些小困难,家长当然举手之劳就能够解决;但是一旦养成了依赖的习惯,就注定了她一生的平庸和无能。三岁看大,就是看到这些影响会“变大”,变成将来的行为惯性。

因此,尤瑟很关注她出现的“逃避行为”,尽管她装出最可怜的样子,用很好的理由来逃避,尤瑟也绝对不批准。他的原则是:你可以做得不够好,但是必须努力去尝试一切,而不允许逃避。一旦她坚持逃避,语言命令得不到执行,就只好实施“强制性措施”了——打屁股。必须让她体会到选择“逃避痛苦”,比去面对困难,更难以接受和更痛苦,她才会面对障碍,这是基本的人性原则。

这种严格教育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尤瑟的女儿假后回学校,个性和行为出现了很大的转变:更快乐,更自信,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和活动了,而且上课的时候,她学习的能力似乎突然提高了一截。一个长句子,在其他孩子都还没有学会的时候,她就举手表示已经学会了(原来就算会,也不愿意举手),而且的确能够完整地说出来。老师们以为尤瑟是不是补了什么课,其实整个假期尤瑟都在让她在体能上“挑战极限”,搞各种运动,在折腾她,根本就没有学习什么文化课程,因为尤瑟认为文化课程根本不重要。用运动来训练她的心理和个性品质更重要。这些过关了,学习会自动的上去,都不需要太操心。这些问题不过关,就算学习上去了,也是暂时的,假的。

更特别的是:尤瑟对她很严厉,也不在乎女儿是否会“亲热友好”,但结果是女儿更亲近尤瑟了。在学堂里通过努力,“挣”到了好吃的东西,她说要留给爸爸。妈妈就很不理解:明明尤瑟对他最严厉,甚至很苛刻:打她屁股的时候都一定要打疼才行。但是为什么孩子还最喜欢尤瑟呢?家里最宠孩子的人,为什么常常得不到孩子的尊重?

这里面的道理就很深了。首先是孩子的灵魂(心灵深处)是渴望成长的,如果宠爱孩子的家长,用剥夺孩子成长机会来“付出爱心”,宠爱孩子,孩子的身体会很依赖和需要家长,但是心灵却会很反感和敌意。因此,宠爱孩子的人,基本上得不到什么好的回报的。这已经是多少代人一直观察到的因果事实了。

同类推荐
  • 智力开发篇

    智力开发篇

    《儿童家庭教育系列:智力开发篇》分为开发儿童智力的意义;开发儿童智力的必要性;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儿童智力开发的影响因素;儿童智力开发的标准;婴儿智力开发的途径等内容。《儿童家庭教育系列:智力开发篇》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儿童育养热点问题解答

    儿童育养热点问题解答

    这是一本专门为广大家长编写的大众科普读物。《儿童育养热点问题解答》针对当今社会广大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最为常见并令家长最为困惑不安的一些热点问题,就问题的成因、危害及应对办法,作了深入浅出的科学解答,以指导帮助家长采用正确的育养方法使孩子健康成长。《儿童育养热点问题解答》科学实用,通俗易懂,是广大家长的良师益友。
  • 0~3岁婴幼儿智力方案

    0~3岁婴幼儿智力方案

    本书从宝宝的言语能力、认知能力、视力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以及才艺、玩具游戏等几大方面,生动而有趣地为爸爸妈妈们提供了简单有效地训练方法,锻炼宝宝的感知能力,开发宝宝的大脑潜能,让宝宝更加聪明。
  • 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饮食宜忌

    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饮食宜忌

    宝宝该吃什么、怎么吃,怎样才能吃得健康、吃出聪明,补充营养怎样才能恰到好处,生病了该怎样护理才有助于宝宝恢复健康……每位妈妈都会遇到一些困惑。《美食天下(第1辑):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饮食宜忌》针对宝宝喂养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详细讲解日常饮食宜忌、营养素补充宜忌、保健食养宜忌、四季饮食宜忌。另外,宝宝婴幼儿时期难免会遇到小病痛,有效护理能帮助宝宝尽快恢复健康,《美食天下(第1辑):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饮食宜忌》选了24种婴幼儿易得的疾病,讲解每种疾病的饮食护理宜忌,让妈妈不再束手无策。
  • 紫色的房子

    紫色的房子

    本书里每一个小故事都是生活的原汁原味,一颦一笑都来自于真实的写照,我只是流着泪把她记录下来,献给大家。小女虽天真纯洁不谙世事,可句句话语里又透着不尽的心酸和渴望。
热门推荐
  • 奇葩组合

    奇葩组合

    还没搞清楚现状,就和某人组成了什么组合,不过这个组合不是明星组合,总而言之,是一个奇葩!
  • 南南和北北的日常

    南南和北北的日常

    这是一个穿越到游戏世界的日常言情(简介废)
  • 幻行天下-幻情

    幻行天下-幻情

    她是妖精族的,而我是神族,我叫倚风,按照神族的法规,我是不应该和妖精有交道的,可是我明知故犯,并从捕妖猎人的手中将她救了出来,我看着她那娇小柔嫩的身躯还有一张清纯的脸蛋,心中早已经为她深种情根。我跟她的相爱从一开始就注定会有一个惨淡的结局。
  • 快穿之虐渣档案

    快穿之虐渣档案

    璞萄是一个快穿白莲花专业户,因为之前的一系列原因,遭到了顾客的投诉。最后赔的连裤裆都没了,决定改行虐渣。正好她最讨厌的就是那种总裁虐我千万遍,我待总裁如初恋!!!拿起一把菜刀就是跟人家杠!系统:那是男主!那又如何?我一拳一个嘤嘤怪!
  • 梦醒君思故

    梦醒君思故

    苏晗从小仰慕欧阳逸辰,他玉树临风,她漂亮能干,深受欧阳母亲喜欢,几经撮合在最美好的年纪嫁给了他。4年,苏晗终于将离婚协议给了逸辰……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全员助攻请准备!
  • 不为长生,只为佑你一世平安

    不为长生,只为佑你一世平安

    凝惜:你是我第一个欢喜的人,也是我想相伴一生的人,我会尽我所能陪伴你一生,如果最后发现我离开了,愿你别怪我,不是不爱你,只是时间到了,我得去完成我的承诺。暄和:我心系人民,我以为会一直如此,但你的出现,我想自私一回,只想守护你一人,一生一世。
  • 盖绝九域

    盖绝九域

    郭囿发现自己不是人,自己老子竟是仙界大佬,其中究竟有什么秘密。
  • 白公公修仙记

    白公公修仙记

    白公公附身少女拯救少男击杀渣男,撕逼恶妇叼女,只为升职成仙。
  • 我的朦胧青春

    我的朦胧青春

    2016,我大一,18岁,对于许多人来说18正值芳华,而我却觉得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已过去大半,所以,我想要把我的朦胧青春记录下来,不至于未来会忘记从前的记忆。
  • 异界召唤之神豪无敌

    异界召唤之神豪无敌

    穿越到了异界,手握神豪召唤系统,不但天天给我送钱,还能够召唤千古英雄人物。……耗费一亿两银子,武技【基础剑术】+1000层!!!耗费十亿两银子,你召唤了一支无敌军团!!!耗费了一百亿两银子,召唤了一个绝世人物!!!——多年以后,你身后猛将无双、谋士成群,带着无敌的大军,杀进了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