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50100000019

第19章 用指科导学评加估人实文践的理念(3)

现代教育评估在关注评估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的同时,越来越重视评估过程中人的价值、人的参与、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但是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评估中,科学性的不足和人文性的缺失同时并存,这是评估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的问题。要正确引领教育评估改革,必须坚持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观点,在提高评估的科学性、专业性的同时重视大写的“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便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质量观和人本、人文、人性化的绩效观,当前在教育中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抓住评估中的这种绩效观的转变。教育管理、教育评估既不能点到为止,也不能重拳出击,态度要端正,质量标准和要求要坚持、落实。

我国过去的教育评估中,人文性缺失的情况比较普遍,如标准异化、目中无人、价值扭曲;专家自居,居高临下,自以为是;暗箱操作,脱离实际,粗糙运作;排斥参与,拒绝协商,武断决定;草率公布,不重影响,不顾感受等。目前的许多教育评估作为集中化的管理活动的极端例子,仍然显得过多、过频、过滥,名声不好,水平不高。其实,教育实践中并不需要那么多评估,这就像“称猪”和“蒸馒头”,你老是去称猪,并不会有利于它更快成长,反而会把它给吓着了,不利于成长;蒸馒头时你老是揭开来看,馒头反而蒸不好了。

现实中这种“称猪”和“蒸馒头”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在“以评促建”的合法名义下,把学校折腾得七死八活,到头来怎样了呢?有一段顺口溜反映了当下教育评估的一些实际情形:听听汇报,看看材料,谈上几人,听上几课,到处转转,随便说说,大张旗鼓而来,悄无声息而去,折腾一通,毫无触动,专家走了,牌子拿了,学校恢复常态,工作一切照旧,使教师失去信心,使学校不胜其烦。

就教育评估而言,反思一下几十年的学校评估必须承认,我们在不无代价地满足了自己的管理要求,促进了一定范围的教育投入以外,仍然有许多的东西没有能去改变或者很少改变,更有一些代价需要我们现在就去承受,如现代学校制度的欠完善、学校同质化现象、教育的不公、评估的劣质作风和腐败等。而离开了对于人的价值、人的需要、人的参与、人的发展的尊重和满足,真正的教育绩效就无从谈起。实际上并不是不需要评估,而是只需要那些有必要的具有人文性的专业化服务。

建立新的评估体制的关键是要解决当前我国学校评估中科学性不足和人文性缺失的问题,目前尤其是要从以下主要方面解决好人文性缺失的问题。

(一)在评估功能定位中加入人文性,强化评估活动的正当性

在评估实践中,由于缺乏主体参与,人们往往没把评估当成是自己的事,而是把它看作是一件被迫去做的事,普遍缺乏一种参与感、控制感和责任感。这就使参与评估的内部和外部的人员不能给自己的角色以很好的定位,甚至有人会把它当作是一种可以随心所欲使用的工具。只有在评估功能定位中关注人的责任感、自豪感、主动权、自觉性,变“要我评”为“我要评”,评估才能成为名正言顺、理所当然正当的事。必须明确评估的内部质量自我保障功能,淡化外部质量改进功能。评估项目必须考虑被评者的接受程度和观感,强扭的瓜不甜,对于不需要的评估,不应强加于人。

(二)在评估目标设计中加入人文性,保证评估工作的适切性

评估的起点是认识概念,给目标、过程、效果和背景影响等赋予特定的意义。评估目的是为了改变、为了沟通和生成不可缺少的知识,为了干预项目过程;评估过程是使用一系列量化的和质性的研究策略、方法和技术,通过协商和交互作用促进改变的过程;评估结果则是具有针对性、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的结论和建议。所有这些如果脱离被评估的项目人员,评估目的一定是不能切合于被评估者的实际情形的,因而也是注定不能实现的。只有关注被评项目相关人员的特点与需求甚至是生存状态,满足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评估工作才能适应通过个体发展促进项目发展的要求。

(三)在评估过程安排中加入人文性,提高评估程序的有效性

现实中的评估总是一种基于证据的实践,它强调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判断。但是,有些情况下是没有证据的,有的证据也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因此评估容易产生在没有足够证据或者错误解读证据的情况下匆匆作出结论的偏差,甚至证据有时还会不恰当地被用来支持已经作出的隐藏某种其他动机的决定。人们似乎更加关注结果和影响,不太关心过程中的机制。人们有时还担心努力寻找和提供证据得不到鼓励反而遭到惩罚。这里面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把人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

人是一个最能动、最活跃、最可能影响评估质量和效果的因素。发挥评估过程中人的作用不仅需要强调评估者的系统的研究和足够的能力,还需要维护评估的真实和诚信,坚持对人的尊重和履行社会的责任。人在评估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关系到评估的效果乃至成败。利益相关人有效参与的评估,才能真正成为有效的评估。评估过程中的专业反思、经验吸收和行为改变是决定评估程序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四)在评估参与方式中加入人文性,建立人们对评估的信心

评估推定事物是现实存在的,这种存在是可能精确地予以鉴定的。但是谁的现实存在应该被鉴定呢?涉及哪些人的场所、哪些人的问题、哪些人的细节用作鉴定的证据呢?鉴定事实、质量、绩效应该依靠谁的经验、观点、价值和标准呢?鉴定结果的确定应由谁参与?这些问题并不是不言自明的,更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

毋庸置疑,评估参与方式影响人们对评估的信心,不知情就很难产生信心,要让人们对评估产生信心,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参与,而且是以平等、尊重、信任的方式参与。发展主体的真正的自主参与和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广泛的多元参与,可以避免暗箱操作、上下其手和弄虚作假,增加人们对评估活动的信心。

(五)在评估项目内容中加入人文性,维护评估方案的人本性

现实中的不少教育评估活动及其标准忽视教育的人文价值,造成评估目标对于教育目标的严重扭曲。在许多情况下对于人的全面的、具有个性的、丰富多彩的发展的需求视而不见,对于人格、尊严、个性、情感、态度、兴趣、价值观任意摆布,对于人生的体验、人性的张扬和生命的意义则难以顾及。冷冰冰的数字、分数、名次变成虚拟的能力和水平,外显的行为表现替代了丰富的精神世界;设施设备的多寡优劣等同于物化的发展努力,教育价值的评判标准被简化为单一的多寡、优劣、好坏和对错。因此,在评估内容中加入人文性,维护评估的人本性,已是刻不容缓。

(六)在评估结果使用中加入人文性,增强评估事业可持续性

评估结果的使用应为谁服务、结果发布应限制在什么范围之内呢?结果鉴定报告是应该用科学的语言来向大众突出其可信度呢,还是应该用大众的语言来增加科学评估的可用性?评估报告由谁来读、有谁相信呢?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直接关系到评估项目的实际效果,而且从大处讲,还关系到评估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们对于评估结果的使用整体来说是不重视的,更没有很好地考虑评估结果使用中的人的问题。

评估结果为谁服务、向谁公布、如何公布、如何使用是一个很大的学问。评估实践的一些已有做法值得总结、推广和完善,如对院校和项目整体的评估严格不涉及对个体的评价,评估结果反馈分大范围和小范围,评估发现通过研讨会形式发布等。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包括人的感受、人际和谐、人的发展、人的福利等,合理使用评估结果,会对评估事业的发展产生十分正面和积极的影响,使教育评估的声誉得到提高,使人们更加关注、接纳和欢迎教育评估,从而增强评估事业的可持续性。

从上述方面可以看出,评估的效果和得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谁参与评估和以什么立场和态度参与。一方面,评估者的观念、立场及其态度关系到评估价值的趋向、技术的水平、沟通的层次、关系的性质以及结果的价值。另一方面,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参与程度和方式影响到评估过程中合作的方式、信息的来源、深入的程度、关系的融洽和评估的效果。两方面的参与方式和态度决定了涉及评估过程质量的全部方面:效用、可行性、适切性和准确性(Sanders,1994)。项目主体的全程参与和外部的全程干预相结合,两者之间相互信任、共同参与,透明操作,认清事实,催生变化,促进发展,确保评估的真实、准确、适切和有效,由此提升评估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在所有的社会科学领域中,评估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理论范畴和最敏感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评估往往直接涉及到政策的执行和意识形态的贯彻,其中充满着争夺资源、利益和特权的竞争。评估结果不论是否符合事实、不论是否能被接受,往往多是可以真正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的重要决定。项目的延续和变更、投资和拨款的调整以及人事的更替和利益的变动,都可能受到评估结果的影响。评估不仅涉及到事,而且涉及到人,受人的影响,更影响到人,不仅会有一般的影响,有时甚至会有很大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农村继承知识问答

    农村继承知识问答

    本书在介绍继承法相关知识的同时,又列举现实案例加以解析,这有利于农民从中借鉴和学习,以便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使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 进城务工知识与技能

    进城务工知识与技能

    走进小康丛书共8册》介绍了编写本丛书,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进行功能性扫盲,努力使扫盲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以及个人发展相结合,力求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为学习者提供生存、生活及发展所必需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他们现代生产与生活的新观念、创业求发展的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
  •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收录了作者十余年来论及传播与社会问题的大量倾心之作。这些论文不仅展现了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广阔知识视野,更提供了一种将文化传播放在“外部”社会权力关系中考察的理论路径。通过讨论“帝国时代”世界传播的新自由主义逻辑和中国媒介商业转型的历史困境,作者不仅在传播研究中清晰地确立了“权力”与“社会”这两个富有解释力的柱心范畴而且用一种整体性的历史视野覆盖了全球化、主权、民主平等、公共性、多样性等现代政治中最重娶的议题。
  •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为宗旨,以通识教育为主板,以文、史、哲、艺、政、经、法、社等学科为重点,陆续开设“大学讲堂”“博士开谭”“专题专论”“评书评人评事”“海外文摘”“网上撷英”以及“反馈与批评”等栏目。文章以栏目为单元,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为序次,举凡论文、散文、书评、随笔、讲演稿、谈话录等,文体不拘,文风不限。编者诚心虔志,企盼有创见、有发现、有风骨、有格调之文章,希望与同仁同道共同开拓一片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天地与文化乐园。
  • 编海心声

    编海心声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培养关涉民族的素质、社会的繁荣、国家的前途。无论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哪一个社会、哪一个家庭,都无一例外地把少年儿童的教育摆在重要的特殊地位上。
热门推荐
  • 率土之滨数据修改系统

    率土之滨数据修改系统

    率土战争承包商:打城,斩首,州战,一条龙。另带开城皮,抽将。只要价钱到位,我跟你里应外合,拿下十三州。心动不如行动,赶快下单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荼靡昭华

    荼靡昭华

    如果,我将身家、性命所有的一切,拱手相让,会不会平了你心中那段仇。如果,我愿终身囚禁在你的牢笼里,你会不会爱我?......
  • 愿岁月可回首且深情共白头

    愿岁月可回首且深情共白头

    exo十二只-------到底经历了多少让你这样强大,这样坚强,坚强的让人心疼。沐璃------我愿付出我的青春,只惜可以让我的妈妈瞑目。夜枫------为什么我为你所做的一切你都看不到,但我希望你幸福,我可以放手。冷韵----我们是一辈子的姐妹对吗,璃啊,你是我的命知道吗,不要让我看到你受伤。沐璃----我不堪被人陷害,就算全世界的男人都不相信我,但是你们不可以,因为你们说过不会让我受伤害,因为我爱你们啊。
  • 卡里尔·邱吉尔女性主义戏剧研究

    卡里尔·邱吉尔女性主义戏剧研究

    本书从性别视角,运用福柯、巴特勒、德里达、布尔迪厄与斯皮瓦克理论中有关性别的核心概念,分析当代英国著名女剧作家卡里尔·邱吉尔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主义戏剧《醋汤姆》、《九重天》、《优异女子》与《沼泽地》等对“她者”的再现,揭示邱吉尔的性别与阶级政治,阐述其对女性主义运动的辩证态度及其后现代女性主义哲学思想。
  • 仙侠奇缘寻梦途

    仙侠奇缘寻梦途

    热爱志异古籍的女主苏钰由于幼时是个调皮捣蛋的熊孩子,撕坏了其父收藏的古籍《山海经》,而被其父勒令从此再不许进入书房。多年后,作死女主苏钰长大并再度溜进父亲书房,作死的打开了放有损坏了的《山海经》书页的漆木盒子,残旧的书页在一阵诡异的大风中消失不见,而她也被复苏的书灵带离现世,丢到一个修仙门派招收弟子的试炼之路上,并告知她只有当《山海经》再度修复,才能返回现世。于是,一段奇妙的寻书之旅开始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台湾通志

    台湾通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幽河

    幽河

    十年之前大陆混战。神秘人拯救遗孤,乱世生存。为亲-手刃十年后的仇人,为爱-泣血如歌的爱恋,为兄弟-可以让江湖血流成河。杀伐夺取,看尽人世沧桑,泣血封魔、建立我们的新秩序,只为让人与人平等的相互依偎和鉴定真心并完美生活下去。
  • 星月论

    星月论

    传闻,在宇宙的深处,存在着九颗妖星,他们每一颗星球上都存在着一种令人眼红的宝藏,但凡有人得到这个宝藏,将会拥有世间无可匹敌的力量,这种力量将足以抵抗宇宙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