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39700000023

第23章 把权力变成一张牌(4)

朱元璋还建立了“奴军”,也叫“铁册军”。按公侯等级赐予十多人至百十人不等,名义上是服侍护卫公侯,实际上这支军队负有监视功臣的职责。功臣的行动,随时随地都得报告。当然,他监督功臣的手段还远不止这些,他得调动一切因素,睁开眼睛,伸长耳朵为他收集情报。

在战争过程中,为提防将领,广布耳目,朱元璋收了很多义子。这些义子不仅为他出生入死,而且还得把各将领的情况随时报告给朱元璋。朱元璋小时候的朋友汤和应该是他的亲信了,汤和在守常州的时候,曾为一个不大的事请示朱元璋而被驳回,心里很不自在,酒醉后说:“想我汤某镇守在这里,就像坐在屋脊上,想往东倒就往东倒,想往西倒就往西倒,谁能把我怎么样!”这酒后胡言被监视的义子报到朱元璋那里。朱元璋很是恼怒,当时虽没有治他的罪,却是一生耿耿于怀。

为了能够得到第一手资料,朱元璋常常亲自出马。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事先不打招呼,突然查访。

罗覆仁是弘文馆学士。为人质朴,朱元璋经常呼他为“老实罗”。其家在城外边的一条小巷子里,房屋破旧,东歪西倒。一天,朱元璋突然造访,进屋时,罗覆仁正在梯子上刷墙壁。朱元璋看到大臣清贫若此,随即赏赐给罗覆仁一所大宅邸。

朱元璋出于疑忌,大搞监制,虽弄得人人自危,也滥杀了许多人,但这种监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威慑的作用,使臣下小心谨慎,不敢有非分之举。

位高者多疑,的确如此,因为谁都不愿意让坐稳的江山易于他手,谁都希望能够永远地紧握权柄,因此历代的实权派们无一例外地都得走上这样一条道路。清朝的雍正帝是在剧烈的夺权斗争中登上皇位的,为了巩固得之不易的成果,他不得不依靠特务手段来维持其统治。

雍正上台后的第一年元旦,状元王云锦早朝完毕后和亲戚朋友们玩纸牌。玩着玩着,突然发现少了一张牌,怎么也找不到。大家觉得很扫兴,也就不玩了。第二天上朝,雍正问百官:“昨天元旦,卿等在家,作何消遣?”众官员依次回答,有的说饮酒,有的说下棋,王云锦诚惶诚恐,老老实实地说:“微臣实在有罪,昨天与戚友玩了一回纸牌。”雍正笑道:“不欺暗室,乃真状元也!”说罢,从衣袖中拿出一张纸牌给王。王云锦一看,正是昨天丢失的那张纸牌!

按察使王士俊即将赴任,大学士张廷玉推荐给他一个长得十分健壮的仆人,伺候起居。这个人善解人意,手脚勤快,王士俊很是满意。后来,王士俊要入京觐见皇帝,这个仆人却告辞离去。王士俊说:“你跟随我多年,并没有什么过失。我现在要入都拜见皇上,你为什么要离我而去呢?”这个人竟回答说:“你这几年做官没有大的过错,我现在也要去面见皇上,预先为你说说好活。”王士俊这才如梦方醒。原来这个人是雍正身边的侍卫,是雍正派来监视他的。

雍正不但派人侦察文武官员的动静,自己也常常微服察访。雍正六年元宵之夜,内阁供事都回家过节去了,只有一个姓蓝的供事留守阁中。他闲着无事,对月独酌。忽然,来了一个长得很魁梧的男子,衣冠非常华丽。蓝某人以为是内廷值宿官,急忙起身迎接,并举怀奉敬。这个人欣然而坐,两人对饮起来。这个人问蓝某做什么官,蓝某答:“不是官,是供事。”他又问蓝某:“分管什么工作?”蓝某答:“收发文牍。”此人又问蓝某有多少同事,蓝某回答:“四十余人。”又问都到哪里去了,蓝某说:“今天是元宵节,都回家过节去了。”又问:“你为什么独留阁中?”蓝某答道:“朝廷公事责任重大,如果人人自便,万一出点意外,由谁负责呢?”此人又问当这公差有什么好处,蓝某道:“将来工作期满,希望能选任一个小官。”这人问做小官快活吗?蓝某说:“如果运气好,能选任广东一个河泊所的官,就非常快活了。”此人笑问:“河泊所的官有什么快乐呢?”蓝某答道:“因为近海,凡舟楫往来,总要送礼的。”这个人笑而点头,又饮了几杯酒,辞别而去。

第二天早朝,雍正问大臣们:“广东有河泊所的官职吗?”存得到肯定回答后,雍正当即下旨:“可以内阁供事蓝某补授是缺。”这件事实在太出人意外,大臣们议论纷纷,惊诧万分。后来,还是一个内监偷偷述说了昨晚之事,原来昨晚同蓝某聊天的就是雍正本人。当大臣以内阁宣旨时,蓝某惊讶得伸出舌头半天都缩不回去。

韩非说:“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性恶,世态炎凉,皆以利害为心。君臣之间不,没有骨肉之亲,臣子迫于君主的威势不得不事奉君主,暗中却窥测君心,欲侵其权,夺其位,因此,为巩固权势,辨明奸贤,必需得相互参伍,也就是说,要了解实情,既要有明察,又要有暗访,有时甚至还要设置圈套,诱人进入陷阱,或派出密探,四处侦缉。用阴谋对付阴谋,用诡诈对付诡诈,务必使奸人原形毕露。

然而“道法万全,智能多失”,如果单凭君主个人,亲自考察百官,就会时间不够,精力不济。再说,君主用眼睛观察臣下,那么臣下就掩饰自己;君主用耳听言,那么臣下就花言巧语;君主用心考虑分析,那么臣下就夸夸其谈。因此,只靠耳、目、心智不足以察奸,君主必须舍己能而因法术,严明赏罚,以信代疑。这样一来,君主就可以不受群臣的分割,独制于四海之内,聪明的人不能欺诈,险恶浮躁的人不能施展谄媚的口才,奸邪也就没有什么可依靠的了。

虽然在封建社会里,广布耳目、设立情报机构是历朝历代的君主们所热衷的手段,但是其造成的惶惶局面,不能不说是这一体制所产生的消极结果。因此,领导在下放职权时,一定要把握一个“信”字,力求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决不掣肘于下属。这样一来,下属干起事来才有激情,才有魄力,也才能够放心、大胆地实施自个的想法。

当然,授权之后还是要有所“疑”的,只是这里的“疑”对事不对人,即对下属在某事件中的表现,工作的进展进行了解和监察,而用人不疑则指的是对其人品、能力,即下属固有的品质的不疑,其二者是并行不悖的。

在退让中行进

——曾国藩宁让权却不丢势

古人治世颇讲究“人治”,因此“人在政在,人去政空”是很普遍的事。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前人跌蹶,后人拾级”,就是讲事业有传人,但在古代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为什么?就是大多数人太看重名利,太舍不得放权了。而只有那些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却又“弓不拉满,势不使尽”的人,才是真正玩弄权势的高手。

然而,高处不胜寒,中国古代读书人玩政治,几乎没有一个能成功,无论是满腹经纶的孔子、韩非子,还是骁勇善战的韩信,都失意在权力场中。但唯独曾国藩是个例外。政治就是权力,不懂得运用权力的人肯定会成为权力的牺牲品。曾国藩是位权术大师,他从不揽权、专权,更谈不上窃权,但他却成为清代三百年来权力最大的汉臣。原因何在?关键在于他看透了权与势的密切关系:只要牢牢掌握了“势”。就不怕没有权力。所以曾国藩始终坚持一点:宁肯放权,也决不丢势,即便他人去楼空,他的势力也仍旧控制着清朝的大权。

曾国藩自道光十八年中进士踏上仕途后,就一直在官场中摸爬滚打,直到去世,他的主要精力,同其他封建官僚一样,都放在了处理复杂的官场关系上。对此,曾国藩感慨万千。咸丰七年,他因受不了各方掣肘的压力,恳请归乡守制。他上言道:“臣办理军务,处处与地方官相交涉。文武僚属,大率视臣为客,视本管上司为主。宾主既已歧视,呼应断难灵通。”事实上,曾国藩办理政务,碰上的都是一些与之为难者。刚开始办团练时,湖南巡抚骆秉章和布政使徐有壬、按察使陶思培就不买他的账,结果发生绿营兵围攻湘军,甚至攻入曾国藩团练大臣公馆的事件。如果不是曾国藩仓皇逃走,几乎惨死于乱兵之中。曾国藩要求骆秉章严肃处理肇事者,可骆秉章却不闻不问,最终迫使曾国藩离开长沙。

咸丰六年,曾国藩被困江西。太平天国石达开率部节节逼近,连克重镇,南昌、南康两地岌岌可危。就在救兵不到、粮饷难继、外有强敌的困境中,最令曾国藩气愤的是,他的同乡且又与之共事过的江西巡抚陈启迈,此时却处处作对,不仅不输送粮饷,就连用地方一个人也不许。继任者文俊则排挤更甚,不供饷尚且不说,还使曾国藩的一支部队全军覆没,湘军骁将毕金科命丧疆场。官场互相倾轧、排挤的事实使曾国藩实在不堪忍受,于是萌生了“不欲得问世事”的念头。由于刘蓉等人的劝说,他才勉强坚持了下来。

同类推荐
  • 用机智代替愤怒

    用机智代替愤怒

    心理学家认为,愤怒是一种负面情绪。一个人经常生气、恼怒,就会使其身心受到极大的损害。对此,我们应该学会机智应对,在愤怒的时候学会克制,在生气的时候学会冷静。控制愤怒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用什么方法进行应对。长期忍气吞声,只会使愤怒升级,如果能用机智化解愤怒,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恰当的反击,那么,你就会变得心情舒畅,每天都有好心情!面对愤怒,我们在学会管理自己情绪的同时,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用机智来“应对”愤怒,让愤怒的情绪通过健康的途径发泄出来。
  • 开会开不好,怎么做公司领导

    开会开不好,怎么做公司领导

    现代社会,会议是每一个职场人必须经历的活动,每个场合都存在着各种目的和各种形式的会议,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有政工会议和业务会议,学校里有学生参加的班会和家长参加的家长会,企业里的会议更是种类繁多,销售会、动员会、招商会……数不胜数。客观、公平和正确的认知会议,掌握开会的技巧和方法是必须的。
  • 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

    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

    《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是成功家庭教育的智慧汇聚,《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是改变孩子前途的首选读本。《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是为了便于广大家长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和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孩子的非智力品质,使孩子成为未来的口才方面高手,顺利成长、成才,作者参考了大量家教资料,吸收精华而编写。
  • 有归宿的人生

    有归宿的人生

    本书中十几个人生经历可以告诉你,他们身份、背景千差万别,有阿尔弗雷德大帝那样的君王,也有红十字会创始人亨利·杜南那样的社会活动家,甚至有阿尔维斯·里斯那样声名狼藉的诈骗犯,他们中大多是浪子回头的典范,当他们找到灵魂的归宿之后就都脱胎换骨,成就了新的生命。
  • 哈佛的青春不迷茫: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的最好礼物

    哈佛的青春不迷茫: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的最好礼物

    创建于1636年的美国哈佛大学,被誉为“高等学府王冠上的宝石”,无论是学校的名气、设备、教授阵容,还是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堪称世界品质。300多年来,哈佛大学先后培养出数以百计的重量财富精英,为商界、政界、学术界及科学界贡献了无数成功人士和时代巨子。正如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科南特所言:“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哈佛靠什么打造了这些巨人?他们的教育中有什么深藏未露的秘密?
热门推荐
  • 山河正序

    山河正序

    脑壳大能力小不强不弱一己之力拯救家族颓势完成逆袭成就巅峰
  • TFBOYS青春录

    TFBOYS青春录

    一个月的相处,分别多年后,再次相遇,是否还记得彼此,突破重重困难,最后又会怎样?快来收藏到书架里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族传说系列(六)

    战族传说系列(六)

    正门外有数人持刀而立,熊熊烈焰在他们的兵器上映衬出红色的光芒,闪烁不定,更显杀机,前院的人不敢越雷池一步……
  • 余生有你小悲大喜

    余生有你小悲大喜

    图书馆偶遇睡觉美少年?还枕着她偶像的书!孟书棠表示:要不是看在他手里拿着偶像的书(颜值实在逆天),她早就动手了。不过看在人家主动把书借给自己看的份儿上,孟书棠就不计较了。美少年托腮微笑,眼睛眯的像只狐狸。于是……一次,她信了;两次,她也信了;三次,她又信了——可谁能给她解释一下,为毛她信着信着就信到他家里去了???孟书棠:我绝对不是因为他家里的书(逆天颜值)才去的!绝对不是!反差萌的学霸美少年,在你难过时安慰你;在你失眠时给你唱摇篮曲;在你开心是时陪你吃烧烤——清醒时想的是你,醉酒时说一口撩心情话对的也是你,就连睡觉时梦的也是你。他的一双眼里,有星辰、大海、还有你。孟书棠: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看在你……我就勉强收了你吧。言腿:遵命,老婆大人!反差设套路学霸×高冷萌暖甜系花(偶遇+心动)×爱情=你余生很贵,请别浪费;时光很长,愿你我“退棠”不散场
  • 这座荒岛是我家

    这座荒岛是我家

    他,刘云海。曾经只是个不入流的社会混混,意外落到一个荒岛!随着时间递进,他的强大终将光临荒岛的每个角落......
  • 对不起,偏偏爱你

    对不起,偏偏爱你

    分分离离,他把她伤的遍体鳞伤,她该何去何从
  • 风起1884

    风起1884

    光绪十年,西历1884年,第一任台湾巡抚刘二麻子正式上任;历经两次鸦片战争的剥削,庞大的大清帝国在四面楚歌中挣扎着努力维系帝国的荣光;这一年高卢鸡正式吞并柬埔寨,围绕着那木槿花盛开的地方那年那鸡和大辫子大打出手。。。。这是一个躁动不安但又充满传奇和热血的的年代,乱世正当是男儿建功立业之时!一个并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半吊子军迷,阴差阳错中紧抱着金手指的大腿闯入了这个年代。面对这个弱肉强食、铁和血一起沸腾的年代,他将何去何从?
  • 遇见你,我弄丢了整个世界

    遇见你,我弄丢了整个世界

    遇见一些人,遇见一些故事。这些故事,有关青春,有关成长,有关爱情。每一份感动,抚慰你温柔细腻的心。每一篇文字,献给同样有故事的你
  • 公主来种田啦

    公主来种田啦

    她天生对农业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白手起家,各种农业被她玩于手掌,绚烂无边。一朝穿越,让她成为刚出生的澜帝之女,父疼母爱,众人高捧的明珠公主。拥有现代思想的她,被宠坏的她,听到她最爱的父皇为她赐婚,一怒之下当众拒婚,被澜帝斥责后,委屈之下,书信一留,离家出走!澜帝:怎么样?满满可是知错了?侍卫:回皇上,公主如今已是整个玄梦大陆首富,并且……在乡下已经成亲。啪!某皇上慌了,手中奏折掉在了桌上。澜帝:备马!占山为家的某女,坐在山顶最高层,瓜果蔬菜环绕着,磕着瓜子,调戏着一旁的美男,小日子简直太美了。美男看着笑的狡黠的女人,想到方才探子的来报,好看的眸子精光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