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95200000015

第15章 农业规模经营及农业现代化(1)

20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创造了我国农产品供给激增的奇迹。粮食、畜牧产品及其他农副产品得到空前增长,从而结束了我国食品供给长期短缺的历史。我国农民以自己传统的劳动经验和生产技术,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令世人惊叹,家庭承包责任制对发展农业、振兴农村经济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堪重负的农业经济难以支撑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实践表明,"均田制"的小规模分散化经营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实现"第二个飞跃",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是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只有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才能保证农业稳定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没有农业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便是纸上谈兵,农业现代化程度太低,农业规模经营就难以为继。庆阳市农业经济总体发展落后,经营规模小,现代化程度很低,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必然性,要积极创造条件,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

4.1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一、我国农业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1.社会发展、人口增长对农产品巨大的需求与资源的短缺、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且以每年千万人的速度增长,庞大的人口基数加之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对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需求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而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稀缺,人均耕地资源是世界平均占有量的1/3,人均水资源仅及世界平均占有量的1/4,耕地在逐年减少,水资源浪费严重。农业生产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的传统方式占主导地位,生产技术落后,专业化分工水平不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超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所能提供的农产品商品数量非常有限,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成为市场化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农业产业还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弱质性的缺陷。目前,农产品比较充裕的市场供给还只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基础上的脆弱的均衡而已,很难适应作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的要求。应该看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快速发展,而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方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现实选择是必须改变"均田制"状态下的分散经营方式,实现规模经营。实践证明,规模经营有利于先进技术的采用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增加了农产品总量,降低了单位成本,而且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农产品商品率及农业生产投入产出率都明显提高。

2.现代科技对传统农业改造的阻力巨大

一方面我国农业资源短缺,而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浪费严重。天然水有效利用率不足10%,灌溉水不足40%,化肥仅35%左右。转变农业粗放增长方式,实现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目前,科技在我国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不到40%,与发达国家70%一80%的水平差距很大,但由于超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及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农业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农户对科技"需求不足"。诸如机械化作业,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现代化生产技术在面积细碎的地块上根本无法普及或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即使一些可以为农民带来收益增加的实用技术推广工作也遇到种种困难,农技推广成本增大,难以取得预期效益。许多科研成果只能以生产力的潜在形态停留在实验室里,而无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工业化实践表明,科技革命之所以能够带来产品极大丰富和财富超常集聚是因为实现了规模经营。现代科技武装传统农业生产和经营同样离不开相应的规模基础。实现科技兴农,规模经营是必由之路。

3.农业基础条件脆弱,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凡农业得到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时期,国民经济也健康快速发展;每一次经济形势的恶化,首先是从农业开始,每次调整的成功也都以农业发展的形势好转为前提,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基础作用。半个世纪以来,农业以巨额资金积累支持了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现,但在农业为国民经济作出巨大贡献、充分发挥基础作用的同时,农业自身的发展却相当不稳。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村地区水、电、路等依然是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水资源短缺十分突出,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脆弱的基础条件威胁到了农业的稳定发展。更为不利的形势是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按利润最大化原则配置,由于小规模的经营现状,农业产业比较利益低,不但不具备吸收外部资金投入的能力,而且农业内部也难以阻止资源大规模地转向易于短期见效的非农产业或城市部门。作为农户,在数量有限的小块土地上追加投资,从事传统农作一年所能增加的收益甚至还不及在非农领域几天的工资收入;而其他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设施农业等则受各种条件限制且风险很大,绝大部分农民无力经营。因此,正是建立在以个人劳动经验、劳动技能和劳动积极性为基础上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使农业生产对社会资源的吸纳能力有限,国家缺乏有效的投资载体,农户由于增加的收益太少而不愿投资,致使农业投入逐年减少。如果不能通过增加资本来改变农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各部门、各产业间的激烈竞争,将迫使农业走向萎缩。要改变目前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的现状,只能按市场经济原则,走规模经营之路,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弱质性的缺陷,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强农业产业自身对社会资源的吸纳能力。

4.农民收入徘徊不前,工农差距,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充满现代文明生活、一片繁荣盛世的城市面貌与波动中的农业发展、落后贫困的农村社会形成了巨大反差。近几年,农民收入又徘徊不前,城镇居民与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据资料显示,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之比,1978年为2.37:1,1984.年缩小为1.7:1,1996年又扩大为2.2:1,2002年仅达到了创记录的3.11:1。收入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同时,农民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占总人口80%的农村市场萎缩,抑制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增加农民收入除了减轻农民负担,最根本的途径是控制农村人口数量,减少农民,提高劳动生产率。欧美发达国家在农民人均拥有上万亩耕地,采用现代化生产经营方式的条件下,还需国家对农业提供政策支持,才可以使农民达到社会上其他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我国农民在人均耕地不足2亩的条件下,依靠传统的农作方式是无法达到真正致富、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

二、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我国农业实现规模经营

1.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规模经营是对农民"有选择的留用",意味着大量劳动力退出农业,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是实现规模经营的关键。当前,按最保守估计,我国农村有1.5亿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规模经营将有更多的劳动力需要转移。尖锐的人地矛盾是否决定了我国农业不适合规模经营?显然这一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其原因有:(1)我国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没有实现转移,不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的自然现象,而是由于历史原因及国家发展战略和体制选择的失误造成的。(2)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份额逐渐降低,农民也逐渐向非农产业领域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小,农业生产单位经营的规模随着科技进步和先进工具的采用越来越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3)规模经营不仅是劳动力的节约,而且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农业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益,克服了小规模分散化经营造成的种种弊端,使有限的农业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4)我国苏南等地的实践也证实,在人口密度很大的地区,通过发展非农产业,不仅转移了本地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农业规模经营,而且吸纳了数倍于本地人口的外地劳动力。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既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目前,国企改革使城市里隐性失业显性化。解决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应站在宏观层次上把城乡两个劳动力市场统一起来,不能用一个部门的失业换取另一个部门的就业。农民在城市里就业还面临着种种不公平的歧视政策,农村作为巨大的劳动力"储备库"在发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的调节作用时,同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大量剩余劳动力困守在本已十分狭小的土地上,加重了土地负荷,农民收入减少,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许多问题的解决。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与解决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同等重要,不能把农业仅仅看作是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原料基地。对农民、农业的歧视必然造成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难以健康持续的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主要有两条:其一,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围绕农业生产发展物资供应、农产品加工、贮存、运输、销售及其他服务业。其二,从长远看,城市工业的发展必将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农村城镇化是潜力很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通道。国家应制定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促进农业走上规模经营。

2.深化农用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

规模经营以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前提,同时要求土地资源必须按市场原则合理配置。我国现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规定,农民以集体成员的身份在承包期内拥有土地使用权。这一制度在执行中,是按行政方法遵循平均主义原则让每个农民都分别承包土地,并且随人口变动不断进行承包地的增减调整,使小规模分散化经营模式相对固定化。这种操作方式在保证公平的同时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很大浪费。即使已在非农产业中就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农民,宁愿让土地荒芜或粗放经营,也不肯放弃土地承包权,形成了城乡共存的"两栖"居民,使土地这一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要素无法在经营单位之间合理流动,阻碍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有人担心,实现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会使失去土地的农民变为"流民"。应该说这种现象已成为历史,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从农业产业中转移出的农民很少变为"流民",我国实行农业规模经营,同样也是以农业剩余劳动力在非农产业的就业为前提,并辅之以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失业者的吃饭问题。早在1995年5月4日《人民日报》曾发表过文章《"流"起来的土地能生金》,充分体现了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大经济价值。当然,土地流动绝不等同于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首先,法律保证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能改变,土地所有权不变,采用"两田制"、"三田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四荒拍卖"、租赁、反租倒包、转包、转租、联营、抵押、托管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使用权自愿流转;其次,土地在农业内部按市场化原则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限制非农产业占用农地,同时,要努力保障在承包期内农户对承包土地经营使用权的稳定性,尽可能不采用行政手段调整承包土地。

3.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必须辅之以其他农村配套改革措施:(1)彻底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分割、等级森严的户籍制度界限,废除城乡户籍差别,采用户籍登记管理制度,让退出土地的农民必须获得城镇或非农户籍待遇,为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清除障碍。(2)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在非农产业中就业的农民之所以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其原因是现存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城乡务割的体制排斥农民进城,土地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远不及对他们提供的社会保障功能。转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客观上也等于转出了生产资料与保障手段。因此,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离开土地的农民不但有一个公平的择业机会,还司以进入社会保障网络而消除后顾之忧。(3)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总体上,我国城镇化水平远远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形成了一种很不协调的社会经济结构。目前,在做好统一规划的基础上,以发展小城市或中心城镇为主引导乡镇企业适度集中,改变布局分散、结构不合理的弊端,发挥集聚效应,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桎梏,推动农业规模经营。

三、实现规模经营是一个动态的,阶段性的发展过程

1.规模经营的形成过程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土地相对集中的过程,也是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过程,最终由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

同类推荐
  • 怎样理解和运用财务数据

    怎样理解和运用财务数据

    本书共二十章,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数据信息平台是企业管理的最佳平台;资产负债表:企业家底状况;经济活动与资金周转;资产负债表是怎样记录业务活动、报表附注:报表的补充说明;决策未来:预测财务数据分析等。
  • 全球大趋势2:被债务挟持的世界经济

    全球大趋势2:被债务挟持的世界经济

    在美国两轮量化宽松和中国4万亿的刺激下,人们普遍预期世界经济将如期复苏。但正如米塞斯所说:“信用扩张确实能导致一时的繁荣,但这种繁荣迟早会归于破灭,导致新一轮的萧条。”世界经济衰退的阴影于2011年年中再次橫扫全球。引发这次恐慌的是再度出现的类似于2008年秋季的违约危机,只不过上次麻烦的制造者是那些金鬲机构,而这一次则是政府债务。更为麻烦和棘手的是,世界逐渐“老”去,创造财富的人将越来越少,但需要赡养的人口却越来越多。当前的债务问题只能曰益恶化,世界经济被债务挟持……
  • 经济热点面对面

    经济热点面对面

    中国的经济到底是怎么了?经受了这些打击和考验,中国的经济会大幅下滑吗;通货膨胀率还会上升吗;中国的石油安全吗;中国的粮食安全吗;中国的中小企业能起死回生吗;中央政府会怎么办;宏观政策会走向哪里?这些原是经济学家们关心的话题,在这一年都成了老百姓迫切想要弄明白的问题。
  • 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问题

    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问题

    本书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动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地位和前景问题、应对入世挑战问题等。
  • 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

    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

    中国超过美国需要多少年?摸不着门道的话,两百年都不行。美国经济的强大在于虚实结合,金融业、娱乐业、知识产权及品牌经营成为全球敛财的经济手段,而中国经济太实在,导致自己不断被美国的虚拟产业剥削。
热门推荐
  • 电视剧从我的刺猬女孩

    电视剧从我的刺猬女孩

    外科医生吴景昊在医院上班,收治了一个摔伤额头的年轻女孩。姐姐吴怡怡打来电话,不厌其烦在电话中催婚。吴景昊的心里只有韩菲,他对其它的女性没有任何感觉。时光回到十年前,吴景昊清楚的记得初见韩菲的情景。韩菲从外地转校过来,上台自我介绍,神色冰冷强调自己打人很痛,不希望自己被人招惹。吴景昊被高冷的韩菲吸引了,韩菲性格冷漠,对想自杀的吴景昊漠不关心,而是幸灾乐祸阅读吴景昊写的遗书。时光飞逝,转眼过了十年,吴景昊对遭遇意外离世的韩菲念念不忘。书友交流群已开通欢迎铁子们加入,群号:496818437
  • 今天的我是一个快乐的马杀鸡

    今天的我是一个快乐的马杀鸡

    这是一个小说看多了以至于做梦都是花里胡哨既视感的大型活动现场望各位小朋友以儆笑尤。
  • 独渡有缘人

    独渡有缘人

    一位放弃学业的15岁少年,来到异地他乡,与兄弟一起打工攒钱,为了各自梦想,而奋斗,面对世间的残酷与人情冷暖……
  • 源来玺欢凯i

    源来玺欢凯i

    写的不好。。。。。不要介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仙三代

    我是仙三代

    我穿越了,穿到成了一个仙三代,嘶~这个仙三代似乎有点厉害。阑尾了,看了就是浪费时间
  • 七源天宙

    七源天宙

    一个破碎的宇宙,一个没落的星球,在强敌的侵略下渐渐崩溃。一个少年,自祥和时代崛起,发动大乱,是否能够拯救即将崩溃的宇宙?
  • 二宝驾到

    二宝驾到

    周怡菲和杨致修是一对在省会城市打拼多年的夫妻,终于在城市买了房安了家,但随着二胎的全面放开,两个人面临生二胎,作为独生子女的周怡菲想生个二宝跟她姓,于是小夫妻决定生二胎。二胎生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家庭矛盾,两个家庭同心协力克服困难,迎接幸福的生活。
  • 平凡之战御天下

    平凡之战御天下

    方云凡它一直认为他是个平凡人。但是他却有个不平凡的老爹不平凡的老妈不平凡的爷爷最主要的是他有个不平凡的大脑...
  • TFBOYS:被入时的梦戏谑

    TFBOYS:被入时的梦戏谑

    孤单时你说我们曾经来过嬉笑善感而沉默你还在寻找什么是否已丢失太多这里每一种答案都不适于你和我你还在寻找什么是否被天真略过这里每一次成长痛而绝决但我还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