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97900000002

第2章 心的声音(1)

心呢?……真如香象渡河,毫无迹象可寻;他空空洞洞,也不是春鸟,也不是夏雷,也不是冬风,更何处来的声音?静悄悄地听一听:隐隐约约,微微细细,一丝一息的声音都是外界的,何尝有什么“心的声音”。一时一刻,一分一秒间久久暂暂的声音都是外界的,又何尝有什么“心的声音”;千里万里,一寸尺间远远近近的声音,也都是外界的,更何尝有什么“心的声音”。鉤輈格磔,殷殷洪洪,啾啾唧唧,呼号刁翟,这都听得很清清楚楚么,却是怎样听见的呢?一丝一息的响动,澎湃訇磕的震动,鸟兽和人底声音,风雨江海底声音几千万年来永永不断,爆竹和发枪底声音一刹那间已经过去,这都听得清清楚楚么,都是怎样听见的?短衫袋里时表的声音,枕上耳鼓里脉搏的声音,大西洋海啸的声音,太阳系外陨石的声音,这都听得清清楚楚么,却是怎样听见的呢?听见的声音果真有没有差误,我不知道,单要让他去响者自响,让我来听者自听,我已经是不能做到,这静悄悄地听着,我安安静静地等着;响!心里响呢,心外响呢?心里响的——不是!心里没有响。心外响的——不是!要是心外响的,又怎样能听见他呢?我心上想着,我的心响着。

我听见的声音不少了!我听不了许多凤箫细细,吴语喁喁底声音。我听不了许多管、弦、丝、竹、披霞那、繁华令底声音。我听不了许多呼卢喝雉,清脆的骰声,嘈杂的牌声。我听不了许多炮声、炸弹声、地雷声、水雷声、军鼓、军号、指挥刀、铁锁链底声。我更听不了许多高呼爱国底杀敌声。为什么我心上又一一有回音?

1919年5月1日我在亚洲初听见欧洲一个妖怪的声音。他这声音我听见已迟了。——真听见了么?——可是还正在发扬呢。再听听呢,以后的声音可多着哪!欧洲,美洲,亚洲,北京,上海,纽约,巴黎,伦敦,东京……不用说了。可是,为什么,我心上又一一有回音呢?究竟还是心上底回音呢?还是心的声音呢?

1920年3月6日晚上(庚申正月十五夜),静悄悄地帐子垂下了;月影上窗了,十二点过了,壁上底钟滴鎝滴鎝,床头底表悉杀悉杀,梦里听得枕上隐隐约约耳鼓里一上一下的脉搏声,静沉沉,静沉沉,世界寂灭了么?猛听得硼的一声爆竹,接二连三响了一阵。邻家呼酒了:

“春兰!你又睡着了么?”

“是,着,我没有。”

“胡说!我听着呢。刚才还在里间屋子里呼呼的打鼾呢。还要抵赖!快到厨房里去把酒再温一温好。”

我心上想道:“打鼾声么?我刚才梦里也许有的。他许要来骂我了。”一会儿又听着东边远远地提高着嗓子嚷:“洋……面……饽饽”,接着又有一阵鞭爆声;听着自远而近的三弦声凄凉的音调,冷涩悲亢的声韵渐渐的近了……呜呜的汽车声飙然地过去了……还听得“洋……面……饽饽”叫着,已经渐远了,不大听得清楚了,三弦声更近了,墙壁外的脚步声、竹杖声清清楚楚,一步一敲,三弦忽然停住了。——呼呼一阵风声,月影儿动了两动,窗帘和帐子摇荡了一会儿……好冷呵!静悄悄地再听一听,寂然一丝声息都没有了,世界寂灭了么?

月影儿冷笑:“哼,世界寂灭了!大地上正奏着好音乐,你自己不去听!那洪大的声音,全宇宙都弥漫了,金星人,火星人,地球人都快被他惊醒那千百万年的迷梦了!地球东半个,亚洲的共和国里难道听不见?现在他的名义上的中央政府已经公布了八十几种的音乐谱,乐歌,使他国里的人民仔细去听一听,你也可以随喜随喜,去听听罢。”我不懂他所说的声音。我只知道我所说的声音。我不能回答他。我想,我心响。心响,心上想:“这一切声音,这一切……都也许是心外心里的声音,心上的回音,心底声音,却的确都是‘心的声音’。你静悄悄地去听,你以后细细地去听。心在那?心呢?……在这里。”

1920年3月6日。

一错误

暗沉沉的屋子,静悄悄的钟声,揭开帐子,窗纸上已经透着鱼肚色的曙光。看着窗前的桌子,半面黑越黝黝,半面黯沉沉的。窗上更亮了。睡在床上,斜着看那桌面又平又滑,映着亮光,显得是一丝一毫的凹凸都没有。果真是平的。果真是平的么?一丝一毫的凹凸都没有么?也许桌面上,有一边高出几毫几忽,有一边低下几忽几秒,微生虫看着,真是帕米尔高原和太平洋低岸。也许桌面上,有一丝丝凹纹,有一丝丝凸痕,显微镜照着,好像是高山大川,峰峦溪涧。我起身走近桌子摸一摸,没有什么,好好的平滑桌面。这是张方桌子。方的么?我看着明明是斜方块的。站在洗脸架子旁边,又看看桌子,呀,怎么桌子只有两条腿呢?天色已经大亮,黯沉沉的桌子现在已经是黄澄澄的了。太阳光斜着射进窗子里来,桌面上又忽然有一角亮的,其余呢——黯的,原来如此!他会变的。……唉,都错了!……

洗完脸,收拾收拾屋子,桌子,椅子,笔墨书都摆得整整齐齐。远远的看着树杪上红映着可爱的太阳儿,小鸟啁啾唱着新鲜曲调,满屋子的光明,半院子的清气。这是现在。猛抬头瞧着一张照片,照片上:一角花篱,几盆菊花,花后站着、坐着三个人。我认识他们,有一个就是我!回头看一看,镜子里的我,笑着看着我。这是我么?照片上三个影子引着我的心灵回复到五六年前去。——菊花的清香,映着满地琐琐碎碎的影子,横斜着半明不灭的星河,照耀着干干净净的月亮。花篱下坐着三个人,地上纵横着不大不小的影子,时时微动,喁喁的低语,微微的叹息,和着秋虫啾啾唧唧,草尖上也沾着露珠儿,亮晶晶的,一些些拂着他们的衣裳。暗沉沉的树荫里飕飕的响,地上参差的树影密密私语。一阵阵凉风吹着,忽听得远远的笛声奏着《梅花三弄》,一个人从篱边站起来,双手插插腰,和那两个人说道:“今天月亮真好。”……这就是我。这是在六年以前,这是过去。那又平又滑的桌面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道:

“请秋白明天同到三贝子花园去。呵!明天到三贝子花园去的,不也是我么?这个我还在未来;如何又有六年,如何又有一夜现在,过去未来又怎样计算的呢?这果真是现在,那果真是过去和未来么?那时,这时,果真都是我么?……唉!都错了!……我记得,四年前,住在一间水阁里,天天开窗,就看着那清澄澄的小河,听着那咿咿哑哑船上小孩子谈谈说说的声音。远远的,隐隐约约可以看见江阴的山,有时青隐隐的,有时黑沉沉的,有时模模糊糊的,有时朦朦胧胧的,有时有,有时没有。

那天晚上,凭着水阁的窗沿,看看天上水里的月亮。对岸一星两星的灯光,月亮儿照着,似乎有几个小孩子牵着手走来走去,口里唱着山歌呢。忽然听着一个小孩子说道:

“二哥哥,我们看水里一个太阳,太……”又一个道:

“不是,是月亮,在天上呢,不在水里。”转身又向着那一个小孩子说道:

“大哥哥,怎么今天月亮儿不圆呢?昨天不是圆的么?”听着回答道:

“怎么能天天都是圆的呢?过两天还要没有月亮呢。”

“大哥骗我,月亮不是天生圆的么?不是天天有的么。”

“我们去问姊姊。姊姊,姊姊。我刚才和阿二说,月亮会没有的,他不信,他说我说错了。”姊姊说道:

“妈妈的衣服还没有缝好呢,你们又来和我吵,管他错不错呢……”

1920年3月20日

二战争与和平

小花厅里碧纱窗静悄悄的,微微度出低低的歌声。院子里零零落落散了一地的桃花,绿荫沉沉两株杨柳,微风荡漾着。一个玲珑剔透六七岁的小孩子坐在花厅窗口,口里低低的唱着:

“姊姊妹妹携手去踏青。

垂垂杨柳,呖呖莺声,

春风拂衣襟,春已深。

郊前芳草地,正好放风筝……”

桌子上放着一个泥人,是一个渔婆,手里提着一只鱼篮,背上搁着很长很长一竿钓鱼竿,丝线做的钓丝,笑嘻嘻的脸。小孩子一面唱一面用手抚着那钓丝,把许多桃花片,一片一片往钓丝上穿,又抓些榆钱放在那鱼篮里。又一个小孩子走来了。说道:“哥哥,我找你半天了,爸爸给我一个皮球。”那哥哥道:

“我不爱皮球。弟弟,你来瞧,渔婆请客了,你瞧他体面不体面?

篮子里还装着许多菜呢。”弟弟瞧一瞧说道:“真好玩,我们两个人来玩罢。”说着,转身回去拿来许许多多纸盒,画片,小玻璃缸,两只小手都握不了。一忽儿又拿些洋囝囝,小泥人来了。

两个小孩子摆摆弄弄都已摆齐了,喜欢得了不得,握握手对着面笑起来。弟弟一举手碰歪了一只小泥牛,哥哥连忙摆好了说道:“都已齐了,我们请姊姊来看,好不好呢?”弟弟说:“我去请。”说着兴头头的三脚两步跑进去了。一忽儿又跑出来气喘喘的说道:“姊姊不来,他在那儿给渔婆做衣服呢。”

哥哥道:“他不来么?”说着,又把一张画片放在渔婆面前说道:“弟弟,你瞧,渔婆又笑了。”弟兄两个人拍着手大笑。一忽儿,哥哥弟弟都从椅子上下来,一面踏步走,一面同声唱着,嚷着很高的喉咙,满花厅的走来走去,只听得唱道:

“……战袍滴滴胡儿血。

自问生平……头颅一掷轻。”

一面唱一面走出花厅,绕着院子里两株杨柳,跑了两三匝。

同类推荐
  • 花城里的语行者

    花城里的语行者

    这本散文集讲述了作者在城市中的所见所闻、节日中的趣事、异域的游历以及读书感悟等。书中包含很多小故事,比如《白云山上的端午假期》《厦门游记》《那些年·那些歌》《我所理解的闾丘露薇》等,甚至还写到了自己去世的外公,加深了对外公的思念。
  • 旧金山画记

    旧金山画记

    他是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美国科学院艺术学院院士。他是饮誉国际的散文家、画家、诗人、书法家,受到西方学界和艺术界的高度评价,贡布里希盛赞他“才华洋溢又迷人”。他交游广阔,朋友圈里有杨联陞、徐悲鸿、刘海粟、梅兰芳、熊式一、萧乾、叶君健、吴世昌、铃木大拙、华兹生……他在旅行中喜欢沉默不语,抛开政治、战争等因素描绘异乡的风景人文,一系列隽永的画记却成功打通中西文化成为经典,经久不衰。今天我们重读他这些出版于上世纪中叶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解一个遥远国度的文化历史背景,更在于享受那份行走观察中淡然的快乐,体悟文化与人生的心境,重新认识周遭的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自1953年首次造访,十年间蒋彝多次重游旧金山。在这座兼具前卫与传统的城市,冒险攀登金门大桥,游览云雾围绕、亦真亦幻的双子峰,漫步满是水仙花的小巷,娓娓叙说旧金山的历史与传说。让人流连忘返的不仅是旧金山如画的自然风景,还有这座城市展现出来的美国力量——清教徒精神与拓荒者精神的融合。
  • 成德之道

    成德之道

    从“雷锋学习的好榜样”到“学习雷锋的好榜样”——刘成德是雷锋的战友,同为沈阳军区的先进人物,雷锋曾题字要向他学习。退伍后,他五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践行、弘扬雷锋精神,积小善成大善。刘成德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境界传递着巨大的正能量,向我们昭示:雷锋从不孤单,雷锋精神永放光芒。作为学雷锋先进英模代表,刘成德于2013年3月1日应邀参加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座谈会,受到了领导同志的接见和表扬。刘成德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 茶之书

    茶之书

    当代《茶经》,日本版《美的历程》,东方驯化西方的代表性文本。本译典雅通透,诗意盎然,如茶一般韵味深长。经典意义上的茶道,并非当下塑料感强的茶文化,而是集宗教、绘画、书法、插画、陶器、建筑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整全的审美体系。从“茶”到“道”,其中蕴含着一代代艺术家、文士和哲人对生命、审美、社会仪式和自然秩序的思考,是美学理想与生活态度的高度凝练与集中体现。这就是冈仓天心凭其敏锐的天赋、渊博的知识与诗人的情怀,在《茶之书》中向我们表达的思想。从一种饮品谈到一种生活仪式,再到茶道的衍生艺术;从各历史时期不同的饮茶方式到伟大茶人的品性展现,冈仓天心完整演绎了从茶到美、进而至于道的艺术升维过程,用芥子纳须弥的气魄让我们从一碗清饮之中品尝到人类审美历程的精髓。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你老大哦

    我是你老大哦

    庚子三月,万物复苏,愿平安顺遂,喜乐无忧。公子书于三月十六。 小A问我:——你的童年是个怎么样的童年,难忘吗?——当然难忘,但14岁那年最难忘。——想用什么代价回去?——我不想再回到14岁那年,也不想停在任何一天,只有往前走,每一步才是新的,所以过去就留在身后吧。这是一部以第一人称完成的作品,主人公就是我本人,这是在考虑很久后做出的决定,毕竟我的所思所想是要用“我“才能说清的。
  • EXO冰山公主的复仇恋

    EXO冰山公主的复仇恋

    晴语恬,一个天真活泼的女孩却变成了一座冰山,当冰山小姐晴语恬遇上了鹿晗,吴世勋等人,她,会变成什么样呢?
  • 十二年记

    十二年记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靠着自己的双手和勤劳得到想有的一切,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不停的换工作,换来的是并不十分有用的阅历,和他人好奇的目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担当

    担当

    面对难题,你是一推了事还是迎难而上?出现问题,你是逃避责任还是勇于担当?敢担当的人有机会,会担当的人有地位。“担当”是一个人、一个组织最重要的品质与素质。有无担当精神,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林少波的《担当》从敢于担当、甘于担当、乐于担当、勤于担当、严于担当、善于担当和精于担当七章层层分析,思路严谨,结构清晰,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首部全面深入研究“当当”这个话题的作品,《担当》非常适合企事业单位员工和政府机关干部团购阅读和作为自我培训的教材。
  • 嘘,请哭

    嘘,请哭

    嘘,请哭。无论你想要什么,只要付出一点点小代价,就可以获得所有梦寐以求。你将获得专属于你的超能力。手机中莫名其妙弹出的神秘APP,究竟是飞来横祸还是喜从天降?顾无沐因种种变故,成为了这款名叫《嘘,请哭》的古怪游戏玩家。而获得超能力的她,却在这场游戏之中……
  • 混沌规则

    混沌规则

    混沌初开,一大法则和一大规则支持着宇宙的延续。那就是至高无上的天地规则,以及生命法则。然而,宇宙之中至高无上的一大规则“天地规则”却被一名感情受挫折,在黄河边上寻死的少年以凡人的身躯所领悟。同时观周天星辰有所感悟,并创下一套惊天地、泣鬼神的招试。同时,拜天为师,认地为母,天地传法,靠领悟天地规则而修炼。天地规则与武术精华的融合,生命法则与天地规则的结合。
  • 木工:知道这些就够了

    木工:知道这些就够了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磨刀、刨木、打眼;从明天起,关心木头和家具……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她和他的三次

    她和他的三次

    初次见面,在校园。她和他是同桌。第二次,在婚礼殿堂,她和他是即将结婚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