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92900000054

第54章 莎士比亚

戏剧天才

(1564—1616)

文艺复兴时期耀眼的明星,为全人类贡献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伟大作品。

莎士比亚的父亲是一个羊毛商人,由于生意做得好,家境富裕,莎士比亚7岁的那一年,父亲便把他送到了斯特拉福城里最好的学校去上学,莎士比亚是一个好学的孩子,他把功课学完以后,还特别喜欢看课外书籍,诗歌和戏剧这方面的书他一抱起来就总是不愿意轻易扔掉。在斯特拉福每年的5月,为了纪念罗宾汉,城市的露天剧场里都要上演罗宾汉的戏,每当这个时候莎士比亚总是早早地拉着母亲,坐在第一排等着开幕。

看完罗宾汉的戏回到家里以后,莎士比亚总是要模仿着戏里的人物表演一番。有一天,他把邻居的小伙伴们招集来到他家的大客厅里,然后由他开始分配角色,在他的指导下,这些小家伙便开始在大厅里演起罗宾汉来。大家演完以后都高兴得了不得。从此每当这群小家伙没有事的时候,都来到莎士比亚家的大厅里,上演罗宾汉的戏,有时大家都争着当罗宾汉,当然,大多数的时间里总是由莎士比亚主演。

在学校里,莎士比亚虽然也算得上是富家子弟,但是他从来不仗势欺人,有时,有钱人家的孩子欺侮穷人家里的孩子,他总是学着罗宾汉的样子出来打抱不平。

父亲做羊毛生意虽然赚了一大笔钱,可是有一年由于闹旱灾,羊群大量减少,父亲的生意不仅做不成了,而且还欠了别人一大笔债。

为了帮助家里,莎士比亚到一家屠宰场去当学徒。以前他得罪过的富家子弟趁机找上门来欺侮他,可是莎士比亚并不害怕,他团结起穷人家的孩子一起跟富家子弟斗争,最后他们大获全胜。

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出生在这个小镇,具体的出生日期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了,但他受洗礼的日子是4月26日。按照当地孩子出生三天以后进行洗礼的风俗,一般认为莎士比亚的出生日期在4月23日。据有关资料记载,莎士比亚的父亲约翰·莎士比亚1552年定居艾冯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从事羊毛生意,同时兼做木材生意,他的父亲在当地是一个有名望的人物,因为他曾是小镇的议员。

莎士比亚姊妹较多,他在家中是老三,大概在当地一所有名的文法学校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后来,父亲的生意开始变得清淡起来,家境就开始衰落下去。

13岁时,他离开了学校,他的父亲为了生计,不得不重新从事杀猪的行业,而莎士比亚曾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做过父亲杀猪的助手。但是他的兴趣明显不在这里,他还是喜欢写作诗歌,并经常为邻居的孩子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

1582年莎士比亚18岁时,同家乡附近一位农村姑娘安妮·哈撤薇结了婚,妻子比他大8岁。婚后第二年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取名苏珊娜,后来(1585年)又有了一对双胞胎儿女,哈尼特和朱迪丝。这是一桩怎样的婚姻,莎士比亚是被迫成婚还是爱情的结果,我们今天已经没有办法去考证了。莎士比亚同新娘举行婚礼时,人们惊奇地发现,新娘竟然已经有了身孕,于是在那个小镇就开始流传关于他的种种绯闻。

最后在流言的压力下,他不得不搬到另一个地方。后来据说他曾经当过兵、教师,以及干过药剂师、染色工、士兵、公共书记员、印刷工等职业。关于莎士比亚为什么要去伦敦,一直有两种传闻,一是他的婚姻生活很不幸福,毕竟妻子比自己大8岁;另一是他在当时曾进入托马斯·露西爵士的花园猎鹿,于是被爵士告了官,他就写讽刺诗来讥讽爵士,爵士在当地是一个十分有权势的人,于是大概在1587年左右他逃到伦敦。

当时的英国在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下,资本主义经济呈现繁荣的景象,而反对教会、反对封建的文艺复兴也正好处于高潮期,民族戏剧在当时十分流行。莎士比亚青年时代,演戏成为一种合法的职业,随着国内的政治稳定,经济的繁荣,剧团与剧院不断增多,于是要求产生更多的剧本来满足剧团的需要。

莎士比亚当初来到伦敦时,因为身份低贱,所以找不到像样的职业,开始他在剧院门前替绅士们看马匹,后来又进人剧院打杂,有时又跑龙套,开始有机会接触戏剧。他用心学习,善于观察和揣摩,几年下来,学到了许多戏剧的知识。当时剧院需要每天更换剧目,对剧本的需求十分迫切。在这种时候,莎士比亚开始学着改编旧戏,有时也帮剧作家修改剧本,慢慢地他也编写起剧本来。

1590年莎士比亚以《亨利六世》三部曲开始戏剧创作,1592年又写了《理查德三世》。他的《亨利六世》一问世,就使得他声名鹊起,大受欢迎。1592年,伦敦开始流行鼠疫,死了很多人,许多剧院被迫停业或倒闭。在这段时间,莎士比亚并没有离开伦敦,而是利用这个机会读了许多书,提高了自己的文学修养,并勤奋地进行剧本的写作。两年以后,鼠疫过去,伦敦剧院重新开张,许多剧作家在鼠疫中死去,莎士比亚抓住了这样的机会,开始在伦敦的戏剧界崭露头角。

从1590年莎士比亚以《亨利六世》三部曲开始戏剧创作起,到1613年写成历史剧《亨利八世》为止,23年中他一共创作了37部剧本。他的创作历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前期为1590年到1594年,主要以历史剧和喜剧为主,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六世》、《理查德三世》;喜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和《爱的徒劳》;悲剧《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第二阶段1559年到1600年是成熟期,有许多喜剧和历史剧杰作,并开始悲剧创作,作品有历史剧《理查德二世》、《约翰王》、《亨利四世》和《亨利五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悲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裘力斯·恺撒》;第三阶段1601年到1606年为高峰期,主要写作悲剧,只有少数几个喜剧,作品有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科利奥兰纳斯》和《雅典的泰门》;喜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第四阶段1608年到1613年为终结期,作品除了一部历史剧外,以传奇剧为主,有历史剧《亨利八世》,传奇剧《泰尔亲王佩力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和《暴风雨》。除了写作剧本以外,莎士比亚还写了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以饱满的笔调勾勒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社会的全貌,他刻画了新兴资产阶级许多丰满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了他们的政治要求和生活理想,他的语言生动而精炼,不愧为“戏剧大师”的称号!

多士比亚成功之道

莎士比亚是一个成功的剧作家,他的剧作影响了全世界,总结起来他的成功归结于如下的原因。

1.莎士比亚早年得到了很好的基础教育。当时他在文法学校,系统地学习了古典文化,得到了修辞、写作和演讲术方面的很好训练,所有这些都对他以后的剧作家生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莎士比亚的坎坷经历也是他成功的原因。一个作家如果没有丰富的人生积累,是很难写出具体深刻的作品的。而莎士比亚的人生经验丰富,他干过许多职业,同下层的劳动人民有深层的接触,这使得他的剧作反映面十分广阔,能够博得大众的喜爱。

时代的灵魂

每个时代对莎士比亚的评论,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学观点,也反映了莎士比亚作品的某些特点或侧面。莎士比亚的同时代剧作家本.琼森称他为“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英国古典主义者蒲伯认为:“没有一个作家,哪怕是荷马,能比他更应赢得独创的名声。”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指出莎士比亚“有一种无愧为最伟大的天才的崇高思想”。杜勃留洛夫曾言:“但丁、歌德、拜伦的名字常和他的名字结合在一起,可是很难说,他们每个人都是像莎士比亚似的这样充分地标示出全人类发展的新阶段。”

17世纪兴起的新古典主义,在许多方面都企图对文艺复兴否定。浪漫派在击溃古典主义时,他们高举的正是莎士比亚的旗帜。莎士比亚捍卫了文艺复兴的成果,并且为后来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乃至现代主义开路,近三个世纪的许多重要流派几乎都从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寻找自己存在的根据,并用莎士比亚为自己张目。

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兴起后,莎士比亚风靡欧洲,雨果、司汤达等人在和古典主义斗争中,都高举莎士比亚大旗,鼓吹莎士比亚精神。英国柯勒律治、赫士列特等几乎把其奉为神明。

德国狂飘运动也是高唱莎士比亚赞歌,举着莎士比亚旗帜冲锋陷阵。海德尔、歌德、席勒都是这个运动的旗手。

除此之外,许多大作家,如巴尔扎克、狄更斯、雪莱、普希金、屠格涅夫等等,都曾经以莎士比亚作为样本,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仿效,从而在其作品中留下了莎士比亚的影子。

莎士比亚在马克思的心目中所占位置也是独一无二的,无人可比。他引用、谈到莎士比亚竟有三四百处之多,为马克思科学理论提供了例证、模型和历史内容,为革命理论提供了形象论据。

与今天相隔还不到400年,又是个大文豪,莎士比亚却没留下一封书简或一本日记。一如威尔逊所说的,“莎士比亚以52岁的年龄逝世,但有关他前半生28个年头的史实,几乎等于零。”

就是因为这种缘故,莎士比亚成了谜样的人物,同时也产生了另有其人的说法。一些学者认为一个仅受过初中教育而又是在乡下长大的青年,是写不出那样伟大作品的,一定是教育程度高过于他的某一个人,借用莎士比亚之名,陆续发表出作品。有人说幕后操笔的是培根,也有人说是牛津伯爵,还有人说是伊丽莎白女王。

同类推荐
  • 点评李小龙

    点评李小龙

    本书抛开传记体的束缚,以独特的评论形式再现了李小龙传奇的一生,对他的身世、事业、爱情做了全面的点评,对他对武术和武学理论的贡献进行了介绍,展现了他为追求理想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同时也表现了中国武术走向国际的艰辛和气节。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西蒙娜·德·波伏娃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西蒙娜·德·波伏娃

    蒙巴那斯是法国巴黎第十四行政区地处塞纳河左岸的西南角。对巴黎这座古老的城市来说在塞纳河左岸则以拉丁区和蒙巴那斯区最为著名。拉丁区又被称为大学区。法国一些主要的著名大学都建于此如索尔邦大学、法国综合工科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巴黎医学院等。
  • 林肯传

    林肯传

    本书是戴尔·卡耐基为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所著的传记,详述了林肯坎坷但充满传奇的一生。亚伯拉罕·林肯出身贫困,却对读书充满兴趣,凭借天分和努力,他成了一名律师,经常以自己微薄的收入为当事人垫补律师费。接触政治后,林肯对政治充满兴趣,自身的成长经历及从事法律事业让他对社会底层民众充满理解与同情。几经沉浮,林肯终于赢得选举,掀开了美国历史新的篇章——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废除美国黑人奴隶制,维护了联邦统一。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本书共分十章,包括:德国人的后裔、壮志难酬、战争中的新星、向意大利进军、诺曼底登陆、解放巴黎、向德国本士进军等。艾森豪威尔毕业于将星云集的西点军校。作为战功卓著的军人,他创立了美国陆军第一所战车训练营,指挥过北非登陆战、西西里登陆战、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以及解放巴黎、攻占德国等战争;作为政治家,他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即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达到一面以武力威胁为手段,一面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反共作幌子,排挤英、法等国势力,以实现独占中东的图谋。但随着国务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威尔主义最终失效。
  • 东方隆美尔:蒋氏父子为何置孙立人于死地

    东方隆美尔:蒋氏父子为何置孙立人于死地

    20世纪50年代初,台湾突然传出消息:陆军总司令孙立人被蒋介石软禁。其深层的背景和原因,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作者用纪实文学的形式,表现了曾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隆美尔”的孙立人,于抗战期间超凡脱俗、豪气冲天的丰功伟绩:参加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期间,率新新38师在仁安羌,一战救出七千多名被日军包围的英美溃军与新闻记者;蓝姆迦练兵,将当年在日军面前一战即溃的中国军队,练成了一支脱胎换骨的精锐之师;随即展开的反攻缅甸作战中,率新一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痛歼日寇。国民党丢掉大陆后,作者又浓墨重彩地表现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与美国的矛盾,以及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冲突。而孙立人,正是这两种矛盾的牺牲品。
热门推荐
  • 路过年少那场爱

    路过年少那场爱

    他们,她们,不是不爱,只是当时太年轻,等他们,她们都长大了,那份爱还是否存在呢?
  • 末世大玩家

    末世大玩家

    雪人兄弟对我说,在纷飞的大雪中,如果闯过的关足够多,就能闯过心中的那道情关。玛丽医生对我说,在消除病毒的时候,如果消除的足够多,就能忘掉心中永远不想记起的回忆。魂斗罗对我说,在打枪的时候,如果打出的子弹足够多,就能将心中的那道伤痕磨平。我却想说,这坑爹的游戏什么时候是个头!(还记得在亲戚家玩过的第一款红白机游戏时的那份新奇与快乐,还记得曾经以拥有自己的小霸王游戏机为期末考试的动力,匆匆时光,匆匆长大,无意中想起那时的时光。)
  • 灵犀

    灵犀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有人爱着你,渐渐变成一件奢求。可是当一切的记忆苏醒,爱情却成了最大的绊脚石。如果是你,当你知道有一个人牵连着你世世代代的命运,你会选择尽力爱上残缺的他,还是头也不回寻找自由?
  • 极品修仙:医术

    极品修仙:医术

    《极品修仙:医术》简介:他,从仙界下来。他,医术超群。他,众多美女青睐。他,为报仇提升实力。他,为泡妞提升医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龙王传说之圣灵传说

    龙王传说之圣灵传说

    “你生来便拥有的一切,都值得你付出生命的代价去守护,那怕他们属于黑暗。”
  • 天涯月明行之风雨欲来

    天涯月明行之风雨欲来

    作为承接第一季【孤帆远影】与第二季【世间皆棋】的过渡部分,也不会让诸位失望。
  • 蜂云(卫斯理珍藏版)

    蜂云(卫斯理珍藏版)

    「蜂云」,顾名思义,便是一片由蜜蜂组成的云海,在万尺高空上飞移;为什么会有这片「蜂云」?是因为外星人的力量,还是野心家的阴谋?由两桩奇特命案开始,卫斯理被捲入了国际间谍战当中,身不由己;一方面他要为自己洗脱杀人嫌疑,展开了一场亡命之旅;同时又要跟自己最讨厌的特务打交道,去换取情报。在这夹缝当中,卫斯理目睹了奇异的生物进化模式,见证了人性最丑恶的一面,面对浩瀚宇宙,人类渺少得有如尘埃,究竟「蜂云」对地球是福,还是祸?
  • 天穹之九天至尊

    天穹之九天至尊

    踏九天之上,掌毁灭之力,斩三千大道,男儿在世,铸铮铮铁骨,当傲世而立。
  • 中年人在异界

    中年人在异界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李知秋一脸愤慨的说道。“少爷,咱家方圆百里之内都没有河啊!”李府的管家小心翼翼的说道。李知秋不由得一滞,然后继续喊道,“莫欺少年穷!”李府管家嘴角微抽,“少爷,您今年已经36了,不算少年了!”李知秋一脸悲愤的说道,“36岁?是老了吗?”一个穿梭在各个小说里的中年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