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44900000027

第27章 快慰与悲哀(2)

李晓宇理解父亲,她认为父亲虽然偏执和严厉,但同时他有着一般男人没有的细腻和一丝不苟,再加上母亲的宽厚和善良,这些让她一生受用。

“我管理病人从来不敢毛糙。比如按照常理,医生只下医嘱,可我不行,医嘱上测几次血压,过后我就自己动手测几次。护士测护士的,我测我的。不是信不过别人,我不自己动手总觉得心里没数。特别是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血压每时每刻在变化,人和人量出来的是不一样的。”

“以前我抢救过一个高烧休克的病人,那时候没有量血压的设备,我就拿听诊器给他量,五分钟一次,五分钟一次,整整量了一宿。到天亮的时候,我的耳朵都肿了,疼得连听诊器都不敢挨了……做医生的,你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病人的信息你都要采集到,你要是偷懒,不敏感,你要是不先于病情掌握变化,该知道的你不知道,那会很被动的,抢救起来就不得法。”

“医生能得到病人的认可比什么都强。”李晓宇总能从工作中找到安慰。

“记得一次过年我在急诊替班,赶上下班要走的时候,一个病人的家属来找我,说大夫,我爹的输液完了能不能回家?我问他你父亲是什么病?其实我们的急诊替班一般只交接那些留观的病人,对于一般输液病人该走就走吧。这位家属说是拉肚子,我想我是消化科大夫,那就看一眼吧。其实这是一种习惯了,无论什么病人只要找到我我都得亲眼看看。既然是腹泻病人,我很自然地拿着血压计到了病人床边。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还蛮精神,说话也正常。可是我一量血压,你猜怎么着,高压只有五六十,低压听不清了——是休克血压!”

“幸亏这个病人一直躺着,要是起来马上就会晕倒的。我赶快叫护士给他输液,紧接着把他收到我们消化科。果然老人刚到病房就昏迷了,出现一系列休克症状。后来我守了他三天,总算捡回来一条命。”

“差不多过了有十年了,我已经做副院长了,有一天晚上下班,我招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后司机主动跟我拉话,问我,你是这个医院的大夫吧?我说是呀。你是姓李吧?我说对呀。你们医院还有谁谁谁吧?我说怎么回事呀?你怎么把我们单位搞得门清?”

“他说您可能不记得我了,可我记得您那,您是我们家的恩人。您还记得有一年过年抢救的那位老爷子么?那是我父亲那。我说,噢,想起来了。他说到现在老父亲的身体好着呢,还能帮他看小卖部……哦,都过了十来年了,病人还记得你,给我激动的呀。”

当然,李晓宇也做了病人,这让她有机会从病人的角度解读医生。

2003年的“非典”可以说对医疗行业是一场灾难,对李晓宇本人也是一场灾难。那年抗病任务刚刚完成,她就病倒了,乳腺出了问题。

“起初从拍的片子看,我的瘤子只有1.4公分。肿瘤医院的接诊大夫说,你的瘤子那么一点,穿刺出来又不是恶性的,是‘高度不典型性增生’,你就不用做手术了,回去观察一下就行了。”

李晓宇说她不同意医生的诊断结果,因为他自己已经摸到淋巴了。她几乎是恳求她的接诊大夫,你给我查体吧!但是这位固执的医生觉得完全没必要,他说你穿刺出来都不是,难道我的手还能比仪器准吗?

一个典型的机器医生。

“后来我一再请求,他勉强松口了。李晓宇,你要坚持手术就手术吧。他是很不情愿地算是把我收下了。住院后我还是不断要求查体,但是一直到手术,他硬是没给我查。一个医生怎么就能主观到这种程度!

“我当时预计手术不会很大,1.4公分,做个局部切除就行了,最多再做点放疗,一个多月也就好了。即使有一两个淋巴关系不大,我学医的,我懂,几乎可以不影响工作。后来经不住我的一再请求,还是另外一个大夫给我查体了,人家一触摸就说,你的情况不妙。就这么我稀里糊涂上台了。”

“一上手术台,这么一位专家级的人物给我来了个反常规的操作。正常的手术规程应该是切除肿瘤做冰冻。他却一刀先把我的淋巴切下来了。怎么就有这样的医生?!因为我手术前给他提了个要求,即使我的冰冻没有问题,也希望他把我的淋巴切下来化验一下。他呢可好,没有走正常的路径,没从肿瘤下刀,上来先把我的淋巴切了。淋巴剖开一看,恶性的,这下他傻眼了。然后,他回过头来再去切肿瘤,一切不行,边上还有,再切不行,边上还有。我实际肿瘤的大小比片子的1.4公分大得多……没办法,关了,下来了。

“下来,更残忍的是,我麻醉刚刚醒,眼皮稍稍能抬,人难受极了,全身插着管子,他站在我跟前,第一句话:李晓宇,告诉你,没有切干净,还要再做一次……我不知道情商这么低的人怎么能做医生呢?他不懂人心呀,我一个术后病人还没有醒透,他就给我来这么一番话,我受不了呀。”

“当时我躺在那里,眼泪哗哗地顺着耳朵流,一句话没说。怎么说,说什么?事后我想,医生要做成这个样子,真是挺失败的。我为医生悲哀!

“第二次手术之前,这个医生慎重了,他跟我谈话就谈了一下午。我想,你早干什么去了?二次手术可惨了,不要说一侧乳房保不住,两个乳房全切了。手术中的出血量很大,而且因为是二次,皮肤里的血管都有了转移。手术后第三天,管子都没有拔,我就上化疗了……人一下子就被打垮了,连说话都说不了了。化疗做了半年,放疗又是两个月,放疗后得了放射性肺炎,接着又是三个月,就这么整整被折腾了一年。对一个病人来说打击太大了,关键是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

“这种大夫,身在大医院,有很好的教育背景,有很高的职称,智商一定没问题,但是他的情商呢?确切地说是个人格不健全的专家。这样的医生一生要伤害多少病人那?所以为什么病人经常会有意见,其实不是无缘无故的。”

李晓宇认为,疾病也是一笔财富,人这一辈子什么都经历一下也好。这场病之后她说自己改变了很多。

“以前我这人做什么事都必须看到进步,看到发展,看到温吞水就着急。不管是公事私事,工作还是学习,哪怕生活上的事都是这样。从正面说,这是绝对认真的做事风格,但是换一个角度说,是苛刻,是不会给自己和周围营造一种宽松的气氛。”

“人么,生活一辈子,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你不要试图去改变人家,你到这个世界上来不是让你去改变整个地球的。我以前可不这么想,很较真的,要是发现医院哪件事处理得不对,哪怕有一点点,我会顺着这根线一直追到根上,不按照我的意见改变过来,我且没完呢。其实,这样未免不够宽容。”

李晓宇一场病后确实变了,“较真也好,强硬也好,所谓的好坏对错,都要看开,彼一时是对的,此一时未必是对的。不要非黑即白,那么绝对,可以允许有中间色彩存在。”

一场病也多少改变了她的家庭关系。“在我没生病之前我爱人很少做家务。生病后他学会了收拾房子,做饭。我住院大半年,周六、周日的饭基本上是他做。病房的人都夸他,大锅里套着小锅,小锅里套着饭盒,生怕饭凉了,每次都是这样,想得多周到呀……才38岁的他,哗地一下子头发基本白了。我知道了什么叫相依为命的感觉。”

李晓宇说,人很脆弱,生命很可贵。

李晓宇反感几种医生。早年,物质匮缺,她说她最反感“势利眼”医生。哪个病人有门道,能弄到紧俏商品的,他就满脸堆笑,一副巴结面孔。

后来,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她最反感“粗枝大叶”的医生。“我碰到过那么一个大夫,有一次他接诊了一个上大学的女孩。当时女孩得的是结核性胸膜炎,胸腔有积液,而这个大夫就是不好好地给人家抽水,硬是活活地拖着,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后天,能不弄就不弄了,要知道胸水里面含有纤维蛋白,不及时处理就抽不出来了。最后我就眼见着女孩的胸腔积液全部包裹起来了,整个胸膜粘连了……”

这样的医生是懒呢还是没责任呢?“后果他是明明知道的,但他就那么无所谓,不在乎。确实就有这样的医生。”

“这样的医生以前有,现在也有。我们的医学教育决定了医生这个队伍不是很纯洁。国外医学是精英教育,选的是社会中最优秀的人做医生。美国康奈尔大学一年就招100个医学生,新墨西哥州一年只招70个医学生,我们呢?‘北医’是最保守的,一直没有扩大招生,一年也得有2000个名额。我们的医生资源配比过剩,尤其是高级医生过剩。农村、基层有初级人才就行了,以前赤脚医生都能解决问题。近年很多专科升格的医学院,有的招收的人数达4000多人。医疗队伍的素质就很难保证。”

现在李晓宇最反感“不会说话”的医生。“我们临床上经常听到医生这样和病人说话:到底是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你懂还是我懂;你知道怎么治,还是我知道怎么治……这种说话方式几乎已经成为习惯性的职业语言了,病人听了该有多反感。”

“以前,病人抱着求医的心理,他一味顺从医生,听着类似的话不觉得什么。现在不行了,病人的角色变了,他和你是平等的,他带着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来了,你对他的服务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说话必须得讲究点艺术了。”

“医生每时每刻要和病人、家属沟通。你接诊病人后,病情在不断地变化,整个过程中你要想办法和病人、家属取得一致。因为很多情况下医生和家属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往往医生感觉严重的时候,家属未必着急,而家属着急的时候,医生并不认为很要紧。真正发生变化的时候,或者即将要发生变化的时候,病人和家属未必能感觉到,但是医生能感觉到。所以医生施治的整个过程都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实际上我们现在80%的问题都是因为沟通得不好,说话的方式和表达的能力有缺陷。”

“好的医生应该是天才的管理者。你除了管理病人,还要管理家属,管理护士,你要把各种关系都协调好,这样才能按照自己的治疗方案进行下去。否则,你把各种关系搞得很糟糕,也就没法做个好医生了。”

李晓宇建议,“医生在入门之前把一下关。沟通能力特别差的人不要到医生队伍来,起码他不会说话就不能干这个活儿。医生的工作天天要和人打交道,要不停地说话,而且说话能力绝非后天能培养的。另外,缺乏热情也不适应做医生。”

李晓宇是个很普通的人,出身普通,成长普通,经历普通,她说自己没什么可以炫耀的地方。虽说当医院领导有十几年了,但是同事们一起吃饭,饭后她还是抢着洗碗。脾气难改了,太勤快,闲不住。

同类推荐
  • 掌舵:政商圈子生存指南

    掌舵:政商圈子生存指南

    人到中年的杜林祥,事业看不出任何转机,他是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偶然机会,大踏步走上了成功之路?在事业发展的上升期,杜林祥又怎样凭借过人的智慧,多方运作,苦心经营,拓展重要的人脉资源,并利用这些人脉做大事业、搞定对手,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高手对决?
  • 甜性涩爱

    甜性涩爱

    失恋那一天,他莫名其妙地有了一夜情。当这种不期而遇的意外成了自然,绝口不再提爱,成了一个真正的浪荡于人流中的行尸走肉……
  • 柳树街故事

    柳树街故事

    书中所描写的数十位人物都是左邻右舍的乡亲,甚至在生活中可以找到他们的原型。农民的喜怒哀乐,水库工地、铁路工地、抽黄工地,以及对人情的冷暖都有着深切的描绘,亲切自然。缱绻动人、荡气回肠的乡村故事,寓政治风云于民俗民风之中。全景式地描绘了作者家乡关中合阳这块黄土地上的社会变迁。
  • 利益捆绑

    利益捆绑

    根据时下的社会经济热点,以一个涉嫌非法证券的真实案件为蓝本,大胆构思了在共同利益驱使下,某证券咨询公司法律危机公关的来龙去脉及其法律边缘内幕运作的前因后果。自恃头脑冷静的林炜一直认为这世上不存在他解决不了的事物,可现实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情人突然怀孕,妻子所在公司又毫无征兆地出了事,如何脱身泥潭,他乱了。在多重情感面前,他为了自身利益先是妥协合作,而后又处处提防,最终却换来一个始料未及的结局。从事发的第一天起,他就被卷入一场纷繁复杂的利益纠缠当中,等待他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利益角逐……
  • 我是夜场女企划

    我是夜场女企划

    女主人公温阳,在做过几年广告策划编辑后,通过朋友介绍来到最大的夜场银国做了一名企划经理。他的顶头上司冷森处处为难她,但是在她危难的时候每次又是冷森出面帮忙。温阳通过好朋友谭谭结识了富二代倪琮,倪琮接近温阳的原因是想利用她在银国的职位寻找多年前失踪的初恋女友。那段白衣飘飘的纯情故事惹来了很多麻烦。阴差阳错,处处和温阳不投的金晓柔,竟然是纯情故事里的女主角。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倪琮竟然慢慢爱上了温阳,激化了温阳和金晓柔的矛盾。
热门推荐
  • 永恒元年

    永恒元年

    来自地球的他穿越到异世的偏远山村,机缘巧合下接触到浩瀚无边的修真世界,从此开启一段不一样的异世之旅!
  • 做你的白月光

    做你的白月光

    以前啊,他就只是希望找个温温柔柔可可爱爱的女孩子当女朋友,就这么宠着,好好爱她。直到她出现以后,什么理想型都是虚的,他见她第一眼就认定了她,只有她,只要他能给的都会给她,她就是他的全世界。
  • 百花小说-车祸奇情

    百花小说-车祸奇情

    本书包含短篇小说《黑皮信封》、《会说话的香水》、《一个包子》、《白手帕》、《一杯凉白开水》、《人生的梯子》,中篇小说《枪手奇遇》、《谁是失败者》、《心酸的婚礼》、《患难的真情》、《惊魂的捆绑》、《绝不饶恕》,有浪漫的生活,有曲折的情节,令人感动。
  • 最强佛家尊重系统

    最强佛家尊重系统

    王奇来到一个奇怪的世界~这里他在小说里读到的武侠江湖!还有来自未知世界的威胁。王奇看自己俊俏的长相,必定会是成为江湖中浪子一样的人物,可是这青瓜皮实在让人碍眼!王奇把手中馒头一丢大吼着。“我要娶老婆,我要吃肉,我要喝酒!我~不~要~当~和~尚!!!”“师傅,师傅,渡奇又发疯了!”
  • 爱恨无情也动人

    爱恨无情也动人

    女人洞房花烛那晚,她早早地收拾好了自己的鞋,等待着男人脱鞋上炕,男人脱下鞋,女人却用脚踩在男人鞋上。男人见状,笑着说,你还挺迷信呢。女人却一本正经说,俺妈说过,踩了男人的鞋,就一辈子不再受男人的气。男人也说道,俺妈也说了,女人踩了男人的鞋,那就要一辈子要跟男人吃苦受穷。
  • 魔神新纪元

    魔神新纪元

    创世之初,各个种族纷争不断,延续数万年。三大种族中的人族凭借的数量优势慢慢站稳了脚跟,神族与魔族相继远遁其他星系。身怀异族之血的主人公东方流殇在不经意间卷入了人族的内战,殊不知潜力无限的他已被宇宙最强种族盯上...
  • 斗罗之八荒神兽

    斗罗之八荒神兽

    如果上古八大神兽出现在斗罗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和二代龙神又会有什么故事?
  • 拿什么来疼爱你

    拿什么来疼爱你

    原本就普通的女人在经历婚变后,还配拥有爱情吗?曲折的人生路上,谁能一直在默默守护?他们能不能携手共度一生?
  • 落花总是无情物

    落花总是无情物

    唐初洛从小被放养长大,回国后的一场事故遇到了一个冰山美男,从从那个时刻起,他们的故事就开始了……本文女主强势,男主就冰冷无情,想知道这样一对男女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那就千万不要错过……
  • 在真空中呐喊

    在真空中呐喊

    故事讲述了几个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面对工作,生活和感情时的种种遭遇,以及由此造就了他们迥异的人生路途。故事中的人物均为虚构,但部分情节是我或我朋友的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