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4700000044

第44章 漢待詔考(2)

三是表明待詔的特殊身份和職掌。如《漢書·郊祀志》出現的尚方待詔、本草待詔,顏注:“本草待詔,謂以方藥本草而待詔者。”而尚方,據《漢書·郊祀志》“為膠東王尚方”句顏注為“主方藥”。由此可見,尚方待詔與本草待詔本來就差不多。成帝末年頗好鬼神,以無繼嗣故,“多上書言祭祀方術者,皆得待詔”(《漢書·郊祀志下》)。這些人以及武帝時“以方士待詔公車”的東郭先生(《漢書·滑稽列傳》),都可稱為尚方待詔或方士待詔。《漢書·董賢傳》中有伍宏,以醫待詔。漢代少府下有太醫令,掌醫藥,伍宏可能是“太醫待詔”,但史籍中未見此名稱。伍宏通曉多項技藝,《漢書·息夫躬傳》說他以因方術醫技得幸,所以也可稱為方士待詔。《新論·譴非》云:“待詔伍客(應作伍宏)以知星好方道,數召。”[11]則與太史待詔、靈臺待詔相近。古時醫巫、方技、術數關係密切,本草待詔、尚方待詔的身份本來就近于太醫等官署下的待詔。《新論》中還提到待詔景子春“素善占”道士王仲都“為待詔”[12],也可認為是方士待詔。《漢書·東方朔傳》中有“待詔能用算者”,《後漢書·鄧皇后紀》注引《續漢書》有“相者待詔相工蘇大”,這些名目也用以表明其特殊身份和職掌。

《漢書·王莽傳中》載有一個“用方技待詔黃門者”,當時有人問這個待詔王莽的相貌,他說:“莽所謂鴟目虎吻豺狼之聲者也,故能食人,亦當為人所食。”王莽知道後便殺了此人。這個以方技待詔的人會看相,也可算作方士待詔,但他又待詔黃門,“方技”是表明其身份和執掌,黃門是指他待詔的地方。從上面的分析可知,待詔一詞,或為名詞,或為動詞,有時表身份職掌,有時表等候詔命或候補的狀態,視情況不同而有所側重。但一般說來,待詔公車是指入仕之初的準備狀態,待詔金馬門則是較高的職位和一種榮譽性稱號,太史待詔、靈臺待詔之類可視為一些低級的甚至是非正式的官員,方士待詔之類則表明某些待詔特殊的身份和職掌,待詔黃門、待詔承明殿之類則表示在某官署宮殿等候詔命的狀態。四

前述《後漢書》所記掖庭令有“待詔五人”,此掖庭待詔指掖庭令屬下的小吏,且為宦者。掖庭令“掌後宮貴人采女事”,掖庭待詔大約也掌類似之事,如暴室臣“主中婦人疾病”之類。但《漢書》中又有“待詔掖庭”者,與此不同,需說明之。《漢書·元帝紀》:竟寧元年(前33),“賜單于待詔掖庭王檣為閼氏。”《漢書·匈奴傳下》云:“元帝以良家子王牆字昭君賜單于。”掖庭在西漢是後宮所在,王昭君入宮待詔,意為在此等待皇帝召幸。據《漢書·外戚傳上》,漢代后妃,于皇后之下,還有昭儀、倢伃、娙娥、傛華、美人直至無涓等稱號,名目繁多,共十四等。這十四等之下還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顏師古注:“家人子者,言採擇良家子以入宮,未有職號,但稱家人子也。”由此可知,所謂良家子是指採自清白人家入宮而無職號的宮女(與上文所說的“良家子”指男子不同),將這類宮女稱為“待詔掖庭”,本非職號,只是描述其在掖庭等待皇帝召見的狀態罷了。《後漢書·南匈奴傳》云:“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待詔掖庭的王昭君數歲不得見元帝,正如東方朔待詔公車時不得見武帝,可見其身份地位之低。

《漢舊儀》卷下:“皇后一人,婕妤以至貴人,皆至十數。美人比待詔,元帝、成帝皆至千人。”此云美人比待詔,與《漢書·外戚傳》云“美人視二千石,比少上造”不同。大約《漢舊儀》所云美人只是后宮普通宮女的統稱,非如《漢書·外戚傳》特指某一級嬪妃的稱號。少上造是漢代實行的二十等爵制的第十五等,爵位較高,其下第九等為五大夫,第八等為公乘。五大夫及其以上為官爵,公乘及其以下則為民爵,一般平民也可授。而在漢代官制中,六百石是一重要的分界線,六百石及其以上者可稱為“長吏”,而六百石以下則為小吏。在某種意義上,六百石和五大夫有著一定的對應關係[13]。《漢書·外戚傳》也說:“長使視六百石,比五大夫。少使視四百石,比公乘。”

那麽待詔的祿秩和爵位的狀況如何呢?東方朔待詔公車時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但不知折合為漢官祿秩受奉制度為哪一級。據《後漢書·百官志五》、《漢書·百官公卿表》顏注,漢官祿秩最低兩級為斗食月十一斛,佐史月八斛。前述家人子就是“視有秩斗食”。又據《後漢書·百官志五》注引荀綽《晉百官表注》,漢延平(106)中,百石一級的俸祿是月錢八百,米四斛八斗。待詔公車時的東方朔的俸祿應該是少於百石的標準的。後來他待詔金馬門和再次待詔宦者署時,也不知俸祿多少。前又述及已任官而待詔者,如博士公孫弘、黃門郎劉歆。博士西漢為比六百石,黃門郎東漢時為六百石,疑西漢時低於六百石。史書上無待詔爵位之記載,任待詔或待詔於某處,或與爵位並無關係。但可以推測,一般而言,待詔祿秩不會達到六百石,爵位不會達到五大夫。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待詔身份低微,但往往只是臨時安置,或者為皇帝近幸之臣,易於升遷,且常“待以不次之位”,所以有時候待詔尤其是待詔金馬門卻成了一種特殊身份地位的表徵。

有些待詔也擔任實際的職務,如上文所提及的太史待詔、靈臺待詔一類,本來就可視為佐吏掾屬,他們的生活狀況會比待詔公車的人好一些。不僅如此,有時已有官職者,也有待詔之名或待詔之命。如上述公孫弘為博士時,已拜官,卻待詔金馬門。褚少孫自述其為郎時,“與太卜待詔為郎者同署”(《史記·日者列傳》)。賈護、季君,“哀帝時待詔為郎”(《漢書·儒林傳》)。鄭朋,“與大司農史李宮俱待詔”(《漢書·蕭望之傳》)。劉歆在成帝時,“待詔宦者署,為黃門郎”(《漢書·劉歆傳》)。西漢末王音召揚雄為門下吏,又“薦雄待詔”(《漢書·揚雄傳上》)。可見,待詔也常為郎、佐史一類的小官,或者說一些較低級的官員常有待詔之命。像這樣的情況,有時可以將待詔理解為一種職事和差遣。待詔常常進言獻策,顧問應對,本來就與光祿勳屬下的郎官角色類似。據《漢書·百官公卿表》,議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都是比較低級的官員,待詔任此職或升遷至這一類的職務,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如梁丘賀待詔黃門時,數入侍中說教,宣帝召賀入說,善之,封為郎(《漢書·儒林傳》)。哀帝時災異頻繁,哀帝詔問待詔黃門李尋,“尋對屢中,遷黃門侍郎”(《漢書·李尋傳》)。黃霸,“武帝末以待詔入錢賞官,補侍郎謁者”(《漢書·黃霸傳》)。

大致而論,待詔金馬門因可以親近皇帝,地位較高,可視為一種官職,其人也有機會議論政事,如大夫、郎官之任。西漢後期的待詔黃門與之類似,而且和宦者令一樣,黃門也是少府屬官,都屬於中官。待詔黃門可以看作是待詔金馬門的延續。但從史書記載來看,待詔黃門的地位似不及待詔金馬門顯赫,這大約與武帝、宣帝時待詔金馬門人才之盛有關。在漢代,待詔金馬門或黃門的近臣由於能常在皇帝左右,參與議政,對當時的政策曾發生過較大影響。如待詔金馬門賈捐之、待詔黃門夏賀良。初元三年(前46),“珠厓郡山南縣反,博謀群臣。待詔賈捐之以為宜棄珠厓,救民饑饉。乃罷珠厓”(《漢書·元帝紀》)。建平二年(前5)夏六月,待詔夏賀良建言改元易號,哀帝竟下詔改建平二年為“太初元將元年”,改號為“陳聖劉太平皇帝”,過了兩個月又收回詔命,稱夏賀良妖言惑眾,下獄伏誅[14]。

漢代不僅有很多著名人物曾有過待詔的經歷,在《漢書·藝文志》裏還可以見到很多待詔或曾經待詔之人的著作,可惜絕大部分都已亡佚。六藝略裏《春秋》有“馮商所續《太史公》七篇”;《樂》有“雅琴趙氏七篇”、“雅琴龍氏九十九篇”(即前文提到的趙定、龔德);《孝經》有“翼氏說一篇”(翼奉)。諸子略儒家有“賈山五十八篇”、“公孫弘十篇”;道家有“郎中嬰齊十二篇”;縱橫家有“待詔金馬聊蒼三篇”;雜家有“東方朔二十篇”;小說家有“待詔臣饒《心術》二十五篇”、“待詔臣安成《未央術》一篇”,還有“臣壽《周紀》七篇”,可能也是待詔[15];詩賦略裏有“光祿大夫張子僑賦三篇”、“陽成侯劉德賦九篇”、“朱買臣賦三篇”、“郎中臣嬰齊賦十八篇”、“待詔馮商賦九篇”、“漢中都尉臣華龍賦二篇”。另據《經典釋文·敍錄》,西漢時有《爾雅注》三卷,作者為“犍為郡文學卒史舍人,漢武帝時待詔”。至於枚皋、吾丘壽王、王褒等辭賦名家以及劉向、揚雄這樣的大學者,留下的著作就更多了。五

奇特的是,與西漢時待詔人物之盛相反,東漢時待詔之人很少。較著名者僅桓譚、馬援、魯恭、趙憙、丁鴻、尹敏等,都是待詔公車,再無待詔金馬門之說。此外就是前文提及的太史待詔多人。這些人大多都是東漢前期人,而到了中後期,文獻典籍中幾乎不見有關待詔的記述。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尚不太清楚,可能是因為東漢中後期朝廷徵召之人多直接除官,如郎、舍人之類,不再令待詔。此外,這一時期很多官員由各級地方機構直接徵辟,不需要到中央朝廷等候任命,也就無須經歷待詔這一階段。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東漢待詔的記載較少見,但到了靈帝熹平時出現了“待制鴻都門”,與西漢時的“待詔金馬門”相仿。《史記·秦始皇本紀》云:“命為制,令為詔。”待制與待詔之義相近。光和元年(178),漢靈帝置“鴻都門學”,地位愈高。待制鴻都門及鴻都門學的性質,《後漢書·蔡邕傳》所載較詳:

初,帝好學,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因引諸生能為文賦者。本頗以經學相招,後諸為尺牘及工書鳥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數十人。侍中祭酒樂松、賈護,多引無行趣埶之徒,並待制鴻都門下,憙陳方俗閭里小事,帝甚悅之,待以不次之位。

蔡邕頗非之,乃上封事曰:

夫書畫辭賦,才之小者,匡國理政,未有其能。陛下即位之初,先涉經術,聽政餘日,觀省篇章,聊以游意,當代博弈,非以教化取士之本。而諸生競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頗引經訓風喻之言;下則連偶俗語,有類俳優;或竊成文,虛冒名氏。……若乃小能小善,雖有可觀,孔子以為“致遠則泥”,君子故當志其大者。

光和元年七月,靈帝特詔問蔡邕,蔡邕又對曰:“尚方工技之作,鴻都篇賦之文,可且消息,以示惟憂。”當時士君子皆恥于與鴻都門學為列,批評反對之聲不絕。除蔡邕外,司徒楊賜、尚書令陽球等都曾上奏要求罷鴻都門學。毫無疑問,待制鴻都門或鴻都門學與待詔金馬門性質完全不同。在後人看來,金馬門是英才薈萃之地,而鴻都門則是以蟲篆辭賦、尚方工技邀寵的小人聚居的場所[16]。

漢代以後,待詔再不復往日之盛。南北朝時仍可見有關待詔的記載。如梁武帝時,庾於陵、王僧孺、丘遲、到沆、許懋、張率等待詔文德殿(文德省),吳均待詔著作。《北齊書·文苑傳》還記載了待詔文林館的盛況,存錄了當時眾多待詔之人的姓名。南北朝時期待詔者多為文學之士,這與皇帝、王侯們的文學愛好有關。不過史書中關於這些待詔的記載,多半是用作動詞的。本來在漢代,待詔有時候也可以看作是一種職遣,尤其是本身已有官銜秩祿的人,如前面提到的有些博士、郎官、佐史之類,常于某處待詔,這說明待詔具有臨時職遣的含義。南北朝時期有關待詔的記載,更多是這種職遣的情況。

唐初王績,高祖時曾待詔門下省。太宗至中宗時,都有各種名目的待詔,至玄宗時有翰林待詔。《舊唐書·職官志二》云:“其待詔者,有詞學、經術、合鍊、僧道、卜祝、術藝、書奕,各別院以廩之,日晚而退。其所重者詞學。”性質和以前的待詔差不多。李白供奉翰林,實際上就是翰林待詔。他任職時有一首《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說:“晨趨紫禁中,夕待金門詔。”離職後有一首《東武吟》(一作《出金門後書懷留別翰林諸公》)說:“一朝去金馬,飄落成飛蓬。”都是將自己的待詔翰林和西漢的待詔金馬門相比,雖然翰林待詔實際上地位不高,但李白看得很重。由於李白沒有別的官銜,翰林待詔成為其實際的官職[17]。

翰林待詔後來演變為翰林學士。《新唐書·百官志》云:“玄宗初,置翰林待詔,以張說、陸堅、張九齡等為之,掌四方表疏批答、應和文章;既而又以中書務劇,文書多壅滯,乃選文學之士,號翰林供奉,與集賢院學士分掌制詔書敕。開元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為學士,別置學士院,專掌內命。凡拜免將相、號令征伐,皆用白麻。其後,選用益重,而禮遇益親,至號為內相,又以為天子私人。”翰林學士由此從翰林待詔中分化出來,至宋代翰林學士更由宮中內官發展成為正式的朝官,翰林制度乃成為古代官制另一系統。

宋元明清時雖仍有待詔之名,但其性質和身份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于翰林院待詔之人,多為擅長琴棋書畫或其他技藝的人,地位很低,幾同小吏。唐宋以降的待詔狀況,非本文所論,這裏謹引瞿蛻園的概括説明作為結尾:“待詔、待制本為伺應召對之意,非官名,故漢代常令文學之士待詔金馬門。唐之翰林待詔亦同。宋代采其意,於館閣直學士以下置待制,始為官名。明廢,唯翰林待詔院有待詔一官,秩甚卑。至清代六員減為一員,尤與文學之任無關,僅存此空名而已。”[18]

注釋:

[1]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本文使引“二十四史”文字均依中華書局標點本。

[2]分別見《漢書·律曆志上》、《漢書·溝洫志》。

[3]參見王國維《漢魏博士考》,《觀堂集林》卷四,北京:中華書局,1959。

[4]《漢官舊儀》、《漢舊儀》也有同樣的文字,但無“待詔博士”四字。均見《漢官六種》,中華書局,1990年。

[5]一般認為,漢代選舉制度分察舉和徵辟兩類,察舉是定期或不定期由高級官員或郡國舉薦,徵辟則更多臨時性質,科目也不同。又有所謂以四科辟士。參見孟祥才《中國政治制度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筆者認為二者之別當時並不嚴格,而待詔來源既有詔舉又有徵辟,故本文統而言之,不作分別。

[6]何清谷《三輔黃圖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163頁。

[7]《太平御覽》卷一五八《州郡部四·河南道上·河南府》引陸機《洛陽記》,中華書局影印本,770頁上。

[8]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下》,顏注引應劭曰:“須詔所命而射,故曰待詔射也。”

[9]待詔黃門者如梁丘賀、李尋、夏賀良。《漢書·儒林傳》記載梁丘賀“待詔黃門,數入說教侍中,以召賀。賀入說,上善之,以賀為郎”。《漢書·李尋傳》云:“哀帝初即位,召(李)尋待詔黃門。”又云:“(李)尋遂白(夏)賀良等皆待詔黃門,數詔見。”

[10]待詔保宮有周向、丁姓,見《漢書·儒林傳》,顏注:“保宮,少府之屬官也。”郭廣意曾“待詔五莋宮”(即五柞宮),見《漢書·武五子傳·劉旦傳》。劉德曾待詔丞相府,見《漢書·楚元王傳》,顏注:“於丞相府聽詔命也。”

[11]桓譚《新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24頁。

[12]分別見《新論·見徵》、《新論·辨惑》,17、54頁。

[13]參見羅寧《小說與稗官》,載《四川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年第6期;西嶋定生《二十等爵制》第一章,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14]此事見《漢書·哀帝紀》、《漢書·李尋傳》。

[15]參見羅寧《〈黃帝說〉及其他〈漢志〉小說》,載《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年第3期。饒、安成、壽約都是方士身份的待詔,而《漢志》的小説家出於稗官之說,就和這些人的身份、地位有關。參見羅寧《小説與稗官》。

[16]參見王永平《漢靈帝之置“鴻都門學”及其原因論》,載《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1999年5期。

[17]參見傅璇琮《李白任翰林學士辨》,載其《唐宋文史論叢及其他》,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

[18]瞿蛻園《歷代職官簡釋》,参見〔清〕黃本驥《歷代職官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同类推荐
  • 道德经

    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诗化的语言阐述哲学思想的巨著,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玄妙。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华文化,乃至影响到全世界。《道德经》博大精深,治国者能从中领悟治国之道,用兵者能从中看到用兵之法。同样,我们现代人也能从中悟到为人处世之道。本书以《道德经》原文81章为主线,设置原文、译文、解析、智慧典例四个板块。其中,智慧典例分为人之道、从政之道、经商之道等专题,采用古今著名故事进行例证,极富启发意义。此外,编者还从陈少梅、任伯年、程璋、徐悲鸿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中,精心选取了80余幅与《道德经》的精神旨趣相契合的作品作为插图,以使读者获得双重的熏陶。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读论语心得全集

    读论语心得全集

    本书将众多《论语》心得集结成集,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导读方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论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阐发出来。
  • 庄子原来这样说

    庄子原来这样说

    《庄子》不仅仅是一部哲学范畴的著作,它将哲学思想以一种艺术的表达呈现在世人面前。那些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蕴含的不仅仅是人生大道理,更有着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入则孔孟,出则老庄”,现代人的自处和处世准则,很大一部分有赖于老祖宗的智慧教导,而儒家道家的思想则在其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中坚地位。当我们遇到庄子,便深深折服于他的奇思妙想,他的聪敏,他的激情,他的快乐,他的独行于世。他尖锐而激烈地面对这个世界,他淡然却又悲悯地跨过俗世红尘。他眼中的一切都那么的与众不同偏又发人深省。
  • 心、脑与科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心、脑与科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约翰·塞尔(1932—)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的、以研究语言哲学问题著称的分析哲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言语行为》、《词语与意义》、《意向性》、《心、脑与科学》、《心灵、语言和社会》。本书是初稿系约翰·塞尔在1984年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里思学术系列广播讲座上的演讲稿,经修改后以《心、脑与科学》书名于当年出版、被西方哲学评论家誉为“比他以往任何著作都更广,更深地表述了他的心的哲学观点”。当代英美分析哲学及语言哲学往往拘泥于命题,语词的研究,而忽略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使语言哲学也开始回归传统的哲学基本问题,而且,其研究方法富于当代语言哲学的色彩。
热门推荐
  • 五界之花妖

    五界之花妖

    为追一个小贼,和溪跟蓝小蓝一起坠楼,醒来穿越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变成了传说中的妖怪。在新世界里,失散的两人各自接到妖王的授命,寻找魔君之子。在一场青楼花魁的争夺赛中,改头换面的两人重遇,以白樱、星谷蓝的身份重新认识。之后一桩连环食婴案,两人与西影会的洛枫、洛真,皇族的祁臻展开一段啼笑皆非的纠葛。花妖与除妖师的斗智斗勇中,星谷蓝愕然发现洛真竟是魔君之子,暗涌乍现,连续不断的秘密被揭开,仙之琉璃,人之灵珏,妖之澜石,魔之幻魈,冥之狱焰,到底妖王的目的何在……
  • 坑在美国

    坑在美国

    说说外企女白领在美出差期间遇到的奇葩事儿,住希尔顿酒店遇见的跳蚤,在机场候机被带货人瞄上…
  • 唯有少年不可付

    唯有少年不可付

    北国南冥东岛西渊四国鼎立,看少年乘风破浪来着不同国家的少年被骗入阁美名其曰为天下太平共勉实际暗流涌动更有超时空的破裂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麻烦来着不同时空的爱情是否会如愿以偿?唯有少年不可辜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凡小神医

    超凡小神医

    【老司机带队,未成年的小朋友不许上车!】误食天命果,获上古传承,小小农民变身修真神医;从此,挥舞长鞭,策马奔腾,走向人生巅峰。“明星妹妹,请把你的手拿开,好多人在看着呢!”“总裁姐姐,别这样,咱们正开会呢!”“什么?总统先生要会见我!没看见我正在给混血名模检查身体吗?让他等一会!”……本书已签约,请放心收藏阅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级球迷

    超级球迷

    周锐幽默系列之二:《超级球迷》是上海作家周锐的长篇小说,本书以球迷柯克为主线讲述其作为球迷的传奇经历,激烈的战况,球迷的坚持,生活的艰辛等。是一个帮助小读者了解球迷生活的窗口。是优秀的少儿课外读物,语言简练,幽默风趣,想象丰富。
  • 斗罗之邪神斗罗

    斗罗之邪神斗罗

    他从地球穿越而来,却苦逼的发现没有小说中的系统之类的,有的只有一本名为永夜决的功法和对剧情的熟悉。他是站在斗罗大陆巅峰的强者,一身强横的实力无人能敌;他是令人胆颤心惊的魔鬼,以杀戮之名纵横天下!虽然他只有一个武魂,但是却横压了一个时代,他的神位神秘而又强大,和他的武魂之名一样,被称为永夜君王他之名——凌夜天
  • 我穿越成了王爷的小娇妻

    我穿越成了王爷的小娇妻

    “男人,你有没有兴趣和我共度良宵?”“嗯?你要和我?”……“沈听寒,你给本王滚回来”“凭什么啊?我和小哥哥们玩的可开心了”某王爷满头黑线……“王爷,我打算给你纳妾,怎么样?”“怎么了?”“你和我一直没娃,我觉得你可能需要其他女人提起XY”某王爷黑脸“你觉得我不行?”
  • 摄政王的小可爱四岁半

    摄政王的小可爱四岁半

    (禁欲摄政王×软萌小娇妻,独宠,1v1双洁)顾卿宁重生了,重生到了她四岁半的时候。重活一世的她,深知她上辈子没活到及笄就以和亲公主的身份嫁去燕国,受折辱致死。于是,果断的抱住了路过的某人的大腿。“爹爹……宁宁要糖糖……宁宁要抱抱……”某男阴沉着脸,提着女娃的后领把她丢了出去……后来,打脸了。“王爷,小姐又把皇帝惹哭了……”“王爷,小姐又将太傅的胡子拔了……”“王爷,小姐又上房揭瓦了……”“王爷……”“无妨,她爱闹,本王就陪她一起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