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4700000022

第22章 唐代華亭德誠禪師《撥棹歌》所呈現的意涵(3)

會擬開口,師便以篙撞在水中,因而大悟。(《景德傳燈錄》卷十四《華亭船子和尚》)[34]

山擬開口,船子便以篙打落水中。纔上船,又曰:“道!道!”。擬開口,又打,夾山忽然大悟,乃點頭三下。船子曰:“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山遂問:“拋綸擲釣,師意如何?”曰:“絲懸淥水,浮定有無之意。”山曰:“語帶玄而無路,舌頭談而不談。”曰:“釣盡江波,金鱗始遇。”山乃掩耳。船子曰:“如是!如是!”……(《正法眼藏》卷四《船子和尚》)[35]

吾二十年在藥山只明斯事,汝今既得他後,不得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裏、钁頭邊覓取一箇半箇接續,無令斷絕。(《正法眼藏》卷四《船子和尚》)[36]

夾山乃辭行,頻頻回顧,船子遂喚:“闍梨!闍梨!”夾山回首,船子豎起橈云:“汝將謂別有?”乃覆船入水而逝。(《正法眼藏》卷四《船子和尚》)[37]

透過上列的資料,可以歸結出如下的重點:

1.德誠啓悟善會的場景是在逐波而流的船上。

2.德誠這段啓悟過程頗富戲劇性,他緊迫盯人的痛下鉗鎚,運用棒打以及撞落水中的方式,逼得落水的善會在面對溺水的危機中,不得不杜絕思惟的運作,轉而全神貫注於眼前的片刻。由於沒有思慮分別的餘地,善會終於開悟,對於生命有了嶄新而且真實的體驗。從德誠教導官人、杏山鑑洪禪師與夾山善會禪師的過程,可以看出德誠的教法,或豎起船槳,或以槳棒喝,或以槳撞人落水,“槳”既是行船工具,又是教學的教具,同時也是象徵多重意義的教法。德誠的教學,綜合運用語言、歌詠、肢體動作、棒喝鉗鎚等媒介,具有靈活多元的特色。

3.德誠啓悟求道者的語言與動作,充滿了譬喻性。其主題環繞著“釣魚”與“行船”這兩個核心,二者之中,又多集中於“釣魚”。德誠以以釣者象徵悟道者;釣竿、釣絲、釣鉤等釣具譬喻禪宗接引弟子的教法;以錦鱗譬喻具有卓越根器的求道者;以釣魚譬喻禪法的傳承。

4.善會悟道之後,德誠對他的教導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其一是以“子以後藏身處沒蹟,沒蹟處藏身。不住兩處,實是吾教。”教導他悟後的修行方法。其二是要求善會選擇自給自足、避世養道的生活方式。其三是以“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提醒善會悟道之後應負起延續佛法的使命。此處以釣者譬喻悟道者,以不會干擾平靜水面的釣絲來譬喻佛法,叮囑善會要將佛法傳承下去,“但向深山裏、钁頭邊覓取一個半個接續,無令斷絕”,千萬別讓禪宗的法脈斷絕。

5.德誠的禪法要旨是什麽?他傳授給若會的教導又是什麽?《撥棹歌》說:“問我生涯只是船,子孫各自睹機緣。不由地,不由天。除卻蓑衣無可傳。”[38]這兒是說他的法要不外乎行船與釣魚的生活,意謂透過日常生活來彰顯佛法,就是他的全部教示。同樣的教導亦見於前述《正法眼藏》的記載,善會辭行時依依不捨,頻頻回顧,德誠因而呼喚他,並且豎起橈子,藉以表示日常行事就是佛法的彰顯,這就是他的全部教示,也是他生命的精髓,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教示。叁、德誠禪師的作品

德誠禪師的歌詠廣受世人喜愛,並且普遍流傳於禪門,但是由於他是隨興吟詠,無意於保存,所以多半已經散失。目前可見的德誠作品,以元代法忍寺坦上人編輯的《船子和尚撥棹歌》所存錄的三十九首《撥棹歌》最為完整,除此之外,禪宗的典籍與方志之中,也存錄了部分的偈頌與漁父詞作品。筆者《唐代華亭德誠禪師〈撥棹歌〉初探》一文,從各類文獻中搜集載錄德誠生平事蹟的資料,總共覓得三十二筆資料。這些資料所收錄的德誠作品共十八則,包括七則偈頌與十一首漁父詞[39]。得自《船子和尚撥棹歌》之外文獻的這十一首漁父詞,雖然也收錄於《船子和尚撥棹歌》之中,但是由於這十一首漁父詞载於德誠的生平事蹟之中,我們因而可以得知其撰述時間與撰述背景,對於解讀德誠的《撥棹歌》有相當的助益。綜合前述,目前所見的德誠作品,總共有四十六則,包括七則偈頌與三十九首漁父詞。為了能夠呈現德誠作品的全貌,以下將從“各類文獻收錄的作品”與“《船子和尚撥棹歌》收錄的作品”兩個方向分別進行論述。一、各類文獻收錄的作品

如前所述,筆者《唐代華亭德誠禪師〈撥棹歌〉初探》一文,從《船子和尚撥棹歌》以外的各類文獻覓得德誠的作品總共十八則。本論文將《唐代華亭德誠禪師〈撥棹歌〉初探》的論述扼要整理於下,並且分別依據文獻的年代以及德誠的生平來呈現德誠的作品。

收錄德誠作品的各類文獻,大抵可以歸納成唐宋時期的文獻與元代文獻二種類型。唐宋時期的文獻,共收錄十一則作品。元代文獻,共增錄七則作品。為了方便討論,兹依其體裁、句式與篇數歸結整理,並且分別表列如下:表一唐宋文獻所錄德誠作品一覽表

體裁句式篇數原文偈四言二句3垂絲千丈,意在深潭。

浮定有無,離鉤三寸。

棹撥清波,金鱗罕遇。偈五言二句1一句合頭意,萬劫繫驢橛。偈七言二句1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漁父詞七言四句3三十年來坐釣臺,鉤頭往往得黃能;

金鱗不遇空勞力,收取絲綸歸去來。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纔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三十年來海上遊,水清魚現不吞鉤;

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功程得便休。漁父詞七七三三七3有一魚兮偉莫裁,混融包納信奇哉。

能變化,吐風雷。下線何曾釣得來。

別人祇看採芙蓉,香氣長粘遶指風。

兩岸映,一船紅。何曾解染得虛空。

問我生涯祇是船,子孫各自賭機緣。

不由地,不由天。除卻簑衣無可傳。

表二元代文獻所錄德誠作品一覽表

體裁句式篇數原文偈七言二句2一亘晴空絕點雲,十分清澹廓如秋。

霜天月白江澄練,堪笑遊魚長自迷。漁父詞七七三三七5莫道無修便不修,菩提癡坐若為求。

勤作棹,慧為舟。者箇男兒始徹頭。

一片江雲倏忽開,翳空朗日若為哉。

適消散,又徘徊。試問本從何處來。

一葉虛舟一副竿,了然無事坐煙灘。

忘得喪,任悲歡。卻教人喚有多端。

一任孤舟正又斜,乾坤何路指津涯。

拋歲月,臥煙霞。在處江山便是家。

愚迷未識主人翁,終日孜孜恨不同。

到彼岸,出樊籠。元來只是舊時公。

綜合前述,各類文獻收錄的德誠作品,總共十八則,包含七則偈頌以及十一首漁父詞。其體裁包括無韻的偈頌與漁父詞二種。偈頌的體製有四言二句、五言二句、七言二句等三種類型,其中又以四言、七言的體製居多。漁父詞的體製有“七七七七”與“七七三三七”二種。此十一首漁父詞亦收錄於《船子和尚撥棹歌》中;換言之,見於各類文獻的撥棹歌總共有十一首。

若將這十八則作品置於作者生平履歷的時間軸上,依其撰述時間之先後排列,將可以呈現其撰述背景,有助於作品內容的解讀。德誠的作品全數產生於華亭擺渡時期,由於各則作品無明確的著作時間,因此以求道者參謁問道作為判別時間先後的依據。此一時期參謁德誠的求道者,見諸文獻的有官人、杏山鑑洪禪師、夾山善會禪師三人。由於有些文獻並未記載有關杏山鑑洪問道的事蹟,所以此處將時間的分判列成下面所示的A、B二式:

A.官人→杏山鑑洪→夾山善會

B.官人→…………→夾山善會

據此將作品的撰述年代排列出如下的順序:Ⅰ作於官人問道之時者;ⅡA.作於官人問道之後,杏山鑑洪參謁之前者;ⅡB.作於官人問道之後,善會參謁之前者;Ⅲ作於杏山鑑洪參謁之時者;Ⅳ作於善會參謁之時者。為了方便討論,兹依其體裁、句式與篇數歸納整理,並且分別表列如下:

Ⅰ作於官人問道之時者:

體裁句式篇數原文偈四言二句1棹撥清波,金鱗罕遇。漁父詞七言四句3三十年來坐釣臺,鉤頭往往得黃能;

金鱗不遇空勞力,收取絲綸歸去來。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纔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三十年來海上遊,水清魚現不吞鉤;

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功程得便休。

ⅡA.作於官人問道之後,杏山鑑洪參謁之前者:

體裁句式篇數原文漁父詞七七三三七3一葉虛舟一副竿,了然無事坐煙灘。

忘得喪,任悲歡。卻教人喚有多端。

一任孤舟正又斜,乾坤何路指津涯。

拋歲月,臥煙霞。在處江山便是家。

愚迷未識主人翁,終日孜孜恨不同。

到彼岸,出樊籠。元來只是舊時公。

ⅡB.作於官人問道之後,善會參謁之前者:

體裁句式篇數原文漁父詞七七三三七3有一魚兮偉莫裁,混融包納信奇哉。

能變化,吐風雷。下線何曾釣得來。

別人祇看採芙蓉,香氣長粘遶指風。

兩岸映,一船紅。何曾解染得虛空。

問我生涯祇是船,子孫各自賭機緣。

不由地,不由天。除卻簑衣無可傳。

Ⅲ作於杏山鑑洪參謁之時者:

體裁句式篇數原文偈七言二句2一亘晴空絕點雲,十分清澹廓如秋。

霜天月白江澄練,堪笑遊魚長自迷。漁父詞七七三三七3有一魚兮偉莫裁,混融包納信奇哉。

能變化,吐風雷。下線何曾釣得來。

莫道無修便不修,菩提癡坐若為求。

勤作棹,慧為舟。者箇男兒始徹頭。

一片江雲倏忽開,翳空朗日若為哉。

適消散,又徘徊。試問本從何處來。

Ⅳ作於善會參謁之時者:

體裁句式篇數原文偈四言二句3垂絲千丈,意在深潭。

浮定有無,離鉤三寸。

釣盡江波,金鱗始遇。偈五言二句1一句合頭意,萬劫繫驢橛。偈七言二句1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從前述資料可以歸結出如下的現象:

1.十一首漁父詞都作於善會參謁之前。

2.作於官人問道之後,杏山鑑洪參謁之前的“一葉虛舟一副竿”等三首漁父詞,是題寫於松澤西亭的書面作品,其他則是口頭吟詠的作品。

3.撰述年代最早的是句式為“七七七七”的“三十年來坐釣臺”等三首漁父詞,其撰述背景是由於問道的官人無法契悟禪法,德誠因感慨難以尋覓稟賦優異的弟子而吟詠此三首漁父詞。

4.“有一魚兮偉莫裁”等三首漁父詞,其撰述年代是作於杏山鑑洪參謁之時。其撰述背景是由於問道的杏山鑑洪無法契悟,德誠於舞棹撥船離去時歌詠此三首作品。

5.漁父詞多運用自然景象、地方風物、節候、漁家用具、漁人生涯譜出閒適自在的隱逸情懷,但是“愚迷未識主人翁”、“莫道無修便不修”這兩首詞卻未依循傳統的表現手法,轉而運用大量的佛教語彙,譜成表達宗教玄理的另類漁父詞風貌。二、《船子和尚撥棹歌》收錄的作品

德誠禪師無意於保存作品,所以宋代時其作品已散失殆盡。首先從事彙集工作的是宋代的呂益柔,他從父親遺留的文獻典籍,輯錄出德誠禪師的撥棹歌三十九首,贈予風涇(今浙江嘉善縣)海惠寺的長老,讓海惠寺刻石保存。有關德誠作品的彙輯與出版過程,宋元文獻記載其事的有:

雲間船子和尚……常為撥棹歌,其播傳人口者纔一、二首。益柔於先子遺編中得三十九首,屬辭寄意脫然迥出塵外,篇篇可觀,決非庸常學道輩所能亂真者。因書以遺風涇海惠卿老,俾鑱之石,以資禪客玩味云。(宋呂益柔撰《船子和尚撥棹歌跋》)[40]

後來諸大老過其地,或□其像,□仰其高風盛德,有感於中,咸留偈贊以美之。法忍坦上人,今總裒為一集,欲鋟梓流通。(元虛谷希陵撰《船子和尚撥棹歌跋》)[41]

朱涇法忍坦、寶二上人,以師機緣洎前輩名尊宿偈贊出示,欲余語敍其端。(元靈隱善慶撰《船子和尚撥棹歌序》)[42]

《棹歌》一集,只消“千尺絲綸直下垂”一首,足以起藥山之宗,其餘總是游戲三昧爾。(元月江正印撰《船子和尚撥棹歌跋》)[43]

綜合前列的記載,對於德誠作品的彙輯成書與出版過程,可以勾勒出較清楚的脈絡,兹敍述如下:

1.呂益柔的跋文撰寫於北宋徽宗大觀四年(1110)三月十六日,其時張志和的《漁父》已盛傳於文士之間,呂益柔不以《漁父》稱之,卻稱之為撥棹歌,或許是取其音樂曲調之名稱。德誠日與漁父舟子相酬唱,所使用固當是流傳於華亭當地的民歌曲調。呂益柔是華亭人,對於這些傳唱民歌的漁歌也可能相當熟悉,因此從曲調的角度名之為撥棹歌。

2.依據呂益柔跋文,似乎尚無總稱此三十九首撥棹歌的篇名。觀看現存元刻本《船子和尚撥棹歌》,在此三十九首撥棹歌之前,題有《撥棹歌》三字,而月江正印的跋文稱之為《棹歌》。足見元代已以《棹歌》或《撥棹歌》作為這些作品的篇名。以《撥棹歌》為篇名,究竟是始於呂益柔,抑或為坦上人所加,今已無法考知。

3.呂益柔之後,其所彙集的撥棹歌的流傳狀況不詳。依據虛谷希陵的跋文,可以知道後世禪師仰慕德誠的節操,往往以偈頌歌詠其事,元代法忍寺坦上人將德誠的撥棹歌與後人的偈頌彙集成《船子和尚撥棹歌》[44]。

4.《船子和尚撥棹歌》又作《機緣集》,書名的演變過程不詳。清嘉慶年間,法忍寺僧漪雲達邃輯錄歷代詠讚為《續機緣集》二卷。

同类推荐
  • 范仲淹与宋学精神(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范仲淹与宋学精神(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是以整饬吏治为首要,以改革科举、兴办学校、砥砺士风、培养人才为本源,兼及经济和军事等领域。虽然其整饬吏治仅及一年就夭折了,但其改革科举、兴办学校、砥砺士风、培养人才则对以后宋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范仲淹门下多延贤士,如胡瑗、孙复、石介、李觏等皆与之从游。庆历之际,学统四起。三苏的蜀学、王安石的新学、周敦颐的濂学、张载的关学和二程的洛学等,都与范仲淹及庆历新政有着密切的关系。宋儒的“内圣”与“外王”是相贯通的。南宋理学时代,与其称为“后王安石时代”,不如称为“后范仲淹时代”。
  • 周易智慧

    周易智慧

    《周易》这部书,不但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而且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
  • 渊海子平

    渊海子平

    这本《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是“中国古代命书经典”系列之一。《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古文逐一对译成白话,并加上必要的提示。《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中明显错误之处在遵照原义的基础上予以订正。书中的错字、繁体字等一律改正为简化字,但原书中有的论述虽有欠妥之处,为忠于原著,则不予改动。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这本书,反映了韦伯思想的总趋势。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世界名著。
  •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科学人文系列。本书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对于科学、哲学与文化的全方位思考,主要集中在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科技与社会以及科技政策等。观点新颖、视野开阔、语言流畅,适合爱好哲学的大学生及其他科技工作者阅读。
热门推荐
  • 生命风景

    生命风景

    黄非红编著的《生命风景》精选作者散文数十篇,其中《夕阳》、《那一晚有人去过天堂》《四季》等篇等多篇获奖并收入多种文集。《生命风景》共分为风景、旅途、四季、闲情、记忆、人物等六个部分。这些作品文字简洁优美润泽,语言亲切质朴流畅,行文自然大气无痕,或抒情或寓理,或幽默或深刻,或厚重或轻灵,文风笔法多样,长文洋洋洒洒,重彩泼墨数千字,短篇惜墨如金,只有区区数百字,但都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对家乡对亲人的深情厚爱,饱含作者对社会对人生认真思考和深刻体验,以及对生命对自然的高度领悟和关爱。
  • 只想永远守护你

    只想永远守护你

    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会忘了我吗?我会......去另一个世界找你。
  • 今生简短

    今生简短

    苏言这一生像是沉于河底淤泥中多年的棉絮般,肮脏、恶心、破烂不堪且牵扯不清。所有人都觉得她肮脏、恶心,所有人都站在道德制高点唾弃、谩骂她。
  • 顾颜离辰

    顾颜离辰

    家人的针对,男友的背叛,昔日的一切在她回国后全部变了,她该如何面对着残酷的世界………然而,这时候有一束光,照亮了她,让她的世界又变得五颜六色,她的脸上又有了笑容,又变得活泼,开朗。就在这一切的一切都向好的一切发展的是时候,又有一个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
  •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当你学到越来越深入,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在转行学数学了!确实,现在的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借助数学这个工具,甚至有人莫名其妙地认为,如果你的研究中没有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肯定就算不上高深、前沿,称不了“专家”,拿着这样的“研究成果”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是,本书完全没有数学公式,规避数学公式深奥难懂的缺点,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一个个关于经济学的故事。并从这些有趣的故事中教会读者什么是经济学,经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怎样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撬开经济之锁,还原会融真相。
  • EXO之尊你为王

    EXO之尊你为王

    苏黎殇,是个让人心疼的女子。绝望中磕磕绊绊地找到光明,却在见到光明后坠身黑暗。一朝穿越,青楼之女。寻我所爱,却分隔两岸。注定一生悲凉,千苦万难。“如果当初苏黎殇死掉就好了。”可她不会死。也舍不得死。“虽说我不知你到底在追随什么,但它必定牵涉到很多人。请你放过她吧。”“苏黎殇,你知道这样会害死多少人吗!?有多少人为你送命吗!?你怎么能这么自私!”“你还嫌不够吗?死的人还不够多吗?你到底在追求什么!”“我当初,就不该救你。。。”求你,不要。。。。谁都可以,求求你不要放弃我。。。“既然当初选择走这条路,那就走下去。”
  • 明日之生死岛

    明日之生死岛

    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幸福的初衷,为金钱而活?为地位而活?为成就而活?当看到大街上人们眉头紧锁时,他们看似是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其实早已离幸福越来越远了,直到人们驾鹤西去时才会明白,这一生真正得到了什么?如果您认为这是一本小说,那么是你错了,如果我能把他写完,那么也许是我错了。或许宇宙真相不应广为人知。但是当您翻看这本书的第一页,那几世之前的擦肩而过,您早已善缘深种。
  • 斗笠破天

    斗笠破天

    一位少年因时空黑洞,穿越到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为寻找同伴的一路征途。一路结兄弟,一路遇红颜,一路扬正义,一路破万险。最终,寻找的同伴,却与他背道而驰,他选择了正义,与之对抗。他是否能战到最后,守护正义?
  • 朕来了

    朕来了

    这是一个傲娇仙帝转世重生的故事…和其他强者重生的故事,可能有些不一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