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4700000018

第18章 九日詩裏的悲秋傳統(2)

b.個體價值(對應悲秋之B)。所得之大,所失亦巨,這正是死亡給齊景公帶來的悲哀。我們是否正是懼怕個體價值在有生之年無法實現,在面對越來越迫近死亡的衰老時,會產生不可化解的焦慮呢?之前的著名歷史人物,他們所取得的成就後世傳頌,他們的生存方式令詩人們羨慕並成為實現個人價值的標準。“楚客凜秋時,桓公舊臺上”[14],“登高望山海,滿目悲古昔”[15],“風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樓”[16],這樣的標準使得詩人們的精神世界可以有所寄託,成為他們文字裏的主角。另外一則典故則記載了孔子與弟子們登高的故事,《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

孔子北遊,於[17]于農山。子路子貢顏淵侍側,孔子四望,喟然而歎曰:“於!斯致思無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爾志,吾将擇焉。”

用今天的眼光看,攀登高處與樹立遠大志向之間,能構成一對和諧的隱喻。雖然我們的想法與古人已有一定距離,但“高”同“志”的聯繫,自古以來就十分地緊密。屈原《九歌·河伯》:“登崑崙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王逸于此處注曰:“浩蕩,志放貌。言己設與河伯俱遊西北,登崑崙萬里之山,周望四方,心意飛揚,志欲陞天,思念浩蕩,而無所據也。”《漢書·藝文志》:“《傳》曰:‘不歌而頌謂之賦,登高能賦,可以為大夫。’言感物造耑材、知深美,可與圖事,故可以為列大夫也。”顏師古在“耑”字處注曰:“耑,古端字也。因物動志,則造辭義之端緒。”可見,登高言志,實乃雙目所見、身心之感所引發的很自然的心理反應;“登高能賦屬吾儕”[18],登高之賦,正是古代知識分子個體價值的核心所在。九日登高,正好給或得意或失意的詩人們一個抒發理想,或宣泄理想不得實現的郁悶心情的契機(多是後者):崔曙《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漢文皇帝有高臺,此日登臨曙色開。”儲光羲《登戲馬臺作》:“少年自古未得意,日暮蕭條登古臺。”劉禹錫《九日登高》:“世路山河險,君門煙霧深。年年上高樓,未省不傷心。”強至《長安九日》:“功名又逐秋風晚,惟有登高詩句新。”

c.登高望鄉、思親友(對應悲秋之C)。登高思鄉、思親友的用法,在九日詩中最普遍,聊舉數例:王勃《蜀中九日登玄武山旅眺》:“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人今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九日懷封元寂》:“九秋良會少,千里故人稀。今日龍山外,當憶雁書歸。”李白《九日登高》:“別後登此臺,願言長相思。”李嘉祐《九日送人》:“晴景應重陽,高臺愴遠鄉。”皇甫冉《九日寄鄭豐》:“何處登高望,知君正憶歸。”歐陽詹《九日廣陵登高懷邵二先輩》:“十歲此辰同醉友,登高各處已三年。”……足見一斑,不復贅言。

d.登高作樂(對應悲秋之D)。《戰國策》卷二十三載:

楚王登彊臺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臨彷徨,其樂忘死。

《古列女傳》卷五載:

(楚)昭王燕遊,蔡姬在左,越姬參右,王親乘駟以馳逐。遂登附社之臺以望雲夢之囿,觀士大夫逐者。既驩,乃顧謂二姬曰:“樂乎?”蔡姬對曰:“樂!”王曰:“吾願與子生若此,死又若此。”

從此類記載來看,登高遊樂,是古人難得的消遣方式,其難得之處還在于與眾人同遊之樂,所謂“獨樂”不若“與人樂”,“與少樂”不若“與眾樂”是也。作為秋天最重要的節日,人們在重阳互相邀約登高出遊必然是以尋樂為主要目的。因此,九日詩中流露出快樂的情緒,應是情理之中。應製詩是不允許表達哀傷的,所以,在這裏不但忠心最多,快樂似乎也是最多的:賀敳《奉和九月九日應制》:“承歡徒抃舞,負弛竊忘軀。”韋嗣立《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髙應制得深字》:“願陪歡樂事,長與歲時深。”岑羲《九月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涘字》:“一聞帝舜歌,歡娛良未已。”……而在不用應付主子,可以自由表達內心感受的情況下,詩人們往往又樂極生悲:“酣歌欲盡登高興,強把黃花插滿頭”[19]——這個問題似乎留到下個問題“聚宴”中來闡述,要合適一些。

小結:登高對應悲秋之A、B、C、D;

4.聚宴:聚宴在多數節日裏存在,把它當作一種風俗似乎不妥。但它作為重陽節裏最隆重的慶祝方式,以此為背景創作的九日詩佔有相當比重,所以單獨列出論述是很有必要的。為便于敍述,這裏以杜甫九日詩為例,來揭示聚宴之中的悲秋情緒。杜甫一生幾乎與官場無緣。他曾在安史之亂前做過地方後勤小官,後來在肅宗收拾殘兵敗將的時候,當過一段時間右拾遺,不久就因不知深淺地疏救房琯而落職。所以朝廷在重陽節的“享宴高會”,他並沒有參加過。仇兆鰲在《杜詩詳注·九日五首》下注曰:“唐制,九日賜宴及茱萸。”可見,能參加這樣的宴會和得到御賜茱萸,是官員們無上的光榮。這對于懷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醇”理想的杜甫,不得不說是個巨大的遺憾。宴會的目的是行樂,而及時行樂,對于杜甫來說,實在太短暫了,這短暫的快樂,往往觸發了他內心更加深沉的悲哀。“老來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20],個體價值的缺位,生命本體的失落,使得杜甫在這樣一個舉國歡慶的深秋節日裏,悲從心來,強打歡顏,也是為了不使在座各位掃興。九日宴會本該是盡樂之時,秋日清冷,難得一會,理當盡情歡宴,甚至白居易有《九日代羅樊二妓招舒著作》,可見其快樂程度。直到飯足酒飽、樂極生悲,復作悲秋之辭,因此,聚宴對應悲秋情緒之個體價值的缺失和及時作樂。另外,酒是宴會不可或缺之物,所謂“無酒不成席”,九日詩中時時散發出濃烈的酒味。“酒闌卻憶十年事,腸斷驪山清路塵”[21]、“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22]、“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23]。酒本來是快樂的催化劑,杜甫喝下的滿腹烈酒,卻激發出了內心對生命價值失落的最深沉的悲哀:生命在不可挽回地消逝,而如此四處飄零、身心俱累,卻是為何?

小結:聚宴對應悲秋之B、D,酒對應悲秋之B、D;

另外有兩個九日詩裏的重要典故需要加入分析:

5.孟嘉落帽:孟嘉落帽向來被認為是魏晉間名士風流的代表,在九日詩中也被大量引用,“落帽恣歡飲,授衣同試新”[24],龍山落帽逐漸成為文人們在九日登高聚會的代名詞。此典故出自《陶淵明集》卷五《晉故西征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並贊》:

九月九日,(桓)溫游龍山,參佐畢集。……時佐吏並著戎服,有風吹君帽墮落,溫目左右及賓客勿言,以觀其舉止。君初不自覺,良久,如廁,溫命取以還之。廷尉太原孫盛為咨議參軍,時在坐,溫命紙筆令嘲之。文成,示溫,溫以著坐處。君歸,見嘲笑而請筆作答,了不容思,文辭超卓,四座歎之。

孟嘉落帽被歷來的文人在寫作九日詩時反復使用,除了其標的節日的作用外,應該還具備某種古人們心照不宣而需要今人去解密的意圖。就像登高與立志一樣,落帽與離職(失去社會地位)之間仿佛也能形成隱喻的關係。《釋名》卷四《釋首飾》:“二十成人,士人冠,庶人巾。”在古代,上至皇帝,下至士人,不同的級別所戴的帽子都不一樣,而平民則不冠而巾,執掌禮儀的部門對此有嚴格的劃分。帽子能區別職位高低,成為了社會地位的象徵,弄清楚了這點,我們便能讀懂詩文裏那些不便明言的意圖。回到孟嘉落帽的場景,之所以孟嘉落帽能得到後世文人的首肯,在于他在自己的頂頭上司面前落帽(上下級的背景使帽子的隱喻對象更加明確)而不覺,其曠達的風度令人景仰;在于他能在得知落帽後從容不迫、揮手成文,折服眾人。如果我們把帽子換成“官職”,落帽理解成落職,那么這個典故被文人追捧的原因,就相當明了了。

實現個體價值與生命本體的短暫脆弱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一直在仕途攀爬的士人們,到了一定年齡,會思考在進退之間的取捨:雖然潛意識一直在鞭策他們向前,但漸漸衰老的身體和對生命意義的反省,讓他們渴望停下腳步,給自己留點時間享受生命。于是,在個體價值不再高昂的九日詩裏,詩人們都對孟嘉投來了欽慕的目光:高適《重陽》:“豈有白衣來剝啄,一從烏帽自欹斜。”朱放《九日陪劉中丞宴昌樂寺送梁廷評》:“不棄遺簪舊,寧辭落帽還。”王貞白《九日長安作》:“誰能思落帽,兩鬢已添白。”……從這個角度來讀老杜的《九日藍田崔氏莊》:“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聯繫其人生遭遇,應該不難理解他的真實用意。

小結:孟嘉落帽對應悲秋之B。

6.白衣送酒:白衣送酒也是九日詩裏常用的典故,出自《宋書》卷九十三:

(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出宅邊菊叢中坐。久,值(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後歸。

白衣送酒的主角並不是王弘,而是陶淵明。陶淵明一生澹泊,厭惡官場,但在酒癮發作時並不拒絕來自官場的美酒。他身懷高才,得到官方(颜延之、王弘)肯定,但又無所拘束,保持相當獨立的人格,這是底層士人們的共求而不易得的企望,所以九日詩中的白衣送酒往往有渴望知遇的意思。“不見攜觴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參軍”[25],白衣送酒與孟嘉落帽,一進一退,表達了詩人們的兩種矛盾心態。

小結:白衣送酒對應悲秋之B。四、總結

九日詩由上述六大元素為基本框架而構成,而每一個元素甚至對應不止一種悲秋體驗,所以,從字面上看,九日詩的悲秋面目並不明顯;但當我們逐個分解,便能清楚地看出九日詩裏無處不在的悲秋情緒(參見下圖)。當然,並不是所有九日詩都是悲愁的,也有部分跟隨民間心理,表達節日喜慶氣氛的作品,本文的研究應該把此類詩歌排除在外。在此前提下,本文完成了重陽風俗(及典故)與悲秋情緒的聯結,揭示了九日詩與悲秋傳統的關系:詩人通過對重陽風俗的描寫,表達了郁積在心裏的生命體驗。換言之,作為九日詩主體的重陽風俗和常用典故,是悲秋情緒的間接表達;真正架構起九日詩的,是侵入文人膏肓的季節病——悲秋传统。

注釋:

[1]杜甫《登高》,〔清〕仇兆鰲《杜詩詳注》卷二十,北京:中華書局,1979。

[2]《太平御覽》卷三十二:“《風土記》曰:‘九月九日律中無射而數九,俗于此日以茱萸氣烈成熟,當此日折茱萸房以插頭,言避惡氣而御初寒。’……《臨海記》曰:‘郡北四十里有湖山,山形平正,可容數百人坐。民俗極重九日,每菊酒之辰宴于此山者常至三四百人,登之,見已屋悉委,江海分明。’”

[3][法]郁白《悲秋:古詩論情》,葉瀟、全志剛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德]伽達默爾《美的現實性——作為游戲、象徵、節日的藝術》第51頁,張志揚等譯,北京:三聯書店,1991。

[5]同上,第66頁。

[6]〔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四:“劉夢得云:‘詩中用茱萸字者凡三人。杜甫云:‘醉把茱萸仔細看’,王維云:‘插遍茱萸少一人’,朱放云:‘學他年少插茱萸’。三人所用,杜公為優。’”

[7]耿湋《九日》,《全唐詩》第三冊第545頁。

[8]趙彦昭《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全唐詩》第二册第1頁。

[9]杜甫《九日諸人集於林》,〔清〕仇兆鰲《杜詩詳注》卷十七,北京:中華書局,1979。

[10]盧藏用《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開字》,《全唐詩》第一冊第761頁。

[11]岑羲《九月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涘字》,《全唐詩》第一冊第762頁。

[12]馬懷素《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酒字》,《全唐詩》第一冊第765頁。

[13]杜甫《九日五首》,〔清〕仇兆鰲《杜詩詳注》卷二十,北京:中華書局,1979。

[14]張九齡《九月九日登龍山》,《全唐詩》第一冊第436頁。

[15]李白《宣城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遊敬亭,余時登響山,不同此賞,醉後寄崔侍御二首》,〔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重印。

[16]獨孤及《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宴》,《昆陵集》卷二,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7]疑為“游”字。

[18]陳師道《和李使君九日登戲馬臺》,〔宋〕任淵《後山詩注》卷十一,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9]殷堯蕃《九日》,《全唐詩》第五冊第674頁。

[20]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清〕仇兆鰲《杜詩詳注》卷六,北京:中華書局,1979。

[21]杜甫《九日》,〔清〕仇兆鰲《杜詩詳注》卷十二,北京:中華書局,1979。

[22]杜甫《九日五首》,〔清〕仇兆鰲《杜詩詳注》卷二十,北京:中華書局,1979。

[23]杜甫《登高》,〔清〕仇兆鰲《杜詩詳注》卷二十,北京:中華書局,1979。

[24]孟浩然《九日得新字》,《全唐詩》第二冊第414頁。

[25]權德輿《九日北樓宴集》,《全唐詩》第四冊第144頁。

同类推荐
  • 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智慧

    千百年来,孔子的智慧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智者,就是在今日,也有着其无可比拟的现实价值。当今社会,人们过度追求金钱、物质及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心灵孤寂、人格分裂,在这种情况下,有识之士想到了孔子的智慧。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的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 张居正直解《孟子》(全集)

    张居正直解《孟子》(全集)

    先读《四书》,后读经史,兼习书法,是历代帝王必修之大纲。明代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张居正协同翰林院的讲官给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神宗)编写的讲“四书”的讲稿后来结辑成书,名为《四书直解》,“直解”就是相当于对古文的白话翻译。当时皇帝读书称为“日讲”,万历皇帝在明隆庆六年(1572年)即位时只有十岁,这部讲稿原书以最通俗的明代白话文写成,是为万历皇帝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后来该书刻本流传到宫外,成为当时通行的一种读本。清代的康熙皇帝读此书后御批:“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篇末俱精实之义,无泛设之词。”康熙皇帝甚至认为《四书直解》是自宋代朱熹《四书集注》之后最好的一部四书读本。
  • 传世名著百部(第23卷):韩非子

    传世名著百部(第23卷):韩非子

    《韩非子》是我国法家思想的著名代表韩非的著作。它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既包括韩非倡导的维护东方专制制度的法、术、势的理论,又包括一些非常经世致用的主张,如农战结合、法治、选贤用人等等。这些丰富的思想和内容使《韩非子》一书在我国历史上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于18世纪中叶流传到日本,在文化和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尼采谈人生权力意识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尼采谈人生权力意识

    本书文章篇目包括《从苦恼到爱》、《歌颂神灵》、《人类与绳索》、《收获生活》、《阅读历史》、《基督与基督教》、《我们对艺术的感谢》、《勇气论》等。
热门推荐
  • 霸妻之前世今生

    霸妻之前世今生

    花天界西林湖严正肃穆,沙树宁和繁密的竹叶泛浸荧光,刚刚下来了一阵润叶细雨,细雨聚凝于脉络清晰的竹叶上,凝结成了一粒一粒透明的珍珠一般,摇摇欲坠却又迟迟不肯下坠,日头正是好,斜对着西林湖,整座西林湖上的各色花朵原本争奇斗艳,因为一群不速之客的到来,收敛了不少,唬得连平日里活泼的雀仙都不敢出声,她们身披轻霞薄杉从云头依次跳下,领头的耳坠月铛,摇曳柳苏簪于鬓隙,梅花印额心,如抖擞清风一般飘来……
  • 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

    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

    来自于网络和生活中的那些小故事,在这里能找到你的影子吗?
  • 王者荣耀之人物系统

    王者荣耀之人物系统

    在陈晓枫成功进入王者1的时候,一个系统礼包让陈晓枫从新开始王者荣耀的世界中使用其他动漫中的人物。
  • 部落冲突:人族起源

    部落冲突:人族起源

    长相一般、身材一般、能力一般,打算找个一般的老婆,生个还算可爱的娃,安逸的度过一生的宅男穿越了。看着水面中的人影,李宇不敢相信,哦不,羽不敢相信,这张阳光帅气的脸真的是自己吗?在这个神秘的大陆,羽是继续安逸生活,还是波澜起伏?
  • 高武时代之青春篇

    高武时代之青春篇

    一个无聊的平行世界高武故事,从获得购物系统开始,我的人生发生改变
  • 星河密码

    星河密码

    人工智能臻熟,大取而代之势,人类告急!资源告急!生存告急!暗战层出,日益紧张,展望星河,绝处逢生!人类文明,再次跨越巅峰!解开星河密码神秘的面纱,创造出绚丽灿烂多姿多彩的未来!迎来人类的星河世纪。
  • N克拉偏爱

    N克拉偏爱

    “看你造化吧”“她跟你年纪一般大小花一样的年纪”醒醒,靖惜...“让你们白p二十万还不乐意。”她的脸上一抹红晕,看来刚喝了的酒的。“老子问你话了吗?给我闭嘴。”司静看也没看出声的女人一眼,“哪里来的滚回哪去,要不然等着明天给那女人收尸。”“我在这,谁还看你呢?兰二小姐。”她脸上都是玩味的笑,手指点着杯壁。不喜欢我,别来招惹我。三年了迟熠:真是不识好歹。“严律师,把这个合同给我正规延期。”“迟总,多久?”“永远。”多少年了,我回来了。
  • 天然居士怀净土诗

    天然居士怀净土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裔君主

    血裔君主

    “人其实一直都处于无意识状态,为什么经过短短几十年有意识状态会害怕回归无意识状态”一个先天性心脏病人的见解。
  • 爸比接招:傲娇宝贝来袭

    爸比接招:傲娇宝贝来袭

    大学毕业初出茅庐的她哪敌得过他这种情场高手,这场交心游戏让她一步步的深陷,害怕?真相?订婚?让她悄然离去,某人怒吼“女人想走?门都没有,窗户都给你封上,你自打一出生就是我尹寒卓的人。”那霸道的口气还没有吓唬到这只曾经的小猫咪却招来了两只萌宝贝“嘿嘿,爸比你怎么敢欺负我们妈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