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1600000017

第17章 部派佛教的主要思想及其差异(11)

一、有部系的解脱说

部派学者对涅槃的争论,不是争论有无涅槃,因为涅槃是圣智所直觉的境界,为声闻佛法行者所共认的。而部派所以有不同的说法,是论涅槃有无其实在的别体。有部系的学者,是主涅槃实有的。印顺大师在《性空学探源》中说:“只是这种有,不是平常见闻觉知到而可说的(后代发展为真常妙有),只能方便的用‘常’、‘善’、‘寂’等来形容它。不像有为世象之由关系性,它是超越时间性的,证不证悟它都是本来如此的,所以叫做常。世间虽有善恶无记三性,但都是有漏杂染的,在胜义的立场上都不是善,而唯胜义的涅槃才是纯善的,它与相对可记性的世间善有绝大的不同,所以叫善。寂,是不动乱;世间一切动乱起灭相,到此皆风平浪静,在生灭的否定意义上,名之曰寂……涅槃体性的择灭无为,有部认为实有,是说涅槃离系,有漏法不生,不单是消极的不生,是另外有择灭无为的实法,有力能使有漏法灭而不生。”对这明白有所交代的,如《俱舍论》卷六说:“此法自性实有离言,唯诸圣者各别内证,但可方便总相说言:是常是善,别有实物名择灭,亦名离系。”所以坚决主涅槃实有。

有部虽主涅槃有实自体,但经部却说一切无为皆非实有,涅槃既属无为,当亦是属非实有的,如因色受等的别有实物,在涅槃界中,根本是无所有的。有部不同意这一说法,若涅槃真的都无有体的话,佛陀为什么在经中说一切有为无为法中,此涅槃为最第一?要知任何一法必有其体才可安立其名,假定无体怎么可以立法名?怎么可以说无为中最为殊胜?在这现实世间明白的见到诸法自相,展转互相望方可说有胜劣,从来没有说见于兔角空花中,彼此展转相相望安立胜劣,因为兔角空花根本是没有的,怎么可以安立它的胜劣差别?如果像这样的分析起来,有部认为别有涅槃,一般说为法之所以为法,由于它的能持自相,涅槃能够保持它的自相,当亦可以说名为法,而且这法在余法中,其体是最极殊胜的,所以涅槃有体实是应无可疑的。同时佛陀在经中曾经这样的说:“苾刍当知,定有无生,此若无者,生死众苦,应无尽期,由有无生,乃至广说。”经中说的无生,就是指的涅槃,而这涅槃是决定有的,由于定有这个涅槃,佛法行者契入涅槃,生死众苦就可永息,假定没有实在涅槃,那就永远漂流于三有的生死海中,那就没有办法突破生死众苦的包围,如是还要修学佛法做什么?

涅槃是离染污烦恼而证得的,于诸法中最为殊胜,没有哪法可以与之相比的,所以应如色受等法的实有,其义决定得以成立。假定如经部学者所说涅槃体非有,怎么会令所度化的众生对于生死起厌离,对于涅槃生起欣求?要知非有中没有胜劣可以相比的,还有什么欣厌可得?涅槃为圣者之所证得的,如果有人起颠倒见拨无涅槃,佛法将之斥为邪见妄说,假定真如有些人所说涅槃是非有的话,那拨无涅槃者说无涅槃,不但不可说为错误的倒解,应该认为这是正见才对,怎么可以斥为邪见妄说?所以说涅槃无的这句话是不能成立的。行者缘于灭谛境的时候,生起灭静妙等见,依佛法向来所说,这是属于正见,如果涅槃是无,行者起静等见,不是如实的了解灭谛,岂不成为倒见?因不是非有中有静不静,如无有体的石头儿女,既不可以说它勇敢,亦不可以说它怯弱。现实世间所见到的,病没有了别有调适,诸烦恼无别有安乐,如是亦应有为差别,于非有位中别有无为。又若涅槃真的没有实体,怎么可以说是圣谛所摄?因为无体的东西,说它是妄固然不可以,说它是谛亦是要之不得,无体怎可名谛名妄?是以不能不承认涅槃实有其体的。

涅槃虽然不如色受等有体可得,亦复不如眼耳等有用可得,但它不同的体用是我们不可知的。色等或眼等的体用,依自相续的身心而有,是极粗显而易于了知的,所以很容易了知其什么是体,什么是用。可是涅槃的体用不是依于相续的身心有,是极幽隐而难以了知的,必须要具精勤胜观行者,修成慧正现在前的时候,方能证得涅槃的真实体用。由于这是自己所亲切体验到的,所以到了出观以后,很自然的知道涅槃的灭静妙离。同时应知相即是体,涅槃既有灭静妙离的四相,其体当然成立,如说涅槃真实无体,怎会有灭等四相?承认有灭静妙离四相,就不能不承认涅槃有体,这是最浅显的道理。如青黄赤白等的颜色,为诸盲者之所不见,可是不能因盲者不见,就说明眼人亦不见色。进一步说,只要承认涅槃可名为有,就得承认涅槃自体不是没有,因为离有实物,所谓有之为有是不能成立的,这么一来,涅槃有其真实自体,不容人有所怀疑的了。

有部虽由依身的有无而分出两种涅槃,而且说涅槃是有其真实自体的。犊子部则说学、无学,非学非无学三种涅槃。他们将有学所得离系及异生所得的离系(非学非无学的有漏法),亦说为涅槃,这无异是将涅槃的内容加以扩大,与有部所说的涅槃自有出入。《婆沙论》卷三十三说:“有作是说:涅槃有学、有无学、有非学非无学,如犊子部。彼作是说:涅槃自性有三种相:一学、二无学、三非学非无学。”如有学圣者断其所断的烦恼,获得涅槃的触证,是为有学涅槃。若无学圣者将所当断的烦恼断尽,获得涅槃的触证,是为无学涅槃。设诸异生有漏得诸结断而离系,得获涅槃的触证,是为非学非无学涅槃。分别论者说:“涅槃有三种:谓学者常是学,无学者常是无学,非学非无学者常是非学非无学。”此说与犊子部说极为相近。有部对这说法,当然不同意,因为相即是体,不论怎么说,一法绝对不可说有三种体的,怎么可说涅槃三种便有三相?所以有部认为只应说为非学非无学,不可说为学及无学。《婆沙论》卷三十三叙有部说:“谓于此论无倒义中,但应说言涅槃唯是非学非无学,性相常住变易故。”不过在思想发展的过程中,涅槃的内容扩大,亦不无理由。

二、上座系的解脱说

上座系的解脱说与大众分别说系的解脱法相近,稍有一些出入。印顺大师说:“大众分别说系侧重在理性空义,譬喻者却在常识法相的不生上面说明涅槃非有。重事相而忽略理性,虽主张无体,反而接近了萨婆多部。”虽然这样说,但因譬喻者认为择灭非实有,不能不说他与有部不同调。

上座部学者所说的涅槃,是约未来世的烦恼及生死大苦毕竟不生而安立的。《顺正理论》卷十七说:“汝宗(上座譬喻师)唯说烦恼所依相续转变,名为烦恼;及说烦恼毕竟不生,名为涅槃。”又说:“以修道力,能灭未生未来随眠及生种子,由种灭故,令未来世惑苦不生,名为涅槃。”又说:“由得对治,证得当起烦恼后有毕竟相违所依身故,名得涅槃。”这都明显的指出涅槃并没有另外一个什么自体,而是烦恼及苦不生的当下,就是圣者所要证得的涅槃,如认为有个实体涅槃为圣者所证,那是错误而不合理的。

关于这一点,印顺大师解释说:“烦恼决定不生曰涅槃,所说的烦恼,不像有部的三世实有,是在有情六处中的烦恼功能,现在智慧现前,使烦恼功能不再潜动,决定不再生起烦恼,身心得到清净,叫做得涅槃。所以,譬喻者说的涅槃,专在烦恼的不生上安立,不是另有实体可得。后来大乘常用破瓶的譬喻说明这思想:如说瓶破,是在完正瓶上的否定上说,不是另有一种叫‘破’的实在东西。所主经部说的择灭非实有,纯从消极面在事相上的否定,几乎没有接触到理性。他们思想与大乘空宗的距离,就在这一点。”

但佛法的四圣谛,明显的说有一个灭谛,而谛的通常解释,是真实不虚的意思,是则有灭,不但是无可否认的事实,而且佛陀亦常说:“此是灭,汝应证。”涅槃如真体性非有,岂不与这些所说相违?而且有部说涅槃有体又如何通?《顺正理论》卷十七说:“我(譬喻者)亦不说全无涅槃,但应如我所说而有,如说此声有先非有,有后非有;不可非有说为有故,有义得成。说有无为,应知亦尔。有虽非而可称叹,故诸灾横毕竟非有名的涅槃。此于一切有非有中,最为殊胜,为令众生深生欣乐,故应称叹。”这可说是佛陀显示最高境界的方便。

众生的生死是现实的存在,谁都无法否定的,但生死大苦寂灭后所体认到的涅槃,如亦认为有它的实体,那就没有真正的证觉到涅槃,因为涅槃是空寂的,有什么涅槃体可说?故印顺大师又说:“涅槃是依现实生死之否定而建立的;从生死事实之有,到涅槃之灭,经过的这回事不能说没有。等到生死不起,一切归无,当然不会再有涅槃的实体。总之,涅槃本是在否定烦恼生死之实事上建立的,它是湛然常寂的理性,在自己内心澄寂的直觉上所体认到的境地。”像这样所说的涅槃,虽还没有完全接近于寂灭空义,但说到涅槃无有实体,的确难得。

经部譬喻师说涅槃体非有,举经中佛陀说的譬喻:如灯熄灭,只不过是灯焰的落谢,并不是另外还有一个实物在。如是,佛说心得解脱,不过唯是诸蕴灭,除了诸蕴永灭,更无实体所有。所以经中说苦灭的这句话,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一是说离苦以外更无别的实体可得;一是说离苦以外另有一个实在自体。同样是说苦灭,为何有此二义?《顺正理论》卷十七说:“佛观所化意乐不同,如说如是二种灭义。谓或有处说无别体,如向所引二种《契经》;或复有处说有别体,如《契经》说定有无生。”这么看来,涅槃体性的有或无,都是佛陀的说法方便,而实无有涅槃体性。

《顺正理论》卷十七复举“有余师说:无实涅槃,非因果故,如兔角等。诸实有者因果为证,涅槃既非因果性摄,故定无有能证有因,是故涅槃定非实有。”从现实世间看,不论哪样实有的事物,都可以找出它的因果关系,所以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因果性。但龟毛兔角等,因为是虚无的,当然说不出它的因果性。否定现实生死而建立的涅槃没有它的实体可得,自亦无法说出它的因果,所以涅槃不是实有。设或说到涅槃是有,亦不过是属假有,不能当作实有自体看,如见到说涅槃有,就以为是实有,那就是不了解涅槃的特大错误。

上座譬喻师又这样说:佛陀曾经说过,一切皆永弃舍,寂静美妙,乃至涅槃。如是言说,极为甚深难见,若因难见难了,而就以为涅槃实有,岂又契合佛陀之意?所以应认涅槃是非实有,不可执为有涅槃体。诸如此类的说法,上座譬喻者很多。从大众部分出的一说部,不但认为涅槃是假名的,就是生死亦是假名无实的,此很符合经中说的“生死如幻如化,涅槃亦复如幻如化”之义。

同类推荐
  • 佛法在世间

    佛法在世间

    本书从佛教史,佛教教义,以及时代发展要求出发切入课题研究,得出“佛法在世间的结论”。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中国禅学

    中国禅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爱语的力量

    爱语的力量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是浮澡的,人们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本书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故事,讲述了如何让人欢喜的道理。本书稿是“星云大师人生修炼”系列丛书之一,主题为说话的艺术。“爱语”可以成就无量的好事、好因与好缘;“乌鸦嘴”的无礼之语,势必毁掉大好前途。大师提倡“说好话”运动,让每一句话都像芬芳的花香、美妙的音乐让人欢喜,“说好话,慈悲爱语如冬阳,鼓励赞美,就像百花处处香”,用善良的语言、慈悲的语言,促进社会的和谐。
  •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撰写的一部道教史著作。全书分为八章,对道教的学术渊源,道教的建立、成长、扩张和演变,道教的流派、人物与经典,帝王与道教的关系,以及道教的研究情况等,做了简练系统的叙述。书末附有道教资料和《道藏》介绍,可资参考。
热门推荐
  • 星际之创世神养成记

    星际之创世神养成记

    它一直知道自己不是她,为了第一次蜕变,沉睡积蓄能量,谁知竟然用力过猛,emmmm,求问玩脱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 别逼我当王

    别逼我当王

    时代的长河里曾孕育出不少的王朝,可四海不定,各族林立,无一人能做到真正的天下一统。武澜帝国自文莱帝国之后,强行改天下文道为武道,至使天下文生位于末流。陈鸣生于市井之中,一无财,二无势,更无点墨。只有一点的力气,却在这晃荡不安的皇朝,拼死搏杀,修行心性,又历经几代更迭,终开创出不世霸业。
  • 惊梦物语

    惊梦物语

    我努力追寻着那幅似曾相识的画面,小人物的灵魂肆意穿越万千世界。“对于这件事情,时间起不到任何作用。”
  • 历代三宝纪

    历代三宝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候补议员笔记

    候补议员笔记

    恭喜,您被议长选中,成为了议会第998位候补议员,希望您能够在任期内发扬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为议会的伟大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争取转正成为正式议员!......苏煜表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加入,关键还是个备胎,实在让人恼火啊:“我能申请退出么?”对不起,您的权限不足。......我能知道这个议会是干嘛的么?对不起,您的权限不足。......我能知道议会的成员是谁么?对不起,您的权限不足。......可以,这很权限!那我可以骂人么?哦,议长大人留言,想骂人的话请随意。......!
  • 从全世界遇见你

    从全世界遇见你

    “欧欧,你在吗”“……”“欧欧,我喜欢你”“我不喜欢你,你别再烦我了”……(两极反转)“宝贝儿,在吗”“宝贝儿,我喜欢你”“当我女朋友吧”著名钢琴家×中二系少女的狗粮日常,甜掉牙。
  • 愿你长夜如白昼

    愿你长夜如白昼

    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来自遥远国度的神秘杀手邂逅宇宙核心星球的强势大小姐,毒舌高傲又易燃易爆炸的她,会与淡然冷静又来历不明的他产生怎样绚丽多彩的火花呢?两人一龙走星际,麻烦在多也不急女强男强走天下,还有条龙找妈妈1v1甜文
  • 君临纪元

    君临纪元

    万年前,神灵突然消失,世界进入无神时代。各族展开激烈大战,人族趁乱崛起,成为强族。成为强族后的人族,迎来飞速发展,强者层出不穷,矛盾也随之爆发,爆发内乱,外族也进攻人族,人族迎来黑暗时代,谁能在乱世中带领人族崛起?人族将何去何从?
  • 大神让我蹭点经验

    大神让我蹭点经验

    2900年,人类科技发展飞速,实现了游戏与现实世界联系起了,一款名为“神戒”的游戏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