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3300000005

第5章 “遥想公瑾当年”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中国古代最有风度的儒将,恐怕非周瑜莫属。而周瑜身后连续几位东吴统帅,鲁肃、吕蒙、陆逊都可以称为儒将。这在中国军事史上,可算是一件有趣的现象。

儒者,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书生。以一介书生而统领千军万马,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是许多读书人最向往的成就和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被人们称为“儒将”。

儒将,往往又包含着对一个军人风度、气质以及成就的评价。气质儒雅,有学者风度,而又战功卓著的将军,才会被人们承认为儒将。因此,儒将的地位通常也很显赫,常常都是统帅。老打败仗的将军,风度再儒雅,绝不会得到儒将的称誉。如果有人这样称呼这种军人,那肯定是在讽刺。

在中国历史上,取得大成就的儒将很多,春秋时的孙子,战国时的孙膑、乐毅,楚汉之际的韩信,唐初的李靖,宋代的岳飞,明代的戚继光、袁崇焕,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魏、蜀、吴都拥有许多优秀的将军,其中也有不少可称为儒将。但只有孙吴的连续几位统帅,都可以称为儒将。这在中国军事史上,也可算是一件有趣的现象。

孙吴的这几位儒将,按照顺序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作为独当一面或统领三军的主帅,这几位儒将各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周瑜出身高门。他的从祖父(叔伯祖父)孙景,以及孙景之子孙忠,都担任过汉朝的太尉。东汉的太尉位列“三公”,身份极其尊贵。周瑜的父亲孙异,做过洛阳令,是首都百姓的“父母官”。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周瑜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并养成了良好的个人修养。

周瑜的军事才能和功业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他被称为儒将也是毫无争议的。无论在《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以及元明以来的各种三国戏文、绣像图画中,周瑜的形象风度和气质,都是英俊风流儒雅。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中国古代最有风度的儒将,恐怕就是周瑜了。这和苏东坡的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很大的关系: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三国志·周瑜传》说:“瑜长壮有姿貌。”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也说“周公瑾英俊异才”、“瑜年少美才”。周瑜还精通音律,听人奏曲有误时,即使喝得半醉,也会转过头去看一眼演奏者。当时有歌谣说:“曲有误,周郎顾。”唐代诗人李端还以此写了一首意味隽永的小诗《鸣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苏东坡在历史记载的基础上,精心挑选素材进行提炼和加工。“小乔初嫁”,以美人烘托英雄,更显出了周瑜这位少年英雄令人艳羡的风流潇洒、韶华似锦。“羽扇纶巾”从形象仪态上渲染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生动地刻画出周瑜面对强敌时潇洒从容、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

由于《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小说中有关周瑜的一些精彩篇章,特别是“群英会”一段文字,使周郎风流隽雅的儒将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但同时,小说为了烘托诸葛亮,又将周瑜写成一个心胸狭窄、性情偏激的角色。作为文学形象,小说的刻画有其成功之处,但却不符合历史事实。

历史上的周瑜,不仅姿容俊朗、才气过人,风度气量也为时人所称道。对待同僚和部下,周瑜“性度恢廓”、“折节容下”,表现出良好的气质和修养。周瑜以弱冠之年任建威中郎将,辅佐孙策创建基业。孙策死后,他又与张昭一文一武共同辅佐孙权。孙母吴夫人曾命孙权对周瑜“以兄事之”,可谓少年得志。将军程普以孙坚的老战友、老部下自居,对周瑜很不服气,几次寻事向周瑜挑衅。而周瑜从不与之计较。程普终于为周瑜的气度和魅力所折服,由衷地赞誉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

这句名言,十分传神地传达出周瑜身上那种令人陶醉的个人魅力。

作为周瑜的继任者,鲁肃是一位堪担重任的大将。但是在各种三国题材的文学作品、绣像图画和戏曲中,鲁肃从来没有穿过军装,总是一身儒士装束。在人们的心目中,鲁肃的形象和军事几乎不沾边,只是一名儒士而已。这样一个形象,固然是《三国演义》刻意描绘而成的,而《演义》的作者之所以改变鲁肃的形象,也和历史上鲁肃的作为有很大关系。

鲁肃对孙吴集团的最大贡献,是关于战略决策的问题。

《三国志·鲁肃传》说,鲁肃“少有壮节,好为奇计”,“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这是说他眼光独到,深谋远虑。

鲁肃加入孙吴集团,是先结识了周瑜,然后被周瑜“隆重推荐”给孙权的。

第一次见到孙权,鲁肃便充分展示出自己的特长。这就是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鲁肃的言谈一开始就引起了孙权的极大兴趣。众人告辞出来,孙权特地将他一人留下,与他合榻对饮,作了一番意义深远的长谈。鲁肃为孙权分析天下大势,认为:

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三国志·鲁肃传》)

这番话的大意是,曹操的实力太强,眼下不能与之交锋。先保住江东,形成鼎足之势。北方战乱频繁,可以坐观其变。一旦有变,就向西夺取江夏(今湖北武昌),进取荆州,再继续西进攻取益州,占据长江上中下游全部地区,与曹操划江而治,形成“南北朝”。待时机成熟,北上与曹操逐鹿中原,最终成就帝业。

曹操率大军南下进攻荆州,刘表病死。在这关键的时刻,鲁肃及时地对原先的战略思考进行了修正。向孙权提出联合刘备共拒曹操,进取荆州的战略主张。他说:

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曹)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同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孙权当即批准了鲁肃的建议,派他立即启程前往荆州,顺利地建立了孙刘联盟,为赤壁之战的胜利打下基础。

将鲁肃这两番话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比较,就会发现,二者对天下总体形势的分析,以及鼎足而立,静观天下之变,待机而动的基本战略思考,都出奇的相似。二者都准确地抓住了荆州这一战略要地,作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后来,曹、孙、刘三家果然以荆州为舞台,上演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大戏,并由此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更令人叫绝的是,二者在语言风格上都有着明显的相似。鲁肃的这两番晤对,可以说是堪与诸葛亮“隆中对”相媲美的战略分析,是江东版的“隆中对”。需要指出的是,鲁肃的这番对策,在时间上还早于诸葛亮。考虑到这是一次深宫密谈,当时不会泄露出来,否则真会使人发生这样的怀疑: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不是在抄袭鲁肃。

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鲁肃给人们的印象很像苏秦、张仪一类的策士,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或谋臣,但不是一位将军。《三国演义》中的鲁肃,更是一个纯粹的文官,而且忠厚老实,毫无心计。《演义》塑造的这个形象,是为了衬托周瑜,尤其是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三国志·鲁肃传》裴注引《江表传》对鲁肃有这样的评价:

(鲁肃)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阵,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一名儒将应该具备的风度、气质、修养、见识,在鲁肃身上无一不有。“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的将军鲁肃,与《三国演义》中那个除了忠诚之外别无所长的迂夫子鲁肃,相距何止十万八千里!

周瑜临终时上书孙权,竭力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称之为“良将”。孙权接受了周瑜的建议,让鲁肃代周瑜领兵。鲁肃果然不负厚望。《三国志·鲁肃传》记载说,鲁肃屯兵陆口,“威恩大行”。在同关羽的交往中,有理、有利、有节,既维护了孙刘联盟,又争取了东吴的利益和尊严。《三国演义》中那段脍炙人口的“单刀会”,按照史书的记载,赴会的并非关云长,而是鲁子敬。

接替鲁肃的吕蒙,出身贫寒,少年从军。他作战勇敢,又善于机谋,很快积功升至将军。这个时候的吕蒙可以说是一名勇将,如果没有孙权的劝告,从本质上说,也还是“一介武夫”。

同所有英明君主一样,孙权很善于识人。他发现吕蒙悟性很高,便劝他多读兵书和史书。吕蒙生性聪慧,读书非常勤奋,学问见识日益精进,连博览群书的宿儒也常自叹不如。

鲁肃是吕蒙的前辈,原来以为他只懂军事。后来经过吕蒙的驻地,与他交谈辩论,竟多次被他驳倒。鲁肃很是吃惊,拍着吕蒙的背说:“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从此与吕蒙结为至交。

折节读书,深有心得,对吕蒙产生的影响是质的变化,使他从一名勇将升华成为一位良将。如果说周瑜是由儒而将,吕蒙就是由将而儒。殊途而同归。

吕蒙一生最大的功业,是为孙吴夺取了荆州。荆州据长江上游,以高屋建瓴之势时刻威胁着孙吴。取得荆州,孙吴才有真正的安全感,这是孙权多年的心病。考虑到曹操的威胁,孙权、鲁肃一直不愿同关羽翻脸。吕蒙接替鲁肃后,立即从国家战略安全的高度出发向孙权建议,孙刘联盟固然重要,但国家的安全更加要紧。何况像关羽这样的“熊虎之士”,根本靠不住,随时都有可能向我们发动攻击。因此应该寻找机会尽快夺取荆州,占据整个长江中下游。不久,关羽全力发动对襄阳、樊城的攻势。吕蒙趁关羽后方空虚,“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全军覆没,自己也被擒杀。孙权终于如愿以偿得到荆州。这是一场对孙吴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战役。从战略设想的提出,到战事的一步步展开,直至最终的全胜,吕蒙充分表现出他在战略决策和战术机谋上的卓尔不群。达到这种境界的将军,堪称儒将。

荆州之战后,吕蒙旧病复发,最终不治,年仅四十二岁。孙权对他的去世所表现出的痛惜,甚至超过了对当年的周瑜。

陈寿著《三国志》,将周瑜、鲁肃、吕蒙合为一传。他这样评价三人:“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机,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陆逊是孙吴又一位儒将。如果说,鲁肃后世被人们认为只是一位儒者而不是将军,那么陆逊在人们的眼中,一开始只是一介书生。直到他建立不世之功业之后,他的儒将地位才得以确立。

陆逊以一介书生统领三军,建立的功勋完全不逊色于风流倜傥的周郎。在整个孙吴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共有三次。一次是赤壁之战,一次是夺取荆州,还有一次是与刘备的夷陵之战。陆逊参与了后面的两次。荆州之战,陆逊的功绩仅次于吕蒙。而夷陵之战的全胜,则是在他的全权指挥之下取得的。本文不拟叙述战役的具体过程,要讨论的只是陆逊本人在战争中表现出的才略和个人气质。

荆州之战吴军获胜的基本原因,是利用了关羽的骄傲。吕蒙伪称病重,使关羽放松警惕,将荆州留守部队大部调往前线,然后吕蒙率军偷袭成功,一举夺取荆州,擒杀关羽。这条妙计就出自陆逊。

为了夺回荆州,刘备起倾国之兵东征。孙吴面临赤壁之战后又一次严重的危机。此时的刘备已具有益州全部,又刚刚打败曹操夺取汉中,威震天下,而在天下人心中,陆逊还是一个年轻的书生而已。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孙权慧眼识才,毅然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统帅全部西线部队迎敌。此时吕蒙已经去世,但当年跟随孙策、周瑜征战的旧将还有不少,还有一些是公室贵戚,根本不把陆逊放在眼里。这个时候,文质彬彬的陆逊毫不犹豫地摆出了统帅的架子,手握宝剑,正颜厉色地训诫诸将:“我虽然是一介书生,但受命于主上。在此危急存亡的关头,诸将各任其事,岂能推诿!有违反者,军法从事!”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在随后的战争中,陆逊以火攻之计,连破刘备四十余营,刘备全军覆没,仅以身还。东吴大获全胜。到了这时,那些老将终于对这位书生将军心悦诚服。

陈寿这样评价陆逊:“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陆)逊之谋略,又叹(孙)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三国志·陆逊传》)

刘备死后,孙刘联盟重新建立。此后陆逊主要在东线对付曹魏,曾在宛城击败魏大都督曹休。孙权称帝后,又拜陆逊为上大将军。孙权东巡建业,命陆逊辅佐太子,掌荆州及豫章三郡军事,董督军国。赤乌七年(244)陆逊被任命为丞相,走到他政治生涯的最高峰。

陆逊死后,其子陆抗继续受到孙权及以后几位吴主的重用,是孙吴后期最重要的将领。在他主持吴国军事期间,孙吴还能与晋相持。陆抗死后,孙吴很快被西晋消灭。陆逊的孙子陆机、陆云,在文学上有很高成就,是西晋名动一时的文豪。

孙权后来曾对陆逊说过这样的话:“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大意是,周瑜的气概胆略和功绩,众人只能远远瞠乎其后,无法超越。今天你陆逊可以说赶上他了。可见在孙权心中,陆逊是孙吴惟一可以与周瑜相提并论的良将。

同类推荐
  • 回到古代当海盗

    回到古代当海盗

    回到十七世纪,刘骁“光荣”地成为一名南洋海盗......
  • 千秋业

    千秋业

    男儿行,当暴戾。事与仁,两不立。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早就想写一本书了,写我心中的热血与感慨。至于写成怎样,且不去管。
  • 大明文魁

    大明文魁

    紫禁城前九重门,百官簪缨南阙来。帽插宫花朝天颜,金殿传胪名声传。十里御街打马过,人称大明状元郎。这是一个现代人在明朝好好读书,天天向上的故事,已有两本两百万字作品完本,人品保证!书友群:164.548.046大家来聊聊天,提提意见。
  • 秦砖

    秦砖

    公元前212年,始皇三十五年。这一年,一代枭雄始皇帝穷奢极欲,横征暴敛。大秦帝国风雨飘摇,日薄西山,昔日荣光雨打风吹去!这一年,骊山墓的修建进入最后阶段,无数奇珍异宝草芥人命也将永埋黄土之下!这一年,韩蝴蝶也来到了这个年代!蝴蝶虽小,扇动翅膀也能引起狂风暴雨。君问挽狂澜即到扶大厦之将倾易否?臣只求无愧于心,为万民福祉,敢用日月换青天!
  • 穿越三国之人生赢家

    穿越三国之人生赢家

    刘哲意外穿越到三国,无意中捡到一名女婴,二十岁的他当上了最溺爱妹妹的哥哥,秉持着女孩要富养的原则,于是刘哲开始了制霸三国的商人之路...“我们的口号是:只做生意,不卷入争霸......”“主公,我们攻下了幽州城!”“卧槽.....”“我们的宗旨是:三国所有美女都是我的......”“主公,貂蝉、大小乔等人已经被我们抢来了!”
热门推荐
  • 帝医凰女

    帝医凰女

    本是有颜有实力的女大夫一枚,却因医事纠纷被捅一刀直接穿越?正君中蛊,生命垂危?本小姐自制手术刀,抗生素,剖腹取出蛊虫不就行了?温软侧君,身体孱弱?没事,有她给他好好养着,总有给她健康生出小包子的那一天。叶陌尘:但愿一切随缘,但愿一切如愿。苏暖汐:愿伊心似妾身心,常相忆,常相思,常相知。群:159957750
  • 云中与我共逍遥

    云中与我共逍遥

    如果我们的世界,在某个时间节点,没有迈向科技文明,而是大步跨入魔武文明,世界又会是个什么样子?
  • 星空白溪

    星空白溪

    喜欢是什么感觉,是心动的感觉吧!爱情有时什么感觉,是幸福的感觉吧!“在我的小说里,一切都是现实的,这也是我写小说的初衷,没想到有一天小说里的情节也会落在我身上,这让我既欢喜又烦恼。”“在我的世界里,我接触过很多人,但是她是我从未接触过的人,也是让我难以忘记的女孩。”我们也许不是最甜美的爱情,但会是让人心动的爱情。
  • 梦兽它又双叒叕被撩了

    梦兽它又双叒叕被撩了

    你们好,我是梦魇兽一久殇好像是从盘古开天地时我就存在的,总之是一头活了不知道多少亿万年的上古神物。我听说“天上一天,人间一年”,我还听说凡间有很多新鲜有趣的吃食小玩意儿,便日日思量这枯燥无味的日子好像已经不能满足于我,终是寻了一个神息缭绕的风水宝地闭关,并谴了自己的神念入了凡间,半途却因为神念过于强大遭到了人间法则的排斥竟被搅入了一个不知名的时间黑洞。天旋地转之后我附在了一个即将被送走的死/婴身上,当时的我已经没了法力和记忆,我只知道身边的所有亲人都认为我是个不详的存在,我用了18年学会成长,不动声色地get各种新技能。直到一个很精致可爱的女生出现“英雄救美”引起了我的关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到了那家叫"戏梦坊"的甜品店应聘跟她做了同事,令我始料未及的是,从那天开始我的生活发生了颠覆性的精彩变化。
  • 倾国红妆

    倾国红妆

    本是小山村平凡女子,为保护家人自愿进宫为妃,却不料家人最终难逃一死!失去了唯一的羁绊,她剩下的只有仇恨!主导后宫争斗,引起纷纷战争,只为报仇:“既然不让我爱的人活,那么就用整个周国来陪葬吧!”
  • 超神天才学院

    超神天才学院

    身为学渣的昊诚本想普普通通地度过一生。结果意外重生成为了一所刚刚建立的学校的校长?而这个世界……奇幻与科幻并举,让人摸不着头脑。天然呆的魔族少女,腹黑的吸血鬼……
  • 祭于时

    祭于时

    前世,他和她只是一件没有感情的神器。一个名时,一个名祭。主人总会让他们相处,希望可以生出人性。看多了灾难,他们有了感情。祭喜欢时,为了不再让主人利用时,祭决定带她离开……今生,时也不再是时,祭也不是曾经的祭。一个沦为凡人,一个成了众人惧怕的邪神。“时,我会再次找到你的。”祭抱着她的遗体,在那片时最喜欢的紫色花海安葬了她。修改命薄,他以青梅竹马的身份守在她身边。即使时失去了前世的记忆,他也愿意等她回来……
  • 安利给中国直销员的9个忠告

    安利给中国直销员的9个忠告

    在无数成功的直销个案中,直销员自己如何训练自己的能力并且高效地运作方案?这是摆在第一位的问题。作为影响全球、被誉为最具“直销智慧”的安利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有着卓越的见识,他认为:“任何一名直销员都必须不能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去应付自己的工作环节,而是要以简捷、高效的方式去面对直销目标、面对直销过程和面对直销的客户。”
  • 穿越之倾世毒妃

    穿越之倾世毒妃

    第一世,她是小县城里出来的灰姑娘,他是家境优越、留学归来的富公子,阴错阳差的他们错过了彼此;第二世,她是将军府无忧无虑的大小姐,他是阴狠狡诈的瑞王爷,为了帮兄长取得大业,他不惜残害忠良;为了给父兄报仇,她不惜在洞房花烛夜与他玉石俱焚;第三世,带着第一世记忆的她和第二世记忆的他,能否苦尽甘来,修得他们这一世的良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守护甜心之幽雪乍现

    守护甜心之幽雪乍现

    千乃琪,我不会放过你的!亚梦撕心裂肺地喊着。可谁知,回到家时那样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