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7600000038

第38章 结语

东晋宋齐梁陈时期,是佛教中国化和中国佛教义理体系化最重要的历史阶段,佛教僧团得到社会各界支持而大力发展,佛教教义也在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氧分的基础上融入社会文化。

西晋以降,因为自然灾害及战争频发,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晋室东渡后,由于儒家典籍的缺失、礼制的改革动摇了儒家的官方统治地位,以神异应验为特点的佛教得以发展。太元六年,孝武帝正式成为支持佛教的东晋帝王,奠定佛教发展的合法地位。

这一时期,社会各阶层均对佛教给予支持。由于对人类痛苦理解深刻,佛学义理精妙,直指本体,与玄学结合后得到士大夫阶层的认同;由于预期实现的社会功能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统治合法,佛教得到帝王支持;由于佛教对因果报应的宣传,对布施福报、功德的肯定,佛教成为社会富户的信仰;由于佛教显现的神异力量,给予困顿中的民众以精神支持,佛教又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信仰佛教的宗教潮流,在东晋南朝迅速传播开来。与佛教发展状况一致,中国比丘尼从建立到兴盛,得益于上层社会的认同和下层民众的参与,从而形成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僧团的特点。

同时应注意到,女性的社会地位状况也是导致比丘尼现象的主要因素。从社会主流文化对孝道的提倡反观无子女性的凄凉人生;从谶纬方术盛行年代女巫的社会地位与活动范围透视行使宗教职能的女性社会地位较高。特别是由于天灾人祸,北人南移,南朝存在数量庞大的依附民女性作为潜在的比丘尼资源,使比丘尼的大量产生成为可能。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比丘尼是这一时期大多数女性较为理想的选择。

随着社会对佛教认同程度的提升,比丘尼来源出现变化:东晋时期,记录几为异地女性;刘宋、南齐和萧梁,本地人出家现象也得以记录;南陈甚至有士族女性与皇后出家的案例。说明自东晋推广佛教以后,宋、齐、梁、陈时期佛教已为大多数女性主动信仰。

同比丘尼数量上升趋势一致,尼寺数量递增。以建康一地分析,仅可考记录显示:东晋有尼寺8所,刘宋27所,南齐35所,萧梁49所,尼寺的稳定几乎不受朝代更迭影响。这些尼寺的财政权掌握在“寺主”手中,皇室、士族、世家、富户的布施成为寺院主要经济来源,有时讲经收入也可作为补充。特殊情况下,尼寺参与社会救助活动。

从对戒律研习的情况看,早期比丘尼不仅受持部派戒律,也受持菩萨戒;各寺比丘尼不止研习一种戒律,而是多部共习。在所有记录中,《十诵律》是比丘尼受戒所依之最主要戒律。

从修行特点来说,东晋宋齐梁陈时期的比丘尼以持戒、禅定、诵经、造像、绕塔、研究义理为主要修行方式,禅律相资,定慧相形。其中,东晋比丘尼擅清淡、重神通;刘宋比丘尼重禅定与持戒;南齐以降重讲说。这与各朝代文化语境一致。由早期重神通到南齐萧梁的重讲说,呈现出佛教淡化现世性增强来世性的脉络。与之相应,东晋比丘尼传播佛教的重点在上层社会。刘宋、南齐比丘尼社会地位极高,这一时期,比丘尼可以作为帝王、大臣与世妇的授戒师,于堂上讲经说法。她们入选名僧录,并作为高尼代表选葬于钟山以标后世。萧梁时编撰《比丘尼传》赞扬比丘尼的品德,记录修行特点。南陈佛教信仰仍占主导地位,比丘尼社会地位较稳定。

从经典翻译情况观之,佛教经典对比丘尼修行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后汉到萧梁所翻译的以女性为主体经典显示,女性的概念大多时候与菩萨等同,这样的替换方式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有利于社会女性对佛教的认同,使其成为佛教信仰者,支持、推动佛教的发展进程。

总的来说,在东晋宋齐梁陈时期的中国佛教发展历程和中国社会生活形态中,比丘尼担当了重要角色。由中国比丘尼组成的比丘尼僧团,在东晋宋齐梁陈时期,得到政权支持。她们研义理、擅讲说、重持戒、实修证,形成独特的宗教文化形态及较完善的僧团组织形式,前承印度,下启后世,促进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在比丘尼史上具有重要的历意地位。

古代“及笄”之礼,用于女子成年仪式。青丝徐徐绾起,显露着女性的婉约之美,寄托了她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冀。“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世间女子对一头秀发的钟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言而不能尽尽。然而在乱世之中,幸福对大多数女性来说成为一种奢望:骨肉离散,生死两隔,社会的洪流席卷个人的生活,生命在苦难无望中消磨。她们经受了,看透了生命的无奈与易逝后,东晋宋齐梁陈的比丘尼,选择了佛教,不是唯一但是最终的归宿。佛教以超越尘世等级、爱恨的包容,为众多女性提供了容身之所。佛教是出世间的,比丘尼以去发的方式,剪去一头青丝,剪断了与世间的牵绊,割舍了以血缘、喜好为基础的亲爱,代之以源于生命本体的平等大爱。

东晋宋齐梁陈的比丘尼,淡化了性别特征,颠覆了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审美,转换了将女性定义为“弱小”,“主内”,“从属于男性”,甚至是“唯女子与小人也难养也”的性别观念。她们严谨持戒,恭敬但不卑微;她们善待生命,精诚以感天地;她们心在世外,力行利益众生之事。或于大庭广众讲经说法,以精妙的言辞,解释精深的义理,赢得世人敬仰;或于禅味中觉悟生命的真相,广开方便之门,解脱世人苦恼;或营造佛像勤修福业,或游行山河传播佛教;更以焚身供养的宗教行为向世间昭示宗教的神圣与超越。净土唯心,一念三千。

历史淡淡一笔,留住了比丘尼的身影,时光远去经年,她们仍然鲜活在我们的思想中,无声胜有声。

同类推荐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听李叔同讲禅

    听李叔同讲禅

    本书系弘一法师李叔同站在红尘之外,反观世俗,多角度认真探讨现实世界人性、心灵、生存、处世、成功等诸多难题的精华之作,作者精心挑选出一个个耐心寻味、发人深思的精彩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与禅机,蕴涵灵气,是抚平、慰籍生活在喧嚣尘世中人们心录的一剂良药。
  • 看透牛皮经

    看透牛皮经

    为了引导读者深入这些公案,每一则都有妥切的“白话新唱”、慧眼独具的“分析与鉴赏”,公案中出现的术语也适时注释。阅读禅门公案,是最具挑战性的心灵探险,我们永远不知道就在下一瞬间,会有什么奇妙非凡的事情降临在我们身上!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佛教义理

    佛教义理

    本书是丛书佛学教科书之一,该书分别从经藏、律藏、论藏、因缘果报、涅槃等方面对佛教的教义进行了阐述。
热门推荐
  • 英雄造英雄

    英雄造英雄

    吞鱼世界经历了闻、执、根、野四个修仙时代如今豪杰并起曾经无数被埋没的英雄,如同沧海遗珠都因为一个人,再造传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冥界河畔的彼岸花

    冥界河畔的彼岸花

    睡了多久了,醒来眼前又是洁白一片,还是我一个人吗?曾经为我不顾性命的两个人去哪了。
  • 双世宠妃之嫡女惑天下

    双世宠妃之嫡女惑天下

    “敢带着儿子跟别的男人跑,苏玉徽你长本事了啊?”“所以呢?”“还所以!?”权倾朝野的小王爷,被自家娘子凉凉的态度气到差点原地升天。“今天本王就要让你知道谁是你的男人?”赵肃一把将苏玉徽抱起。“喂,喂,你要干嘛?”“生崽!”“诶,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之女配重生攻略

    快穿之女配重生攻略

    冷黎夜,死后莫名其妙的被一个名为“001"的系统契约,成为了空间管理员,开启了逆袭人生的任务高冷校草/凶残王爷/血族殿下/神秘人物……[这是个坑,不喜勿喷(*^ω^*)]
  • 梦界奇异生活

    梦界奇异生活

    一个屌丝青年,现实中郁郁不得志,发生一次车祸后,穿越到了梦界,发生了一些奇异的经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两次为人前传

    两次为人前传

    本书是前传,没有简介,喜欢的朋友可以读读。
  • 且乘风去

    且乘风去

    胸坠浮光,背负掠影。自妖云困城中逃出的少年,一路闯龙潭,入黄泉,与各路妖魔周旋!阴阳逆转,冥府入世,苍龙归海,天地将倾!如此惶惶乱世之中,一路走来的少年又能否如心中所愿,身登青云,自乘风而去!
  • 战争征服者

    战争征服者

    他本来与战争绝缘,但是因为一次的巧合,他成为了一个穿越诸多战争,并且需要征服这些的人。生化危机,异世界末日到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现代战争……诸多本来“不存在”或者是他所知道的战争,成为了他一个个足迹的印记。他无意改变历史,但是他的存在,却逐渐影响着这些世界。丧尸的嚎叫,子弹的纷飞,天空,大地甚至是海洋的钢铁巨兽,演奏出战争的旋律。而他张士心,则是成为了这一幕幕的战争旋律的征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