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4900000030

第30章 开疆拓土:难以评说的千秋功过(2)

其次从历史上考察唐与三国间的关系,在贞观十八年底太宗亲征高丽之前,唐与高丽、百济、新罗基本上是友好往来,没有兵戈相见。唐与三国之间的关系是因高丽、百济与新罗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高丽、新罗、百济三国之间的关系向来就错综复杂,非常微妙。三国之间是钩心斗角的,尤其是百济与新罗积怨甚久。在唐太宗前期,主要是百济进攻新罗,新罗频频遣使向唐告急;太宗后期,百济、高丽联合进攻新罗,新罗又处于危险境地。唐王朝派大军支援新罗。这种三国内讧的局面为唐势力的介入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由于路途遥远,且气候与中国有异,不便直接出兵统辖,于是唐太宗改取怀辑政策。

新罗不仅与百济世为仇敌,而且与高丽也向来不和。史载:“(唐太宗)又遣司农丞相里玄奖赍斋玺书往说谕高丽,令勿攻新罗。盖苏文谓玄奖曰:‘高丽、新罗,怨隙已久。往者隋室相侵,新罗乘衅夺高丽五百里之地,城邑新罗皆据有之。自非反地还城,此兵恐未能已。’玄奖曰:‘既往之事,焉可追论?’苏文竟不从。”

以上史实表明,愈到太宗晚期,朝鲜半岛的形势愈是险恶,也愈不利于唐对三国实行地缘制衡。因为百济不仅袭占新罗城池,导致唐之藩臣——新罗岌岌可危;而且百济干脆断绝了对唐的朝贡。亡羊补牢,犹未晚也。若再袖手旁观,任由事态发展下去,唐太宗苦心经营的宗藩体系在这里有可能遭到瓦解。在此情势之下,唐太宗决定出兵,首先打击毗邻唐朝且势力强大的高丽,其着眼点正在于抑强扶弱,以保持朝鲜半岛上的势力均衡,便于唐控制该地区局势。

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唐太宗之所以特别引人瞩目,在于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战略理论家,而且是一个成功的实践者。他把二者密切地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唐高宗守太宗之成,基本上遵循唐太宗地缘战略思想,取得了东服高丽、西平西突厥的巨大成果,唐朝疆域达到空前广阔的程度。武则天在国防问题上也秉承了太宗遗风。唐宪宗即位之初,“读列圣实录,见贞观、开元故事,辣慕不能释卷”。宪宗以太宗为标榜,力图有所作为,后来取得了削平藩镇之乱的业绩。

武力是手段,和平才是目的

唐太宗的勇武善射可称一时无二。这位虬须隆鼻、有着北方民族血统的皇帝对于骑射非常沉醉。在唐太宗的生活中,骑马射猎是一件无可比拟的开心乐事。闲暇的时候,他便常常张弓挂矢,用特大号的箭,以后苑小门的门扇为靶,射箭取乐。”

唐太宗长于骑射,他也希望他的大臣精通此道。文臣萧瑀以文得宠,却素来不会射箭。有一天,太宗忽发奇想,想戏弄一下这位疏于骑射的宋国公。他把萧瑀召入宫中,给他一筒箭,让他试射。君命不可违,萧瑀奉旨从命,勉强完成了射箭动作,但没有一支箭射到了不远处的箭垛。侍从一旁的文臣欧阳询才思奔涌,忍不住写了一首诗,嘲讽萧瑀:

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

欲高翻覆下,应西复更东。

十回俱著地,两手并擎空。

借问谁为此?多应是宋公。

唐太宗骑术高超,箭术出众,经常自恃武艺冒险狩猎。中国汉代和唐代都设有专养禽兽的皇家苑圃,苑圃狩猎自然动辄涉险。汉元帝曾在虎圈斗兽时,突然有一只熊逸出,攀槛而上,元帝吓得魂飞魄散,惊恐万状,好在沉着冷静的冯婕妤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从容地将元帝挡在身后,众侍卫抢上救驾,一场险事才变为一场虚惊。唐太宗在后苑中射猎,也经历了一场在生死中徘徊的令人后怕的险境。

有一天,唐太宗游猎后苑,追杀一只猛兽。不意从斜刺的丛林里窜出一群惊慌失措的野猪。野猪毛发直竖,双眼血红,拼死地向拦住去路的唐太宗扑来。唐太宗镇定自若,张弓搭箭,四发四中,连续射杀了四只野猪,但毫不畏惧、近于疯狂的一只雄性野猪却依旧如狂风一般地向唐太宗袭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随从狩猎的武士唐俭翻身下马,徒步和疯癫的野猪搏斗,唐太宗也驰奔过来,挥起一剑,结果了这只胆大妄为的野猪。

唐俭作为一位侍从御驾的赳赳武夫,经历了这场险境,也惊出了一身冷汗,这场事故以后,唐俭等侍臣对太宗的狩猎忧心忡忡,太宗看出了唐俭的心事,笑着对唐俭说:“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耶?何惧之甚?”

唐俭回答说:“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理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岂复逞雄心于一兽!”

太宗听后觉得有道理,便决定不再狩猎。可见,对唐太宗来说,虽然他军事才能过人,但并不想以此作为炫耀武功、穷兵黩武的工具,因此,只要有机会用非军事手段解决争端,他就不会大兴征伐。

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通婚,正体现了唐太宗的这种思想。

松赞干布于公元617年诞生在墨竹工卡的强巴敏居宫殿。据说他天生高大洁白,相貌端庄,智勇双全。从十三岁继承王位开始,松赞干布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气势。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位年轻的赞普平叛扩疆、迁都拉萨,展开了他统一吐蕃的雄心画卷。而他也确实成功了,不但统一了吐蕃全境,而且建立起了一整套的管理体制和法律条文,被称为“吐蕃基础三十六制”,统一了度量衡,还命吞弥桑布扎在梵文的基础上创制了延用至今的藏文字。

经过一番努力,吐蕃王朝在松赞干布的治理下,已经成为东方仅次于唐王朝的强大军事政权。

贞观八年,唐王朝与吐蕃王朝之间开始互相遣使往来。大唐王朝的特使冯德遐来到吐蕃,见到了十七岁的松赞干布。言谈中,松赞干布听说突厥和吐谷浑都“尚公主”,欣慕不已。遂在贞观十年派使者带着大量金银珠宝随冯德遐入朝,向唐太宗请婚。然而这第一次求婚,唐太宗却没有依允。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政治军事,松赞干布的婚姻状况可能也是其中之一。

作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身边的女人当然不会少,他有三个藏族妻子:芒妃墀嘉、象雄妃勒托曼、木雅茹妃嘉姆增。虽然其中的芒妃墀嘉为他生下了唯一的继承人贡松贡赞,但是这三位藏妃并不曾在结婚的时候立刻得到正式的王妃称号。出于各种因素考虑,松赞干布将他的王妃之位,优先给了尼泊尔公主墀尊。墀尊是尼泊尔德瓦王印铠甲光王的女儿。这位尼泊尔国王在嫁女儿的同时,将八岁等身释迦不动金刚佛像和弥勒怙主像,度母旃坛像等做了女儿的嫁妆。而墀尊公主的这桩婚姻,恰恰缔结在向唐太宗请婚的前一年即贞观九年。

求婚的使者回报松赞干布说:“初至,大国待我甚厚,许嫁公主。会吐谷浑入朝,有相离间,由是礼薄,遂不许嫁。”远交近攻,吐谷浑当然对吐蕃没什么好感,更不会想让吐蕃也当大唐驸马。

得知唐太宗拒绝许嫁公主,松赞干布非常不满,不但觉得面目无光,更因为这桩求婚还寄托着他的国家大计:他渴望公主能将先进的唐文化带进雪域,完成他武功之后“文治”的梦想。于是他马上出兵攻打吐谷浑,一方面寻这个居然能够超过自己当上大唐驸马还敢不让自己当驸马的家伙晦气,一方面展示自己的实力也是向唐王朝示威,当然另一方面也尝试进一步开疆拓土。

很快,吐谷浑王就败下阵来,胜利的松赞干布亲率二十万大军攻破白兰羌、丽江等地,一直进入唐朝领地松州,驻扎之后再次派使者带着贡品去长安请婚。这一次态度比较生硬,直统统地宣布请完婚就要立即带公主走。唐王朝的公主是下嫁可不是抢婚逼婚,唐太宗自然不吃这一套,下令松州都督韩威就地攻打吐蕃军,不料松州兵力不足,被吐蕃打败。消息传出,唐王朝的一些属藩如南诏就成了墙头草,纷纷掉头归附吐蕃。阎州刺史别丛卧施和诺州刺史把利步利也跟着连人带城地投降。

喜欢以少胜多的李世民发觉自己这次确实低估了对手,遂正式下诏发兵,以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执失思力为白兰道、右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左领军将军刘简为洮河道行军总管,领兵五万讨伐二十万吐蕃军。这一次兵力战法都很得当,吐蕃兵败而返。

回到拉萨之后,松赞干布派使者向唐王朝上表谢罪,同时仍然不屈不挠地提出请婚。这一次,唐太宗终于点了头,赏识这位年轻赞普的性情,并承认吐蕃的实力堪配公主下嫁。于是,贞观十四年的冬天,雪域使者、松赞干布的重臣大相禄东赞(大相即宰相,禄东赞又称噶尔东赞)率领一百多位大臣骑士,带着“一等金绿绫缎衣服”和“镶嵌着红宝石的琉璃铠甲”等大量黄金宝物来到了长安迎请公主。

有了前面这一系列的风波,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流传“唐太宗六难求婚使”的故事了。故事说,禄东赞面见唐太宗的时候,前来求婚的有好几国,于是唐太宗给众人出了六道智力题,最后只有禄东赞全部回答出来,这才最后敲定将公主下嫁吐蕃。于是,禄东赞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贞观十五年的初春正月,唐太宗李世民当着印度、波斯、格萨、鞑靼等多国使臣的面儿,公开宣布了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做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王妃的消息。大概是禄东赞把任务完成得太圆满,智力题回答得太好,本身又是吐蕃国的大相,唐太宗对他很是赏识,封其为右卫大将军。最后还把自己的外孙女段氏封做公主嫁给了禄东赞。

由于当时的吐蕃文化相对落后,唐太宗为文成公主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其中不但有各种五行经典、工艺技术、纺织农稼,还有医学论著和医疗器械,而最珍贵的一件陪嫁,则是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唐太宗还派自己的族弟、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为主婚使节护送公主。当一应事宜都准备妥当之后,贞观十五年的正月,宗室之女文成公主便随着吐蕃请婚使节踏上了西去的道路。那尊珍贵的佛像则供奉在一辆木轮车上,由力士嘉嘉拉嘎和鲁嘎牵扯引,也和她一路同行。

而这漫长的路途,成为富于想象和传奇的路,文成公主所到之处,留下了数不尽的瑰丽传说。最著名的传说莫过于青海湖的由来。高原上的藏族人向往遥远的大海,高原上的湖泊几乎都被他们以“海子”命名。在汉代,青海湖被称为“西海”,藏名“措温波”,也被称为“卑禾羌海”,据说它就是远古的瑶池,也是中国历代帝王公祭的“圣湖”。

在藏民的传说中,唐太宗为了不让公主过于思念家乡,特赐她一面宝镜,无论她去到哪里,镜中都能显出长安的景象,还给她用黄金各铸了日月之形相伴。当送亲的车队来到唐蕃分界之地、准备弃轿乘马的时候,文成公主再一次从镜中看了一眼家乡的景象,为了能够专心走好未来的人生,她没有将宝镜带走。这面留下的宝镜便成了美丽的青海湖,那黄金铸就的日月则成了日月山。她一面走一面流泪,流成了“倒淌河”,所以才会“天下江河皆东去,唯有此水向西流”。

林芝地区的门巴族,有一种女子披羊皮为饰的风俗,少女披羊尾和四条腿俱全的小羊皮、成年女子披牛犊皮或山头皮。这其中的传说也与文成公主有关。据说她入藏时,为了辟邪曾经身披兽皮,后来途经此地,将用过的兽皮赐给了门巴侍女,从此沿袭至今。

经过漫长的旅途,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来到了错那(玛多扎陵湖),松赞干布也从拉萨赶来迎接。为了表示诚意,他穿上唐王朝的衣冠,以唐朝女婿见岳父的礼仪拜见了送婚使李道宗,然后才领着新娘和队伍返回吐蕃国都。

藏传佛教认为,文成公主是天上的度母(菩萨)化身,因此当她带着释迦牟尼像来到的时候,吐蕃臣民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典礼,正式封她为赞普王妃。这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据说尼泊尔墀尊公主对文成公主所获得的礼遇非常妒忌,于是设置了种种障碍,使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不能立刻完婚,时间长达将近一个月之久。

不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婚礼推迟一个月的原因,究竟是不是因为大臣作梗,墀尊公主的醋意仍然不容忽视。在藏族亦真亦假众说纷纭的典籍记载中,就有不少是关于墀尊公主向文成公主争嫡庶名分的内容。据说,由于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仪式更为隆重,因此墀尊第一次见到文成公主时,就在席间迫不及待地说:“汉主文成汝,辛苦婚使迎,虽来此藏地,然我先为大。”而文成公主则回答:“无心作较量,汝言赛谁强,先越户限大,庙堂建湖上。”她们就以兴建佛寺为比,谁能够建好湖上寺,谁就是嫡妃。当然,最后那座“湖上寺”由文成公主所带的唐朝工匠建成了,它就是大昭寺。

传说,文成公主所带的那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赤金像是乘着木车来到高原的,当车行至拉萨北边时,轮子陷入地面再也难以拉动。文成公主便决定就地兴建佛寺供奉金像。松赞干布立即答应了她的要求。墀尊公主知道后也要求为自己带来的释迦八岁等身像修建寺庙,谁知屡建屡塌,只得向文成公主认输求助,这才建成大昭寺。

不过据《大昭寺志》的记载,墀尊公主并不是在文成公主入藏后才发愿为金像造寺的,早在文成来到之前的公元639年,墀尊已经开始选址造寺,只是占卜所选的地方是拉萨的沼泽地,虽然奠了基,但这座寺不是建了倒塌就是怎样也建不起来。文成公主进藏后,墀尊承认能力不够,派婢女带着一升金砂去请求帮忙。经过种种波折,墀尊公主终于在文成公主的指导下堵住了泉眼,建成了大昭寺。

记载说,在墀尊公主建大昭寺失败后,大小昭寺都是由文成公主主持修建的,两寺同日开工、同日建成、同日开光。最早的大昭寺有八座殿,小昭寺是三层金顶的唐式寺庙,里面供奉着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十二岁等身像;而墀尊公主带来的释迦八岁等身像供奉在大昭寺。随着光阴的流逝,经过几度兴建的小昭寺藏式风格浓郁,已难觅当年的模样。

现在,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而小昭寺内供奉的则是墀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由于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墀尊公主在传播佛教方面的成就,在藏传佛教的经典中,他们被称为菩萨转世。松赞干布为护教三大法王之一,文成公主为救助度母,墀尊公主为怒纹度母。

“救助度母”的称呼,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藏族寻常百姓对文成公主和她所带来的文化的感恩之情。在雪域高原上,文成公主的地位是崇高的,假如有谁被比拟为文成公主,那是最高的赞美。

守边猛将:唐太宗战略的亲历者

唐太宗能够成为“天可汗”,是与他的军事行动分不开的,而他的军事行动,又是和当时守卫边疆、英勇善战的将领们分不开的。从这些将领们的战绩,就可以看出唐太宗经营边疆的得失。

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弟,他十九岁起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了不朽功勋。

同类推荐
  • 商用雍正智慧

    商用雍正智慧

    本书试图提供已加工成型的诸多智慧。然心思如行云流水,无固定方法可言,无行迹可述。一旦智慧堕入成法与成迹,刻舟求剑,则难免要纸上谈兵,贻害自身了。虽有智谋珠玑之诸成例在先,但识得与用得者还在个人。以现代商战透析雍正智慧!康熙只是个开垦者,雍正才是种植者,乾隆不过是个收获者罢了!
  •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武将世家,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 一代名相狄仁杰

    一代名相狄仁杰

    狄仁杰倾自己的毕生之力苍生、社稷效命,呕心沥血。而也正是在狄仁杰这类栋梁人物的鼎力支持下,武周一朝得以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当然,一代名相狄仁杰最为后世所称道的,是他不竭的努力和奔走,终于使曾被武则天篡夺了的李唐王朝能够顺利复国。可以说,狄仁杰的许许多多的功业和行为都足以昭彰后世。那么,就让我们进走本书,领略他的风采、破解他的为官为政之道,从中汲取和借鉴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最终打败了西楚霸王。他就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他是如何掌握天下,又如何成为开国帝王的呢?《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就会告诉你答案。他既见利忘义又胸达大度,他既冷漠无情又惜才爱才。时势造英雄,一代草根成君王。权权谋与智慧,成王败寇后人评!
  • 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图说世界名人: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客观叙述了托尔斯泰的一生,他童年时的家庭经历,他致力于农民教育事业的过程,他笔耕不辍的创作,都一一展现出来,使读者能更好地走近这位文学巨匠,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及创作思想。
热门推荐
  • 谁道是妄念

    谁道是妄念

    文案:正常版——听说魔女七墦情,为一株毒草灭掉白狐族满门却偏偏留下他,此事一出,江湖哗然。听说白狐族下任内定族长白璃,与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一同寻法复活逝去之人,流言四起,江湖暴乱。这一路上,她明面积极,手里却捏着复活禁术潜藏幕后;他全心寻找复活禁术,从未怀疑过身边之人。一路的并肩作战,从沥州到北海,从人间到冥府,从往昔到当下;生死之交,让两人的命数线紧紧交缠。但是,当一切真相大白,救命之恩与灭门之仇相抵,他该如何选择?这是一场博弈,以命做赌,谁先爱上就输了。文艺版——原以为,我可以就此将今生托付;可谁知,到头来,终究不过是妄念……主cp:白璃×七墦情(安嬿情)【有点情商欠费的木头白狐×同样情商欠费但演技精湛的魔女】副cp:独骍×卞水何(卞思时)【有点呆萌有点二的一根筋戏子×演技精湛的温和魔女】食用说明:①由于男女主均情商欠费,所以此文可能会相当的慢热。不过途中不自知的秀恩爱啥的也不少,还是可以放心食用的。②此文主女主,所以女主这边的戏份会多一些。③涉及女主的过往,所以……会时不时穿插回忆杀。④请认真看①②③,谢谢Thanks?(?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释迦如来应化录

    释迦如来应化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世武尊

    傲世武尊

    少年晏子羽不甘平庸,立誓为父正名,偶然得到神奇玉雕,从此修炼奇功,一飞冲天!天若欺我,我便踏天!地若阻我,我便灭地!诸天万法,由我执掌!
  • 第一嫡女

    第一嫡女

    再次醒来,她重生为唐家嫡女,从暗夜杀手到废柴的转变。这一世,她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废材小姐展露锋芒,惊才绝艳,让惹她的某男吃不了,兜着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月光下的一粒星辰

    月光下的一粒星辰

    “今日是的生辰,梓晨你可有什么想要的?”“妻主在,足矣。”可可爱爱没有脑袋男主VS心机女主(别问,问就是喜欢男的)
  • 宿主大人你是人吗

    宿主大人你是人吗

    你已经死了,已经死了!如果有一天你脑海里循环播放着着句话,你会怎么做?于瑾想弄死它,可是,没成功,反而领到了一个任务。然后呢……于瑾的日常就变成了怎么攻略掉那个该死的男人。
  • 热血旅程

    热血旅程

    你是否还记得你的校园生活?有欢声笑语的课堂,也有深夜奋笔疾书的你,有懵懂无知的爱情,也有不可诉说的暗恋……热血旅程,带你追忆那些年的美好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见碟

    见碟

    一幕幕在眼前再次上演的时候,仿佛如命中安排,但实际过程中那未知的变数,仿佛已落定,变成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