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4900000002

第2章 少年英雄的政治资本(1)

唐太宗李世民以其文治武功闻名于中国历史,他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积极推动了李渊起兵自立,又亲自率领军队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开国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他日后继承皇位的重要政治资本。

太原起兵:主谋还是响应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但是他却继承了皇位,成为一代明主唐太宗。按照中国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李世民继承皇位是不合规矩的,那么,为什么他继承皇位之后,没有受到当时人与历代道学家的批评呢?

根据史书记载,从太原起兵反隋并不是李渊自己的主意,李世民才是幕后的主谋者,李渊则是糊里糊涂地给卷入其中。如今史学界都基本认为这是不足信的。由于李世民后来以不合法手段登上皇位,为了给自己的继位寻找合理的解释,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所编的两部史书《高祖实录》与《太宗实录》并不“实录”,而是掩盖李渊之功而夸大李世民之功。后来的新旧唐书,原始资料都来自这两部实录,自然就继承了它们的偏差。《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已察觉到从前的史书中有抑李渊而扬李世民之举,尽量作了调整,但并不彻底,仍坚持首谋之位在于李世民。后来王夫之读《资治通鉴》时写了不少揭示李渊深谋远虑的话,是较早提出李渊在太原事件中的地位作用重于李世民的见解之人。

建国之后,历史界也开始对太原首谋者发生质疑,但一开始时仍有不少人经多方考察后还是承认李世民的首谋地位。随着对史料的整理和重估,终于形成了较统一的意见,即太原起事中,李渊才是主谋。

关于这一点的论述,学术界已有很多这方面的分析,此处不再多加考证。这里只想提出的一点是,李渊的主谋地位得到一致确认,但李世民在太原起事中的地位却未完全确立。

从一个极端往往易于走向另一个极端。传统史书中极力贬低李渊而抬高李世民是一个极端;如今一些人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极力贬低李世民而抬高李渊。这种翻案风的态度,不是严谨的史家之风。

那么李世民的地位如何呢?很明显,他的地位作用仅次于李渊。但这并不足够,更重要的是,他与李渊是互补的,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反相成的。

首先,李世民在李渊诸子中显然是最能干的,这无须从后来他统一全国战争中的表现求证,只需看到李渊赴河东和太原时都将家眷全部留在老家,而始终只带李世民在身边,就可见一斑。

但李世民的能干是有其特定范畴的,其中一显著范畴当然是军事才能,这在雁门关之围中可见。此外,李渊在河东平乱时曾遭围困,也是李世民率骑兵为之解围的,史书所载虽难免有溢美之词,基本上还是能反映他早年的军事才华的。

但在太原起事中,军事才能并不占主要地位,仅是在晋祠反击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二人实际上是杨广派往太原监视李渊的)一役中,李世民曾布兵于街道中,协助扑杀二人时显现了军事方面的才干。

另一特定范畴则是其招揽人才的本事。这一方面的才能非常重要,史书上记载他如何折节下交俊贤的地方很多,不必一一重复。只有几点特别重要,需要提出以引起重视。

其一,李渊身份较尊贵,这限制了他不可能像李世民那样无拘无束地与任何人交往。一来是交往对方未必敢于攀附;二来若他如此纡尊降贵,难免会引起杨广对他动机的疑心。所以像刘文静这一类地位低微但才华横溢、满腹雄心的庶族人才必然会乐于投效李世民。再加上他本人的好纳才俊,二人便一拍即合。

所以,纵观以后的唐初政权之中,由李渊招揽的才俊多是门户尊贵的士族,李世民身边则多寒门微士。这对二人在政治上倾于保守或倾于激进的取向是有一定影响的。仅就太原起事而言,若非有李世民参与,李渊要获得士族以外的广大庶族的支持拥护是不容易的。

其二,李世民招揽的庶族人才中,其实不仅仅限于寒门微士,甚至是亡命之徒、流氓无赖也招为己用,这就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资源。

曾有西方政治学家指出,一切社会中都存在着一股游离于秩序化的政治体系之外的政治力量,它的特征就是流动性与非秩序性。精明的政治家往往能将这一股政治力量引为己用,去完成秩序内的政治力量因为囿于条条框框而无法完成的任务。《鹿鼎记》中康熙之利用韦小宝,虽非史实,小说家言,却正是这一历史现象的典型表述。

而这股政治力量若得不到好好的利用,在秩序化占主体地位时它无力与之对抗,只能反映为街头流氓对社会普通秩序的骚扰;在秩序弱化时,即乱世之中,这股政治力量若被反对现存秩序者利用则可以产生巨大的破坏旧有秩序的力量。《水浒传》也不是史实,小说家言,却也是这一历史现实的典型表述。

李世民招揽的人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务正业的流氓无赖,就是这一股流动政治力量被利用的表现。当然,这股力量在旧秩序中是非秩序力量,但被新秩序吸纳后便成为新的秩序化力量,性质已变。

李世民在太原起事中的第三个作用是其敢作敢为的作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李渊过于谨慎的性格缺陷,使他的谨慎小心不至于滑向胆小怕事。这一作用在此后的进军长安战事中仍会发挥出来。这不难理解。李渊年事已高,又久居高位,再加上他亲眼看到杨玄感起兵中行事不慎而告覆亡,小心翼翼是必然的。但这小心有时会太过分,以致坐失良机,若非李世民从旁推动,太原起事不见得能如此迅速地取得胜利。

此处还有一个问题,即李世民在太原的所作所为,到底是由李渊直接授命干的,还是他揣摩李渊的心思自行处理的?若是前者,则其自由度便相对较小。

我认为情况应是后者。由史书来看,其中记载了多次李世民劝说李渊起兵的言论,都是长篇大论,前后连贯,很难想象是出于伪作。多半史官伪作的是将李渊的掩饰起兵意图之举写成是懦弱不敢起兵。

李世民既是揣摩李渊意图行事,所以每每想扩大行动范围或加快行动进度时,都须以言语挑引李渊说出心中所思所想。而李渊作状要将他绑拿惩治,定以口出大逆不道之言之罪,其实是在暗示李世民行事不要太过明目张胆,以免触动王威等“朝廷派”官员的疑心。

据《资治通鉴》所载,李军从太原起兵后遇到的第一个劲敌是霍邑的宋老生。恰好此时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军粮无法接济上。而刘文静赴突厥求和请兵支援又一去而无音讯,再加上传来消息,说刘武周与突厥勾结,乘太原后防空虚而攻击太原,结果军心动摇,许多人主张撤兵回救太原。李渊向李建成和李世民两兄弟问计,二人均反对撤军,认为刘武周偷袭太原之消息纯属谣传。但李渊并未听取意见,下令撤军。李世民欲待再劝,却已天色向晚,李渊已经就寝,守卫不让他进去。李世民于是号哭于帐外,终于惊动李渊出来问明情由。李世民再次分析大军可进不可退,进则胜、退则亡的利害关系。李渊于是改变主意,派李世民追回已经后撤的军队。这就是所谓的“哭谏追师”,颇为戏剧化。

胡如雷指出,《大唐创业起居注》中并没有哭谏追师的情节,而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两兄弟一劝,李渊就改变主意了。而《大唐创业起居注》一书乃起兵中的随军记事温大雅所写,成书于李渊在位年间,较之新旧唐书与《资治通鉴》中多有溢美李世民之言更为可信,所以胡先生认为哭谏追师一事是捏造出来美化李世民的。

但胡先生所说似不大妥当。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诚然有溢美李世民之言,但倒过来想,既然《大唐创业起居注》成书于李渊在位年间,则它岂非也有可能溢美李渊?

事实上,后来李军进攻河东时也出现久攻不下的情形,当时又出现两种意见,一者主张先攻下河东再取长安;一者主张绕过河东不攻,直接攻打长安。后一意见是李世民提出的,成了后来行动的主要依据。但《大唐创业起居注》中却不提此建议出自李世民,胡如雷在此也承认《大唐创业起居注》在这一事上是溢美李渊了。由此可见,《大唐创业起居注》为了溢美李渊而隐没李世民之功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然,可能不等于事实。“哭谏追师”一事应该是真的,是由于此事之描述与上下文配合得很好,并无明显的斧凿之迹,不似出于伪作。而事件中反映出李渊小心谨慎的心态,也是与他前后的作风相当一致的。

如果再细加考虑,就会发现李渊的小心其实并不算过分。李世民在说明刘武周攻打太原之说为谣言时是这样分析的:他认为刘武周胸无大志,满足于现有的地位;而突厥则贪婪好利,不守信约。所以二者表面上结合在一起,其实则互相猜疑,根本不可能勾结到一块儿。若刘武周当真攻打太原,突厥就会攻击他的老巢,刘武周必定不敢冒此大险,所以不会攻打太原。

若以当时形势来反思李世民的这一番分析,就会知道他是过于乐观了。事实上,刘武周决非胸无大志之人,而突厥为了一时利益与之勾结亦非不可能,只不过其勾结可以维持多久就是另一个问题了。而当时李军绝大部分兵力集结在霍邑城下,太原后防空虚之极。而坐镇太原的只是十七岁的李元吉这样一个完全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小孩子。一旦刘武周来攻,又该如何抵挡?所以,刘武周勾结突厥攻打太原是完全有可能的。

事实上,虽然在进军长安的过程中这个可能性始终没有成为现实,但后来却终于变成事实。在李世民平定西秦后,刘武周突然大举攻打太原,李元吉未作抵抗就弃城而逃,窜回长安,以致李氏父子发迹的河东地方面临全部沦丧的危险。李渊惊慌之下竟下令放弃河东领土,李世民上疏反对,并请命率军抗击。而在刘武周被李世民彻底打垮后,他率领残兵投奔突厥寻求庇护,李世民当时既称臣于突厥,自不敢率军追入突厥去擒杀刘武周。后来还是通过离间突厥和刘武周之间的关系来借突厥之刀杀了刘武周。

在那个时候,李唐政权已据有长安,并已平定西秦,再无后顾之忧,形势较之进军长安时的前途未卜不知好上几百倍,刘武周这时尚且有能力攻击太原,且在一开始时就造成“关中震骇”的险恶局面,如若刘武周在进军长安时攻打太原,其后果之严重可想而知。

所以,以李渊平素之谨小慎微,李世民在第一次劝谏时所持理由又过分乐观,则李渊没有听从的结果,是正常而合理的。这符合他的小心作风,也符合李世民早期军事思想中乐观急进的特征。

到李世民哭谏之时,他则从反面论证了撤军的危险:一旦撤军,军心将彻底崩溃,到时宋老生由霍邑出兵从背后追击,大军马上就会灭亡。这次他避开不谈不撤军的好处,而着重于撤军的危险;不再从乐观角度,而是从悲观角度剖析问题,因而易于使李渊信服,终于使之醒悟。这一切都相当合情合理,捏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当然,在整个事件的描写中,不免有些戏剧性的成分在内,这就可能是写史书的人用了些文字手段了。但总体而言,这一事件的真实性还是可以信赖的。

少年主帅的败绩

李世民一直被称为“常胜将军”,他登基之后,大臣们还创作了一首歌颂他军事成就的《秦王破阵乐》。实际上,在起兵反隋的时候,作为一个毛头小伙子,李世民还是曾经有过失败的。

唐军曾三次与西秦军作战,均由李世民指挥。第一次是在唐军攻占长安后不久,薛举挥军包围扶风。李世民率军出战,大败薛军,以致薛举几乎想认输投降,因此第一次是小胜。第二次却是唐军大败,第三次又再大胜,最终平定西秦。

同类推荐
  • 青楼有才女

    青楼有才女

    本书记述了历史上一些青楼女子的故事,包括李小小、李季兰、李娃、柳摇金、关盼盼、杜秋娘等。
  • 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本书从爱迪生儿时的生活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造出来的伟大发明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爱迪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发明大王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李敖回忆录

    李敖回忆录

    言人所不能言,言人所不敢言,骂遍天下名人,却安危无恙;身处乱世,缺一生倨傲不逊;在立德立言上,自喜成就非凡。横睨一世,卓而不群的李敖,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犹如一则现代的传奇。从文坛彗星到人人口诛笔伐的大毒草,从论战英雄到十四年的牢狱之灾,大起大落,被查禁的书有九十六种之多,李敖始终坦然面对,顽强对抗……这本书是李敖对自己一生最忠实而全面的自述,时间跨度从1935年作者出生时开始,到1997年作者62岁之后为之。书中写到了作者从哈尔滨到北京,到上海,最后去台湾,求学、参军、办刊、获罪、坐牢、隐居、复出等内容。
  •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本书是冯玉祥将军和蒋介石在政治上分手之后,在美国口述、并由其夫人李德全笔录而成的。1928年冯玉祥与蒋介石换帖结盟,拜为兄弟,开始了20年的合作关系和私人交往,过从之密,交往之久。非一般人所能及全书以第一人称口述,读来真实生动,朴实无华,振聋发聩,是一部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热门推荐
  • 只为你变化万千

    只为你变化万千

    “小哥哥,甜甜喜欢你~”“护你一生是我的职责。”因一句我喜欢你让他变化多端,只为她一世周全。
  • 无限时空之仙武证道

    无限时空之仙武证道

    新书:求推荐,求收藏『无尽三千界』已经通过审核,点我头像就可以看了,没有就搜索一下…无尽世界我为天;三千红尘炼道心,这是一个游历在无尽世界的故事,小说…电视…动漫…无尽世界,无尽冒险,想我所想,如你所愿,一切尽在无尽大世界
  • 猫武士之冥影势力

    猫武士之冥影势力

    本书为龙飞凤舞的续写,龙星因凤翅的死而责怪于冥语,冥语心灰意冷,决定让所有人陪葬,新的势力很快崛起,新的预言,两只猫的出现,将挽回一切
  • 神鸟的暗示

    神鸟的暗示

    《神鸟的暗示》是向未出版的第二部诗集。《神鸟的暗示》共收录了灵悟近些年来倾力创作的230多首诗歌,不少曾在《湖南文学》、《诗刊》等媒体发表,或是对尘世的回忆,对人生的参悟,或是对禅意的感知,对生活的思考。 正如为《神鸟的暗示》作序的我国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雷抒雁所说,“灵悟的诗如‘三秋树’,谢尽繁华,落尽黄叶,只留下意象和禅意。这正是他得写诗之道的功业。红尘里流行繁华琐碎、堆砌、无章、无思。向未的诗和他的人生走在一途。”
  • 修仙苍茫

    修仙苍茫

    无垠的星空,无数的星球,数之不尽的修士,所追寻的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起始于一颗名为元朗星青云宗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杉

    小杉

    关于一把剑、一个人、一些事。Ps:几部小短篇之一,同一个故事背景。
  • 唐人冢

    唐人冢

    或许是因为有人的刻意而为,不愿让后人知道真相,又或许是历史的断层,让这段历史蒙上了尘埃,不过现在一切都清楚了。
  • 从三国走出的绝世龙神

    从三国走出的绝世龙神

    重生无名黑蛇,觉醒绝世龙神系统,走上一条不一样的化龙之路!
  • 我在影视世界里灭罪求生

    我在影视世界里灭罪求生

    港片世界里,破破案,抓抓贼,灭灭罪,顺便复制剧情人物技能,“你被捕了,你有权保持沉默,但请先告诉我你有什么能力”“阿sir,钞.....钞能力算吗”注:港片为主,其他影视剧为辅,时间线以本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