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6600000023

第23章 三安史叛乱之前的道教哲学(1)

(一)安史叛乱之前道教的发展

1向修身治国发展的隋唐道教隋唐时代,国家统一,道教也逐渐走向统一。其大势可说是魏晋以来过分发展的方术道教地位不断降低,并且遭到排斥,道教的修身治国目的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魏书·释老志》说“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当是北朝道教的面貌。北朝末年,周武帝时代所作的《无上秘要》,就吸收了南方道教的教义,甚至把南方道教的教义作为主流。隋朝时代,当是南方道教的教义占据上风,所以《隋书·经籍志》才会以“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开始,去叙述道教的教义。和其他文化领域一样,道教也认为南方的教义更加高明,这当是隋代统一中国之后,道教会合初期的情形。北朝寇谦之、南朝陶弘景的活动,揭开了道教重回政治舞台的序幕。但是北朝在寇谦之密友崔浩被杀之后,道教的政治活动也随之处于低潮。梁朝的灭亡,也使陶弘景的事业后继乏人。但是他们的活动毕竟给后人树立了一个榜样。依他们的榜样,则道士和儒者一样,都可以作为国家的有用之臣,而不再是祸乱的根源。隋朝建立,道士们虽然曾经极力拥护隋文帝杨坚,为他的篡位夺权制造过天命符瑞,但隋文帝似乎更重佛教:“开皇初(道教)又兴,高祖雅信佛法,于道士蔑如也”(《隋书·经籍志》)。隋文帝死,隋炀帝杨广继位,情况有所变化:“大业中,道士以术进者甚众。其所以讲经,由以《老子》为本,次讲《庄子》及《灵宝》、《升玄》之属。”(同上)所谓“以术进”,就是道士们向当时的国家进献他们的术,以谋得一官半职。从他们以《老子》为本,《庄子》等为辅,可知他们所讲,主要是治国之术。而国家所需要的,主要也是治国之术。讲治国术,炼丹、服气之类就无所用处了。隋炀帝在其他方面恶劣荒唐,但对待道教,似乎还头脑清醒,没有把服丹求仙作为主要目的。就这一点说,他比后来唐代诸帝要高明。据《隋书·礼仪志》,道教在隋炀帝时,还开始参与儒教的祭祀活动:“大业中,炀帝因幸晋阳,遂祭恒岳。其礼颇采高祖拜岱宗仪,增置二坛,命道士女官数十人,于壝中设醮”。这是道教参与儒教祭祀活动的最早记载。《诗经·文王篇》道:“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厥作祼将,常服黼冔。”这是说,殷朝灭亡,他的后裔们穿着自己的礼服,到周的京城在周王祭祀时助祭。殷朝助祭于周,是由于自己做了亡国之臣。道士在儒教祭祀时助祭,却是得到承认、参与儒教政治-宗教活动的重要步骤。隋朝以后,道士参与儒教国家政治-宗教活动的情况还不断发展。道教作为儒教的配角,尽着自己为臣的责任。《隋书》作于贞观年间,书中对有些道士讲经以《老子》为本的记载,明显透露着作者的不满。而该书说道教“云有元始天尊”云云,说明它仍然保持着北朝末年以来对道教的认识。《隋书》如此记载,和当时道教的状况是相互吻合的。唐朝初年,综述道教教义的代表性著作,有《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和《道教义枢》本书所说道经年代,凡未特别注明者,均采用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道教义枢》说:夫道者,至虚至寂,甚真甚妙,而虚无不通,寂无不应。于是有元始天尊,应气成象,自寂而动,从真起应,出乎混沌之际,窈冥之中,含养元和,化贷阴阳也……元始天尊生于太无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天地沦坏,劫数终尽,而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五方净土,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其所度人,皆诸天仙圣,无量上品,有太上老君,天真皇人,五方天帝及诸仙官……(《道教义枢·序》)《道教义枢》所说,和《隋书·经籍志》对道教的描述,不同的只是个别细节。他们都把元始天尊作为至上神,都认为老子是元始天尊所度的神仙。

其中有些字句,如“生于太无(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逐字逐句完全相同,不知是谁抄袭谁而成。《道门经法相承次序》被认为是隋唐之际道士潘师正的作品。该书着重叙述了神仙的品级,说“自玄都玉京以下,合有三十六天”。道教三十六天说,据《魏书·释老志》,是李谱文的创作,潘师正此说,当是继承北朝道教而来。三十六天之中,“最上一天,名曰大罗天”,“三世天尊治在其内”,太上老君,“即是元始天尊弟子”。老子所作《道德经》,“乃是大乘部摄,正当三辅之经,未入三洞之教”。这种论调,就是道安在《二教论》中所批评的论调。作者还批评当时的人们,“学多浮浅。唯诵《道德》,不识真经”。作者强调,《道德经》不是道经的全部:“道家经诰,非唯五千”。这当然是绝对正确的,但作者强调这一点,是为了批评“唯诵《道德》”的倾向。潘师正师承王远知,上接陶弘景,潘师正的思想倾向,当反映了南朝道教的基本教义。而南朝道教的教义,其影响一直到唐朝初年,还一直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但是随着唐朝政权的稳固和时间的推移,这种状况也逐渐得到了改变。早在北魏之初,李谱文就自称是老君玄孙,汉武帝时得道,为牧土宫主,“领治三十六土人鬼之政”(《魏书·释老志》)。这就是说,他不仅管鬼,而且要管人,这是道教想重返政治舞台的又一步骤,由于李谱文自称的特殊身份,也为此后道教的政治活动埋下了伏笔。据《太上老君混元圣记》,终南山楼观道士歧平定于大业七年对弟子说:“天道将改,吾犹及之,不过数岁矣。或问曰:不知来者若何?曰:当有老君子孙治世,此后吾教大兴,但恐微躯不能久保耳”。这不仅是道教要求重返政治舞台,而且明确指出是太上老君的子孙将要作天子,因而给道教的发展指出了方向。大业年间,道士们讲经,“由以《老子》为本”,很可能与这样的预言有关。老子姓李,老子子孙要作天子,就是李氏子孙要作天子。大业十一年,“有方士安伽陁,自言晓图谶,谓帝曰:当有李氏应为天子。劝尽诛海内凡姓李者”(《隋书·李浑传》)。将作监官员李敏,小名“洪儿”,隋炀帝怀疑他的名字和谶言相应,曾当面讲过,要他自裁。 后来李敏和他的叔父李浑等都以谋反罪被杀。而所谓“李洪”应谶,当是由于和“李弘”相应,而托名李弘者从晋代以来,时伏时出,并且也自称是老子后裔。因此,方士所说的李姓子孙,就是老子子孙。唐高祖李渊承认这条谶言,他做皇帝刚刚四个月,就给李敏平反。其诏书道:(李)鼎族高门,元功世胄,横受屠杀,朝野称冤。然李氏将兴,天祚有应,冥契深隐,妄肆诛夷……所谓“冥契深隐”,就是说应验的不是李敏,而是他自己。同时,还有叫李轨的,也在凉州举兵。

其部下曹珍说:“我闻谶书,李氏当王。今轨贤,非天启乎?”(《新唐书·李轨传》)并且也据此在凉州称帝。李渊未起兵时,道士王远知也进献符命:“高祖之龙潜也,远知尝密传符命”(《旧唐书·王远知传》)。从后来的事实看,也应是老君子孙李氏当王之类。而这些谶言,都是道士或方士造出来的。李渊称帝之后,绛州百姓吉善行报告,他在羊角山三次见到太上老君,老君说,自己就是当今天子的祖先。这样,李渊为太上老君子孙的地位就最后确定下来。李渊的胜利,似乎证实了道教的谶言。以此为契机,老子在道教中的地位也一步步地不断升高。李渊下令,在羊角山建太上老君庙;并于武德七年,亲自到楼观拜谒老子,称老子为远祖,下诏改楼观为“宗圣观”,赐给该观土地十顷,米帛若干。封该观道士歧平定以紫金光禄大夫职,其他道士也授以官职。由欧阳询、陈叔达所撰的《大唐宗圣观记》,说“皇帝命世应期,荣镜区宇”,说歧平定“精金格之书,究玉笈之文,知来藏往,尽化穷神,豫鉴天休。赞弘景福……”“豫鉴天休”,显然是指歧平定所说老君子孙将为天子的预言。道教地位的提高,促使道教方面对佛教展开了主动的进攻。武德九年,太史令傅奕上书,指责佛教“不忠不孝”,“伪启三途,谬张六道”,“窃人主之权,擅造化之力”(《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然而由于不守戒律,逃避国家赋税徭役的不只是僧人,而唐高祖归根到底,仍是儒教的皇帝,所以他下令“沙汰”(整顿)僧尼道士,并命令京城可保留三所佛寺、二所道观;各州则佛寺、道观各留一所。尽管看来是僧道都加以限制,但由于佛寺数量原本大大多于道观,所以这个命令,实际上是在佛道二者之间,提高了道士的相对比率。由于唐高祖李渊很快退位,这道法令未能执行。唐太宗李世民继位,恢复了被废的佛寺道观。但是李世民深知,要治理国家,只有依靠儒教。他即位之初,贞观二年,就明确表示自己以儒治国的立场。他说:梁武帝君臣唯谈苦空,侯景之乱,百官不能乘马。元帝为周师所围,犹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此深足为戒。朕所好者,唯尧舜周孔之道,以为如鸟有翼,如鱼有水,失之则死,不可暂无耳。(《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三)《贞观政要·慎所好篇》原文为:“下之所行,皆从上之所好。至如梁武帝父子志尚浮华,唯好释氏、老氏之教……”明确指明了佛道二教与治国无补,同时也可看出,李世民所说的道教,就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在以儒治国的前提下,李世民同时容纳佛道二教的存在。在佛道之间,他则扬道而排佛。他在位期间,傅奕继续上书,抨击佛教。为此引起了佛道之间一次重大的论争。在这次论争中,僧人法琳甚至要求李世民承认自己是拓跋氏之后,而不是太上老君之后,这是李世民所绝对不能同意的。论争结果,法琳先被捕入狱,后被流放益州,死于流放途中。这次论争,以道教的胜利而告终。道教的胜利,主要是由于国家的支持。

这次事件,进一步表明了唐代国家对佛道二教的基本态度。对道教教义的不同内容,李世民则推崇老子,而打击方术。李世民曾经命令卢思道校订《老子》,并且刻石,和儒教的五经并列。又命令僧人玄奘把《老子》译为梵文,介绍到印度。在推崇《老子》的同时,三洞经书则遭到打击。据《集古今佛道论衡》载,贞观二十二年,吉州有人上表,说“有事天尊者,行三皇斋法,依检其经,乃云:欲为天子欲为皇后者,可读此经”,还说,道士通《三皇经》者,给地三十亩。此事使朝廷大为震怒。清都观道士张惠元辩解道:“此处《三皇经》并无此言,不知远州何因有此。”尽管如此,吏部杨纂等人依然认为:“依识《三皇经》,今与老子《道德经》义类不同,并不可留,以惑于后。”于是李世民下令:“其《三皇经》并收取焚之。其道士通《道德经》者,给地三十亩。”《集古今佛道论衡》的作者道宣补白道:“昔宋时鲍静初造《三皇》被诛,今仍宗尚,改《三皇》为《三洞》,妄立天文大字惑误昏俗。”鲍静或作鲍靖、鲍靓,《晋书》入《艺术传》,只说他“学兼内外,明天文《河》、《洛》书”,曾为南海太守,未说他造《三皇经》事,却说当时的广州刺史因见怪物,被诛死,而鲍则“尝见仙人阴君,授道诀,百余岁卒”。北朝道安《二教论》也曾说鲍造《三皇经》被诛,且“事在晋史”。道安距晋代不远,所说当不为虚。他所见晋史,当是他人所撰。现存《晋书》,则为房玄龄等人所修,所记鲍静事迷离恍惚,显然有故意掩盖的成分。据道宣的补白,则鲍静所造的《三皇经》,就是《三洞经》或《三洞经》之一部。而据《道教义枢》卷二《三洞义》,则《三洞经》中《洞真》、《洞神》二部,都与鲍静有关。且说:“洞神是神宝君所出,西灵真人所撰,此文在小有之天,玉府之中。序目云:小有三皇文,本出大有,皆上古三皇所受之书,亦诸仙人所受……”这些都说明,《三皇经》或是《三洞经》的另称,或是《三洞经》的一部。《三皇经》被焚,也就是《三洞经》遭受打击。而在《三洞经》遭受打击的同时,老子《道德经》的地位又提高了一步。

并且唐代朝廷十分明白,《三皇经》或《三洞经》与老子《道德经》的宗旨,是不同的。他们所要的道教,是以老子《道德经》为基本经典的道教。2唐代对老子尊崇的步步升级唐太宗死,唐高宗继位,对老子的尊崇进一步升级。乾封元年,泰山封禅之后,唐高宗到曲阜,赠孔子“太师”职,增修庙宇;然后到亳州,谒老君庙,追赠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其庙置令、丞各一人,把谷阳县改为真源县,以表示这里是皇帝的根。县内凡李姓者,免除一年的赋税徭役。从此以后,老子祭祀就由国家官员执行,成为国家祭祀的一部分。数年之后,上元元年,皇后武则天又上表,要求把《老子》列为各级官员的必读书和国家考试的基本内容:壬寅,天后上表,以为国家圣绪,出自玄元皇帝,请令王公以下,皆习《老子》,每岁明经,准《孝经》、《论语》策试。(《资治通鉴》卷二百零二)第二年,即上元二年,国家考试中正式加试《老子》:“上元二年,加试贡士《老子》策,明经二条,进士三条”。《老子》,正式成为国家治国思想的一部分。这是道教在重返政治舞台的道路上又前进了重要一步。唐高宗死,武则天执政,起初,他继续唐高宗的政策,继续尊崇老子,光宅元年,他追尊老子母为先天太后。但她做了皇帝之后,则尊崇佛教,对老子的尊崇开始降温。长寿二年,她命令举人停止诵习《老子》,而诵习她自制的《臣轨》。此后又取消老子的“玄元皇帝”称号,仍旧只称“老君”。但为时不长,武则天死后,唐中宗立即恢复老子的“玄元皇帝”称号,并且命令贡举人仍然诵习《老子》。唐玄宗即位,一面积极振兴儒教,一面继续提高道教和老子的地位。开元二十九年,命长安、洛阳两京和天下诸州县都要建玄元皇帝庙。这样,玄元庙的数量就和孔庙并列。天宝二年,又将玄元庙升格为宫。西京长安玄元庙称太清宫,东京洛阳称太微宫,各州郡称紫极宫。后来,老子家乡的紫极宫也改称太清宫,老子父也被追尊为先天太皇,先天太皇和太后庙也改称为宫。这样,从规格上,老子的庙就比孔庙要高出一等。老子庙规格提高,也是老子本人,或说是太上老君这尊神灵规格的提高。天宝元年,下诏修订班固开始创作的《古今人表》,把老子由中上升至上上圣人。天宝二年,太上老君称号前加“大圣祖”三字,称“大圣祖太上老君”;天宝八年,又上尊号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天宝十三年,又加号为“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天宝三年,天下玄元皇帝宫都用金铜铸老君圣像,并用白石塑成玄宗像,侍立于老君之侧;陇西李氏中一部分,隶属于宗正寺;每到合祭祖宗的日子,要在太清宫中序昭穆,排位次;南郊祭天之前,要先祭玄元皇帝,再祭告宗庙。这样,老君作为唐代皇室远祖的地位更加巩固,和唐朝皇帝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了。老君地位的提高,也是《老子》一书地位的提高。随着《老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庄子》、《文子》等一批道书也都被尊崇为道经。

同类推荐
  • 奇山:佛教道教名山

    奇山:佛教道教名山

    本书分为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江西龙虎山和四川青城山等四部分,内容包括:佛教的传入和灵鹫寺、清凉山佛教的极盛时期、藏传佛教的传入和兴盛、画中姑娘幻化的峨眉山、大上清宫中的百神传说等。
  •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本书用佛家箴言解释人生哲学,内容包括当冲动时怎么办、当紧张不安时怎么办、当虚荣心太强时怎么办等。
  • 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智慧人生》写大手印文化对世界和人生的诸多智慧“看法”,分为两个部分:人生方向——智慧路标,人生选择——智慧问答,内容涉及怎么在工作中兼顾修行,怎么读书、怎么处理家庭矛盾、怎么影响家人、怎么对待爱情、怎么处理人际关系、修行人怎么面对日常纠纷、怎么看待社会热议的一些问题,等等。第一部分为散谈随笔,第二部分为问答形式。问答多临阵相遇,直面“交锋”,机锋外露,流于自性,妙趣盎然。本书有两个特点,一是直指人心,一针见血,切中“要害”,二是鲜活生动,包罗万象——因为问者的年龄、性别、身份、职业、行业、心病不同,问答之间便显出了一种大海般的宽广,集结了当下生活和修行中的方方面。
  • 人生的阶梯

    人生的阶梯

    本书是“星云大师人生修炼”丛书之一。作者星云大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谈为人处世的道理,比如,应积极看待生命、正确对待金钱与财富、注重培养待人接物的人生修养、正确处理感情问题、对社会知恩图报等等。
  •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我家宿主也太甜了吧

    我家宿主也太甜了吧

    [1V1贼甜贼甜]沐嘤为了拥有正常的记忆力,她答应了一个小球球的要求。 只要攻略嘛? 她可以! 她真的可以! ......后来,傻傻的小姑娘在后面的位面一次又一次的被反压。* 暗黑灰姑娘将小姑娘的发丝顺了顺,语气低沉暗哑,“乖宝,你别想离开我。” 清冷男人将自家NPC抱在怀里,金丝框眼镜下幽暗的眼眸危险的眯起,“乖宝乖,你只能是我一个人的boss。” 外冷内黑的学霸牵起对面小姑娘的手,不动声色地勾起唇,“乖宝,给我牵一下好吗?” 俊美帝王伸出白皙的指尖挑起对面人的下巴,嘴角勾起一抹危险的弧度,“服侍朕,朕就给你赎身。” ........... 到后来沐嘤终于一点点记起以前事情的时候,她眨了眨眼睛,看着面前的男人。 这个不是.....元元吗? ps:双洁,剧情党慎入,不喜勿喷,女主小甜受气包,但不傻。都甚至可以1vs10的那种。(第一个位面的嘤崽不改了,哈哈哈哈哈,见谅)
  • 偷心傲龙

    偷心傲龙

    你说你很厉害?敢不敢让我打一拳,你别躲,你再躲,小爷生气了,吃我一记暴雨梨花针。你说你老婆很多?小蝶,我的那几个老婆呢?出来跟他比比,什么?怎么这时候去度蜜月。你说你长的很帅?问问全世界谁不知道我唐影尘不戴面具出门会发生什么,我的粉丝都能把你揍得生活不能自理。
  • 倾城狂妃废柴要逆天

    倾城狂妃废柴要逆天

    她曾是大名鼎鼎的鬼医,万人敬仰的存在。可惜多少人知道她那张冷酷面具下的温柔,本想与爱的人一起走遍天涯海角,谁知生日那天迎来的却是绝望的背叛...自己的好姐妹因嫉妒她而杀害了她,自己深爱的那个人背叛了她。也许是苍天不忍心,让她重生了一次,草包?废柴?很好!伤害我的人,我会一点一点的讨回来!“女人,你是第一个敢这么和我说话的。”“你也是第一个敢触碰我底线的人!”...男子邪魅一笑,仿佛天下苍生在他眼里都是那么渺小,为了她,负了这天下又如何?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却只为博得她嫣然一笑。
  • 重生永夜

    重生永夜

    复仇之后,杨磊因故意杀人被法律判定为死刑,却在行刑前遇见一个自称神明的英俊男子,没有办法,不能不信,因为时间在男子出现的时刻就开始停止了下来,男子向杨磊展现出了,只有神明才会有的巨大力量,让杨磊不得不信,所以男子承诺杨磊可以获得巨大的力量,从而完成巨大的复仇,代价是杨磊的灵魂。杨磊答应了,可是当男子消失后,时间从新回到杨磊的身上,杨磊却发现那颗惩罚的子弹悠闲地上了膛,穿过枪管,躲进了杨磊的眉心。在最后一刻,杨磊也没想通,这个男人为什么骗自己,难道这就是神明吗?以玩弄生命为乐趣的神明吗?不要,我不甘心啊。
  • 无上箭神

    无上箭神

    在武道独尊的神武之地,李意从死亡中醒来,他忘记了一切,只记得脑海中仅存的一抹划破长空的箭影。任你剑法超群,我一箭破之!任你武道称雄,我一箭破之!这是一个借尸还魂的家伙用弓箭在武道独尊、刀剑称雄的时代斩获无上神称号的故事。
  • 道长魔高

    道长魔高

    天衍万物,大道为公,各司天命,不生悲悯。人生在世,如棋在手,落子无悔,棋错一步,自陷其中,不可自拔是为魔。遵循天命,进退之间,步步生莲方为道。
  • 祭坛荣耀

    祭坛荣耀

    到底谁才是主角,难道是穿越到初生世界的齐狸?不不不,他三集就没了。难道是齐狸选择的刀斩?也不像啊,他一直被自己的徒弟压制啊?那这个主角到底是谁?这个问题要问这个世界……有一天一个“神”问这个世界的人们:“这个时代你们世界的主角是谁啊?”路人甲自豪道:“普通人!”神有些恼怒,再次问道:“能不能说清楚一点!”路人乙这时候强着回答道:他说的有些笼统,要是我说,这个“普通人”,指的是纯戮宗里的人,纯戮宗里面的普通人。
  • 洪荒药仙

    洪荒药仙

    武罗大陆,天才无数,强者万余。在这里只有修炼才能生存。清谷的平凡医师江小图,要从这里掘起,要席卷。
  • 曼珠沙华:嗜血公主的爱恋

    曼珠沙华:嗜血公主的爱恋

    春天,开学时,我们初遇了,你说你会永远爱我,可是,在校园一个阴暗的角落,你和帝灵蝶的亲热是什么?欧阳珅,我恨你!你把我的誓言当什么了?我以为,你是我命中注定的王子,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等我的复仇吧!
  • 贵族学院:臭丫头你我是缘

    贵族学院:臭丫头你我是缘

    “臭丫头!你!……”尹泽熙牙关咬的咯吱咯吱的响,气狠狠的喊道。谁知道,却不是为了那个女生生气,但是对着她身后把她这么的如此狼狈的大小姐散发出逼人的冷气。竟敢在他的人身上动手,你活的不耐烦了是吗?!为了这个女生他真的是舍弃生命也要保护她,究竟会发生一场怎样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