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2400000007

第7章 扑朔迷离的纷争——政治军事之谜(1)

拱卫皇室,镇抚天下

“白马之盟”定于何时

“白马之盟”是刘邦为汉室的长治久安而立下的盟约,成为西汉一朝臣子抗争佞臣的有力依据,但“白马之盟”立于翦灭异姓王之前还是之后,学术界莫衷一是。

秦末农民中揭竿而起的刘邦,在秦朝被推翻后,为了笼络一切势力击败与他争天下的项羽,先后分封了韩信、英布等七个异姓王。公元前202年,当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以项羽自刎于乌江、西汉王朝诞生而降下帷幕后,刘邦旋即以武力、阴谋并用,逐个翦灭势力日益增长的异姓王,改而分封了许多同姓王,以拱卫皇室,镇抚天下。

为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公元前195年,刘邦召集了所有的文武大臣们到太庙里去立誓。刘邦让手下人牵来一匹白马,亲自主持了杀马宣誓的仪式。他端起一杯冒着热气的马血酒起誓说:“我自从做了皇帝以后,已经12年了。当年有很多人追随我打天下,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我已经给了他们许多应有的奖赏,有很多人被封王封侯,手中掌管不少土地。我从自己的良心上说,已经对得起他们了。但是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骄傲自大,自以为对国家有功就目空一切,甚至贪心不足,兴兵反叛,想要抢夺我刘家的天下。现在我在这里当着祖宗的灵位,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条不许违反的信条,希望大家发誓遵守:从今以后,凡不是刘姓的人,一概不许封王;凡是没有立大功的人,一律不许封侯。谁要是违反这个盟约,天下人就共同讨伐他!”刘邦起誓完毕,把马血半杯倒在地上,剩余的半杯一口气喝了进去。在场的所有人也都照他的样子,每人喝了马血,发誓一定要永远遵守这个盟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马之盟”。“白马之盟”成为西汉一朝臣子抗争佞臣的有力理论依据,刘邦死后,陈平、周勃就是以它为号召,一举诛除了欲篡政夺权的诸吕,维持了刘汉王室。那么,“白马之盟”订立于何时呢?是先订立盟约,后翦灭异姓王;还是先翦灭异姓王,后订立盟约的呢?这关系到立盟的具体目的,对此,学术界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一种意见依据《史记·吕太后本纪》中“高祖已定天下,与大臣约曰:‘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等史料,认为刘邦是在开国之初与大臣订立此盟约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异姓王。持异议者认为,上引史料中的“已定天下”并不指刘邦立国之初,因为当时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六国旧贵族残余势力尚存,匈奴不断骚扰北部边境,危机四伏,天下未定。此时,刘邦仍采用楚汉战争中的办法,大封功臣,以求得统治集团的相对稳定,受封的异姓王兵力雄厚,刘邦比之尚“莫及”,而且多是占据“天下劲兵处”(《汉书·韩王信传》),刘邦如在此时提出盟约,无疑是向异姓王公开宣战,势必逼迫他们群起而攻之,刘邦将难以招架,立足未稳的刘汉王朝很可能易姓。所以,“白马之盟”不可能订立于开国之初。

另一种意见以《史记·汉兴以为诸侯王年表序》中“高帝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等史料为依据,认为“白马之盟”是“刘邦消灭了异姓王诸侯势力之后,与大臣、吕后相约而盟”的。刘邦自立国后,先后剪除了韩王信、赵王张敖、楚王韩信、梁王彭越,公元前195年11月(刘邦以十月为岁首)讨平淮南王英布,只剩下长沙王吴芮和燕王卢绾,已无力撼及刘汉江山,异姓王势力已基本被消灭。刘邦于5个月后死去,所以,此说显然指盟约立于“高帝末年”,即公元前195年11月以后。有人进一步认为,讨平英布后4个月,卢绾反叛,盟约是卢绾反叛后订立的(《沈寄硋【yí】先生遗书·刑法考·汉律摭【zhí】遗》卷十九)。

近年,有人经考证,更进一步指出:刘邦平定英布后顺道衣锦还乡,慷慨高歌《大风歌》,凯旋返京,途中,因征英布时所受的箭伤复发而病倒,回京后病势日益沉重,自知不起,拒绝就医。眼见太子仁弱,“不类己”,欲改立,又受到臣下谏阻,面对草创的王朝、懦弱的太子,他只有寄希望于功臣宿将日后能“安刘氏”了。所以,此年2月,卢绾反汉,3月,刘邦就颁布了一道诏书,说:“其有不义背天子擅起兵者,与天下共诛之。布告天下,使明朕意。”这一诏书和“白马之盟”在思想、文风特色上相似,盟约的订立当在此诏书颁布前后;《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说,刘邦共封143人为侯,最后受封者是桃安侯刘襄,受封时间为公元前195年3月7日,可见,此前尚未立盟,所以,盟誓日期的上限应当在这一年3月7日,刘邦死于一个多月后的4月25日,下限自然在此之前;刘邦死前曾命令陈平、周勃自长安赶往蓟【jì】,去处治樊哙,陈、周两人办完事后返京复命,途中,走到河南时刘邦病死,此时两人已离京20余日,推算得陈平、周勃是3月底4月初离京赴蓟的,此时,一则刘邦病重,不可能主持盟誓,二则参加盟约的陈平、周勃不在京城,所以,立盟必定在3月底4月初以前,即公元195年3月7日至3月底之间。

由此看来,“白马之盟”立于翦灭异姓王后更为合理。

有为帝王出演巫蛊闹剧

汉武帝“巫蛊之乱”之谜

巫蛊【?弈ǔ】是古代的一种方术活动,把嫉恨之人做成别的实物,施咒语,当箭靶,以置对方于死地。这看似可笑的迷信行为却被朝中人大为利用,使汉武帝大开杀戒……

在中国古代史上,人们常常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由秦始皇建立,而由汉武帝巩固下来。在汉武帝统治期间张骞通西域,司马迁著《史记》,征讨匈奴,苏武牧羊……就是这样一位大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的一生中却操演了一幕幕巫蛊闹剧,致使皇后、太子、丞相和无数的大臣都成为巫蛊的牺牲品,史书称为“巫蛊之乱”,它成为汉武帝一生中洗不掉的污点。

汉武帝平生最敬畏鬼神。他中年得子,晚年多病,贪生怕死,祈神保佑的迷信活动贯穿他的一生。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利用他的迷信心理,导演了一幕幕巫蛊闹剧。

第一次是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陈皇后巫蛊案。汉武帝原为胶东王,本来的太子是临江王刘荣。景帝的姐姐长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许配给太子为妃,遭到了太子之母栗姬的反对,于是长公主利用她特殊的身份,向景帝进谗,废掉原太子而立胶东王为太子。所以汉武帝的第一夫人是姑表妹陈阿娇,即位后便为陈皇后。武帝与阿娇的婚姻实质上是一场政治上的交易。使陈皇后擅宠骄贵,专横跋扈,对武帝的行动管束很严,婚后十多年自己不但不生育,连其他嫔妃也未留下子嗣。武帝忧心忡忡,满朝文武也心急如焚,纷纷出谋划策。平阳侯为了满足武帝急于得子的愿望,特意征得十几位良家女子养在家中,给她们特意修饰打扮了一番,希望武帝驾临时能看上一位。而武帝对这些女子却不感兴趣,偏偏喜欢上了平阳侯家的歌女卫子夫。卫子夫也没辜负武帝对她的一片深情,很快就为武帝生下了儿子刘据即卫太子。卫子夫受到武帝的宠爱,使陈皇后妒火中烧,三番五次地寻死觅活,威胁武帝。武帝非但不妥协,反而对陈皇后更加冷淡。陈阿娇为了保住自己皇后的位子,竟然铤而走险,使女巫楚服等操演巫蛊之术,诅咒武帝。被武帝发现后,女巫楚服枭首于市,牵连被杀的有300余人,陈皇后也被打入冷宫。

第二次巫蛊案发生在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卫子夫生下卫太子,被立为皇后,从此母仪天下30余年,卫氏家族先后有5人封侯,像大名鼎鼎的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前者是卫皇后的弟弟,后者是卫皇后的侄子。卫皇后的姐夫公孙贺也被拜为丞相。卫氏家族的势力如日中天,炙手可热。公元前92年,京师大侠朱安世扰乱京城,武帝下诏书追捕朱安世,但很长时间都没结果,武帝非常着急。当时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身为太仆,自以为是皇后的外甥,骄奢枉法,擅用军饷被捕入狱。公孙贺请求追捕朱安世,来替儿子赎罪。朱安世很快被捕。当朱安世在狱中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就立即上书告发公孙敬声与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两人还利用巫蛊诅咒武帝。武帝大怒,公孙贺父子俱死狱中,家族被诛灭,武帝女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及卫皇后侄子都牵连被杀。

几次巫蛊案使武帝更加疑神疑鬼,总怀疑有人用巫蛊术来暗害他。这种迷信猜忌的心理,正好被奸人江充利用,制造了最为悲惨的第三次巫蛊案。江充本是赵国邯郸人,曾以谗言诬杀太子,调入汉廷,以谒者身份出使匈奴,归后,拜为直指绣衣使者。一次卫太子家使乘车马行走在只有皇帝才能行走的驰道上,被奸佞之人江充发现后送官法办,尽管卫太子多次求情,江充也毫不留情,从此两人结下了怨仇。武帝认为江充秉公办事,还给江充升了官。公孙贺案后,武帝病重,江充怕武帝年老以后,卫太子即位,自己会被太子诛杀,便想先下手为强,上书说武帝的病重是巫蛊作祟。于是武帝便责成江充查办巫蛊案。江充借机大兴严刑逼供,使人互相诬告,因巫蛊罪而死的前后有数万人。即使这样,江充还不善罢甘休,他又告诉武帝说皇宫中有蛊气,武帝命人从自己的御座开始掘起,然后又掘后宫,再掘皇后寝宫,最后掘太子宫,获得用于诅咒的桐木人。这些都是江充预先让胡巫埋伏好的。当时武帝避暑甘泉宫,消息不通,太子没有时间和机会向武帝说明情况,便与母亲卫皇后商量,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七月壬午,假皇帝诏书捕斩江充,烧杀胡巫,持节发兵。武帝以为太子谋反,遂命人率兵镇压。这次巫蛊之乱,武帝父子骨肉相残,结果是卫皇后自杀,卫太子刘据、太子妃史良娣,皇孙刘进及其妃王夫人,以及其他皇孙、皇孙女都罹【lí】难,连刚出生数月的皇曾孙也被坐系监狱。这位惟一蒙难不死的武帝嫡亲骨血,就是后来的汉宣帝。这次巫蛊之乱,死者数以万计。最重要的是帝嗣突然空缺,后宫无主,朝纲失控,给汉朝政治带来了巨大的危机。

汉武帝时期的三次巫蛊案,使两位太后被废杀,两位丞相被腰斩,太子刘据和两位公主、皇孙罹难,加上受牵连的人,前后超过10万人,真是惨不忍睹。武帝晚年感到巫蛊术的危害,知道太子被巫蛊所害,只是惶恐而无意谋反,因可怜太子无辜,遂诛灭江充家族,并在太子蒙难处筑“归来望思台”。武帝在思子台上老泪纵横,品尝着自己一手酿造成的苦果。可惜晚矣!

遗憾的西行探险

甘英望海止步之谜

“丝绸之路”打开了国际通道,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发展。但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一行至波斯湾而止,望洋兴叹,失望而归,壮举可为,国事难成。

提到汉代中西方“丝绸之路”的开通,我们不能不谈到三个汉代的外交家,那就是西汉时的张骞、东汉时的班超和甘英。张骞两次通使西域,突破匈奴的重围,足迹遍及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正式开通,张骞此举被历史上誉为“凿空”。而我们所熟悉的成语故事“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都与东汉的外交家班超有关,班超从公元76年至102年一直生活在遥远的西域,他已成为西域小国人们精神的依靠,他一生的功业确实值得在历史上大书一笔。在班超出使西域期间,于公元97年,曾派他的副手甘英出使大秦(东罗马帝国),这是古代中国人最远的一次西行探险,是文明的东方国家主动寻求与文明的西方国家的直接交往的尝试。然而甘英一行到达波斯湾而未能继续前进,望洋兴叹一番,只得失望而归,中国与欧洲的正式外交也就在这一声叹息中中断了,多少的希望也随之破灭,人们感叹之余,也不禁要问:为什么甘英万里迢迢西使罗马,成功的脚步却止于波斯湾呢?

关于甘英望海止步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甘英缺乏探险家的勇气和胆识。如康有为就认为甘英胆小怕死,缺乏探险家的气质。他在一本书中曾义愤填膺地写道:“甘英愚怯,辜负班超凿空之盛意。至今中西亘数千年不通文明,不得交易,则甘英辈之大罪也。”在康有为的笔下,中国近代文明不发达都与甘英的怯弱有关。现代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也认为:“甘英缺乏探险精神,畏难回来。”梁启超先生的看法则很折中,他认为甘英未通罗马情有可原,甘英是北方人,不习水性,他从陆路来到海边,面对茫茫大海莫可奈何,加上安息商人的吓唬话,有可能放弃了西进的打算。大多数人认为,康有为对甘英胆小怕事的指责未免太过分了,因为甘英曾是班超率领的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舍身精神的36位壮士之一,而且从中国龟兹直到波斯湾的西行路线也是甘英探险开辟的,一味强调甘英的责任是不公平的。

二、安息商人为了自己利益,有意欺骗甘英。当时的安息商人为什么要阻拦甘英去罗马呢?这是和古代丝绸之路分不开的。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中国内地,西端直达地中海岸边,中国和罗马帝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罗马统治者把用丝绸做的衣服称为“天衣”,把丝绸当成无上珍品,贵族阶层也竞相穿着中国丝绸做成的衣服,认为这是高尚和时髦的象征。而处于中、罗之间的安息商人垄断了中罗之间的丝绸贸易,安息商人靠转手丝绸买卖获取暴利。例如,中国的丝每斤价格在国内只相当于一石一斗粟或31斤肉的价格,而在罗马一磅丝竟高达一磅黄金!为了获取中国的丝绸,曾一度造成罗马贸易上的巨额亏空。因此中、罗两国都想摆脱安息商人的垄断,直接进行丝绸和珍宝的交易,甘英出使西行也有这方面的意图,这当然直击安息商人的要害,因此他们想尽办法,编出一段动人而吓人的谎话来欺骗甘英一行。甘英既受到了安息商人的阻隔,又得不到充足的航海设备和必备的粮食,就只能返回。

三、战乱阻止了甘英西行的脚步。持战乱说的人认为:即使甘英因受安息商人的欺骗放弃了从海路进入罗马,他也不至于失望而归,因为从安息到罗马的通道,除了波斯湾绕阿拉伯半岛航行的海道外,还有从西亚西北方循陆路抵达罗马。他为什么没有尝试走陆路呢?有人推测,当时安息内部混乱,与罗马关系又不友好,陆路交通很不顺利,所以也中止了甘英从陆路进入罗马的步伐。

同类推荐
  • 陆游在北宋

    陆游在北宋

    嘿嘿!大家都知道陆游是南宋的,不过据最近出土的一本不完全准确的史料记载:北宋也曾有个叫陆游的名人。他不但名震北宋,而且改变了当时的天下格局。至于为什么没有被载入史册,就不得而知了。
  • 智谋观止

    智谋观止

    《智谋观止》精心收录了中国古代帝王高参治国安邦、治军用兵、断案决讼、平定动乱、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智谋故事。古代智谋大师从实践中创造和反复运用的那些招儿,不仅适用于当时,更能使今人获取通往成功的力量。本书强调古为今用,倡导积极正向的为人处世哲学,旨在启示今人在现实生活和工作的困局中做出智慧的选择,从而走向人生巅峰。
  • 梁山终结者

    梁山终结者

    成了方腊的儿子,注定要与梁山好汉做过一场!不要怂,刚正面!战场见真章,刀枪论英雄,且看鹿死谁手!不但要终结梁山好汉,还要终结天下好汉。
  • 喋血中华亂世情

    喋血中华亂世情

    隆重推荐:自己新写的另部好看的小说《天师逍遥》!请支持我的朋友们就点右则的作者推荐,去帮忙收藏《天师逍遥》,有票的投票吧,万分感谢了。《天师逍遥》中的我的笔名叫‘寝室长’!
  • 光绪大帝

    光绪大帝

    陈楚醒来后发现自已穿越了,竟然还成为了光绪皇帝。因此世界将因他而改变。看他如何猎英荡美、灭日屠俄,废除旧约、兴办洋务。他利用一战成为列强,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利用二战让帝国成为世界霸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并打败了想殖民地球的外星人!冲出了地球,跨越了银河系!让帝国成为了宇宙诸国……一个帝国的诞生!属于宇宙的帝国时代已经降临。当然最后的目标是还政汉人。世界将由中华民族做主。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来、我见、我征服。
热门推荐
  • 复仇之路遇上LOVE

    复仇之路遇上LOVE

    本应该过着小公主般的生活怎么会一下子全都变成泡沫?从被人人捧在手心掌的公主一瞬间坠入深谷里,变成了人人遗弃的女孩。她们能否从拾信心,重新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靠自己,为了复仇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可以为了这两个字把自己弄的伤痕累累甚至是失去生命?终于成功地踏上了云端又是什么再次让她们跌入深谷?她们还能像当年一样站起来继续未完成的使命还是因此永远在那深谷里永远都走不出来?永远..永远...
  • 小精灵圆梦师

    小精灵圆梦师

    某无法飞行的飞行系精灵:“我想成为最强。”某心怀正义的恶系精灵:“我想贯彻正义。”某潜力巨大的火系精灵:“我想……咸鱼。”某…………嗯,好像混进了什么奇怪的东西?不管了,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青羽,我是研究员、宝可梦检察官、开拓首脑、协调大师、四天王……但我更希望你们称我为——圆梦师。”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这是一个穿越到小精灵世界,和小精灵共同奋斗,一步一步踏上世界之巅的故事。一个关于梦想、努力、羁绊与温情的故事。P.S.发言顺序不代表收服顺序。
  • 武林星际

    武林星际

    武林星际中,有许许多多的星界,其中的主角为了成为星际第一而努力,详情请阅读
  • 英雄联盟之传颂

    英雄联盟之传颂

    改编自英雄联盟五杀摇滚乐队背景故事,但又不同于原故事寥寥数字的简介,更宏大更精彩,复活与重生,信念与热血,阴谋与忠诚,和平与战争!
  • 来自星星的你:傲娇帝郎寻仙妃

    来自星星的你:傲娇帝郎寻仙妃

    下部:《帝阙卿情:枭皇盛宠夺天妃》火热连载中。身为天外来客,都敏俊是长生不死的存在。六十年后的千颂伊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却以崭新的方式重生在中国一个古老的家族,一生一世一双人不单是他的梦想,更是承载着一对有情人亿万年的期许,是他拼尽一切要去守护的。重生的她,面对来自远古的那份深情厚爱,终于选择走上那条艰难的道路。终于成就这一世的相守,可是面对自己的骨肉亲情,都敏俊身为一个父亲,为最疼爱的女儿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将身为天之娇女的她,送到了一个古代的都城,在那有一位男子,正等待着命中注定的她。天上人间,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梦幻西游今世前缘之大战蚩尤

    梦幻西游今世前缘之大战蚩尤

    飞花潇洒在人间,笑看浮世桑田,展尽了多少悲欢!有缘相守在你身边,只想同你仗剑,踏遍天涯,斩魔并肩!叹命运,我展尽一生画卷,竟只是手中一线!离别间,不甘涌上心田,明明就只差一点点!眼眶渐渐湿润,又怕泪水浑浊了视线,看不清你的脸……十五人耗尽生命,看着被自己封印的蚩尤,对对有情人手牵手起誓:五百年后,定要将蚩尤斩杀!永生永世我们永不分离!
  • 灵之沟通者

    灵之沟通者

    这是一个懦弱的人,变得勇敢的故事。一年前的一场事故让林诗瑶失去了亲人、失去了记忆、失去了一切,唯一留给她的,只有摆脱不掉的,名为灵界沟通者的宿命。从逃避到勇敢面对,不断完成着逝者的夙愿,她也慢慢的接近着自己忘掉的真相。
  • 洛水芳华

    洛水芳华

    一剑足以平不公,一酒足以慰风尘,一人足以闯天涯,行路难处伴白驹,看你青丝变华发,煮酒论天下,叹韶光年华,十里桃花漫青溪,洒脱不计春与夏,携你吻清风追斜阳,从此再不谓侠!
  • 山海在世

    山海在世

    异界入口开启,是毁灭,还是崛起;山海经传承现世,古武力量崛起,是重拾人类傲骨,还是沦为人奴。欲知后事如何,请待妖怪猛猛道来。
  • 枫叶魂

    枫叶魂

    有人说外卖小哥都是隐藏的民间高手,不错!易飞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阴谋、奇案、精灵,让易飞带你逐一体验。一连串诡异的案情,牵引出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正如易飞所言,该温柔时温柔,该发威时发威,我的理想是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