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10600000026

第26章 蒋介石评说国民党将领(8)

小弟生明,平日生活行为常多失检。虽告诫谆谆,而听之藐藐。不意近日突然离湘,潜赴南京,昨据敌人广播,已任伪组织军事委员会委员,殊深痛恨。除呈请政府严缉外,特此登报声明,从此脱离兄弟关系。此启。

过了一年,汪精卫见唐生明并没有可疑的活动,便决定把唐生明拉下水去,任命唐生明为伪清乡委员会军务处处长。在其后的“工作”中,唐生明几次差点“翻了船”,但都有惊无险。后来,日本方面又把唐“夺去”了,希望他能与重庆方面取得联系。“商讨”中日合作方式。蒋介石也要求唐生明以个人名义与日往来。1944年秋,日寇攻陷了湖南,日军要唐生明担任伪湖南省省长,把湖南作为日伪与蒋介石之间的缓冲地带。蒋介石也非常赞成唐生明任职,而汪精卫则希望借此顺水推舟,把唐生明拉下水。唐生明担心落个“遗臭万年”的下场,坚辞不就。

唐生明在宁沪期间,把不少汉奸拉过来为重庆方面卖力。他刚到上海时,周佛海就向他打听湖南到上海的路线。唐生明从中了解到周的母亲和岳父此时尚在湖南老家,便立刻向重庆报告,并建议拉周最好的办法是从他母亲和岳父方面下手。戴笠听从唐生明的意见,派人把周的母亲和岳父接到贵州息烽县软禁起来。当他知道周佛海事母最孝,为母被扣苦闷已极,认为此时拉周有大希望,又向重庆作了报告。接着便是周母逝世,戴笠演出了为周母披麻戴孝跪灵的闹剧,使周佛海十分感动,从此为重庆政府卖力。经唐生明拉过的人,还有汪伪的陆军部长,后任伪湖北省长的叶蓬,汪伪的第二号人物陈公博等;至于小汉奸就更多了。

对那些死心塌地当日寇走狗的汉奸,唐生明就遵照重庆方面的指示,千方百计地剪除。

李士群是戴笠指示唐生明要拉过来的主要对象之一,唐生明也在他身上花了很大力气。可是李士群甘心附逆,不肯与重庆发生关系。于是,戴笠向唐生明提出杀李的问题。唐生明经过仔细思考,与周佛海一起研究了行动计划,利用李士群与上海日本宪兵队特高科长冈村的矛盾,借冈村之手毒死了李士群。唐与日本人拉上关系后,在利用日本人营救被日伪逮捕的军统特务和留在宁、汉的国民党委员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1943年,唐生明还利用关系,为美国搞到一件十分重要的情报。当时,上海驻有一个日本海军省的嘱托(帮办一类的职务),名叫古川,和唐生明关系亲密。一天,古川请唐生明吃饭,唐和他谈起了美、日海军作战的问题。古川乘着酒意,说日本海军正把所有能作战的舰队集结在琉球群岛附近,准备乘美国不意,给以一次突然袭击,重演一次珍珠港事件,给美国舰队以致命打击。

重庆方面接到唐生明这一情报后,立刻送给中美合作所,再由美国特务转给美国海军方面。美国海军这时正为搜索不到日本舰队的下落而着急,所以很重视这一情报。查实之后,趁日本舰队尚未准备妥当,先发动攻势,结果日本海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抗战胜利后,梅乐斯到上海,专程向唐生明致以谢意,并说这是中美合作过程中最突出的一项成绩。

抗战胜利时,唐生明受周佛海之请(时周佛海已被戴笠任命为军委会上海行动总队长),直接调附近的忠义救国军陈默、阮亚丞、郭履洲、毛森等几个总队抢占上海,同时请戴笠补发命令。这之后,唐生明受戴笠之请,整训忠义救国军。

1946年2月21日,蒋介石到达上海,第二天便召见了唐生明。一见面,便连夸唐生明“你很好,你很好!”赞扬他的工作“成绩”不错,并发给唐生明特别费二百万元(蒋介石发给整个上海市警察局只有一百万元)。

戴笠摔死后,唐生明见蒋介石把那些有功于蒋的汉奸一个个杀掉,觉得自己了解蒋和日寇勾结的丑事太多,怕蒋介石翻脸无情,便要求国民政府取消过去对他的通缉令。后来查来查去,没有通缉令的案卷,仅有《中央日报》刊登的“唐生智启事”。国民政府只得发布一道命令,公布“前段假通缉应予以取消”。

黄伯韬

“忠勇壮烈,追赠上将。”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第8页)

〔黄伯韬〕(?—1948)原籍广东,生于天津。曾任国民党中央军师长、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处长、军事委员会中将高参、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第二十五军军长、整编二十五师师长、第七兵团司令等职。1948年淮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围歼后在逃窜途中自杀身亡。

1948年,国共两党展开了淮海战役。

中共中央命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率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共60万兵力投入淮海战役中进行中原逐鹿。而蒋介石则任命刘峙为徐州“剿总”总司令,杜聿明为副总司令,统率黄伯韬、黄维、邱清泉、李弥、刘汝明等兵团共70万人负隅顽抗。

1948年11月16日下午,华东野战军发布全线出击的进攻命令,淮海战役开始打响。根据形势,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淮海战役的第一仗,是集中力量消灭黄伯韬兵团,砍断国民党徐州集团的右臂,为下一步彻底消灭徐州之敌创造条件。当天,解放军即完成了对徐州黄伯韬兵团的战略包围。黄伯韬见势不妙,急忙收缩战线,人民解放军紧追不舍,层层压缩包围圈。最后黄伯韬龟缩在碾庄一隅而不能动弹。

黄伯韬被围,蒋介石急了,他训斥部下:“徐州会战实为我革命成功、国家存亡的最大关键!”他给刘峙打电话说:“七兵团在碾庄仍有敌围攻,情况危机,甚为焦虑。万一七兵团为敌消灭,必影响整个战局,仰倾全力不顾牺牲及损失,兼程东进,限期与七兵团会师解围,倘有延误,决按军纪从严惩处,不稍宽贷。”

根据蒋介石的电令,黄维、邱清泉、李弥、孙元良部前往碾庄解围。毛泽东及中共中央军委对此早有预料,坚决部署狙击敌人救援。这使黄伯韬在包围圈内望援兴叹,坐以待毙。

11月11日,时机成熟,解放军对碾庄黄伯韬兵团发动总攻击,在解放军的猛烈攻击下,黄步步后退,已无招架之功,何谈还手之力?

蒋介石在南京如坐针毡,他亲命顾祝同飞抵碾庄上空,鼓励黄伯韬向外突围,并带去大批粮食、弹药,散下大批传单、慰问信和“总统勋章”。黄伯韬感激涕零,对着上空的飞机发誓:“总裁,请放心,我们一定坚持到最后一兵一卒。”

确实,黄伯韬是够顽固的,率部顽抗到底,直至22日,他见大势已去,才自杀“成仁”。剩下几个残兵游勇也分头散去,各自逃命。

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已隐约觉得国民党的丧钟敲响了。黄伯韬的尸体被运回南京,由顾祝同报请蒋介石举行公祭和公葬,蒋特此下令,说黄伯韬“忠勇壮烈,追赠上将”。

黄维

“黄维性情固执,一再要求夜间突围……毁灭了我们的军队。”

(杜聿明:《淮海战役始未》,《淮海战役亲历记》,第41页,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

〔黄维〕(1904—1989)字培我,江西贵溪人。黄埔一期生。先后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平息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的战斗和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战役。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随蒋介石参加军阀混战和对红军与革命根据地的“围剿”。抗战爆发后,参加了淞沪抗战、武汉会战等役,历任第十八军军长,联勤总司令部副总司令,第五十四军军长,国民政府军事委会中将高级参谋等职。1947年出任南京政府国防部新制军官学校校长兼第十二兵团司令。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生俘,所部遭全歼。1975年获特赦释放。曾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等职。

〔解读〕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短短几天时间,主力第七兵团即迅速覆灭。23日,蒋介石召刘峙、杜聿明(徐州“剿总”正副总司令)磋商,决定在徐州地区的第二、十三、十六兵团南下向符离集进攻;在蚌埠地区的第六、八兵团和18日刚到蒙城的黄维第十二兵团北上向宿县进攻,南北夹击,夺回15日失去的宿县,打通徐蚌间交通。在蒋介石的调遣下,南北两线军队纷纷出动,但在解放军阻击下,进展极微。只有黄维第十二兵团渡过涡河和北淝河后,沿蒙宿公路北上,攻占了浍河南的南坪集,然后继续向宿县进击。这时,中原解放军占领蒙城,断了黄维兵团的后路;同时在东、西、北几面布下重兵。黄维不敢再进,掉头南下,但已被解放军堵住去路,陷入了解放军9个纵队的包围,被困于双堆集地区。

黄维兵团被围于双堆集不能动弹,使蒋极为震惊。蒋介石召集杜聿明到南京商讨挽救之策,忍痛决定放弃徐州,“剿总”撤往蚌埠,第二、十三、十六兵团全部南撤,会同第六兵团共解黄维兵团之围。11月30日,杜聿明指挥3个兵团开始向西南方向撤退,12月2日进攻永城东北的青龙集、陈罗庄地区后,却被快速追击的华东解放军拦截而不能前进。李延年第六兵团在蒋的调动下得到兵力补充,并且得到蒋纬国率领的第二团的配合,向西北方向进攻,苦战4日,也被阻拦在距离双堆集70余里的火星庙一线难以再进。蒋介石安慰黄维兵团“正在抽调部队救你们,你们好好打下去”,并派空军投送粮食弹药。但是他所抽调的援军,北面的被围,南面的被阻,而黄维率领的12万人马,被围在双堆集,方圆不过十几里,给养全靠空投,在解放军围歼部队的“紧缩饿困”战术之下,情况日益恶化。蒋介石无可奈何,最后只好说:“你们可以突围,不要管杜聿明(指挥的3个军团),也不要指望李延年(第六兵团)。”他派空军轰炸作掩护,还决定施放毒瓦斯炸弹,但都无济于事。在解放军层层截击下,4个军仓皇突围如鸟兽散,终不能突出包围圈,至15日夜,这个主力兵团被全部歼灭,兵团司令官黄维和3个军长均被俘,第十四军军长熊缓存被炮弹炸死。蒋介石一再失策,但他却责怪:“黄维性情固执,一再要求夜间突围,不照我的计划在空军掩护下白天突围……毁灭了我们的军队”。

鲁涤平

“遗爱在钱塘犹见白苏政绩,大星陨衡岳长留褒鄂勋名。”

(《民国高级将领列传》(7),第393页)

〔鲁涤平〕(1886—1935)字咏庵,湖南省宁乡县人。陆军上将。历任第二军军长,整编第五师师长,第十八师师长,第九路军总指挥,湖南省主席,江西省主席,浙江省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上将副院长。1935年1月31日因脑充血中风病逝于南京。

〔解读〕

鲁涤平在第一次“围剿”红军中,虽损兵折将,被蒋介石斥责为无能,其军事地位也从此一蹶不振,但因谭延闿的余荫,既未受到蒋介石的惩罚,还侥幸保留了第十八师的番号,所以,鲁对蒋的“剿共”事业更加卖力。龙冈战役失败后,鲁涤平对中央苏区实行所谓“碉堡封锁政策”,在封锁线上每隔一段距离修筑一碉堡,每碉派一班驻守。很快在可以控制的地区内,所有高山路口、制高点的碉堡星罗棋布,互相呼应,这样可以配合军队推进,达到封锁苏区,窒息红军的目的。

当时江西省范围幅员辽阔,交通不便,省府对边远地区鞭长莫及和县与县之间彼此缺乏联络,不能互相支援,以致红军可以到处活动,防不胜防。鲁涤平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以机动制止流窜,以建设制止破坏”的方针。并建议在省县之间设立行政督察专员,实行省、专、县的三级行政区划制。不过当时蒋介石并未全部采纳,只批准两县派一督导员,亦无机构组织,住处由督导员自己视情况决定。人员选派极不慎重,大批被蒋介石派来的黄埔失业军官以及各方面荐来找事的人都想担任督导员一职,这些人作奸犯科,做了许多坏事。鲁涤平的这一“发明”,不久又由蒋介石的智囊杨永泰向蒋介绍,并进行了改革完善后,成为“行政督察专员”制度,以后推行到全国各省。

鲁涤平当时被人称为“军事谋略平平,政治谋略上上”的人物,对此,他似乎默认了,因为统兵打仗以来,的确是胜少败多。但他对自己善于出谋划策却常常津津乐道。曾对一些人说:“蒋公依靠我们湖南人打天下,也靠我们湖南人帮他谋划天下。我在江西的几套办法,完全被他采用了,这是那帮浙江人想不出来的。”在这方面蒋介石也肯定过鲁涤平,说他当省主席能够“惨淡经营”。

尽管鲁涤平在江西秉承蒋介石的旨意专心致志于反共,但终因“剿共”军事的失败而受到蒋介石嫡系的排挤,日子很不好过,于是向国民政府引咎辞职。但蒋介石因其忠心耿耿,奉命惟谨,没有同意他的请求,只是将他改调为浙江省政府主席。鲁调为浙江省政府主席后,对第九路军自然不便遥控,其军职亦无形被剥夺。浙江是蒋介石的家乡,蒋介石的嫡系人物多是浙江人,鲁涤平自知浙江不是平安之地,便使出其圆滑玲珑的浑身解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人事方面,省政府任用的成员,除秘书长鲁岱(鲁山)是他的亲信外,其余都是与蒋介石有关系的御用大员。鲁涤平对省政都是由各主管部门主持,走完公文旅程后通过,鲁从不深加过问。尽管如此,蒋介石的亲信对鲁还是不满,说“鲁木庵肥胖如球,圆滑如球,不足当大任,是个伴食宰相而已”。

为了进一步取信于蒋介石,鲁涤平除将其在江西时搞的“碉堡政策”,“行政督察专员”制度等一套用来对付共产党的办法搬到浙江外,又发明了一个新东西,即在浙西衢州、浙南虞州设立“保安分处”,同时实行保甲制度,以强化对地方的控制,这得到了蒋介石的肯定。蒋介石后来在全国各省普遍设立保安区司令部即源于此。

1932年1月,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鲁涤平曾请求蒋介石将原属第十八、第十五两师及独立的第三十六旅调至沪杭线上,以备必要时参加上海战役,同时还想借此机会恢复军职,但蒋介石只是同意将独立第三十六旅调至浙江平湖警备乍浦。鲁涤平内心很不愉快,加上蒋介石的亲戚亲信都对鲁涤平不满,其脑充血固疾更加重了。于是蒋介石便以接鲁到南京调养为名,于1933年冬免去了他的浙江省主席职务,改任有职无权的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上将副院长。

1935年1月31日,鲁涤平在南京百子亭因脑充血中风病逝。其妾沙氏亦坠楼以殉,在当时震动很大。

鲁涤平去世后,国民政府为他举办了隆重的丧事。蒋介石、林森等人亲往吊唁。蒋介石还书写了一副挽联:“遗爱在钱塘犹见白苏政绩,大星陨衡岳长留褒鄂勋名。”林森、汪精卫、孙科、居正等国民政府要员均题写了挽联。鲁涤平毕生“痛恨”的三人何健、唐生智等也送上了挽联。当时各类诗文、挽联达数千篇之多。此次丧事从南京到长沙再到宁乡,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是国民政府在南京建立后少见的。

薛岳

“指挥有方,将士用命,无任嘉慰。”

(《中国国民党百年风云录》)

同类推荐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3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3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林徽因传:倾我所能去坚强

    林徽因传:倾我所能去坚强

    这是一本有温度、有态度的传记,记录了真正意义上的民国女神——林徽因,从容坚强、传奇丰沛的一生。作者以岁月的流逝为经线,以历史的变迁为纬线,向我们娓娓道来林徽因那既温柔又坚强的一生。她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在建筑与文学上都为后人留下了珍宝。将这本书献给温柔美好、独立自在的你,愿你懂得:生活从来不容易,倾我所能去坚强。
  •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这是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和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娜拉姆合著的马拉拉自传。16岁的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倡导女性受教育权利而惨遭武装分子枪击头部,但是,她奇迹生还。本书记录了马拉拉在艰难处境中,如何坚持上学,坚持抗争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讲述了在她头部遭受枪击后如何顽强生存下来的励志故事。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她从斯瓦特地区的偏僻山谷,走进联合国发表演说,走上了为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而不懈奋战的道路,同时也成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和平奖创建以来最年轻的获得者。
  • 教师公文包-名人风范

    教师公文包-名人风范

    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了把这种“转型”工作做好,我们配合当前的新课程策划、组织并编写了这套“教师必备知识丛书”。此套丛书的特点,一是“准”,它准确地体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准确地解读了新课程标准;二是“新”,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要求;三是“实”,它内容充实,资料翔实,语言朴实,有很强的实用性。
热门推荐
  • 甜婚不腻:陆少,求暖

    甜婚不腻:陆少,求暖

    她在里不受宠,在外被设计,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被逼绝境,陆氏集团富可敌国的他成了她的救命稻草,摇身一变陆夫人,从此只想安心斗智斗勇斗绿茶,只是没想到,传言性情不定的陆先生将她捧在手心上,宠进骨子里,不仅在身后为她保驾护航,还屁颠屁颠地追着让她生娃……“陆先生,你这催娃的速度快赶上人家催婚的了!”“既然如此,陆夫人打算什么时候给生?”
  • 傲剑蛮荒

    傲剑蛮荒

    练力者苦,练气者寂,炼神者可得长寿,大成者万载不灭。身在太阿门最底层的李炎苦修七载,终一飞冲天,在神秘指骨的牵引下,一个又一个的光怪离奇的世界展现在他的面前,仗着手中,傲剑蛮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后她成了仇人的灵宠

    重生后她成了仇人的灵宠

    这是一个地痞散仙与一只猫之间的故事。被人算计,她由高高在上的鬼王沦为十八层地狱的阶下囚,受尽屈辱而亡。一朝重生,化身灵宠猫妖接近杀身仇人,怀着复仇的心思,使尽浑身魅术与柔弱,各种下毒、暗杀、美人计……“头发可以乱,但是头不能断,当然血也不可以流!”“......”“那你还能干什么?”“可以做奴做婢,或者当你怀中的爱宠呀~”嘴上这么说,但她的心里却想着怎么扒他的皮,抽他的筋,喝他的血......等到真相一一揭开,本以为她是布棋之人,没成想她原来也是别人布下的一颗棋子。花开时不见叶,叶有时花已谢,他们相生相错,却听不到对方的一句:我爱你。
  • 开局送个娃

    开局送个娃

    当你在家门前捡到一个孩子你会怎么做?林凡过了二十年的贫穷人生在对生活无望的时候,家门口捡到了林小小生活发生了天大的改变成,从此踏上条养娃不归路。(PS:本人新人,文笔可能很烂望读者大大留情。)
  • 白雪红灯笼

    白雪红灯笼

    甫跃辉,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沙场书生

    沙场书生

    《沙场》今日开服,恭请各位主公!超真实细腻的游戏场景,仿人类智能NPC。美好环境下却是周礼一颗愤恨的心,零点武力,一点智力,一点统率,怎么当将军?且看魅力满值的废物将军如何称霸沙场!
  • 魔坠时空

    魔坠时空

    神佑大陆,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自五千年前大陆诞生了唯一一位圣级强者--神帝霍斯汀外,再也没能出现新的圣级者。而五千年后,名为池羽的少年在父亲的引领下踏入了修炼之路。父亲的遗恨,自身的渴望。在步履维艰的修行的道路上,池羽不惧一切,披荆斩棘地前行着......机缘造化?自身努力?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少年的精彩人生!
  • 窈窕四淑女

    窈窕四淑女

    四个女人,四种选择,四个结局,谁对?谁错?
  • 破群

    破群

    扯淡要是被人贯彻到极致,那就是艺术。【本文仅供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