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03600000020

第20章 唐:体制内的造反者(1)

《隋唐英雄传》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它刻画了隋末农民起义过程中程咬金、秦琼、罗成、徐茂公等传奇英雄的形象,营造了瓦岗寨那么一个丰富多彩的表演舞台。隋末唐初的英雄人物无法确数,但最大的、最成功的英雄肯定不是那些脍炙人口的豪侠好汉,而应该是李渊。没有其它英雄像李渊那样在隋朝政治体制中呼风唤雨,又借着风起云涌的造反浪潮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隋唐多英雄

做事情要讲时机。时机不对,即使出发点很好,也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政策的实施和推广也要找准时机,一看是否具备社会是否具备了推行政策的基础,二看人们的心理是否能够接受这些政策措施。

隋炀帝杨广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即位之后推行了繁重的政策方针。比如修建长城、打通西域,发展与少数民族关系;开凿运河,将南北经济连成一体;改革中央和地方制度,以及频繁出兵镇压反叛等。这些政策方针政策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有些政策功在千秋,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但却“祸在当地”。人们不适应繁重地政策贯彻执行人物,社会上也为这些方针政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结果造成广大农村耕稼失时,田地荒芜,作为王朝核心地区的河北山东地区遍地臭秽的尸体,景象凄惨。自然灾害又不请自到,百姓困穷,财力俱竭。后世认为隋炀帝罪大恶极,“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可以说,杨广在一个错误的时机,用错误的方式方法推行了许多正确的政策方针。

大业七年(611年),杨广几乎动用了全国的军队,征调整个华北的农夫提供后勤,大举进攻高丽。这时候天下的忍耐到达了极限。山东邹平人王薄在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南)起义,号召拿起刀枪造反。躲避徭役的、生活过不下去的人纷纷揭竿而起。从此农民起义风暴席卷隋朝的大部分领土,全国各地兴起的起义军数以百计。这些起义军少则数百人多达十余万人,前仆后继,最后汇成三大的农民武装:河南山东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和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

政策失误的隋朝很快就淹没在了农民起义的大潮之中。

在所有农民起义军中,最耀眼的是瓦岗军。

河南有个人叫翟让,是东郡法曹,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执法犯法”,犯下了死罪被关进大狱。一个好心的狱吏放了他。翟让只好在大业十二年逃到瓦岗(今河南滑县南),建立山寨,从事招揽农民造反的新职业。同郡的单雄信勇猛好斗,地上和马上功夫都很了得,也组织了一群少年前往入伙。最早加入瓦岗军的还有济阴郡离狐的徐世勋。徐世勋的年纪很轻,眼光却很厉害。他认为翟让在本地打打劫、反反官府,没有什么大的前途,建议瓦岗军前往荥阳、梁郡交界抢劫汴河运输,壮大自己。瓦岗军因此很快就发展成军需充裕,南北闻名的拥有上万人的大武装。

但瓦岗军的大发展还要等到李密加入以后。李密出身隋朝贵族大将家庭,是名将李弼的后代,从小就继承了蒲山公的爵位,而且“才兼文武,志气雄远”。隋炀帝即位初期,李密就被授予了左亲卫府大都督的职位。李密在上层社会的交游相当广泛。他是有“靠山王”之称的杨素的儿子杨玄感的“刎颈之交”。大业九年(613)春天,隋炀帝第二次大规模征讨高丽。时任礼部尚书的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督粮。杨玄感见天下起义军星罗棋布,决定趁火打劫,牟取更大的富贵。他就和亲信们滞留漕粮,割据黎阳城,公开造反了。杨玄感等人大征丁夫,又伪称前线谋反,要求周边郡县提供军队,以便组织自己的大军。李密听到好友造反的消息后,忙从长安赶到黎阳,成为杨玄感的谋主。李密早就有了造反的念头,现在为杨玄感提出了三条建议,分别是北上幽州,截断杨广的退路;西进长安,控制潼关准备割据;近攻洛阳,占领大城市。本来杨玄感的造反,动静很大,许多改弦更张的政策主张获得了许多人的支持。隋朝统治集团内许多贵族子弟和官僚都参与其中。形势一片大好。缺乏战略眼光的杨玄感选择了围攻洛阳。洛阳作为东都,城池坚固,粮草充足,防备严密,任由杨玄感反复猛攻,就是矗立不倒。结果杨玄感浪费了宝贵时机。隋炀帝闻讯紧急从高丽前线撤军,来讨伐杨玄感了。杨玄感腹背受敌,大败遇害。李密作为造反的重要参与者,被“缉拿归案”。尽管他在押解途中贿赂士卒越墙而逃,但往日的身份地位彻底失去了。李密隐姓埋名,在616年投靠了瓦岗军。

李密出身政治世家,谙熟政治战略和战术。他的到来让瓦岗军发生了质的飞跃。李密建议翟让率轻骑袭占官府的大粮仓,开仓济贫,赢得人心,再积蓄力量,放眼全国。瓦岗军很快分兵长途跋涉,攻占了隋朝最大粮仓之一的兴洛仓。瓦岗军不仅缴获了大量军粮,扩充了队伍,赢得人心,还断绝了洛阳周边的粮食供应,沉重打击了隋朝政府。李密又派遣徐世勋率兵北渡黄河,会同其他起义军一举攻占了黎阳仓,再次开仓放粮,得到了20多万的新军队。瓦岗军迅速成为天下最大的造反武装,黄河中流的许多州县都投降了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等人也归附瓦岗军。瓦岗军发展到了“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的巅峰。

隋朝军队接二连三地进攻瓦岗军,结果都没有成功。躲在江都的隋炀帝派遣王世充率领精锐军队防守东都,专门负责剿灭瓦岗军。结果王世充也被瓦岗军打得够呛,勉强维持住对洛阳城四周的统治。在胜利面前,李密大力培植势力,图谋将瓦岗军势力据为己有。他自称“魏王”,这就和瓦岗军的老领导翟让等人产生了矛盾。翟让的亲属和旧部都建议翟让不可大权旁落。李密抢先下手,设宴邀请翟让等人赴宴。宴会前,李密将翟让的护卫人员支开。宴会上,李密拿出一张好弓请翟让观赏。翟让放松了警惕,被预先埋伏的刺客从身后斩杀。李密随即屠杀了翟让的兄侄、旧部,任命亲信统领了瓦岗全军。从此,瓦岗军成为了李密的私人武装,也褪去了农民起义军的色彩。

李密杀翟让,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可对于一个政治力量的崛起,乃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变迁来说,这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政治与道德无关。谁能肯定地说到底是翟让还是李密才能带领瓦岗军取得更长足的发展呢?取得内讧成功的李密有着勃勃的称帝野心。依据瓦岗军的力量,他冲刺皇帝的宝座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李密一旦自己成为逐鹿中原的主角之后,丧失了原先的政治判断力,也像杨玄感一样将主要力量集中在攻占东都洛阳上面。结果瓦岗军列重兵于坚城之下,历经数年也没有进展。

李密没能实现登基称帝的志向,但牵制住了隋朝的主要力量。双方在洛阳四周打得死去活来,谁都干不了其他事情。这就为其他力量的崛起提供了便利。

人们熟悉的隋唐英雄们多数是瓦岗军的成员,多数英雄故事都是围绕瓦岗展开的。

在众多好汉中,“混世魔王”程咬金是知名度最大的。在演义中,这个程咬金扎过扫把,劫过皇银,因为不识字又没记性,只会挥大斧头,而且只有三招。也就是这三招,让程咬金“三斧定瓦岗”,成了瓦岗寨大魔国的国王,外号“混世魔王”。程咬金心机简单、为人豪爽、粗中有细,在演义中的命运极好,后来把瓦岗寨主的位置让给了李密,投降了唐朝,历经高祖、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六朝,活到一百多岁才善终,可谓是福将。

演义中的程咬金是以历史上的程知节为原型的。

历史上的程咬金并非贫寒出身,而是世家大族之后。曾祖、祖父和父亲都是北齐王朝的州县大员。程知节从小就勇武闻名乡里,尤其善于马槊。李密在瓦岗军发达的时候,程知节加入了瓦岗军,指挥李密的亲军。在李密和翟让内讧的过程中,程知节是坚定站在李密一边的。李密兵败后,程知节被王世充收编。程知节不愿为王世充部下,转投秦王李世民帐下。在唐王朝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的战斗中,程知节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宿国公。在唐朝的内讧中,他坚定站在李世民一边,险遭陷害。玄武门事变中,程知节是李世民一边的活跃分子。此后,程知节宦海沉浮,历任高官,最后告老还乡。麟德二年(665年)病死后获得了陪葬昭陵的待遇。

秦琼、王伯当、罗艺、罗成等人也都有历史原型。但艺术形象与真实形象间也都存在重大的差异。虽然真实的程咬金们并非苗正根红的农民出身,但参与农民起义的事情是千真万确的。

隋末造反者中,演义中的程咬金这样的农民造反者和杨玄感、李密那样的野心家,一半对一半,平分秋色。

唐国公李渊就属于后者,只是他隐藏着更深,更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隋朝李家是发源于西魏时期的世袭贵族家庭,也是一个胡汉混血民族融合家庭。唐朝建立后,李家自称是十六国时凉武昭王李氏的后代,现在研究普遍认为李唐皇室很可能是胡人、北魏弘农太守李初古拔的后裔。虽然李家有多半汉人血统,因为功劳卓著,曾被北周王朝赐姓“大野”。所以李渊早年也被叫做“大野渊”。这就像隋朝皇室杨家的情况一样。杨坚早年也被称为“普六茹坚”。杨家和李家都是因为军功得到北周王朝赏识的汉人家族,同为北周的八大柱国将军。李渊的母亲独孤氏与北周明帝独孤皇后、隋文帝独孤皇后是姐妹关系,都是同为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的女儿。因此,李家和杨家还算是亲戚。

李渊7岁时父亲就逝世了,但依靠父辈的祖荫,承袭父爵做了唐国公。因为贵族身份,李渊很早就入仕了。在隋朝建立之初,李渊补为千牛备身。隋文帝杨坚在位时,将李渊看作是与自家有世交的“侄子”,又看作是本家的“外甥”,照顾有加。加上李渊和皇子杨勇、杨广等人年纪相仿,李渊和皇室关系密切,在隋朝早期的日子相当好过。如果有人说李渊对朝廷怀有二心,想必没有几个人会相信。隋炀帝即位后,李渊的官运就不太亨通了。据说是因为他过分喜爱自己养的骏马和猎鹰,不肯献给隋炀帝,所以隋炀帝就给自己这个表亲小鞋穿。后来,李渊在妻子窦氏的提醒下,开始积极向隋炀帝进献骏马、猎鹰和玩物,官运立即亨通起来,先后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两郡太守、殿内少监、卫尉少卿。615年,李渊出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两年后拜太原留守。虽然算不上是隋朝政坛呼风唤雨的人物,但没人否定李渊是朝廷的显贵,是现有政治体制的既得利益者。

人们往往更喜欢演艺中风风火火的隋唐英雄们,而忽视了李渊这样深藏不露的低调英雄。

太原起兵

李渊地位上升的时期正是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

李渊最初是以镇压造反者的正面形象出现在隋史中的。他一开始也对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咬牙切齿,参与谋划镇压方略。因为各地汹涌的农民造反者们逐渐动摇了隋朝的统治,直接威胁着李渊这个既然利益者的权益。617年,马邑郡人、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因为和太守王仁恭的侍女私通,先下手为强,以贪污之名杀死了王仁恭,造反起兵。刘武周自称天子,建立定阳国。李渊就在邻近的太原担任留守。他以讨伐刘武周为名,招兵买马。李渊和二儿子李世民、亲信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积极募兵,十余天就聚集了超过一万人的军队。但是李渊并不出兵攻击刘武周,还秘密派人召回在河东的长子李建成和三子李元吉。这让人很怀疑李渊大张旗鼓扩充势力的真实意图。

此时的李渊内心已经起了不臣之心。

李渊相貌慈眉善目,身材胖硕,似乎看起来是那种既平庸又中庸的官场老油条。实际上,他并不是那种保守顽固、对隋朝愚忠的人。隋朝的统治被造反者动摇了,李渊开始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始终坐在隋朝这条船里随着王朝一起覆灭了。李渊长期在与起义军作战的第一线,非常清楚造反者已经遍布全国,朝廷已经无力镇压。隋朝的灭亡是迟早的事情了,李渊不得不为自己的前途考虑。最开始,李渊效忠隋王朝是因为可以从中获得权益;现在,李渊要留意自己的出路了。出镇太原的时候,李渊曾对李世民说:“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隐约透露出割地自守,称霸一方的意思。而荒诞嗜杀的隋炀帝也一直猜忌李渊。隋炀帝一次出巡途中,征召李渊来行宫觐见。李渊称病没有前来,隋炀帝大为不满,续而猜疑起来。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在后宫做妃子。隋炀帝不经意地问她:“你舅舅为什么不来啊?”王氏说舅舅生病,来不了了。隋炀帝再问:“李渊的病,能让他死吗?”李渊听到这段对话后,更加恐惧,不再轻易去朝见隋炀帝。他以纵酒沉湎,纳贿贪污的表象来掩护保存自己。随着隋朝形势的日益恶化,李渊造反的念头从出现到深入发展。之前的招兵自肥就是壮大自己实力的表现。

二儿子李世民在李渊造反思想的发展和造反实践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李世民从小经历军阵,聪明的名声远播在外。随父亲守太原时,李世民已经是很有政治眼光和宏大志向的年轻将领。天下群雄并起,隋朝官府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李世民敏锐地预料到隋朝国运将尽,正是英雄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他充分利用父亲主政太原的有利时机,积极为反隋争霸进行活动。李世民一边广交英雄豪杰,联络晋阳县令刘文静、晋阳宫副监裴寂奔走谋划;一边积极招兵买马,准备起事反隋。正史记载他为后来的晋阳起兵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刘文静曾经因受李密株连,被捕入狱。李世民以探视为名,与他在狱中拟定了召募兵士、西入关中、创立帝业的起兵计划,并通过隋裴寂将这个计划转告给了李渊。

唐初的历史是被人为修改删定的。根据记载,李世民最终劝李渊下定了起兵太原的决心。李世民第一次劝父亲李渊说:“今上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都是战场。父亲如果只满足于现在的身份地位,那么天下到处是寇盗,朝廷又有严刑峻法,我们随时处于危亡之中。不如顺应民心,在晋阳起兵,转祸为福。这就是所谓的‘天授之时’啊。”李渊一听,大惊失色:“你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我现在就把你抓到官府去。”话说到这个份上,李世民也只好不再劝了。李渊也没有把他扭送官府。

不久,李世民第二次劝李渊起义:“现在盗贼越来越多,到处都是,父亲大人受诏讨贼,现在情况又怎么样了呢?如果您能够讨荡群贼,朝廷也会功高不赏,依然会身陷危局。父亲如果听从我上次劝您的话,就可以避祸。我说的是万全之策,请父亲大人不要怀疑。”这一回,李渊不像第一次那样坚决拒绝,而是以无可奈何的口吻说:“今日破家亡躯由着你去,化家为国也由着你吧。”

同类推荐
  • 清贼

    清贼

    光绪十四年,慈禧归政,北洋海军初建,甲午硝烟在即,宫廷内暗涌浮动,维新党人疾号奔走,而一海之隔的日本以举国之力建设海军奋起直追......平凡的陈冲无意之中来到了风起云涌的晚清,一切都会依旧历史重演还是幼蝶震翅?卷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民族复兴浪潮?...........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窃一国而立新者,是为窃国功贼!——《承恩公语录》PS:本人的第四本小说,前三部稳定更新完本,《清贼》业已A签,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收藏给与推荐!
  • 如果有重来

    如果有重来

    随便写写,人生总是有梦想的,有些实现了,有些未能实现。一直希望平平淡淡,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能重活,你想做什么?
  • 百年佣兵团

    百年佣兵团

    强盛了千年的伽尔兰帝国崩塌,伽尔兰大陆再次陷入不断的战火之中,在长达几百年的混战中,七个王国脱颖而出分别控制着伽尔兰大陆的一角,伽尔兰大陆进入短暂的和平,直到伽尔兰帝国第一代帝王伽尔兰大帝圣剑的出现,各王国脆弱的平衡开始瓦解,伽尔兰大地暗流游动,新的战争即将爆发…
  • 命终注定

    命终注定

    有人曾告诉过我:我现在的一切不幸这都是命,你不得不认。可是我果断的回答了他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 铁血文明路

    铁血文明路

    1864年,愚昧,殖民,邪狞,仇杀,各种思潮相互交织冲突,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杨华发誓要为华夏文明趟出一条康庄大道。
热门推荐
  • 鬼王萌妃:殿下,滚远点

    鬼王萌妃:殿下,滚远点

    初见,她从天而降,砸到了某位爷,还溜之大吉!再见,他将她丢入寒潭,冷眼睨着她:女人,再给本王逃走试试?她因为能听懂动物说话而被实验室抓走虐待致死,没成想竟重生到东菱国将军府七小姐身上。未婚夫虚情假意,堂姐堂妹连番设计陷害,这都不算什么……悲催的是,被邪恶腹黑的鬼王缠上,天天被丢进寒潭不说,还要为奴为婢任他使唤!忍无可忍,则无须再忍!她怒急掀桌:爷,您老能悠着点么!
  • 部落冲突之最后的荣耀

    部落冲突之最后的荣耀

    部落冲突那个地方......曾经的联盟已经腐朽了,亡灵大军已经侵入边境......人族地位岌岌可危!有谁可以挽救!“我也在深夜里痛哭过,也在废墟里孤独舔舐伤口......”“我曾经也彻彻底底的失败过,也有过在胜利后的狂欢......”“我曾经也一昧认为我们是正义的,现在我才明白,原来-联盟已经腐朽......”“我们判定一个人是不是正常人,是根据大多数人来判断的,少数人就是疯子,傻子!”——叶逸严
  • 战争与风

    战争与风

    一直致力于能够创造出像《冰与火之歌》或者《九州》系列这样的架空世界,在权力与热血的战歌中书写属于自己独有的爱恨情仇,历史与传说。另致——所有历史业余爱好者的一封情书。
  • 归灵王姬:跟着公子去抓鬼

    归灵王姬:跟着公子去抓鬼

    “我多给你三年的阳寿,让你寻找逆天改命的方法,代价是——永不轮回。”燕国死去的“先太子”,悄无声息的,死而复生。替亡灵了尘缘,为死人还夙愿有厉鬼怎么办?有公子!有劫匪怎么办?有公子!有……有劫色的怎么办?“劫色的就是本公子啊。”三年阳寿,何以逆天改命,尘缘怎了,相思多少。普渡众生后,天命能否逆转?“如有来世……我希望,能早日遇见你。可惜我,没有来世了……”
  • 傲世狂妃:纨绔五小姐

    傲世狂妃:纨绔五小姐

    靠,自己的义父是杀死母亲的凶手,这种狗血剧情为啥出现在她身上!这个纨绔不化的五小姐怎么解释?嗯,身体不错,只是原身太过懒散,修炼比他人慢了十二年。咱们不急,咱们有这个实力能赶上来。可是,身边这位风流倜傥的美男为何跟这咱家不放嘞?她逃,他追呜呜,她对天无语:“我到底造了什么孽!老天呀,你为何那么不公平!”
  • 倾世的情缘

    倾世的情缘

    他,从小先天不足,无法修炼;直到得到白龙机缘。她,是他姐姐,可是有一天却发现自己和他并非姐弟。他为她甘愿入魔,化为石雕,不愿苏醒。她会他嫁入魔族,愿君安好,勿忘彼我。他们都身兼重任,为天下、为苍生,可是却为不了自己,他们只能含痛祝福对方:相遇不易,彼此珍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唯我独亡

    唯我独亡

    我叫白秀羽,在这个人人都有一种超能力的社会,我犹如一个外挂之王,拥有难以计数的超能力。然而淡泊名利的我只想过上悠哉日常,平静生活。我多年来平静低调,不让人知道我是超级超能力者。然而三个月前的一次空难,我失去了所有的记忆和我的双亲。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的我为了寻找那场疑点重重空难的真相,逐步打破自己平静的日常。
  • 晋剧百年史话

    晋剧百年史话

    岁月荏苒,光阴似箭。匆匆一瞬,《晋剧百年史话》(以下简称《史话》)正式出版已经24个年头了。短短24个春秋,祖国大地沧桑巨变,文艺园地姹紫嫣红,当年小打小闹、开始引起人们关注的纂书修志和艺术研究工作已然方兴未艾,被堂而皇之地列入“治国安邦”的重要领域,诚为幸甚,可喜可贺!
  • 末日自闭患者

    末日自闭患者

    一个自闭逃课的问题少女,因为一顿夜宵邂逅了一场终身难忘的噩梦。一个无业孤僻的单身宅男,被一个电话从美梦中堕入地狱。如果不是那天晚上的灾难,可能他们的生活轨迹永远不会改变。生于光明之中,我们总是认为善意是世界的主色。然而当阴云浸透世界,扒开失去文明保护的道义,真正的人性才暴露于世。或许真正改变这个世界的不是丧尸,也不是地震,而是人心。吵闹前行的不是末日,悄然来临的才是。当末世的脚步逐步逼近,当丧尸如潮涌进家园,当各种灾难轮番肆虐。你会选择放弃认命,还是拿起武器对抗这个世界。一开始,我只是想救我自己;后来我变强了,我想救那些和我一起斗争的同伴们;再后来,我知道了这一切的真相,我想帮这个世界。无异能无系统无金手指分线剧情。女主不圣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