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02900000008

第8章 1953年:开天辟地(1)

人物一:从女工到工程师——尉凤英

她3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她们3个孩子靠打零工、挖野菜、要饭,艰难度日。在旧社会,她从来没有吃饱饭的感觉。有一年春节,家里几乎揭不开锅,母亲在垃圾堆里捡了3个鱼头给做了个 汤,全家就算过了年。解放了,能吃饱了,有工作了,她总觉得身上有股使不完的劲:“没别的想法,就是要报恩!”

1953年1月27日,20岁的尉凤英进入东北机器制造厂当了一名学徒工。一上班,尉凤英就对师傅说:“您分配我干啥都行,我有力气,不怕脏,不怕累!”

对于尉凤英那一代人来说,成为自食其力的工人是光荣、自豪,值得为之全力奋斗的事。

东北机器制造厂是一家大型的军工企业,尉凤英每天天不亮就来车间给机床挂皮带、上油,为师傅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师傅操作时,她细心观察,不懂就问。入厂3个月,尉凤英就能独立操作 机床了。当时妇女的地位虽然提高了,但在一线工人中女工比例还很小。即便有,绝大多数女工在结婚后都要离开一线。1958年1月1日,尉凤英结婚了,但她没有离开生产线;结婚后很快怀 孕了,她依然不想离开一线。为了掩饰怀孕迹象,尉凤英做了件肥肥大大的衣服把自己套起来,每天照常拼命地干活。直到生产的那一天医院电话通知车间,多数工友才知道尉凤英怀孕而且 生产了。工厂允许哺乳期的女工每天给孩子喂两次奶。可尉凤英觉得这要占用两小时工作时间,一年下来等于少干两个月的活。她咬咬牙,说服婆母给孩子喂牛奶。结果,尉凤英的两个孩子 都是喝牛奶长大的。

这就是50年代初期的女工形象:迫切要证明女性的价值,热切投身于生产和工作。这是和共和国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和妇女地位的提升相一致的。可中国传统文化对妇女家庭角色的要求并没 有弱化,女工们不能放弃家务劳动和妻子及母亲的角色。所以,她们拥有了内外双重角色,自愿且无意识地承担了双重压力。

尉凤英的特别之处在于她不仅成功完成了劳动任务,还在于她做出了巨大的科技革新。抗美援朝期间,东北机器厂承担了繁重的支前生产任务。尉凤英加班加点,还不能保证完成任务,有时 为了抢进度还生产出了次品废品。怎么办?只能用巧劲提高生产效率。她看到下线的产品和切削下来的铝末混在一起,工人们还得用手将产品分拣出来,就琢磨着如何实现产品和铝末自动分 离。她走路想、睡觉想,吃饭时一手端碗一手用筷子沾着菜汤在饭桌上画图,最后吃睡在车间,不分昼夜地实验,终于受筛沙子的启发造出了半自动搬把和自动分料器模型。尝到甜头后,尉 凤英科技革新和发明的劲头越来越足,从1953年到1965年,共搞成技术革新177项,其中重大技术革新58项。1964年,仅仅夜校毕业的女工尉凤英被命名为“工人工程师”。

在那个火热的年代,尉凤英迅速成为全国知名的模范。1965年5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向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学习》;尉凤英两次当选全国劳动模范,是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第九、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1977年,尉凤英主动申请回辽宁工作,得到中央批准,回乡担任某厂副厂长、工会主席,1993年退休。

人物二:五十年风雨无阻的坚守——党素珍

有人说:“这水好甜呀,嫂子,以后你就给我们送水吧。”党素珍郑重地回了一句“行!”就为了这一个字的承诺,党素珍在杜儿坪矿井口处坚持为工人免费服务50年。许多工人在上班的第 一天就喝上了党素珍的热水,最后又是喝着她的水退休的,而党素珍却还坚持在井口。据粗略统计,党素珍50年来挑水30余万担,缀扣子30多万粒,缝补衣服60000余件、手套1200000副、安 全帽100000余顶,修补雨鞋20000多双。

1953年的一天,18岁的党素珍提着一壶水,拿着水杯,步行5公里来到山西西山煤矿杜儿坪矿井口处,等候下井的丈夫李万义升井。

党素珍在井口看到的景象,深深刺激了她,改变了她的人生。她看到那么多工人开山炸石头,打洞挖煤炭,一钻进山肚子就是一整天不出来,出来后都累得东倒西歪。她原本是疼惜丈夫在井 下累了一天,一定又渴又饿,所以来送水的,现在热情地把水分给工友们喝。工友们纷纷表示感谢。有人说:“这水好甜呀,嫂子,以后你就给我们送水吧。”党素珍郑重地回了一句“行! ”

就为了这一个字的承诺,党素珍在杜儿坪矿井口处坚持为工人免费服务50年。

每天早晨4点党素珍就出发了。她挑着一担开水,步行5公里来到井口,为上早班的工人送上一碗开水。后来矿上的交通改善了,党素珍不需要起那么早了。可她还是坚持4点起床,早早赶到矿 上,清扫公厕。夏天,党素珍顶着烈日给矿工捧上清凉去火的绿豆汤、桔子水;冬天,党素珍冒着寒风熬好姜汤、鸡蛋汤,煮好红糖水,递给矿工们。党素珍还主动宣传安全生产,准备茶水 的同时还放广播、放录音,说自编的快板,提醒工友们注意安全。看见哪个工人的衣裳破了,她就拉住缝上几针,临走不忘提醒:“下井要注意安全,大妈在坑口等你平安回来。”党素珍还 负责矿上的阅报栏,瞅准工人下井间隙更换当天报纸,常常忙得连自带的午饭都没时间吃。下午4点,党素珍回家了,顺便清理沿途的10多个厕所。五六点钟到家后,党素珍也不闲着,爬坡上 梁、走家串户地做工人们的思想工作、劝慰后进工人、调解家庭矛盾,有时候也帮矿上做一些程序性的工作。夜里八九点,党素珍终于回家了。可她吃口饭,就开始为第二天的录音、标语、 米汤忙开了。

许多工人在上班的第一天就喝上了党素珍的热水,最后又是喝着她的水退休的,而党素珍却还坚持在井口。矿工们亲切地称呼党素珍为“党妈妈”。党妈妈的那双手总是很黑,一到冬天就裂 满了口子。就是这双手每天烧十几担开水,供应矿上上千名工人。50年来,她用坏了3个保温桶、电热水桶,12台录音机,两台卡拉OK机,300多盘磁带,两个麦克风,5个扩音器……这些东西 加上她制作的16块宣传黑板,每年订阅的十几分报纸,都是党素珍自己掏的腰包。她每年为此支出不少于2000元。

千万别以为党素珍家里很富裕。老人家一辈子没有工作,家里7口人只靠丈夫在矿上的收入生活,家境贫寒。但更大的困难是她要独自面对旁人的不理解和讥讽,甚至嘲笑、诋毁。动乱年代, 有人要“批斗”她;市场经济年代,有人劝她向矿工收费服务,党素珍都挺了过来,坚持原来的做法。

2004年的一天,和往常一样在井口忙碌的党素珍突然昏倒,送医院诊断是患脑梗塞,从此半身不遂。党妈妈这才不得不告别了井口。据粗略统计,党素珍50年来挑水30余万担,缀扣子30多万 粒,缝补衣服60000余件、手套1200000副、安全帽100000余顶,修补雨鞋20000多双。

党素珍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妇女的善良坚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无数像她这样不知名的妇女承担了我们社会的运转和进步。党素珍的形象是跨越年代、地域和种族的。

人物三:新中国第一次普选的见证者——许崇德

经过工作组坚持不懈的上门讲解,就连住得最偏远的村民也都记住了选举,知道过几天要参加选举。许多人第一次在大红纸上(选民公布榜)看到自己的名字,兴奋得不知道手往哪里放。50 年后,一位当年参加选举的老乡,在家里翻箱倒柜,颤颤巍巍找出了一个蓝色的土布包裹,再一层层打开,露出了一张1953年的选民证。

1953年3月1日,中国颁布实行了《选举法》,中国第一次全国普选开始了。

任何“第一次”的事情都困难重重,更何况是全国范围的普选。选举进入中国是民国之后的事情,民国期间举行过几次选举,但都受到性别、财富、民族和教育程度等限制。即便是有限的几 次失败选举,比如民国初年的国会选举、国民政府的国大选举,都出现了各种问题。各地方因为竞争选举,激起风潮,有的强夺票箱,有的捣毁投票所,有的暴行胁迫,更有买票卖票,种种 坏法乱纪的事情,层出不穷。难怪当年袁世凯担心:“诚恐我国民欲藉此选举以求幸福者,将因此选举而得奇祸。”如何保证1953年的选举顺利成功,选出能够真正代表民意民心的第一届人 民代表大会,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的大问题。

同类推荐
  • 维鲁图勇士

    维鲁图勇士

    维鲁图人维莘·扎克鲁从奴隶变成英雄的血泪辛酸史。外强的入侵使得种族变为奴隶,在斗角场上与兽斗与人斗,面临种种困难,不再逃避,更多的是责任,带领奴隶起义,走向胜利的史诗。世上不存绝境,时刻都是挑战。唯有被逆境砺炼,方能被星光笼罩。拼搏到最后一刻!鏖战至最后一人!我们征伐!我们厮杀!
  • 帝御十一州

    帝御十一州

    和平六百年的大魏王朝因为统治者的昏庸,大地一片哀鸣,突如其来的一场瘟疫,激起了千军起义,摇摇欲坠的大魏,最终将被谁替代?
  • 文明的历史:探索者

    文明的历史:探索者

    著名文学派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的史诗性巨著,影响深远的世界历史三部曲;在美国出版后引起轰动,畅销30余年,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历史与科普的完美结合,内容详实而趣味盎然;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得多;《文明的历史:探索者》告诉我们西方文化所经历的三大探索时代:首先是先知和哲学家,如摩西、约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宗教改革家们,他们义无反顾地从上帝或内心的理性中探索求赎或真理。其次是一个共同探索的时代,如修昔底德、托马斯·莫尔、马基雅弗利和伏尔泰,他们本着自由精神追求文明。最后是社会科学的时代,人们面向着未来,却似乎被历史所支配着。这个时代的杰出人物有马克思、施本格勒、汤因比、卡莱尔和爱默生、马尔罗、柏格林和爱因斯坦、等等。他们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勇往直前,继续探索。
  • 新岳

    新岳

    一颗神奇的舍利把他送回宋朝,成为岳飞的儿子。他和执掌大金半壁江山的完颜雍,亦敌亦友;他义助西夏仁宗,挽帝国分裂的狂澜于即倒;风波亭前,他该如何面对?
  • 诗与刀

    诗与刀

    【历史征文获奖作品】徐杰穿越而来!家有老卒百十,武艺在身,却又慢慢凋零。家有良田几顷,农家门户,却也读起了诗书。出门遇江湖,当大杀四方,杀尽牛鬼蛇神。读书看朝堂,当只手遮天,扫尽腐朽悲哀。一袭青衫,一柄长刀,恣意人生逍遥在世,坐看潮涨潮落,细听风雨惊雷。身在其中,扶风而起,诗与刀,朝堂与江湖。君子风范,肝胆相照。美人倾城,佳人怀春!(精品老书《大宋好屠夫》,可往品鉴,必不失望。老祝书友群:6387810)
热门推荐
  • 狂想人生:皇后乐队传

    狂想人生:皇后乐队传

    拥有唱遍宇宙的《波西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我们是冠军》(We Are the Champions),《我们将震撼你》(We Will Rock You)等传世经典歌曲;英国唱片最高纪录保持者,揽获格莱美终身成就奖,入选摇滚名人堂,全员入选词曲作者名人堂……如此辉煌与传奇的缔造者正是英国殿堂级的摇滚乐队——皇后乐队。乐队主唱弗雷迪·莫库里是非洲出生、印度长大的帕西人,十七岁时随家人移民至伦敦;吉他手布莱恩·梅在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手里的电吉他由他自制;从牙科学转战生物学的鼓手罗杰·泰勒多才多艺,面容姣好却有着粗犷的嗓音;贝司手约翰·迪肯是本科拿下全A成绩的电子工程学硕士在读生——1971年,当这四位伦敦的大学生最终走到一起,流行音乐史上最华丽高贵的乐队就此诞生。英国著名文化记者马克·布莱克整理了多年积累的采访资料,以及对唱片制作人、前乐队成员、私人助理和校友,包括弗雷迪·莫库里在各地的故旧,近百次独家采访,第一次完整讲述了这支不断创造历史奇迹的乐队背后的故事,展示了皇后乐队如何成长为世界巨星的全部过程,带我们领略他们实现梦想,成为冠军的传奇人生。
  • 小王妃是个天才

    小王妃是个天才

    苏璟妍是二十世纪最优秀的小说家,她每天都幻想着有一天能够找到自己笔下男主一样的男盆友。不过有一天,她莫名其妙地做了一场梦,她居然成了刚出生的婴儿,不过,这真的是一场梦吗?……
  • 死神火影到海贼

    死神火影到海贼

    带着死神与火影能力来到海贼世界。又有一些怎样的快乐生活呢?
  • 流星街记事

    流星街记事

    她是天使家族继承人,前往万恶之源流星街只为了锻炼,奈何天降穿越男。家族面临破产,她背负使命,与帅气阴阳师一起闯南闯北,御风而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法炼仙途

    法炼仙途

    在这个世界上,乾坤无定,仙途渺茫。这里魔物横行,神魔横压万世。妖族强大却也堪有自保之力,人族弱小只能于危世之中在灭亡的边缘苟延残喘。韩广,他本以为自己必然在变异的神劫之下身死道消,没想到却意外重生,迎来了最后的轮回。天空之城的陨落,神与魔的密藏,尘封过去的历史,数万万年的密谋。神魔强大那又怎样,这一次我韩广回来了。错过的,失去的,全都要拿回来。命运,在一开始就已经不同!仙途虽难行,我自有万法炼之!
  • 残医悦王妃

    残医悦王妃

    老天,你这玩笑开大了吧!她好不容易才直起身子颤巍巍地学走路,你就让那不长眼的罪犯开车把我撞飞了?夏韵不敢置信地盯着地下鲜血淋漓的躯体,她还没能站稳呢!呃,那个自称为鬼差的接引大使怎么搞的?替人还阳?她的身份不小?什么?她二十一世纪少女,连男朋友都没谈过,怎的一穿就成了已婚妇女了。夏韵气急往腿上一拍,懵了。不,不会这么巧吧:搞什么!这王妃竟该死的也是个残废!难道她两世为人都要与轮椅为伴吗?好在,本小姐前世为医自身,医术精湛,如今依旧可以治好了双腿。哼哼~看本小姐怎么整治你这个自命风流,招来莺莺燕燕欺辱本小姐的王爷。只是……唉,怎的去个边关也这么难,是否前世桃花无一朵,今世怜她补偿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戮生剑主

    戮生剑主

    在这个人神妖三族并存的世界上处处都充满了危险!本来只想混吃等死的青年,却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算计!未来要何去何从?充满了未知?
  • 中华帝王第二卷

    中华帝王第二卷

    《中华帝王(全4卷)》帝王作为历史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当时左右和影响国家、民族的关键人物,研究他们的是非功过,治乱兴替,在一定意义上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个人成败,并对我们现代人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中华帝王(全4卷)》所选辑的帝王传记,以皇家修订的正史为主线,辅之以别史、小说家言、笔记、见闻等,以修补正史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