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02900000022

第22章 1964年:移风易俗(1)

人物一:立志耕耘的新式农民——董加耕

董加耕高中毕业回家种田,在乡亲们中间激起了波澜。绝大多数乡亲,包括家人都不赞同小董的做法,想不通的母亲常常泪流满面。已经当了小学教师的女友还和董加耕分了手。董加耕的行 动引发了人们的大讨论:他这么做到底值不值得?

1964年,江苏省盐城县葛武公社董伙大队第四生产队的青年农民董加耕已经务农三年多了。今年,他将成为全国闻名的人物,并被一股社会风潮推向潮头浪尖。

董加耕是董伙大队本地人。三年前的夏天,21岁的董加耕高中毕业时,是众人眼中最有前途的小伙子。他贫农出身,是学生党员,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而且学习优异,各门课程都超过96分 。在强调家庭出身和政治表现的当前形势下,董加耕的前途一片光明。老师们都希望他上大学,去更大的舞台有更大的作为。但董加耕却在升学志愿书上填了“回乡务农,立志耕耘”。老师 们不赞成他回乡务农,觉得委屈了他,而且在农村的发展也不好。董加耕也有过犹豫,最后还是用一根扁担挑着书籍和行李回到老家。

董加耕高中毕业回家种田,在乡亲们中间激起了波澜。绝大多数乡亲,包括家人都不赞同小董的做法,想不通的母亲常常泪流满面。已经当了小学教师的女友还和董加耕分了手。1961年正是 困难时期,家乡严重缺粮,患浮肿病的乡亲到处都是,董加耕没有动摇信念,边吃腌蒿子、豆饼,边高唱革命歌曲,赤膊和乡亲们一起拉犁、割稻、罱泥、扬场。公社党委曾要调董加耕到邮 电所工作,他却发誓“决不从第一线撤退”。董加耕是个有心人,非常注意观察、总结劳动经验,结合农技书上的知识,和乡亲们改良耕作,取得了粮食大丰收,还在水乡试验种植出了棉花 。

在董加耕放弃大好前途,毅然回乡务农之初,围绕他这么做是否值得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当地领导与新闻媒体从一开始就把他当作先进人物来宣传。1964年,对董加耕的宣传达到了高潮, 从地方到中央各媒体都将他作为本年度铺天盖地的宣传对象。8月召开的共青团“九大”号召全国青年“向新式农民董加耕学习”。董加耕也写日记,《董加耕日记》正式出版。他日记中的“ 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怀天下”十六个字迅速传遍全国,印入一代人的记忆中。在榜样的感召下,1964年南京市有72名应届毕业生放弃高考,自愿到苏北农村插队务农,被称为 “72贤人”。

董加耕命运的转变是和1964年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人民日报》3月20日报道他的事迹的文章标题是:《知识青年下乡上山是移风易俗的革命行动》,将董加耕的行为定义为“知识青年下乡 上山”,放到了“移风易俗的革命”的领域里。媒体的报道终结了有关董加耕行为的价值讨论,肯定了董加耕的行为价值巨大。“几千年来,人类社会在剥削阶级统治之下,体力劳动和脑力 劳动相互对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已经成为阶级社会的传统观念。直到现在,还有人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升学,不去升学而去参加农业生产, 未免‘可惜’。”批判这种思想之后,文章号召:“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城市知识青年一批又一批地下乡上山,在祖国的新农村中生根、开花、结果。”

董加耕的政治地位迅速上升,被选为生产队长,又担任共青团盐城地委书记。和许多五六十年代的典型一样,董加耕在十年浩劫中命运多舛,常常遭遇戏剧性的转变。他深感“如履薄冰”, 却难以挣脱政治漩涡之外。这是一批被树为政治典型的榜样人物的悲哀。2000年,在老家担任领导职务的董加耕退休。

人物二:《东方红》的“打杂导演”——周巍峙

1964年10月2日,《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首演。当《东方红》、《长征》、《八月桂花遍地开》、《松花江上》、《游击队歌》、《边区十唱》、《情深谊长》、《南泥湾》、《保卫黄 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赞歌》、《毛主席的光辉》等歌舞一一唱响,演出在雄壮的《歌唱祖国》歌声中结束后,全场观众起立,报以长时间的掌声。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

1964年7月31日,“国庆大歌舞组织指挥小组”成立,负责筹备一场向国庆十五周年献礼的大型歌舞表演。文化部文艺局局长周巍峙担任了小组的副主任。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文艺工程,任务重时间紧,好在有国务院的直接支持,可以在全国各地调兵遣将。让周巍峙高兴的是,指挥小组当时是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办起事情来 一路绿灯。

魏巍、徐怀中、阮章竞、贺敬之、乔羽等作家向指挥小组报到,安波、马可、吕骥、时乐蒙、严克等顶尖作曲家向指挥小组报到,处于鼎盛时期的郭兰英、王昆、胡松华、才旦卓玛等歌手向 指挥小组报到……8月12日,全体演职人员用最大的速度集合完毕。命令下来了,9月15日就要彩排!周巍峙立即指挥大家进入紧张的准备。

可连节目单都还没有呢?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周巍峙执笔写出了歌舞剧全剧大纲第一稿。演员们就先按照提纲草稿排练,没日没夜地排练。中央领导一有指示下来,大家马上按照指示修改 ,再连夜重排。和年轻的共和国一样,大家都还年轻,精力充沛地投入排练中去。排练过程中,各方面对草稿修改了八次。到第九版的时候,周巍峙借用开唱歌曲《东方红》的名字,将正常 演出定名为《东方红》。《东方红》原本是陕西农民歌手李有源改编的歌曲,表达了在贫苦农民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下过上幸福生活的喜悦心情,风格醒目,很适合做大型活动的名称。

为了在短时期内搞出一台高质量的演出,《东方红》剧组采取了完全军事化的管理。那是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组织任务。3700多人分散在20多个场馆,分头进行排练。当时北京地区几乎所有文 体团体的训练场馆以及戏院、体育馆、博物馆,甚至旅馆大厅都用做训练用地,供演员分场次、分段落日以继夜、加班加点地排练。周巍峙等人没时间具体指挥,也指挥不过来,就让参加演 出的几十个文艺团体“包干”。指挥小组只看排练的结果。

因为缺乏大型演出的经验和设备,演出的后勤保障工作困难很大。周巍峙见没有人愿意承担行政工作,就自告奋勇,当起了剧组的“打杂导演”。先说3700多人在演出中要用到大大小小、中 外样式的服装超过4000套,有的演员单场演出服装就要换五六次。要制作这么多的服装、道具,并且管理好,确保演出秩序,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周巍峙抽调不出专门的人手来负责服装道具 ,就都由演员自行管理,自己归位。一些演员奉调进京时,自带演出服装和道具。其次,当时没有现代化的灯光和投影设备,舞台背景全靠幻灯打出来。可演出的巨大背景足足有800平方米, 怎么办?用200多个幻灯机同时投影,并通过幻灯机的变化来完成背景图案的变化组合,还要表现出流水、飞云、光芒等特技效果。投射工作的组织难度也可想而知。

在忙碌的两个月时间里,周巍峙负责剧组里大大小小、杂七杂八的组织事务,并参与了从创意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他的妻子王昆担任了演出的演唱演员。按说夫妻俩同在一个剧组,相处的时 间应该很多,可周巍峙和王昆竟然出了清晨的时候可能打了照面外,两个多月时间里竟然没有怎么见面。原来周巍峙总是等到所有人排练完毕后才能离开,而王昆总是在清晨起床赶赴歌舞团 排练。

1964年10月2日,《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首演。全剧表现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立的革命历程,由20多个舞蹈和30多首革命歌曲组成,如《东方红》、《长征》、《八月桂花遍 地开》、《松花江上》、《游击队歌》、《边区十唱》、《情深谊长》、《南泥湾》、《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赞歌》、《毛主席的光辉》等歌曲都穿越历史,成了 红色经典。整场演出在雄壮的《歌唱祖国》歌声中结束。全场观众起立,报以长时间的掌声。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周巍峙是江苏人,作曲家出身,早年参加革命。60年代初期,文艺领域遭到了许多非议,作为文化部文艺局局长的周巍峙压力很大。抽调他来负责《东方红》的指挥工作,其实是让他暂离了 纷争,得到了保护。客观上,参加《东方红》演出的多数演员因为这段经历,而在之后的政治浩劫中幸免于难。

周巍峙之后担任过文化部的领导和中国文联主席,如今还活跃在文艺界领导岗位上。

人物三:中国升起了蘑菇云——原子弹

在北京南苑机场,庞桂、辛仓发驾驶战机朝西北方向全速飞去。他们不畏危险,不怕核辐射超标,一次飞行多次穿越蘑菇云,取到标准样品。从1964年到1967年,庞桂、辛仓发先后4次完成原 子弹、氢弹爆炸后穿过蘑菇云的取样工作。

1964年10月16日15时,西北某地荒漠中,一群中国军人躲在一堵厚厚的围墙后面,戴着漆黑的眼镜,低着头,神情肃穆,一言不发。

埋在地下的大喇叭在报数:“5、4、3、2、1,起爆!”

同类推荐
  • 中国科技史

    中国科技史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文明大厦的主要基干,是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如果说中国古代文明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便是缀满枝头的奇花异果,为中国古代文明增添斑斓的色彩和浓郁的芳香,又为世界科学技术园地增添了盎然生机。这是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中外许多学者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认真的研究之后,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真切可信的景象。
  • 风雨满天下

    风雨满天下

    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军阀割据,四处战乱,人民生活困苦,无家可归,究竟怎样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出人头地保护自己的家人兄弟和同胞,让他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无比沉重
  • 大唐再次辉煌

    大唐再次辉煌

    [起点第二编辑组荣誉出品]历史成绩优秀的张奇遇上时空逆流,回到唐末,化身没落世家公子独孤羽,面对藩镇割据的局面,一心想中兴大唐,使之重现辉煌.逃亡路上的奇遇让他拥有一身高绝的武功,其后据山东,虎视天下,坐拥美女妖姬,手下良将无数,终成霸业。统一华夏,驱鞑虏,抗外敌,灭倭国,称霸北半球!
  • 国公爷

    国公爷

    这是最好的时代,万里江山如画,四海呈平平似锦,但也是最残酷的时代,皇权至上,等级森严。穿越类似古代异世大陆,自己可算是前无来者,后无故人,治病、从军、学武、下墓,创办学院,开银行,兴经济。
  • 清末乞丐做皇帝

    清末乞丐做皇帝

    韩浩穿越到清末小乞丐身上,身怀宝鉴系统,在这动荡的年代,毫无根基的他该如何崛起!意外得到和珅宝藏线索,从而牵扯出一个又一个历史名人的藏宝地,寻宝,探险,风水寻穴,机关,破谜,应有尽有…小乞丐争霸之路,穿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丐群:205455172
热门推荐
  • 流年的风景

    流年的风景

    写生活中,那些想写的事情,随心而动,不论结局。
  • 舔狗玩脱了

    舔狗玩脱了

    这是一个舔狗的故事,一遇绿茶误终身,绿茶要衣服买,要钱给,要啥给啥,绿茶给物收给钱收,除了和舔狗不结婚绿茶舔狗该做的都做了,舔狗也算纵横情场经验老到为什么会和绿茶纠缠不清没有及时收手是绿茶段位太高还是舔狗不愿放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舔到了最后一无所有?而绿茶呢结局又怎么样,绿茶有多个舔狗是怎么样应付的,是如何让舔狗心甘情愿的付出所有的呢
  • 霸天神路

    霸天神路

    这是一条争霸的路,在这个充满神奇的大陆上强者都是踏着无尽的登临巅峰,且看主角如何在这条成神的道路中称霸天下
  • 我的梦境启示录

    我的梦境启示录

    我每天都会做梦,各种各样无厘头的梦境,在这本书中我将记录我的梦境,并以此推理为什么我会做这样的梦。
  • 捕魂师:小宠养成记

    捕魂师:小宠养成记

    一只傻狐狸捡回只鸡(凤凰),傻狐狸看着骨瘦如柴的鸡怎么都感觉现在吃了有点可惜,傻狐狸决定先养着,等这只鸡肥点才好下口,只是为毛这只鸡看她的眼神那么恐怖呢?“鸡啊鸡啊,你是公的还是母的?”一只傻狐狸蹲在华丽精美的鸡窝边上睁着水汪汪的大眼问。“……”鸡又怒又气又暴躁的啄了傻狐狸一口,老子是凤凰、高贵的凤凰。傻狐狸揉了揉被啄的前爪子人性化的坐在地上,前爪提起一只鸡腿一脸疑惑的盯着鸡屁屁看“怎么没有下蛋呢?尘尘想吃蛋!”某只不如鸡的凤凰爆红着张鸡脸翅膀紧捂屁屁怒道“唧唧唧(你妹的)……”从此傻狐狸过上了有宠有家、鸡飞狗跳的幸福小日子,直到很久很久之后傻狐狸才明白,自己才是被养的宠!
  • 宫廷女国医

    宫廷女国医

    本书故事讲述的是汉武帝时期,义妁父母遭到太医院最高长官太医令丞崔府志的陷害,双双身亡,刚刚出世不久的孤女义妁被父亲生前好友民间大夫许善友抱走领养。义妁天资聪敏,对医术情有独钟,立志成为一名大夫。无奈生为女子,又加之养父的坚决阻挠,只得偷学医术。养父在瘟疫中献身,临终前告诉了她的身世。悲痛中更加坚定了她做一名德行高尚的大夫的决心。此后拜长安第一名医郑无空为师,苦学医术,悬壶济世,一时间被誉为女中扁鹊。为学习更高的医术,进入宫廷,几经倾轧与迫害,几经牢狱之苦,不卑不亢,先后做过乳医、女医、女侍医,最终被汉武帝册封为西汉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医。
  • 男人和刀子

    男人和刀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命不改

    命不改

    遭遇险情能力觉醒,因此走入了不一样的路。命运早已将一切都安排好了,这是你的路,不管你会经历什么,你改不了。为什么是我?有时候,我们仿佛就像故事里面的人一样,一切都决定好了,甚至决定了你会怎么思考,没准此刻,故事外的那个人就正在想我现在应该说什么呢。
  • 全球修仙闯异界

    全球修仙闯异界

    地球末日降临,陈恒重生到三十年前地球天地巨变前夕,找到了通往新世界的“神之通道”,一步一步,证就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