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02900000015

第15章 1958年:红色大碗

人物一:“看天知云雨”的气象专家——蔡尔诚

“纵观历史,不少成果在开拓者本人去世后多年才为社会所了解所承认。然而,每当后人想起他们,总为他们的献身精神所感动。……为了预报旱涝,我愿像蚂蚁那样,默默无闻地倒在北大 荒坎坷的征途上……”垦区气象专家蔡尔诚在日记中写下的这段话,他是无数为北大荒的开发无私奉献者的一员。(田伟:《苦难与荣耀》)

1958年3月到5月,十万复转官兵来到北大荒。他们按照所在部队的番号在黑土地上建立了同名的国营农场,开始扎根生产。

在这十万官兵中,有六万人是基层军官。少尉蔡尔诚本已转业回四川老家,这时也经过半个月多月的奔波,来到了黑龙江。4月25日凌晨,蔡尔诚和战友们来到了正飘着大雪的佳木斯福利屯。 吃过早饭,他们从福利屯改乘汽车,在泥泞的道路上颠簸了一天,傍晚时分到达宝清县城。在大车店住了一天后,蔡尔诚一行开始进入荒原。人多车少路又难走,蔡尔诚只好跟在拖拉机后面 ,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前进。最后,一行人徒步跋涉到达完达山北麓的大孤山脚下。以他们部队番号命名的597农场就在这片冰冷的荒地上。

蔡尔诚在日记中记下了年轻官兵们初到北大荒的头几个月里“三不知”:五六天看不上报,不知国家大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知月日星期;不知肉味。他们是真正的白手起家。五四青 年节休息,蔡尔诚和一个战友决定改善一下伙食,就在田间捡了半斤上一年秋天未收净的黄豆,回去煮熟了,吃了一天多。条件艰苦得不能再艰苦了,但年轻人的心是火热的。经过一天的强 体力劳动后,大家躺在树枝搭起的铺上,身体已经精疲力竭了,轮到充满激情的心灵插上翅膀冲刺飞翔。年轻人们海阔天空地谈论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农场上会有整齐的学校、工厂、商店和 他们各自的家庭……蔡尔诚也设想过自己未来,梦想当一名拖拉机手、车工、钳工、测量员或者农技师。

7月,农场的第一个麦收季节来临了。就在麦收开始的第二天,连续下起了两天两夜的大雨。沉甸甸的麦穗被打倒在地,泡在水里坏掉了。伤心、无奈、气愤,夺走了年轻人的笑声和梦想。

蔡尔诚气冲冲地跑到总场找领导,建议农场办一个气象站。领导很赞同,可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更没有人才,怎么办气象站呢?

蔡尔诚自告奋勇:“我来办!在部队时我当过化学气象侦察员。”

蔡尔诚的话半真半假。在朝鲜战场上,他接触过化学武器的检测不假,但对气象侦察他毫无基础。农场批给他二百元钱,蔡尔诚买了四只温度表,又从废弃的气象站捡回了百叶箱、雨量简, 因陋就简建起了597农场气象站。战友们以为蔡尔诚是义气用事,都不看好农场气象站的前景。蔡尔诚咬牙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超过了半个世纪。

为了做出准确的预报,蔡尔诚天天跑县气象站,把本地过去两年的气象资料全抄了下来,绘成图表进行分析研究。同时,他四处走访老农,逐字逐句地收集他们的经验和气象谚语。经过反复 琢磨,蔡尔诚很快就独立做出了本地气象预报。开始的时候,难免有失误,有些失误还闹出了笑话,遭遇同事的不理解。1965年,蔡尔诚的妻子王学敏被诊断患有精神病。在此后的日子里, 蔡尔诚既要照顾患病的妻子,又要忍受妻子的种种刁难、阻挠,甚至是打骂。其间,蔡尔诚还在北京大学坚持完成了气象学方向的专业学习。

50多年过去了,蔡尔诚已经成了世界知名的气象专家。1995年,他首创“北半球暴雨云型理论”;1996年,他突破了世界强风暴预报的最高水平,把强风暴预报从提前三个半小时改进为提前 十一个小时,把落区范围从十三万五千平方公里缩小精确到三万平方公里。这一年,他还成功地完成了世界首例二十一天的暴雨落区长期预报,落区位置误差不超过一百公里……如今,蔡尔 诚还活跃了气象预测领域。

人物二:飞身扑向火海——向秀丽

火红的劳动年代里,女工向秀丽是无数劳动工人中的一个。她舍身保护国家财产,感动了当时的中国。在她身后,无数诗篇和颂歌如潮水般涌来,赞颂和鼓励这种保卫国家财产、忘我劳动的激情 。向秀丽成为这种精神的符号代表,那个年代无论老幼妇孺都知道,“广东出了个向秀丽”。(《南方日报》:广东出了向秀丽感动中国50年)

1958年12月13日晚,广州何济公制药厂的车间里还亮着灯。三名女工向秀丽、罗秀明、蔡秋梅还在忙碌着。

突然,一瓶无水酒精滑落在地。清脆的玻璃瓶破裂声刺破了夜间的宁静。

向秀丽惊讶地看到无水酒精四周流溢。她们当晚打开了10个煤炉作业,炉火的辐射很快引燃了酒精。车间里迅速出现了一片火海,火势随着酒精的蔓延迅速扩散。车间角落里存放着7桶共60多 公斤、用煤油浸着、易燃易爆的金属钠。如今火势引起金属钠爆炸,足以毁掉整个工厂,并殃及制药厂所在的广州繁华商业区,后果不堪设想。

危如累卵之际,向秀丽抛弃个人安危,和工友罗秀明一起以最快的速度拿毛巾丢在地上吸酒精。单纯吸附还不行,向秀丽就毫不犹豫地用手抓着毛巾拨酒精。很快,向秀丽的双手和上身都被 烈火吞噬了。工友蔡秋梅见状要帮向秀丽扑灭身上的火。向秀丽还在坚持拨酒精,坚决地对蔡秋梅说:“不要管我,赶快叫人来救火。”烈火撕咬着向秀丽的全身,她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楚 ,始终阻挡在酒精和金属钠之间。

抢救的人来了,火被扑灭了,工厂保住了,市区安全了,可向秀丽被严重烧伤了。她全身烧伤的面积高达67%,在医院休克了三天三夜。醒来后,向秀丽开口就问:“金属钠有没有爆炸?工厂 有没有损失?罗秀明有没有受伤?”向秀丽终因伤势过重而光荣牺牲,年仅26岁。

向秀丽,解放前做过婢女、童工、佣工,1948年入广州和平制药厂当临工。1956年公私合营后,向秀丽在广州何济公制药厂当一名包装工。工作上,向秀丽积极努力,埋头苦干,不计报酬, 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文化程度不高的她还通过刻苦钻研,掌握了甲基硫氧嘧啶化学药剂试制操作技术。

广州市人民政府追认向秀丽为革命烈士。《人民日报》介绍向秀丽事迹后,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编后语评价这位普通女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八个字很快成为五六十年代的“ 时髦用语”,普遍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它表达了一个时代对优秀分子的高度赞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22岁的雷锋曾在日记里记载了向秀丽对同时代青年人的影响:“今天文书同志从 团里拿回来几本新书,其中《向秀丽》这本书把我吸引住了。我拿了这本书,一口气读完了10多页,越读越使我感到浑身是劲,越读越使我敬佩,越读越想读……我时时刻刻都要以她为榜样 ,经常对照自己和鞭策自己,把自己锻炼成为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年度人物

蔡尔诚和向秀丽继续表明了五十年代是一个崇尚劳动,歌颂无私奉献的崇高年代。当他们的同龄人都已进入暮年,孙辈都已成为社会中坚的今天,重温当年的奋斗和付出,既是怀旧又是对今 人的鞭策。

蔡尔诚从长江之滨来到冻土地之时,他是响应国家建设号召来的。他们这一代人是抱定扎根黑土地,用一生回报和建设火热年代的心来的,多数人一辈子都生活在黑土地上。他们饿了掏把黄 豆吃,渴了就喝堑沟水,没有叫苦叫累,一心想着为国家多打粮食。坐落在哈尔滨红旗大街175号的北大荒纪念馆有面著名的“故人墙”。墙体上镌刻的是12900多名为开发建设北大荒而献身 的人的名字。墙上有一则大标语: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蔡尔诚只是众多北大荒垦荒中的一员。他的成功除了坚定的志向和不懈的坚持外,还靠顽强的毅力战胜种种不幸和压力。蔡尔诚承受着家庭的不幸、社会的压力和一些别有用心人的迫害,坚 持到了最后。他的观点曾和许多人不一样,他的气象事业曾不被兵团部分人看好,他的成果曾因为某些人的阻挠难以发表,他的资料曾被妻子烧掉,蔡尔诚默默无闻地坚持下来,事实证明他 是正确的。宝剑锋出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历史对人总是公平的。

蔡尔诚的时代里,许多人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忍受着不公正的待遇。其中有人像蔡尔诚一样最终取得了成功,还有人终生平凡,没有取得耀眼的成绩。他们一样是五六十年代的 脊梁。正是他们奠定了我们国家发展的基础,惠及后人。对于那个年代的理想和理想主义者,我们后人应该致以崇高的敬意。

大史记

1958年,《人民日报》记者冯健“在京广、津浦铁路沿线看到这种动人的图景。夜晚,列车在原野上奔驰,不时从成群成列的土高炉、土炼钢炉和土焦炉身旁穿过,旺燃的火焰呼呼作响,映 红了漆黑的夜空”。

这是中国人空前乐观、建设热情空前高涨的一年。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响彻全国。各地的先进事例和先进个人层出不穷。这其中有武汉重型机床厂马学礼的“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 后进就帮”的先进事例总结,传颂全国;也有一些虚假的大新闻,轰动全国。

“大锅饭”开始在1958年的下半年流行开来。随处可见农民携家带小,捧着家里的大大小小的碗往公社的大食堂里赶。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农民不在自己家里吃“小锅饭”,而是成群 结队去公共食堂吃“大锅饭”。农民的口粮也由公社、生产队掌管,后者用集体的力量支持大食堂的运转,总是来人就管饭、吃饭就管够,桌上总是有菜、锅里面条米饭不断。1958年可能是 中国农民到那时为止吃得最饱最好的一年。此外,食堂里还有集体活动和各种宣传,饭桌上还有家长里短和划拳胡侃。文艺界在1958年“适时”地提出了“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诗,人人看 电影,人人能唱歌,人人能画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的口号。大食堂里也涌现了酒足饭饱之后的民间文艺积极分子,可惜没有拿得出来的作品。

遗憾的是,几个月后大食堂的弊端就显现了出来。首先是农村集体没有那么多的粮食供农民敞开肚子吃饭;其次是过早到来的“共产主义享受”让农民丧失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既然干多干少 、干好干坏,都能在大食堂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吃的拿的不比别人少,不比别人差,那为什么还要勤奋认真地劳动呢?过年的时候,多数大食堂都年关难过;到1959年,食堂的伙食待遇明 显降低,一些大食堂“散伙”了。到1961年上半年,大食堂运动在中国宣告彻底终结。

接踵而来的3年饥荒更让1958年的狂热和富足深深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和“大食堂”相联系的“大锅饭”制度却在中国保留了下来,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损害了中国人的思想和斗志。大锅饭制度及其思想让人们消极、过度的依靠集体,等靠要,积极性 逐渐丧失了。至今,我们还在和自己头脑中残存的大锅饭思想做斗争。

同类推荐
  • 五星连云诀

    五星连云诀

    天地如逆旅,光阴如过客,世事本无常,错过的,就当是路过。
  • 战国美人志

    战国美人志

    穿越去战国,变身为纵横家,经历两场改变历史的战争——长平之战,邯郸之围。以三寸之舌闻达于天下,凭三尺青锋威慑于诸侯。公元前266年,一个充满变革的动荡时代。秦、齐、韩、赵、魏、楚、燕,七雄并起于世。英雄美人、诸子百家、王侯将相、贩夫走卒,众生粉墨登场。新的故事由此而起。
  • 三国之张绣传

    三国之张绣传

    曹操道:“后世称某为人妻曹”张绣道“蔡夫人、袁夫人、杜夫人……包括祝融大人,都是某的爱妻”刘备道“某手里有五虎上将”张绣道“哦!那是史书,现在黄忠、赵云、魏延等人都在某麾下,而马超正在考虑中”孙权道“你们尽管拼的你死我活,到时某坐收渔翁之利”张绣道“来戴上这顶绿帽子”孙权气愤道“某要撕了你”……新人新书,求各位大大的支持,万分感谢。
  • 英雄归

    英雄归

    无忧无虑的山村小孩,因为战乱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却一路奇遇,相识当朝皇子,一起征战天下。然而儿女情长,钩心斗角之后,英雄所归何处!
  • 刘阿斗是怎样变成的

    刘阿斗是怎样变成的

    本文主人公因和三国时期的刘后主同名而十分烦恼,毕竟那刘后主在历史上给大众留下的印象就是智力低下,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主人公力图从书中为刘禅翻案,不巧的是一次车祸导致他从现实社会穿越回了三国时代,究竟他能否改变历史,他在古代又如何面对白帝托孤,平定南蛮,出师北伐,蜀国灭亡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呢?他是否最终会回到了现代社会的怀抱,经历了在古代社会的洗礼,主人公刘禅是否会变得成熟睿智,并在自己的人生中大展宏图呢?
热门推荐
  • 上古:皇姑姑

    上古:皇姑姑

    天地初始,混沌初开,有混沌灵泉坐落青丘山旁,聚天地之灵气,凝聚七彩神魂,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
  • 俺之骑士物语

    俺之骑士物语

    骑士是站在队友面前的男人,一个学满加护魔法令自身刀枪不入的傻瓜,别人只会知道谁是打败敌人的人,却无人会问津一个默默承受魔物摧残的傻子,这是一个可怜的独生子被老爸弄至当上骑士的故事。欢迎窥看俺之骑士物语。
  • 偏执大佬的独宠丫头

    偏执大佬的独宠丫头

    【女主奶凶三高护夫】【男主偏执醋桶宠妻】那可是全国最令人仰慕的韩家大少爷啊,身上散发着贵族的气息,清冷到让人无法靠近,所有人都觉得他已经完美到没有人能够配得上他。殊不知,背地里,他其实是在自家院子里被一个女孩揉着脸且不反抗,眼中竟还有笑意的男人!“梓涵,我其实没有你想得那么好,我也会因为你和男生说话而吃醋,也会因为你对其他男生笑而想把你永远关起来,这样…你就只能对我笑了,只能看着我了,你是我的……我不会伤害你的,我会宠着你一辈子的。”“好,我知道了,没关系,那我也宠着你,你也是我的。”
  • 三尺青锋打万界

    三尺青锋打万界

    诸天万界就是干?不服?不好意思,一剑灭之。
  • 数理化通俗演义

    数理化通俗演义

    作者尝试藉文学之力,引起大家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以章回小说的形式,推演自然科学的发展史,回回精彩,篇篇动人。是青少年极好的科学史入门书。这是一本从兴趣入手的软教材和知识拓展教材,作者以栩栩如生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语言,旁征博引的叙述,章回小说的体裁。为枯燥的数理化知识包上了“一层薄薄的糖衣”。帮助学生建立对数理化学习的兴趣,为读者提供了一部难得的科普读物。
  • 道师衍圣

    道师衍圣

    身具道祖血脉的李天真,在一次野外驴行的过程中,身死。触发道祖当年刻画的穿梭法门,激活道祖血脉,获得道祖传承的李天真在获得新生后会有什么改变呢?
  • 传世藏书-史记(下)

    传世藏书-史记(下)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青灯孤煞

    青灯孤煞

    爱一个人有罪吗?没有!爱一个尼姑有罪吗?……该死的,沉默是什么意思?……见鬼,他就是爱上一个尼姑了,怎么样?不怎么样,只是这条路会比寻常人更受罪一点罢了!仅此而已?呃,可能这个一点比寻常的计量要稍微宽泛一点!……
  • 矮人纵横

    矮人纵横

    重生于异世大陆,前路茫茫,虽想随波逐流,无奈身后大浪滔天。只能奋起千钧,率众于战火中觅一桃源。
  • 天天营养百味:热门家常百味

    天天营养百味:热门家常百味

    本书提供的菜谱选用的原料取材方便,制作过程简单易行,让您可以在自家的厨房里,利用最简单的器具,轻松制作出好吃、好看、好营养、好创意的各种家常菜。即使您还是初涉厨事的年轻人,也能快速掌握菜肴制作的原理和精髓,真正体验到烹饪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