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93100000027

第27章 一个人的海洋

我写E-mail给南希,询问她是否认识一个叫杨梅的作者。我在西雅图图书馆读书俱乐部的网页上看到一篇署名杨梅的文章,因为他在海上工作,我就想采访他。南希是当地中文报纸的副刊主编,可能认识他,或者给我一些线索。

那是6月底的西雅图,气温一直上不去,月初还下了一场雪,可谓千树万树雪花开。夏天是去阿拉斯加的好时光,旅游也好,捕鱼也好,阳光下的白云冰山蓝海,光芒四射,好像水晶宫一样。杨梅快走了吧?每年夏天他都去阿拉斯加,已经连续二十多年。我想赶在他离开西雅图之前和他取得联系。

后来我得知,杨梅并不是坐船去阿拉斯加的,也不能一边工作一边游览风景优美的冰山雪川。大海的概念,对于普通人来说,充其量只是海滩,只是站在陆地上看到的一条边沿。即便乘风破浪坐船出海,也只是在海岸线附近的三海里左右。然而杨梅去的是曾经有海盗出没的地方。因此,我对他二十多年的海上生活充满了憧憬,想象着真正的海洋必定是传奇般的历险。

南希回信那天正巧出了太阳,我坐在电脑前打字,阳光暖洋洋地一直在背后爬。

南希回信说:“我认识杨梅。”“这么巧!”我在心里说。南希写道:“杨梅是我的丈夫。”我张大了惊愕的眼睛和嘴巴,只觉得一个遥远的长镜头瞬间变成了特写,好像一个久违的朋友一下子跳到我的面前,让我惊喜一番。南希说:“杨梅走了,等他回来再说吧。”“好”我说,“等他回来。”

飞机从西雅图起飞,把杨梅和他的伙伴带到阿拉斯加最大的都市安克拉奇(Anchorage),再换飞机到达靠近阿拉斯加半岛东岸的荷兰港(Dutch Harbor)。25年前,杨梅第一次到荷兰港机场时,只见云雾蒙蒙,隐隐约约的群山好像要突围而出把他夹在中间。下了飞机向前走去,只见一所陈旧的木屋,有五六只芦花鸡在屋前东啄西寻走来走去,他们就在那里等候行李。如今,荷兰港有居民约3000人,发展出了巨大的水产工业,最出名的鱼是大比目鱼、鳕鱼及鲑鱼;还有植物,草莓类及野生芹菜等。荷兰港是阿拉斯加明太鳕的主要集散地,大多数美国捕捞船在此卸货,每年都有百万磅的水产品运往世界各地。机场跑道铺上了柏油路面,喷气客机波音737也能起降了,荷兰港成为美国北太平洋最为重要的海军空军基地。

杨梅在阿拉斯加渔业科学中心工作,家居西雅图。很多在阿拉斯加工作的渔夫和科研人员都像他一样住在西雅图,因为阿拉斯加没有西雅图繁荣,生活不够方便。美国从1977年施行渔业保育及管理法案以来,海岸线200海里以内的渔业资源都在美国的管辖之内。白令海东半部属美国经济渔业辖区,西半部则属俄罗斯。资源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评估及资源调查,杨梅就是做资源评估和调查的。

每年夏天,一艘由联邦政府租赁的捕鱼船在荷兰港口等着他们。船上除了船长、厨师、驾驶员和两三个水手,就只有他们五个研究人员。船上的房间是给捕鱼者居住的集体宿舍,一间房有四五张床。杨梅和研究伙伴收集渔业标本,每次时长三个星期。

杨梅的航海生活开始于大学毕业那一年,他到船上去实习。杨梅出生在中国台湾,从小想当航海员,可是阴差阳错读了生物系。来美国以后,他在华盛顿大学读渔业专业,终于梦想成真。然而,杨梅回来以后告诉我,真正的海洋无边无际,水浪夹水浪,风暴裹风暴。尤其在白令海,没有蓝天,没有太阳,雾蒙蒙雨蒙蒙,好像视力出了问题。除了偶尔飘过的海鸟,就只有自己脚下的一条船。他说,有个年轻的研究员去了第一次后就不干了,回来辞职换了单位。

见到杨梅是在7月底的一个晚上,他按照中国人的礼仪习惯,带着两盒台湾点心作为见面礼,到朋友的中文学校和我见面。中等个子,温文敦厚、恬静内敛,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如果不是头发中夹杂了些许银丝,一点也看不出他的年龄。

第一次出海,杨梅并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晕船,所以毫无准备。以前,他在台湾的淡海钓鱼时有过晕船的经历,以为也就不过如此。可是,海洋上的晕船是他不敢想象的。首先是头疼,然后是恶心,胃里不舒服,想吐却吐不出来。他赶快躺下来,这才感觉好一点。这个“下马威”确实令人心焦,后面的日子怎么过?接下来,他发现躺着也不行了,非得吐出来才觉得舒服。他准备了一个大塑料袋子放在床头,以备晕船时的不时之需。他硬着头皮去干活,一边干一边吐。因为不干活的话身体就调整不过来,那就意味着海洋生活的终结,就像那个离职的研究员一样。多年以后,即使晕船有所改善,但呕吐仍是家常便饭。有一次,杨梅在甲板上工作,刚吃下去一个汉堡,不到五分钟,便全部吐给了海洋生物。他的一个伙伴甚至没来得及感觉头晕,就把午餐全部吐在了工作台上。

收集资料的工作是繁重的,每到一个区域就要下一网,每网就是几千到几万磅的水产资源。需要分类、记录,给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渔业管理部门根据他们的数据规定某种水产每年捕获的范围和产量。大海在他们手里是可以掂量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海洋资源就会断子绝孙,且不说我们的后代将没有水产可吃,地球的生物链也将遭到破坏,后果不堪设想。

夏天的白令海并不像阿拉斯加那样阳光明媚,也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温暖舒适,天是灰的,海也是灰的。海上生活单调无味,每天穿厚厚的冬装,外套、雨衣、雨裤和雨帽,手戴两层手套。他们把鱼捕上来,作出统计之后,留下标本,其余再送回海中,天天忙得天昏地暗,两手沾满了鱼腥的黏膜。比目鱼离水后仍能生存较长一段时间,它们总是上下扭动身体,把工作台搅得天翻地覆,溅得他们满身满脸都是水。有的工作人员实在受不了,就用拳头狠狠地把比目鱼“修理”一顿。

虽然辛苦,但与当年的海盗甚至今日的渔夫相比,他们还是优越的,至少有足够的食品,还有现代化的仪器设备。

资料记载,海盗吃的食物是一种用麦粉搅成的糨糊,一周吃一次用盐腌制咸得发苦的肉,每天都是配给供水,而且随时都有葬身鱼腹的危险。

白令海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洋,深达四千多米。海域上空强烈的大气活动导致天空经常浓云密布,暴风雪频频。强风激起大浪,形成高达8到12米的凶猛海涛,一朵浪花就能把人击倒。即便是在今天,翻船事故仍时有发生。

我多次问杨梅:“出海是否有危险?”杨梅说得轻描淡写:“你看过电影《完美风暴》吗?”我摇摇头。他说:“和电影里演的一样。”也许是他经历多了,不想细说。

当晚我就去看了电影《完美风暴》,只见雨点像击鼓一样,敲得心惊肉跳;闪电撕裂天空,风裹着暴雨与渔船搏斗,冲天的大浪把船抛向空中,再扔进海底,似乎不把渔船砸成碎片誓不罢休。看了这个故事,我不得不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原来阳光雨露、大地绿洲并非处处都有。台风来时,我们如临大敌,可是在海上,即使有好天气,也是颠簸摇摆,一切都是歪歪扭扭、跌跌撞撞,没有笔直的道路可走。

或许这就是大海的语言,我们不懂,然而杨梅懂。这些年来,他已经习惯于顺着渔船摇摆的倾向纠正自己的步伐。我不由想起有位作家的一篇散文--《不喜欢大海》。文章写道:“生命的力量,有时辉煌壮丽,光芒万丈;有时弱如豆火,一扑就灭。如果对手是大海,谈不上勇气和意志,纯粹是一场生命的赌博。”

二十多年过去了,年年出海,杨梅又是怎样度过的呢?他笑着说:“偶尔见到太阳从浓浓的云层后面射出一缕阳光,就像枯木逢春一样眉开眼笑。记得有一天正趴在船舷上吐,吐得惨不忍睹。问自己为什么要来这白令海受罪?就在这时,一群海豚跃出海面,背黑腹白的流线型身躯以极快的速度穿梭于船首,如同上苍安排的天然表演,看得我心情振奋,忘记了痛苦。正巧,阳光也出来了,前右方是个小长方形的绿色小岛--圣乔治岛。终于见到了陆地,平坦的土地。”这一刻,杨梅告诉自己,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自此以后,海豚就成了他的朋友,时时提醒着他白令海的甘与苦。

“那么吃什么?有中国菜吗?”我问。

杨梅说:“离开家刚上船,一切都很新鲜。头两三天,吃牛排、肋骨、玉米牛肉,都还不错。再往后就思念起中国饭菜来了。有次厨师说今天弄了点蒸饭,我打开锅盖,竟是加了黄油的白饭,勉强吃几口。还有次厨子做了炒饭,我感激涕零,吃到嘴里,味道不对,煮得稀烂。有时候想吃一碗汤面,想得馋极了,就跑到厨房去找,谁知等我打开冰箱,找遍了也找不到中国菜的影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解馋,我就带了生力面和酱瓜罐头上船。但总不好意思在大伙吃饭时我去煮面,再说也怕惹得厨子不高兴。我只能等大家入睡了,再爬起来,拿着家中带来的筷子,在厨房找了碗,把生力面放在微波炉里热三分钟后偷偷地吃。这个秘密不久被发现,大伙儿就给我起了个绰号叫‘面条小子’。”

我又问:“你一定吃了很多海鲜吧,还是最新鲜的?”他笑,说:“很多,但吃多了也会腻的。”我再问:“能带回来吗?”杨梅摇了摇头。后来南希告诉我:“杨梅一回来,我们家就不买海鲜了。市场上的鱼,杨梅怎么看得上?”

他是船上唯一的中国人,没有家乡的食品,但有中国的音乐与歌曲。杨梅曾经在台湾的军队里教唱军歌,有一副好嗓子,他也是西雅图华人合唱队的成员。工作之余,他读金庸的小说,王德威的文学评论,在甲板上吟唱《海霞渔歌》,用中国的精神养料给自己充电。

这就是杨梅,一个人的海洋。

同类推荐
  • 一个不大的房间

    一个不大的房间

    本书记录了作者与作家、书店人等相遇、交往的历程,梳理了值得阅读的优秀图书,阐述了阅读方法,为读者提供阅读指南;通过翔实描述读书活动的准备,与作家、读者的交流过程,讲述了诸多发生在文字之外的故事,体现了一位书店人对工作的热忱和对职业的热爱。书中点滴小事,娓娓道来,蕴含了作者对书业的思考,对于行业交流与探索也颇有启发意义。
  • 听雨夜读

    听雨夜读

    相信我,说这话的不是书商就是书痴。至于有人说读书和吃饭、繁衍一样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那就更不可信。原因很简单,仅以我们中国为例,从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鬼神泣”,就难得有什么书好读,从甲骨文的出现到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这期间的几千年,读书也很难成为普通人的事。读书真正得以普及,还就是这100多年来的事。所以我们今天还真不必妄自菲薄,据说2008年,我国国民人均读书仅458本,但是如果算上报纸、网络,肯定不止这个数。你不能说读报、读网文就不算阅读,虽然的确不算读“书”。但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就一定要读书?
  • 大地之爱:全国广泛开展“母亲水窖”爱心活动

    大地之爱:全国广泛开展“母亲水窖”爱心活动

    共和国故事主要讲述建国以后,我们国家六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它从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方面加以阐述,《大地之爱:全国广泛开展“母亲水窖”爱心活动》主要讲述全国广泛开展“母亲水窖”爱心活动等相关情况。
  • 见闻录:欧文经典散文

    见闻录:欧文经典散文

    散文先贤的贡献灿烂丰饶,必须努力从散文史的高度上把握散文艺术发展脉络,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散文艺术达到的高度和动人魅力。必须从宏观上把握散文名著的经典性。除已知的有显赫地位的公认具有散文文献价值的名著,还应该注意到那些可能存在的缺口,那些不显眼的永恒的文学火种,那些不应该被遗忘的名著,这对于一套系列展示散文名著的丛书是不可缺少的,缺少将是叫人感到遗憾的失误。
  • 遍地开花:国家星火计划全面启动

    遍地开花:国家星火计划全面启动

    《遍地开花:国家星火计划全面启动》选取了24个国家星火计划全面启动前后的重大历史事件,详细讲述了国家星火计划全面启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时光有你皆很甜

    时光有你皆很甜

    成子唯:当我看到她的第一眼起,我就知道,我逃不掉了…郁辰涵:嗯?感觉我被人盯上了。从校园步入社会,全程高甜,友情与爱情暖心治愈,主角配角都有圆满甜甜爱情,每一对各有每一对的特点,不要被甜到长蛀牙哦!嗷呜!
  • 末世是爷创造的

    末世是爷创造的

    2100世纪诞生了类似地球的寸星,生物数量极多,其中数量最多的居民-地人,他们虽类似人类,但性格恶劣,整个寸星无民安居,这时候!由于高考过于紧张而死亡的寸木转生到了寸星,然而,他被寸星的人们再次杀死?
  • 英雄联盟之绝代智将

    英雄联盟之绝代智将

    斯维因手持拐杖,站在堆积成山的尸体上,昂天长叹:我只用一条腿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你们……
  • 道有三生

    道有三生

    三生之幸,前世因,今世缘,未来果,只可惜我已不是我。
  • 神垂

    神垂

    各种匪夷所思,各种女人类型……关于变身的故事。
  • 七公主的少女时代

    七公主的少女时代

    小七后来才知道,原来一些人,一些事,以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 小人物的过往糗事

    小人物的过往糗事

    自小就性格内向自卑的我在成长路上发生的各种糗事一路伴随着我。
  • 寒风文集

    寒风文集

    战将陈赓上党之战邯郸之战战将陈赓一九四六年九月,胡宗南、阎锡山再次对晋南发动联合进攻,阎锡山军队南下夺取灵石。胡宗南军队占领临汾城。企图于洪洞、赵城的狭窄地带击破陈赓所部。陈赓闪开汾河谷地,闪开同蒲铁路,隐蔽地把部队向临汾东北一带调动。夜黑如漆,秋风萧瑟,凉雨凄迷,雨点像坚实的冰弹从高空射下来打到人的脸上,又麻又痛。道路崎岖,泥泞难行,摔得人东倒西歪站不稳脚......本书主要讲述战争时期的军事故事。
  • 魔鬼总裁放我走:魔鬼恋人

    魔鬼总裁放我走:魔鬼恋人

    “老婆,我想你”“老公,我也很想你”“老公你什么时候回来”“乖在等几天,很快就回来了”3个月前,顾染陌对南宫梓辰只有恨。3个月后,顾染陌满世界追着南宫梓辰跑。他们的爱情道路上面,会不会开花结果呢?此文有宠也有虐。欢迎喜欢的宝贝们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