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90600000085

第85章 明法解第六十七(1)

明主者,有术数而不可欺也,审于法禁而不可犯也。察于分职而不可乱也。故群臣不敢行其私,贵臣不得蔽贱,近者不得塞远,孤寡老弱不失其所职①,竟内明辨而不相逾越。此之谓治国。故《明法》曰:“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

明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私术者,下之所以侵上乱主也。故法废而私行,则人主孤特而独立,人臣群党而成朋。如此则主弱而臣强,此之谓乱国。故《明法》曰:“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

明主在上位,有必治之势,则群臣不敢为非。是故群臣之不敢欺主者,非爱主也,以畏主之威势也;百姓之争用,非以爱主也,是畏主之法令也。故明主操必胜之数,以治必用之民;处必尊之势,以制必服之臣。故令行禁止,主尊而臣卑。故《明法》曰:“尊君卑臣,非亲也,以势胜也。”

明主之治也,县②爵禄以劝其民,民有利于上,故主有以使之;立刑罚以威其下,下有畏于上,故主有以牧之。故无爵禄则主无以劝民,无刑罚则主无以威众。故人臣之行理奉命者,非以爱主也,且以就利而避害也;百官之奉法无奸者,非以爱主也,欲以受爵禄而避罚也。故《明法》曰:“百官论职,非惠也,刑罚必也。”

人主者,擅生杀,处威势,操令行禁止之柄以御其群臣,此主道也。人臣者,处卑贱,奉主令,守本任,治分职,此臣道也。故主行臣道则乱,臣行主道则危。故上下无分,君臣共道,乱之本也。故《明法》曰:“君臣共道则乱。”

人臣之所以畏恐而谨事主者,以欲生而恶死也。使人不欲生,不恶死,则不可得而制也。夫生杀之柄,专在大臣,而主不危者,未尝有也。故治乱不以法断而决于重臣,生杀之柄不制于主而在群下,此寄生之主也。故人主专以其威势予人,则必有劫杀之患;专以其法制予人,则必有乱亡之祸。如此者,亡主之道也。故《明法》曰:“专授则失。”

[注释]

①职:常,指供俸。②县:通“悬”,设立。

[译文]

贤明的君主,懂得术数而不能相欺,审知法禁而不能违反,明察上下职事而不为迷惑。所以,群臣不敢谋私,贵臣不能压制贱民,近者不能阻止远者,孤寡老弱不会缺乏日常供应,国内制度清楚不会互相僭越。这就称为治国。因此,《明法》篇说:“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

通于君主之道,就会用法来统一民众派遣臣下。私术,则是臣下用来违反朝廷、干扰君主的。法度废止而私术推行,人主就势单力薄而身陷孤立,群臣则拉帮结派而形成党羽。这样,主弱而臣强,就称为乱国。因此《明法》篇说:“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

明主在高位,有铁腕统治和威势,群臣就不敢为所欲为。因此群臣不敢欺主,并不是因喜欢君主,而是畏惧君主的威势。百姓争着为君主尽力,也不是因为喜欢君主,而是畏惧君主的法令。因此,明王筹划着必胜的策略,来统治不得不尽力的民众;拥有真正尊严的威势,来控制不得不听从的臣子。因而令行制止,主尊而臣卑。因此《明法》篇说:“尊君卑臣,非计亲也,以势胜也。”

明主的治理方法,一方面悬爵位禄赏来奖励民众,民众得利于君主,所以君主能使用他们。另一方面立刑罚来震慑下民,下民恐惧于君主,所以君主能治理他们。因此,没有爵禄,君主就没办法奖励民众;没有刑罚,君主就没法震慑民众。所以人臣守法奉命,并不是喜欢君主,而是在于趋利避害。百官守法无奸,并不是由于爱君,而是希望留住爵禄避免刑罚。因此《明法》篇说:“百官论职,非惠也,刑罚必也。”

君主,专擅生杀,据有威势,掌握令行禁止的大权来驾御他的群臣,这就是为君之道。人臣,处在下位,奉行君令,严守本身职责,做好分内工作,这就是为臣之道。君行臣道则陷于混乱,臣行君道则陷于危亡。所以,上下没有分别,君道与臣道混同,是乱国的根本。所以,《明法》篇说:“君臣共道则乱。”

人臣之所以惶恐而谨慎地侍奉君主,是因为要求生存而害怕死亡。假使人们都不要求生存,都不怕死,那就无法控制了。生杀之权专在大臣之手,而君主不危亡的事,是没有的。所以,国家治乱如不取决法度,而是由重臣决定;生杀权柄如不掌握在君主手中,而是旁落在下面,这就是寄生的君主。所以,为人君主专愿把权势送给别人,就一定有被劫杀的忧患;专愿把法度送给别人,就一定有乱亡的祸事。所有这些都是亡国之君所走的道路。所以,《明法》篇说:“专授则失。”

凡为主而不得行其令,废法而恣群臣,威严已废,权势已夺,令不得出,群臣弗为用,百姓弗为使,竟内之众不制,则国非其国而民非其民。如此者,灭主之道也。故《明法》曰:“令本不出谓之灭。”

明主之道,卑贱不待尊贵而见,大臣不因左右而进,百官条通①,群臣显见。有罚者主见其罪,有赏者主知其功。见知不悖,赏罚不差。有不蔽之术,故无壅遏之患。乱主则不然,法令不得至于民,疏远鬲闭而不得闻。如此者,壅主之道也。故《明法》曰:“令出而留谓之壅。”

人臣之所以乘而为奸者,擅主也。臣有擅主者,则主令不得行,而下情不上通。人臣之力,能鬲君臣之间,而使美恶之情不扬闻,祸福之事不通彻,人主迷惑而无从悟,如此者,塞主之道也。故《明法》曰:“下情不上通谓之塞。”

明主者,兼听独断,多其门户。群臣之道,下得明上,贱得言贵。故奸人不敢欺。乱主则不然,听无术数,断事不以参伍。欲无能之士上通,邪枉之臣专国,主明蔽而聪塞,忠臣之欲谋谏者不得进。如此者,侵主之道也。故《明法》曰:“下情上而道止,谓之侵。”

人主之治国也,莫不有法令赏罚。是故其法令明而赏罚之所立者当,则主尊显而奸不生;其法令逆而赏罚之所立者不当,则群臣立私而壅塞之,朋党而劫杀之。故《明法》曰:“灭、塞、侵、壅之所生,从法之不立也。”

法度者,主之所以制天下而禁奸邪也,所以牧领海内而奉宗庙也。私意者,所以生乱长奸而害公正也,所以壅蔽失正而危亡也。故法度行则国治,私意行则国乱。明主虽心之所爱而无功者不赏也,虽心之所憎而无罪者弗罚也。案②法式而验得失,非法度不留意焉。故《明法》曰:“先王之治国也,不淫意于法之外。”

[注释]

①百官条通:与百官的联系通畅。条,通达。②案:依据。

[译文]

凡是作为君主而不得行其政令,法度废止而对群臣放纵,威严已经丧失,权势已被夺取,政令不发出,群臣不被使用,百姓不被使用,国内的民众不能被支配,那么,国就不是归属他的国,民也不是归属他的民。这种情况,就是被欺灭君主的世道。因此《明法》篇说:“法令本来就没有颁布出去,称为‘灭’”。

明君的做法,接触下层人士不等候贵臣介绍,进用国家大臣不依赖左右进言,对百官的联系是通畅的,对群臣的了解是清楚的。对受罚的,君主清楚他的罪;对受赏的,君主明白他的功。所见与所知没有失误,所赏与所罚没有错误。因为他有不受欺骗的办法,因此没有被“壅遏”的忧患。昏君就不是这样,他的法令通不到人民群众,被疏远隔绝而不得了解情况。这种情况,乃是被阻塞的君主的世道。因此《明法》篇说,“政令发出后而中途停止,称为‘壅’”。

人臣之所以能篡权行恶,是因为夺得君权。人臣中一有夺得君权的,君令就不能落实,下情就不可上通。以人臣的力量,就能隔绝在君臣之间,使好坏的情况不得出现,祸福的事例不得上报,人君迷惑而无从觉醒,这种情况,便是被封闭的君主的世道。因此《明法》篇说:“下情不能上达称为‘塞’。”

明君,多听独断,听从意见的门户是很多的。对群臣的政策,也是下级能够提醒上级,贱者能够评论贵者。因此奸臣不敢对他欺骗。昏君则不是这样,了解情况没有办法,判断事情又不用查究验证。因此,无能的人爬上来,邪曲之臣掌政,君主的视听被欺骗阻塞,忠臣想要出谋进谏的,又不得任用。这种情况,乃是被夺取的君主的世道。因此《明法》篇说:“下情上达时中途停息,称为‘侵’”。道止谓之侵。”

人君治国,没有不具足法令和赏罚的。因此,法令明确而赏罚规定合适,君主就显贵而不出奸臣;法令错误而赏罚规定不合适,群臣就一方面行私而蒙蔽君主,另方面结党而弑杀君主。因此《明法》篇说:“灭、塞、侵、壅情况的出现,是由于法度没有建立。”

法度,是君主用来掌控天下而禁止奸邪的,是用来治理海内而奉事宗庙的。私意,是能够产生祸乱、滋长奸邪而损害公正原则的,是能够蒙蔽君主、失去正道而造成危亡的。法度推行则国治,私意推行则国乱。圣明君主,虽对自己偏爱的人,无功也不赏;虽对自己厌恶的人,无罪也不罚,按照法度规程来检查得失,与法度无关的事是不关注的。因此《明法》篇说:“先王治国,不在法度之外花费心神。”

明主之治国也,案其当宜,行其正理。故其当赏者,群臣不得辞也;其当罚者,群臣不敢避也。夫赏功诛罪,所以为天下致利除害也,草茅弗去,则害禾谷;盗贼弗诛,则伤良民。夫舍公法而行私惠,则是利奸邪而长暴乱也。行私惠而赏无功,则是使民偷幸而望于上也;行私惠而赦有罪,则是使民轻上而易为非也。夫舍公法用私惠,明主不为也。故《明法》曰:“不为惠于法之内。”

凡人主莫不欲其民之用也。使民用者,必法立而令行也。故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故贫者非不欲夺富者财也,然而不敢者,法不使也;强者非不能暴弱也,然而不敢者,畏法诛也。故百官之事,案之以法,则奸不生;暴慢之人,诛之以刑,则祸不起;群臣并进,策之以数①,则私无所立。故《明法》曰:“动无非法者,所以禁过而外私也。”

人主之所以制臣下者,威势也。故威势在下,则主制于臣;威势在上,则臣制于主。夫蔽主者,非塞其门守其户也,然而令不行、禁不止、所欲不得者,失其威势也。故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敬;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听。故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明法》曰:“威不两错,政不二门。”

明主者,一度量,立表仪,而坚守之。故令下而民从。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吏者,民之所悬命也。故明主之治也,当于法者赏之,违于法者诛之。故以法诛罪,则民就死而不怨;以法量功,则民受赏而无德②也。”此以法举错之功也。故《明法》曰:“以法治国,则举错而已。”

明主者,有法度之制,故群臣皆出于方正之治而不敢为奸。百姓知主之从事于法也,故吏之所使者,有法则民从之,无法则止。民以法与吏相距,下以法与上从事,故诈伪之人不得欺其主,嫉妒之人不得用其贼心,谗谀之人不得施其巧。千里之外,不敢擅为非。故《明法》曰:“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诈伪。”

[注释]

①数:政第法令。②无德:不必感激。德:感德,感激。

[译文]

英明君主治国,总是依照切合实际的精神,推行合乎事理的法令。因此该赏赐的,群臣不得辞退;该惩罚的,群臣不敢避开。赏赐有功惩罚有罪,是用来为天下兴利除弊的。杂草不清除,就不利禾苗的生长;盗贼不惩罚,就损害良民的利益。废弃国家的公法而实行个人的私惠,这就有利于奸邪而滋长暴乱。实行私惠赏赐无功,这使百姓探求侥幸而又怨恨朝廷;推行私惠免除有罪,这使百姓轻视朝廷而又随便去做非法的事。废弃国家的公法而利用个人的私惠,英明君主是不做的。因此《明法》篇说:“不在法度之内枉法施恩。”

凡是君主没有不要百姓为他尽力的。要使百姓为君主尽力,必须要建立法制实行政令。所以治国利用民众没有比法制更好的了,制止放荡阻止暴行没有比刑罚更好的了。所以贫者不是不想侵占富者的财物,而是不敢,是因为法制不准许;强者不是不能用暴力欺负弱者,而是不敢,是因为畏惧受到法制的惩罚。所以百官的职责,用法制来考察他,奸邪就不会出现;残暴怠慢的人,用刑罚来惩罚他,祸患就不会起来;群臣同时进用,用政纪监督他们,私术就没有地方能够建立。因此《明法》篇说:“举措不离法度,是为了制止过失和除去私念。”

人主之所以能支配臣下,靠的是权势。因此,权势在下,君主就受制于臣;权势在上,臣子就受制于君。欺骗君主,并不是阻塞其门、关闭其户,而是使他令不能行、禁不能止,所求而不得,丧失其权势。因此,权势独占于君,则群臣畏惧;法度政令公布于君,则天下敬畏。因为权势散布于臣子,命令就无法实行;法律政令出于臣子,民众就不会服从。因此,明主管理天下,权势独占于君,而不与臣下共分;法律政令独制于主,而不准出自臣下。因此《明法》篇说:“权势不能由两人占有,政策不能来自两门。”

明主,确立标准,确立仪表,而坚决保护它们。因此,命令一下而人民听从。法,是天下的规章,万事的仪表规则。官吏,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因此明君治国,对符合法令的就奖赏,对违背法令的就惩罚。依法治罪,民虽赴死也不憎恨;按法量功,民虽受赏也没必要感恩戴德。这就是依法办事的效用。因此《明法》篇说:“以法治国,按法度来处置问题就行了。”

圣明君主,有法度约束臣民,所以群臣都按照正确的方针治事,不敢从中为奸。百姓明白君主依法办事,所以官吏对他们的派遣,合乎法理的就服从,不合法理的就不从。民众应用法律,与官吏互相关联,下面依照法度,与上面一同共事。所以,奸诈之人不能蒙蔽君主,嫉妒之人不可用其贼心,谗谀之人不能用其巧诈,千里之外的人也不敢私自为非作歹。因此《明法》篇说:“有了法律来制者,人们就不可用诈伪来取巧。”

权衡者,所以起轻重之数也。然而人不事者,非心恶利也。权不能为之多少其数,而衡不能为之轻重其量也。人知事权衡之无益,故不事也。故明主在上位,则官不得枉法,吏不得为私,民知事吏之无益,故财货不行于吏。权衡平正而待物,故奸诈之人不得行其私。故《明法》曰:“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

尺寸寻丈者,所以得长短之情也。故以尺寸量短长,则万举而万不失矣。是故尺寸之度,虽富贵众强,不为益长;虽贫贱卑辱,不为损短。公平而无所偏,故奸诈之人不能误也。故《明法》曰:“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

国之所以乱者,废事情而任非誉也。故明主之听也,言者责之以其实,誉人者试之以其官。言而无实者,诛;吏而乱官者,诛。是故虚言不敢进,不肖者不敢受官。乱主则不然,听言而不督其实,故群臣以虚誉进其党;任官而不责其功,故愚污之吏在庭。如此则群臣相推以美名,相假以功伐,务多其佼而不为主用。故《明法》曰:“主释法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矣;以党举官,则民务佼而不求用矣。”

乱主不察臣之功劳,誉众者,则赏之;不审其罪过,毁众者,则罚之。如此者,则邪臣无功而得赏,忠正无罪而有罚。故功多而无赏,则臣不务尽力;行正而有罚,则贤圣无从竭能;行货财而得爵禄,则污辱之人在官;寄托之人不肖而位尊,则民倍公法而趋有势。如此,则悫愿①之人失其职,而廉洁之吏失其治。故《明法》曰:“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而以毁为罚也。”

平吏之治官也,行法而无私,则奸臣不得其利焉。此奸臣之所务伤②也。人主不参验其罪过,以无实之言诛之,则人臣不能无事贵重而求推誉,以避刑罚而受禄赏焉。故《明法》曰:“喜赏恶罚之人,离公道而行私术矣。”

同类推荐
  • 小窗幽记(国学大书院)

    小窗幽记(国学大书院)

    立德修身的恒言警句为学立业的至理名言《小窗幽记》为陈眉公所著的修身处世格言,条条都是人生的回味和处世的领悟,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人生态度,又兼容了佛家超凡脱俗和道家清静无为的智慧,历来被称为修身养性、提升自我修养的佳作。
  • 易经的智慧:易经大全会解

    易经的智慧:易经大全会解

    本书的目的,正在于解析易经智慧对于成就人生事业的重要意义。本书对照易经中的卦象、卦辞、爻辞、彖传、象传等内容,将易学家的代表性阐释集在一处,可以说是一本易经智慧解读大全,十分便于读者阅读和了解易经全貌。
  • 精进:极简论语

    精进:极简论语

    王蒙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读本,凝聚数十年读书心得与人生经验,直达《论语》精华内核。在本书中,王蒙打破《论语》千年不变的全文阅读模式,重新进行梳理,将孔子智慧中的精髓以简练的文字展现给读者。本书共分九大章,以“读《论语》,我们读什么”开篇,从人生规划、识人待人、学习之道、工作管理、社交表达、家庭关系六大方面切入,收于人生十戒,以“读《论语》,我们学到了什么”结尾,以全新的脉络串联起240条《论语》精华文字,每一页每一条都是硬核干货。本书轻巧便携,每页一个独立主题,可以随时翻阅,获得《论语》中人生精进的智慧。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智先生把阳明心学和王阳明的一生融合在了一起,传记+心学的解析,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罗智先生总结了以往作品的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形式创作本书,全书内容轻松易读、见解独到,囊括了《传习录》的全书精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艺性,都较以往更上一层,是难得的阳明心学上佳之作。
  • 每天一堂哈佛哲学课

    每天一堂哈佛哲学课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大学自1636年建立以来,培养出了无数的大师级学者。他们在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与哈佛本身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哈佛精神。哈佛精神告诉我们,智慧的力量是庞大无比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我们面临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要想让自己少走一点弯路,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热门推荐
  • 杨小西的吃货人生

    杨小西的吃货人生

    “吃货系统,正式开启~”苦逼穿越仔杨小西在听到脑子里面这电子合成音的时候,激动得是热泪盈眶。“苍天啊,大帝啊,我终于也有系统了啊。”“穿越了整整二十一年,我杨小西终于咸鱼翻身了啊。”(这是一个苦逼穿越仔咸鱼翻身的故事,以吃修炼,以吃正道)
  • 贞茗是离尽漓淋

    贞茗是离尽漓淋

    “从来不管我的你,也许也是让我有了今天的成就的要点。”她看着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老人,叹了口气。“是你先抛弃了我。”她头也不回的走了,但她的脸上多了些东西--眼泪,她没有什么伤心的表情,缓缓走出了门。
  • 奔赴他的未来

    奔赴他的未来

    在三岁的季乖晚在幼儿园遇见方昼时,她觉得,这个男孩子也太善良了趴!在三岁的方昼眼里,这个穿裙子的男孩子哭起来真讨厌。讨厌到,想欺负。当季乖晚知道那个善良的一塌糊涂的小哥哥住隔壁时,她兴冲冲地去敲门。还没开口,门又被关上了。哦,男孩子脾气不好啊。尽管善良的人设崩塌,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再一次对别人下了定义。可!季乖晚就觉得,他——方昼。天下第一可爱!所有褒义词用在他身上,都不够,他是全宇宙。当方昼知道季乖晚是个女孩子时,人设崩塌!那个剪着过耳小短发,整天叫他哥哥的小弟,是女孩!他想,他需要关门冷静冷静。于是义无反顾的关上了门,掉下了失去小老弟的眼泪。他想,他不要去幼儿园了……面对他。不,是她,太困难了!
  • 灵霸天下

    灵霸天下

    “天生万物,万物平等,现在看来,在这个世界之中,原本就没有平等,只有实力才是最有力,最有效的说话方式。”韩砜只是微微的一笑,大声吼道“既然实力说明一切,那么就让我的实力,来改变这一切,改变一个平等的世界。”说罢,韩砜傲然的身体,冲向了滚滚雷云之中。韩砜,一个现代天才少年,无意中穿越到了彼岸大陆,这里是地球的折叠空间,更是水火二神大战时分裂出去的时代。灵神器,传说中的灵神器,是否真的能够破开空间?是否真的能将韩砜推向下一个巅峰!
  • 大佬们的团宠也是大佬

    大佬们的团宠也是大佬

    女主大佬,马甲多(1v1双洁)女主没抑郁症和自闭症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人格分裂,后期会好苏云糖与家人走撒后,十三年后被找回大佬爸爸是五大家族苏家家主妈妈是五大家族韩家的大小姐大哥苏寒北是苏氏CEO二哥苏宇昊是电竞选手Q和赛车手三哥苏阎是黑客M和影帝四哥苏浩辰是学校大名鼎鼎的校草与物理学家这些大佬都超级高冷后来……遇到了她…大哥:小妹,来这张卡给你,不够再向我要二哥:小妹,乖,车给你随便玩,坏了也没事三哥:小妹,要是有人欺负你告诉哥,我黑他电脑四哥:小妹,哥…………
  • 无法原谅

    无法原谅

    温雅因为自己男朋友的谎言代替他做了牢,在狱里面温雅经常受到欺负,但是还是一心一意的在狱里面等待着自己男朋友来救自己出去。被沈华撞死的女生是林泽夜的女朋友,为了给自己的女朋友报仇,林泽夜费劲心思的查到了肇事凶手,并且在温雅被假释之后经常刁难她。后来,在慢慢的相处当中林泽夜发现了温雅的善良爱上了她,并用心让温雅慢慢的放下了自己的罪恶感,和自己走在了一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愿你灿烂似繁星

    愿你灿烂似繁星

    沈繁星是沈氏的继承人,她有一个强大的对手顾氏,她和顾氏继承人顾璟宸狭路相逢,相爱相杀。可就当沈繁星与顾璟宸即将踏入婚姻殿堂时,潜伏已久的林家大小姐回国,林洛雪是顾璟宸的青梅竹马,是众人眼中当之无愧的一对。但林洛雪嫉妒心极强,差点毁掉沈繁星清白。在林洛雪父母的逼迫和顾璟宸对她的怨恨下,沈繁星流落国外,三年后强势回归,狂虐心机女,抢回顾璟宸……(本书有虐有甜,敬请期待)
  • 毒医救世小妖女

    毒医救世小妖女

    五六岁的辛韶笑靥如花:“签了这份卖身契,你就是我的人啦!”傲娇腹黑,君临天下的黎戮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一个谷里长大的乡野丫头坑了。她变着法子扮猪吃老虎地坑他,缚灵契,血印,一坑再坑,边坑边宠,亲手养出一个二十四孝童养夫。他体内有赤火噬主?好办,她帮他镇压。他是外人?好说,她把他变成内人。至于其他跳梁小丑,不急不急,见一个,废一个!【1V1处】一个青梅竹马,双双强大腹黑,互撩互宠,一路虐渣,顺道指点江山,把事业办了的故事。PS:新文各种求,各种跪求!!Orz!!
  • 与黑暗追逐

    与黑暗追逐

    二十年前,莫寒地父亲因为调查案件,牵引出一个叫裁判所地组织,意外身亡。莫寒为了调查父亲死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