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90600000035

第35章 霸言第二十三(2)

千乘之国假如管理得当,也能够使诸侯屈服,统治天下。万乘之国假如管理不当,也可能失去国家。天下都已管理独独自己动乱,将会失去国家;诸侯都能团结单单自己独立,将会失去国家;邻国都在守卫单单自己毫无准备,将会失去国家。这三种情况是亡国的预兆。国家大而功绩小,国家地位与功绩同小;国家小而业绩大,国家将逐渐扩大。国家扩大而无所用处,会重新缩小;国家强大而不事管理,会重新弱小;百姓人多而不加管理,会重新变少;地位高贵而不讲礼节,能够变为贱;权大而超出规范,能够变为轻;家富而骄奢淫逸,能够变为贫。因此看一个国家,要看国君怎样;看一个军队,要看将领怎样;看一国军备,要看农田怎样。假如国君似明而非明,将领似贤而非贤,人民好似耕而不耕,丧失这三个应守的条件,国家就不能保存了。土地广阔而无所用处,称为土地盈满;百姓繁多而不加管理,称为人口盈满;军队威严而作风败坏,称为武备盈满。这三种盈满没有得到阻止,就将失去国家。土地广阔而不耕种,就相当于丧失了土地;卿相尊贵而不屈服,就相当于丧失了卿相;百姓繁多而不亲君,就相当于丧失了百姓。

无地而求富贵者,悲伤;无德而想称王者,危险;付出浅薄而求回报厚重者,孤立。上面权小而下面权大,国土小而都城大,就将有被杀之祸。一定要主尊贵臣卑微,上威严下尊敬,让行人佩服的,才是治国的最佳水平。假如天下有两个天子,天下就不能管理;一国有两个君主,国家就很难管理;一家有两个父亲,家庭就很难管理。政令不来自高层就无人执行,不专出君主就无人服从。尧、舜时的百姓,不是生来就服从管理;桀、纣时的百姓,不是生来就要谋反。管理还是混乱都决定于君主。霸王之业的起始,就要以百姓为本体。百姓管理则国家稳定,百姓叛乱则国家危险。所以君主贤明则臣下敬服,政治宽松则百姓乐居本土,教化和谐则士兵敢胜敌人,任用能人则百事得治,亲近仁人则君主不危,使用贤士则诸侯亲近。

霸王之形,德义胜之,智谋胜之,兵战胜之,地形胜之,动作胜之,故王之。夫善用国者,因其大国之重,以其势小之;因强国之权,以其势弱之;因重国之形,以其势轻之。强国众,合强以攻弱,以图霸。强国少,合小以攻大,以图王。强国众,而言王势者,愚人之智也;强国少,而施霸道者,败事之谋也。夫神圣视天下之形,知动静之时;视先后之称,知祸福之门。强国众,先举者危,后举者利。强国少,先举者王,后举者亡。战国众,后举可以霸;战国少,先举可以王。

夫王者之心,方而不最①,列不让贤②,贤不齿③第择众,是贪大物也。是以王之形大也。夫先王之争天下也以方正,其立之也以整齐,其理之也以平易。立政出令用人道,施爵禄用地道,举大事用天道。是故先王之伐也,伐逆不伐顺,伐险不伐易,伐过不伐不及。四封之内,以正使之;诸侯之会,以权致之。近而不服者,以地患之④;远而不听者,以形危之。二而伐之,武也;服而舍之,文也;文武具满,德也。夫轻重强弱之形,诸侯合则强,孤则弱。骥之材而百马伐之,骥必罢矣。强最一伐,而天下攻之,国必弱矣。强国得之也以收小,其失之也以恃强。小国得之也以制节,其失之也以离强。夫国小大有谋,强弱有形。服近而强远,王国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以负海攻负海,中国之形也;折节事强以避罪,小国之形也。自古以至今,未尝有能先作难,违时易形以立功名者;无有常先作难,违时易形而不败者也。夫欲臣伐君,正四海者,不可以兵独攻而取也。必先定谋虑,便地形,利权称,亲与国,视时而动,王者之术也。夫先王之伐也,举之必义,用之必暴,相形而知可,量力而知攻,考得而知时。是故先王之伐也,必先战而后攻,先攻而后取地。故善攻者,料众以攻众,料食以攻食,料备以攻备。以众攻众,众存不攻;以食攻食,食存不攻;以备攻备,备存不攻。释实而攻虚,释坚而攻膬,释难而攻易。

[注释]

①方而不最:方正而不走极端。②列不让贤:授爵禄不排斥贤人。③齿第:年龄与地位。④以地患之:指削其封地以为打击手段。

[译文]

霸王之业的情形是:在推行德义的地方处于优胜,在应用智谋的地方处于优胜,在兴兵打仗的方面处于优胜,在使用地形方面处于优胜,在行动机遇方面处于优胜,因此能称王天下。擅长治国的君主,应用大国的势力,并顺其势减小它;应用强国的威势,并顺其势减弱它;应用重国的地位,并顺其势减小它。天下强国多,就结合强国来攻伐弱国,以成就霸业;天下强国少,就结合小国来攻伐大国,以成就王业。强国多之时,讨论王业是笨拙之人的想法;强国少之时,实行霸道是败丧事业的计谋。圣明的君主,察看天下的形势,掌控动静的时机;看清前后机宜而后知道祸福门路。强国多时事先行动的危险,而后行动的得利;强国少时事先行动的称王,后来行动的失败。参战国多时,后行动的能够称霸;参战国少时,先行动的能够称王。

王者之心,正直而不走极端。封爵不排除贤才,选贤才不关心年龄地位,这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因此王业的情形是伟大的。先王以正直之心去夺取天下,以完整的措施去建设天下,以平易的政策去管理天下。发布命令符合人心,给予爵禄公平无私,举办大事顺从天时。所以先王进行讨伐,都是伐逆反不伐听从,伐凶险不伐平易,伐超过的不伐不及的。本国之内,用政令来控制;聚集诸侯,用权力来集合。对近而不服的国家,用攻占土地来损害它;对远而不服的国家,用强大阵势来胁迫它。有二心的就去讨伐,这是武;服从的就宽容,这是文;文武兼备,这即是德。对于国家的轻重强弱,诸侯们团结起来就强,独立就弱。骐骥之类的骏马,用百马交替与它竞赛,它也定会疲倦;称强一代的国家,天下各国都去攻伐它,它也定会减弱。强国的正确做法是包容小国,它的过失是自认为强大;小国的正确做法是低头听从强国,它的过失是挣脱强国。国家不论大小,都有自己的谋略;不论强弱,都有自己的状况。征服近国而胁迫远国,是保持称王之国的状况;团结小国攻打大国,是维持势均力敌的状况,用靠海之国攻打靠海之国,是维持中原各国的状况;低头屈服强国以免受罪罚,是维持小国的状况。古往今来,没有抢先发难、违反时机、改变形势而能树立功名的。想要以臣下的地位征伐君主,辅正天下,不能只靠战斗获胜,而一定要先定策略,占领有利地形,衡量利害关系,增强盟国友谊,然后伺机行动,这才是王者的谋略。先王进行讨伐,起兵必定符合正义,用兵必定行动凶猛,依据形势而决定能否,依据实力而决定攻取,关注得失而决定时机。所以先王进行讨伐,必定先交战而后攻击,先攻击而后取地。所以擅长攻击的,都要计划好双方的人数、粮食和设备。以人对人,加入敌方人数有多,不可攻击;以粮对粮,假如敌方粮食有多,不可攻击;以装备对装备,假如敌方装备有多,也不可攻击。应当避实攻虚,避坚攻弱,避难攻易。

夫抟国不在敦古,治世不在善故①,霸王不在成典。夫举失而国危,形过而权倒,谋易而祸及,计得而强信,功得而名从,权重而令行,固其数也。

夫争强之国,必先争谋,争形,争权。令人主一喜一怒者,谋也;令国一轻一重者,形也;令兵一进一退者,权也。故精于谋则人主之愿可得,而令可行也;精于形,则大国之地可夺,强国之兵可圉也;精于权,则天下之兵可齐②,诸侯之君可朝也。夫神圣视天下之形,知世之所谋,知兵之所攻,知地之所归,知令之所加矣。夫兵攻所憎而利之,此邻国之所不亲也。权动所恶,而实寡归者,强。擅破一国,强在后世者,王。擅破一国,强在邻国者,亡。

[注释]

①善故:善于推行心法。②齐:翦除,斩除。

[译文]

掌控国家不在于敦守古道,治世不在于熟知旧事,成王成霸不在于剽窃典故。举措不当国家就会危难,失去形势权力就会颠覆,谋事敷衍则招祸,计划得当则发挥强力,功得则名誉接踵而来,权重则命令容易实行,这些都是常规。

凡是好强的国家,必先竞争计谋,竞争态势,竞争权威。使人君有喜有怒,在计谋;使国家有轻有重,在态势;使军队有进有退,在权力。因此通晓谋略,则君主的心愿能够实现,政令能够推展;通晓形势,则大国的土地能够侵占,强国的军队能够抵抗;通晓权力,则天下的战争能够禁止,诸侯各国的君主可使朝见。圣明的君主察看天下的形势,就能够掌控现世的谋略,掌控军队的行动,掌控土地的归属,掌控命令的对象。攻打厌恶的敌国而自己获利,邻国就不会亲附。以权势攻打厌恶之国而实利少归自己的,能够成为强国;专攻一国,能守其强并传于后世的,能够实现王业;专攻一国,不能守强并归于邻国的,必将走向危亡。

同类推荐
  • 周易(国学大书院)

    周易(国学大书院)

    智慧中的智慧预测学中的行为学《周易》是群经之首,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谋略中之谋略。从《周易》中,哲学家看到辩证思维,史学家看到历史兴衰,政治家看到治世方略,军事家可参悟兵法,企业家亦可从中找到经营的方法,同样,芸芸众生也可将其视为为人处世、提高修养的不二法宝。本书将《周易》的六十四卦分别予以详细解读,每卦独立自成一体,各节皆有原文、译文、启示,每卦之后附有中外著名事例,以期抛砖引玉之效。《周易》一书作为中国早熟的思想文化体系,它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已为世所公认。《周易》被称为六经之首,就是一种证明。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马可是主义哲学扬弃了对于经验概念的这两种抽象规定,把它改造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与它作为寄出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使唯物主义获得了现代的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的物质实践活动原则,就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现实的能动性原则。
  •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歌德及其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认识歌德的范围和视野,推进了对歌德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探讨了歌德对中国的认识,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中国对歌德的接受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分析了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得到的评价和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以及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从歌德作品和思想那里所获得的启迪和思想源泉。
  • 魏晋玄学会要

    魏晋玄学会要

    本书采用传统史书会要(主题)的体例,对存世的魏晋玄学史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搜集、归类和整理,这些史料见于正史、文集、笔记等各类文献中,经过作者长时期地收集和整理,本书成为魏晋玄学文献的渊薮,为研究者和读者了解魏晋玄学的面貌提供了方便,因而具有显著的学术意义。
  •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内心的丰盈富足会成为一种能量,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本书以佛门智慧为指引,引领人们从做人、做事、行善、经营财富和名利、经营情感等方面平衡身心,迎接富足,并在富足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财富观和爱情观的引导下,用智慧处理生活,让内心达到健康、充实的状态,让幸福不请自来。
热门推荐
  • 言少霸宠了解一下

    言少霸宠了解一下

    他,是富可敌国的言家大少爷而她,是一个拥有多重马甲的小女孩两个互不相干的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这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故事,欢迎入坑。
  • 神域强者

    神域强者

    誓为父母报仇,以不灭剑气之横扫天界!拜师求学,手持雷霆之剑,万火朝拜,一步一步踏上王者之巅!
  • 我的野蛮美女搭档

    我的野蛮美女搭档

    迪太古时代的魔王克尔比奥拥有让天神都为之恐怖的力量,相传众神之神宙斯拥有三大敌人,一个是他的弟弟哈斯,一个是泰坦,另一个就是克尔比奥。获拉迪斯用奸计诱骗克尔比奥到克尔比奥进入尼斯奥普之渊,在没有黑暗力量的尼斯奥普之渊里,魔王克尔比奥逐渐沉睡,直到千万年之后的今天,而魔王一旦醒来,必然会扭转天地……
  • 混在都市做散仙

    混在都市做散仙

    各种妖魔鬼怪在都市,在世界上横行,道家传人混在都市成为散仙。
  • 静谧之都

    静谧之都

    在现实中睡去,又在梦境中醒来。李棠出现在这样一个陌生又熟悉的梦境都市,全部因为逝去的女孩留下的一本古怪的书。诡异的医院地下藏着什么?柏油路的尽头是谁被落下?都市的背面是谁的面孔?你的梦里又是谁在呼喊?你是一个陌生人,同时又肩负复活的夏洛克·雯小姐的责任,究竟是谁在梦境中杀死了她?如果在梦中死去同时也意味着将在现实中猝死。“破解更多的梦境疑团,你将获得更多逝者的梦境使用权,记住,从现在开始,你不只是自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孤独不孤单

    孤独不孤单

    愧疚了好多年,苏筱雪终于学会了放下,终于有勇气面对生活、面对身边的人、终于可以敞开心扉去追求心理的那个人,却在互通心意的第二天提出了分手,心灰意冷的苏筱雪终于选择离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想见池也

    想见池也

    池也,这是我想见你的第一天。池也,这是我想见你的第三年。池也,这是我想见你的第四十年。池也,我想见你。
  • 这个伪宅怎么这么正义

    这个伪宅怎么这么正义

    我,李维,一个普通人。今天我做好事了。可是现在我好慌。我面前这个不是今天那个死鬼。啊啊啊啊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