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22300000038

第38章 教育(1)

一、机构

明、清时期,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为教育行政官员。

民国4年(1915),武威县设劝学所。民国15年(1926),改为教育局,民国23年,局改为科。民国27年,恢复局。民国29年,再度裁局复为教育科。

1949年,武威县人民政府沿袭旧制设第三科。1950年3月,改称武威县人民政府文教科,总管全县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科学等方面的工作。1978年10月,改称为武威县人民政府文教局。1986年,市政府决定文化、教育分设,成立武威市教育委员会。2001年,市改区后,武威市教育委员会改名为凉州区教育委员会。2002年7月改称为凉州区教育局。

二、体制在丰厚浩繁的史籍中,记载着武威自西汉以来,历朝官府兴办地方教育,培养人才的业绩。

十六国时,前、后、南、北四凉都曾建都姑臧,统治者采取宽和政策,“习文修武,保境安民,教化风行”,文化教育兴盛,官学、私学蓬勃发展。明、清两朝,崇文重道。清康熙设博学鸿词科,广选品学兼优、文词卓越之士,形成了“古文之盛,前古罕闻”的盛况。以文学知名的李蕴芳、张美,各有名著数十种;嘉庆进士张澍,著述等身;牛鉴官至两江总督,名于当世。

长期的封建社会,以孔孟思想为主导,在其影响下,除官办的儒学、书院等学府而外,武威城乡还设有官办和群众集资或家庭设立的义学、社学、私塾,他们聘请教师、招收门徒,为科举进仕培养人才,形成了完整的封建教育体系。

鸦片战争之后,列强入侵,国势日衰,清政府鉴于外交受挫,处处受帝国主义欺凌,感到非兴学不足以富国强民,于是“罢科举”、“兴学堂”,改革教育制度。嗣后,封建教育制度向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转化。光绪三十一年(1905),武威县开始兴办了一些中、小学堂(书院改为学堂)。

民国时期,武威县废除了中、小学堂,改建和创办了一批中、小学校,施行国民教育。中、小学教育有所发展,但受高等教育者寥寥无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废除了旧的教育体系,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武威市(县)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都具有一定规模,形成了遍及城乡的教育网络。农村教育在改革中,施行“分级管理、分级办学、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调动了地方办学的积极性,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1990年,凉州区的教育管理体制继续实施1986年以来确定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并逐步健全完善教育管理机构,强化教育工作,明确了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职责。2002年起,撤销了学区辅导站,全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工工资由区财政统一管理和发放,从根本上解决了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进一步落实和理顺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三、学校

1、幼儿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私立晋华小学和万寿宫小学曾附设幼稚班各1个,后因经费困难停办。

1953年创办第一所幼儿园(现为区第一幼儿园),1958年在“******”中,农村曾掀起队队办幼儿园的热潮。全县农村有幼儿园1466所(实为托儿所),入园幼儿8万多人。因有名无实,质量很差,1960年全部停办。1965年,武威专区创办幼儿园1所。1982年后,幼儿教育发展较快,农村小学和厂矿学校兴办学前班45个,城市企业单位办幼儿园(集体)8所。1985年创建武威县第二所幼儿园。1989年底,全市有幼儿园24所。20世纪90年代私立幼儿园发展很快,城区先后开办8家,为幼儿教育发展注入了活力。到2000年,全市幼儿园已发展到361所,入园幼儿23972人,教职工1057人。到2006年,全区幼儿园达364所,入园幼儿20097人,教职工1172人。

到目前凉州区内的重点幼儿园有:武威市实验幼儿园(1965年创建)、凉州区第一幼儿园(1953年创建)、凉州区第二幼儿园(1985年建)、凉州区西苑实验幼儿园(私立)、凉州区和平爱弥儿幼儿园(私立)、凉州区水电幼儿园(民办)。

2、小学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武威县知县张廷武改天梯书院为武威高等官小学堂。次年,城乡共设有初等小学堂43所。宣统元年(1909),凉州知府王步瀛于王府街郝氏宅设凉州府模范两等小学堂。

民国元年(191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小学校令》,小学堂改为小学校。民国5年(1916),初级小学校改为国民学校。民国12年(1923),推行新学制,国民学校又改称初级小学校。时有完全小学4所,初级小学60所,学生3585人,全年经费12915元。

民国36年(1947),全县完全小学13所,初级小学200所。

1949年9月,城乡公办完全小学17所,私立小学6所。此外,城乡还有202所初级小学。

1951年后,在校学生发展到2.3万多名。1958年,贯彻“公办与民办”并举、“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全县公办小学338所,民办小学增加到369所,在校学生8.8万多名,达到了每个生产队有小学。当时虚报浮夸风盛行,许多民办小学有名无实。

1966年5月,“**********”开始,小学教育遭到破坏。耕读、简易小学全部停办,全日制小学的教学秩序十分混乱。1970年,全县部分完小附设初中班。1978年,恢复秋季招生,压缩农村141处小学教学点。1982年,农村设中心小学53所。1985年,学龄儿童总数7.15万人,入学7.06万人,全区小学入学率达到98.9%;在校学生巩固率为98.2%;毕业率为98.5%。1989年,全区有小学572所,在校学生9.8万多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在校学生巩固率达98.32%;毕业率达99.8%;初等教育普及率达99.62%。2000年,全区有小学518所,在校学生129937人,教职工5540人,入学率100%,其中专任教师5355人。到2006年,全区有小学470所,在校学生100329人,教职工5625人,其中专任教师5491人。

区属重点小学有:

凉州区和平街小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利用天梯书院旧址建立高等官小学堂。1953年,定名为和平街小学。

凉州区会馆巷小学前身为私立晋华小学和秦光小学。1955年,两校合并为武威县会馆巷小学。

凉州区共和街小学现有在校学生2400多人。

凉州区西苑实验小学始建于1996年,现有在校学生2198人。

蚂蝗小学1951年建校,地处凉州区清水乡蚂蝗村,形成了“文明、远志、勤奋、求实”的校风,“勤奋、踏实、刻苦读书”的学风,遐迩闻名。

3、中等教育光绪三十二年(1906),知府联寿改建雍凉书院为凉州府中学堂。

民国时期,武威县有武威中学和私立青云中学两所中等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青云中学与武威中学合并,以原青云中学为校址,定名为武威中学。

1955年8月,建武威第一初级中学。1956年先后建武威第二和第三初级中学。1955年9月,武威中学改为武威一中。随后,第一初级中学改为武威二中,第二初级中学改为武威三中(今市卫校地址),第三初级中学改为四中(羊下坝),并创办五中(黄羊镇)。

1958年“******”时期,相继创建六中(大河)、七中(张义)、八中(双城)、九中(四十里堡)、十中(新华)等5所普通中学;并发展全日制农业中学34所,半日制(半耕半读)中学74所。1961年后调整后的普通中学7所,即一中、二中、三中(大河)、四中(羊下坝)、五中(四十里堡)、农大附中、黄羊镇铁路中学。

1980年,将65所完全中学压缩为54所。1981年,恢复秋季招生。1982年春,又将完全中学调整为14所。1985年5月27日,****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有步骤地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凉州区直属中学实行校长负责制,推行目标管理,狠抓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1990年,共有中学72所,其中初级中学56所,在校学生32134人;完全中学16所,在校学生11150人,教职工3327人,其中专任教师2691人;职业中学9所,在校学生2188人,教职工241人,其中专任教师195人。到2000年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时有完全中学13所,在校学生8931人,初级中学64所,学生57069人,教职工3677人,其中专任教师3234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7所,在校学生2228人,教职工272人,其中专任教师223人;私立初级中学1所。到2006年,全区共有中学80所,其中初级中学63所,在校学生58561人;完全中学17所,在校学生26906人,教职工4793人,其中专任教师4336人人。

区属重点中学有:

武威一中省级示范性高中,在校学生3300多名。

武威二中为武威市重点中学之一,在校学生4500多名。

武威铁路中学省级示范性高中,2004年从武威铁路分局划归地方管理,在校学生2200多人。

武威第六中学省级示范性高中,在校学生4500多名。

武威第十八中学原武威师范学校改建。

武威第十五中学原武威地区财贸学校改建。

武威第七中学(地处黄羊镇)。

武威第九中学市级示范性初中,在校学生2300多人。

同类推荐
  • 不一样的大唐皇朝

    不一样的大唐皇朝

    …重生?穿越?为何我没系统,没金手指,还没有与生俱来的博闻强记和绝世武功?怎么办!!!等等,貌似我挺有钱…等等,旁边那浓浓社会风的骚年叫李世民?!…这回真慌的后门都关不住了!!!
  • 大汉之普天之下

    大汉之普天之下

    穿越到东汉末年,在这个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是不是就得三兴汉室?最终来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刘封表示:这两个理想,都很崇高。但为毛是他刘封呢?他还必须将踏足必死泥潭的双脚,给拔出来再说!敬请关注,不一样的汉末,不一样的刘封!
  • 激情三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大变迁

    激情三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大变迁

    1978——2008年,这30年是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30年,也即是共和国奋起、激荡、变革、开放、向上、图强的30年,它必将在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一部瑰丽而不朽的诗篇。而在30年中发生的一桩桩大事便是这诗篇中的珠玑,这已成为许多反映改革开放30年著述的重要内容。本书则有所不同,不是记叙这30年诗篇中的珠玑的,而是采拾这30年中那些不显眼的甚至被“沙石埋没了的一种贝壳”——百姓生活。
  • 一品名师

    一品名师

    大唐贞观,李世民意气风发,锋芒毕露。最磅礴最秀丽的年代,程咬金之子程怀亮弃武从文兴办谦逊书院,在校训上写下行知合一;在学生守则上写下荣耻相依、自强不息……
  • 回到明朝去种地

    回到明朝去种地

    李如柏:尔等异族,都来为我大明种地吧!本书讨论群:1095903121
热门推荐
  • 秦氏有好女

    秦氏有好女

    侯门嫡长女,自幼千宠万娇,突逢家变,柔弱女子托起报仇振兴之路
  • 无聊的平凡日常

    无聊的平凡日常

    刘梓羡的生活并不是天生自带主角光环的人,就像大多数人的生活一样,平平淡淡却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体现
  • 黑寡妇

    黑寡妇

    陈招娣是道上人称的黑寡妇。标准的东方美人面孔、瘦高的身材,四季不变的黑色紧身衣包裹的曼妙身材、黑色尖头高跟鞋、黑色的披肩长发、高挺的鼻梁和耳际垂下大大的耳环,如斯的性感与冷艳。让无数男人趋之若鹜,只是据说这个心狠手辣的漂亮女人每一次上位的前一天,她那张大床上都会有一具男人的尸体,具体内幕如何,从未有人知晓。
  • 跨次元扣扣群

    跨次元扣扣群

    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张正伟遇到了跨越次元聊天的聊天群刚开始群内功能很简陋,但随着群员数量的增加,群功能不断解锁,他平凡的人生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预定群员:天晴男孩佐助;渣渣米加贺美新;领主伯亚;奇幻三国的诸葛书童;苦逼的轮回者;吉吉国王吉克耶格尔;面甲之牛牛战士等天下无免费的午餐,聊天群的出现又有着怎么的阴谋呢?
  • 千世寻

    千世寻

    你害怕死亡吗?是。为什么,神不会死亡不是吗?是啊,但是我害怕别人死亡。我也害怕死亡,尤其是重要的人消失在自己面前却无能为力。明明说好,会找回珍视的一切,会守好所有的曾经。但是,最后是什么都回不去了。后来,才明白,一开始就出错了。最初相遇的时候,我们就不是我们,只是那时,谁都不明白而已。其实,神,本来就不该存在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是我的二哈呀

    你是我的二哈呀

    某天夜晚,天降小仙女,然后某个天天就只知道无所事事的花花公子居然被迫结婚了?还学会开始管公司,疼老婆,跪方面面了?某小子的老妈:唉,儿子长大了,学会跪方面面了,小哑不亏是我们家的锦鲤媳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春不要了

    青春不要了

    女主叫夏汐然,转校生,无意间喜欢上了男主,男主也渐渐喜欢上了她,他们在一起了。这天,男主之前喜欢的人回来了,男主和她结婚了,女主含泪看完他们的婚礼,最好说一句新婚快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