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20000000030

第30章 山江苗区的旅游与惧感的文化再生产(2)

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做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有皮鞋店,大胖子皮匠,天热时总腆出有一个大而黑的肚皮(上面有一撮毛!),用夹板上鞋。又有一个剃头铺,任何时节总有人手托一个小小木盘,呆呆的在那里尽剃头师傅刮脸。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了摇荡。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我还必须经过一个豆粉作坊,远远的就可听到骡子推磨隆隆的声音,屋顶棚架上晾满白粉条。我还得经过一些屠户肉案桌,可看到那些新鲜猪肉砍碎时尚在跳动不止。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每天且可以从他那里看出有多少人接亲,有多少冥器,那些定做的作品又成就了多少,换了些什么式样。并且还常常停顿下来,看他们贴金,傅粉,涂色,一站许久。……又有铁匠铺,制铁炉同风箱皆占据屋中,大门永远敞开着,时间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两只手拉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分量前倾后倒,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就出一股臭烟同红光,待到把赤红的热铁拉出搁放到铁上时,这个小东西,赶忙舞动细柄铁锤,把铁锤从身背后扬起,在身面前落下,火花四溅的一下一下打着……

正是这种平静的表述之下蕴涵着的悲天悯人的巨大情感,给了凤凰和苗寨旅游另外一种永恒的生命力。

二、山江苗族在旅游场域中的参与

“场域”概念是布迪厄实践理论中的一个关键词。在实践理论中,布迪厄将“场域”看做是一个网络,一个不断建构的结构。在他看来,每一个“场域”都是一个独特的空间和圈层,同样也是一个具有各自不同规则的游戏。依照布迪厄的说法,场域首先意味着一个“游戏”的空间。

但与游戏不同的是,场域的规则并不是明确无疑的,那些相信并追求其所能提供奖励的个体参加了这种游戏,因而场域之中的行动者往往抱有“幻想”,始终在摸索之中参与游戏,并在彼此竞争的过程中对参与游戏持肯定的态度,对游戏的胜负结果赋予信任,从而使游戏得以持续进行。

因此,每一个场域都构成了一个敞开的游戏空间,其力量的此起彼伏、权利的犬牙交错和游戏者的谋划策略,随时随地地改变着场域的某些形态,同时,场域也是权利关系的场所,是不断变化的、具有连贯性的、在冲突和竞争中产生的新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场域不断改变着自己的性格和形态,具有自己全新的逻辑规则。其次,场域之内的活动意味着行动者资本的投入与争夺。资本的价值正是由于游戏的存在,“一种资本总是在既定的具体场域中灵验有效,既是斗争的武器,又是争夺的关键,使它的所有者能够在考察的场域中对他人施加权力,运用影响,从而被视为实实在在的力量,而不是无关轻重的东西”。

按照布迪厄的这种理解和解释,我在这里尝试提出“旅游场域”的概念。在这里,“旅游场域”同样不是一个实体概念,即它指代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地理区域,而是一种分析和研究过程中的功能概念。具体来说,“旅游场域”可以被理解为在社会当中的一系列位置,以及这些位置之间存在的社会关系。不过,需要记住的是这些位置是相对于这个旅游场域才存在的位置,是只有相对于参与到这个场域中的人才具有意义的位置。

山江苗族加入旅游场域的举动,首先在于他们与外界关系的变化以及惧感惯习的改变,其次在于他们所拥有的独特文化资本部分地成功转化为商品而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由于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技巧要求低又能创造许多就业机会,增加地区经济收入,因此常被不发达的边远地区当成一种发展手段。凤凰县政府制定大力发展旅游的经济政策,发展旅游业是从地域振兴和富民的角度来考虑的。

从2001年凤凰古县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并发展旅游至今,凤凰的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该县一大支柱产业。2001年到2004年的4年时间内,来凤凰的旅游人数从57万人次上升到189万人次,旅游收入从7400万元上升到2.9亿元。2005年元月至10月8日,凤凰县共接待中外游客23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4亿元,主要景点门票收入达4721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9%、71%和24%。

凤凰城的旅游带动了山江旅游的起步和发展。山江处于凤凰旅游的辐射带中,风景秀美、空气清新,有较好的森林风景,同时又有浓郁的苗族风情特色。随着凤凰城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山江镇于2002年被凤凰县定为苗族文化保护区和自然生态公园。2002年至2004年凤凰县金凤凰经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凤凰县楚天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两家民营企业率先开发了苗族博物馆和老洞老家寨民俗文化村,使山江旅游开发在运输、旅游区位、市场环境、基础建设、市场贸易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起点和开端,市场影响力和开拓力度在逐步加大,三月三、四月八、山江墟市赶边边场、拦门三道卡、苗家门板宴成为山江的主要旅游活动,推动着山江旅游业的发展。每年来山江旅游的人从2001年的一千多人次达到了2004年的近十万人次。

(一)山江苗族博物馆

经历过无数社会风云,一度担任过副州长职务的苗族人玉伯在退休后,于2002年在山江创办了苗族博物馆。这成了山江苗寨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大事。

“要说我开办博物馆最主要的目的?一是出于我对本民族的热爱,二是为了完成沈老的嘱托。人们走进博物馆里,能够读一部苗族生活简史,看一帧苗族社会缩影,看一座苗族文化殿堂,看一幅苗族英雄画卷。”玉伯笑笑地说,“1982年沈从文先生返回凤凰家乡的时候,我向他详细汇报了日后想办苗族博物馆的设想。

沈从文先生十分高兴,认为苗文化与汉文化一样博大精深,如再不及时抢救就会湮灭和消逝在现代化的进程里。他建议我‘先到郢都去看一看’并预先为该馆题写了馆名。

沈老回京后又给我写了一封长信,信中希望人们未来的苗族博物馆‘成为民族文化交流的窗口,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于是还在凤凰执教的时候,我开始从事苗族民间文物的收藏。后来我在州里主管文教卫的工作,对文物和民族文化接触很多,更加觉得这些好东西应该保护下来。在大部分人都还没有这种意识的时候,我开始大力收集展品”。

玉伯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赌博,也不进娱乐场所。为了搜寻、购买苗族民间器具,他先是在“私房钱”里开支,后来就慢慢地“找家里后勤部长报销”。他的老伴仙婶出身书香门第,精于女红和医术。

夫妻两人在搜集整理文物上志趣相投,就苦扒死攒为“事业”投入。日积月累,收藏品逐渐蔚为可观。

玉伯深知,要办一个有规模、上档次的苗族博物馆,仅靠自己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得到企业界、各级领导和社会名流的支持。在来自各方面的资金帮助下,玉伯在山江苗族人、原国民党少将师长龙云飞的故居的基础上修缮补充,重建了一个明清风格的建筑群落,陈列展品,这就是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的苗族博物馆。

山江苗族博物馆共分为九馆两楼一区一场,占地1864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内有藏品一万余件,总投资两百万元。第一馆名为“普通农舍”,是按照乡间普遍使用的格式设计,厅堂里摆设了傩堂,入门左侧是灶房,陈列了碗柜、各种古老的农用器具和生活用品、明清年间苗乡使用的花床,右侧铺了木板,陈列一个组合床柜、火塘和有升降装置的烤架以及一台织布机。这第一馆是一座只有盖瓦平房,通过走廊与其他八馆所在的另一栋二层楼房紧密相连。第二馆名为“古代住所”,着重介绍苗族先民的住房情况和苗族历史上的迁徙状况,附有《百苗图》、《苗族五次迁徙图》、《南方长城图》和《苗族历代名人图》。第三馆题名为“殷实人家”,展现昔日苗家富户的生活境况,这里的陈设布置比之汉族士绅家庭的摆设毫不逊色。家庭的日常用品和摆设是苗汉文化的结合体,如在长辈卧室里,摆的是“百鸟床”,挂的是“百鸟衣”,放的是花鸟屏风、花鸟木箱、花鸟书画等。喜庆的“晚辈房”摆设有花轿、婚床、嫁娶亲使用的火把、抬盒、脸盆、新娘绣制的各式帐檐、长明灯和火把,讲解员在这个场所里向游客详细讲述苗乡的婚俗和婚礼场景。

第四馆“武士家居”展示的是龙云飞曾经使用过的马鞍、床和清代武官使用的顶戴帽箱,苗乡常用的武器。这三馆在一楼,其他几馆则分布在二楼。第五馆“服饰掠影”展示苗族各个地域五彩斑斓的服饰和装饰品。第六馆“绣女之家”中收藏了许多苗乡绣女所作的珍品。第七馆为“匠人居室”,里面陈列了苗族人的银饰、剪纸、石雕、竹器、木雕等各类艺术品。第八馆“巫师小屋”收集了各类巫师使用的器具和图符,突出苗教“行善积德、惩恶扬善”的主题思想。最后一馆题名“文人陋室”,贴挂苗族名人的照片,摆放了部分苗族研究的书籍。游客还可以在此留下宝墨,以资留恋。除了以上九个展馆,博物馆还有库房楼、贵宾楼、新修的生活区和苗族风情活动场所——苗族风情园。

我们说,博物馆的建立是“文化自觉”的产物。苗族的一部分民族精英如玉伯等,在民族自信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变得丰厚起来时,通过跨文化的交流对文化自我有了一种自知之明,逐渐有了一种“在具有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文化的来源、得失的清醒反思”的“文化自觉”,开始主动掌握和争夺话语权,在“他者”面前塑造一个新的“民族自我”形象,重写自我的历史。

在这里我们不妨套用布迪厄的资本理论分析一下玉伯得以建立博物馆的各种因由。首先是他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大学本科的学历和他对苗族文化的了然于胸;其次是他的社会资本,曾在好几所中学任教,因而有了不同层次、处于不同社会职位的一个庞大的学生群体。同时玉伯长时期在政府任职,由于业缘而认识一些脾气相投、又能帮得上忙的人;

再其次是他拥有的经济资本,几十年省吃俭用,自己和老伴仙婶有了一定的积蓄,同时三个儿子媳妇也一致同意投资融资,又能广结人缘得到经济上的资助。这几种资本相互关联,使玉伯的实践成为可能,并在山江旅游场域中夺得先声。

2003年10月,湘西自治州档案局授予凤凰县山江苗族博物馆“湘西苗族家庭文化档案馆”称号并挂牌,著名苗族歌唱家宋祖英为名誉馆长,玉伯为馆长,这标志着全国第一个苗族家庭文化档案馆正式诞生。为了把博物馆做大,扩大影响,玉伯与企业家联合,促成了山江苗族博物馆分馆金栋苗寨于2004年4月在广东省仁化县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落户。2004年,玉伯牵头组织山江的几家农民开始营建筹划山江苗族博物馆商住楼。

通过玉伯与仙婶的在知识储备、普通话培训和为人处世方面的言传身教,苗族博物馆培养出了一批演艺人员和对苗族物质艺术、历史文化都非常了解的工作人员,从而使苗族博物馆既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也能为自己的雇员提供一份收入。博物馆选用的工作人员清一色的是苗族人,纯朴、能干、真诚、开朗,对本民族的文化遗产非常自豪。馆长和工作人员彼此忠诚,内部团结非常紧密,就像一个苗族的大家庭。玉伯和仙婶是家长,里里外外操持博物馆的一切事宜,关注姑娘们、小伙子们的文化学习和各方面素质的培养,甚至还包括出钱出力为他们张罗婚姻。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文化高,样貌好,见识广,脾气个性都很不错,因而在择偶时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这总让玉伯和仙婶两人十分开心和骄傲,虽然为了这些孩子,两位老人一直没有少操心。

“我们自尊,同时也尊重自尊之人;我们好客,但只好可好之客。”

仙婶用这句话来教导姑娘小伙子们时总是充满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作为工作人员的苗家姑娘和小伙子既热情好客修养好,又端庄朴实讲礼貌,言行举止都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留意自己别给苗族人抹黑。他们在接待游客的过程中,也不缺乏勇气,常常在自己觉得必要的时候针锋相对地与游客争辩,力图纠正游客对苗族文化的恶意歪曲,在碰到游客的调戏时勇敢地捍卫苗家的尊严。

由于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到达,这使山江苗族博物馆不可能详细表征苗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博物馆强调展示苗族的物质文化如住房、器具、工艺品等。附着于各种物质器具之上的生活礼仪和宗教观念在讲解词中略有提及,而苗文化的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深层的个性与文化逻辑都令人遗憾地未加提及,虽然它们对于了解苗族及其生活方式来说更为重要。

值得玩味的是,博物馆选址就在山江镇“苗王府”,这是湘西苗王龙云飞的府第。据说是湘黔渝鄂边区唯一的名符其实的苗王府和远近闻名的“风水宝地”。

据说龙云飞尚未出生时,他的父亲就请地理先生看屋场,要求选一个能出人才、孙子兴旺的好地方。地理先生打破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的常规,给他定了一个坐东朝西的大向,靠背山上有“凤浴池”,即两山中间的坳田,取名“彩凤朝阳”。面向无数由高而低走势雄奇的山脉,像活龙奔向家门,寓意“群龙归宗”,所谓“龙飞凤舞,男欢女乐”。龙云飞父亲很高兴,马上竖了一栋小屋,占住龙脉。龙云飞出生后,便取名“红鳞”,字腾汉,希望他成为跳龙门的神鲤真龙,飞黄腾达的英雄好汉。

龙云飞不负众望,从绿林好汉,到入伍升官,事事顺当,故苗家人又送他一个大名“把沁”(苗语,意思是(如红头狮子一般)“威猛”)。他发财致富后,扩建旧宅,修缮构建府弟,前后花了十余年时间。完工后的龙宅占地1864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布局为一个四合院,两个三合院,三个小天井,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其中有一栋四间一层的瓦屋,一栋32间两层的楼房,右边一个四层保家楼,左边一个三层保家楼,总体形状为两头高,中间低,便于保卫。全府共有飞檐翘角56个,大小院门16个,雕花门窗无数,集苗族民居的小青瓦、土石墙、吞口式、吊脚楼、风火墙、照壁画等特点于一体,集中表现了湘黔苗族民居的精华,是清末民初湘西特色建筑的突出代表。

(二)山江苗族老洞苗寨的旅游开发

同类推荐
  • 人杰的抒情志

    人杰的抒情志

    读史可以明智,读史亦可以知兴衰,最真实的是历史,而最模糊的也是历史,历史的魅力与精彩就在于此。“人杰”是历史中极具魅力的一群人物。顾名思义,“人杰”简单地说就是人中之杰,是芸芸众生中的杰出人物。既包括那些定国安邦、成就霸业的人杰,也包括那些心怀壮志的豪侠之士,而那些忧国忧民、满怀豪情的文人墨客,也可以称之为人杰。人杰应该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
  • 宁海故事精选

    宁海故事精选

    宁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劳作,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始建宁海县,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本书分为名胜景观、名人贤士、乡间风情三部分,展现了一幅蔚为壮观的历史画卷!
  • 堪舆术研究

    堪舆术研究

    堪舆是风水的学名。堪舆术即风水术。风水是中国从古代沿袭至今的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也是一种流传广泛的民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有关人与环境关系的哲学。本书首先从堪舆的源头开始探讨了堪舆与环境科学的关系,从堪舆的精髓、伦理、方法和原则等角度剖析了“龙与穴”、“宅与水”、“阳宅”等风水学的主要内容。作者还结合堪舆形胜、堪舆人物、堪舆文献等实例史料作纵的连贯、横的分析。揭示其迷信的成分,认识其科学的一面,使读者正确了解堪舆术的本质,并介绍了当代国内外堪舆学的研究情况。
  • 非洲民间故事

    非洲民间故事

    本书译自African Folktales&Sculpture(Paul Radin,1952),包含了80篇非洲黑人民间故事。原著是最早介绍非洲黑人民间故事的经典之一,是珍贵的文学和民俗遗产。保罗·拉丁是20世纪美国颇具影响力的人类学家,他的著作融合历史与文化,探讨了诸多非洲和印第安的文化现象和民俗他从黑非洲(包括豪萨、班图、阿善堤、布须曼、祖鲁等)的口述传统经典中精选和编译了这80篇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主题多样,大致分为四个类别——宇宙及其起源、动物及其世界、人的世界以及人与他的命运,表现了非洲黑人民族的生活经验、社会风俗、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故事情节曲折、通俗易懂,语言保留了非洲方言在语音、节奏等方面的特色,富于音乐性和趣味性,读者面广且具有很强的文学和文化价值。
  • 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

    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

    中华成语作为历史的缩影、智慧的结晶、语言的精华、文明的积淀,处处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成语以其言近旨远、华美简洁、形象生动的独有特点,传承了中华几千年丰富的历史精华,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民间习俗、道德风尚和理想志趣。成语中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一般都有其由来、典故和史实,这些精彩的历史片段构成了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成语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探寻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超值白金版)》取材广泛,着重选取了实用性强、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并集知识性、准确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热门推荐
  • 弑杀邪神

    弑杀邪神

    萧云二十一世纪现代修真世家的天才公子,二十二岁便成就大乘修为。在为家族进行二十年一次的修真界比试大会中,不行遭人暗算。谁知命运作弄人,让他穿越到了异界。不幸的是一身修为废了一半。看他在异世如何从头再来。
  • 天道玄变

    天道玄变

    叶风,天生筋脉复杂无法修炼,一次意外得到了一枚戒指!开始了,他的逆天之路!
  • 你我依然在红楼·夏之卷

    你我依然在红楼·夏之卷

    本书选取原著中最具表现力的细节,勾勒故事情节并进行讲述。内容包括:《贾宝玉确实爱过史湘云、宝钗》、《花儿最红,林妹妹最亲》、《于无声处见爱情》、《那秘不示人的爱情诗帕》、《国人劣性略谈》、《步步惊心却闲散写来》、《王熙凤一心捞钱》、《李纨其实不单纯》等。
  • 卧底魔主

    卧底魔主

    一觉醒来成为正道弟子,奉师尊之命卧底魔教。然而说好三年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师父,再不收网,徒儿就成魔主了!咦……等等,好像当当魔主也没什么不好的嘛。执掌生杀大权,手握百万魔兵。圣后、魔女、徒魅环绕身前……不对,我心仍属正道!那啥,众魔听令,对正道各路仙子只可活捉,不可伤其分毫……
  • 不朽战神之寂灭传

    不朽战神之寂灭传

    他本是豪门子弟,一夜之间风云骤变。血脉传承、守护秘密、救世责任压在了一个本可以悠闲一生的少年身上。正是这各种各样的责任成就了一支无敌的军队,促成了一段不朽的神话。
  • 我是法师不施法

    我是法师不施法

    因为出生时法核凝结只有常人的一半,本该夭折的唐恩从小被判定与元素无法共鸣,在孤儿院浑浑噩噩度日。十六岁那年,来了一位神秘的大魔法师居然提出收他为徒。可是,哪怕有着高手倾囊相授,唐恩却还是学不会魔法……“他是一名出色的魔法师,他会用任何方式打败你——除了用魔法。”某不知名魔法界大佬这样评价说。
  • 我在奈何桥下

    我在奈何桥下

    单纯可爱的孟婆,腼腆正直的凡人,高傲但只宠孟婆一人的阎王。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狼血神座

    狼血神座

    血狼族圣山崩塌在即,狼人少年卡恩临危受命,带领族人走上复兴之路,秘密,杀戮,污名,血脉的背叛、爱人的险境,不断将他推上杀戮的巅峰!
  • 海之语

    海之语

    人类脚步的方向,是否有一个更加璀璨的文明在等待我们去找寻。
  • 艾泽拉斯魔法王座

    艾泽拉斯魔法王座

    喜爱二次元的宅男因为永恒之井大爆炸穿越到艾泽拉斯。邂逅了一个废柴系统。一万年后,他是萨格拉斯誓要杀死的对象,圣高维克的城主,魔法之王。他在艾泽拉斯将搅动怎样的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