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94900000080

第80章 泰族训(1)

[题解]

本篇集中论说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关系,强调治国应遵从自然规律,无为而治。本篇实则具有总结的性质,重述全书的主要观点。文中,作者以天地化生万物的“神明”为比,论述遵从自然规律、无为而治的关键性。“天与人有以相通”,古之圣人能将天道使用到治国实践当中,不用巧智,不事气力,惠及四海,像天地孕育万物一样,不知不觉中移风易俗,使民众返璞归真,到达天下大治。文中还注重把握事物根本的关键性,指出为政要掌控根本的原则,不能舍本逐末。作者以为,“故为治之本,务在宁民;宁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勿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在于节用;节用之本,在于反性”。归根到底,还是要顺其自然,回归到“道”的本性当中,自然无为。作者还特别注重,为政者要靠“仁义”教化人,民众的道德是掌政的基础,而法只是手段,靠用刑罚来强迫,是行不通的,“民无廉耻,不能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不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能够为治也,不知礼义不能够行法”。这是文中一个很关键的观点,体现了《淮南子》儒、道相通的倾向。

[原文]

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①四时,日以暴之,夜以息之,风以干之,雨露以濡之。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圣人象之,故其起福也,不见其所由而福起;其除祸也,不见其所以而祸除。远之则迩,延之则疏;稽之弗得,察之不虚;日计无算,岁计有余。夫湿之至也,莫见其形而炭已重矣;风之至也,莫见其象而木已动矣;日之行也,不见其移;骐骥倍日而驰,草木为之靡,县烽未转,而日在其前。故天之且风,草木未动而鸟已翔矣;其且雨也,阴曀未集而鱼已矣。以阴阳之气相动也。故寒暑燥湿,以类相从;声响疾徐,以音相应也。故《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高宗谅暗,三年不言。”四海之内,寂然无声;一言声然,大动天下。是以天心呿唫②者也。故一动其本而百枝皆应,若春雨之灌万物也,浑然而流,沛然而施,无地而不澍,无物而不生。故圣人者怀天心,声然能动化天下者也。故精诚感于内。形气动于天,则景星见,黄龙下,祥凤至,醴泉出,嘉谷生,河不满溢,海不溶波。故《诗》云:“怀柔百神,及河峤岳。”逆天暴物,则曰月薄蚀,五星失行,四时干乘,昼冥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诗》曰:“正月繁霜,我心忧伤。”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故国危亡而天文变,世惑乱而虹霓见,万物有以相连,精祲育以相荡也。

故神明之事,不可以智巧为也,不可以筋力致也。天地所包,阴阳所呕,雨露所濡,化生万物,瑶碧玉珠,翡翠玳瑁,文彩明朗,润泽若濡,摩而不玩③,久而不渝,奚仲不能旅,鲁般不能造,此之谓大巧。宋人有以象为其君为楮叶者,三年而成,茎柯豪芒,锋杀颜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知也。列子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万物之有叶者寡矣。”夫天地之施化也,呕之而生,吹之而落,岂此契契哉!故凡可度者,小也;可数者,少也。至大非度之所能及也,至众非数之所能领也。故九州不可顷亩也,八极不可道里也,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故大人者,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鬼神合灵,与四时合信。故圣人怀天气,抱天心,执中含和,不下庙堂而衍四海,变习易俗,民化而迁善,若性诸己,能以神化也。《诗》云:“神之听之,终和且平。夫鬼神,视之无形,听之无声,然而郊天望山川,祷祠而求福,雩兑而请雨,卜筮而决事。《诗》云:“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此之谓也。

[注释]

①张:安排。 ②呿唫(qū jìn):开闭。③玩:通“刓”,缺损。

[译文]

上天创造日月,陈设星辰,使阴阳二气得到调和,把一年分作四季,让日光来照耀万物,用黑夜让万物得到歇息,用风来把水吹干,用雨露使万物得到滋润。它孕育生物时,并没有观察它有所给养,而生物却在生长;它让生物毀灭时,也没有观察它在进行残害,而生物自然就覆灭了。这就是所说的神明。圣人就是这样做的,因此他们在给人类带来幸福时,没有见到他们的踪迹但是幸福却悄悄到达;他们消除灾害时,没有看到他们采用什么办法,祸害自己就消失了。觉得距离很远其实和它很近,想靠近它但却离得远了;想获得它却办不到,观察它却发现它是虚假的;每天计算并没有发觉它在增长,用年来计算它却功用明显。湿气来到人间的时候,没有人发觉到它的存在,而放在衡杆上的木炭却不知不觉间下沉了;大风来临的时候,没有人看到它的具体的形象,而树木开始摇动了;太阳的运转,也是看不见它的移动;骐骥日夜兼程,草木因此而伏下,而烽火台上的烽燧并看不见它的传达,总比马更早地传到下一站。因此天即将刮起大风的时候,草木还没有动静,但是鸟类已经飞走了;即将下雨的时候,阴云还没有融合在一起,水里的鱼已经憋得出水透气了。这是阴阳二气相互感应导致的。因此天气的冷热干湿,依照类别而相随从;回声的快慢,按照音类而相应和。因此《周易》说:“鹤在树荫下鸣叫,它的配偶自然前来附和。”

殷代的高宗居住凶室内,三年不说话,四海之内,悄然无声;到他开口说话时,其气势轰然,震慑天下:这是遵从天意引起天下感应。因此动一下根部,树枝都会摇晃,就像春雨滋养万物一样,浑然地流淌着,充沛地灌注着,没有不被雨水滋养的土地,没有不生长的物类。因此圣人遵从天意,其声音能震撼感应天下的人。因此人的心中如果充满精诚,他的仪表和气概就能震撼上天,于是德星显现,祥龙下界,瑞凤飞临,甘泉流出,嘉谷生长,黄河不泛滥,大海不涌波。因此《诗经》上说:“祭神而使之安稳,包括黄河泰山。”如果背离天意,暴殄天物,就会出现日蚀、月蚀,五星丧失正常轨道,四季反常,日夜颠倒,山崩水竭,冬天打雷,夏天下霜。《诗经》上说:“六月下起了繁霜,我心里很是忧伤。”天和人事有融合的地方,因此国家危亡天象先变,世道昏乱虹霓显现,万物彼此联系,不祥之气是互相抨击的。

因此神明的事,不能用智巧对待,不能靠人力带来。天地容纳着,阴阳抚育着,雨露滋养着,孕育产生出来的万物,像那瑶碧玉珠,翡翠玳瑁一类东西,色彩鲜艳,润泽光滑,抚摩它不会损坏,时间久不会变形,奚仲不能仿造,鲁般不能创作,这种天然的造化就称为大巧。宋国有位为他的国君用象牙雕琢诸树叶子的人,花了三年工夫把叶子雕完,那叶脉的纹路细如毫芒,叶片的大小薄厚及颜色光泽非常逼真,杂放在真的楮树叶子中间不可分别。列子说:“如果天地自然三年才能长成一片树叶,那么万物有叶子的就太少了。”天地自然孕育万物,抚育它们就生长,寒风吹它就凋落,哪会如此辛劳勤苦?所以凡是能够度量的东西都个头小,可以数出的东西都数量少。极大的东西不能度量,极多的东西不能统计。因此九州不能用顷亩计算,八极不能用道里测量,太山不能用丈尺计量,江海不能用斗斛度量。

因此圣人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同光,与鬼神合灵,并与四时一样守信。因此圣人怀有阴阳二气,掌控自然法则,坚持中正,包含和气,不下庙堂就能使德泽惠及四海,就能变化习俗。使百姓转化而向善,就像那善良就来自自身一样,这是由于能够从精神上教化的结果。《诗经》说:“谨慎顺应自然,既和顺又平安。”那鬼神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但每年要到郊外祭天地遥祭山川,向它们祈祷求福,每遇旱天要举行雩祭祈求降雨,要用卜筮来断定大事。《诗经》说:“神灵的到来,不能预测,人们不厌恶它。”说的即是这个意思。

[原文]

天致其高,地致其厚,月照其夜,日照其昼,阴阳化,列星朗,非其道而物自然。故阴阳四时,非生万物也;雨露时降,非养草木也。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矣。故高山深林,非为虎豹也;大木茂枝,非为飞鸟也;流源千里,渊深百仞,非为蛟龙也。致其高崇,成其广大,山居木栖,巢枝穴藏,水潜陆行,各得其所宁焉。

夫大生小,多生少,天之道也。故邱阜不能生云雨,涔水不能生鱼鳖者,小也。牛马之气蒸,生虮虱;虮虱之气蒸,不能生牛马。故化生于外,非生于内也。夫蛟龙伏寝于渊,而卵割于陵。螣蛇雄鸣于上风,雌鸣于下风而化成形,精之至也。故圣人养心莫善于诚,至诚而能动化矣。

今夫道者,藏精于内,栖神于心,静莫恬淡,讼①谬胸中,邪气无所留滞;四枝节族,毛蒸理泄,则机枢调利,百脉九窍,莫不顺比。其所居神者得其位也,岂节拊而毛修之哉?

圣主在上,廓然无形,寂然无声,官府若尤事,朝廷若无人,无隐士,无轶民,无劳役,无冤刑。四海之内,莫不仰上之德,象主之指;夷狄之国,重译而至。非户辩而家说之也,推其诚心,施之天下而已矣。《诗》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内顺而外宁矣。大王亶父处邠,狄人攻之,杖策而去,百姓携幼扶老,负釜甑,逾梁山而国乎岐周,非令之所能召也。秦穆公为野人食骏马肉之伤也,饮之美酒;韩之战,以其死力报,非券之所[能]责也。密子治亶父,巫马期往观化焉,见夜渔者得小即释之,非刑之所能禁也。孔子为鲁司寇,道不拾遗,市买不豫②贾,田渔皆让长,而斑白不戴负,非法之所能致也。夫矢之所以射远贯牢者,弩力也;其所以中的剖微者,正心也。赏善罚暴者,政令也;其所以能行者,精诚也。故弩虽强不能独中,令虽明不能独行,必自精气所以与之施道。故摅③道以被民,而民弗从者,诚心弗施也。

天地四吋,非生万物也,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之。

[注释]

①讼:接纳。②豫:变动。③摅:抒发,阐明。

[译文]

天实现它的高远,地实现它的深厚,月亮在夜间照耀大地,太阳在白昼遍照万物,阴阳变幻,群星明朗,不是人为的安置,而是万物自然造成的。因此阴阳和四季的存在不会直接长成万物;下雨降霜,不会直接滋养草木。只有神灵相接,阴阳相合,万物才能够生长。因此高山深林,不是为了虎豹才存在;大树茂密,不是为了飞鸟才存活;有源的水流千里,渊深达百仞,并非为了蛟龙而形成。一旦山达到了它的高耸,林达到了它的广阔,禽兽就会在山里居住,在树下歇息,群鸟会在树枝上筑巢,兽类会在洞穴中藏身,不管是水里游的还是陆上走的,各有自己安稳的生活环境。

大的生出小的、多的产生少的,这是自然规则。小山丘不能形成云雨,小水潭不能长出鱼鳖,是由于它们很小的原因。牛马身上的气息蒸发长出虮虱,但虮虱的气息蒸发却不能长出牛马来。变幻形成在外部,而不是生成在内部。蛟龙潜藏在深潭之中,但在岸上产卵;雄螣蛇在上风鸣叫,而雌螣蛇在下风处就能受孕孵化幼仔,这是精气的功用。因此圣人养性没有比精诚更好的,由于精诚之至就能感通万物了。

现在有道的人,体内储藏精气,心里养着精神,宁静恬淡,胸臆和悦,没有邪气停滞的地方。四肢关节交错相通,全身毛孔肌理顺畅,体内汗污排泄通畅,那么心脏就容易调和,浑身血脉孔窍没有不有序通畅的,由于精神在体内有了居住的地方,哪里是外在的力量能限制和约束的呢?

圣贤的君主在上位,虚廓无形,悄然无声,官府好像没事可做,朝廷好像没有人迹,国内没有隐士,山野没有佚民,百姓没有劳役,牢房没有冤刑。四海之内,没有谁不崇敬国君的美德、遵从君主的旨意;东夷北狄之国,经过多次翻译前来拜见,这种现象不是靠挨门挨户言说实现的,而是推展自己的诚心,施展到天下人身上罢了。《诗经》说:“对中原各国布施恩惠,用来抚慰四方诸侯。”内部和谐外部也就安宁了。大王亶父居住在邠地的时候,狄人攻击他,亶父带领家族驱马离开,百姓们携幼扶老,背负釜甑,越过梁山,跟随他在岐周建立周国,这不是靠命令可以召致他们跟来的。秦穆公因为惧怕乡下人吃骏马肉使胃受伤,拿美酒让他们喝,后来在韩地与晋国作战的时候,这些乡下人拼死力报答他,这不是像凭借券契讨还债务那样能够获得的结果。宓子贱管理单父,巫马期前去考察他的教导,看见晚上捕鱼的人获得小鱼便放回水里,这不是靠刑罚能够制止的结果。孔子担任鲁国的司寇,道路上没有捡拾遗物的,集市里没有抬高物价,田措捕鱼都让长者多得,头发斑白的老人不用在路途上背扛重物,这不是靠法律能够得到的结果。箭之所以能射向远方横穿坚硬之物,靠的是弩的力量;之所以能射中细小的目标,靠的是人的心智。赏善罚恶,靠的是政令;政令之所以能够推行,靠的是精诚。所以弓弩尽管强硬有力,不能单独射中目标;政令尽管严明,不能独自施行,必定要有精诚之气来和它们一起发挥作用。因此阐明道理来让百姓接纳,百姓如果不遵从,那是没把诚心投在百姓身上。

天地四时变幻,不是为了生长万物,神明接触,阴阳相合,万物就出现了。

[原文]

圣人之治天下,非易民性也。拊循①其所有而涤荡之,故因则大,化则细矣。禹凿龙门,辟伊阙,决江浚河,东注之海,因水之流也。后稷垦草发菑,粪土树谷,使五种各得其宜,因地之势也;汤、武革车三百乘,甲卒三千人,讨暴乱,制夏、商,因民之欲也。故能因则无敌于天下矣。

夫物有以自然,而后人事有治也。故良匠不能斫金,巧冶不能铄木,金之势不可斫,而木之性不可铄也。埏埴而为器,窬木而为舟,铄铁而为刃,铸金而为钟,因其可也。驾马服牛,令鸡司夜,令狗守门,因其然也。民有好色之性,故有大婚之礼;有饮食之性,故有大飨之宜;有喜乐之性,故有钟鼓管弦之音;有悲哀之性,故有衰绖哭踊之节。故先王之制法也,因民之所好而为之节文者也。因其好色而制婚姻之礼,故男女有别;因其喜音而正雅颂之声,故风俗不流;因其宁家室、乐妻子,教之以顺,故父子有亲;因其喜朋友而教之以悌,故长幼有序。然后修朝聘以明贵贱,飨饮习射以明长幼,时搜振旅以习用兵也,入学庠序以修人伦:此皆人之所有于性,而圣人之所匠成也。

故无其性不可教训,有其性无其养不能遵道。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甲则不能成丝。卵之化为雏,非慈雌呕暖覆伏,累日积久,则不能为雏。人之性有仁义之资,非圣人为之法度而教导之,则不可使乡方。故先王之教也,因其所喜以劝善,因其所恶以禁奸,故刑罚不用而威行如流,政令约省而化耀如神。故因其性则天下听从,拂②其性则法县而不用。

[注释]

①拊循:依循,顺从。②拂:违背。

[译文]

圣人管理天下,不是去改变民众的品行,而是依据他们已有的品性而使之条达通畅,所以遵从规则办事,收效便大,认为强行去做,收效便小。夏禹开通龙门,劈开伊阙,打通长江,疏通黄河,让水向东流注入大海,是遵从水从高向低流的规律。后稷开垦荒地,施肥种谷,让五谷的成长各得其宜,是遵从土地高低肥贫的情况。商汤王、周武王领着兵车三百辆,士兵三千人,征讨暴乱,分别征服了夏朝和商朝,是遵从了百姓的心愿。故而只要可以遵从规则办事,便可以无敌于天下。

同类推荐
  • 沉思录(英文版)

    沉思录(英文版)

    马可·奥勒留(公元121—180年),是古罗马帝国“五贤王时期”的最后一位皇帝。作为储君,他7岁入学于罗马的萨利圣学院,17岁成为罗马的执政官,凡所修习无不精专,为同辈之首。作为帝王,他夙兴夜寐,励精图治,虽统治期间战争不断,国内自然灾害频发,国库空虚,他却战无不胜,武功赫赫,承袭先人余烈,尽力守成,防止腐化。作为哲学家,他致力于古罗马斯多亚派哲学三大门类中的伦理学,在鞍马劳顿中写下《沉思录》,被称为“帝王哲学家”、“自古以来独一无二的以一世英主而身兼苦修的哲学家”。在《沉思录》中,奥勒留并无意将自己打造成一位哲学家,写下一部完整体系的哲学著作。整部书只是作者与自己的对话,是自然的本性与沉思的理性之间的对话,是行动之后的反刍再思考,是作者内省的辑录,是这位古罗马皇帝对人类生存、价值指向、道德原则、善恶荣辱、苦乐祸福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 治学·修身·养性

    治学·修身·养性

    古往今来,世人对治学·修身·养性有着不同的研究,但真正能悟透的人少之又少。只有博学多才的圣人,才能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心灵的闲适。圣人之所以能做到身心如一的平静,是因为他们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他们凭借一双犀利之眼看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向往安宁与恬适的生命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留给人们的烦恼,追求心灵的自由。
  •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是20世纪最伟大的灵修大师,他一生致力引导人们点亮自性之光:认识自我,旨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自由境界。在本书中,我们撷取克里希那穆提思想中的精粹,在其的引导下深入探讨与心灵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心灵送去一星火种,点亮人类的自性之光。
  • 我说参同契(中册)

    我说参同契(中册)

    《参同契》是早期道教重要典籍,全名《周易参同契》。书中借用乾、坤、坎、离、水、火等法象,以明炼丹修仙之术。为道教系统论述炼丹的最早著作,道教奉为“丹经王”,是千古丹经之鼻祖。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一九八三年在台湾讲解《参同契》的记录,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认为:《参同契》参合了三种原则相同的学问,且熔于一炉——老庄、道家的丹道,还有《易经》的学问,是一本非读不可的秘密典籍。《参同契》不止是丹经道书,它既是哲学又是科学,也是古典文学之作,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最高深之承天接地的文化。《参同契》素有“天书”之称。这部因深奥而埋藏已久的天书,因南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而重新散发光芒。
  • 魏晋玄学会要

    魏晋玄学会要

    本书采用传统史书会要(主题)的体例,对存世的魏晋玄学史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搜集、归类和整理,这些史料见于正史、文集、笔记等各类文献中,经过作者长时期地收集和整理,本书成为魏晋玄学文献的渊薮,为研究者和读者了解魏晋玄学的面貌提供了方便,因而具有显著的学术意义。
热门推荐
  • 故乡的月亮就像这样

    故乡的月亮就像这样

    “他故乡的月亮就像这样的。”那神祗不知为何,又向他强调了一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有个捡垃圾的异能

    我有个捡垃圾的异能

    许仙儿活了二十年才知道自己只是一魂魄,回到原来的地方还有个奇特的异能就是捡垃圾,垃圾寻宝的异能让天下人取笑?那是他们不知道垃圾里也有宝,垃圾也可以变废为宝。呵,以后你们可不要来哭着求着她哦~某天捡垃圾还捡了个黑蛋蛋从里面蹦出个了不起的魔神大人,长得好看还对她言听计从,嗯,看在勉强不错不像某些渣男一样她就勉强收了吧。“魔神大人,夫人她又去捡垃圾了。”“在哪里?本座这就去陪夫人。”………“夫人今天又捡了什么宝贝?”某狗皮膏药黏上来。“嗯,今天就分类了下某垃圾。”“夫人辛苦了~”话说某垃圾现在正在垃圾堆里挣扎呢。
  • 庶手遮天下

    庶手遮天下

    天才医生、金牌杀手一朝穿越成侯府小小弱女。生来紫眸,克死生母,懦弱无能,人人说她是灾星降临。十年隐忍,终究难逃一死……当那双紫眸再次睁开的时候,灵魂易主,破茧重生,她人打我,骂我,欺我,辱我,必将千倍百倍还之!
  • 财旺奇缘

    财旺奇缘

    在一座只有贵族才能上的女子学校里出现了两位和常人不同的女孩。一位家里十分富贵(旺财),每天都会来六瓶旺仔牛奶,另一位家里并不是非常富裕,(财旺)的父母为了送她上这所学校,欠了不少债。在大一新生的分班考试中财旺偶然的看见了旺财的抽屉里有着让她着迷的旺仔牛奶。……最后她们两个为何重归于好?
  • 网游之盗破苍穹

    网游之盗破苍穹

    行走于黑暗,湮灭于苍穹。一次意外,苏云出了车祸,被职业俱乐部遣退,好友消失殆尽,红颜另投怀抱,尝世间炎凉,识人情冷暖。但九天之龙岂愿平凡,苏云不甘堕落,再次走进【神话】……【强者扮猪吃虎型,传统网游,求支持!求收藏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成了燕赤霞的师弟

    我成了燕赤霞的师弟

    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聊斋世界,还成了燕赤霞的师弟。波谲云诡的妖魔世界险象环生:千年树精、黑山老怪、冥都判官……李朝露生存尚且不易,却还要秉承遗愿——扫尽天下浊?
  • 释道门

    释道门

    一次兽潮侵袭掀起了一段恩怨;一段恩怨奠定了少年的修行之路;是信念亦或者是宿命....
  • 半面妆(3)

    半面妆(3)

    戴着半块金色面具的红衣女人岚、戴着青铜面具的少年辛,穿行在时空中,看着种种被命运所困却又不甘于命运的人,满足他们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的愿望。大学生袁天河意外卷入这些奇妙的故事中,见证着这些遭遇各异的人们的一段段跌宕起伏的爱恨悲歌。随着辛搜寻神秘之物的过程,几近消亡的“百族”与戴面具的岚为代表的“异人”,也在徐徐揭开神秘面纱。深埋心底的愿望,便真的能如愿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