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63900000074

第74章 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3)

马克思认为,资本运动公式,与简单商品流通公式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公式是W-G-W,其目的是为买而卖,交换两极是价值相同使用价值不同的物品。资本运动公式是G-W-G+g,交换两极是使用价值相同(货币)价值不同,货币(G)通过交换已经变成(G+g)。从形式上看,资本运动公式是与价值规律相违背的。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无论货币换成商品,还是商品换成货币,都不会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那么,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呢?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或不等价交换,总体来说,都不会产生剩余价值。但是,如果离开流通,商品所有者或货币所有者只能与自己的商品或货币发生关系,也是不会发生价值增值的。这就是一个矛盾:剩余价值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5]。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也是解决矛盾的条件。原来,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到与生产资料不同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使用,不仅能够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能够创造价值;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的特殊性质是解决资本运动总公式矛盾和剩余价值来源的钥匙。

劳动成为商品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出卖属于自己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必须一无所有,既没有生产资料也没有消费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这两个条件,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存在。

劳动力作为商品,也与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被消费时,能够创造价值,能够创造出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个超过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来源的秘密,就是劳动力特殊的使用价值。

榨取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提高剩余价值率即剥削率。为了提高剥削率,资本家采取两种基本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就是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就是在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早期,资本家提高剥削率主要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但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是有限度的。所以,当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以后,相对剩余价值就成为生产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第六,资本积累论。

资本家榨取了雇佣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一部分用于自己的消费,一部分用于投资,以扩大生产规模。与在原有生产规模基础上重复进行的简单再生产不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超过原来生产规模的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但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出发点和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也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马克思说:“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联系起来考察,或作为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6]

资本家把雇佣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合并到原有资本中去,用以购买追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榨取更多剩余价值。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的必然要求。追求更多剩余价值的内部动力,资本主义竞争强制作用的外部压力,促使资本家需要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表明,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增加资本,扩大生产规模,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积累的本质。

第七,无产阶级贫困化论。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在一极积累,贫困在另一极积累。资本积累与无产阶级贫困化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

资本家为了扩大再生产,除了通过资本积聚即剩余价值资本化而使个别资本总量增大之外,还采用资本集中的方式,把分散的资本合并起来形成大资本,增大个别资本总量。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增强了少数资本家积累社会财富的能力。

随着资本积累和个别资本总量的增大,资本家能够发展技术,增加和改进机器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造成的后果是,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增加,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减少。在资本总量不变的条件下,雇佣的劳动力减少了,形成了相对人口过剩。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必要条件。因此,相对过剩人口也叫产业后备军。它具有三种主要形态: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和停滞的过剩人口。资本主义存在的大量失业,就是相对过剩人口的表现形式。

资本主义剥削和资本积累,必然造成无产阶级贫困化。马克思说:“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的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7]无产阶级贫困化分为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绝对贫困化是指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更加恶化。相对贫困化是指在资本主义国民收入中,无产阶级收入的份额减少。与资本家收入份额的增加相比,无产阶级相对贫困了。在当代资本主义,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绝对贫困的现象有所改变,但相对贫困仍然存在。

第八,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论。

马克思论述资本主义有一个从产生、发展到被社会主义代替的过程。

资本主义是代替封建社会产生的。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建立过程中,也就是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阶级形成过程中,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地主资产阶级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使小生产者成为无产者,又使地主资产阶级获得大量财富,并把这些财富转化为资本的过程。资本原始积累的特征是暴力掠夺。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8]

资本主义在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上产生,在剥削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资本化中发展。机器大生产是资本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整个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不断发展,经济危机周期发生。

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资本主义发展规律表明:“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9]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69页。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7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5页。

[4]马克思:《致恩格斯》(1867年8月24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331页。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85-186页。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34页。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08页。

[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29页。

[9]同上书,第831-832页。

四、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论》第2卷的内容是资本的流通过程。在马克思生前,这一卷没有出版。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编辑和加工,于1885年7月出版。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马克思就为《资本论》第2卷准备了多份手稿。早在1861-1863年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涉及了第2卷的一些理论问题。大约在1865年或1867年,马克思撰写了第2卷最早一个独立的、但多少带有片断性质的手稿。这期间,马克思用主要精力整理出版《资本论》第1卷,直到1870年才恢复第2卷手稿的写作。注明写于1870年的一部相当完整的手稿,是第2卷的基础。此后由于马克思身体很差,难以进行复杂的理论研究,撰写《资本论》的工作暂时中断,直到1877年才恢复写作。在此期间,他又在上述材料的基础上写了四份手稿。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这些手稿时感慨地说:“只要列举一下马克思为第2卷留下的亲笔材料,就可以证明,马克思在公布他的经济学方面的伟大发现以前,是以多么无比认真的态度,以多么严格的自我批评的精神,力求使这些伟大发现达到最完善的程度。”[1]

《资本论》第2卷与第1卷一样,是一部异常出色的著作。但是,由于马克思生前未能对它进行整理,留下来的是在相当长时期内陆续撰写的一些草稿和片断,因而必然带有未完成手稿的特点:体系大致完成,观点非常精辟,论述极其深刻,但是结构不够严谨,文字没有仔细推敲,文体夹杂英、法两种文字的术语,用作例解的事实材料虽已收集,但没有分类和整理,以及明显的笔误,等等。马克思逝世前,曾对他的幼女爱琳娜说,希望恩格斯根据这些材料“做出点什么”来。

恩格斯十分重视马克思的嘱托。马克思逝世不久,他就放下手头许多重要工作,专心致志地从事第2卷的整理和出版。从1883年3月至1885年7月,大约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这卷著作的整理和出版。

整理和出版《资本论》第2卷,是非常复杂、困难和繁重的工作,恩格斯是最有条件完成这一任务的人。因为恩格斯参与了包括第2卷在内的全部《资本论》理论观点的研究和形成,对第2卷内容十分熟悉,并且可以说是能够准确辨认马克思潦草笔迹、清楚了解马克思独特的缩写符号和习惯用语的唯一的人。

恩格斯对整理工作十分严谨和认真。他完全忠实于手稿的内容和实质,把这些手稿尽可能逐字地抄录下来,在文体上,仅仅改动了马克思自己也会改动的地方。同时,他对全部手稿进行细致的选择、取舍、删减、补充、修订和润色,加上几句解释性的话和承上启下的字句,使该书既成为一部连贯的、尽可能完整的著作,又成为一部只是作者而不是编者的著作。可以想象,这样的工作是多么不易!

经过恩格斯的整理,《资本论》第2卷成为一部研究资本主义流通过程的极其科学、非常精确的著作。

关于资本流通过程与资本生产过程的关系,马克思作了精辟的概括。他说:“在本书第一卷,我们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既作为流通过程,又作为再生产过程来分析,我们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本身的生产,资本在流通领域所经历的形式变换和物质变换被假定为前提,而没有进一步加以论述。我们假定,一方面,资本家按照产品的价值出售产品;另一方面,他在流通领域找到使过程重新开始或连续进行所必需的各种物质生产资料。我们在那里需要考察的流通领域的唯一行为,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的劳动力的买和卖。”[2]在第2卷中,生产过程只是在理解流通过程的范围内加以考察,主要是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资本的形态变换和物质变换。

第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形式。

马克思说,资本的价值增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产生。个别资本的运动,必须经过三个不同阶段,采取三种不同形式。

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形式上看,对买者来说,他把货币转化为商品;对卖者来说,他把商品转化为货币。买卖过程是等价交换,价值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但资本家的货币是货币资本,他购置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物质要素,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因此,在这里货币不仅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不仅充当一般的货币职能,而且作为资本发挥作用,充当资本的职能。货币所变换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货币职能转变为资本职能的最重要标志是购买劳动力。由于劳动力是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多的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获得劳动力是购买阶段最根本的内容和条件。生产资料的购买,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也就是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同类推荐
  • 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

    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

    全书以优美的语言,动情的笔触,带着读者开启了一段亲睹陈圆圆传奇一生的故事。每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都藏着一段令人无法忘却的历史。陈圆圆,平凡女子却搅入了历史的洪流,这大抵是最让读者内心关切的吧。
  • 纪晓岚

    纪晓岚

    他是乾隆时期的学界领袖、文坛宗师。他学识渊博,被乾隆赏识;他工于对句,令世人惊叹;他作《阅微草堂笔记》,堪与《聊斋志异》媲美;他有无数的奇闻轶事,至今为我们津津乐道……本书将带你走进纪晓岚多彩的人生世界。
  • 化茧成蝶:李宁向左俞敏洪向右

    化茧成蝶:李宁向左俞敏洪向右

    一个用自己的名字做产品,做成了中国第一体育品牌,与耐克、阿迪达斯一起傲视群雄;一个由培训班起家,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在千万人当中传递希望的力量。
  • 孟子(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孟子(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他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宗师。此书以孟子的生平为经,着重写了影响孟子思想进程转变的大大小小的故事和事件。通过对其生平的了解,增强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 宁夏历史名人(上)

    宁夏历史名人(上)

    本书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内容,既有宁夏古代历史的总体介绍,又有各个时期不同领域的著名人物,既列举具体事实讲成就,又深刻总结经验谈启示。
热门推荐
  • 浮尘帝君

    浮尘帝君

    摄政王的私生子,从小就被丢在扶桑云,并且还是一个修炼废材。然,神秘老头打通气脉,换于一书破东麟万法。一入京都,我定让大楚为我疯狂,用前世记忆上怼皇族臣将,下破四方王朝。然,大楚只是我的终点。龙争虎斗,傲世苍穹。圣子天阶,玄天宗门,帝君遗迹……我必将成这世间的大道。
  • 文明复兴

    文明复兴

    旧时期的全面战争使人类几乎灭绝。在这危机时刻,人类利用之前发明的初型智能机,避免了人类的最终灭亡。不过此时的人类文明已饱经沧桑,所以重建人类文明的重任便交给了残存的人类。他们最终决定,重现人类曾经的文明,用历史演进的方法重塑人类社会。但是。。。。。。
  • 双螺旋危机

    双螺旋危机

    一场午夜的“邂逅”,一具诡异消失的尸体,将刘强卷入了黑暗的漩涡……永远不要相信表象东西,因为表象东西未必真实。特别是你身边的人,因为那个人或许……根本就不是人!备注:不是灵异恐怖
  • 六尘绘卷:大明纨绔

    六尘绘卷:大明纨绔

    黄泉路上是非多,种种巧合之下,新时代男神紧握住明朝纨绔大少的手郑重的说道:“替我活下去。“哎!本少爷确实是想继续调戏小媳妇,可是你们这个时代也太不一样了啊,调戏不成反被调戏……百年前的废物大少冒名顶替新晋男神,一连串爆笑糗事、爱情烦恼,以及嘿嘿……非礼勿视,阿弥陀佛。只能即兴做一首<忆江南?六尘难改>:流年冷,弹指不容温。百态炎凉不足恨,万象逢离不堪等。何不许来生?奏一句悲魂,道一声无常。——夏鳅谨献
  • 森林之歌散文集

    森林之歌散文集

    静谧的森林,是谁在歌唱?是站在密林间的鸟儿?还是密林间的溪水潺潺地流着?或者是幽静的笛声......
  • 步步诛仙:每天征服一个情敌

    步步诛仙:每天征服一个情敌

    诸子百家、朝堂野史、后宫秘闻,当今社会的丑小鸭,魂穿圣女,偶得天书,记载“征服情敌系统”,欺负着未来的小王爷,征服着男神的迷妹,宠溺着萌新的小徒弟。
  • 以剑为友

    以剑为友

    一剑走天涯与剑相伴,与她相守剑不离,她不弃
  • 吞噬天下

    吞噬天下

    异族冷血,以魔怪残害世人,断我炎黄子孙修行路。诸神不仁,掠夺众生寿元,铺就自身不朽道。少年吴煊,得神祇传承,修行逆天功法,从此吞神血、噬灵根、炼魔怪,一张饕餮大嘴所向披靡,诸天万界,无物不可吞!“胆敢欺我人族者,哪怕是这天,我也吞给你看!”
  • 混沌之堑

    混沌之堑

    踏上通天之路位列仙班无数修士耗尽一生直到生命终结千百位面无尽虚空留下天地同寿的传奇路断了我们没有放弃梦想仙路已断我们能够改变这个末法时代追寻仙古传说
  • 四海潮升着眷恋

    四海潮升着眷恋

    宰相之女苏浅婼和三皇子莫潭清从小青梅竹马且有定下了婚约。直到五岁,两人就此分别,十五岁时,苏浅婼搬来京都,在姐妹的茶话会上听到了这个名字,不知为何分外熟悉,可是却怎么也想不到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