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52600000015

第15章 “党化教育”渗入学校 进步师生争取民主(5)

李蒸以教育家的学识和品格,在主持办理高等师范教育的10多年里,周密计划,精心实施,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师资,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他的《我的办学经验》等论著,充分反映了一代教育家在旧中国办学的艰难处境和可贵经验。李蒸认为,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中心,是一切教育之母。高等师范学院独立设置,分区设立,使之成为独立系统,是战时教育的一大创举。他主张教育必须实现专业化,应由专家或专门人才去主持,那种以为任何人皆能高谈教育,以为教育是一种常识而非学问的论调,只能是不科学的头脑,是阻碍教育的怪论。他在主持北平师大、西北师院的工作中,一直主张以专业训练为学校之“重责”,大力提倡培养专业精神。他认为教育事业是精神事业,从事教育事业者必须先养成专业精神,要以事业为重,安贫乐道,不见异思迁,负起为国家培育人才之职责。他在给西北师院1943年毕业同学毕业册题序中,谆谆告诫诸位弟子:“开发西北,首赖教育”,“诸君毕业之后,当以西北为服务领域,下定决心,争先恐后,同在西北工作”,“切不可仍陷故常,竞赴通都大邑,图个人之安逸”,充分体现了一代教育名家的品格与见识。

在学校建设方面,李蒸认为,学校的构成要素有三:一为教师,一为学生,一为设备。评定一所学校的优劣,就要评价这三种基本条件,而后两种基本条件的完成,大部分要靠头一种基本条件的具备。由此,一所学校的成功,主要的是师资的健全。因此,培养优良师资,是师范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李蒸还非常重视培育和保持传统校风。他认为,优良校风可使全校师生精诚团结,工作振奋,在有形无形之中不仅学到知识,且可变换气质,养成高尚品质。他以“刻苦耐劳,诚朴笃实,埋头苦干,不尚宣传”来概括西北师院的校风,与广大师生共勉。

李蒸还认为,校长的学识、品格、作风,对办好学校至关重要。他以多年的亲身体验,总结出一系列办学理念,认为作为大学的行政领导,要保持尊师重道的风尚,只有取得全校教师的竭诚合作,才能真正办好学校。大学校长在学问方面虽然不一定是全校的领导,但必须是一门学科的权威,在品行方面则应是全校的表率,能够以身作则,对人对事必须公道真诚。李蒸向以思想开明,办事公允而为人称道。他十分赞同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的主张,认为大学教授应享有学术自由之权利,不能把他们当作官吏一样任意调动。

李蒸对西北教育文化建设寄予厚望,并愿为此尽力。他认为,抗战以来东南华北人才内移,西北开发与建设的声浪益高。借此良机,西北教育事业必将快速发展。他还认为,西北师范学院的使命之一,就是协助西北各省教育行政当局扩充中等学校数量及改进其质量。在他的主持下,西北师院开办教育实验区,通过本院的毕业生,对推进兰州和全省的中小学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指出,作为西北地区师范教育的最高学府,西北师院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及狭义的师资培养,还必须发扬民族文化,弘扬国民道德,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竭力进行。

李蒸在西北师院迁来兰州后任职时间虽然不长,但他的品格、作风以及勤俭办学的业绩,为广大师生以至许多民众所敬佩。1945年李蒸调任去职后,十里店一条街曾被命名为“李蒸路”,以表达对他的崇敬与怀念。

辛树帜(1894—1977),湖南临澧人,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赴德国留学,专攻生物学。回国后任职于多所大学,1941年来甘、宁、青考察,对西北开发建设具有浓厚兴趣。1946年受命主持筹建国立兰州大学,对创办和建设兰州大学具有重要贡献。

1946年3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委任辛树帜为国立兰州大学校长后,他随即来到兰州,开始为建校而奔忙,历经艰辛,功效卓著。辛树帜经过考察研究,并征询省府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后认为,新组建的兰州大学,不仅要符合大学规程,而且要具有西北特点。当年6月,即向教育部呈送了《计划大纲》,提出按大学规程设置文、理、法、医四学院的意见,并以发展畜牧,防治畜病,改良品种,对发展西北经济大有裨益,上书教育部和甘肃省政府,积极支持在兰大特设兽医学院。他还认为,西北各民族各有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据此专门呈报教育部,在文学院内增设了边疆语文系,内设蒙古、藏、维吾尔文三个组。

辛树帜认为,要办好大学,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因此十分重视礼聘国内知名学者来校任教。他为此奔走各地,礼贤下士,广罗人才,先后聘请知名教授、教师近30名。

为了让更多著名学者来到兰大,他还采取短期讲学的办法,利用兰州夏季凉爽的有利条件,邀请著名学者来校开设暑期讲座,辛树帜为表示礼遇,常常到堂听课。由于他的积极努力,使兰州大学的教学质量在短短两三年内即有显著提高,同时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

办好大学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具有较为充足的图书仪器设施。辛树帜在接受任命、来兰州之前,即设法在上海订购多种仪器药品。在校期间,更是投入重资,多次派人去京沪等地采购图书,充实馆藏。正如顾颉刚在兰大新建的图书馆落成时所作《积石堂记》中所说:“(辛树帜)先生高瞻远瞩,知树人之大计,必以师资及图书仪器为先,既慎选师资,更竭其全力购置图书”,先是车载而来,后更以飞机运之,“二年之间,积书十五万册,轶出他人数十年之功,卓然而为西北巨藏矣!”除图书仪器外,辛树帜对兰大校舍建筑亦亲作筹划,倾注心血。他曾几次造访教育部,争取建筑经费,又诚聘工程专家精心设计建设。在首批新建筑落成后,特以西北名山天山、祁连、贺兰命名,并于1947年8月10日亲自撰《中山堂记》:欣喜“三堂且竟,教室实验室,粗有丽止”,而“大学洎四年,人数必半万”,在时艰物迫的情况下,期待礼堂、宿舍等工程亦能相继告成。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迅猛发展,国民党当局加紧控制学校,迫害进步师生,兰州大学处于危机状态。辛树帜以一个教育家的责任感,多次奔走于南京等地,向国民政府索要欠费,以维持学校教学与生活。兰州解放前夕,他坚持留在学校,团结全校师生,以应付拖延的策略,抵制国民党军政当局迫令迁校的阴谋,保护校产免遭破坏,为人民政府接管准备条件。总之,辛树帜作为一位富有魄力、注重实际的教育家,尤其是对创办和建设国立兰州大学所做的重要贡献,深得广大师生和兰州人民的称赞。

赵元贞(1879—1974),字正卿,甘肃正宁人,甘肃近代著名教育家、爱国人士,以主持甘肃教育工作、筹建兰州志果中学等教育活动而闻名,为兰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赵元贞出身农民家庭,自幼家贫,勤奋刻苦,1908年毕业于甘肃文高等学堂,之后入京师大学堂学习地质,19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以优异成绩被公费派往美国留学,获匹兹堡大学冶金学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曾一心想留学美国的赵元贞走实业救国之路,用所学知识建设家乡,但在旧制度下此路难行,便以主要精力从事教育工作。曾先后于1923年和1930年两度出任甘肃省教育厅厅长,1940年以后任私立志果中学校长,直至解放。建国后曾任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赵元贞初任教育厅长后,认真办理教育行政,创办《甘肃教育》月刊,筹办矿师养成所,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四处奔走,各方求助,亲自组织建所、聘师、实施教学,后因调任而中断。1930年复任教育厅长后,因从政难有成就,次年即放弃政务,以主要精力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曾先后在省立甘肃学院、甘肃农业学校任教,讲授化学、地质、英文等课程,精心培育专门人才。

1940年春,为救助因日寇飞机轰炸、学校迁移而失学的青少年入学,兰州“兴文社”等八社团发起创办私立志果中学。因学校经费仅仅来自各社团的赞助,又无官方督导,屡聘校长都推辞不就。于是,赵元贞应邀担任校长。他为办好学校,全力以赴,精心筹建,并慷慨捐助自家房产、良田,以弥补筹建经费之不足。为保证当年秋季招生开学,他以极少的经费,权衡分配,“拿情面聘请教员”,终于按期招收近百名初一新生。开学之后,更是把全部心血倾注于学校。他亲自上课,选购图书,组织师生义务修整操场,关注教职员和学生生活,使学校在困难环境中得以正常进行教学活动。由于办学经费不足,创办之初董事会曾决定每三年招一次新生。但赵元贞认为这不符合中学教育规律,力主连续招生,终于得到支持,增加经费和教学设施,于第二年连续招生,使得学校得以正常发展,并于1942年获教育部备案成功。

志果中学这颗幼苗,在赵元贞的精心呵护下,经过全校师生九年的努力,由原来无人知晓、默默无闻,到解放前因其办学有方、教学质量较高,成为一所声播陇原、受人赞誉的私立中学。赵元贞曾昭示志中校友:“世界最著名的学校是私立学校”,鼓励他们饮水思源,努力深造,将来服务社会。解放后,志果中学改设为兰州第二中学,赵元贞继续兼任校长。他在担任教育厅副厅长、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仍坚持到校授课主持校务,深受师生爱戴。

同类推荐
  • 我在唐朝有百度

    我在唐朝有百度

    一个21世纪的龙套演员李才基因为在一次旅游途中遇见山洪暴发从而穿越来到了武周时期的唐朝!虽然是给侯府的小姐牵马!可是我也有梦想,我要吃麻辣烫!金针菇、土豆片、小姐随便吃!啥?太辣了!雪糕要不要?吟诗作赋?科举?金银劫案?还有大战突勒?这都不是事!因为我有十三娘!(奸笑——)唐朝书友群(548705884)欢迎各位朋友聊天
  • 御臣

    御臣

    大秦亡国后,天下七分。宁国皇城,一个不起眼的铁匠铺小主人,自幼与舅父相依为命,历经世间冷暖,心智早已成熟坚毅。却怎知他竟是被驱逐出宫的九皇子,各种阴谋算计接踵而至,又遭逢乱世,山河破碎,年少的九皇子只能鲜衣怒马,身御天下。这里有君临天下的绝世女帝,也有快意恩仇的江湖侠客,还处处充满满阴谋诡计。年仅十五的九皇子被推到幕前,步步惊心,演绎御臣之术。PS:架空历史权谋剧,希望各位书友多多支持。
  • 乱世男女

    乱世男女

    青年民工穿越成晚清阔少,起落沉浮,人鬼莫辨,引出许多同僚勾心斗角,妻妾争风吃醋,一时间乱纷纷你仿唱罢我登场------
  • 喋血晚清

    喋血晚清

    一个特种兵,穿越到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前夕的广西之后的喋血经历,
  • 日月涅磐

    日月涅磐

    一个奔波劳碌之屁民,意志力量传送至明末,成为一无所有又悲催的崇祯私生幼子,同时成为半吊子的日月教教主,为了能在乱世中生存,他与天斗、与地搏,在江湖中浴血奋战。同时本书会把研究金庸武侠各武功来龙去脉一事,推到高峰。作为第一主角,是按照原历史让大清问主中原,还是举旗救明,让日月教历凤凰涅磐,大明王朝浴火重生。小说将历史与架空融为一体、虚实相间,史书与武学相结合,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江湖画卷。本书主人公:朱慈燝(刘志强)、宝相、时间灵徒(半神)、‘天道’(女性,本书最强高手)。
热门推荐
  • 云中传

    云中传

    纪元轮回,宇宙又再次到万界合一。魔界次元、血族次元、神族次元、仙族次元……还有人类的宇宙,再次合一时,将会迸发出何等的火花人类的科技、古代的精粹又怎样成为人类立足万界万界之战的根本。
  • 文化主体

    文化主体

    本书主要包括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历代追求的天人合一观、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佛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古代天人合一的建筑观、古城的法天象地思想、古村的天人合一理念、古民居的天人合一设计、古园林的天人合一精神、帝陵布局与天人合一观、土地利用与天人合一观、水利工程与天人合一观、生物保护与天人合一观、古代科技与天人合一观、《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黄帝内经》的天道人道等内容。
  • 中小企业成功经营十三讲

    中小企业成功经营十三讲

    本书以真实资料为基础,按照会计工作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步骤,详细介绍了中小企业开业筹划、建账、日常业务处理、对账、结账、调账、报表编制、纳税操作等内容。
  • 来历不明:小丫头太彪了

    来历不明:小丫头太彪了

    来历不明的她,和养父养母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直到有一天,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份。遇到一群各种特色的帅哥,和他们在一起变了不少!
  • 致加西亚的信(当下执行版)

    致加西亚的信(当下执行版)

    《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曾经风靡全美,至今仍畅销不衰,书中主人公安德鲁·罗文已成为忠诚敬业、尽职尽责、主动服从的象征性人物。有人说,在这个彰显个性、崇尚自由的年代,重提敬业、服从的话题未免显得过于陈旧,甚至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然而,时代在发展,罗文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却永不过时,因为它代表了维系人类社会和推动文明进步的古老而美好的价值观。愿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本书,愿罗文中尉那样的人越来越多。
  • 邪谷门徒

    邪谷门徒

    宁负白须翁,莫欺少年穷!十二年前陈国破亡,少主陈稷孤苦逃亡,世间冷暖尽尝。直到那天,他得了祖上传下来的神书,修了功法,当了邪谷门徒。天要灭我!权贵恨我!同辈妒我!我走上了邪谷的路,就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人终有天命?我偏不信命!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麻雀与鹰隼的角逐!这是秀木与狂风的对决!这是人与天道的博弈!偏隅小国少主陈稷,踏世而出!把朝堂捅个通透!把江湖捅个通透!把天地捅个——通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欢乐的日记

    欢乐的日记

    转世的墨仙,畅游无数光怪迷离的空间,行走在充满奇幻气息的修炼之路上。
  • 纯阴之人

    纯阴之人

    我叫吴冉,是以为阴时阴历出生的男孩,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就被一个莫名的东西,跟上了。这个世界上,其实真的有许多你看不见的事物,或者人!多年的险象环生,让我知道,我不属于这个世界上的人。且看我,如何化险为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