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30000000037

第37章 纵观世界敢于创新的史学巨擘(1)

——周谷城

周谷城(1898——1996年),湖南益阳人,1998年9月13日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他自幼就读于家族中的义塾,后入湖南长沙省立第一中学,1917年考进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曾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1年大学毕业后,任湖南省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英文和伦理课教员。在毛泽东的影响下,参加湖南农民协会,并担任湖南农民讲习所讲师。1927年受毛泽东委托,在武汉全国农民协会从事宣传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周谷城被迫去上海,一度以卖文和译书为生。1930年,周谷城任中山大学社会系主任兼教授,1932年任暨南大学教授兼史社系主任,1939年出版了《中国通史》。从1942年起,周谷城担任复旦大学教授长达半个多世纪,曾经兼任过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学校教务长等职。1949年,他出版了《世界通史》,打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旧世界史框框。1956年,周谷城被评为国家一级教授。1981年周谷城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一生论著丰硕,主要论著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通史简本》、《中国政治史》、《中国社会史论》,《中国近代经济史论》、《哲学与逻辑》、《史学与美学》、《周谷城史学论文选》、《周谷城教育文集》、《周谷城学术论著自血?

【毛泽东评点周谷城】

谷城先生:

得书甚慰,如见故人。革命高涨,大家都有是高兴的。前途尚多困难,惟有团结最大多数民众,方能战胜帝国主义的反抗。相期共同努力!敬颂教祺!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六月二十八日

——摘自《毛泽东书信》

《新建设》上周谷城写了一篇逻辑问题的文章,我看也不错。

——摘自周溯源编的《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第803页,红旗出版社1998年出版。

谷城兄:两次热情的信,都已收到,甚谢!大作出版,可资快读。我对逻辑无多研究,不敢有所论列;问题还在争论中,由我插入一手,似乎也不适宜。作序的事,不拟应命,可获谅解否?敬复。

顺颂教安!

毛泽东

一九五八年七月二十八日

——摘自《毛泽东书信?

周谷城的《世界通史》还没有写完。书,还是要让他写下去。

——摘自周溯源编的《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第812页,红旗出版社1998年出版。

【周谷城小传】

1898年9月13日,在湖南省益阳县汾湖洲周家院长湖口(今益阳县上湖乡长湖村)一个极偏僻的湖乡,农民周桃生家出生了一个男孩儿,他就是后来国内外闻名的历史学家周谷城。周家世代务农,祖父周紫芳是一个庄稼人,虽只读过两年周氏义塾,但是文化水平却不亚于当时的一个秀才。父亲周桃生也读过几年周氏义塾,粗通文墨。母亲杨氏勤劳俭朴,心地善良,但性情严肃。周谷城虽是独生子,母亲对他管教甚严。

1904年,周谷城6岁,就读于汾湖周氏义塾。他颖悟超人,读书又勤奋,在义塾里他不仅学完了《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幼学琼林》等书,并读完了四书、五经,且多能背诵、理解,作文也深得先生赞许。

1905年,清廷废科举、兴学校,推行新政。周氏族人翰林周开铭,居官山东督粮道,对提倡新学不遗余力,又极关心老家族人子弟教育,为培养人材,为家乡捐资兴办新学堂,创办周氏霁光二等小学堂,规定学制八年,选拔族中有培养前途的青少年免费入学。是年,周谷城以最优秀成绩被选入校。当时正是学制新旧交替之际,族中旧派主张学生多读经、史、子、集等书,新派则主张学生读国文、英文、算学、物理、化学等。其实该校一无书,二无仪器,又无考试制度,所以学生新旧书都学不好。周谷城在那里混了八年,农忙回家做农活,农闲在学校里混,除喜欢英文、国文及历史外,自己感觉什么也没有学到。

1913年,周谷城从周氏霁光二等小学堂毕业,又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普通科。在省立一中读书时,他最喜欢英文,曾组织英语学会、自任会长,组织英语讲演比赛等。他还选读了西方名著,以提高英语水平。在一个暑假,他凭借字典,蛮读了英文本《迈尔通史》,最初只懂五、六成,书读完了,再看其它英文时,竟了然于胸。从此他想方设法找外文书读,英文水平很快就提高了。同时他还喜欢古文,并运用在作文之中。他每作一文,就要用许多难识的字,弄得改卷的先生非翻辞典不可。他从《诗经》、《史记》、《汉书》、《左传》、《孟子》、《庄子》、《离骚》中记下一些难字,以写进文章里难先生。但是由于他的文章确实写得好,先生不仅没有批评,还常表扬他,将他的文章在班上传阅。周谷城读古书,也同读英文一样,采取蛮读的办法,有一个假期,他竟把一套《史记》读完了。他还自学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等书。所以他的中英文语言基础十分坚实。

1917年7月,周谷城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中学。8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来湖南招生,当时湖南仅正取6名学生,周谷城是备取第三名。按照学校规定,备取生是没有资格入学的。但是周谷城渴望去京城念书,就与其他考生强烈呼吁,迫使学校同意考生来北京复试。结果复试以后,原来的6名正取生中,有3名被淘汰了,而周谷城则考进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从此,周谷城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也改变了他一生的道路。

在中国教育史上,北京高师的地位是较高的。当时,全国除北京高师外,还有南京、武昌、广东、成都、沈阳五所高师,北高居首位。周谷城进北京高师后,在英语部读书。当时按校规,新生入学第一学年要读预科,学习中学时期学过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周谷城是学外语的,学习理科知识不太重要,就在预科期间,他广泛地涉猎各科的知识,并有重点地钻研了历史。

20年代末正是新文化运动勃兴时期,学校受当时新思潮影响,探求新知,提倡新学之风盛行。周谷城天性好新奇事物,受这种“新风”感染.更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新知、新说。他读《新青年》介绍的马列丛书的文章,也读无政府主义者的刊物和著作,如克鲁泡持金的《互助论》、《面包掠取》、《贫困的哲学》等。他对哲学特别喜欢,又爱读原著。所以当时流行的各家哲学如柏格森、罗素、詹姆斯、杜威等的原著他都曾读过不少。对这些著作他感受最深的是恩格斯的《乌托邦的反科学的社会主义》(今译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罢此书,周谷城曾说:“读任何其它哲学社会科学著作,总有不能完全接受之处。唯有读马列著作,则很少提出异议,这与我出身贫困,易接受书中观点可能有些关系。”

1919年,北京爆发了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周谷城自始至终参加了"五四"大游行,与同学们一起摇旗呐喊,火烧赵家楼,痛打张宗祥。运动期间,学生常常罢课,周谷城在积极投身于“五四”爱国运动的同时,还利用时间读了大量的书,诸如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教育学等,无不涉猎,为其后来从事专业研究奠定了厚实的学科基础。

"五四"之后,青年学生思想活跃,自由辩论风气浓厚。周谷城在校组织了一场大型辩论会。辩论是在北高师与清华大学之间进行的,两校各派三人,先由各校出一辩论题,请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选定。最后选定周谷城的论题“人类社会中不应有单独的知识阶级存在”。周谷城闻知非常高兴,与其辩友开始了充分的准备。他觉得题目是自己出的,理由也准备得很充分,自信这次辩论一定会成功。辩论大会在高师的操场上举行,当时约有千余人参加,颇为隆重。双方聘请当时司法界、科学界、教育界有地位者各一人担任评判,其中教育界担任评判的是胡适。是日,大会在乐队伴奏下开幕,由北高师代理校长陈映璜担任主席。辩论一开始,正方主辩周谷城首先发言,他的言辞锋利,论证有据,博得大会一阵阵掌声。经过三个小时的唇枪舌剑,辩论终于结束。最后由胡适宣布评判结果,他说:“双方辩论的理由可以说是旗鼓相当,难分高下。”周谷城心里欣然自得,感到胜券在握不料胡适接着宣布:“就组织情况来讲,今天的辩论,胜利应该属于反方--清华。”这一结果出乎周谷城的预料,一时他难过异常,极不情愿地与评判先生握手致谢,但他活跃的身影和犀利的辞风给师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针对儒教的封建传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周谷城受蔡元培先生的思想影响,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刊物《教育丛刊》上发表了《论美学》一文。

1921年春,大学提前毕业了,周谷城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书,担任师范部英文兼伦理学教师。在这里,他第一次和在一师小学部当主事(主任)的毛泽东相识。毛泽东是本校的毕业生,在附小当主事,同时还兼师范部的国文教员。周谷城小毛泽东5岁,两人有着共同的思想倾向,喜欢研究马列主义著作,又都是热血青年,难得志同道合者相会一起,因而两人常常促膝谈心,纵论天下大事。在一师,毛泽东对周谷城影响极大,二人由此成为至友。周谷城常用“C.O.D.”的办法读书,即“付款取货”法,向日本丸善株式会社函购英文本的马列著作,还购到了《资本论》。

1924年,周谷城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生活系统》。这本书的基本主张是把向来心理学上的所谓知、情、意三个方面化为三个阶段,认为方面是就空间并存而言的,阶段是就时间相续而言的。人类较为偏重知的是逻辑与科学;较为偏重情的为艺术和美学;较为偏重意的为道德与宗教。这本书成为周谷城学术体系的一个框架,为他后来治学途径显示出了一个雏形。

1925年春,国共合作准备北伐时,周谷城来到广州,住在粤秀酒家。毛泽东当时在广州负责国民革命宣传工作兼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曾两次到粤秀酒家看望周谷城。一次,他对周谷城说:“周先生就在这里教书好啦,反正书也是要人来教的。”希望周谷城留在农民运动讲习所执教。周谷城回答说:“我要回去,因为第一师范的事,我还没有辞去。”一个星期后,周谷城回到长沙,在毛泽东的影响之下,参加了湖南省农民协会,并且当了顾问,被聘为农民运动讲习所讲师,也到船山学社(毛泽东创办的自修大学)教书,并同徐特立、柳直荀一起,组织教育工作者协会帮助革命。

周谷城在长沙写了两篇论租谷的文章,指出租谷是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此文发表在报纸上。后来他又写了一篇《农村社会之新观察》,再一次说明租谷为什么是剥削,并把剩余价值的理论也加进去了。

1927年春,周谷城到了武汉。起初,他在邓演达的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做整理农民运动材料的工作,后来,毛泽东组织一个战区农民运动委员会到河南前线去工作,想要周谷城担任秘书,周谷城因身体衰弱且有痔疾,婉言谢绝了。毛泽东在黄鹤楼下一个名叫"一枝栖"的小旅馆里找到了周谷城,问:“战区农民运动委员会你既不去,可不可以到全国农民协会来?”周谷城终于答应了。第二天,他按时到了全国农协。在全国农协,夏明翰是秘书长,周谷城做的是宣传工作,两人密切合作。周谷城把自己的文章拿给毛泽东看,毛泽东说:“这文章是花了功夫的,最好能在报上发表。”于是,这篇文章在汉口《中央日报》副刊上连续刊载,反响颇大。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共分裂。毛泽东到湖南组织秋收暴动,周谷城则到了上海。周谷城住在一个犹太人的公寓里,与许德珩、陈翰生等人组织"社会科学研究会”,相约以译书、卖文为生。这期间,他曾到劳动大学教育系任教,因他在讲课中宣传进步思想,在反动当局压力下被迫离开劳动大学。此后,他就真正地以卖文为生了。这期间,他翻译了美国共产党人写的《文化之出路》、英国人写的《苏俄新教育》、《苏俄及其邻国》等书,并在《民铎》杂志上发表了《名学引端》、《新惟实论之“独立”观》等哲学论文,在《教育杂志》上发表一些关于中国教育问题的文章,并出版了《中国教育小史》,主张改革教育,造就一代新人。这时他在大革命期间所写的《农村社会新论》也出版了。

1930年秋,周谷城出任中山大学社会系主任兼教授,负责讲授“中国社会发展史”,“社会科学名著选读”等课程。这期间,他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社会之结构》、《中国社会之变化》、《中国社会之现状》。同年,周谷城参加了邓演达创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从事反蒋反帝的民主活动。国民党特务认为他在中山大学宣传共产主义,搞赤化,写恐吓信给他,拟议要用手枪对付他,周乃辞职,离开中山大学。在中山大学任教期间,周谷城还译了黑格尔的《逻辑大纲》全文,《小逻辑》一书因故未能译完。当时《小逻辑》译稿的半部曾在艾思奇主办的《思维月刊》上发表,但《思维月刊》只出两期就被迫停刊。这样,周谷城的译稿还未印出就随着丧失了。

1933年,周谷城任暨南大学教授兼史地系主任。

抗战前夕,周谷城接到一束卷得很紧的报纸,打开一看,是毛泽东“致师友”的一封信,毛泽东在信中反复说明形势紧急,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周谷城在毛泽东的号召下积极参入了全国的抗日斗争。

在暨南大学期间,周谷城写了《中国通史》上下两册,该书于1939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书中,他提出“历史完形论”,指出了历史事件的有机因素和必然规律,着意阐明各个历史事件组成为整体历史过程的必要性,提出了有创见性的中国历史分期法。《中国通史》一出,暨南大学校方被认为有马克思主义嫌疑,就不许周谷城教中国史了,责令其改教世界史,而且限定要教世界史学史,以此来折磨周谷城。当时周谷城的写作计划很大,想编一套《史学五书》,即中国通史、中国政治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文化史,遇此一变,心里很不愉快,但为势所迫,只好改变专业方向。又转念一想,觉得多知道一点世界史,对研究中国史不无好处。于是从那时起,他就一直教授世界史。这一改变使他成为国内著名的世界史权威,在世界史研究上成绩斐然。

1941年底,上海沦陷前,周谷城化装成商人,改名周可珍绕道通过火线到杭州。1942年,他来到重庆,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还受聘为民主政团同盟的顾问。在重庆,他又和毛泽东相遇,二人他乡遇故知,相谈十分知心。

同类推荐
  • 汽车大亨:福特成长记

    汽车大亨:福特成长记

    亨利·福特是美国汽车工程师与企业家,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他的生产方式使汽车成为一种大众产品,这不但革命了工业生产方式,而且对现代社会和文化起了巨大的影响。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亨利·福特是唯一上榜的企业家。
  • 赵佗

    赵佗

    本书介绍了秦朝将领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秦拓南疆,屠睢裹尸;史禄凿渠,赵佗戍越;秦开三郡,番禺首县等。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宇、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当时称之为“十八学士”。
  • 魅力毛泽东

    魅力毛泽东

    本书从政治、军事、文化、交往、读史、志趣以及生活等多个角度解读毛泽东,力求史料翔实,论述清晰,语言生动,行文流畅,视角独特,选材新颖。
  • 长征英雄谱2

    长征英雄谱2

    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故事,在这漫长的艰辛征途中红军所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记载了他们为祖国的解放所作出的种种牺牲,献身于革命的伟大精神,以及打过的一个个漂亮胜战的精彩片段,记叙了他们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热门推荐
  • 总裁又在撒娇了

    总裁又在撒娇了

    季微然从来没有想过会找一个这样的男朋友,他有时候需要自己宠着、哄着,但在她不开心的时候也会把她拥入怀里,轻声安慰,逗她开心。他见不得她受委屈,她一落泪,他会手足无措,她一开心,她也高兴的像个傻子。祁邺本不相信一见钟情,但是自从遇上了季微然,他信了。他兄弟曾经嘲笑他在季微然面前像个智障,还怂的不行,也有人说他和季微然的身份互换了,他成了那个需要人哄的女朋友,季微然成了那个哄人的男朋友,但谁都否认不了的是,他们的恋爱甜甜的,他们对彼此的爱是羡煞旁人的……
  • 千古魔神

    千古魔神

    挥手间可移山,一木叶斩尽日月光华。修行大陆,亿族林立,天才辈出,诸神争霸,裂天断地。问茫茫大地,苍凉天穹,谁主沉浮。一代魔界至尊因爱而死,却意外重生......
  • 强宠,弟弟饶了我

    强宠,弟弟饶了我

    他是周家的天之骄子,她是跟着二婚妈妈入驻此地的虚名大小姐。他是她眼中霸道骄横,嚣张跋扈的恶魔弟弟。她是他眼中是不算温柔,不算惊艳,年龄一大把的欧巴桑。不管是十年前还是十年后,他都始终不承认她是他的姐姐。并且坚定她一定会是他的女人!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上古世纪之乱世悲歌

    上古世纪之乱世悲歌

    无尽的等待/不知何时你会归来那沉默的远风/温暖不再/无法释怀苦苦思念/漫长的一天又一年也许会是明天/希望也许/就是明天可我早已/忘却缘由千百年后/仍然/只为你而守候一场未完成的婚礼,一个未完成的承诺,待我得胜归来之日,亲手为你披上红妆。乱世当头,谁人能够独免。唯愿真爱永存,不灭于天地。有情难终眷属,谁又能逃脱这宿命?只化作悲歌一曲,于这乱世传唱。
  • 当你年少

    当你年少

    这个残忍的世界,逼迫我坚强。不允许我悲伤痛苦,却任由我痛哭流泪。
  • Boss的私宠:娇妻,不准逃

    Boss的私宠:娇妻,不准逃

    “你到底是谁?”新婚之夜居然被一个陌生男人强势征服,唯一回答她的只有冷傲、强壮的身体和一张漆黑的名片。她本想将此事当成一场恶梦,却发现这张名片成了她唯一的救命稻草。这是地狱的邀请函,也是天堂的通行证。“你不是禁欲系的吗?”她被男人按在了宽敞的大床上,语气中充满了颤抖。“遇到你之前的确是,不过现在请把禁字去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空主宰之太古之界

    超空主宰之太古之界

    超空间内三界主宰,万古之界主修灵力,上古之界主修魔法,太古之界主修科技。欲夺星空造万世,吾生唯我化苍生。
  • 梦神界之天界传说

    梦神界之天界传说

    这是一个发生在梦神历1038年的现代都市修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