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30000000018

第18章 阅尽沧桑矢志不渝(2)

不久,段祺瑞把持的政府与北京各高校的冲突日益加剧,1925年4月14日,段祺瑞为缓和与高校的矛盾,任命章士钊为教育总长。章士钊上任后,对各校的学术水平和校纪校风都深为不满,于是宣布从当年起由教育部统管各校的入学考试和毕业考试,并合并八所国立院校。他的措施立即引起了进步人士和学生的强烈反对。恰逢5月7日是国耻日(1915年5月7日,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北京高校学生及各界群众正准备上街游行纪念国耻日,报上又载教育部禁止游行的命令,更激怒了学生,于是各高校学生聚集至章士钊住宅质问,遭到军警镇压,学生中有多人被伤或被捕。9月,进步学生4千余人再次聚会,要求释放被捕学生,罢免章士钊。12日,章士钊在巨大压力下辞去了教育总长一职,南去上海。四天后,在段祺瑞的急电催促下,章士钊才又重回北京继续出任司法总长。不久,“五卅”运动爆发,全国上下一片如火如荼之势,青年学生尤为活跃,各地学潮不断高涨。紧要关头,段祺瑞又请章士钊出任教育总长,要他对学风继续“严加整顿”。为了平息日益高涨的学生运动,章士钊不顾众人的反对,撤换了一批支持学生运动的大学校长和政府官员,鲁迅在教育部的职务也曾一度被撤除,后经鲁迅提请公议,才得以复职。此时,章士钊已将《甲寅》复刊,并将其作为“整顿”学风的言论阵地。因为该刊封面绘有一只老虎,又鉴于章士钊的铁腕政策,时人遂称章士钊为“老虎总长”。

这时,学生运动的焦点逐渐转到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该校校长杨荫榆因为反对学生运动,在该校著名教师沈尹默、李石曾的支持下,学生将杨荫榆驱逐出校。章士钊见状,立即派出武装警察护送杨荫榆回校,并采取强硬手段制止罢课,以至后来竟要由教育部强行改组该校的领导,实际上就是变相地解散“女师大”。

章士钊的行为使他成了众矢之的。1925年11月28日,章士钊的住宅再一次被游行人群包围,并被捣毁。至此,他不得不辞去教育总长的职务。这时,章士钊的辞职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胜利,现在中学课本里有鲁迅先生的两篇文章:《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和《纪念刘和珍君》便是写于此时。文章中提到要“痛打落水狗”和严惩凶手,其矛头都是直指当时已经下台的章士钊。

章士钊在教育和文化上本来是提倡“新旧调和”,并主张应仿照西方教育体制,给学生以言论、结社和游行的自由,但由于多次的政治风潮以及部分学生的过激行为给他震动很大,使他又像怀疑“代议制”一样开始怀疑自己在教育和文化上所持的立场,并逐渐走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有鉴于此,郑振铎在《文学论争集》中描述过这样一件事:

1925年,胡适在一次宴会上曾当面对章士钊说:“你的那篇《评新文化运动》不值一驳。”章士钊听后心里很是不服,于是故意再登一次,以示抗议。为此胡适写了《老章又反叛了》一文来批驳他。章士钊见后,在与胡适合影的照片上题了一首白话诗赠与胡适,诗云:

你姓胡来我姓章,你讲什么新文学,我开口还是我的老腔。

你不改来我不驳,双双并坐,各有各的心肠。

将来三十五年后,这个照片好作文学纪念看,哈,哈,我写白话诗送给你,总算是老章投了降。

胡适看后,也写了一首文言诗致答:

但开风气不为师,龚生此言吾最喜。

同是曾开风气人,愿长相亲不为鄙。

维护旧文化的章士钊写白话诗,宣扬新文化的胡适却写文言诗,两人一唱一和,显得极为别致,成为文坛广为流传的一段趣事。

章士钊辞去教育总长后,在段祺瑞的挽留下,他又出任执政府秘书长之职。到1926年4月,执政府在军阀内讧中垮台,章士钊出走天津,继续在日租界出版《甲寅》周刊。他虽然已经失势,但于次年4月听说李大钊在北京被捕入狱的消息后,还是曾设法营救。

1926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下令通缉执政府中的高级官员,章士钊名列其中。章士钊遂携眷第二次出逃欧洲,遍游英、法、德等国。直至1930年春,应张学良之邀,章士钊回国出任东北大学文学院主任,通缉一事经张学良调解也被撤消。“九一八”事变后,章士钊回到上海,与杜月笙结识,在杜月笙的帮助下开办律师事务所。1932年10月,章士钊自愿为以叛国罪被控的陈独秀辩护。次年4月,章士钊提出了一篇为陈独秀辩护的长篇答辩,这篇答辩被视为文学和法学双重意义上的经典之作。章士钊也成了法律界的名人,并与1934年春任上海法政学院院长。1934年秋,章士钊又应华北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之邀,到北京任法制委员会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章士钊到上海避难,蛰居于上海租界。1938年3月,南京伪政府成立,为笼络人心,标榜诚意,汪精卫曾授意汉奸梁鸿志力诱章士钊进伪政府任职,被章士钊严词拒绝。1939年2月,杜月笙派人护送章士钊经香港去重庆。到渝后,国民政府授之以“参政员”头衔。1943年,章士钊在重庆出版《逻辑指要》。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毛泽东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到重庆与国民党举行谈判,“双十”协定签定后,毛泽东逗留于重庆,时值国民党特务活动猖獗,章士钊以“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向毛泽东建言。1946年,章士钊回到上海,再执律师业。

1949年,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提出进行“和平谈判”的建议,章士钊先后两次被国民党政府任命为谈判代表,北上参加“和谈”,但由于国民党只是借谈判为重新备战争取时间,缺乏起码的诚意,谈判很快破裂。5月18日,章士钊与邵力子联名写信给当时的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揭露国民党“备战求和”的骗局。他在信中说:“中共让步不能算少,而国民党中两派不愿和”,并以亲身经历说明中共“和谈”的诚意。

从重庆谈判到北京谈判,通过与两党的接触,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章士钊对两党的看法又有了新的变化。他从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中感到了它的不得人心,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共产党人的开诚布公、民主进步。这些最终促使他脱离了国民党的阵营,加入到人民的阵营中来。1949年6月,他曾写信给当时的湖南省主席程潜,劝他起义,为湖南和平解放尽心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章士钊被推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届代表和第三届常务委员。历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史馆馆长等职。

50年代初期,章士钊多次出访香港,为“抗美援朝”寻求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做了大量的工作。1957年,整风运动开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广泛征求民主人士的意见。时任政协委员的章士钊也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提出“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希望党能继续保持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的优良传统。但随着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出现了一些过激的言词,甚至有人提出要模仿西方搞多党轮流执政,于是“反右”开始了,章士钊的话也受到了猛烈的抨击,并被迫写检讨。这使他非常苦恼,百思不得其解后,他毅然写信给毛泽东,直陈自己的观点,表明批评的初衷以及对党的感情,同时也透露出对受批判的忧虑和不解。毛泽东收到来信后,立即批示:行老在座谈会上虽然用了一些过激的言词,但用意是好的,不要再批评他了。章士钊遂在反右斗争中顺利过关。

1966年,“文革”爆发,在这场号称要“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运动中,章士钊自然不能幸免。8月19日夜,一群红卫兵冲入章宅,将章士钊押入院中严词审问,声称要打断这只“落水狗”的脊梁。红卫兵要章士钊低头认罪,但他却默默地站着,两个红卫兵见状上去按他的头,章士钊一个踉跄,险些跌到。接着,红卫兵又要章士钊对他们的造反行动表态,他依然沉默不语。看着老人稀疏的银发和羸弱的身体,红卫兵们也无可奈何。于是,他们命令章士钊站在院中不准动,便冲到屋子里将其扫荡一空,在书架、书桌,甚至沙发上都贴了封条,并带走了章士钊的大批书籍、信件。

这个85岁的老人颤颤微微地走回书房,决定再次写信给毛泽东,直陈自己的遭遇。信发出后的第二天就有了回音,章士钊接到从总理办公室打来的电话,说主席已经在信上作了批示,并转交给周总理落实了。果然很快那帮红卫兵就把抄走的物品送了回来,并当面给章士钊道了歉。不久,周总理派人把章士钊送到北京三○一医院,以看病的名义将他保护起来。

在这两次大的运动中,章士钊均能够幸免于难,与他同毛泽东结下的深厚友谊是分不开的。其实早在1920年,章士钊就与毛泽东有过交往。当时,毛泽东为党的成立、湖南的革命活动以及一部分同志去欧洲勤工俭学,急需一笔数目较大的银款。因为章士钊以乐于助人尤其是年轻人而闻名,毛泽东于是去上海找章士钊,只说为一批青年筹款去欧洲勤工俭学,请章士钊帮忙,章士钊听后立即答应,随后发动社会各界名流捐款,在他的努力和影响下,最后共筹集了两万多银元,全部交给毛泽东。也就是从那时起,两人便交往不断,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主席在与章士钊之女章含之(时任毛泽东的英语翻译)谈到此事时,不无风趣地说:“行老哪里晓得他募捐的这笔钱帮了共产党的大忙。”并要章含之转告章士钊“我从现在开始要还他这笔欠了近50年债,一年还两千,十年还完两万”。章士钊听说此事后,大笑说:“确有此事,主席竟还记得。”过了几天,毛泽东果真派人送来了两千元,并说今后每年春节送上两千元。这使章士钊非常不安,并要章含之对主席说,钱是募集来的,不是他个人的,所以不能由他个人受这笔钱。毛泽东听后说“他给我们共产党的帮助哪里是我能用人民币偿还得了呢?那位老人家我知道一生无钱,又爱管闲事,散钱去帮助许多人。他写信给我多半是替别人解决问题。有的事政府帮助不了,他自己掏腰包帮助了。我要明说给他补助,他这位老先生的脾气我知道,是不会收的。所以我说还债,你就告诉他,我毛泽东说的,欠的债是无论如何要还的。这个钱是从我的稿酬中付的。”

自此,每年春节,毛泽东都会派人送来两千元,直到1972年,送完两万元。1973年春节后不久,毛泽东问章含之钱送了没有,章含之答说:两万元按十年分期付款,去年是最后一笔,主席当年借的两万已还清了。毛泽东笑了,说:“怪我没说清,这个钱是给你们那位老人家的补助,哪里就真的十年就停!我告诉他们马上补送。”章含之说:“父亲不肯收,他当初说那就只收十年。”主席说:“你回去告诉行老,从今年开始还利息。五十年的利息我也算不清应该多少。就这样还下去,行老只要健在,这个利息是要还下去的。”

晚年,章士钊将大部分时间用来从事文史研究工作,并曾在中国人民大学汉语教研室讲授“柳文”,他在授课过程中,深感应把自己多年钻研“柳文”的心得编纂成书,留给后世。于是在1960年,他不顾80岁高龄开始着手撰写,用了五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鸿篇巨制《柳文指要》,书稿一出,即遭到康生等人的批判,声称读书“不能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去看待问题”,他的书“有宿命论调”,但在毛泽东的支持下,虽几经波折,《柳文指要》还是于1971年得以出版。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此书曾经作为国礼赠送给尼克松。

1973年5月,章士钊带病赴港探亲,7月11日,病逝于香港,终年92岁。

【作者点评】

章士钊的一生是中国整个20世纪历史的一个缩影。他几乎发起、参与了其中的所有的重大政治运动和历史事件。无数次的潮起潮落也使得他经历了一个由执着、热烈到成熟、保守再到豁达、宽容的过程。

章士钊一生阅历丰富,从事过多种职业,而且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为一名政治家,他曾是最早在中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的人之一,他与孙中山、黄兴等人一同组织过华兴会、爱国协会等革命团体进行反清斗争,他系统地研究过西方的政治体制,阅读了威尔斯、霍布豪斯等人的有关政治经济学著作,并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政体的变革。他还在历次的重大政治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一个新闻人,章士钊先后主持过《苏报》、《甲寅》、《国民日报》、《民立报》、《新闻报》等著名报刊杂志,其中尤以《甲寅》和《民立报》最为有名。他用那只如椽大笔写出了大量的优秀新闻和社论。如《政府党组织案》、《政本》、《学理上之联邦论》。他的文章颇具柳文遗风,以说理充分、论据有力、论调平允、文字平实著称。作为一名教育家,章士钊出任过北京大学、北京农学院、东北大学的教授,曾两度担当教育总长一职。他出访欧洲、日本,考察那里的教育体制,回国后积极推广。他很早就看到了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作为一个学者,章士钊一生研究“柳文”不辍,著有《柳文指要》一书,将自己七十年的研究心得付之于文,给后人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参考,其学术价值自不待言。除此之外,还有《逻辑指要》,是他昔日在爱丁堡攻读逻辑学的成果。章士钊还是一位优秀的律师、一名出色的翻译家、一个活跃的社会活动家……

回顾他的一生,就像在翻一本百科全书,内容之全,涉猎之广,在其他人是很少见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很难给章士钊一个准确的定位和评价。他既是一位反清斗士,又是一个封建卫道者;他既博览中国的古典典籍,又精通西方的思想文化;他既是一位含辛茹苦的教育家,又是一个镇压过学生运动的“老虎总长”……他的思想和性格一直跟随着时代变迁的步伐。但有一点是不会错的,那就是他一直依靠着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有的坚韧品格,用自己漂泊、奔波的一生在学习、在思考。他学习西方,学习古人,思考中国,思考现状,惟一的目的就是想通过他的努力找到一条适合中国走的路。

(李锋)

同类推荐
  • 阶下囚——宋徽宗

    阶下囚——宋徽宗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莎士比亚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莎士比亚

    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丰臣秀吉(一)

    丰臣秀吉(一)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 TARZAN of the Apes

    TARZAN of the Ap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凤皇朝

    龙凤皇朝

    这是一个奇幻的世界,名唤次元空间,在这个世界上斗气、灵魂、召唤集于一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国度——龙凤皇朝。顾名思义,这个国度里的人都有真身,男为龙,女为凤。强者为尊,是这里唯一永恒不变的真理。是《星幻六部曲》的第一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堂禁界

    天堂禁界

    无尽混沌岁月之后,神光乍现,在光影的背后划出的几片生命世界逐渐形成,残缺但平衡。生灵追根溯源的天性,在它第一次降临的时候被彻底的引燃。而他也怀着自己的执着,踏上了求证之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直击灵异事件

    直击灵异事件

    这是一部讲述众多难以理解,令读者看了毛骨悚然的小说.各种灵异的事件让当事人触目惊心,让后来了解该事件的
  • 快穿姐不是病毒

    快穿姐不是病毒

    植物人李晓甜的意识被困在一个黑暗空间,伴随她的是永恒的寂寞,有一天她发现黑暗空间裂开了一道缝,她的意识随着缝隙钻了出去。才发现进入到了互联网世界,她的存在就像是一个病毒,可以随意进出游戏,电视,电影,动漫,而且这个病毒还无法清除,只能被驱逐。什么?我竟然成了召唤师峡谷一个领头兵,她喵的,赶紧跑。什么?你要我做你的压寨夫人,咳咳,壮士,麻烦你先整整容好吗!正要与英俊的王子接吻,忽然风云突变,晴空打雷,李晓甜对着天空大喊,我不是病毒!
  • 穿越之怯胆江湖

    穿越之怯胆江湖

    她,胆小如鼠,贪生怕死,为了保小命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可是最后她没有被自己的那些兄弟姐妹害死,却被大冬天的一记闷雷给劈得——穿越了?什么?这里是少林寺?这一大帮男人还要杀了她?不行,她得想办法保命,最重要的是在这传说中的江湖,得给自己找个靠山才行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影之奇迹

    影之奇迹

    一经现身就立刻成为国际通缉犯的怪盗Dark·Shadow?世界上的最后一只纽芬兰白狼竟会听命于她?她为何只盗取失落之国——Diamond国的流失宝物?她的真实身份又究竟是什么?前进吧!被掩埋的真相,只会欢迎无所畏惧的勇者!